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酸菜牛肉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六年级期中考试试卷,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六年级期中考试试卷,欢迎阅读与收藏。
- 目录
篇1:六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一、基础知识(30分)
1、正确、工整地抄写句子。(2分)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2、看拼音写词语。(10分)
guan gài méi guī zhàn lán bǎn dèng
dù juān nà hǎn gū fù táng láng
màn tiān fēi wǔ
3、根据音节写上正确的字。(6分)
fēng 山( ) ( )火 ( )树 ( )浪
lǜ 考( ) 过( ) ( )化 纪( )
kuò 辽( ) ( )大 ( )号 轮( )
4、用“ ”画出带点字的正确音节。(3分)
①湖泊(po, bó ) 泊位( po, bó )
②困难(nàn, nán ) 灾难(nàn, nán)
③出没(mò, méi ) 没有(mò, méi )
5、为加点字造句正确的解释。(填序号)(4分)
饱:A、吃足了 B、满足 C、充足、充分 D、丰满
①大海像饱饮了酒似的。( )
②一饱眼福。 ( )
③颗粒饱满。 ( )
④饱经风霜。 ( )
6、补充词语。(5分)
如火如( ) 雪照( )( ) 神清( )( )
塞外边( ) 火眼( )( ) 明察( )( )
二、积累与运用。(30分)
1、按要求写四字词语。(6分)
①以“春”字开头的( )、( )、( )
②含有反义词的( )、( )、( )
2、根据课文内容填写。(4分)
烟台的海,是一( ),是一道广阔的( ),是一座壮丽的( )。
请用带点的字造句。
……是……是……是……
3、通过近期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以下人物。(6分)
①( )的伯诺德夫人一家。
②( )的聂将军。
③( )的孙悟空,( )的猪八戒,
( )的唐僧;( )的白骨夫人。
4、《螳螂捕蝉》是一篇( )故事,流传的成语是( ),
它揭示的深刻含义是( )(6分)
5、按要求进行。(8分)
(1)写一句自己喜欢的歇后语。
(2)小鸟在树上叫。(改为拟人句)
(3)爸爸说:“我今晚要开会,九点才回来”。(改为转述句)
(4)这是蓄谋已久的挑衅行为。(改为反问句)
三、阅读短文,完成练习。(16分)
一碗馄饨
那天,她跟妈妈又吵架了,一气之下,她转身向外跑去。
她走了很长时间,看到前面有个面摊,这才感觉到肚子饿了。可是,她摸遍
了身上的口袋,连一个硬币也没有。
面摊的主人是一个看上去很和蔼的老婆婆,她看到她站在那里,就问:“孩子,
你是不是要吃面”?“可是,可是我忘了带钱。”她有些不好意思地回答。“没关系,
我请你吃。”
老婆婆端来一碗馄饨和一碟小菜。她满怀感激,刚吃了几口,眼泪就掉了下来,纷纷落在碗里。“你怎么了”?老婆婆关切地问。“我没事,我只是很感激”!她忙擦泪水,对面摊主人老婆婆说,“我们又不认识,而你却对我这么好,愿意煮馄饨给我吃。可是我妈妈,我跟她吵架,她竟然把我赶出来,还叫我不要再回去”!
老婆婆听了,平静地说道:“孩子,你怎么会这么想呢?你想想看,我只不过煮了一碗馄饨给你吃,你就这么感激我,那你妈妈煮了十多年的饭给你吃,你怎么会不感激她呢?你怎么还要跟她吵架”?
女孩愣住了。
女孩匆匆吃完了馄饨,开始往家走去。当她走到家附近时,一眼就看到疲惫不堪的母亲正在路口四处张望……母亲看到她,脸上立即露出了喜色:“你这淘气包,赶快过来吧!饭早就做好了,你再不回来吃,菜都要凉了”!
这时,女孩的眼泪又开始掉了下来!
有时候,我们会对别人给予的关心“感激不尽”,为什么对自己的亲人一辈子的恩情“视而不见”。
1、读完短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2分)
视而不见:
2、文中女孩一共掉了两次泪,请说说每一次流泪的原因。(4分)
第一次流泪:
第一次流泪:
3、听了老婆婆的话“女孩愣住了”,愣住了之后她难免会有一番心理活动,请你发挥想象写出小姑娘此时的心理活动。(4分)
4、在小女孩的眼中这是一位什么样的老婆婆?(3分)
5、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最后一个自然段的理解。(3分)
四、习作。(24分)
平时,由于你学会了一种知识,或者把握了一种技能; 或者做了一件好事;或者有了进步;也许还有其它的原因……都会使你全家为你的成长感到高兴。请从中选择一件事以《全家为我而高兴》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用具体的事例说明全家人为什么为你而高兴,要有真情实感;
2、在习作中不要写出自己的真实姓名和校名。
篇2:六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听力部分(40分)
一、听录音,选出你所听到的单词。(10分)
( ) 1. A. tail B. tall C. tell
( ) 2. A. stronger B. older C. younger
( ) 3. A. had B. hall C. hurt
( ) 4. A. angry B. play C. happy .
( ) 5. A. seed B. seal C. soil .
( ) 6. A. look B. took C. take
( ) 7.A. swam B. swim C. swimming
( ) 8. A. bag B. bigger C. big
( ) 9. A. watched B. washed C. washroom
( ) 10. A. bread B. black C. board
二、听录音,按你听到的内容给下列图片排序。(10分)
( ) ( ) ( ) ( ) ( )
三、听对话,根据听到的内容将句子补充完整。(10分)
1. ___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 I ___ to Beijing .
2. ___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 I ___ fresh food .
3. ___ did you go to Shanghai ? I went there by ___ .
4. ___ did you go there with ? I went with my ___ .
5. How ___ are you ? Oh, I’m ___ than you .
四、听录音,选择正确的答语。(10分)
( ) 1. A. I’m 165cm tall. B. I’m 16 years old C. I’m 48kg.
( ) 2. A. Yes, I did. B. I played football. C. On Friday.
( ) 3. A. I went to Harbin. BI wen there by train. C.I went skating.
( ) 4. A. I’m fine. Thank you. B. I’m 12 years old. C. I’m 163cm.
( ) 5. A. I go there by bike. B. I went to there by bike. C. I went there by bike.
笔试部分(60分)
五、选择填空。)(15分)
( ) 1. What _____ are your shoes?
A. big B. tall C. size
( ) 2. I’m 156 cm tall and 52 kg, My younger brother is 150 cm and 50 kg. So I am ______ and ____ than him.
A. shorter heavy B. taller heavier C. shorter heavier
( ) 3. John _____ the ball.
A. have B. had C. has
( ) 4. ---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 I _____.
A. visit grandparents B. visits grandparents C. visited grandparents
( ) 5. What ____ you usually do on the weekend? I usually go hiking.
A. do B. did C. does
( ) 6. _____ you ______ football last week? --- Yes, I did.
A. Did played B. Do play C. Did play
( ) 7. Li Ming and his friends read books ______ in the evening.
A. with B. together C. play with
( ) 8. My brother is 2 cm shorter ____ me.
A. then B. than C. and
( ) 9. You ____ 164cm tall.
A. be B. am C. are
( )10. _____ did you go on your holiday? Shanghai.
A. What B. Where C. When
( )11. My brother wrote a letter and _____ last night.
A. read a book B. draw a pictures C. watch TV
( )12. Did you ______ your mother ___ the room yesterday?
A. helped, clean B. helped, cleaned C. help, clean
( )13. I usually get up ______ seven o’clock in the morning.
A . at B. on C. of
( )14. I like drawing pictures and she______.
A. like singing B. like to sing C. likes singing
( )15. David is playing ______ football in the playground.
A . a B. the C. \\
六、连词成句。注意标点符号和大小写形式。(10分)
1. dinosaur, hall, that’s, this, tallest, in, th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taller, both, it’s, us, than, of, together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cleaned, clothes, my, and, my, I, my, room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was, in, old, there, no, school, library, m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drank, in, TV, we, the, tea, and, afternoon, watche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选一选,配一配。请在题前写出相应的字母代号。(10分)
( ) 1. What did Mike do yesterday? A. He went to a park.
( ) 2. How heavy are you? B. Size 38.
( ) 3. How tall are you ? C. I’m 45 kg.
( ) 4. Did you go fishing? D. I’m 1.65 metres.
( ) 5. What size are your shoess? E. No,I didn’t.
( ) 6. How was your weekend? F. I fell of my bike.
( ) 7. Was it interesting/ G. It was great, thank you.
( ) 8. Where did you go/ H. I went there on foot.
( ) 9. What happened? I. Yes, it was.
( )10. How did you go there? J. I went to Sanya.
八、根据句意,用单词的适当形式填空。(5分)
1. He is ________(young) and stronger than me .
2. I ________(buy ) presents on my holiday .
3. What _______ (do) you do last weekend ?
4. She ______ (see) the elephants last Monday .
5. Sarah ______(feel) sad, because she failed her math test.
九、选择合适的句子补全对话,将相应的字母代号写在横线上。(5分)
A so I couldn’t ride my bike well.. B. come and look at Mike’sold photos!
C. Now I’m very active in class. D. but I don’t like pink now!
E. I like it very much.
Chen Jie: John, 1_______
John: That’s funny, Mike! You are wearing a pink T-shirt.
Mike: Yes, 2_______
Chen Jie: We are all different now!
Mike: Right. Before, I was quiet. 3_______ How about you?
John: Well, I was short, 4_______ Now, I go cycling every day. 5_______
Chen Jie: That’s good exercise.
十、阅读下列短文,判断文后句子的正(T)误(F)。(10分)
Amy: Where are you going this summer holiday?
John: I’m going to Guilin.
Amy: Oh, I went there with my mom last summer holiday.
John: Really? How did you get there?
Amy: I went to Gunlin by train. I was excited on the train.
John: I’m going there by plane.
Amy: Good idea. Who are you going with?
John: I’m going with my parents.
Amy: Guilin is very beautiful, we were very happy on our trip. You will have a good time.
John: Thank you.
( )1. John is going to Guilin with his father and mother this summer holiday.
( )2. Amy went there with her parents last year.
( )3. Amy was sad to go there by train.
( )4. John is going there by plane.
( )5. Guilin is not beautiful.
十一、Writing.(书面表达。)(5分)
上个周末你干什么了?请以“Last weekend”为题书写一篇小短文,条理清楚,时态正确,书写规范正确。
篇3:六年级期中考试试卷
一、填一填。(每题2分,共20分)
1. 在A×B=C中,当B一定时,A和C成( )关系,当C一定时,A和B成( )关系。
2. 一个圆锥的体积是9.9立方分米,和它等底同高的圆柱的体积应是( )。
3. 如果2a=5b ,那么a:b=( ):( )
4. 有一个机器零件长5毫米,画在设计图纸上长2厘米,这副图的比例尺是( )。
5. 在比例尺是1:2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距离是38厘米,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km。
6. 一个半径是5厘米的圆,按4:1放大,得到的图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7.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高是10厘米,它的底面周长是( )厘米,侧面积是( )平方厘米,体积是( )立方厘米。
8.( )÷12=1:( )= =0.5=( )%
9. 如果80m表示向东走了80m ,那么-60m表示( )。
10.压路机的前轮是圆柱形,轮宽4m,直径1.5m,前轮转动一周,压路的面积是( )m2。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1分,共10分)
1.圆柱的底面直径是3厘米,高3π厘米,侧面展开后是一个正方形。( )
2.圆柱体的高扩大2倍,体积就扩大2倍。( )
3.圆锥的体积等于圆柱体积的13 。 ( )
4.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的体积相等。( )
5. 三个圆锥体的体积正好等于一个圆柱体的体积。( )
6. 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4厘米,它的侧面展开图正好是一个正方形,这个正方形的高是16厘米。 ( )
7. 比例尺 表示1∶4000。 ( )
8.一个物体上、下两个面是相等的圆面,那么,它可能是圆柱形物体。( )
9. 圆的直径与周长成正比例。 ( )
10. 负数都小于0,0是正数。 ( )
三、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 能与3∶ 8 组成比例的比是( )。
A、8 ∶3 B、0.2 ∶ 0.5 C、15 ∶40
2. 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 )千米。
3. 圆柱的高扩大2倍,底面半径也扩大2倍,圆柱的体积就扩大( )。
A、2倍 B、4倍 C、8倍
4. 一个圆锥与一个圆柱的底面积与体积分别相等,圆柱的高是9厘米,圆锥的高是( )。
A、3厘米 B、27厘米 C、18厘米
A、800千米 B、90千米 C、900千米
5. 把一个圆柱体削成一个最大的圆锥体,削去部分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 )。
A、3倍 B、9倍 C、2倍
6. 正方体的棱长和体积( )。
A、不成比例 B、成正比例 C、成反比例
四、计算:(18分)
1.用你喜欢的方法计算:9分
4÷85 ×2524 2.25×1.8+12.5×0.18 [1-(12 +13 )]×36
1.解比例:9分
: = :x (6+x):4=9:5 =
五、按要求做一做。(12分)
1. 小红家的正北方向1km是书店,书店正西方向400米是科技馆,科技馆正南方向600m是图书馆,图书馆正东方向800m 是影剧院,先确定比例尺,再画出上述地点的平面图。(5分)
↑北
2.有一块长方形如右图:请量出它的长和宽。
再根据15000 的比例尺求出它的长和宽的实际长度。
并求出它的实际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取整厘米数)(3分)
3. 在数轴上表示下列各数。(4分)
-3 1.5 -2
六、解决问题。(共28分)
1.运输公司的一辆汽车从甲地往乙地运送一批物资,原计划每小时行75千米,4小时到达。现在情况有所变化,需要3小时到达,每小时要行多少千米?(用比例知识解答)(5分)
2. 做一对底面半径是2分米,高是5分米的无盖圆柱形水桶。
(1)至少需要铁皮多少平方分米?(3分)
(2)这担水桶能装水多少升?(2分)
3. 在“学雷锋,见行动”活动中,某大学共有950名男、女生参加了义工服务活动,在“五四”期间为配合团市委搞活动,现抽出男生的 和女生的40%参加活动,这时剩下的男、女生义工人数同样多.原来参加义工服务的男、女生各有多少人? (8分)
4.一个底面积1.5平方分米的玻璃缸里有一块石头,如图所示。水深18厘米,拿出石块后水面下降到15厘米,这块石头体积是多少?(5分)
6.一个圆锥形麦堆,高1.2米,占地面积16平方米,如果每立方米小麦重750千克,这堆小麦重多少千克?(5分)
篇4: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三、判断
1、订阅《小学生学习报》的总钱数和订的份数成正比例。 ( 对)
2、制作复式条形统计图要用到图例。( 对 )
3、全班有55名学生,男、女生人数的比是5:6,那么这个班有30名男生。(错)。
4、两个圆柱的侧面积相等,它们的底面周长也相等。(错)
5、在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是10,一个内项是5,另一个内项也是5。(错)
6、圆的周长和它的直径一定成正比例。 (对)
7、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 (错)
四、计算。
1. 口算。
0.3×1.5=0.45 6.8÷17= 0.4 42÷60%= 70
38 +0.625=38.625 36÷0.6=60 7-0.35=6.65
1-25% = 0.75 12÷7= 12/7
2、解比例。
(1)、0.8:0.3=χ:0.6(2)、40:χ=2.5:15
X=1.6 X=240
(3)、5:16=20:χ
x=64
五、列式计算
1.两个内项分别是2026和49,两个外项是x和1013 。
解:X :2026=49:1013
X=98
2.一个数除148得37,这个数的30%是多少?
148÷37×30%
=4×0.3
=1.2
六、应用题
1、一条水渠长2千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30000的图纸上,应画多少厘米?
2千米=200000厘米
200000÷30000=20/3(厘米)或6又2/3
2、小明读一本书,每天读12页,8天可以读完。如果每天多读4页,几天可以读完?(用比例解)
解:设x天可以读完。
(12+4)x=12×8
x=6
3、压路机的滚筒是一个圆柱体,它的底面直径是80厘米,长1.5米。每分钟滚动25周,问:1小时能压多大面积的路面?
80厘米=0.8米 1小时=60分
0.8×3.14×1.5=3.768(O)
3.768×25×60=5652(平方米)
4、一个圆锥形沙堆,高是3米,底面直径4米。把这些沙子铺在一个长为5米,宽为2米的长方形的沙坑里,铺的厚度是多少厘米?
4÷2=2(米)
2×2×3.14×3×1/3=12.56(立方米)
5×2=10(米)12.56÷10=1.256(米)=125.6厘米
5、一个榨油厂榨26千克豆油用黄豆200千克,照这样计算,用5吨黄豆可榨出豆油多少吨? (用比例解)
解:设用5吨黄豆可榨出豆油x吨。
26:200=x:5
x=0.65
6、一个圆柱形无盖铁皮油桶,底面半径2分米,高5分米,做这个油桶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铁皮?如果每升油重0.8千克,这个油桶能装油多少千克?
底面积:2×2×3.14=12.56(平方分米)
2×2×3.14×5 =62.8(平方分米)
12.56+62.8=75.36(平方分米)
2×2×3.14×5×0.8=50.24(千克)
篇5:六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作文
六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作文
小学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作者:李思元
既然到了期中,就不得不说说期中成绩那些事,话说这期中成绩,不是看你水平如何,是看你碰上什么样的卷子,这一年,我们就碰上了。
最不愿意谈的就是语文了,我考84分,在班级前十名之内。说几个数字,就知道有多难了。全年级最高分95分,一共3个上90分的,不及格的、60、70分的遍地开花,我们班平均分75分,排年级第二,后边的,更不用说了。
最值得一提的是那个排序题,也就是给你几段话,让你排按顺序排句子。我们班仅仅只有七个全对,让我大跌眼镜的是,考试那天监考老师信心十足地说她的答案是正确的(我们班很多人也和监考老师的一模一样),可是成绩出来以后,监考老师说的答案却只有一个对。那天某些同学嘲笑我,说我选的全错,而现在,我还对了3个。总体来说,这一次语文考的不太好。
来说说英语缓解缓解压力,英语考98,前十名之内。全班一共有6个100分,没有99分的`。本来我们是全年级第一,和后一名差分数0.01分,谁知道后来他们班有一个人的卷子判错了,少了八分,所以我们被反超了,内心无比的伤心。
不过全班形势还算好,不及格的只有几个,全班几乎上每个人一个奖状。只要是与原来成绩不落下8分的,或者不及格的,都有。而且还只有一点点作业,简言之,这次英语考试还算是不错。
始终无法绕开的关卡――数学,这次的数学的题十分的灵活,不是那么死板,所以许多人都掉进了“坑”里,我判断题和选择题损失惨重,只考了92分,全班最高分99分,90――98的分数较少,而且,我们班最低分33分,众人之惊叹!
数学老师还没有评出我们是年级第几,但是,我们依然信心满满。最值得一提的是这回老师“押题”押的十分准,好几道题都押上了,直接能提升平均分好几分呢!
既然现在越过了期中这道“坎儿”,那就得更好好学习,多看一看对学习有帮助的书,这样,我们才能期末、小升初考试上夺取桂冠!
篇6: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本学期我较好的完成了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大部分学生各方面的素质得到提高,但后进生进步很慢。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也为后进生的学习发愁,曾一度抓后进生的学习问题,有时也个别辅导,耐心讲解,帮助他们解决学习中的疑难问题,课堂上要求他们向优秀生学习,并让优秀生帮助他们,但效果甚微,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付出多而收效甚微的局面呢?
新的课程标准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突出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所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即对不同的学生应有不同的要求。在教学中也因不同学生的特点而因材施教,让他们展示自己的聪明才智,并为他们在某方面的发展和进步而感到自豪,从而坚定信念,积极努力,使自己不断提高,使学生不断进步,而非把目光盯在学生的成绩上,指责他们使他们心灵遭受打击。这样,学生抑郁,老师烦闷。所以在教学中我们因不断的调试自己。针对不同的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给学生自信,给自己自信。把学生培养成新时期对社会有用的人才。只要有科学方法和合适的方式,一定能使每位学生找到自己的成功之路,成为新世纪的有用人才,我们教师的任务和责任就是找出科学合适的教育教学方式,在以后的教学中,我更应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为培养新世纪人才而不断学习、反思。
20xx年6月26日
篇7: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我所在的南京市火瓦巷小学,是南京市第一批小班化试点学校。一个班里就有30个孩子左右,分到小组五六个人,所以课堂上,每个学生每节课都有发言的机会,都有读书的机会,老师还能一对一地进行指导、纠正;课下处理作业,老师都能面批面改,及时反馈,并对错处能进行及时讲解使学生尽快改正并掌握。孩子作业的种类虽多,但是他们大多数都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并掌握。起初以为,教师会很轻松,其实,恰恰相反,小班化是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随时经受考验,以前是我教什么,学生学什么,学生的思维在我的掌控之中,因此上课时精神放松。小班化教学后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障碍与困难,教师备课时就要尽可能的预想并设置解决方案,更有甚者有时学生会提教师在备课时未曾预料的问题,因此,教师的应变能力就得强,那就是对教师知识储备与能力的挑战了,教师素质的提升就显得尤为重要。小班化教学,教师讲得少了,但是就必须精,这在操作时要比传统教学对教师要求高多了,没有深厚的文化底蕴,没有精心细致的备课,课堂高效就难以实现。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我要加强课内导学的评价,经常反思我在课堂安排的自主学方法是否多样?教师是否勤于指导?反馈面是否尽可能大?学生之间相互交流是否深入而广泛?对学生遇到的问题能否及时归类,认真进行“二次备课”,努力进行现场补偿性、调整性教学,使学生得到更大的提高。
篇8: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铺地面》是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下册面积这个单元的内容,对于面积的含义学生较难于理解,并且很容易和周长弄混淆。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初步认识了面积和学会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的基础上教学的。本课所要学习的是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三个单位之间的换算,这三个面积单位对学生来讲,还是比较熟悉的,它们之间的进率可以通过直观的操作来得到。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单位之间的关系,我积极引导学生通过在1平方分米的正方形里画1平方厘米的小正方形,让学生直观的看到他们之间的关系是1平方分米里面有100个1平方厘米,从而总结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之后平方米和平方分米的进率,因为有了前面的基础,学生很快就找到了进率也是100。在认识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时候,由于这两个面积单位太大了,但是为了能让学生能够理解,我列举了很多生活中的相关实例,从而便于学生理解。
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运用自己的方法解决问题,采用小组合作形式,体现了合作精神。练习有由浅入深,结合身边的事物,体现新课标精神,学生活中的数学,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在生活中实践应用。这样就可以水到渠成的进行数学知识的探究。本节课,直观操作和活动的方式来代替枯燥无味的讲解,让学生在活动中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篇9: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在不久前听到这样一节课 。
师:刚才我们已经对四边形的特征有了比较多的认识,现在你能不能在钉板上快速地围出一个四边形呢?
生:能!(学生活动)
师:你还能围出不一样的四边形吗?试试看!
(学生动手操作后,教师组织学生展示了各种形状的四边形)
师:刚才大家都围得不错,那么除了用围的方法,你还能想出别的办法来创造四边形吗?
生:可以用纸折一折。
生:可以用剪刀剪出四边形。
生:还可以用笔在纸上画一个四边形。
师:大家想出了这么多好办法,那么就请你自己动手来制作一个四边形吧!
(学生再次活动,同样用不同方法制作出了各种不同的四边形,老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欣赏。)
反思:整堂课下来,觉得课上得热热闹闹的,很有感觉,但仔细一思考:学生在学习四边形前,就已经知道了四边形,说出了四边形有四条边,四个角,有的还能举出不少例子,一些问题学生几乎不需要思考就能轻而易举地完成,如,当老师提出“围不同的四边形”和“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创造四边形”时,学生个个都大显身手,除了工具手段上的不同,其思维准线是一致的,即“制作一个四边形”,不需要任何限制,随意而作,看似开放发散,其实对学生的要求是最低的。换言之,学生在经历了这两个练习后,除了知道“可以用不同方法得到四边形”以外,他们的思维实质上没有得到根本的提高。所以,在此基础上的“顺利”仅仅是一种热闹现像,是老师对目标定位过低的产物。因此,想让教学走得更深入,关键在于老师的目标应有所提升,让顺利的背后不仅有过程的圆满,更有学生思维上的收获。
篇10: 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分析
《搭一搭》是北师大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二课时的内容,本节课主要学习有余数的除法。
教学时,我主要分成三个环节,环节一:搭一搭,说一说―初步体会余数:我让学生用13根小棒搭正方形,边搭边思考:可以搭几个,还剩几根?让学生明白生活中平均分有剩余的情况,体会学习余数的必要性,这里我重点让学生说说余数1表示的意思,为什么会剩下,让学生明白剩下的小棒不够搭一个正方形了才剩下。 环节二:搭一搭,填一填―发现余数比除数小:本环节,我先让学生用14,15,16根小棒搭正方形,再画一画并列式,这里主要让学生讨论填写单位,接着在画一画用17,18,19,20根小棒搭正方形,最后让学生观察操作图,交流发现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这里,我重点追问每次余下的根数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余下的根数都比4根少呢……让学生经历多次的思维碰撞,自己感受余数要比除数小;环节三:搭一搭,想一想―进一步验证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为了引发学生再次思考,这时我提出质疑:余数真的比余数小吗?让学生用25根,31根小棒搭正方形……
纵观本节课,我主要让学生自主探索,操作,交流,发现,感受余数一定比除数小,当然学生在动手搭一搭环节,还是处理得不好,部分孩子搭小棒时还是流于形式,没发挥到它的作用,而且秩序有点乱,用学具确实可以帮我们把一些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但怎样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呢?这是我接下来需要继续努力的地方。
篇11:六年级数学期中考试试卷及答案
一、填空
1、上升3米记作+3米,则-5米表示(下降5米),0米表示( 不升不降)。
2、小麦出粉率85%,3000千克小麦可磨面粉( 2550 )千克,要磨3400千克面粉需要小麦(4000 )千克。
3、在比例里,( 两个外项之积)等于(两个内项之积),这叫做( 比例的基本性质)。
4.用5、12、4和15四个数组成比例。(其1: 5:4=15:12)。
5、如果5a=3b,那么,a∶b=( 3:5 )
6、在比例尺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两地的距离是6厘米,这两地之间的实际距离是(240000)米。
7、学校操场长180米,宽95米,画在比例尺是1:1000的平面图上,长应画( 18 )厘米,宽应画(9.5 )厘米。
8、甲地到乙地的距离是160千米,在1:40000000的地图上应画(0.4 )厘米。
9、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5米,体积是157立方米,它的高是( 2)米。
10.15吨的40%是(6吨 ),15吨比10吨多( 50 )% 。
11、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内项互为倒数,一个外项是4 ,另一个外项是( 0.25或1/4 )。
12、一个圆柱的底面周长是31.4分米,高是10分米,它的侧面积是(314平方分米),表面积是(471平方分米),体积是( 785立方分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圆锥的体积是(261又2/3 )。
13、已知A、B、C三种量的关系是A÷B=C,如果A一定,那么B和C成(反)比例关系,如果C一定,A和B成(正)比例关系。
14、一种盐水,按盐和水1:100配制而成。现要配制这种盐水8080克,需要盐(0.08)千克。
15、一个比例的两个外项分别是5和6,它们的比值是3,这个比例是(5:5/3=18:6)。
16、(折线)统计图不但能表示出数量的多少,还能清楚的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情况。
17、长度一定的铁丝,平均分成若干段,每段的长度和的段数成(反 )比例。
二、选择。
1、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周长(1)。
①成正比例 ②成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2、图上距离是2.4厘米,实际距离是1.2毫米;这幅图的比例尺(2)。
①1:20 ②20:1 ③20
3、单价一定,总价和数量(2)
①成正比例 ②成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4、已知0.4×3.75=3×0.5,下面那个比例式不能成立?(B)
A、0.4:3=0.5:3.75 B、3.75:0.5=0.4:3
C、3.75:3=0.5:0.4 D、0.5:0.4=3.75:3
5、把1克盐放入10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 2 )。
①100:101 ②1:101 ③1:99 ④1:100
6、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一定,两个内项成(2)。
①正比例 ②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④无法判断
7、小王的身高与体重成( 3 )。
①正比例 ②反比例 ③不成比例 ④无法判断
8、小圆的半径是2厘米,大圆的半径是3厘米,小圆和大圆面积的比是( 3 )。
①2:3 ②3:2 ③4:9 ④9:4
9、一项工程,已经完成的与这项工程的比是3:5,还剩这项工程的( 2 )。
①60% ②40% ③20% ④166.6%
10、一个圆柱,如果高不变,底面积扩大3倍,它的体积扩大(1)。
3倍 ②6倍 ③9倍 ④27倍
篇12:小学六年级期中考试试卷分析作文
小谈期中考试
紧张的月考结束了,我们又迎来了期中考试,
经过紧张的复习阶段和考试阶段,我们都叹了口气,期盼着自己能考一个好成绩。
星期一来学时,老师给我们说了成绩:语文:97,
试卷分析
语文
(1)树叶从空中落下来。
改为拟人句:树叶像
改:树叶在空中跳舞
原因:拟人句里,不能有比喻词。
(2)作文
数学
(1)不可能发生的事一定不发生,
六年级期中考试试卷(精选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