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月野兔”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第二册过滤和结晶,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第二册过滤和结晶,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过滤和结晶习题
过滤和结晶习题精选
习题精选填空题
1.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里,让水分慢慢蒸发,溶液首先达到_____,继续蒸发就会有_____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就采用_____的方法得到固体。
2.多数物质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有_____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物质,欲获得晶体一般就采用_____的方法。
3.某溶液析出晶体的母液,当温度不变时是_____溶液(饱和或不饱和)。
4.过滤装置中,滤纸应_____漏斗内壁,滤纸的边缘应比漏斗口_____,漏斗下端的管口_____烧杯内壁,倾倒液体时用_____将液体引入过滤器,过滤器里的液面要_____滤纸过缘。
5.除去铜粉中混有的少量铁粉的方法是先入_____,反应完全后进行_____。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
6.从混有少量泥砂的食盐中提取氯化钠的主要操作步骤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实验中使用次数最多的仪器是:_______。
答案:
1.饱和 食盐晶体 蒸发溶剂 2.晶体 冷却热饱和溶液 3.饱和 4.紧贴 稍低 紧靠 玻璃棒 低于
5.足量稀稀盐酸或稀硫酸,过滤,(Fe+2HCl=FeCl2+H2或:Fe+H2SO4=Fe SO4+H2)
6.溶解,过滤,蒸发,玻璃棒
选择题
1.提纯含有少量泥沙的粗盐,下列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过滤、蒸发、结晶、溶解
B 溶解、蒸发、过滤、结晶
C 溶解、蒸发、结晶、过滤
D 溶解、过滤、蒸发、结晶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海水一经降温,就会有大量食盐晶体析出
B 加热蒸发硝酸钾溶液,开始时就会有大量硝酸钾晶体析出
C 硝酸钾的饱和溶液还可以溶解硝酸钾
D 将析出硝酸钾晶体后的溶液再冷却,仍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3.粗盐提纯实验必须使用的一组仪器是( )
A 烧杯、玻璃棒、漏斗、蒸发皿、酒精灯
B 量筒、烧杯、试管夹、蒸发皿、铁架台
C 漏斗、玻璃棒、镊子、蒸发皿、铁架台
D 试管、量筒、药匙、玻璃棒、酒精灯
4.适宜使用结晶的方法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A KCl和 B NaCl和KCl
C NaCl和 D S和C
5.把t℃时的硫酸铜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时,观察到的现象是( )
A 溶液变为无色 B 有白色沉淀析出
C 有蓝色晶体析出 D 无变化
6.t℃时某溶液200克,蒸发掉20克水后,析出8克晶体,又蒸发20克水后析出晶体12克,则t℃时某物质的.溶解度为( )
A 40克 B 50克 C 60克 D 100克
7.20℃时,有二杯饱和的A溶液:甲杯盛100克,乙杯盛150克,在下列条件下,两杯溶液中析出晶体质量相同的是( )
A 两杯溶液都降温至10℃
B 同温下,甲杯蒸发掉10克水,乙杯蒸发掉60克水
C 甲杯加25克A溶液,乙杯减少25克A溶液
D 同温下,两杯都蒸发掉30克水
8.℃时,的溶解度为克,℃时,的溶解度为克,将a克℃时的饱和溶液降至℃时,溶液的质量为( )
答案:
1.D 2.D 3.A 4.C 5.C 6.C 7.D 8.D
简答题
把氯酸钾和少量二氧化锰混合,放在试管里加热,使氯酸钾完全反应,如何把反应后剩下的物质分开(二氧化锰不溶于水)?
答案:
完全反应后试管里剩下的物质是的混合物。不溶于水,KCl溶于水,将混合物放入水里,搅拌溶解KCl后用过滤的方法分离,留在滤纸上,KCl在滤液里。
计算题
1.30℃时氯酸钾的溶解度是10g,把44g30℃时的氯酸钾饱和溶液蒸干,可以制得多少g氯酸钾?
2.在50℃时,把6g氯化铵放入10g水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溶液的总质量是多少?(已知5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是50g)
3.105克60℃时的饱和溶液冷却到20℃时,可析出晶体多少克?(20℃时的溶解度为31.6克,60℃时为110克)
4.90℃时氯化铵饱和溶液340克,试计算:
(1)蒸发掉80克水后,温度降至90℃,析出多少晶体?
(2)把蒸发掉80克水后的氯化铵饱和溶液降温至40℃时,又析出多少克晶体?
(3)蒸发及降温共析出多少克晶体?
5.将42克60℃时的饱和溶液冷却到30℃,求可析出多少克晶体?(已知:在30℃时溶解度为50克,60℃时为110克)
6.将20℃时,250克饱和溶液加盐至80℃时,需加入多少克才可使溶液重新饱和?(已知20℃的溶解度为11.1克,80℃为21.4克)
7.将240克18℃时的饱和溶液冷却到0℃时,析出75.3克晶体,已知在0℃时的溶解度是115克,求在18℃时的溶解度。
8.把30℃时的饱和溶液442克,加热到80℃(并保持此温度)再加入100克,计算此时溶液是否饱和,若不饱和需再加入多少克才能饱和?(已知:30℃时的溶解度为10.5克,80℃时为38.5克)
答案:
1.可制得4g氯酸钾 2.饱和溶液 质量为15g 3.39.2克
4.(1)57克 (2)30.2克 (3)87.2克 5.12克
6.需加入2.32克 7.18℃时溶解度为213克 8.溶液不饱和需再加入12克
篇2:过滤和结晶教案
教学重点:
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学难点:
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过程:
引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篇3:过滤和结晶教案
一、过滤
1.定义: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操作方法:
例如:粗盐提纯(请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粗盐提纯
归纳出:
(1)步骤:
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②过滤
(2)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让学生总结过滤作为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过滤是用于分离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
设问过渡:如果要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吗?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来分离它们?
二 结晶
1.定义:溶质以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结晶的方法加以分离。
(讲述)常用的结晶方法主要有两种,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一般可以用冷却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应怎样分离?
(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的析出,再进行过渡,晶体留在滤纸上,NaCl溶解在滤液中。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80℃时,的溶解度是169g,20℃时为31.6g),因此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从溶液里结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80℃时,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时为36g),降温时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过滤时,晶体留在滤纸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滤液里(这种滤液叫做母液)。
小结:
作业:课本142页习题1、2、3
篇4:过滤和结晶教学教案
过滤和结晶教学教案
教学目的
知识:了解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操作能力、思维能力。
思想教育:培养学生严肃认真、严谨求实的学习方法和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用过滤和结晶的方法分离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铁架台、铁环、滤纸、酒精灯、药匙。
药品:硝酸钾、氯化钠、明矾、胆矾。
其它:投影仪、火柴、粗盐、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过程
附1:课堂练习一
1.粗盐提纯的主要步骤有__、__、__,使用的主要仪器有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将浑浊液过滤,留在滤纸上的是__。
3.欲从氯酸钾和二氧化锰混合加热制取氧气(充分反应)的剩余固体物质中提取氯化钾并得氯化钾晶体,实验步骤有①加热蒸发,②过滤,③溶解,上述操作正确顺序是__。
附2:课堂练习二
4.把食盐水放在敞口容器中,让水分慢慢蒸发,溶液先达到__,继续蒸发就会有__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一般就用__的方法得到固体。
5.多数物质热的饱和溶液降温后,就会有__析出,对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大的固体物质,要得到晶体一般就采用____的方法。
6.在温度不变的情况下,析出晶体后的溶液一定是____溶液。
附3:课堂练习答案
1.溶解 过滤 蒸发 烧杯 玻璃棒 漏斗 铁架台 药匙 量筒 天平砝码 蒸发皿 酒精灯 2.碳酸钙 3.3 2 1 4.饱和 晶体 蒸发溶剂 5.晶体 冷却热饱和溶液 6.饱和
附4:随堂检测
1.某温度时,从饱和溶液中得到晶体一般有两种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的固体,一般采用____的方法。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的固体,一般采用____的方法。
2.采用__方法可以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和液体分开。
3.温度不变的情况下,将一瓶氯化钠饱和溶液蒸发部分溶剂,有氯化钠晶体从溶液中析出,则 [ ]
A.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B.溶液仍是饱和溶液
C.溶质的溶解度减小
D.溶液中溶剂质量不变
4.能用结晶方法分离的一组混合物是 [ ]
A.氯化钾和二氧化锰
B.食盐和硝酸钾
C.氯化钠和氯化钾
D.铜粉和铁粉
篇5:过滤和结晶高中化学教案
教学重点: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学难点: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过程:
引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板书) 第四节 过滤和结晶
一、过滤
1.定义: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操作方法:
例如:粗盐提纯(请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粗盐提纯
归纳出:
(1)步骤:
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②过滤
(2)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让学生总结过滤作为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过滤是用于分离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
设问过渡:如果要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吗?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来分离它们?
二 结晶
1.定义:溶质以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结晶的方法加以分离。
(讲述)常用的结晶方法主要有两种,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一般可以用冷却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化学教案《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应怎样分离?
(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的析出,再进行过渡,晶体留在滤纸上,NaCl溶解在滤液中。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80℃时,的溶解度是169g,20℃时为31.6g),因此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从溶液里结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80℃时,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时为36g),降温时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过滤时,晶体留在滤纸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滤液里(这种滤液叫做母液)。
小结:
作业:课本142页习题1、2、3
篇6:过滤和结晶高中化学教案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铁架台、铁环、滤纸、酒精灯、药匙。
药品:硝酸钾、氯化钠、明矾、胆矾。
其它:投影仪、火柴、粗盐、溶解度曲线图。
[教学过程]
【引言】我们日常接触的物质很多是混合物,请同学们举出几个混合物。
从混合物中得到纯净物,需要把混合物分离。今天我们学习两种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板书】第四节 过滤和结晶
一、过滤
【提问】怎样除去粗盐中混有的泥沙?引导学生根据做过的粗盐提纯实验进行讨论。
【演示】粗盐提纯
实验由学生分步操作
讲台上摆放几种仪器请选择过滤实验所需仪器。
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组装过滤装置
请一个学生到讲台前做过滤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粗盐提纯的步骤。
引导学生观察澄清滤液,比较过滤前的粗盐溶液。指出:泥沙不溶于水,留在滤纸上,用过滤的方法除去粗盐中的泥沙。
达到了提纯的目的。
组织学生讲评实验
引导学生讨论小节
【提问】思考题:能否用其他方法从氯化钠溶液中分离出氯化钠来?
我们来学习另外一种分离混合物的方法
【讲述】把氯化钠溶液加热蒸发,溶液达饱和后继续蒸发就得到了氯化钠。固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结晶。
【板书】二、结晶
在结晶过程中形成的,具有规则几何外形的固体叫晶体。
【展示】几种晶体标本:明矾、胆矾、食盐晶体。
【设问】这些晶体是如何得到的呢?
引导学生回忆:固体物质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生怎样的变化?
【展示溶解度曲线图】指导学生分别查出硝酸钾和氯化钠在20℃、60℃、100℃时的溶解度。根据两种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归纳出变化规律。
【设问】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物质用什么方法得到晶体?
指导学生看书讨论。
【设问】如果是几个可溶性固体混合物例如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怎样分离呢?
【演示】(实验)
引导学生观察实验。
【设问】1.是什么物质结晶析出?
2.过滤时,留在滤纸上的是什么物质?
3.滤液中溶质是什么?
引导学生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溶解度曲线进行讨论。
【讲述】对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相当大的固体物质,一般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得到固体。利用这一方法可以分离可溶性固体混合物。
引导学生归纳小结结晶的两种方法。
指导学生小结:混合物的分离方法。
探究活动
制作硫酸铜单晶
目的:
通过制作硫酸铜晶体,检验控制晶体的生长的因素,练习结晶和重结晶操作,培养学生严谨、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
仪器和药品:
烧杯100mL、1000mL,玻璃棒,电炉或其它加热设备,小刀,硫酸铜(纯度不低于化学纯)固体
时间:每天30分钟,持续7-35天
操作:
1.在100mL的烧杯中配置硫酸铜饱和溶液,用培养皿盖住烧杯口,静置一夜。
2.从结晶出来的晶体中选择一块晶形比较好的硫酸铜晶体,作为晶种。注意晶种的每一个面都必须光滑,整齐。
3.用一根长约10-15cm的头发或细铜丝将晶种捆好,固定在玻璃棒上。
4.用1000mL烧杯配置3/4烧杯高于室温不超过5℃的饱和硫酸铜溶液,注意硫酸铜溶液中不能有硫酸铜固体
5.将捆有晶种的玻璃棒横放在烧杯口,晶种放入溶液中。注意晶种不能与烧杯接触。烧杯口用白纸盖住。静置。观察。
6.如果晶种上长出多个硫酸铜晶体或硫酸铜则应将晶体取出用小刀切去小的晶体。然后将烧杯内的硫酸铜重新配成高于室温不超过5℃的饱和硫酸铜溶液,注意硫酸铜溶液中不能有硫酸铜固体。
7.重复5,6步骤直到得到满意的晶体为止。
热冰
简介
配制一过饱和醋酸钠溶液,当加入醋酸钠的晶体时,就会立即结晶,而此结晶会充满整个锥形瓶,其样子就像水结冰似的,而且用手摸时会有热热的感觉,故称其为“热冰”。
实验步骤:
1.取一250mL的锥形瓶,装50mL的蒸馏水,加入醋酸钠使其溶于水中,直到无法溶解为止。
2.在锥形瓶内再多加一倍量的醋酸钠,然后放到电炉上加热使其完全溶解,形成过饱和溶液。
3.将溶解完的醋酸钠溶液,用少许的蒸馏水清洗锥形瓶的内壁之醋酸钠,再放到室温下,使其慢慢地冷却,若无其它因素,应可成过饱和的溶液,如图1所示。
4.在做好的过饱和醋酸钠溶液中,加入一些醋酸钠晶体,会使溶液迅速的结晶,并会放出大量的热量,如图2所示。
注:步骤1~3可先在上课前先完成,这样不会耽误上课的时间。
图1 过饱和醋酸钠溶液
图2 醋酸钠晶体
溶液和器材:醋酸钠、蒸馏水、电炉、250mL锥形瓶、滴管
原理和概念:
此反应的反应原理是:
过饱和溶液中含有醋酸根离子、钠离子和水分子,当我们加入醋酸钠晶体时,便给予溶液一种趋势,使其结晶。要使过饱和的醋酸钠结晶有三个条件:动能、机率和方向。而我们加入醋酸钠晶体,是提供其结晶时所须之机率和方向的条件。由反应式可知,当溶液中的粒子结晶时,即反应向左进行,会放出热,这就是为什么锥形瓶摸起来会热热的原因。
注意事项:
1.制备醋酸钠的饱和溶液的锥形瓶必须保持洁净。
2.加热的过程中,不可使溶液沸腾。
3.转移已准备好的过饱和溶液时,要小心,不要摇动过于激烈,否则可能会在移动的过程中产生结晶,而功败垂成。
4.此醋酸钠过饱和溶液可以重复使用,当其结晶之后,再加热后使其慢慢地冷却,便可恢复成原来的过饱和溶液,因为加热可使反应向右进行,使晶体溶解在水中,呈离子的状态。
5.市面上有一种称为热敷袋的东西,即是应用此原理而制造出来的,在示范此实验时,可拿来给学生看或示范之。
问题和参考答案
试解释为何饱和醋酸钠溶液在结晶时,摸起来会热热的?
由下面的反应式可知,当其结晶时,反应是向左进行,因为会放出热量,故摸起来会热热的。
化学教案-过滤和结晶
篇7:化学结晶过滤教案
化学结晶过滤教案
知识目标:
1.了解过滤是使不溶性固体和液体分离的一种常用方法,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一种方法。
2.了解过滤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操作,了解利用结晶方法,在提纯物质时的简单应用。
能力目标: 1.学习过滤操作和结晶操作;
2.溶解度曲线与结晶的关系讨论。
情感目标:
通过粗盐提纯和硝酸钾晶体生成的实验操作渗透科学素质和事实求事精神的培养。
知识讲解指导:
1.注意区分过滤和结晶的概念及适用范围,不要混淆
2.在讲过滤的操作方法时,注意强调:
(1)主要仪器包括哪些
(2)操作注意事项
3.应明确在操作的各步骤中玻璃棒的作用
4.对于学生素质较好的学校,在完成教学大纲所要求的教学内容以后,可结合上节所学有关溶解度的计算,适当补充在温度改变时,有关溶解度的计算。(另加一课时)
(1)高温的饱和溶液降温时,会有晶体析出。
例:71℃时的溶解度是140g,9℃时是20g,将71℃时的饱和溶液200g降温至9℃时,问能析出多少g晶体?(100g)
(2)低温的饱和溶液,升高温度时,需加入一定量的固体溶质,才可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
例:将20℃时250g饱和溶液,加热至8℃时,需加入多少g晶体才可使溶液再次达到饱和?(已知20℃时的溶解度11.1g,80℃时为21.4g)
关于过滤和结晶的教学建议
1.本节教材内容较少,也比较简单,目的是向学生介绍两种分离混合物的一般方法,除应用一些固体物质溶解度的知识外,并不做深入的分析和更多的要求。重结晶属选学内容,可根据当地化工生产情况作适当处理。
在学法上,从如何得到粗盐,又如何精制为精盐这样的问题引入课题,提出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方法。
接着教材分两段,分别介绍过滤法分离固态物质和结晶法分离可溶性固体的道理。
2.为了使学生了解结晶法,可以分离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教材安排了一个实验,让学生直观地观察利用热饱和溶液冷却的方法,使硝酸钾从它与氯化钠的混合液中结晶出来,经过滤达到使硝酸钾晶体与氯化钠母液分离的目的。从而进一步从温度变化对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影响的不同,讲解应用这种方法的道理,以加深学生的理解。
3.本节内容不但要以前面学习的溶液、溶解度及影响溶解度的主要因素等相应知识为基础,还与过滤等实验基本操作的技能相联系,如过滤法要跟物质的溶解性及过滤实验操作相联系,结晶法(或重结晶法)跟物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曲线知识相联系。
课堂引入指导
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课堂结束指导 列表对比过滤法和结晶法
教学设计方案
教学重点: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
教学难点: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固体物质的混合物的.原理。
教学过程:
引言:在生产生活中,人们所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最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板书) 第四节 过滤和结晶
一、过滤
1.定义:过滤是把溶于液体的固态物质跟液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2.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态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操作方法:
例如:粗盐提纯(请学生设计实验步骤)展示粗盐,让学生看到粗盐上的沙子等不溶性固体物质,以利于学生思考。
(演示实验)粗盐提纯
归纳出:
(1)步骤:
①在烧杯中溶解粗盐
②过滤
(2)注意事项:
一贴: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二低:滤纸低于漏斗边缘0.5cm
滤液低于滤纸边缘
三靠:漏斗下端紧靠烧杯内壁
玻璃棒靠在三层滤纸处
烧杯靠在玻棒上倾倒液体
(3)玻璃棒的作用
溶解——加速溶解
过滤——引流
让学生总结过滤作为分离物质的一种方法的适用范围。
过滤是用于分离不容性固体和可溶性固体的一种方法。
设问过渡:如果要分离硝酸钾和氯化钠固体能用过滤的方法吗?如果不能,想一想能用什么方法来分离它们?
二 结晶
1.定义:溶质以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结晶的方法加以分离。
(讲述)常用的结晶方法主要有两种,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的固态溶质,一般用蒸发溶剂的方法得到晶体;对于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固态溶质,一般可以用冷却的热饱和溶液的方法,使溶质结晶析出。
例如: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应怎样分离?
(演示实验)在烧杯中加入10g和NaCl混合物,注入15mL水,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的析出,再进行过渡,晶体留在滤纸上,NaCl溶解在滤液中。
(讲述)我们已经知道,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80℃时,的溶解度是169g,20℃时为31.6g),因此较高温度下的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从溶液里结晶析出。而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80℃时,NaCl的溶解度是38.4g,20℃时为36g),降温时大部分NaCl仍溶解在溶液里。过滤时,晶体留在滤纸上,大部分NaCl仍留在滤液里(这种滤液叫做母液)。
小结:
作业:课本142页习题1、2、3教学设计方案2
[教学方法] 实验讨论法。
[教学用具]
仪器:烧杯、漏斗、玻璃棒、试管、试管夹、铁架台、铁环、滤纸、酒精灯、药匙。
药品:硝酸钾、氯化钠、明矾、胆矾。
其它:投影仪、火柴、粗盐、溶解度曲线图。
篇8:九年级化学下册《过滤和结晶》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过滤和结晶》教学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过滤是不溶性固体和液体混合物分离常用的一种方法,结晶是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方法。
2.了解固体溶质从溶液里结晶析出的原理和方法。
3.了解过滤方法的适用范围和主要操作,了解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原理和在提纯物质时的简单应用。
重点和难点
用过滤和结晶分离混合物的一般原理是重点。
利用结晶方法分离几种可溶性固体混合物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是难点。
教学方洁
以讲解法为主结合演示实验和讨论。
教学过程
〔复习〕粗盐提纯实验主要操作有哪三步?试说出各步操作的作用和根据。
〔引入〕根据混合物里各成分的性质不同,采用一定方法进行分离得到较纯净的物质叫混合物的分离。今天学习过滤和结晶两种混合物分离方法。
〔板书〕过滤和结晶
一、过滤
〔讲解〕粗盐提纯实验的第二步操作是将第一步制得的混有难溶泥砂的食盐溶液通过过滤,泥砂留在滤纸上而得到结净的食盐溶液。
〔板书〕
1.原理
固体和液体混合物中液体可通过滤纸,固体留在滤纸上而进行分离。
2.适用范围
除去液体中固体杂质或分离难溶和可溶固体混合物
3.过滤的主要操作及要领
制过滤器、过滤。要领“一贴、二低、三接触”。
〔讨论〕要领的含义和作用。
〔阅读〕过滤在生产中的应用有关内容
〔问〕怎样把固体溶质从溶液里分离出来?
〔板书〕
二、结晶
1.结晶和结晶方法
(1)结晶
〔演示实验〕分别取硝酸钾和氯化钠的热饱和溶液(事先浸在热水里的)于两支试管中,再放入盛冷水的烧杯内冷却,观察各析出晶体的情况。
〔讲解〕把固体溶质的水溶液蒸发掉溶剂或降低温度,溶液达到饱和以后继续蒸发或降温,过剩的溶质就能形成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固体析出,这一过程叫结晶。在这一过程中形成的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固体叫晶体,剩下的溶液叫母液。
〔提问〕
1、母液是析出的溶质在该温度的饱和溶液吗?
2、为什么冷却同一温度的硝酸钾和食盐的饱和溶液得到的晶体多少不同呢?
〔讨论〕展溶解度曲线图,引导学生根据硝酸钾和食盐的溶解度曲线形状,说明对同一温度两种不同饱和溶液降温得到不同质量晶体的道理,并总结出结晶方法。
〔板书〕
(2)结晶方法
①蒸发结晶,适用于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不大的固体溶质结晶析出。
篇9:九年级化学下册《过滤和结晶》的教学设计
九年级化学下册《过滤和结晶》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过滤、结晶两种混合物分离方法的原理。
2、掌握过滤、结晶的实验操作。
重点、难点
过滤和结晶的原理,过滤的实验操作。
实验用品
铁架台(带铁夹、铁圈)、烧杯、玻璃棒、滤纸、硝酸钾、氯化钠、粗盐
教学过程
〔引言〕人们接触到的物质很多都是混合物,为了适应各种不同的需要,常常要把混合物里的几种物质分开,得到较纯净的物质,这叫做混合物的分离。过滤和结晶是常用的混合物分离的.方法。
〔板书〕过滤和结晶
一、过滤
(1)定义:过滤是把不溶于液体的固体物质跟液态物质分离的一种方法。
(2)过滤的原理:过滤时,液体穿过滤纸上的小孔,而固体物质留在滤纸上,从而使固体和液体分离。
(3)操作方法
〔演示〕安装好过滤器,进行粗盐提纯过滤的演示操作。
〔讲述〕操作要点
〔板书〕操作注意事项
二、结晶
(1)定义:溶质以一定几何形状的晶体从溶液中析出的过程叫做结晶。
(2)结晶的原理:几种可溶性固态物质的混合物可根据它们在同一种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结晶方法加以分离。如:KNO3中混有NaCl。
〔演示〕
在烧杯里加入10g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混合物(其中氯化钠的量较少)。注入15mL加热使混合物完全溶解。然后冷却,观察硝酸钾的析出。进行过滤,硝酸钾留在滤纸上。氯化钠仍然溶解在滤液里。
〔讲述〕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在8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169g,20℃时为31.6g),因此较高温度下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时,部分硝酸钾从溶液里结晶析出,而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小,(在8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8.4g,在20℃时为36g),降温时大部分氯化钠仍溶解在溶液里。
〔讨论〕如果在200gKNO3中混有39gNaCl,怎样除去NaCl,得到纯净的KNO3呢?
〔板书〕溶解度
100℃
20℃
KNO3
246g
31.6g
NaCl
39.8g
36g
(l)混合KNO3与NaCl质量:200+39=239g,加入100g水后再加热到100℃,后冷却到20℃。
}混合物
(2)过滤得(168.4g+3g)混合物,再加入100g水后,再加热到100℃,后冷却到20℃。
〔讲述〕从上述实验中获得的固体物质都有自然形成的规则的几何形状,称之为晶体。
〔板书〕
〔讲述〕物质的溶解和结晶过程是可逆过程。
篇10:过滤
过滤(Filter)是阻止帧通过网桥的处理过程,有三种基本类型:目的地址过滤、源地址过滤和协议过滤,
过滤
,
★ 第二册咬文嚼字
★ Whats this/that in English?第二册
第二册过滤和结晶(精选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