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沙雕衍生品”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一季粽叶永恒飘香优美散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一季粽叶永恒飘香优美散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 目录
篇1:一季粽叶永恒飘香优美散文
一季粽叶永恒飘香优美散文
光阴似箭,日历即将翻到农历五月,午夜梦回恍惚看见,儿时的我正和一群小伙伴在野生粽叶的簇拥下,嬉戏在钟渍坝温暖的怀抱。每年临近端午的季节,梦里那缕醉人的清香似乎又在鼻端萦绕。
多少年来,最让我魂牵梦绕的是,沿着江岸蔓延的野生粽叶和布满圆润鹅卵石的钟渍坝。儿时的记忆里阳光灿烂的午后,迫不及待写完最后一页作业的我,总是冲在小伙伴们的最前面,扑向那片充满诱惑的江岸。光着脚丫踩踏在江边小溪里的我们是何等的惬意!呈半月形的钟渍坝风景非常优美,它背靠一座座峻秀险峻的大山,怀抱一曲玉带也似的金沙水。冬天的群山像一面巨大的屏风,将凛冽寒风阻挡在外,偶尔雪花飘飘江面也不会截流冰封;春暖花开时大山就是一个绿色的摇篮,蓊郁葱茏的绿意从那里流淌出来,将金江两岸濡染得温婉动人。缓缓流淌的金沙江拢起一曲幽幽的江水,像一块流动的翡翠闪烁晶莹在小城人的心里。
清澈的江水日夜不息向远方流去找寻它的梦想。那一片似玉如珠、带着原始纹路的鹅卵石牵着我眷恋的目光,在温暖的阳光里静静地冥思,恰如一大块银白色的轻纱慵懒在小城的胸前。夕阳西下多彩的霞光在粽叶上跳跃,舞蹈出一片迷离的光晕,而不知从何处传来的悠悠二胡声,更叫人平添了几分惆怅与伤感……更多时候,那些油绿带状的粽叶便成了孩子们做手工、办“锅锅窑”的最佳器材,而老人们则更关心什么时候把那长长的粽叶割下,留待端午包一锅飘香的粽子。
转眼又到了粽叶飘香的季节,记忆里那一院幽幽月光里佝偻的身影,又从我的脑海深处跃出……
月光如水的小院里母亲正低着头包着粽子。先拿出两片粽叶,叠好拢成圆锥形,然后放入一把糯米塞进一颗红枣,三下两下一个玲珑有致、清香扑鼻的小粽就出现在母亲手里。母亲麻利的'双手中,八仙桌边的棕叶没多大会儿就挂满了一个个清香宜人的“三角圆锥”。桌旁从家中老井汲出的一大土钵泉水正熬煮着新鲜采摘的菖蒲诸物,以备进行次日端午节的驱邪洗浴。钵边逸出的水蒸气飘忽四散,模糊了母亲的身影……这一格永恒的瞬间,从此烙印在我的脑海。天地间难以盛下的深情啊,就是母亲倾一世之心给予儿女的庇佑。那永远只知付出的关爱,将每一位儿女重重包裹,远离困苦、疾病、忧伤,永伴富足,健康、快乐!
那刻我顿悟,何以对那片鹅卵石念念不忘,对钟渍坝沿线那片野生粽叶魂牵梦萦,因为那片青青粽叶的边上、那片有着银白色鹅卵石的边上有一个美丽的小城镇,那个小城镇里藏着我孩提的梦想、年少的彷徨,还有我的白发亲娘!
篇2:粽叶飘香时优美散文
粽叶飘香时优美散文
我是伴随着改革开放成长起来的,是改革开放三十年的见证者和实践者。三十年来,我们普通百姓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从端午节粽叶的清香中,我记住了那份浓浓的亲情和爱意。
端午节这个印象,最早是在我读小学三年级时留下的。那是一个炎热的下午,我就读的南村坝小学,小学生在大片的麦田里拾麦穗。妈妈悄悄地对我说:“快走,明天是端午节了,你爸一清早到顾山街上买回了粽叶,回家我们包粽子”。
第二天一清早,妈妈叫醒我,让我送几个粽子到宅基上邻居家,讲他们平时经常送蔬菜给我们,这几天正好农忙,他们可能也没空裹粽子,今天我们送几个粽子给他们稍为谢意一下,并拿个小瓶子捎上一些蜂蜜给他们蘸粽子吃。我拿着粽子到同学小三和建珍家,她们的`父母都出早工还没有回家,她的姐姐一边烧早饭,一边对我说根本不知道今天是端午节。后来小三告诉我,因为她家人多,平日里粮食就不够吃,没有糯米裹粽子。当时,我就想,如果每年端午节大家都能裹白米粽蘸着蜂蜜吃,那是一件多么幸福的事。但在那物质匮乏的年月,农村里人每天能吃到掺着杂粮的饭,就已不错了。顿顿麦片饭就是高档次的了。
过了几年,端午节上还多出了咸鸡蛋。母亲讲本来过端午节应该是吃咸鸭蛋的,因为养鸭的人少,就用鸡蛋代替了。那时一个咸鸡蛋要全家三个人分着吃。又过了几年,端午节能买到正宗的咸鸭蛋了,家里吃饭时,每人有了一个咸蛋。父亲跟我讲,他小时最眼热人家过端午节,胸前挂了咸鸭蛋,手里提一串粽子在街上招摇过市。再后来,我家的粽子也从单纯的白水粽变成了赤豆粽、咸肉粽。
今年的端午节,在我的记忆中是终身难忘的。有着传统文化历史的端午节,第一次定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喝雄黄酒,小孩穿虎头鞋,成为一道节日风光。而我们常熟五月端午“尚湖里厢看龙船”更是妇幼皆知。今年尚湖镇也举办汪桥龙舟赛,吸引了周围百姓近万人驻足观看。
今年端午节前,因婆婆已年迈,我工作忙,丈夫提前两天从常熟欧尚超市买回了几盒真空包装大小不一的各色粽子和高邮双黄鸭蛋,他说,端午假日里,他还要带些王庄西瓜,驾车到苏州去看望父母,并接他们到沙家浜去看赛龙舟,丰富一下他们的退休生活。
篇3:粽叶飘香时散文
粽叶飘香时散文
五月端五节,粽叶飘香时,我总会吃到在乡下生活的婆婆和嫂子包的粽子,收到一份浓浓的亲情与牵挂。
今年同样不例外,嫂子和婆婆总在节前就包好粽子,托人捎给了我们。这看似简单的工序却要花很多的时间来完成,糯米的浸泡、配料都要有一定的功夫,盐、碱,这些都很重要,少了,味不够,多了,味就重了,等把料配好了,就用几张竹叶叠加,足够放二两糯米的宽度就好,然后将拌好的糯米放到手中的竹叶中,再将沾满芝麻的五花肉放到到铺好的糯米里,加几颗板粟,等这些都放好了,再铺一层糯米,就可以把竹叶折回包紧、扎好草绳,然后放进锅里,慢火煮上三几个小时,等糯米烂了,里面的肉汁浸到糯米中,就全部完成了。
解开粽叶,咬一口粽子,糯米中各种香味就出来了,有竹叶香、板粟香、芝麻香、肉香,可谓是色香味具全。
我喜欢吃放有板粟、五花肉、芝麻的粽子,而且这些都不能放少了。曾尝试过包粽子,记得那是很久以前的事了,那时我还在乡下工作,单位离嫂嫂的家不远,曾和嫂子一起包过,但没有成功,或许是我这双小手托不起宽大的竹叶,放在粽叶的'糯米和配料总也握不紧,包起来的粽子散散的,咬不出那种韧香的味道,后来就一直没有再包过了,但每年我都会吃到嫂子包的粽子。
对粽子我总是情有独钟,没想儿子和我也一样,特别喜欢粽子,每到端五节,他总会说:“妈妈,打电话给伯娘啊,让伯娘包些粽子来吃”。其实,不用电话,嫂子都会很挂心,问回不回来过节啊,没有时间回来就托人把粽子给你们捎去了。说真的,我很庆幸,能有这样的好嫂子,很多的家庭,婆媳不和,妯娌不好,但没想,我和嫂子却象姐妹一样,聊家庭,聊儿女,聊生活。
让我更感动的是妈妈今年也学着包粽子,妈妈其实很能干,很多事情都会做,但也是这粽子包不起来,包不紧,容易散。每到端五节,我只有等嫂子捎来了。可是今年,妈妈说:“今年我包粽子给你们吃。”我说:“你会吗?别太麻烦了,等我嫂子捎来了,就有得吃了。”可是妈妈还是操起了这份心,我也不知她怎么做的,粽子做好时就打来了电话让我开车过去拿。
说实话,味道并不是那么好,糯米盐放多了,碱少了,但这却是一份浓浓的爱,因为那份爱,所以才将竹叶,糯米,芝麻,肉块捆扎成团,用爱火慢慢炖熟,将爱传递给我,我懂妈妈的用心良苦。
粽叶阵阵飘香,亲情与爱浓浓传来,过多的言语都显得苍白,我只有用心、用爱来传递我的情感,用我的方式去回报这份浓浓的亲情与关爱。
篇4:粽叶飘香作文
也许是太阳嘴太馋,把云朵当成棉花糖吃了,只剩下一碧如洗的天空。
一位透着淳朴乡村气息的奶奶做了我们的指导员。
“老师”说:“两只手的中指和食指作出一个剪刀形,分别夹住头端和离头端十厘米处,然后向下翻。”可是我似乎太笨了,东一翻,西一折的,把叶子上折的全是痕迹,好不容易翻好,又看着她娴熟的手法,想称她“大神”,可嘴一抽,说成了“大婶”,我们一桌哄堂大笑。翻好后,塞糯米了,我猛的想出一个鬼点子,顺手塞满了糯米,然后左一裹右一裹,粽子渐渐像样了。天空一声巨响,米粽闪亮登场。最终,我一共包了两个。
盼星星盼月亮,终于吃上了粽子,掀开锅盖,粽叶的清香夹杂着肉的鲜香,枣的甜香,米的糯香,扑鼻而来,这香味妙不可言,一个字是香,两个字是好香,三个字是香香香!我去领了个粽子,惊奇的发现了,我的是个针粽,一看便晓得是“助力团”的某个大神之作。吃着粽子,枣子十分的甜,我突发奇想:难道是上天给我们的劳动成果加了甜蜜素?
不知何时,太阳饱了,云朵又悄无声息地窜了出来。
篇5:粽叶飘香作文
还未到五月初五,超市里的粽子已是琳琅满目了。有圆锥形的,长方形的,四个角的;有火腿的,咸鸭蛋的,豆类的;各式各样,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将我的淡淡思乡的愁绪一点点解开,泛起阵阵清香的涟漪,拨动我内心的清炫,把我带回了儿时的记忆。
小时,每当端午节前日,母亲就牵着我的手,挎着竹篮,带我到小河边去“打”粽叶,所谓的“打”就是一片一片摘下来。我们这儿的粽叶就是芦苇叶。春雨过后,芦芽如春笋,节节拔高。到了夏季远远的就看见芦苇丛在河边一丛一丛的,碧绿色的入了眼帘,郁郁葱葱,那芦苇的叶子个个宽大厚实,在夏季的小河边葳蕤弥漫着。我也学着母亲的去“打”粽叶,可怎么也摘不下来,只见母亲轻轻一摘就下来了,母亲手把手地叫我,让我顺着芦苇的叶子顺势往下一“打”,真的就摘下来了。不一会儿,就满满一篮的竹叶,还能听见风中吹过芦苇的声音,清脆悠扬的响彻在我的耳边。
母亲回来后把粽叶洗净,两头剪掉,再把粽叶煮熟,这样包的时候就粽叶不会裂开。那时家 里的条件不太好,她变着戏法似的将雪白的糯米里加上一些自家产的各种豆子,红豆、绿豆、花生,拌在一起,五颜六色的,真得很好看。只见她手脚麻利的将粽叶先圈成一个圆锥,再从旁边再插上两张粽叶,把五颜六色的糯米填满在裹好的筒子里,最后缠线,扎紧。,一会儿,桌子上就摆满了,五个一小串,十个一大串。我也学着去裹,可最后全都散了,母亲笑了笑这粽子的的后面,俗称“屁股”要捏紧,她手把手地教我,可最终没有学会。等粽子全部裹好后,放入大锅里,水全部没过粽子,用木柴架在灶螳里,熊熊火焰燃烧起来。大火烧开,再用小火慢慢煨,那满屋子的香气扑鼻而来,缠绕在鼻尖,让站在灶台前小小的我,馋得口水都流了出来,急不可耐地想掀开锅子瞧瞧,母亲说这时是不能吃的,还得浸泡一夜。
第二天早晨,母亲便把带着余温尚存的粽子,送给左右隔壁的邻居家的小孩,让他们也尝尝。在那个物质嫉妒匮乏的年代,能把粽子送给别人的,真的是不易的。她的想法是让大家都吃点,打一下牙祭。岁月在指尖悄悄得流失了,转眼就几十年过去了。尽管现在粽子随处可见,随时能买到,可每当端午节母亲还是会亲手再裹粽子给我们吃。回忆是那么温馨,母爱是那么深切。粽叶飘香时,我想起了乡下的老母亲,看着袅袅娜娜升腾的蒸气里,那深深的母爱浸软在满满的粽香里。
篇6:粽叶飘香作文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蘸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当你听到这句歌谣的时候,端午节就来了,又到了吃粽子的时候了。
关于粽子还有一个来历很大的故事呢。在公元前4,有一位著名的爱国大诗人名叫屈原,抱石跳入汩罗江里,老百姓们为了纪念屈原,用竹筒包上米饭扔进江里。于是就有了最早的粽子“筒粽”。正好那一天是啊,农历五月初五,所以人们就把那天定为端午节,以示悼念。
粽子不仅来历大,而且包粽子也是非常复杂的呢。每当端午节的前一天清晨,妈妈总会用清水坡上大盆糯米,把牛肉切块,再把粽叶洗净。傍晚,妈妈拿出泡好的粽子,用她那灵巧的双手一挽,粽叶就像一个尖角小碗握在妈妈手中。妈妈把材料放进“碗”里后,又开始展现她的独门绝技了。妈妈左一折右一叠,线一缠,一个棱角分明的三角粽就呈现在我眼前。我按捺不住内心的跃跃欲试,按照妈妈的样子,拿起粽叶用手一挽,然后再把米舀进去我把粽叶左一折右一叠,线一缠。在我包好粽子时候只听“嘶”的一声,糯米宝宝争先恐后地从裂缝里蹦了出来。顿时,我脸上有一股冰凉的触觉――糯米全跳在我脸上。妈妈见我那狼狈样,不禁笑出了声。在看到我那愁怨的眼神哟,忍住了。妈妈一副想笑又不敢笑的样子对我说:“你就是糯米放多了少放点就可以了……对不起,我要忍不住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无语的把脸上的糯米擦干净,又重新包了好几次。在几次失败之后,我有了包粽子的经验,手一挽,米一塞,左一折,右一叠,线一缠。一个稍稍有点棱角的粽子就好了,望着这个我好不容易包好的粽子啊,心中充满自豪,感觉用千金换它我都不换,这可是我包第一个粽子呢。
妈妈把粽子包好之后放到上锅蒸,过了两个小时后粽子就好了。“不知道这么难包的粽子味道好不好吃呢?咦,是什么好香?”我掀开锅盖,绿油油的粽子啊散发着浓郁的香味。我赶紧让妈妈帮我拿出一个粽子,帮我先凉着。里面包的可是我最爱的牛肉呐,我可喜欢吃它啦!我一旦可以咬下去,嘴里也便充满了米香,再咬一口就是美味的牛肉啦,米中融入了牛肉的可口,别有一番风味。在吃到粽子的那一刻,我觉得山珍海味都比不上这粽子的味道。
真希望下次端午节眨眼就到啊!又可以吃到这么美味的粽子啦!
篇7:粽叶飘香作文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同时也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日子。人们在这天都会插艾草、赛龙舟、包粽子等,并举办各种各样的活动。
每年我都很期待端午节,因为在这天,奶奶会包很多粽子。当奶奶在准备包粽子的材料时,我在旁边跃跃欲试,希望能像奶奶一样,用粽叶包出三角形的粽子。奶奶先将两片长长的、青青的粽叶卷成漏斗形,接着,往漏斗口放进一颗花生,再放入白花花的糯米,糯米里还加了两颗甜丝丝的蜜枣,填满漏斗后,将余下的粽叶盖在漏斗的大口上并裹紧,一点缝隙也不留,最后用细线紧紧地绑起来。奶奶的动作真熟练,不一会,粽子就堆满了篮子。
看奶奶的操作,我以为自己也行,一本正经地学起来。可是,棕叶总是很“调皮”,总是让糯米跑出来,我急的直冒汗。怎么看起来这么简单,自己动手却那么难?我在心里犯嘀咕的时候,奶奶看我一脸无奈的样子,说:“来,奶奶教你!”只见奶奶左手捏紧粽叶中间的一角,右手将粽叶往里卷,再倒入糯米。呀,糯米不漏出来了!它们全都乖乖地呆在粽叶里。看似简单的动作,其实不简单啊!不知道奶奶是包了多少个粽子,才练出来的巧劲,真是令人叹为观止。
粽子全都包完后,奶奶把包好的粽子,放进锅里煮。不一会,粽子的清香缓缓的从锅里飘了出来,我贪婪的闻着粽子的味道,狠狠地吞了吞口水,真想马上可以吃到粽子。奶奶却说,要等粽子煮好放凉一些,才可以吃。
在等待吃粽子的时候,妈妈问我:“为什么我们要纪念屈原呢?我不好意思地挠了挠头,说:“我只知道他是抱着石头投入汨罗江的。”妈妈告诉我:“屈原是个爱国的大臣,但他进谏忠言,皇帝不听,朝廷也很腐败,导致自己的国家被秦国所占。于是,就心灰意冷地投身汨罗江。楚国百姓知道屈原是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好大臣,在得知他身亡后,特别难过。为了不让江里的鱼龙虾蟹咬他的身体,百姓们把饭团,鸡蛋等丢进江里,吸引鱼龙虾蟹的注意,百姓们好争取时间,划着船四处寻找并打捞投江的屈原。后来怕饭团被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叶子包饭,外面缠彩线再投进江里。原来,我们现在吃的粽子还有这样的故事。
我边吃着香喷喷的粽子,边回味着妈妈刚刚说的话,深深感到我们中国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篇8:粽叶飘香作文
沉甸甸的粽子,沉甸甸的礼物,更蕴藏着奶奶沉甸甸的爱。
记得小时候,每到端午节,奶奶总会为我精心包一些枣泥粽子,从挑粽叶到粽子出锅,一道道程序在她的巧手下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在奶奶眼里端午节好似另一个春节。我劝她不要裹那么多粽子,她总是慈祥地笑着说:“不做怎行?吃什么呢?”
端午那天奶奶总是起个大早,小心地把粽子一个一个放在锅里煮熟,然后拿着用五彩丝线织成的蛋兜兜,在蛋兜兜里装上一枚鸡蛋一枚鸭蛋,再拿上一个做工精致漂亮且装有香料的香囊,在门口坐着,远远地望着,等着我雀跃的身影,那一道曲折的小路竟也远远地伸向远处,望不到尽头。
当我小小的身影出现于小径时,奶奶总笑盈盈地迎上来抹去我额上的汗水,于我腰间佩挂七彩香囊,腕上系上五彩丝线,再往我手里塞上蛋兜兜,说是辟邪。然后拉着我回屋剥粽子给我吃,粽叶被一双巧手一层一层地剥开,顿时四周弥散开一股特有的清香,我贪婪地嗅着,眼睛紧紧盯着奶奶手中的粽子,眼里盛满了期待,这小巧精致的粽子可是我最爱的枣粽呢。我迫不及待地接着奶奶小心翼翼递过的粽子,满足地咬上一大口,顿时红枣的.甜、糯米的香以及粽叶的特有风味融为一体,充斥于唇齿之间。那味道如三月的柔风一次又一次拂过我的心潭,荡起一片涟漪。每当我迫不及待地狼吞虎咽每一个粽子,奶奶总是慈爱地看着我,眼眸里盛满了对我浓浓的爱意,嘴角永远是上扬着,那被岁月侵蚀的容颜总是在这时绽放出一朵世界上最美的雏菊。
“呵呵,慢点吃,别噎着。”,奶奶总是在一旁慈祥的看着我生怕我噎着。于是我不再快速地吃粽子,而是怀着一颗虔诚的心去品尝每一个粽子,去品味这令人难以忘怀的味道,去感谢这其中包裹的枣粽。
有人说“心如糯米,越粘越紧。情如粽叶,越煮越香。快乐如射线般,无限延长”是的,延长,它延长了回忆的思念,延长了心中的泪水,多想重拾与亲人欢聚一堂的喜悦,多想和亲人共享温馨美好的时刻,多想……怎奈光阴荏苒,岁月无情,再也回不去了,心好痛……
现在,美味佳肴轮番上阵,速冻粽子、肯德基……各种食品让人们眼花缭乱。而我却独爱那令人难以忘怀的枣泥粽子,那味道能让我记起奶奶对我的爱,无时无刻,一如早已扎根在我心中的淡淡粽香。
六月,粽叶飘香,依旧思念如潮,依旧爱如粽香……
篇9:粽叶飘香作文
粽叶飘香作文
粽叶飘香,沁人心脾。每次在超市,我都会被各式各样的粽子所吸引。看着这些琳琅满目的粽子,我就会回想起小时候外婆裹的粽子。那煮熟了的粽子所发散出来的香味,令我记忆犹新。
那时,我生活在外婆家。每当端午节包粽子时,我会十分开心。因为小时候的我特别喜欢吃粽子,那各种各样馅儿的粽子散发出来的清香,想想都会让人垂涎三尺。
每当外婆包粽子时,我都会拿一个小板凳坐在旁边,乖乖地看着外婆包粽子。那被热水烫过的粽叶,散出清香,飘满了整个屋子,使我忍不住一直吸着。那时候总觉得外婆很神奇,会让香味生长。
当我还沉浸于粽叶的清香中时,外婆已将包好的'的粽子放入了锅中。看着那一个个饱满的粽子被外婆一个一个放入锅中时,我忍不住咽一咽口水。而煮粽子时,我便会一刻不离地站在边上,两眼目不转睛地盯着。
渐渐地,锅里开始向外溢出粽子的清香。那粽叶包裹着糯米散发的香味比粽叶的清香更加诱人。每当这时,我便会迫不及待地让外婆把粽子拿出来让我尝一尝。可外婆总是说,粽子里面还没有熟透。我只好继续等着。
终于,粽子熟了。外婆打开锅盖的一瞬间,粽叶和着糯米的清香,弥漫开来,充满了厨房的每个角落,也渗透进我的五脏六腑。我闻着清香眼睛直勾勾地盯着外婆将那一个个粽子从锅中拎起。
外婆熟练地将粽叶打开,把粽子放入碗中,我仔细观察着这雪白的粽子,它宛如婴儿的皮肤般白晢而细腻,糯米饱满而晶莹,让人看了不禁垂涎欲滴,想要迫不及待品尝一下它的味道。
我拿起筷子,把粽子夹成一小块一小块的,那浸透了粽叶清香的糯米在瞬间也爆发出积淀在里面的阵阵沁人心脾的糯米香。我品味着这美味的粽子,仿佛置身于人间仙境。
如今,临近端午,我又想起了外婆的气息和那粽子的清香。
篇10:粽叶飘香诗歌
粽叶飘香诗歌
踩一脚春的露水,
就沐浴了夏的骄阳,
感觉很远的端午,
一下子就到了身旁。
记得小时候,每到这个端阳来到的日子,
破旧的门环上早早就插上了辟邪的艾蒿,
父亲眯着眼坐在了磨得很光的门槛上,
母亲手脚麻利地忙活,
随着暮色的铺满,烟囱袅袅炊烟升腾,
黏黏甜甜的粽香,在家的上空弥漫。
后来,我们如丰羽的鸟儿,扑拉着翅膀,
离开父母,离开家园。
粽叶层层叠叠是父母的祝福,
糯米黏黏是爹娘不舍的牵绊,
蜜枣颗颗如父母的心,火红而且甘甜。
我们如一群馋虫,在母亲左缠缠,右缠缠,
的呢喃中,收到的风的消息,
就在灶台的火跳跃最后一下的`时候,
齐聚父母面前。
父亲少不了灌输如何做人的唠叨,
母亲则你十个,她二十的,
把粽子连同父母对子女的爱,
统统塞进了儿女的背包,
空了的笸箩腾了个干干静静。
又到端午,又到粽叶飘香,
父亲去了天国,老屋被拆,
梦里再也梦不到,散发着黏甜香味的灶膛。
如果有来生多好,
我要亲手为父母包个粽子,
如同母亲那个姿势,左缠缠,右缠缠。
把父母的爱,父母的心,连同父母的健康,
紧紧捆绑。
我想着和你们一起点亮那个不存在的灶膛,
让爱的火焰,把我们几个,连同父母的面庞一起照亮亮,
黏黏甜甜的香味啊!
随着轻柔的风,飘荡,飘荡。
篇11: 粽叶飘香作文
龙舟竞渡,粽叶飘香,又到端午节了,家家户户都要包粽子,挂艾叶菖蒲。
一大早,我和妈妈就一起去买艾叶菖蒲。菖蒲绿绿的叶子泛着白光,茎笔直笔直的,散发出那种奇特的香气,但是却很清新。菖蒲叶子的形状极像宝剑,叶子狭长,叶边扁平,像宝剑的剑锋。
一回到家,我就迫不及待地叫妈妈教我做。首先,把菖蒲一分为二,在短的那头里,我轻轻地划了一道口子,不紧不慢地把长的那部分轻轻地插进去,可是,我怎么插也插不进,我仔细地看了看,原来是因为道口不够大,我又划了一下,嘿,总算插了进去。我一口气做了好几把菖蒲宝剑,我拿着宝剑翩翩起舞,妈妈笑眯眯地说:“这是要挂在门口辟邪的……”
做好宝剑,我们又开始包粽子了,只见奶奶先拿起一片粽叶,熟练地把粽叶慢慢地卷成漏斗形,抓了一把糯米放在绿油油的的粽叶里,然后用拳头轻轻地压了几下,再把粽叶顶部盖上,把它用绳子扎起来,一眨眼的功夫就包了一只有棱有角的粽子,我的手痒痒的,也拿起一片粽叶,可是我怎么包也包不好,过了好一会儿,我终于包了一个怪模怪样的粽子,我兴奋不已。
我度过了一个快乐而有意义的端午节!
篇12: 粽叶飘香作文
每年的五月初五都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每年的这个时候,我们都要吃粽子,而今年,我是自己学做粽子,在学习的过程中我还明白了一个道理。
首先妈妈给我买好做猪肉粽子的原料:糯米、五花肉、酱油等调料,还有用来粽子的粽叶、棉线等。
我和妈妈分工合作。她淘米,我切肉。妈妈把米淘好再泡两小时,并且米可以被手指捏碎。而我要切肉,要切成15克左右长方体的小块,可我切的形状不等,有圆的,有方的,有连刀的,可以说是样子千奇百怪,不过,我觉得只要可以吃就行,管那么多干什么?总之这个步骤算是马马虎虎的过去了。和米搓团,就这么一步一步顺利的完成了。现在就差最后一步,包粽叶。这是非常关键的步骤,如果做不好,就会露米,如果包的不整齐,一锅就装不下。我学着妈妈的样子包。首先一团儿,再叠最后一折,就包好了,可是妈妈包的样子精美,我包的每个角有大有小,样子十分难看,没办法只好重新包,第一次不行,重来!第二次还不行,再来!第三次……终于,我和妈妈包的一样好了。最后拿白棉线一系,放进锅里,蒸十五分钟就好了。啊!香喷喷的粽子出锅了。吃着我亲手做的粽子,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在这个粽子飘香的端午节里,通过亲手包粽子,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坚持,就一定能成功!
一季粽叶永恒飘香优美散文(推荐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