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一根青葱”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童年的柳笛的抒情散文,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童年的柳笛的抒情散文,欢迎参阅,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童年的柳笛的抒情散文
童年的柳笛的抒情散文
老家的房后,是东荆河堤,翻过大堤,河滩上长着一片垂柳,每当春天到来时,它们就绽苞抽芽,随风起舞,其姿态之飘逸,景象之迷人,吸引了许多孩子前来探春。他们拉起手,围着柳树转圈,嘴里唱着“打迷歌,拉小车”的歌谣,之后便散开,各自捋胳膊挽袖子撒丫子爬树,折下柳枝,拧成各种各样的柳笛,一时笛声悠悠不绝入耳。我思绪起起伏伏,朦胧中仿佛又见童年的影像。
那是刚记事时,一年的春天,邻居刘哥领我到柳林里去玩。他脱去布鞋,双手搂定一棵柳树,两只脚丫子一夹树干,猴一样的`就爬上去,选定一个三叉枝丫的地方坐下来,折下一根嫩一点的柳条,掐头去尾,留下中间一段,再在这一段的中间用小刀转着圈齐齐地切断一段外皮,双手箍住,左右拧几下,抽出木杆,削平端面,重新插进筒中一部分,一手攥住外皮抵在下唇上吹,另一手抓住木杆,上下抽出、推进。随着手推拉的快慢,柳笛儿里就发出忽高忽低的声音,好清脆,就像小鸟的叫声委婉嘹亮。我在树下看到刘哥悠然自得的样子,又是拍手又是跺脚。刘哥看我着急,更来劲了,偏偏气我,索性扔掉木杆,在笛上削几个孔,用手按着吹起了喇叭调,身子在树杈上扭出八道弯来,振得树梢乱颤。直到我在树根儿底下打起滚儿,并揉了一脑瓜子土面儿,装着要去告诉老爸时,他才让我过了把笛儿瘾……
打那以后,我对柳笛就特别痴迷。
如今想起这些来,仿佛就像昨天。又是一年春草绿,老家的柳树该更高更大了吧?尽管时光已远去,悠扬的笛声也已随风飘散,但童年的故事,却像一坛陈年佳酿,永久地封藏在了心的泥土中,想喝时,就打开记忆的闸门尝尝,闻到的香味必然会越来越浓。
篇2:柳笛清曲抒情散文
柳笛清曲抒情散文
清明前后,河谷幽幽,春水长流,杨柳浓绿。新鲜而清雅的柳笛声韵,从柳廊闻莺的河畔溢发出来,随柳丝荡漾,顺河水流淌,飘进花织的田野,飘进盈满春光的村庄,清韵把大人们陶醉了,把孩子的心牵走了。蝶飞凤舞的少男少女,涌向那绿云弥漫的河谷,心花怒放地嬉闹着加入吹奏柳笛的队伍,共同演奏一曲曲乡情浓浓的乐章。
小时侯,爷爷年年陪我进河谷,采柳条做柳笛。我们折来粗粗细细的柳条,一手拤着,一手轻轻地拧动,皮与柳骨一旦脱离了,就拧着很顺利了。最后把柳骨抽出来,把长长的皮洞用小剪子剪成一截截的,把一头的表皮刮去,柳笛就做成了。放嘴里一吹,便呜呜呀呀地响起来。细条的声音尖锐,粗条的声音宏亮。爷爷的做工巧妙,他能做出尺把长的柳笛,并剪上十几个洞眼,吹时照曲谱按动,就像真笛儿一样,能奏出音符飘扬的曲儿。爷爷给我拧出十几支柳笛,笑着说:“去同你的小伙伴们演奏妙趣横生的乐曲吧!”
我蹦蹦跳跳地加入进吹柳笛的队伍,边吹边在柳林里徘徊,顺河堤向下游走去,又折回来经过村梢,回到林中的沙滩,坐下来合奏《百鸟朝凤》的乐章,柳笛之声,一阵激越,一阵舒缓,起起伏伏,悠悠扬扬,吹奏《梅花三弄》、《嘹亮军歌》、《歌唱祖国》等,清新嘹亮的笛声,飞上树梢,翔入云缝,向四面八方飞扬,诱惑得河中的鱼儿跳龙门聆听,树上的黄莺、喜鹊、斑鸠、布谷、百灵等鸟儿,也唱起小曲和鸣,村里的老人、姑娘、媳妇,听到优美的演奏,也都自觉地围拢来听曲看热闹。爷爷也参与了我们的柳笛乐团,他吹起长长的.有若干洞眼的柳笛,那声音之宏亮,曲儿之美妙,可说首屈一指。动听的柳笛之声,洋洒着故乡的绵绵乡情,洋洒着孩子们绚丽多彩的希望,唤醒了老人们的青春之梦。太阳,因柳笛韵美,变得格外红亮;月亮变得清丽而妩媚;山河,因柳笛悠扬清美,变得壮丽而多娇;人间,因柳笛悠扬清美,变得温馨而和谐。柳笛,是旋律最美、音质最佳的青春之歌。
我爱柳笛,人老了也喜欢聆听。每年柳花泛黄的时节,它都令我萌生诗的灵感,在我的田园诗集里,写柳笛的短诗达七八首之多,其中一首曰:“一根根绿笛,唱着春天的小曲/蘸着溪水的清韵,在蓝天写下一行行小诗/诱来一群朗诵的燕子,呼唤山野的花季。”柳笛的清韵耳畔常鸣,使我晚年的岁月不断地滋生不老的青春。
篇3:柳笛
悄悄地,大地醒来了。你看,小草绿了,树芽绿了,连小虫子也钻出了融化了的土地,到外边找食吃了呢。
听大人们说,一天之际在于晨,一年四季在于春。因为春天是一年的开始,那些树叶呀、庄稼呀不都是从春天长起来的吗?就连那小燕子、小黄鹂也是从春天来了之后才搭窝、产卵的。
因此,我爱春天的绿色,我爱春天的阳光,我爱春天的空气,我爱春天的花朵……
这一天是星期日,我正提着竹篮在西坡上打猪菜,忽然不远的地方传来一阵哨子的呜呜声。
咦?那是谁呢?
为了不打扰那甜甜的哨声,我弯下腰,顺着水沟快步向着哨子的声音跑去,如同电影里八路军叔叔在地道里快跑去抓鬼子……
“呜呜呜,呜呜呜,”哨子仍在吹。
随着我向目标越挨越近,那声音也越来越大了。
“呜呜呜,呜呜呜,”哨声就在跟前了。
我偷偷地钻出水沟向前一看,原来是好朋友二松站在一颗粗壮的柳树下面正在吹着什么,一悠一扬地,十分动听。
咦?二松啥时候学会了这一招儿?
猛地我想起来了,准是跟他爸学的。他爸是村里放羊的高手,人称大羊倌,不管是什么东西只要到了他的嘴里都会变成了哨子,吹得有滋有味,谁听了都会赞不绝口的。如今他当了俺们村的村长,才不再吹那些五花八门的哨子了。
为了给二松来个突然袭击,我慑慑地走出了水沟,又猫到了大柳树的后面,可痴心的二松竞仍在吹呀吹,并没有发现我的到来。
“呔。”
我猛地喊了一嗓子。
只见二松身子一抖,真地被吓了一跳。
“你……咳,你呀。”
二松转惊为喜地说。
“真棒,吹得真好听!”
我笑嘻嘻地向他伸出了拇指。
他美滋滋地点点头,大方地说:
“这算什么?等我给你弄一个。”
“我不会吹呀。”
“一学就会。你等着。”
二松真不愧玩家,只见他弯腰从地上拣起柳枝,选了选,就用两只手拧了起来。不知怎么的,很快,他从衣兜里掏出把小剪子,只那么一剪,又一抽,一根白光光的柳棒被抽走了,留在手里的却是一根软筒似的柳条皮。只见二松“咔咔”两剪子,剪了一个粉笔长的柳筒,又用指甲在两边用力一刮,深绿色的柳皮没有了,露出了嫩绿的“哨嘴”,用嘴一吹,“呜呜呜。”
呀,经他魔术般地一阵忙,一个柳笛做好了。
“给,吹吧。”
他爽快地说。
我如同接到命令似地答道:
“好好。谢谢。”
说完,我把柳笛放在嘴里一吹,“呜呜呜……”,真地很动听。
我如获至宝,便晃着身子不停地吹了起来。
“注意,吹的时候,不能用牙咬哨嘴,咬破就完了。”
“好好。好好。”
我仍沉浸在快乐之中。
突然我发现,我现在吹的柳笛和刚才他吹的那个声音不同,他的深沉,我的清脆,这……是为什么呢?
“二松,你再吹吹你刚才的那个。”
“行。”
“呜呜呜,”他再次吹了起来。
真的,前后两个声音不同,如同人们唱歌,声音有高有低。
鬼头的二松兴许发现了我的疑问,把小鼻子一皱,俏皮地说:
“你不说我也知道你想啥?两个哨子声音不一样,对不?”
我点点头。
他深有把握地说:
“你看,我的这个跟你的那个一般粗吗?”
我摇摇头。
“柳条粗的声音就粗,细的声音就细呗。”
“为啥?”
“还为啥,柳条粗,装的气多,一吹声音就粗吧。你看我爸是大胖子,说话声就比二狗头他爸那个小瘦子说话声音粗,对不?”
我又点了点头。说心里话,我从心里钦佩二松的解释。
他真聪明哩!
猛地我冒出了个想法,跟二松一说,他竞满口答应。于是,我俩约好,晚上回家就通知伙伴们做准备,下星期日就干。
说出来也没有什么新奇的。我告诉二松,能不能组织村里的小伙伴来一场柳笛大赛。赛之前,请他当老师,教大家做柳笛的方法,做好了,大家练,下星期日就比赛。
二松一听就蹦了起来:
“你的鬼点子就是多。行!”
如同一阵风,“柳笛大赛”的事立刻吹遍了全村各个角落,于是,许多小伙伴都问我,二松啥时候教做柳笛?
二松早就计划好,明天晚上吃完晚饭八点钟在我家大门口开讲,每人准备一根柳条。
晚饭刚过,我家门口热闹起来了,连大人们走的路都被堵塞了。
应该说,这是常事。由于我家门口地方大,爸爸还在门口摆了一些大块的石头,因此,吃完晚饭后许多人出来聊天,就常坐在我家的大门口,夏天如此,秋天如此,冬天虽然严寒站不住人,但我们孩子打雪仗、堆雪人,也常在这里。
而今,为给柳笛大赛制做柳笛也在这里,便是习以为常的了。
说起来,小伙伴的热情可真高,二旦子、二狗头、小松子,小石头、胖福子、德贵,王顺子、春妞儿她妹妹二妞儿都早早地来到了这里,站好了位置,每人手里都举着一根或粗或细的柳枝。
二松也确实像教师那样,左看看,右照照,时不时地还帮助劝劝架,不让伙伴们因为争地方而大动干戈……
看看时间差不多,二松开始讲课了。瞧他那架势,还真有点“大教授”的味道哩。
他先讲怎么选柳枝,再讲上树要多加小心,别摔下来;一会儿讲用双手掰柳条的方法,再讲怎么用剪子剪柳条;一会儿讲如何用指甲捏柳哨;又讲吹的时候如何不能用牙咬……洋洋洒洒,足足讲了一顿饭的工夫。虽然时间长,可小伙伴们听得挺有劲,一个个瞪着眼咧着嘴,像要把二松吃了一样。
当天晚上,大家都学会了制做柳笛。你听吧,一会儿这里嘟嘟嘟,一会儿那里呜呜呜,而在月牙偏西的时候,美妙的柳笛声传遍了村里的每个角落……
这里成了柳笛的世界!
星期日晚饭后,我家的门口再次热闹起来了,不,比上次还热闹,因为一些外村的小伙伴也闻讯赶来了,他们也想看看柳笛大赛的方法,看样子,他们学了也想回本村去赛呢。
事先,二松和我商量了,每个小朋友吹一次,大家说好就鼓掌,不好就不鼓掌,特别好的就热烈鼓掌,最后,以鼓掌时间最长的为胜。
呜呜呜;
笛笛笛;
嘟嘟嘟;
吱吱吱;
……
声音不一的柳笛声相继地响着,小伙伴们的手掌也一阵阵地拍着。
最后,以胖福子的柳笛为最棒,那柳笛不但粗,而且长,发出的声音如同牛叫,哞哞的,逗得伙伴们个个笑弯了腰,二妞竞笑得趴在地上起不来了……
二松正要发奖——一个外边绿里边红的心里美大萝卜——这是二松从家里抱来的,他说这象征着胜利,忽然他那个当村长的爸爸从人群里钻出来了。
“二松,二松。”
二松楞住了。他不知道爸爸怎么会赶了来,是不是他埋怨我从家里抱来个大心里美萝卜呢?
二松刚要解释,二松爸却站在了前边大声地说:
“我做为村长,祝贺你们的柳笛大赛取得了成功!”
说完自己带头鼓起了掌。
我们见了,也忙跟着拍手。
可二松爸话头一转,却变了味道:
“不过呢,拧柳哨要折柳枝,不好,伤害了树木的生长。这样吧,我今天教你们用另一种东西做哨子吹,也很好听的。”
说着一伸手,从衣服里扯出几根长叶子的大葱。
“你们说,这是什么?”
“大葱。”
“对。这是大葱。也可以用葱叶子做哨。”
说着,他灵巧地揪下一片葱叶,不知怎么在上面用手刮了几下,放到嘴上一吹……呀,动听的曲子从他嘴上流了出来……
“噢”。
大家喊着、叫着,也都鼓起了掌。
“柳笛大赛”只办了一次就停止了,看来,下次的葱笛大赛一定会更精彩呢。
我悄悄地想着。
篇4:柳笛声声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认识14个生字和一个多音字。
教学难点:
通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懂得小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个关于柳笛的故事,故事的名字叫“柳笛声声”
2、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自由读课文,找一找哪些字音自己还读不准。
(2)听教师范读课文,学一学自己不认识的字。
(3)自读课文,在课文中找到要求会认的字,并画出来,再读一读。
(4)检查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愉快闯关”游戏。
出示.课件:
第一关:读词语。
第二关:开火车式读字。
第三关:加偏旁组成新字。
3、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思考:你是从哪一个自然段看出“我”迷路了?
(2)指名读,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
(3)请学生再读一读,读出主人公的心情。
(4)如果你在野外边迷了路,找不到爸爸妈妈了,你的心里会怎么想?你能从文中找出表达自己心情的句子吗?
(5)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6)读4---8自然段,指名说你知道了什么?这时,我的.心情是怎样的?
(7)再读,边读边画出我和卡廷之间的对话。
(8)小组练习分角色朗读。
(9)师生合作分角色读。
(10)让学生演一演。
4、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背诵课文。
5、课后积累。
让学生把本课的好词佳句记下来。
柳笛声声教案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篇5:柳笛诗歌
柳笛诗歌
春风静悄悄的来临
拂过山岗
拂过河堤
燕子呢喃
柳树发青
看满山红遍
风也暖暖
情也依依
三月小阳春
骚动了孩儿们的心绪
腰围刀卡
似机灵的小猴
手抓脚蹬
蹭蹭蹭——
爬上了丹水河堤
那高高的柳树
挥刀斩枝
刷刷刷——
迅速溜下
柳树下的河滩沙地
取鲜嫩柳树枝一支
大小与铅笔杆粗细
将粗的一端
用手环形剥开一圈表皮
一手将柳枝握紧
另一只手握紧柳枝上段后
反向用力拧柳枝上的表皮
表皮发生轻微转动
里面的枝干脱离
在柳条细的`一端
表皮被拧松
脱处用剪刀截取
修圆切口
溜下一节
将枝干从表皮中抽离
制作吹嘴
在端面大约5毫米
开始向端面刮薄树皮
环一圈刮
捏成扁的椭圆形状
孩儿们拿出作品
相互攀比
一阵高下相争
一番言语
把它放在嘴里吹
气体从中冲出
发出悦耳的音域
摆出各种妩媚的姿态
丹水河卵石上
音符有高有低
两只燕子在栁稍呢喃
随风飘来一团团柳絮
柔软的沙滩湿地
笼罩着一层绿色的薄雾
几株垂柳依依
绿色的大绒伞下
几条小鱼在伞下嬉戏
吹着柳笛
“呜——呜——”
抑扬顿挫
转承启合
有高有低
柳笛一声丹水暖
欢歌几曲见鲤鱼
春风送暖
杨柳依依
柳笛声声
花开大地
篇6:柳笛散文
柳笛散文
清晨,在鸟儿清脆的叫声中醒来。窗外,已是阳光明媚,远处的柳树在阳光下泛着新绿。兴奋地唤起儿子,一起欢快地奔向田野。
空气中处处充满着春天的气息:杏粉桃红,油菜飘香,麦苗翠绿,流水潺潺。儿子一路吹着七彩的泡泡,美丽的泡泡在太阳下发出绚烂的光彩,随微风飘向远方。
我们采花、捉小虫子……玩得不亦乐乎。累了,背靠一棵大树坐下来休息。微风吹来,柳丝柔柔地在眼前拂过。脸上痒痒的,很是惬意。我一阵激动,冲儿子兴奋地大喊:“儿子,妈妈给你变个小魔术!”
在儿子狐疑的.目光下,我熟练地折下枝柳枝,用手一拧,柳条与柳皮脱开,再抽出白白的柳条,把柳皮前端刮去最外层,露出里面的翠绿里层。于是,一支柳笛就做好了。
放在嘴里用力一吹,柳笛发出清脆的哨音。正吵闹的儿子立马静下来,用很崇拜的眼神看着我。我得意地冲儿子笑:“宝贝,妈妈的柳笛好玩吗?纯天然,绿色环保,而且不用花一分钱!”儿子拍手蹦蹦跳:“妈妈,你真棒!我爱死你了!”
接着,又给儿子做了好几支柳笛。有粗有细,有长有短。细而短的声音清脆悦耳,粗的声音浑厚有力。儿子欢快地吹起来,望着儿子的笑脸,我也由衷地笑了。
我是个出生在农村的丫头,从小与田野、树木为伍。在农村长大的孩子,几乎没有不会做柳笛的。那时的我们,没有零食没有玩具,放学后就挎着篮子到田里挖野菜。累了我们就编花环、草环,捉蝴蝶……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吹柳笛。几个胆大的小伙伴们站在钻天的大树下,紧紧裤腰带,蹭蹭地就爬了上去,折下许多柳条抛下来。我们就一起尖叫着围上去抢啊,那真叫一个热闹!
柳笛做好了,我们就鼓着腮帮子使着劲地吹,比比谁的哨子声音好听。往往谁的哨子响,大家说他像知了叫,谁的哨子声音沉闷像老牛……
当夕阳西下,村里的炊烟袅袅升起时,我们就带着自己的劳动果实,吹着柳笛,一路高歌地往家赶……晚饭后,我们一群小伙伴会聚到街里玩捉迷藏。负责捉的人要被蒙上眼睛,其他的小伙伴会故意在他耳边猛然吹一声柳笛,在他没反应过来时,又快速地跑开,引得大家一阵欢笑……
月亮西沉,大家才依依不舍地告别。街里没有路灯,我们就吹着柳笛给自己壮胆,一路小跑跑回家。躺到被窝里,还会紧紧抓着一把青青的柳笛……
难忘童真童趣,难忘青青柳笛,难忘柳笛声声……
篇7:柳笛声声忆童年散文
柳笛声声忆童年散文
城市里的春天,远没有农村来得春意盎然。小区里有几棵柳树,直到有一天我猛然发现柳枝上那翡翠似的嫩芽,才知道春天来了,这让我不由得想起了小时候吹柳笛时的情景。
离小村二里地有一条小河,河岸上有一片柳树林。每年春天,那里就是我们的乐园。星期天,我和小伙伴们一写完作业,就相约到柳树林里玩。
到了柳树林,我们像草原上的小白兔,翻跟头,摔跤,抓着柳枝荡秋千,用柳枝编帽子打游击,当然,最有趣的.还是吹柳笛。我们折一段柳枝,在手里反复地搓,直到把树皮搓松了,然后咬住柳枝,双手轻轻一拉,一截筒状的柳树皮就下来了,用小刀在一端削去绿皮,一个柳笛就做好了。放在嘴里一吹,就能发出呜呜的叫声,粗枝声音低沉,细枝声音响亮。我不但柳笛做得好,吹得也好。回家路上,柳笛声伴随我们快乐地向前走,声音此起彼伏,婉转动听,每一个音符都饱含幸福的旋律。
记得我上四年级的时候,老师带我们去柳树林里踏青。我们在柳树下玩丢手绢的游戏,谁输谁表演节目。同学们有的唱歌,有的讲笑话,有的猜谜语,还有的双手倒立走路。有一次,手绢丢到我身后,我没有发现被逮住了,不得不表演节目。我性格特别内向,当我被推到场地中间的时候,脸已经红得像喝醉了酒。我低着头害羞得还不如小姑娘,愣在那里不知怎么办才好!
突然,二胖大声对我说:“你不是最会吹柳笛吗?”我像落水的人抓到了木板,使劲点点头。二胖又对同学们说:“让他给我们吹个歌好不好?”同学们都鼓起掌来。我赶紧跑到柳树下,折树枝做笛子。不一会儿,柳笛就做好了,我含在嘴里,一首优美的《让我们荡起双桨》从笛孔中飘出来。笛声悠扬动听,不少同学也跟着唱,我一点儿也不紧张了。吹完后,同学们还让我再吹一首,我毫不犹豫地又吹了一首《春天在哪里》。这两首吹完,老师和同学们都给了我热烈的掌声。从此,我在别人面前说话或表演节目,就丝毫不害怕了。
如今,我的女儿也上四年级了,我给她做了一个柳笛,她却怎么也吹不响。我含在嘴里吹给她听,可再也找不到童年的感觉了……
篇8:柳抒情散文
柳抒情散文
已是大雪之天,但河岸两侧的柳树依然泛着几许青意,避风向阳处,甚至还保持着“盎然之态”。落叶乔木之中大概只有柳树看上去那么柔柔弱弱,然而却是最能坚持的,几近松柏。而来年亦是它似乎最禁不住春风地撩拨,不等我们退去臃肿的冬装,便已呼啦啦绿了两岸。这就不得不对其侧目了。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正是柳树极强的适应性以及无与伦比的生命力,才使其成为大江南北最普遍普通,却也备受人们喜爱的绿化树之一。泉城济南更是以“家家泉水,户户垂柳”而闻名于世。
柳树枝条光滑柔软,纷披下垂,状如丝绦,美不胜收,古往今来吟咏柳树的佳词妙句难以计数。最早读到,最为熟悉,也是感觉把柳树的形态描绘的最为动人的,应是贺知章的《咏柳》: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又因柳树的美,恰似女性阴柔之美,故柳树似乎与女性结下了不解之缘,柳叶细长舒展,便有了柳眉弯弯;柳条柔弱无骨,便有了柳腰纤纤。柳眉杏眼,杨柳细腰,便成了古时美女必备的外在条件,其实现在人们的审美观也没有多少改变。
而“柳”又与“留”谐音,古人乐意把它当做情感的寄托之物,于是便又赋予了它一种内涵,甚至成为了一种文化。漫长的柳丝,纷飞的柳絮,梦幻的柳烟,大概太容易勾起离情别绪,长此以往“柳”便成了别离的代名词,至唐代更是极盛。最喜李商隐的《离亭赋得折杨柳》:为报行人休尽折,半留相送半迎归;孟郊的《古离别》:杨柳织别愁,千条万条丝。
无论怎样的离愁别恨,有了柳的依衬,给人的感觉总是美好而温馨的,也可以想见古人挥泪而别该是怎样动人的场景。只可惜今人再也无法体验这种缱绻的`柔情。夕发朝至的速度,电话电脑的普及,已模糊了人们的距离感,柳丝,柳絮,柳烟只剩下了风景,再无生命可言。
虽然古人所咏大都是春之柳,诚然,春天的柳树是最美的,而我却唯独对寒风中的柳树情有独钟,心生敬畏。细看那还不曾落尽叶的枝条上,已孕育出了新的芽胞,来年的新绿。忽然间似乎明白了柳树如此坚持的理由,它是在守护稚嫩的新生,为了让春天及早来临,甘愿忍受寒风的切肤之痛。柳是春的使者。有诗为证:侵陵雪色还萱草,漏泄春光有柳条。
不知北方的柳树羡不羡慕南国的同类,也不知南国的柳树怎样理解北方的同类,就我而言,当然欣赏生长在北方的它们。因为它们不仅有柳树所共有的美,更有松柏一样的品格。
篇9:笛音抒情散文
笛音抒情散文
月上柳梢,月影在柳梢间如此缥缈,月辉轻落在灰石板路上。石板路前街灯的光线幽暗,幽暗的灯光与月辉在深夜里垂诉着一番悠扬。虫声与风音袭人,柔弱的声音在耳畔回荡,直入心扉。
此景幽雅,蓦然回想起角落陈放的木笛,如若浅吹一曲笛音与此景相融,别是一番清美!
转身回屋,寻找久违的木笛。木笛孤孑的斜卧在墙角,一层灰紧粘在笛身上,木笛已尘封了几许冰冷,此刻我竟黯然神伤。拭去那些沉重的灰尘,便携笛出门。
举笛轻吹,纵然有些生疏,也未能停止笛音的飘散,笛音在四处有节奏的跳跃。
月夜幽静,星光柔和。吹着木笛,望着远方幽邃的深夜。轻颤的笛音勾住了过往的片段,片段里不断回放那些晦暗的忧伤。忧伤在片段里反复播放,忧伤宛若一个忧伤的.歌手,在深唱着一首忧伤的歌。
追忆过往。回忆里彼此漠然的目光;回忆里彼此离别的音腔;回忆里彼此离别的背影;最后只留下了一份难受的痛。
追忆不止。回忆里的雨雪纷乱;回忆里的飒风肆虐;回忆里的泪雨潇潇;回忆里的伤痛难去......
笛音催泪,泪随笛音飞。回忆如此冰凉,让人痛的悲凉。也许痛到了极点,才会有淡然的资格。即使冰泪依旧流,那也是一种淡定的泪。这些泪,不冰,不热,是没有温度。
月辉柔和,斜洒到了我身上。披着银白的“衣服”,我还是依然吹着笛。
风音飞舞,舞动出一阵悦耳的旋律。虫声低沉,默默地敲碎了心里的伤。
笛音暂歇,放下了木笛。不知怎么,也许由于此时情正浓,竟唱起了周杰伦演唱的《东风破》,“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我在门后假装你人还没走旧地如重游......”歌声缭绕,伴随着还未消散的笛音一同飘扬,直至千里。
篇10:柳笛萧萧散文
柳笛萧萧散文
童年的初春,我走向了你。倚在你的脚下,你用春的链条抚摸着我的黑发。调皮的我,摘下你的发丝做成柳笛,奏起了无忧无虑的曲子……我就这样吻着你的长发,却不知你已经悄悄渗入我的欢乐中。
少年的夏日,我走向了你。黎明中欣赏着你的倒影,和你的影子交换着梦的影集。在炙热的午日,游曳于你身前的湖中,送给你欢乐的背影;或上岸,用你飘逸的长发做成项圈挂在脖子上。夕阳中,或带领一群小孩,在你的周围寻找蝉蛹,听着倦鸟归巢的啁啾,或坐在你身边开始那带着稚气的愁思。
青年的秋日,我走向了你。你身边已多了熙熙攘攘的人群,我成了你视野中的一分子。我抱着成功的花环,祭祀逝去的童年和少年,你用细长的手臂为我祝福。偶尔从你稠密的叶层中落下几滴尚未蒸发的露珠,是你忧思的眼泪?还是久别重逢的晶体?我未负你,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我是最忠于你的游客,你飘逸的风姿和早春独有的绿意已深入我的肌肤,何况还有童年的`柳笛。
中年的冬日,我走向了你。你的绿意悄悄地在我的身上走过,躲避着我的眼睛,夜一般的轻。我娴熟地在你身前的冰场上滑行,累了,仍回到你的身边坐下来,因为你在我心目中是音乐,是远方的维纳斯,是雾中晨星,我轻唤着你的绿意,倾听你对我的追忆。
老年的冬末,我将最后走向你,是否还蕴育着一个绿意的结局?是否还能换回我四季的追忆?
篇11:柳笛声声经典散文
柳笛声声经典散文
“涌金门外柳垂金,三日不见已成荫”。春天的脚步,静悄悄的,而又突如其来。还没等褪去冬天的毛衣,蓦然抬眼望去,路旁的柳枝隐约现出柔柔的金色,不细看根本毫无察觉。几天过去,金色蓦然变绿,柳条像是在水中浸泡了似的,柔得不忍抚摸,枝条上新生的嫩芽,那浅褐色的芽苞一天天鼓胀,心情也在也在卸去冬装的轻快中一天天焕然一新,不沾一粒纤尘。
满目的绿影中,恍惚又回到童年家乡的柳岸河堤,人们在垂柳中穿行,让轻柔的柳枝按摩自己的的肩头,准备迎接新的一年。人群中,有那个一直没有学会拧柳笛的少年。那时的我们,没有零食没有玩具,春天的柳笛是最好的玩具。沿着河岸寻寻觅觅,把划过肩头的柳枝拿在手中仔细搜寻,寻找一支新生的枝条,找那些光滑的、芽苞小而少的地方,把一端整齐地切下来,另一端绕着柳枝小心地将树皮切成一圈,然后轻轻拧一拧柳皮,使绿色的它略略松动,猛一下把它褪出树枝,最难的就是那种柳条皮和树枝分离的感觉,劲大了会将柳皮扯裂,劲小了柳皮不能旋转分离。曾经一次次的尝试,一次次的失败,最后在别人的帮助下获得成功。那时的我们那么单纯,帮人的没有嘲笑,求助的没有客气。成功之后,把嘴放在柳笛上面,将柳骨上下抽拉,悦耳的哨音响起,于是我就笑了,忘记了失败的不快。
我们急匆匆地跑到街上,大街小巷便响起了我们们吹柳笛的声音,我们信口吹着,用力吹着,吹得两腮麻辣辣的,却依然在比较谁吹得好听而且声音大,向人们传递着春天的来临。柳笛声音的高低是由柳管的长短粗细决定的,细而短的声音清脆悦耳,吱吱的.像小鸟叫,粗的声音浑厚有力,象大路上偶尔呼啸而过的汽车鸣笛。你吹一声,我也和一声,拧柳笛的技术高低就在这声问候中比试出结果来。有时在柳笛里滴上两滴水,那哨音就有了一种悦耳的水音,那阵势好像为迎接春天的到来而开的音乐会。天晚了,一路小跑回家,躺到被窝里,还会紧紧抓着一把青青的柳笛。
柳笛的寿命非常短暂,隔了一夜柳皮就蔫了,于是就去寻找新的柳枝,成长中的柳枝几天就摆脱了稚嫩,柳皮已经和枝干紧紧地抱在一起。但我们的心情不会失落,因为还有明年的杨柳新枝。春天一次次的更迭,当年的柳枝遮云蔽日,当年的少年眼角绽出皱纹。在春光更替中,越来越坚实的“柳皮”与枝干紧密相连,虽然不再有柔韧的外表,却时刻为日渐成熟的树干遮风挡雨,经过狂躁的盛夏季,分享秋收的喜悦,度过寒冷的严冬,当年的拇指粗细成长为满树春色,分蘖出更多的柔嫩枝条,总在有童稚的少年在其中寻寻觅觅,成就着笛声不断。柳树的枝条换了一茬又一茬,吹笛的少年换了一代又一代。岁月轮回,儿时的柳笛已经越来越远,直到今天的窗外,再一次响起嚯嚯的笛声。
我寻到一支柳条,制作一直柳笛,竟然一次成功,把它放到嘴边吹出了一个声调。在柳笛声声中,面对春天,我开心地笑了。
篇12:声声柳笛散文
声声柳笛散文
日历翻到阳春四月。清明将近,万物返青,百虫从冬眠中苏醒。回归的大雁,吟唱着不舍情歌,翻越秦岭飞向南方。暖阳下,无垠的麦苗起身,头顶着晶莹的露珠呈现出勃勃生机。清水河两岸的稻田里,春耕翻起的一领领泥条,在灌满初春,第一次透水的田地里,象一群列队齐正的野鸭。阳光下,片片水面闪烁着生动的银色。小蝌蚪就象从泥条下冒出似的,围着泥团黑幽幽、一团一团地簇拥、喜戏。它,在予示着万千只蛙的未来。筑巢的燕子,象一个个黑色的精灵,鸣叫着掠过水面,衔一枝带泥的'草,把娇健的靓影映在镜子般的水塘里。不远处,有几只捕鱼的河鸥,正单腿翘首、虎视眈眈。返绿的河滩上,羊群正埋头啃食着嫩绿的野草,以满足一个冬天的困惑。几只野狗和小羊羔,在玩对阵的把戏。牧羊的顽童在满河滩撒欢,眼尖手快地在草丛里、石缝间捡拾着大小不一的野鸟蛋。不时地惊飞正在孕育的雀鸟、俊鹂……
河道两岸,一色的钻天杨,刹那间换上了嫩黄色的新装,稻田畔、渠棱边柳枝儿垂入水面,稀疏的嫩芽,骄阳里透着柔媚,婀娜惹眼。一群打猪草的少男、村姑甩掉篓笼,胆大的山猴似的,窜上树丫,捡阴面还未发芽的枝条,折几枝扔到地面,手巧的姑娘编柳条帽和花环,男孩子用粗细不一的柳条拧柳笛。随着枝芯的转动,一支支长短不等的柳笛,从滑润的柳枝上褪下。剜猪草的刀铲,成了做柳笛的工具,一会功夫,粗细不等,长短不一的柳笛儿制做停当。此刻,一群少年亲手编织的春萌之梦,在各自的心里荡漾。姑娘手中的柳条帽,羞答答地扣在各自心仪的男孩头上,慷慨的男孩子把所有的柳笛摊在手上,任女孩挑选。
田野里,顿时响起了柳笛的声响,虽不悦耳,但很悠扬……
经年虽己去远,那羊哞、狗吠、鸡啼,那雁吟,雀燥,柳笛声,仍萦绕耳畔,从未失色……
★ 笛安经典语录
★ 笛安经典语录语句
★ 抒情散文精选
★ 抒情散文
★ 经典抒情散文
★ 春雨楚笛阅读答案
★ 关于柳的古诗
童年的柳笛的抒情散文(通用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