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Peter”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养老金领取新规定:跨省如何领养老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整理后的养老金领取新规定:跨省如何领养老金,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养老金领取新规定:跨省如何领养老金
养老金领取新规定:跨省如何领养老金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详细回答了跨省流动就业人员去哪里领取养老保险、如何计算在多地的视同缴费年限、重复领取养老金者如何处理等问题。
通知根据4种不同情况,规定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
参保人员待遇领取地按照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人社部明确,由于各地政策或建立个人账户时间不一致等原因,参保人员在跨省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时,转出地无法按月提供1月1日之前缴费信息或提供的191月1日之前缴费信息无法在转入地计发待遇的,转入地应根据转出地提供的缴费时间记录,结合档案记载将相应年度计为视同缴费年限。
《暂行办法》实施之后重复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参保人员,由本人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协商确定保留其中一个养老保险关系并继续领取待遇,其他的养老保险关系应予以清理,个人账户剩余部分一次性退还本人。
参保人员在建立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期间再次跨省流动就业的,封存原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待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由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归集原临时养老保险关系。
篇2:养老金领取新规定
养老保险解读
一、领取条件
参保人员符合下列条件,自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核准后的次月起,按月领取基本养老金:
达到国家规定的退休条件并办理了相关手续。按规定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累计缴费年限满的。
正常退休:
男年满6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
因病提前退休:
因病或非因工致残,依照劳动鉴定程序,经市、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达到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的办理因病退休;不足上述年龄的办理因病退职。
被保险人系残疾人的,其原有的残疾不作为因病(非因工负伤)提前退休的条件。
特殊工种提前退休:
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从事高空和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满10年、从事高温和井下工作满9年、从事有毒有害工作满8年。
二、养老金构成
养老保险金是由基础养老金、个人账户养老金及过渡性养老金两部分构成的
1、基础养老金:
标准:以本市上一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和本人指数化平均缴费工资的平均值为基数,缴费每满1年发给1%。
公式:J=(C平+C平*Z实指数)/2*N实+同*1%
J为:基础养老金
C平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C平*Z实指数为:本人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Z实指数为:被保险人本人实际缴费工资指数
N实+同为:全部缴费年限。即,实际缴费年限和视同缴费年限之和。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全部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附:计发月数表
退休年龄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计发月数
233
230
226
223
220
216
212
208
204
199
退休年龄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计发月数
195
190
185
180
175
170
164
158
152
145
退休年龄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计发月数
139
132
125
117
109
101
93
84
75
65
3、过渡性养老金
98年6月30日前参加工作,1月1日后符合按月领取养老金条件的,还需要再发给过渡性养老金.
标准: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月过度性养老金与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的月过度性养老金之和。
公式:G=G同+G实
G同=C平*N同*1%
G实=C平*Z实指数*N实98*1%
G为过渡性养老金
G同为按视同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
G实为按实际缴费年限计算的过渡性养老金
C平为被保险人退休上一年本市职工月平均工资
Z同指数为视同缴费年限的缴费工资指数=1
N同为视同缴费年限,即实行个人缴费前符合国家规定的连续工龄
C平*Z实指数为按本人实际缴费工资指数计算的指数化月平均缴费工资
N实98为被保险人98年6月30日前的实际缴费年限
三、实际案例
某男:60周岁,1968年11月参加工作,3月退休。全部缴费年限38.(实际缴费年限11.,视同缴费年限27.),截止到98年6月30日前到实际缴费年限为2年,截止到98年6月30日前的全部缴费年限(含实际缴费)为29.7年,全部个人账户储存额20144.5元,Z实指数为0.57,上年平均工资为36097。
计算方法:1、基础养老金
J=(C平+C平*Z实指数)/2*N实+同*1%
=(36097/12+36097/12*0.57)/2*38.75*0.01
=915.02
2、个人账户养老金
个人账户养老金=全部个人账户储存额/计发月数
=20144.5/139
=144.92
3、过渡性养老金
G=G同+G实
=C平*N同*1%+ C平*Z实指数*N实98*1%
=36097/12*27..67*0.01+36097/12*0.57*2*0.01
=832.34+34.29
=866.63
合计:1926.57
[养老金领取新规定]
篇3:养老金领取新规定
2016养老金领取新规定
近日,人社部印发《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的通知》,明确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详细回答了跨省流动就业人员去哪里领取养老保险、如何计算在多地的视同缴费年限、重复领取养老金者如何处理等问题。
通知根据4种不同情况,规定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
参保人员待遇领取地按照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人社部明确,由于各地政策或建立个人账户时间不一致等原因,参保人员在跨省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时,转出地无法按月提供1月1日之前缴费信息或提供的191月1日之前缴费信息无法在转入地计发待遇的,转入地应根据转出地提供的缴费时间记录,结合档案记载将相应年度计为视同缴费年限。
《暂行办法》实施之后重复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参保人员,由本人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协商确定保留其中一个养老保险关系并继续领取待遇,其他的养老保险关系应予以清理,个人账户剩余部分一次性退还本人。
参保人员在建立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期间再次跨省流动就业的,封存原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待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由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归集原临时养老保险关系。
篇4:养老金领取新规定
养老金领取新规定
人社部相关负责人日前介绍,我国将于底基本实现医保全国联网,同时启动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目前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已经通过了初步验收。
20年底基本实现医保全国联网
人社部日前就中国政府获国际社会保障协会“社会保障杰出成就奖”召开新闻吹风会。
针对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工作进展,人社部社会保险事业管理中心副主任黄华波表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财政部日前已联合印发文件,目标任务是2016年底基本实现全国联网,启动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20开始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年底扩大到符合转诊规定人员的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异地就医已取得两个重大突破
在回答记者有关提问时,相关负责人表示,为了做好异地就医住院费用直接结算这个工作,人社部成立了专题工作小组,制定了工作方案,明确任务、倒排时间,集中攻关,目前取得一些重大突破,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
12月9日,人社部、财政部联合印发了《关于做好基本医疗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这就是人社部发2016年120号。文件明确了目标任务、基本原则、主要政策、结算模式、经办规程、部级平台和省级平台责任,还有信息系统的建设等一些重大问题。
上周,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通过了初步验收。这标志着这项工作从政策决策、系统建设正式转向政策落实和系统部省对接试运行的这一阶段。同时,加强京津冀、上海、广东等地方调度,督促今年各地必须要实现省内的`跨异地就医医保结算,并且与部级系统进行对接,做好准备。
明年底实现合规人员异地就医费用直接结算
究竟什么时候才能实现异地就医费用的直接结算,人社部也给出了答案:
2016年基本实现全国联网,这是一个关键词。
启动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的直接结算,这里面一个关键词是“启动”。另外是跨省异地安置的退休人员,不是所有的退休人员。
2017年开始逐步解决跨省异地安置退休人员住院医疗费用的直接结算,不是说2016年底就能完成,是2016年底启动,2017年能够解决异地安置退休人员的医疗费用直接结算。
相关新闻
近日,人社部印发通知,明确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详细回答了跨省流动就业人员去哪里领取养老保险、如何计算在多地的视同缴费年限、重复领取养老金者如何处理等问题。
养老保险领取地视4种情况而定
依据此次印发的《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的通知》,根据4种不同情况,规定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
养老保险在户籍地的,当地领取
参保人员待遇领取地按照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在累计缴费满10年地区领取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年限不够,转上一缴满年限地领取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多地年限均不够资金归集户籍地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如何计算缴费年限有新说法
据介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导致部分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存在困难。
人社部这次明确,由于各地政策或建立个人账户时间不一致等原因,参保人员在跨省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时,转出地无法按月提供1998年1月1日之前缴费信息或提供的1998年1月1日之前缴费信息无法在转入地计发待遇的,转入地应根据转出地提供的缴费时间记录,结合档案记载将相应年度计为视同缴费年限。
篇5:养老金领取新规定
养老保险领取地视4种情况而定
依据此次印发的《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的通知》,根据4种不同情况,规定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
1、养老保险在户籍地的,当地领取
参保人员待遇领取地按照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2、在累计缴费满地区领取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3、年限不够,转上一缴满年限地领取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4、多地年限均不够资金归集户籍地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如何计算缴费年限有新说法
据介绍,《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在实施中,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导致部分参保人员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存在困难。
人社部这次明确,由于各地政策或建立个人账户时间不一致等原因,参保人员在跨省转移接续养老保险关系时,
转出地无法按月提供1月1日之前缴费信息或提供的191月1日之前缴费信息无法在转入地计发待遇的,转入地应根据转出地提供的缴费时间记录,结合档案记载将相应年度计为视同缴费年限。
对于重复领取养老保险金实行清理
《暂行办法》实施之后重复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参保人员,由本人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协商确定保留其中一个养老保险关系并继续领取待遇,
其他的养老保险关系应予以清理,个人账户剩余部分一次性退还本人。
参保人员在建立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期间再次跨省流动就业的,封存原临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账户,待达到待遇领取条件时,由待遇领取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统一归集原临时养老保险关系。
关于养老金转移,国家出台了哪些政策?
国务院对养老金的转移做了详细规定,1月1日,《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暂行办法》在全国范围实施,结束了养老保险不能异地转移接续的历史。
同年,人社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系统建设和应用工作的通知》,提出开展社会保险关系转移信息系统建设工作,由手工转移业务模式,转向电子化转移业务模式,实现全国全部地市入网接入服务。
2月24日,人社部、财政部印发《城乡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暂行办法》,于207月1日起实施。首次明确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和城镇职工养老保险之间可以转移衔接,但要在参保人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后进行。
篇6:上海市养老金领取新规定
依据此次印发的《关于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接续若干问题的通知》,根据4种不同情况,规定了养老保险待遇领取地:
1.养老保险在户籍地的,当地领取
参保人员待遇领取地按照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在户籍所在地的,由户籍所在地负责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2.在累计缴费满10年地区领取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而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满10年的,在该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3.年限不够,转上一缴满年限地领取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所在地累计缴费年限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转回上一个缴费年限满10年的原参保地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4.多地年限均不够资金归集户籍地
基本养老保险关系不在户籍所在地,且在每个参保地的累计缴费年限均不满10年的,将其基本养老保险关系及相应资金归集到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按规定办理待遇领取手续。
1.养老金领取的新规定
2.关于上海市养老金领取标准及条件
3.养老金在哪领取
4.定养老金领取方式
5.如何领取重庆养老金
6.领取养老金的方法
7.养老金什么时候可以领取
8.领取过渡性养老金的条件
9.可以申请领取养老金的条件
10.养老金退休后在哪领取
篇7:退休养老金新规定
退休年龄新规定 男性:到2025年全部达到65岁退休,1955年及之前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0岁,1960年及之后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5岁,1955至1960年之间出生的退休年龄为出生年份减去1895。计算公式:2025-(1960-出生年份)×2-出生年份=出生年份-1895。
女性(工人):到2045年全部达到65岁退休,1965年及之前出生的退休年龄为50岁,1980年及之后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5岁,1965至1980年之间出生的退休年龄为出生年份减去1915。计算公式:2045-(1980-出生年份)×2-出生年份=出生年份-1915。
女性(干部):到2035年全部达到65岁退休,1960年及之前出生的退休年龄为55岁,1970年及之后出生的退休年龄为65岁,1960至1970年之间出生的退休年龄为出生年份减去1905。计算公式:2035-(1970-出生年份)×2-出生年份=出生年份-1905。
[退休养老金新规定2014]
篇8:2016养老金新政策新规定
1、延迟退休新政策
从开始,1965年出生的女性职工和居民应当推迟1年领取养老金,1966年出生的推迟2年,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女性65岁领取养老金。
从开始,1960年出生的男性职工和居民推迟6个月领取养老金,以此类推,到2030年实现男性职工和居民65岁领取养老金。
2、养老金领取规定
一般要交满,到退休的时候才能终生享受养老金,所以想拿养老金的人请务必在自己退休前15年就开始交。如果到退休年龄交养老保险不满15年,那等到你退休的时候国家会把你个人帐户上存的8%的养老金全部退给你。国家会将单位为你交的21%的钱全部划到国家的养老统筹基金。
3、工人工资发放规定
①基本工资
工龄2000元,15年工龄2300元,工龄2500元,25年工龄2800元,30年工龄3000元,40年工龄3500。(随国民经济增长)
②工龄工资(含工龄)
每年30元,随着工龄增长。工龄工资的实行这不仅是对老工人的照顾问题,更重要的是鼓励终身从是工人,有利于工人队伍的建设和工人队伍的稳定。
③工作工资
补贴按照实际按劳取酬原则;主要是鼓励工人多干活,特别是年轻工人精力充沛,他们多劳动多生产,并得到应有的报酬,不仅是心理的安慰,也是对他们的鼓励。
④绩效工资
月份和年奖金(取代职称工资)。这部分奖金,只能占工资的10%左右。大家推荐竞比实绩,每年年奖金,不终身制。每个工人积极努力年年有希望。主要是激励工作出成效,优质优得,不仅要激励多工作,更要激励劳动人民。
⑤退休金
按工龄,每工作一年100元。依此类推工龄10年的退休金是1000元。参加工作20年的退休金是2000元,参加工作30年的退休金是3000元,工龄40年的退休金是4000元。无论工人等级,退休金一律平等。三年以内执行完成。
⑥特优津贴
全体工人公认的特别优秀工人,无名额限制,县市以上部门高标准考核认定,象领国务院津贴领县/市政府津贴,不终身制。主要是为了激励那些有才华的工人。
4、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缴纳
机关事业单位养老金缴纳:单位按工资总额的20%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8%缴费,本人缴费工资高于当地职工平均工资3倍的部分不纳入缴费基数,低于平均工资60%的以60%为基数缴费,即“300%封顶、60%托底”;在职业年金方面,单位按本单位工资总额的8%缴费,个人按本人缴费工资的4%缴费。
篇9:关于延迟领养老金
有关养老金的问题,上周一直很热闹。清华版方案的主要设计者杨燕绥教授接受各媒体采访,对这个备受瞩目的方案做了一些解读。按理说,解读解读,应该是越读越能获得一些解释,越能明白。但读过了整个周末,对清华版方案强调的延迟领取养老金,确实越来越困惑。这倒不是说记者的采写有什么问题,而是这个方案本身让人有些摸不着头脑。
杨教授在接受专访时强调,“清华方案”提出,从2015年开始一点点往后延迟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到2030年延迟至65岁领取养老金,但这并非延迟退休。杨解释说,领取养老金的年龄和退休年龄不是一回事,而是两个概念。杨教授举例说,美国人现在的平均寿命是78.9岁,领取养老金的年龄是65岁。但是在领取养老金之前,你可以自己安排提前退出劳动力市场。杨燕绥认为,借鉴国外的政策,中国过去一刀切退休的时代该结束了,应该朝着柔性退休这个方向逐渐发展。“今后我国要引导人们多工作。”
如果把上述这段文字翻成大白话,大概意思就是说,您愿意50岁退休没问题,但50岁退了可没人给您养老金,当然您的原单位也不给您开工资了。您要是问,到65岁之前,这15年没工资没养老金我怎么办啊?回答是,继续找工作打工呗您呐。您要是觉得很郁闷,专家还告诉你,美国就是这么办的。
专家肯定去过美国,就算没去过也研究过美国的资料。所以专家光说美国老人退休了还发挥余热找工作,不说美国老人年轻的时候都能挣多少钱,能享受什么社会保障,买的房子也没有70年大限,超市里的东西好多便宜得让人生气。专家也假装没看见当下,就在中国,年轻人找工作有多么费劲。虽然规定不许歧视,但“只限35岁以下”、“男性”等苛刻条件随处可见。年富力强的人尚且为就业发愁,五六十岁的老大爷老大娘也要试图从中分一杯羹,其难度可想而知。
当然,专家也不是没想到这一点。据第一财经日报报道,专家提出有两个困难群体需要有托底的社会政策。一个群体是50岁女性企业职工,引导她们居家就近参与养老服务业。再有困难的人,可以通过失业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和提前领取部分养老金的方式解决。另一个群体是艰苦岗位职工,应当根据岗位艰苦程度分别界定提前领取养老金的年龄,严禁造假。
寒心哪。理论上2030年退休的这拨儿人,现在基本上都是正当干之年,也都在各自的岗位上创造着最大的生产价值、体现着自己的社会价值。他们刚工作的时候,有说好的退休年龄和退休工资,他们也按照当初的契约进行着自己的人生规划……忽然,走到一半,说好的都不算了。原本只是为延迟退休有些悲愤,现在告诉你不延迟了,但既不给你工资也不给你养老金,而是把一个已经为社会贡献了几十年的、有可能一身病的你又推向了更严酷的就业市场。难怪有网友直接评论说,干脆给我烧冥币算了。更何况,如何认定困难群体?谁来组织就业服务?岗位艰苦程度怎么界定?至于“严禁造假”――教授,您是生活在真空里吗?
早几年前,清华大学的蔡继明教授领导着搞了一个假日改革小组,把全国人民的假期给整得七零八落,传说中的“带薪休假”落实成什么样,全国人民清楚,蔡教授自己想必也不糊涂。如今又要改养老金了,前事不忘,后事之师,不可不慎。(张丽)
[关于延迟领养老金]
★ 养老金介绍信证明
★ 美国养老金制度
养老金领取新规定:跨省如何领养老金(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