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时间:2023-03-16 04:09:48 作者:hulkchou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hulkchou”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

高永红

(河南省鹤壁市淇县黄洞乡初级中学)

摘 要: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对鹤壁淇县地区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使用现状进行了研究,得出一线教师对新教材中诸多方面评价较差,以期为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关键词:修订;新目标;评价;教材使用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英语教材实现了多样化。鹤壁地区使用新目标教材近14载,一线教师对它的评价如何?以下对此进行了研究,以期为教材的进一步完善提供参考。

一、理论背景

束定芳、庄智象认为,教材应该与教学大纲(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和要求相吻合,本文以此观点为理论指导设计了教师问卷,进行了研究。

二、研究设计

本次研究以鹤壁淇县地区11所中学的32名英语教师为调查对象,主要采用问卷法和面对面访谈法,共发放教师问卷32份,有效回收率100%。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教师对新目标教材评价的统计数据

经过调查,0%非常满意新目标教材,25%满意,34%比较满意,31%不太满意,10%不满意;6%认为教材非常难,12%认为难,56%认为比较难,22%认为不太难,4%认为容易;12%的教师认为教材中词汇量非常大,10%认为大,34%认为比较大,44%认为合适,0%认为不足;0%认为新目标教材中词汇和关键语言点重复率很高,19%认为高,56%认为比较高,25%认为不太高,0%认为低;6%认为教材中听力部分非常难,3%认为难,25%认为比较难,66%认为不太难,0%认为容易;41%教师认为教材中听力所占的比重合理,50%认为比较合理,9%认为不太合理;69%认为教材兼顾了语言知识的学习和语言技能的应用,3%认为仅仅注重语言知识的学习,12%认为仅仅注重语言技能的应用,16%认为不太清楚;3%认为认为新目标中语法编排非常有利于学生掌握语法,25%认为有利于,44%认为比较有利于,22%认为不太利于,6%认为不利于;19%的教师认为教材内容的时代感非常强烈,16%认为强烈,50%认为比较强烈,12%认为不太强烈,3%认为没有时代感;3%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话题很有趣,16%认为有趣,59%认为比较有趣,22%认为不太有趣,0%认为没有趣;10%的教师认为教材内容非常接近学生的真实生活,25%认为接近,56%比较接近,9%认为不太接近,0%认为不接近;56%认为的教师认为教材内容兼顾了中西文化,31%认为仅仅注重西方文化,3%认为仅仅注重中国文化,10%认为不清楚;31%的教师认为新教材中每单元的活动合理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能力,34%认为接近学生的生活而且有利于实践课堂所学知识,31%认为活动设计太难,学生无法自己独立完成,4%的教师认为教材中的活动大部分需要根据学生的'现有水平进行修改;16%的教师认为学生总是需要老师的指导才能完成自我检测部分,6%认为常常,53%认为有时,25%认为很少,0%认为学生从不需要老师的指导;6%的教师认为新目标教材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25%认为注意,53%认为比较注意,16%认为不太注意,0%认为不注意;9%教师认为新教材有利于教师的教,19%认为有利于学生的学,31%认为既有利于学生的学又利于教师的教,41%认为不太清楚;9%的教师认为新目标教材减少了老师和学生的负担,19%认为减少了学生的负担但是增加了教师的负担,6%认为增加了学生的负担但是减少了教师的负担,66%认为既增加了学生的负担又增加了教师的负担;9%的教师认为新目标教材非常有利于发挥教师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41%认为有利于,31%认为比较有利于,12%认为不太利于,7%认为不利于;66%的教师认为新目标教材既可以满足学生考试的需要又能满足学生语言运用的需要,31%认为只能满足语言运用的需要,3%的教师不太清楚;3%的教师认为教材资料非常完善,31%比较完善,31%不太完善,35%不完善;12%的教师认为教师用书对课堂教学指导作用非常强,9%认为强,31%认为比较强,44%认为不太强,16%认为很弱;22%的教师对新目标教材的外观、版式、插图和印刷质量非常满意,34%满意,34%比较满意,3%不太满意,7%不满意。

2.数据分析

根据以上统计数据,可以看出教师对新教材的评价如下:教师认为教材中听力材料、阅读材料和写作材料较难;注重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和国际视野,但是西方文化所占比重太大;自我检测部分的练习多样化;很多教师认为新教材增加了教师和学生的负担;新教材更注重语言使用而不是考试;新教材的配套资料不完善;教师用书对教师的实际教学指导意义不大;新教材中的内容有着很强的时代性,且很有趣,很丰富;新教材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策略;新教材的编制水平较高;口语部分更有利于学生模仿输出。

通过本次调查研究,笔者发现:鹤壁淇县地区大部分教师对新教材中的内容、编制水平、口语部分以及培养学生学习策略方面满意度较高。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不少的教师对词汇、听力、阅读、写作、自我检测部分、西方文化所占的比重、教材中部分活动的难度、配套资料、教师用书满意度较低。

参考文献:

[1]McGrath,I Materials Evaluation and Design for Language

Teaching[M]。Edinburgh:Edinburgh University Press,2002.

[2]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修订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8.

基金项目:本文是河南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重点课题《构建初中英语高效课堂策略研究》(立项编号:[2013]-JKGHB-0128)的阶段性成果。

篇2:本科毕业论文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次调查以无记名问卷方式,调查了毕节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2013届毕业生及参与2013届毕业论文指导工作教师。指导老师的调查问卷共发放34份,有效回收率为90.51%。学生的调查问卷共发放295份,有效回收率为91.36%。

1.1 对毕业论文意义的认识

1.1.1 选题情况

在选题方面,属于应用研究类的有 83%,理论研究类的有12%,案例研究类的有5%,在题目中结合当地社会和经济的所占比例最大为91%。学生选题主要考虑的是资料是否易于收集,内容是否易于撰写、题目是否具有普遍性,并考虑自己的特长和兴趣。经管类毕业论文存在选题宽泛性的特征,而目前毕业论文选题难、内容空洞的问题突出。①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学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不够扎实,学习的主动性不足,缺乏学习能力、思考能力、科研能力。

1.1.2 撰写情况

对于毕业论文的撰写,有34.6%的学生认为没有必要,在认为有必要的学生中,有42.4%的学生是鉴于毕业论文是教育部规定的必须过程,仅有23%的学生认为毕业论文是对大学所学知识的总结。这表明相当大一部分学生毫无学术研究的兴趣,对论文采取排斥的态度。但是对于论文写作态度这个问题,有3%的学生认为自己是极不认真的,10%的学生抱着应付过关的态度,其他87%的学生主观态度是认真的,故而,大部分学生能认真对待论文。

关于论文写作所需的资料,60%以上的学生主要通过上图书馆和上网查阅,以及教师提供来获取资料,少部分学生是通过平时积累,和毕业实习实践来获取资料。毕业论文中仅约 8%的学生在文章中围绕自己的论点进行论述,并在实际调查基础上撰写论文;约 92%的学生对别人的文章进行裁剪并整合修改。

由于毕业论文时间一般安排在大学四年级下学期,调查结果显示,就业压力成为影响毕业论文写作的最大因素,由于90%以上的学生毕业后的去向是工作,他们面临极大的就业压力,希望尽快找到适合的工作,时间更多花费到寻找实习单位、收集就业信息、制作投递简历。而完成毕业论文的'时间安排与求职时间冲突,因此导致精力无法集中。有约 10%的学生在一个月内完成毕业论文的写作,约 30%的学生在三个月以上完成,其余在两到三个月内。

1.1.3 教师指导情况

在论文写作中,指导教师的督促直接影响学生的写作态度,约 93%的学生认为指导教师对毕业论文的写作帮助很大;约 90%的学生认为指导老师指导态度认真。

关于指导老师的指导内容,问卷调查显示指导最多的是审阅论文并批改论文。学生认为论文选题和论文撰写环节最需要老师指导,而在实际过程中教师指导最集中的正是这两个环节。②指导老师与学生交流的方式主要是当面指导、电话沟通、短信交流、电子邮件往来和QQ交流等沟通方式,无论是学生还是教师都认为,面对面交流的沟通方式更有利于对学生论文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指导和纠正。调查结果显示有一半以上的指导教师选择定期集中指导的方式,频率一周一次的居多,占比为73.5%,半个月见一次指导教师的占比为24.3%,交流时间间隔在半个月以上的仅有2.2%。

现实过程中,因人施教指导的方法不足。针对教师在学生论文选题和撰写过程中给予帮助和辅导,应加强教师对论文的指导,增加面谈次数。在高校扩招的影响之下,教师指导的学生数量过多,有超过半数的教师每人需要指导十个以上的学生,这导致教师平均对每个学生所投入的时间和精力严重不足,并且出现严重的浮躁情绪,抱着“完成任务、得过且过”的思想实施论文指导,这直接影响到学生论文的完成过程和论文质量。

2 提高经管类本科生毕业论文写作改进建议

2.1 建立理论与技能并重的专业培养模式

论文的写作过程由选题、收集资料、文献综述、资料数据分析、文字写作、论文答辩等环节组成,每个环节从不同的侧面考核学生能力,在毕业论文教学环节强化专业理论学习与科研技能培养并重,加强专业科研能力训练的实践教学研究,一方面,可以有效弥补目前本科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不足,另一方面,通过不同阶段具体的科研训练项目所形成的实践训练平台,增强学生理论学习的目的性和方向感。③对于毕业论文的选题,鼓励学生尽早地去实习基地做实习,从实践中发现问题,让选题来于实践,源于实际。

2.2 提供课程教学与毕业论文教学融合的平台

加强教师在学生毕业论文选题前的指导,注重课堂教学环节对论文写作的积累,将毕业论文选题指导融入日常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认识到大学阶段的学习不仅仅是掌握专业知识,还应了解学术发展前沿动态,培养他们的科研意识以及综合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强培养学生的实践研究和创新能力;结合所学专业知识确定一个研究方向,日常注意收集有关资料信息,为完成论文做到“有备而来”。增加对假期时间的利用,延长论文教学时间,使得学生实习前完成毕业论文的主要工作成为可能。④

2.3 强化“个性化”的论文指导

由于每位同学不同的选题,涉及到不同的研究内容,选用不同的研究方法,需要指导教师针对每位同学的具体情况进行指导。指导工作量不仅大,而且有相当的难度,面对不同的问题,对教师也是个挑战,指导过程也教师再学习的过程。在现阶段学院对学生论文质量的考评相对弱化前提下,教师基于工作任务的完成,加之学生方面的配合不足,教师缺乏高质量完成论文指导的压力与动力。实际中,能真正突出个性化指导的教师是少数,这需要加强对教师的管理,激发教师的工作动力。

2.4 启动激励竞争机制

建立毕业论文奖惩机制,既奖励优秀论文、又实施论文考核的末位淘汰制;既奖励学生,又奖励教师,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严格执行学校“本科毕业论文管理条例”;细化学院对论文的中期检查;细化指导、评阅、答辩意见撰写要求;明确并切实落实答辩后再修改、定稿、再答辩等环节的管理。

注释

① 吕莹,陈璧州.教学研究型大学学生科研能力培养探析[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9-71.

② 吴文文.基于渗透理念的经管类本科毕业论文教学改革探索[J].商业会计,2013(7):112-115.

③ 蒋惠凤.本科毕业论文质量影响因素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14(2):201-204.

④ 谢爱娟,童燕琴,唐晨等.财经类院校本科学生毕业论文调查与分析――来自某高校的实地调查[J].财会通讯,2013(9):116-120.

篇3:高中数学使用现状与分析论文

苏教版高中数学使用现状与分析论文

一、数学教材使用的现状

高中课程自实行新课改以来,为了应对高考这个人生的战场,学生和教师一起陷入了题海之中。教师布置的课外练习题成篇,高中学生手中各种习题和资料成堆,学生每天都陷在题海之中,对他们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这影响了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也和新时代要求学生综合素质能力提升的发展教育理念严重不符,仅靠单纯的死板学习,培养出来的学生必定都显得高分低能。数学在学生的综合测评中占的比例较大,要想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减轻他们的负担,使他们身心健康得到全面发展,教师和学生就应该共同重视数学教材的合理使用。

二、传统教材使用中存在的缺陷与不足

1.课后习题脱离生活。在课后习题设计方面,传统版教材会存在很多不足。首先,书本里的内容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缺乏趣味性,它不能够与学生进行很好的互动,当然也不能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传统版教材的设计偏向于理论的运用,与实际生活脱离,致使学生的思维受到局限,课后习题明显缺乏生活气息,不能很好地和当前时代的新兴科技创新相结合,让人感觉数学和实际生活没有多大关联,学生很难找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意义。

2.数学教材内容设计上的缺陷。传统版的数学教材,把数学内容设计成现有的理论让学生直接接受,学生大多只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这使学生好奇求疑的心性受到约束,使学生在学习上缺少自主性、能动性,学习中只能被动地接受知识,没有自己思维的发展空间。传统版的数学教材中很多公式理论都是既定的,很少有理论解释是如何得出这种结果的。

三、苏教版高中数学教材的优势

1.课程设计联系生活。新版的苏教版数学教材,从实际生活出发,结合生活中的实际例子,讲解课本上的抽象内容,学生容易找到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这样有助于他们更好地理解课本上的抽象内容,这就使数学学习脱离实际的情况得到改善,使数学既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

2.课后习题的突破。苏教版的高中数学教材,在课后习题上突破了传统教材的局限,苏教版数学教材的课后习题,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发掘自身的创造能力。对于目前的社会来说,一个人拥有创造性是至关重要的,苏教版的课后习题,设置了一些开放性的问题,引领着学生去思考,发掘学生自身的潜力。社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使得先进的信息技术进入到教学领域,学生能够通过更多的渠道去学习他们所要了解的知识,这使得学生的视野更加广阔,思维也会更加活跃。

3.课程设置更合理。传统版本的数学教材,课程设计不紧凑,常出现有些后面课程中应该知道的知识是前面没学过的,这给师生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带来很多不便,翻开苏教版的高中数学的目录会发现,它的课程设置有很大的特点,它更加注重知识的层次性,知识的衔接也更加紧凑,更加合理。学习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教材的更新不是一味地加深课本的难度,苏教版在这方面与其他版本的高中数学教材相比具有更大的优势。

四、教师在使用苏教版教材时注意事项

苏教版的高中数学教材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要,但教师对于苏教版数学教材的完美运用对整个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的讲课方式,对课后知识的拓展讲解,可以提高学生学以致用的能力。不同的教师对数学的学习效果有不同的影响,这也就充分显示出教师教学方法的重要性,教师关注自己的教学质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也有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总的来说,苏教版本的高中数学教材,注重的是再创造的过程,它更加关注对学生能力方面的训练,能力是在学习和培养的过程中得到发展的,而不是知识的直接输入,苏教版教材的设计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模式,符合社会的需求。

篇4:初中新目标英语教材整合与语法教学的实践

初中新目标英语教材整合与语法教学的实践

本文通过作者本人的教学实践,探讨了初中英语教材的创新使用,整合教材促进语法的`教学.系统地掌握一定的语法知识,对学生正确实施语言的交际功能是有极大帮助的.而自行整合教材中语法教学,对学生掌握规范的语法知识是行之有效的.

作 者:徐翠琴  作者单位:广东省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第一中学,广东韶关,512123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2010 “”(6) 分类号:G633 关键词:语法教学   教材整合   字母与语音整合   教学顺序整合   语言点整合  

篇5:浅谈中学生英语课外阅读现状调查与分析

三、分析问题成因

调查认为,目前相当一部分中学生不喜欢、甚至排斥课外阅读,大致与以下因素有关:

1.视听文化的冲击。和广播、电视、网络等可以直接将信息作用于视听感官相比,书籍阅读就显得较为枯燥,人们不再也不愿花时间从书籍中获取信息,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大众阅读的缺失。

2.老师和家长的干涉。许多家长都渴望子女将来能上大学,希望孩子“念学校里的书”。每当孩子在课余时间读课外书时,他们就会阻止。据统计:不干涉孩子阅读课外书的家长仅占8%,反对孩子阅读任何课外书的家长占33%。更有甚者不分青红皂白把所有的课外书都称为“闲书”。这使得学生的读书热情不但未受到保护,反而遭到压抑甚至扼杀。

阅读条件的制约。调查显示,学生课外阅读的第一黄金时间是寒暑假,首选者占48.9%;第一地点是家里,占78.2%;仅有14.9%的学生把学校图书馆作为阅读课外书籍的主要来源。理应是学生阅读的神圣殿堂的学校图书馆、阅览室,在广大学生心目中却几乎没有位置。

4.应试教育的误导。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是一项重在提高学生素质的教学措施。受应试教育的影响,目前许多学校评价教师教学优劣还常以升学率为唯一的依据,大多数教师追求的是“短期效益”,只重视课堂教学,忽视阅读。

四、改进措施

要真正让学生读而有得,具体可采取以下措施:

1.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大力宣传、普及对优秀书籍的阅读,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学生长期只重课内学习而忽略课外阅读,为此,教师上课时应设法吸引学生,或旁征博引,或谈古论今,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让学生了解课外阅读的重要性,逐渐培养阅读兴趣。

2.推荐有益读物,提高阅读品位。在课外阅读初期,学生大都有随意性和消遣性的阅读习惯,且贪多而不求甚解。教师不仅要引导他们多读书,而且要读好书。

3.提示阅读方法,做好读书笔记。除了常用的泛读、略读、跳读、精读、细读、熟读成诵等方法外,还可以介绍其他的方法。要教育边读边思考、重感悟、重积淀、批判地吸收。做读书笔记的方法如圈点批注法、分门摘录法、提纲挈领法、写心得体会法等。

4.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巩固阅读成果。为巩固和扩大阅读成果,教师应有计划组织一些活动来加以促进,如举行阅读、朗读、演讲比赛,这样能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有效促进课外阅读活动。

5.家庭和社会各界应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家长们应该意识到:“有爱看书的父母,才有爱看书的孩子。”因此,作为孩子第一位老师的家长应该作出表率,自己多读书,也支持孩子读书。工作之余可以和孩子一起去书店、图书馆或在家中交流阅读经验和体会,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家庭阅读氛围。其次,新闻出版部门应规范、净化课外读物市场,为学生提供更多积极,健康的书籍。再次,公共文化机构如城市图书馆、社区或村镇图书室应积极向青少年学生开放,降低其阅读门槛,这也有助于其良好阅读习惯的培养。

阅读是一个人做任何事情的基础,学生必须凭借书籍不断充实自己,长大后才能稳定地立足于社会。因此,作为教师,应努力去鼓励引导学生,让他们在课堂之外,翱翔于读书的天地之间,汲取人类优秀文化的丰富营养,最大限度的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使课外阅读真正成为他们智慧的源泉,精神的食粮,理想的阶梯。

参考文献:

[1] 姜珍婷.中学生课外阅读现状的调查与对策【MA】华中师范大学,

[2] 刘炜.高中生英语课外阅读情况调查【J】.山东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学报(基础英语教育),第5期

[3] 王范绿.润物有声---浅谈课外阅读对英语学习的作用【J】.科技信息,20第31

[4]万丽华.对中学生个性化课外阅读的探究【MA】.江西师范大学,

篇6:当代大学生性道德现状调查与分析

当代大学生性道德现状调查与分析

通过对重庆、广州、昆明3座城市的4所大学大学生性道德现状的问卷调查,分析当代大学性道德现状及高校性道德教育现状,以及大学生性道德教育的难点、障碍,找出突破口.

作 者:赵云芬 黄国泽 杨文  作者单位:西南农业大学人文学院,重庆,400716 刊 名:西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英文刊名:JOURNAL OF SOUTHWEST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 EDITION) 年,卷(期):2003 1(1) 分类号:B823.4 G643.1 关键词:大学生   性道德   调查   分析  

河北省高职高专外语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中学生生物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手机使用调查论文范文

英语教材

调查分析报告范文

初中新目标作文

对自读课本使用现状的调查与思考论文

初中英语教材教法培训心得体会

行业调查分析报告

调查问卷分析报告

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初中英语教材《新目标》使用现状调查与分析,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