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Meime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篇中学生咋纠正会背物理概念不会做题?,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中学生咋纠正会背物理概念不会做题?,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篇1:中学生咋纠正会背物理概念不会做题?
中学生咋纠正会背物理概念不会做题?
物理学习中会背概念不会做题,给同学们带来了很多困难和烦恼。上篇文章,我们曾列举了会背概念不会做题的表现,分析了原因,现在,咱们来探讨一下如何纠正的问题吧。 第一,要具备自学的能力。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想学好物理,必须有正确的学习方法,一定的自学能力,深入分析研究的态度,善于在学习中认识、理解、掌握知识点。 第二,要善于设问。看物理课本,要用眼看,动脑想,对每一个物理概念,物理量的出现都要搞明白,为什么要引入这个概念,定义是什么,单位是什么,与它有关的是哪些公式,可用它解决哪些问题,如摩擦力的出现,要问自已,在什么情况下物体受摩擦力,它对物体起什么作用,它的大小决定于什么因素,什么情况会引起摩擦力和大小的变化。,测物体所受摩擦力大小时为什么保持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如果物体不做匀速直线动动结果会怎样?若使物体加速运动摩擦力是多大?减速运动摩擦力是多大?若拉着物体静止不动物体受的摩擦力又是多大?再配合与同学们有意识争论,向老师发问,问来问去,举一反三,掌握知识自然就牢固了。 第三,善于用概念去分析问题。如,在画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受力的示意图时,物体受几个力呢?就要按照“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这一概念,首先画出重力,因为地球表面的物体,都要受到重力的作用,其次考虑物体和斜面接触,斜面对物体有什么作用,斜面对物体有支持力和摩擦力,还会有哪些物体对这个物体产生作用呢?这样,才会思路清晰。 第四,演示、实验时,要注意观察思考实验中的物理现象。如,为什么要这样做?各个元件起什么作用?为什么会出现这些现象?实验数据说明了什么?都要先行一步思考,不要等老师得出结论,去死记硬背。应当把实验变成你自已研究问题的过程。象做这样一个选择题:在做“研究水的沸腾”实验时,能观察到的现象有:1、当水温升得越高时,水面的.水蒸气冒出得越多;2、开始加热时杯底和杯壁上有许多小气泡;3、沸腾前杯底的气泡在水中上升时体积逐渐减小;4、沸腾时杯底的气泡迅速上升且体积增大,到达水面时气泡破裂。如果我们注意了观察,就会很容易找出答案。 第五,抓住思路。如对计算题,在看课本、听老师讲时,应注意弄懂其中的解题思路,比如说,怎么审题,怎么分析,怎么确定解题步骤,解题过程中有哪些应注意事项等等,这样,当自已做计算题时,就不会有太大的困难。 第六、老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好课本。讲课时,尽量把课本上的知识点分解成一个个的小问题,用试题的形式表现出来,然后引导学生,到课本中去找答案。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只要同学们有信心,有决心,抓住疑点,破除难点,对症下药,辨证施治,一定会踢开会背概念不会做题这个绊脚石,朝着远大目标迈进。祝你成功。篇2:物理学习中学生“能听懂课,就是不会做题”的问题探讨
物理学习中学生“能听懂课,就是不会做题”的问题探讨
物理课程标准告诉我们:物理科学作为自然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不仅对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到了推动作用,而且对人类的思维发展也产生了不可或缺的影响。在义务教育阶段,物理课程不仅应该注重科学知识的传授和技能的训练,而且还应重视对学生终身学习愿望、科学探究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然而,学生常常反映:“能听懂课,就是不会做题”。这是初中物理学困生中普遍存在的一个问题。造成学生“能听懂课,不会做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教师方面
学生“能听懂课,不会做题”的原因主要反应在老师的备、教、辅、改等各个环节。
1.备课不备学生,不了解学生具体情况,对学生的基础与能力估计不足。老师在备课过程中,没有仔细思考和认真研究分析,没有了解相关学科,尤其是数学知识的储备情况,没有了解学生的实际生活经验,只是凭空想象按照自己的思路、想法备课,忽略了学生的认知水平。
2.教师教育不得法,忽视个性的.差异。课堂教学是老师和学生共同学习和交流的重要环节,上课是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主要途径。而在老师上课时,往往是老师独自进行实验,主动地分析实验现象,讲解相关的实际问题,学生则被动地看、听,老师把所有的内容都讲出来,学生能听懂,但他们的“听懂”的只是老师对这些现象、问题的解释,他们根本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想、为什么会想到这方面去,因为“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所以一旦问题有变,就又不知道从何处着手了。
3. 老师辅导不到位,没有及时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课后辅导是督促、检查学生学习任务落实到位的重要一环,在学习的过程中,老师要给学生施加一定的压力,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并及时批改反馈,否则教学就不能得到很好的落实,学生的学习也只能是纸上谈兵。
二、学生方面
学生方面的原因主要反映在预习、听课、作业、复习各个环节。
1.课前不预习,被动听课
预习是听好课的前提,虽然不预习也能听懂课,但预习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课堂上有目的的观察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思考实验现象说明的问题,才能有重点地听讲,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否则,就会听不懂课,也就不会做题。
2.上课时精力不集中,缺乏思考
上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环节,教材和课堂是学生获得知识和能力的主要来源。课堂上精力不集中,不主动观察、思考,不积极参与讨论,不认真听讲,既不预习又不认真上课就失去了做题的基础。
3.做作业时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巩固所学知识的重要手段
对课堂上的知识只是表面上的接受,而没有仔细思考,认真领会,课后不及时复习,观察作业、实验作业不做,书面作业急于完成任务,又只满足于问题的答案,把作业当成负担,没有认识到作业是复习巩固所学知识的必要手段,这种情况也是学生“能听懂课,不会做题”的原因之一。
4. 不懂装懂,缺乏学习的兴趣和动力
学生能“听得懂课,不会做题”的原因,是对“懂”的理解上有误,有的学生的懂是在老师讲解下的懂,自己想不到的地方,老师讲课时有提示,有诱导,能想起来,认为自己懂了。同样的问题,没有老师的提示,就想不起来,学生的“懂”不是真“懂”,时间一长,问题一多,就不知道是哪部分内容没学好,学习兴趣也就淡化甚至消失了。
5、对老师的依赖性太强,上课不记笔记,消极听课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老师有很强的依赖性,课本上的问题从不主动思考,上课不记笔记,老师讲课时只管听,也好像听得头头是道,课后却找不着方向,原以为听懂了就记住了,其实没能把知识变成自己的,时间稍久就忘得一干二净。
★ 纠正通知书
★ 尝试纠正错误
★ 笑谈做题
中学生咋纠正会背物理概念不会做题?(共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