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徽宗的错位人生

时间:2023-09-10 03:39:24 作者:金箍棒棒糖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金箍棒棒糖”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宋徽宗的错位人生,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宋徽宗的错位人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宋徽宗的错位人生

宋徽宗的错位人生 -资料

宋徽宗赵佶确实是中国历代帝王中,艺术天分最高的皇帝,如果没有坐上皇帝宝座的话,他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伟大的艺术家。至少在中国书法史和美术史上,他都会享有无可争辩的崇高地位。那说不定就是又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了。

风流误国——宋徽宗

宋徽宗赵佶(1082—1135)

宋神宗第十一子,在位期间,重用蔡京、童贯、高俅等奸臣主持朝政,穷奢极侈,荒淫无度。宣和七年,金军南下攻宋。

宋徽宗传位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靖康二年(1127年),与钦宗一同被金兵俘掳。后被押往北边囚禁,死于五国城(今黑龙江依兰)。其治国无能,但艺术才能颇高。书法称“瘦金体”,传世画作有《芙蓉锦鸡》、《池塘晚秋》等,并能诗词。

命运暗示才艺双绝的少年时代

宋徽宗赵佶生于公元1082年,即北宋元丰五年阴历十月十日。

据说他降生之前,他的父亲宋神宗曾经来到秘书省,观看过收藏在那里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并对这位亡国之君的儒雅风度极为心仪,随后赵佶就降生了。并且,史书很认真地记载说,在他出生时,他的父亲宋神宗梦见李煜前来谒见。这种李煜托生的传说固然不足为信,但在赵佶身上,的确有李煜的影子。赵佶自幼爱好笔墨、丹青,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

他确实是中国历代帝王中,艺术天分最高的皇帝。如果没有坐上皇帝宝座的话,他可能会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个相当伟大的艺术家。至少在中国书法史和美术史上,他都会享有无可争辩的崇高地位。那说不定就是又一个伟大的文学家、艺术家了。

宋徽宗在当上皇帝之前,确实也是一个多才多艺好学上进,相当讨人喜欢的好皇子,在宫廷内外,朝野上下都有很不错的口碑。据说,他从小就举止不凡,当时的皇家贵戚子弟大多喜欢追逐声色犬马,惟独宋徽宗每日沉浸在笔研、丹青、图史、射御之中,这显然是一些相当正派健康的嗜好,因此,到十六七岁时,他已经 “盛名圣誉布于人间”。

这位皇帝独创的瘦金体书法独步天下,直到今天相信也没有人能够超越。这种瘦金体书法,挺拔秀丽、飘逸犀利,即便是完全不懂书法的人,看过后也会感觉极佳。宋徽宗传世不朽的瘦金体书法作品有《瘦金体千字文》、《欲借风霜二诗帖》、《夏日诗帖》、《欧阳询张翰帖跋》等。此后八百多年来,迄今没有人能够达到他的高度,可称为古今第一人。

这位皇帝不仅瘦金体写得好,他的楷书作品《芳依翠萼诗帖》亦堪称楷书杰作,其笔法犀利遒劲,铁画银钩,被后世论者称为出神入化的“神品”。

文人气质风流皇帝堪风流

文人总有些风流韵事,何况还是当朝皇帝。赵佶一生风流,当上皇帝以后,后宫中妃嫔如云,数量惊人,除了夫人、九嫔、二十七世妇、八十一御妻,还有“三千粉黛,八百烟娇”。

处于众星拱月般地位的他,更是无心于政务,继续过着糜烂的生活。正宫王皇后相貌平平,生性俭约,不会取悦徽宗,并不得宠。此时,徽宗宠幸的.是郑、王二贵妃,二人本是向太后宫中的押班(内侍官名),生得眉清目秀,又善言辞。据记载,郑氏“自入宫,好观书,章奏能自制,帝爱其才”。显而易见,郑氏不仅姿色出众,而且还能帮助徽宗处理奏章。赵佶多次赐给郑氏情词艳曲,后来传出宫禁,广为流传。王皇后去世后,徽宗于政和元年(11)册封郑氏为皇后。

除了郑、王二氏之外,受宠爱的还有刘贵妃。刘贵妃出身寒微,却花容月貌,入宫即得到赵佶宠幸,由才人连升七级而至贵妃。然而,好景不长,刘贵妃不久即去世。徽宗悲痛不已,特加四字谥号“明达懿文”,将其生平事迹编成诗文,令乐府谱曲奏唱。

正当徽宗为贵妃的去世伤感不已时,内侍杨戬在徽宗面前夸耀另一刘氏有倾国倾城之貌,不亚于王昭君,徽宗将其召入宫中。刘氏本是酒家之女,出身卑贱,但长得光艳风流。徽宗一见,魂不守舍,瞬间便将丧妃之痛遗忘殆尽。徽宗对刘氏大加宠爱,与她形影不离,若离了她,竟是食不甘味,夜不能寐。刘氏天资颖悟,善于逢迎徽宗,还极善涂饰,每制一衣,款式新颖,装扮起来胜似天仙。不但徽宗喜欢,就连京城内外也竞相仿效。在徽宗看来,刘氏回眸一笑,六宫粉黛尽无颜色。道士林灵素见刘氏如此得宠,便曲意奉承,称刘氏为“九华玉真安妃”,绘其像供奉于神霄帝君之左。

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刘氏渐渐风韵不再,生性轻佻浮浪的徽宗欲再觅新欢。尽管后宫粉黛三千,佳丽如云,但徽宗对她们刻意造作之态感到索然无味。就在这时,名妓李师师出现了。李师师原本是汴京城内经营染房的王寅的女儿,母亲早逝,由父亲煮浆代乳,抚养长大。

李师师四岁那年,她父亲以罪入狱,病死狱中,从此由邻居抚养,渐渐长得眉目如画,通体雪艳,又善解人意,经营妓院的李媪将她收养,并延师教读,又训练歌舞,十三岁那年就以青倌人的姿态,挂牌应客。本为歌妓的她最擅长的是小唱,等到宋徽宗时期,她的小唱在车如流水马如龙的繁华东京已经独占鳌头,不久名满汴京。朝廷命官、文人雅士、王孙公子之流、三山五岳之辈,以一登其门为荣耀,渐渐地她的名声不仅在东京的街头巷陌传扬,也穿越高墙红瓦飘到了宋徽宗的耳朵里。

这天宋徽宗和一帮妃子在御花园游乐,一时不觉沉闷,整天的呆在这里和同样的一群人再好玩也都腻了。陪侍在一旁的高俅和杨戬,看见主子闷闷不乐,不禁着急,这个高俅就像赵佶肚子里的蛔虫一样,立马猜到了主子的心思,进言道:“陛下为什么闷闷不乐啊?想陛下贵为天子,如今天下承平,正是行享乐之时,不要辜负了这美好的时光啊,况且人生如白驹过隙,若不自寻欢乐,等老了岂不徒增伤悲?”

一句话说到了心坎里,然而久困宫闱之中,毕竟没有什么兴致,要是能够出宫游乐,赏美景佳人,品美酒佳肴那该多么美妙啊。这时杨戬像是摸准了宋徽宗的心思似的,随即进言说:“陛下,如今东京城里景致宜人,商贾云集,热闹非凡,不如我等小人陪皇上微服私行。一来可以欣赏京都美景,聊以解乏;二来还能了解民间疾苦,体恤民情。”宋徽宗一听,正合心意,还能找个不错的借口。

于是一行人换装从皇宫偏门来到了大街上,一路上到处舞榭歌台,酒肆花楼,看得宋徽宗好不兴奋,真是目不暇接,

资料

天色渐渐暗了下来,宋徽宗的兴致也渐渐地淡了下来,高俅和杨戬两人一会意,互递了个眼色,就将皇帝带到了一处场所。只见家家户户,帘儿底下笑语欢声,门儿里箫管琴笛声声,这里就是京城里有名的烟柳巷。原来高俅早就知道宋徽宗一直惦记着名妓李师师,今天特地把他引来。

当时李师师已经名声很高了,寻常人是难得一见的,这老鸨一看他们平常装束,却点名要见李师师,一时不免脸上有些作难。等定睛一看,这来人中下人打扮的竟然是权倾朝野的高太尉,马上识趣的笑脸将他们迎到李师师的房里,又朝李师师做了个眼色。这李师师何等聪明,虽然互不称名,却也立即明白了,马上轻歌曼舞舒广袖,婀娜多姿展腰身,直把个宋徽宗的魂都给勾到九霄之外了。

春宵苦短,不知不觉已天色微明,宋徽宗虽然恋恋不舍,也只得忍着。自此徽宗与李师师恩爱非凡。

回宫以后宋徽宗只觉得那些后妃没有一个比得上李师师的,因此茶里饭里,坐处卧处都惦念着李师师。

自从接待了宋徽宗,李师师的院子大兴土木,那紫云青寓已变成一座美奂美仑的华楼,楼成之日,宋徽宗亲题“醉杏楼”三字为楼额。那瘦金体字,古今一家,格外醒目,又用他独特的工笔画技,画一幅“百骏朝阳图”挂在李师师接客的客厅中。当时宋徽宗三天两头地呆在李师师家,朝野都已知道,相传周邦彦还曾为此作了一阕《少年游》:

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虽然这件事引起了一批正直大臣的反对,力劝宋徽宗以国体为重,但宋徽宗在蔡京、高俅、王黼一班人支持下,又那里听得进去,况且心思早已被李师师所牵绕。

靖康之难,徽、钦二宗先后做了俘虏。宋室南渡后,李师师辗转流落在湖广一带,艰难无以自存,不得已重操旧业,受尽折磨后的李师师已心绪萧索,容颜憔悴,仅卖唱度日。南渡士大夫慕其盛名,常邀她参加酒会,席上她唱得最多的一首歌是:辇毂繁华事可伤,师师垂老遇湖湘;缕衫檀板无颜色,一曲当年动帝王。

误国误名只为风流享乐

赵佶即位后不久,即重用蔡京等“六贼”。大约与他的艺术气质相关,宋徽宗酷爱奇石,而这种奇怪的爱好和宰相蔡京的逢迎结合后,却生出了一个极其可怕的怪胎。这就是在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在北宋帝国的败亡中起到重要作用的“花石纲”。

崇宁四年,即公元11,是蔡京当上宰相的第三年。朝廷在苏州增设应奉局,由蔡京的心腹朱抑鞒郑专门在江浙一带为皇帝搜罗珍奇物品与奇花异石。

起初,这种花石贡品的品种并不多,数量也有限,征集区域只是在东南地区。后来,皇帝对这些贡品大为赞赏,进贡者纷纷加官晋爵,恩宠有加。于是,化为一道无声的号令,发展为全国规模的“花石纲”大劫难,并迅速演变成举国之骚动。

政和年间,安徽灵璧县进贡一块巨石,高、阔均二丈有余,用大船运送到京师汴梁,拆毁了城门才算进得城中。宋徽宗大喜,亲笔御书曰:“卿云万态奇峰”,并加金带一条悬挂其上。

随后,太湖鼋山又采得一石,长四丈有余,宽二丈,玲珑剔透,孔窍天成。又有一树,相传是唐代白居易手栽,故名白公桧。连石带树,特造大船两艘,动用千名船夫,花费万贯才送到京师。

蔡京似乎从当上宰相那天起,就一刻不停地怂恿皇帝大兴土木,君臣二人高度默契,高度协调。从崇宁元年(11)起,修完景灵宫以后修元符殿,铸完九鼎之后再建九成宫。在政和三年(11)又开始修建延福宫的七宫三十二阁,叠石为山,凿池为海,建了一座令皇帝相当满意的、不类尘境的宫殿群。延福宫位于大内拱宸门外,东抵景龙门,西达天波门,不仅规模浩大,而且风格独具,宫中分布着鹤庄、鹿砦、孔翠诸栅,豢养着无数的珍禽异兽,花木巧石更是不可胜数,其中更是点缀着村居野店,酒肆杂陈,恍若人间仙境。

紧邻延福宫的是寿山艮岳。艮岳,又叫万岁山,是一座人工堆砌的巨大的假山园林。

艮岳最高峰九十步,山分东西两岭,其间亭台楼阁无数,奇花异石无数,珍禽异兽无数,还有万名妙龄美女出没其中。艮岳山峰北部为景龙江,引江水流注山林之间,水声潺潺,如歌如诉。其中,一花一竹一木一石价值千贯甚或万贯者,不计其数。山上石洞里,装满了雄黄与卢甘石,雄黄的作用是辟蛇蝎毒虫,卢甘石则据说可以产生云雾。为了产生更好的云雾缭绕的效果,宋徽宗还命人在油绢囊中注满水,放置于山峦峭壁之上,如此形成高山云雾的效果,名之曰“贡云”。宋徽宗就在这云蒸霞蔚之间,流连漫步,寻找着神仙般的浪漫与艺术家的灵感。当初,之所以要在这里建这座艮岳,是因为道士告诉皇帝:这里的方位正处在八卦的艮位之上,垫高后,皇家子嗣就会人丁兴旺;如若修建成为林木葱茏的假山,则国运必将亨通昌盛。

然而世间的事情总没有预料的那么美好,蔡京和童贯等人极力宣扬的“宣和盛世”,不久便在帝国的内忧外患中变成了风雨飘摇的谎言。

宣和七年(1125年),金军大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郭药师引导下,直取汴京。十二月,宋徽宗宣布退位,让位于儿子赵桓(钦宗),自称“太上皇”,带着蔡京、童贯等贼臣,仓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靖康元年(1126年),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赵佶才回到汴京。年底,金兵再次南下攻破汴京,次年春,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京都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

赵佶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 。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祖先献俘。尔后,赵佶被金帝辱封为昏德侯,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

徽宗在北行途中,曾见杏花,悲从中来,赋《宴山亭》:

裁剪冰绡,轻叠数重,淡著燕脂匀注。新样靓妆,艳溢香融,羞杀蕊珠宫女。易得凋零,更多少、无情风雨。愁苦,问院落凄凉,几番春暮?凭寄离恨重重,者双燕何曾,会人言语?天遥地远,万水千山,知他故宫何处?怎不思量?除梦里有时曾去。无据,和梦也新来不做。

诗文暗含悔恨之意,但是,他的悔恨只是限于“社稷山河都为大臣所误”,并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风流享乐才导致了亡国和自己成为阶下囚的结局。

赵佶被囚禁了九年后,终因不堪精神折磨而死于五国城,金熙宗将他葬于河南广宁(今河南省洛阳市附近)。公元1142年,宋金根据协议,将赵佶遗骸运回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由宋高宗葬之于永v陵,立庙号为徽宗。

篇2: 宋徽宗读后感

宋徽宗读后感

最近读完了《宋徽宗》,因为宋朝的`都城就在开封,离郑州很近,而关于宋朝最有名的一幅画作莫过于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了。所以读的时候,脑海里仿佛可以重现那个繁华的历史时期。

宋徽宗在艺术方面颇有作为。他不仅是书法家,独创的瘦金体刚劲有力,风格独特。又是诗人,画家。他信奉道教,在执政时期,招揽了一大批建筑,茶道,书法,绘画等方面的人才,使宋朝的艺术水平达到了一个巅峰。

然而,随着女真人的入侵,宋朝逐渐走向没落,宋徽宗和他的上万名皇室成员被流放,最终他死于异乡,这样悲惨的结局不仅令人唏嘘啊!

读史使人明智。有时候,历史是偶然的,却又是必然的。合上书页,到底是什么导致了宋朝走向灭亡?原因是多当面的。徽宗军事上的不重视,战略失误,不守盟约等等,都加速了宋朝走向灭亡。

这是一本需要看完后好好思考的好书。

篇3:宋徽宗-瘦金体

宋徽宗-瘦金体

宋徽宗(1082年10月-1135年)名赵佶,宋神宗十一子,是中国宋朝第八位皇帝,也同时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他兄长宋哲宗无子,死后传位于他,在位25年(11-1125年)。他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另外,他在书画上署名签字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瘦金体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风格相当独特的字体,今日的仿宋体,亦是从此中脱出。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他酷爱艺术,在位时将画家的地位提到在中国历史上最高的位置,以画作为科举升官的一种考试方法,每年以诗词做题目曾刺激出许多新的创意佳话。如题目为“山中藏古寺”,许多人画深山寺院飞檐,但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房屋,只画了一个和尚在山溪挑水;另题为“踏花归来马蹄香”,得第一名的没有画任何花卉,只画了一人骑马,有蝴蝶飞绕马蹄间,凡此等等。这些都极大地刺激了中国画意境的发展。他本人也是一位技艺高超的画家,传世名作有《听琴图》、《芙蓉锦鸡图》等(均藏于故宫博物院)。他对自然观察入微,曾写到:“孔雀登高,必先举左腿”等有关绘画的理论文章。广泛搜集历代文物,令下属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录》等著名美术史书籍。对研究美术史有相当大的贡献。 赵佶于在位期间,过分追求奢侈生活,在南方采办“花石纲”,搜集奇花异石运到汴京修建园林宫殿,崇信道教,自称“道君皇帝”,任用贪官宦官横征暴敛,激起各地农民起义。当金兵入侵,无法应付时,急忙传位给他儿子宋钦宗去对付,自己则当“太上皇”,但终于无法挽回局势,父子两人皆被金兵俘虏北上,受尽折磨,八年后死于黑龙江依兰

相关链接:启功????? 齐白石???? 李可染

篇4:错位人生的诗歌

错位人生的诗歌

我知道,

这世界上有很多事,

不可以勉强;

就像,

当初的我和你一样。

受过那么多伤,

你告诉我说,

要自己一个人扛;

其实我一直,

心疼你柔弱的肩膀。

那些儿时的梦想,

我们从来不曾遗忘;

也记得你红着脸对我讲,

长大后会做我的.新娘。

多年以后岁月沧桑,

我们都不再是当初模样;

你有你的主张,

我有我的梦想。

人生如梦时光忧怆,

月缺难圆天各一方;

多少曲终人散人走茶凉,

多少缤纷五彩诱惑难挡?

生命里的故事总无圆满,

只有饮下一杯烈性的酒;

于清寂的夜,

落笔成殇。

篇5:错位的人生散文

错位的人生散文

葡萄树的枝枝叶叶爬满了不大的院子。整个夏天,庭院里涨满了绿色。记得春天里刚把葡萄藤搭上木架上的时候,沉寂了一个冬天的葡萄藤从土里扒出来显得干巴巴的,褐色的根和枝条表皮已经脱落。春天里温煦的阳光撒在葡萄树的枝条上,这些藤条用细绳绑在庭院的木架上,多次疑惑它们可存在生命的痕迹,但总是让人诧异它们生命的顽强。在多次西北风沙的磨砺后,藤枝上开始不经意出现了斑斑点点的小绿苞,绿色的生命开始在庭院的木架子上生长开来。

开春的季节里,葡萄树只浇一次水,便无须在进行打理了。绿色的枝条在庭院的时光里开始成长的历程,当绿色的经络爬满了整个庭院的天空,当微风吹起层层叠叠的绿浪,透过阳光的缝隙里,一串一串白色的小花已经绽放,它们既不美丽又不显眼。偶尔下过几场小雨后,夏日里浓荫的葡萄藤上挂满了一串串像珍珠玛瑙似的葡萄,在阳光的照射下,映出翠绿色的晕圈。秋日里的挂满枝条的串串葡萄,沾着露水黄的迷人,这时的葡萄甜的醉人,甜的使人陶醉,甜的让人回味。

曾经在微风吹过的葡萄树下乘凉,曾经在烈日炎炎的葡萄树下驻足,诧异的是在这片贫瘠的戈壁里,看着沙土地生长而起葡萄树,生命的轨迹是如此顽强,顽强的如此透彻,那秋日里一串串挂满了枝条的葡萄,在阳光里透着金色的光晕,在人迹罕至的戈壁里生长,攀沿向上,不需要精心的打理,只需扶上木架,浇几次水,春夏秋季的日子里,就会把绿色和甘甜的果实奉献给土地上的人们。

贫瘠的土壤一样可以开出美丽的花朵,种子无法选择飘落的地方,自然界的每一个生灵都有着自己的生命足迹。葡萄的种子不会因选错了土地,而不生根发芽。哪怕只有渺小的生存条件,就会给你惊喜的希望,让你感怀自然界的伟大。即使选择了错位的地方,面对冬季的严寒,春天呼啸而过风沙,吹不去的生命的渴望。细雨过后,温煦的阳光里,就会望见远处青草蒙蒙,绿枝摇曳……。

人生的历程不也是如此吗?命运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不同的只是每个人对待命运的态度而已。曾经读过一篇文章,两位年轻的主人公,从遥远的南方来到西北戈壁,西北戈壁艰苦贫困的十几年的生活,其中的一名年轻人放弃了当年豪情壮志的理想,在一个漆黑的夜晚,独自跑回了南方,音信皆无。留下来的年轻人没有放弃当年的理想,用自己所学的医术,忙碌在戈壁的乡村、牧民之间,给他们送来了健康和幸福,被当地人称为戈壁里的“白求恩”,他的心比哈密瓜还甜。多年以后,当记者采访他时,他没有为当年的选择而后悔,因为他知道能够帮助别人的人才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人们生活在世界的每个角落,人来人往,都在为各自的理想而努力前行,就像从火车的起点出发,奔向各个地方,有人从中途下车,有人从中途上车,休憩的地方只是短暂的驿站,错位了的人生,还可以包裹行囊重新出发。如果错位了的人生还在原地自暴自弃,那只能向风吹过的种子埋进瀚海的沙漠,永不再生。

“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花的清香告诉人们春天来临,只有经历了严寒酷暑的人生才能更加丰满,只有经历了风吹雨打的人生才能更加多彩。生活在不同地方的人们各有各的故事,各有各的精彩,呈现在眼前的不过是流动的画面,只有时光和记忆会记住应该记住的故事,只有时光和记忆会遗忘应该遗忘的经历。

篇6:错位

亦说线路微修,亦说压峰,一连三天没电,偏偏又遇在家,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滋味。现代人碰上没电,就如同有眼人突然失去光明,干起事来,特别是想在网上查阅一点资料之类,那简直如同在煎锅里熬,真是急人烦人。晚上阅读,只有找蜡烛代劳,黑暗里学习别是一种韵味。阅读,也的确是一件可以解搀的好差使,许多烦恼和焦躁不安的因素,都可在慢不经意的阅读中忘得一干二净。但是,我的一个疏忽,将蜡烛靠在了墙边,一个雪白的墙壁竟然被烟熏得黑溜溜的。白墙就这样被我给糟蹋了,我心痛万分!

望着烟熏后的黑墙,心里陡生一种凄凉之感,下意识将蜡烛移得离墙远远的,企图亡羊补牢,但显然于事无补。懊悔!我只有自寻烦恼。于是我又想到读书,但无论如何努力,一种罪孽之感像小虫从心头爬了出来。实在找不出好办法,我只好闭目养神了,胡思乱想起来,突然脑中飘忽出一幅幻景:

清明祭祖,我和家人拿着祭品和香炮,来到了奶奶坟前祭奠,随着一阵青烟,火光中的土纸腾上天空,灰烬在风的搅和下飞我一身。寻着青烟耸入云霄的方向,我的眼睛刹时一亮,仿佛奶奶从那云霄里,坐着荷花宝座,和着烈烈的大火,从祥云下来,向我诉说什么。看得出,奶奶没有往常的愉快,那愁眉不结的样子让我看了好生害怕。但不管如何,我总算又看见了久违的奶奶,我想上去抱住奶奶的双脚,诉说这长久分别的相思之苦。可是,亲爱的奶奶却飘然而去,驾着宝座,腾上云霄。

我好生失望,奶奶怎会变成这么冷漠,不近人情!我又好像看到奶奶站在云端,责怪我为何烧纸总是不会选好地方,让大火漫延烧坏了坟前墓后的树木和花草;为何总是年年岁岁上坟烧钱,让她不劳而获,破坏她那靠劳动攒钱养家糊口的生活习惯。一阵狂风刮来,呼啸的山风夹着淡淡的油菜花香,我又似乎听见奶奶在叨唠:“十月怀胎母辛苦,生儿育女盼龙凤;可怜天下痴心母,更有儿女变成虫。”

变成虫,什么原因让一个人变成了虫?我开始想入非非。一个人从小在父母的呵护之下,有老师园丁的精心哺育,有时代提供的大好舞台,今天只要神精不出问题,肯定会有作为,借用先辈们的话说,应该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了,会成虫?我实在纳闷。

望着我不思其解,奶奶用手指了指那比她还高的天外之天,我一时好像弄明白了一点什么:一只龙或一条虫,还得看你放的位置对不对,本来有的人是只龙,但由于错位了,他就只会变成一条虫,而且是一条短命的虫。譬如有的学子读书、工作换来了一位之尊,有了权,本成了人熊人龙,但是,他(她)却不会面对,将屁股下的宝座当成了摇钱树,当成了禽兽交易所,东窗事发之后就变成了虫。

只见母亲在高空似笑非笑。难道我想错了,是不是人海沉浮,官海沉浮,都得像我那错位的蜡烛,非将一个白白的墙熏得一团漆黑才会悔之莫及?

这似笑非笑,更让不安。我又在猜想,难道今日的奶奶已升入天堂成仙,不再像从前和我同吃一锅饭,同睡一张床,关心我,盼我成龙的慈母,如同我的那些同在一间教室听课,同在一个食堂吃饭,同在一个操场玩球嬉笑打闹,也许几十年后,同学会变成了上级,变成了专家学者,你想臣服在他的脚下,沾沾他身上的仙气,那是多大的奢望,落后就挨打虽然谈不上,落后就会被人遗忘这才是不争的事实。

心到神知,显然我的猜想离谱不大,奶奶抿着嘴唇两眼露出慈祥的目光。

祭奠的人流开始离开奶奶的墓地,像赶集似的去另一个祖宗的坟地,机械重复着一烧二拜的成规俗例。我慢慢从地上爬起来,抚摸着冰冷的墓碑,默默地再次向奶奶告别,嗫嚅着:不能乱点鸳鸯谱,何种材料就做何种事;不要摆错自己的位置,有多大热就发多大的光,更不能成不了龙而成了虫;不能人未死心却死了,做一个行尸走肉;要记住奶奶的叮咛,你大了我老了,你老了我却死了,靠人生活是靠不住的;要和时代共振,弹响人生和谐的强音;不可患得患失,要懂得取舍,学会放弃,像母亲成了仙就能割弃我这俗子之情,不为情所困惑;要在能发展自己的领土做强……

睁开朦胧的双眼,只见烛光摇动,我骂道:神精病,又不是在做梦,怎会出现如此乱七八糟的镜头,思想跑神太离谱了!

终于,我脱下衣服钻入被窝,真想在梦中会会我那成佛成仙的老奶奶。或许,在那里我真能聆听到一个沧桑老人的肺俯见解!

错位的爱情诗歌

拒绝错位作文800字

制作马赛克错位文字

凄美的错位900字优秀作文

脊柱小关节错位是怎么回事

错位比拼:专业设置跑不过市场需求

以错位为话题的作文700字

电视盈利模式的错位:频道专业化与付费电视

比较人生

高校专业设置错位 教育部门要求与就业挂钩

宋徽宗的错位人生(推荐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宋徽宗的错位人生,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