【导语】“ML”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
一、比一比,再组词。(4分)
伴( ) 栗( ) 句( ) 饺( )
拌( ) 粟( ) 旬( ) 校( )
二、下列各组词语中,带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
A. 模(mó)样 正(zhēcng)月 载(zài)歌载舞 分(fèn)外
B.藏(zàng)戏 不禁(jìn) 哄(hōng)堂大笑 **(fó)
C.空(kng)地 通宵(xiāo) 迎风引吭(háng) 香喷喷(pèn)
三、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2分)
A.张灯结彩 万像更新 零七八碎 美不胜收
B. 赞叹不已 别无所求 随心所欲 安然无恙
C. 和睦相处 喜气洋洋 肃然起敬 遮天盖地
D. 万不得已 能歌善舞 行善积德 两面三刀
四、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是词语。(2分)
( )的姑娘 ( )的歌声 ( )的舞姿 ( )的江水
五、按要求写句子。(7分)
l. 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改为陈述句)(1分)
2.维吾尔姑娘很漂亮。(写一个比喻句)(2分)
3. 和田维吾尔人生活很苦。和田维吾尔人感觉很甜。(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合成一句话。(2分)
4.这学期,我们班同学普遍地阅读能力提高了。(修改病句)(2分)
六、判断下面句子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4分)
1.“除夕、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是按时间先后序排列的。 ( )
2.博物馆里展出了两千年前新出土的文物。 ( )
3.“我们全家都去看电影了,只剩下我一个人在家里做作业。”这句话没有语句毛病。
4.“不要让小同学先上车。”与“不。要让小同学先上车。”意思相反。 ( )
七、请你默写一首描写我国传统节日的古诗,并在题目旁边写出朝代和作者。(6分)
八、根据要求在下列横线上填空。(2分)
我国不同民族有不同的节日,如 族的 节;不同的地方也有不同的民居如:
九、语文实践。(2分)
新学期到了,我们将要改选班长,假如你要参与竞选班长,你会说: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北京的春节》片段,回答问题。(12分)
正月初一的光景与除夕截然不同:铺户都上着板子,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全城都在休息。
男人们在午前到亲戚家,朋友家去拜年。女人们在家中接待客人。城内城外许多寺院举办庙会,小贩们在庙外摆摊卖茶、食品和各种玩具。小孩们特别爱逛庙会,为的是有机会到城外看看野景,可以骑毛驴,还能买到那些新年特有的玩具。庙会上赛马的,还有赛骆驼的。这些比赛并不为争谁第一谁第二,而是在观众面前表演马、骆驼与骑者的美好姿态与娴熟技能。
多数的铺户在初六开张,不过并不很忙,铺中的伙计们还可以轮流去逛庙、逛天桥、和听戏。元宵上市,新年的又一个高潮到了。正月十五,处处张灯结彩,整条的大街像是办喜事,火红而美丽。有名的老铺子都要挂出几百盏灯来,各形各色,有的一律是玻璃的,有的清一色是牛角的,有的都是纱灯;有的通通彩绘《红楼梦》或《水浒传》故事。这在当年,也是一种广告。灯一悬起,任何人都可以进到铺中参观。晚间灯中都点上烛,观者就更多。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即使不跑到街上去淘气,在家中照样能有声有光地玩耍。家中也有灯( )走马灯( )宫灯( )各形各色的纸灯( )还有纱灯,里面有小铃,到时候就叮叮地响!这一天大家还必须吃元宵呀!这的'确是美好快乐的日子。
1.“逛”字用部首查字法应查 ,用音序查字法应查 。(1分)
2.请从文中找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2分)
熟练——( ) 漂亮——( )
3.请在文中的括号里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2分)
4.这个片段按 的顺序写,详写 ,略写 ,这样写的好处是 (3分)
5.请用“ ”画出两个能体现“灯多”的句子。(2分)
6.从这个片段中找出描写小孩子过春节的两个句子,用“ ”画出来.再联系实际,用一个排比句写一下你是怎样过春节的。(2分)
二、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18分)
这是一个发生在西藏(zàng cáng)的故事。过去,藏北有一个个老猎人,他无名无姓,随身携带的一顶小帐篷就是他的家。
有一天早晨,他从帐篷里出来,突然看见对面不远处的草地上站着一只肥肥壮壮的藏羚羊。他赶紧转(zhuǎn zhuàn)身拿来叉和枪,瞄准了那只藏羚羊。奇怪的是,那只藏羚羊好像知道自己逃不掉了,没有逃走,只是用(乞求 请求)的眼神望着他,然后向前走了几步,两条前腿扑通一声跪了下来。与此同时,两行眼泪从它的眼里流了出来。
老猎人的心头一软,扣着扳机的手不由得松了一下,他明白藏羚羊下跪是在向他(请求 乞求)饶命。但是,以打猎为生的他早已变得冷冰冰的。他双眼一闭,扣动了扳机。随着枪声,那只藏羚羊栽倒在地。它倒下去的时候,仍然保持着跪拜的姿势,两行泪痕也清晰可见。
那天,老措人并没有像往常一样当即把猎物开膛、扒皮,他的眼前老是(浮现 呈现)着那只藏羚羊临死的样子。这是他几十年狩猎生涯中印象最深的瞬间。夜里,他难以入眠,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
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突然,他吃惊地叫出了声,手中的刀子咣当一声掉在了地上,那只藏羚羊的肚子里,静静地卧着一只已经成型的小藏羚羊!原来,藏羚羊跪拜是为了求措人留下自己孩子的一条命啊!老猎人的心颤抖了,他对自己的行为懊悔不已。从此,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没有人知道他的下落。
1.请给本文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的“——”上。(2分)
2.在文中括号里选择合适的词语和音节,打“√”。(2分)
3.“形容心神不定”可用文中” ”一词来概括。(1分)
4.请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和反义词。(4分)
近义词:颤抖——( ) 懊悔——( )
反义词:清晰——( ) 消失——( )
5.你认为这篇短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分)
6.读句子“夜里,他难以入眠,双手也好像一直在颤抖……第二天,老猎人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剖开了那只藏羚羊的腹腔。”想一想:老猎人当时想些什么?(2分)
7.藏羚羊为什么向老人下跪?(1分)
8.“老猎人在藏北草原消失了。”对这句话你是怎样理解的,请把你的想法写下来。(2分)
9.读了短文后,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请把它写下来。(2分)
第三部分:作文积累与习作(40分)
一、交流平台。(5分)
对于过春节这样一些传统的中国节日。有些人渐渐冷淡,却渐渐喜欢过圣诞节这些洋人的节日,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用80字左右将你的看法写下来。
二、根据下面的提示要求,写一篇不少于400字的习作。(35分)
提示: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平凡的小事,常常使人感悟,受到启发。就请你拿起笔,写一件你亲身经历的小事。
要求:
1.题目自拟。
2.语句通顺,写出真情实感。
3.一定的条理,书写工整,不写错别字,正确运用标点符号。
篇2:语文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二、看拼音写词语。
三、把词语补充完整。
赞( )不( ) ( )山( )岭
成( )在( ) ( )崖( )壁
不( )思( ) ( )光( )彩
四、给下面的句子换一种说法。
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是一件多么了不起的事情。(把这句话改为反问句)
2.宋庆龄把李燕娥安葬在宋氏陵园。(把这句话改写为被字句)
五、加标点。
人们常说竞技体育是一种艺术 竞技体育 确实含有艺术的成分 比如它的力与美 速度和造型 体育和艺术表演的最大区别之一 在于体育比赛的紧张 激烈
六、修改病句。
1.我估计他―定知道这件事。
2.弟弟把桌子拿起锤子修好了。
3.我随手把作业 本郑重地交给老师。
七、阅读
(一)蛇与刺猬
蛇一逮住青蛙,总是用它藤蔓般的躯体,把青蛙团团缠住,然后张开它那极大的嘴巴……
一天,蛇遇到了刺猬,它又故伎重施。刺猬顿时蜷缩起来,有意地听从蛇的摆弄。只是在蛇把刺猬缠到紧得不能再紧的时候,刺猬一下使劲张开了它周围的尖刺,刺穿了蛇的躯体。蛇再也无法逃脱,最后成了刺猬的.美餐。
蛇在临死的时候,痛苦地说:“我这是活该,竟______________地看待一切事物。我本想做一个赴宴的人,没想到反倒成了别人桌上的吃食。”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面词语的意思。
故伎重施:
2.根据你的理解,在文中的横线上填上合适的词语。
3.文中省略号省略了什么?
4.读了这篇短文,你懂得了什么道理?
(二)
这是一匹身架匀称,结结实实的小公马。
它长高了,原来柔和的线条不见了,它的身躯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前胸宽宽的,臀部很窄;它的头瘦削,头前部突出,两眼间距很大,嘴唇紧缩而富有弹性。
不过所有这一切,它还无心顾及。
只有一种强烈的欲望支配着它,那就是酷爱奔跑。
它常常领着一帮同龄的小公马,纵情驰骋。它一马当先,像颗金色的流星似的,急驰而去。有一股无尽无穷的力量驱赶着它,使它不知疲倦( )峻岭,( )山坡,( )怪石磷峋的河岸和陡峭的隘道,( )丛林和谷地。
哪怕到了深夜,当它在星空下酣睡的时候,它仿佛还梦见,大地在它脚下飞驰而过,风卷着鬃毛在耳边呼啸,马蹄又急又快,像铃那样,清脆悦耳。
1.从下面词语中选出适当的词语填在文中括号内。
奔上 冲下 穿过 越过
2.划出描写小公马外形的语句。
3.划出由具体事物产生的联想。
4.文章围绕小公马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
5.你觉得作者写由具体事物产生的联想目的是什么?
答案:
一、
二、阻挠、控制、嘲笑、竣工、藐视、嘹亮、魅力、拆除、承办、灵敏
三、赞叹不已、崇山峻岭、成竹在胸、悬崖峭壁、不假思索、流光异彩
四、1.一个国家,一座城市,能够举办一次奥运会,难道不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吗?2.李燕娥被宋庆龄安葬在宋氏陵园。
五、。,,,。,、。
六、1.我断定他―定知道这件事。(我估计他可能知道这件事。)2.弟弟拿起锤子把桌子修好了。3.我随手把作业 本交给老师。(我把作业 本郑重地交给老师。)
七、(一)1.故伎重施:文中指蛇又采取对付青蛙的办法来对待刺猬。2.用相同的眼光。3.省略了蛇吞食青蛙的内容。4.要用发展变化的眼光看待事物;事物不同,采取的办法也应不同。(二)1.奔上、冲下、越过、穿过。2.它的身躯变成了一个三角形:前胸宽宽的,臀部很窄;它的头瘦削,头前部突出,两眼间距很大,嘴唇紧缩而富有弹性。3.大地在它脚下飞驰而过,风卷着鬃毛在耳边呼啸,马蹄又急又快,像铃那样,清脆悦耳。4.写了小公马的外形和酷爱奔跑两方面的内容。5.突出小公马酷爱奔跑的特点。
篇3:语文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给下面词语中加红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举办权
(1)支配和指挥的力量(2)应当享受的权益(3)应变(4)衡量,考虑
2.申诉
(1)陈述,说明(2)地支的第九位(3)申时(4)上海市的别称
3.党魁
(1)(身材)高大(2)首领(3)魁星
4.铭记
(1)在器物上记述事实、功德等的文字(2)警惕自己的文字(3)在器物上刻字(4)比喻永远记住
5.打岔
(1)由干道分出的(2)转移话题(3)互相让开
6.杯水车薪
(1)指工资(2)柴草(3)行列(4)声望
7.赋予
(1)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2)作诗(3)交给(4)旧指田地税
8.患得患失
(1)灾祸(2)忧虑(3)生病(4)全面
二、把下面各组词中不属于同一类的划掉。
1.苹果 梨 香蕉 西红柿 柿子
2.藏族 苗族 少数民族 土家族 维吾尔族
3.勇猛 坚强 智慧 阴险 镇定
4.英语本 语文本 作文本 练习本 数学本
5.麦子 庄稼 稻子 玉米 高粱
6.梅花 菊花 水仙花 荷花 野花
三、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1.阻挠 慈详&n
篇4:语文四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测试题
语文四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题1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用“√”标出。
哺育(bǔ fǔ) 单薄(báo bó) 提供(gōng gòng)
重铺(zhòng chóng) 机械(jiè xiè) 思量(liàng liang)
三、写出下列句子中画线词的反义词。
1.父亲选了一块相对平坦的土地。( )
2.他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 )
3.我们一步一步向上爬,非常吃力。( )
四、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
增添( ) 充满( ) 改变( )
表示( ) 攀登( ) 款待( )
五、解释下列句子中画线的词语。
1.老奶奶又矮又瘦,身子很单薄。
2.爷爷身体硬朗,大冷天也穿着单薄的衣服。
3.你一个人的力量单薄,斗不过他们。
六、选词填空。
慈祥 安详 祥和
1.那位( )的老人正在望着一群天真活泼的孩子。
2.这位老人满脸皱纹,( )地坐在炕头上。
美丽 美好 美妙
3.( )的小山村被晚霞映红了。
4.小姑娘的.( )心灵,将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里。
七、按课文内容填空。
多好的古井啊,它不仅为乡亲们( ),还陶冶着( ),使他们( )。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坚持写作,一丝不苟
俄国作家果戈里总是天刚亮就起床,稍稍活动一下,就开始一天的工作。
一次,一个朋友问他:“您天天都写吗?”
他肯定地说:“必须每天写作。”
“如果有一天没有写呢?”朋友问。
“如果有一天没有写呢?怎么办?没关系。拿起笔来写‘今天不知因为什么我没写’,‘今天不知因为什么我没写’。把这句话一遍又一遍写下去,直到写得厌烦了,你就要写作了。”
果戈里不但坚持天天写作,而且对自己的作品要求是十分严格的。
按照往常的惯例,他每写完一篇作品,总要请别人提意见,然后再反复修改。这一次,他请来了颇有名望的作家茹科夫斯基。
在午饭之后,正是令人昏昏欲睡的时候。果戈里捧着剧本,一字一字地朗读起来、茹科夫斯基十分疲倦,听着听着,渐渐地睡着了。
茹科夫斯基一觉醒来,觉得有些难为情。可果戈里对他说;“我曾请求你对我的著作加以批评。你睡觉就是给它的最好批评了。”
说着,果戈里毫不犹豫地马上把自己的手稿扔进了火炉里。那熊熊燃烧的闪亮的火光,照着他的坚毅的面庞。
1.联系短文解词。
一丝不苟:
毫不犹豫:
2.联系短文内容写出下列词的反义词。
肯定―― 疲倦―― 批评――
3.短文主要写了果戈里哪两方面的内容?
4.“你睡觉就是给它的最好批评了。”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文章所写的哪件事给你印象最深?为什么?
?
篇5:五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
五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画掉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三、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莫明其妙 无原无故 语重心常
遮天避日 昏黄一体 鹏成万里
四、读一读,把你想到的一个成语填在括号里。
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
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
五、选词填空。
1.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晓军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且( )地向老师作了检讨,他的这种知错能改的态度受到了老师的( )。(诚恳、诚实、称赞、赞扬)
2.我国自己( )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大大( )了一切愿为四化做出贡献的人们。(鼓励、鼓舞、制造、创造)
六、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
一年年过去了 橄榄坝慢慢变了样 一片片整齐的竹楼 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 有芒果 木瓜 荔枝 椰子 柚子 芭蕉 一树树 一枝枝挂满了累累的果实 远处是葱葱郁郁的树林 成群的牲畜 金黄的稻田 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七、按要求把成语填补完整。
1.填近义词:
高( )远( )-( )二( )五( )四( ) 生( )活( )
手( )足( )千( )万( )山( )地( )
2.填反义词:
大( )无( ) 大( )大( )口( )心( ) 天( )地( )
出( )入( ) 一( )-( )( )应( )合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赛马是我们家乡古老的风俗,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每到这个时候,草原上就(展现、呈现、映现)出热闹、现腾的景象。上百名哈萨克小骑手,把自己膘肥体壮的好马打扮得英俊漂亮,马尾编成小辫,马身上还系上(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绸带,好像在鼓励马儿争气。发令枪一响,十几匹一字排开的骏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骑手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长达一公里的跑道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嘶,气氛十分壮观。经过激烈的比赛,连续三次夺魁的骑手被选为冠军。人们簇拥着冠军,给他戴上大红花。这时,人们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中。
1.联系下文理解“打扮”在文中的意思。
2.把描写赛马的句子画出来。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选择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二)凭着一颗火热的心
1970年春天,张海迪随着下放的父母,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
她多想迈开双腿,扑向那翠绿欲流的万顷麦田,劳动时,让汗水流进泥土,去滋养那饱鼓鼓的麦粒。但是,她不能!她只能一个人坐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留在静寂的小院里。有时不免黯然泪下……
有一天,跟海迪比邻而居的一位大娘半边脸肿了,原来她牙疼病又犯了。又有一天,村里一个孩子病了,没多久却死了。海迪真想去探望患病的大娘和失去孩子的家长。
“我能不能帮助乡亲们干一点什么呢?”十五岁的海迪想。
她请求爸爸买来一盒银针,一本《针灸学》,一本《人体解剖学》。
张海迪不管父母的劝说和医生的警告,总是日夜苦读,把两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她擎起一枚银针,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又在自己躯体上那尚有感觉的部位进行试验。
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耿其之大爷半身瘫痪,六年不会说话,她给治好了;王怀栋患了神经性肌肉萎缩,连一只吃饭的匙子都端不起来,她给治愈了;一个叫小宝的六岁男孩,站都站不起来,经她数百次针灸,小宝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了。
一个瘫痪的小姑娘,要给病人扎针并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当海迪给病人治病时,上身的重量就全部压向那病残的腰部和臀部。时间一长,人就受不了,只得把右肋骨压在轮椅的扶手上。几年下来,她变得左臂细,右臂粗,脊椎骨也弯得变了形。
但海迪的内心是欣慰的。数年来,她共治疗了一万多人次。她是个瘫痪的小姑娘,就凭着一颗火热的心,用一根小小的银针,给周围的乡亲们带来了温暖和欢乐。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黯然泪下:
2.填空。
(1)张海迪有时不免黯然泪下的原因是( )。
(2)“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说明( )。
(3)张海迪给病人治病扎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原因是(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滋养( ) 探望( ) 警告( ) 简单( )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静寂( ) 火热( ) 温暖( ) 欢乐( )
答案:
一、戈壁、清晰、新疆、枯萎、锻炼、优雅、依赖、膝盖
二、莫明(名)其妙、无原(缘)无故、语重心常(长)、遮天避(蔽)日、昏(浑)黄一体、鹏成(程)万里
三、1.取长补短 2.不耻下问
四、1.诚恳、称赞 2.制造、鼓舞
五、1.高瞻远瞩、一穷二白、五湖四海、生龙活虎、手舞足蹈、千山万水、山摇地动2.大公无私、大是大非、口是心非、天南海北、出生入死、一朝一夕、里应外合
六、(一)1.指把马尾编成小辫,身上系上各色绸带,使马漂亮。2.发令枪一响,十几匹一字排开的`骏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骑手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长达一公里的跑道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嘶,气氛十分壮观。3.主要写哈萨克古老风俗――赛马及赛马前后的欢乐景象。4.呈现、五颜六色
(二)1.指因为情绪低落,伤心而流下眼泪。2.(1)她不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只能与轮椅、床和静寂为伴。(2)她凭着日夜苦读和反复试验很快掌握了有关医学本领。(3)她是个瘫痪的小姑娘,给人治病会经受很多痛苦。3.滋润、看望、劝告、容易。4.热闹、冰冷、寒冷、悲伤。
第二单元测。试题(二)
一、看拼音,写句子。
二、照样子写词语。
例:金(灿灿)
水( ) 甜( ) 红( ) 蓝( )
冷( ) 乐( ) 绿( ) 白( )
三、把下面的每组词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
1.迎春花 腊梅 桃花 菊花
2.欧洲 世界 罗马 意大利
3.老年 儿童 青年 少年 中年
四、在括号里填上句子所使用的修辞手法
1.一位旅客正望着这些戈壁滩上的卫士出神。( )
2.在我们的故乡――山上,不是有许多水晶和玛瑙吗?( )
3.它糊里糊涂听着小青石的话,一会儿竟睡着了。( )
4.车窗外是茫茫的大戈壁,没有山,没有水,也没有人烟。( )
五、按要求写句子
1.爸爸只是向孩子们介绍白杨树吗?不是的,他也在表白着自己的心。
两句并一句,意思不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遥远的北海有一条特别大的鱼。
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姑娘独自旅行。
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大雪过后,地上全白了。
写成比喻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蝴蝶和蜜蜂在青草野花间飞来飞去。
写成拟人句:________________
六、选择打比方的句子。
1.她那水晶般的蓝眼睛,多像清澈的泉水。( )
2.他长得像他的爸爸。( )
3.老师是辛勤的园丁,我们是祖国的花朵。( )
4.我好像在哪儿见过她。( )
5.运动员仿佛离弦之箭,朝前飞奔。( )
七、修改下面的病句。
1.今年,我在邮局订了《少年文艺》、《童话大王》、《百家作文指导》和《小学生学习报》等报纸。
2.市场上的水果真多啊!有苹果、葡萄、西红柿、香蕉。
篇6:一年级语文下学期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写一写。
吹 少 夜 知 雨 台 父
二、选择正确读音打“√”
三、看拼音写词语
四、照样子填空。
五、按原文填空。
草 寻隐者不遇
离离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一枯荣。 ____________采药去。
野火烧不尽,只在此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处。
六、把下列词语组成一句话。
1.花园里 小朋友 玩 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吃桃子 在 小猴子 树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把句子补充完整。
1.小东和小}___________________。
2.小学生________________.写作业。
3._________________多么好看啊!
4.我爱爸爸,也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略
二、*****
三、草原 黄鹤 楼房 知识 深夜 松 童 多少
四、****
五、1.原上草 一岁 春风吹又生
2.松下问童子 言师 山中 云深不知
六、1.小朋友在花园里玩。
2.小猴子在树上吃桃子。
七、1.小东和小}是好朋友。
2.小学生在教室里。写作业。
3.花园里的景色多么好看啊!
4.我爱爸爸,也爱妈妈。
第二单元测。试题2
一、读一读。
二、按先撇后捺的笔顺规则写字。
三、把 声调相同的字写在一起。
北 进 吹 园 花 夜 两 湖 村 雨 城 更 虾 岁 国
四、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成( ) 村( ) 识( )
城( ) 时( ) 许( )
园( ) 还( ) 乡( )
国( ) 进( ) 多( )
五、照样子,组词语。
例:秋(秋天)(秋风)
岁( )( ) 声( )( )
言( )( ) 古( )( )
作( )( ) 入( )( )
六、看拼音,写名言。
七、看图,把句子说完整。
1.公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公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园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看图,拼读短文,长知识。
参考答案:
一、略。
二、略。
三、吹 花 村 更 虾
园 湖 城 国
北 两 雨
进 夜 岁
四、成立、城市;村落、时间;认识、许多;果园、国家;还是、进取;乡下、多少。
五、岁月、年岁;声音、声响;言语、发言;古人、古代;作家、作者;进入、入口。
六、略。
七、略。
1.葵花 太阳
2.太阳
3.升起和落下
篇7:语文三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测试题
语文三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题1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给带颜色的字选择正确读音画
这幅(fú fǔ)画 蚕卵(lǎn luǎn ) 开始(chǐ shǐ)
麦杆扎(zā zhā )成 得(dé děi)用功 相似(sì shì)
三、查字典填表
查带点的字
篇8: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测试题
语文五年级下学期 第二单元测试题
第二单元测试题(一)
一、看拼音写词语。
二、画掉括号中不正确的读音。
三、找出下列词语中的错别字并改正。
莫明其妙 无原无故 语重心常
遮天避日 昏黄一体 鹏成万里
四、读一读,把你想到的一个成语填在括号里。
1.善学者,假人之长以补其短。( )
2.知不足者好学,耻下问者自满。( )
五、选词填空。
1.在老师的耐心教育下,晓军终于认识了自己的错误,并且( )地向老师作了检讨,他的这种知错能改的态度受到了老师的( )。(诚恳、诚实、称赞、赞扬)
2.我国自己( )的运载火箭发射试验成功,大大( )了一切愿为四化做出贡献的人们。(鼓励、鼓舞、制造、创造)
六、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
一年年过去了 橄榄坝慢慢变了样 一片片整齐的竹楼 竹楼周围是数不清的竹丛和果树 有芒果 木瓜 荔枝 椰子 柚子 芭蕉 一树树 一枝枝挂满了累累的果实 远处是葱葱郁郁的树林 成群的牲畜 金黄的稻田 到处是欣欣向荣的景象
七、按要求把成语填补完整。
1.填近义词:
高( )远( )-( )二( )五( )四( ) 生( )活( )
手( )足( )千( )万( )山( )地( )
2.填反义词:
大( )无( ) 大( )大( )口( )心( ) 天( )地( )
出( )入( ) 一( )-( )( )应( )合
八、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
赛马是我们家乡古老的风俗,每年都要举行一次,每到这个时候,草原上就(展现、呈现、映现)出热闹、现腾的景象。上百名哈萨克小骑手,把自己膘肥体壮的好马打扮得英俊漂亮,马尾编成小辫,马身上还系上(五颜六色、五光十色、五彩缤纷)的绸带,好像在鼓励马儿争气。发令枪一响,十几匹一字排开的骏马就像离弦的箭一样飞奔而去。骑手们你追我赶,谁也不甘示弱。长达一公里的跑道上尘土飞扬,人喊马嘶,气氛十分壮观。经过激烈的比赛,连续三次夺魁的骑手被选为冠军。人们簇拥着冠军,给他戴上大红花。这时,人们都沉浸在一片欢乐中。
1.联系下文理解“打扮”在文中的意思。
2.把描写赛马的句子画出来。
3.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4.选择括号中最恰当的词语。
(二)凭着一颗火热的心
1970年春天,张海迪随着下放的父母,来到莘县十八里铺尚楼村。
她多想迈开双腿,扑向那翠绿欲流的万顷麦田,劳动时,让汗水流进泥土,去滋养那饱鼓鼓的麦粒。但是,她不能!她只能一个人坐在轮椅上,或躺在床上,留在静寂的小院里。有时不免黯然泪下……
有一天,跟海迪比邻而居的一位大娘半边脸肿了,原来她牙疼病又犯了。又有一天,村里一个孩子病了,没多久却死了。海迪真想去探望患病的大娘和失去孩子的.家长。
“我能不能帮助乡亲们干一点什么呢?”十五岁的海迪想。
她请求爸爸买来一盒银针,一本《针灸学》,一本《人体解剖学》。
张海迪不管父母的劝说和医生的警告,总是日夜苦读,把两本书读了一遍又一遍。然后,她擎起一枚银针,在动物身上进行试验,又在自己躯体上那尚有感觉的部位进行试验。
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耿其之大爷半身瘫痪,六年不会说话,她给治好了;王怀栋患了神经性肌肉萎缩,连一只吃饭的匙子都端不起来,她给治愈了;一个叫小宝的六岁男孩,站都站不起来,经她数百次针灸,小宝背起书包蹦蹦跳跳去上学了。
一个瘫痪的小姑娘,要给病人扎针并不是一件那么简单的事,当海迪给病人治病时,上身的重量就全部压向那病残的腰部和臀部。时间一长,人就受不了,只得把右肋骨压在轮椅的扶手上。几年下来,她变得左臂细,右臂粗,脊椎骨也弯得变了形。
但海迪的内心是欣慰的。数年来,她共治疗了一万多人次。她是个瘫痪的小姑娘,就凭着一颗火热的心,用一根小小的银针,给周围的乡亲们带来了温暖和欢乐。
1.结合上下文理解词语。
黯然泪下:
2.填空。
(1)张海迪有时不免黯然泪下的原因是( )。
(2)“仅仅三个月后,她可以用银针为病人治病了。”说明( )。
(3)张海迪给病人治病扎针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原因是( )。
3.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滋养( ) 探望( ) 警告( ) 简单( )
4.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静寂( ) 火热( ) 温暖( ) 欢乐( )
答案:
一、戈壁、清晰、新疆、枯萎、锻炼、优雅、依赖、膝盖
二、
三、莫明(名)其妙、无原(缘)无故、语重心常(长)、遮天避(蔽)日、昏(浑)黄一体、鹏成(程)万里
四、1.取长补短 2.不耻下问
五、1.诚恳、称赞 2.制造、鼓舞
篇9:语文 -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第五单元测试题
一、比一比,再组词。
蜷( ) 烘( ) 焰( ) 僵( )
倦( ) 拱( ) 掐( ) 疆( )
梗( ) 填( ) 帐( ) 历( )
埂( ) 颠( ) 胀( ) 厉( )
二、选词填空。
安静 平静 宁静
1.孩子的呼吸均匀而( ),他们睡得又香又甜。
2.五个孩子正在海风呼啸声中( )地睡着。
3.她那冰冷发青的脸上显出死的( )。
发觉 发现
4.火扑灭了以后,他才( )自己受了伤。
5.最近,这个地区又( )了好几处大岩洞。
三、在句子中的括号里,加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1.这个玩具汽车( )好看,( )好玩。
2.( )你要同车去北京,明天( )早点儿起床。
3.( )黄伟观察得仔细,( )才把文章写得详细。
四、默读本段,并回答问题。
她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啊,哪怕一根小小的火柴,对她也是有好处的,她敢从成把的火柴里抽出一根,在墙上擦燃了,来暖和暖和自己的小手吗?她终于抽出了一根。哧!火柴燃起来了,冒出火焰来了!她把小手拢在火焰上。多么温暖多么明亮的火焰啊,简直像一支小小的蜡烛。这是一道奇异的火光!小女孩觉得自己好像坐在一个大火炉前面,火炉装着闪亮的铜脚和铜把手,烧得旺旺的,暖烘烘的,多么舒服啊!哎,这是怎么回事呢?她刚把脚伸出去,想让脚也暖和一下,火柴灭了,火炉不见了。她坐在那儿,手里只有一根烧过的火柴梗。
1.写近义词。
温暖――( ) 明亮――( ) 奇异――( )
2.把这段话分成三层,并写出每层的意思。
3.在写实实在在事物的句子下画上“横线”,在.写作者想象的句子下画上“曲线”。
五、下面错乱的句子,怎样排列才能组成一段通顺的话?后面列了
篇10: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
一、基础知识及应用(22分)
1.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
倔( )强 诅咒( ) 玷( )污 皎洁( )
ào( )恼 chú( )形 贪lán( ) 抢jié( )
2.选出书写有误的一项( )(2分)
A.洗濯 玷污 仙露琼浆 绝处逢身
B.稀疏 雏形 头晕目眩 回味无穷
C.嬉戏 厄运 心旷神怡 异国他乡
D.固执 懊恼 猝然长逝 问心无愧
3.根据词义填上相应的词语。(4分)
(1)只能远远看见而不能接近。 ( )
(2)一生平庸,没有成就。 ( )
(3)做了坏事的人改过自新。 ( )
(4)全世界找不出第二个。 ( )
4、修改病句(2分)
①杨林同学的语文成绩不仅在全校很突出,而且在我班也名列前茅。
②放学回家后,他放下自己的书包就来到自来水前洗自己的手。
5、请仿照下面句子的形式和修辞手法,从“大树”、“鲜花”、“果实”、“太阳”中再选择两个作为“生命”的喻体展开叙写,与前一句构成意思相近的排比句。(2分)
假如生命是一株小草,我愿为春天献上一点嫩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读文答题(3分)
一把坚实的大锁挂在大门上,一根铁杆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还是无法将它撬开。钥匙
来了,它瘦小的身子钻进锁孔,只轻轻一转,那大锁就“啪”的一声打开了。铁杆奇怪地问:“为什么我费了那么大力气也打不开,而你却轻而易举地就把它打开了呢?”钥匙说:“因为我最了解他的心。” 这个故事告诉人们:
7、自习课上,吴明被一道语文题难住了。他很想问同桌正在读书的语文尖子赵聪,而赵聪不喜欢别人在他读书时干扰他。吴明怎么说才能既达到目的又不引起对方不满呢?(不超过40字,3分)
吴明说:
8、请为下面一首题为“门”的小诗补足诗句。(2分) 诗人说:花朵把春天的门打开了
飞雪把冬天的门打开了
二、诗词文言文
阅读《论语》十则,完成9题。(15分)
9.下面不是谈学习方法的为( )(2分)
A.学而时习之 B.学而不厌 C.默而识之 D.温故而知新
10、选择恰当的名句、成语填入各句的空白处。(填字母)(5分)
A.学而不厌 B.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C.温故而知新
D.不亦乐乎E.诲人不倦F.学而不思则罔
①“ ”,这是很有道理的,少数同学认为复习旧课是“炒现饭”,没意思,这是不正确的。
②毛泽东同志曾用孔子的名言教导我们: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 ”,对人家“ ”,我们应该取这种态度。
③要想取得学业上的进步,必须学会拜师。除了学校的老师外,社会上到处都能找到自己的老师。所谓“ ”,这话一点也不假。
④为了办好这期黑板报,宣传组的同学设计刊头,撰写稿件,编辑资料,忙得“ ”
11.找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3分)
(1)不亦悦乎
(2)诲女知之乎
(3)是知也
12.下列加点字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学而时习之(按时) 人不知而不愠(怨恨)
B.学而不思则罔(迷惑而无所得) 思而不学则殆(危险)
C.不亦说乎(也,也是) 死而后已(已经)
D.其恕乎(大概,也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啊)
13.按要求用原文填空。(3分)
(1)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方法的两个句子:
答:
(2)写出课文中谈学习态度的两个句子:
答:
(3)写出课文中谈个人修养的两个句子:
答:
三阅读理解
(一)(18分)
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真实结果的往事
我是个乡下孩子。母亲是土生土长的乡下人,没什么文化。但没文化的母亲对孩子的爱并不会因为愚昧、不科学的原因而比有文化的母亲少一分,只不过有的时候会以“特别”的形式表现出来而已。
念高三那年的一个周末,母亲第一次搭别人的车来到县县城的一中。在递给我两罐咸菜后,又兴奋地塞给我一盒包装得挺漂亮的营养液。我惊讶地问母亲:“咱家那么困难,买它干什么?”母亲很认真地说:“听人家说,这东西补脑子,喝了它,准能考上大学。”我摩挲着那盒营养液,嘟囔着:“那么贵,又借钱了吧?”母亲一笑:“没有!是用手镯换的。”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母亲走后,我打开一小瓶营养液,慢慢地喝下那浑浊的液体没想到我当天晚上便被送进医院。原来母亲带来的那盒营养液是伪劣产品。回到学校我把它全扔了。
当我接到大学录取通知书时,母亲欣然道:“那营养液还真没白喝呀,当初你爸还怕人家骗咱呢。”我使劲儿点着头。
一个炎炎夏日,正读大学的我收到一个来自家里的包裹单。我急匆匆赶到邮局取邮包,未及打开那个晨三层外三层包裹得格外严实的小纸箱,一股浓浓的馊味已扑面而来。屏着呼吸打开才发现里面装的是5介煮熟的鸡蛋,经过千里迢迢的邮途,早已变质,发臭。心里禁不住埋怨:也不动动脑子,这么大的城市,什么样的鸡蛋吃不到?大热天的.,还那么老远从乡下寄,肯定要坏的。
很快,母亲让邻居代写的信飞至。原来,前些日子家乡正流行一种说法,就母亲买5个鸡蛋,煮熟了送给女儿吃,就能保儿女的平安,母亲在信中还一再嘱咐,让我一定要一口气吃掉那5个熟鸡蛋??
读信的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放暑假回家,母亲问我鸡蛋是否坏了,我笑着说:“没有,我一口气都吃了。”于是,我看到母亲一脸的幸福,阳光般灿烂。
毕业前,我写信告诉母亲我有女朋友了。母亲十分欢喜,很快寄来了一条红围巾。当我拿给女友时,她不屑地说:“多土啊,你看现在谁还围它?”女友说得没错,城里女孩子,几乎没有一个围这种围巾的。
后来,我跟女友的关系越来越淡,最后只得分手,那日,我问她:“那条红围巾呢?”
“那破玩意儿我再给你买一打。”我当然没有要一打,只是心里充满悲哀,为母亲那条无辜的红围巾。
后来当我和妻恋爱时,我送给她的第一件礼物,就是跟母亲那条一模一样的红围巾,并告诉她是母亲买的。妻很能珍惜。
后来,母亲曾自豪地跟很多人说:“一条红围巾,一下子就帮儿子拴住了一个好媳妇?”
看着母亲那一脸的喜悦,我当然不能告诉母亲,这个媳妇不是用刀子那条红围巾“给拴住的”?
不过这是什么关系呢,我只要知道母亲是爱我的,而我能给予母亲的最大安慰就是——让母亲知道正是这爱成就了儿子的人生幸福,所以这三件事的真相我决定永远不告诉母亲。(选自上海人民出版社《倾诉感动》)
14.用三句10字以内的话概括文中的“三件不能让母亲知道真实结果的往事”。(3分)
① ② ③
15.这三件事都寄予了母亲不同的厚望,第一件事是 :第二件事是 :第三件事是希望我幸福。(4分)
16.文中一段交待“背景”的文字
是: 。(2分)
17.体会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表达作用。(4分)
①那只漂亮的银手镯是外祖母传给母亲的,是贫穷的母亲最贵重的东西了,多年来一直舍不得戴,压在箱底。
②读信的那一刻,我心里暖融融的,仿佛母亲就站在面前,慈祥地看着我吃下了5个鸡蛋。
18.文中的“我”决定将这三件事的真相永远不告诉母亲的内在原因是:(2分)
19.从故事中我们可以感受到“母亲”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试用一个句子进行表述。(3分)
(二)(15分)
老师的忏悔
比尔·克利亚是美国犹他州的一位中学老师,他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总是一丝不苟,在学生和同事中间口碑极佳。有一次,他给学生布置了一项作业,要求学生就自己的理想写一篇作文。
一个叫蒙迪·罗伯特的孩子兴高采烈地写开了,用了大半夜的时间,写了满满七大张纸,描述了自己的梦想。他梦想将来有一天拥有一个牧马场,他描述得非常详尽,并画下了一幅占地200英亩的牧马场示意图。示意图中有马厩、跑道和种植园,此外还绘制了房屋建筑和室内设置平面图。
第二天,蒙迪兴冲冲地将这份作业递到老师手上,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带着未来牧马场主人的骄傲。然而作业发下来的时候,却见第一页的右上角上被老师打了个大大的“F”(差)。
下课后蒙迪去找老师:“我为什么只得了F?”
克利亚老师打量了一下眼前这位毛头小伙,郑重地说:“蒙迪,我承认你这份作业做得很认真,但是你的理想离现实太远,太不切实际了。要知道你父亲只是一个驯马师,连固定的家都没有,得经常搬迁,根本没有什么资本。而要拥有一个牧马场,得要很多的钱,你能有那么多的钱吗?”克利亚老师最后说,如果蒙迪愿意重新做这份作业,可以重新给他打分。
蒙迪拿回自己的作业,去问父亲。父亲摸摸儿子的头说:“孩子,你自己拿主意吧,不过,你得慎重一些,这个决定对你来说很重要!”
此后的岁月中,蒙迪一直保存着那份作业,那份作业上很大很刺眼的“F”一直伴随着他。然而正是这份作业激励着蒙迪,他一步一个脚印地艰难创业,坚持不懈地不断超越新的征程,多年后蒙迪·罗伯特终于如愿以偿地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一天,克利亚老师应邀带着他现在的30名学生踏上这个占地20多英亩的以“蒙迪”命名的私人牧马场。头上已经添了许多白发的克利亚老师流下了忏悔的泪水,激动地说:“蒙迪,现在我才意识到,当年我就像一个偷梦的小偷,偷走了很多孩子的梦,但是你的坚韧和勇敢,使你一直没有放弃自己的梦!”
蒙迪大步走上前去,拥抱克利亚老师,并深情地说道;“老师,谢谢您!正是那次糟糕的成绩,激励着我为实现梦想永不停息地奋斗。”
克利亚老师缓缓地抬起头,面向在场的每一位学生,目光中充满着希望。
是啊,梦就是期望,有期望才会有激情,才会努力拼搏。守住自己的梦,勇敢地走下去,你就终会到达成功的彼岸。
20.一篇文章的题目,应该简要鲜明的点出文章主要内容。请你为这篇选文加一个标题。(2分)
21.克利亚老师为什么给蒙迪的作业打“F等级?你怎样看待老师的这个评价?请说明理由。(4分)
22.蒙迪的父亲对他说:“你得慎重一些。”父亲为什么要蒙迪“慎重一些”呢?仔细阅读父亲说的全部话,反复品味其中的含义,你就会理解父亲的用心了。(3分)
23.许多年以后,蒙迪是否完全实现了他在作业中的构想?你对这一事实有什么看法?(3分)
24.读过这篇文章,你从中学到的最重要的人生道理是什么?(3分)
六年级下学期语文第二单元测试题(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