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拉松训练计划

时间:2023-11-01 03:37:48 作者:Shenren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Shenr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8篇马拉松训练计划,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马拉松训练计划,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马拉松训练计划

如果全程马拉松是在你的清单上,我们有12周的训练计划,专门帮助第一次跑42.195公里的。这项计划,为那些至少已经跑了一年的跑者设计的,将帮助你提高耐力和里程。

这是一个12周的训练计划,帮助第一次完成全程马拉松的跑者,感觉很棒、无损伤地冲过终点线。如果你已经可以跑5公里,每周3、4次的,这个计划适合你!

泡沫轴:每星期日,用泡沫轴给自己一个按摩,将有助于防止过度运动受伤,另外感觉很好。

瑜伽或游泳:这是一天的交叉训练,是非承重的身体运动,如游泳、瑜伽、普拉提、核心强化练习、骑自行车,或简单地伸展。时间大约是一个小时。

休息:这是一个完整的休息日,可以拉伸、泡沫轴滚动,使身体恢复。

一公里计时测试:这应该是在一个400米长的跑道或无干扰的马路上。热身10分钟,用一个简单的10分钟慢跑平静下来。你的训练计划中,这一公里时间将会提高,让你衡量你的每周跑步速度。在你平时的跑步日中,速度放慢一至两分钟。如果你跑一公里跑5分钟,然后试着在您下次跑步,保持一公里6到7分钟的速度。

跑桥:在跑长距离中,增强腿部的力量和耐力很重要。

冲刺:在跑步过程中,提高速度和增加快肌纤维。短跑冲刺,应为100米左右,接近全速。100米后,慢慢的把速度降下来,并继续在一个适度舒服的配速。短跑的间隔时间是你喜欢的,但努力完成次数。

慢跑:在一个适度舒服的配速,允许你跑更长的距离。慢跑,用来建立慢肌纤维的耐力,让身体适应跑步的重复和冲击。

力量和伸展:在训练中保持强壮和健康,预防损伤。力量训练动作,专注于核心和臀部,同时也会有伸展,将有助于预防身体损伤。

跑步后的拉伸运动:保持每个拉伸动作30秒到60秒。伸展你的腘绳肌、臀屈肌、梨状肌、小腿、股四头肌、臀大肌、下背部等。

篇2:马拉松训练计划

建立基础耐力:

马拉松长跑的主要能量来源是储存在肌肉及肝脏的肝糖以及脂肪。由于肝醣转化作能量的效率较脂肪高,燃燒的`過程短很快就能提供能量,但储存量相对较少,故使用肝糖作能量来维持运动的时间就较短了;相反,同一分量的脂肪所提供的能量较肝糖多,但燃烧较慢。脂肪的储存量一般會比肝糖多,所以能维持较长时间运动。

在任何时候身体都会同时利用肝糖和脂肪作能量来源,只是在不同运动强度时,使用比率会不一样,运动强度愈大(跑得愈快),身体愈会偏向使用肝糖,所以维持时间会较短。我们想跑得更长更久就要透过长距离慢跑,增加以脂肪转化为能量的效率。

最有效加强基础耐力的方法是以低强度(60-70%的最高心率)去进行持续长跑,刚开始的时候5-10分钟也可以,不用介意能否维持很长时间,因为耐力是一点一点积累而来的,随着每周跑量增加,耐力亦会慢慢建立。马拉松选手一般每周跑量都超过100公里,甚至更多,一般人都花很长时间训练成能达到这个里程数,否则很容易会导至受伤。建议每周里程数增加不要超过10%。

提高跑步动作效率:

进行较一般长距离跑快的训练可以令跑步动作的效能进步。马拉松的训练计划内,我们可加入节奏跑训练,大概是比10公里配速稍慢一点的配速,心率維持在80-90%,感觉有点食力,但还能在跑时说出短句,维持时间约20-30分钟。而间歇的训练则是训练身体维持更快速度,由于不能够维持太长时间,我们会以慢跑作为快跑与快跑之间的休息。每次快跑距离大概是200米-600米,次数则因应不同体能情况而定。

马拉松训练跑者要记录每天的跑步数据,这个可以用【哟哈运动圈】,除了跑步训练外,我们可以透过下练习跑步专门的分解动作和强化核心肌肉来提高跑步动作的效率。分解动作如抬腿跑、后折跑,一方面可以训练跑步所使用的主肌群,另一方面令跑步动作的效率增加,用更少体力跑得更快更长。

增強肌肉力量:

核心肌肉愈是稳固,身体作出不必要的摆动就愈少,利用作跑步向前的能量就愈集中。而腿部的肌肉力量愈好,除了每一步的距离会愈大外,对关节的保护性亦会愈高。我们可以通过上坡跑和一些距离比较短(100-200米)的快速跑来强化跑步的肌肉群。

如初学者想完成一次马拉松,最好有8-10个月的训练时间。训练初期以建立跑步习惯为主要目的,随时间过去,跑程数可以按每周不多于10%的程度增加。待身体有一定基础后,可在训练计划中加入节奏跑、间歇跑及肌肉力量训练。

注意事项

长跑锻炼前的准备活动要做好。准备活动能充分地活动各关节,减少各关节间的粘滞性,调动身体循环系统、呼吸系统的积极性,使全身心都投入到长跑锻炼中去,有利于长跑过程中“极点”的克服。

篇3:马拉松训练计划

备战一项马拉松比赛需要2-3个月的时间,而在训练开始之前,是有很多准备工作需要做的。当跑者准备的越充分,受伤的风险就会越小,实现目标的可能性也就越大。下面的7件事情是在训练开始之前需要做的。

选择训练计划或者聘请教练

这是无需多想而必须要做的一件事情,关键是要挑选适合自己的计划或者教练。为了让它们适合自己,跑者需要查看一下过去的训练日志,记录自己每周想完成的距离。确定自己的比赛目标之后,就要寻找最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如果跑者只想每周进行四次训练,那么就不要选择每周六次训练的计划。跑步不是生活中的唯一目标,所以训练计划一定要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

补强弱项

如果跑者知道自己需要加强臀大肌的力量,那么每周至少要进行三次力量训练,一旦跑步训练开始之后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对抗困难。即使跑者的臀大肌不弱或者没有任何肌肉失衡,跑者仍然需要每周至少两次的力量训练。

训练少一些结构化但每一次都要目的明确

马拉松训练是一项持续时间比较长的任务,让跑者感觉时刻都不能放松,于是就让自己的训练计划过于结构化,哪怕是在周末训练时也给自己太多的限制。实际上,周末训练时可以自由一些。不过,需要确保自己的每一次训练都有明确的目的,不管是长跑训练还是力量训练,每一次训练之后都能实现目标有所斩获。

奠定跑步基础

在正式执行训练计划之前,跑者需要完成4-6周的连续跑步,每周的跑步距离视自己的马拉松目标、跑步历史以及训练第一个月的里程数而定。这样做主要是为训练奠定基础。

让训练变得有趣

如果仅仅是进行长跑训练,是很枯燥乏味的。所以,为了让自己保持长久的训练耐心,就要让自己的训练变得有趣。比如,可以和朋友一起训练,或者让自己的长跑多样化,不要一成不变。

改善跑姿

跑姿不正确就会影响到跑步效率,甚至导致伤病。所以,在训练开始之前,跑者可以着手专注于自己的步频、步幅、摆臂幅度、着地点等。当这些小改变发挥作用后,就能让你成为一名更有效率的跑者。

警惕伤病

感觉身体有任何的不适,都需要咨询医生或者物理治疗师,防止小病恶化为大病,影响训练甚至最终的比赛。

篇4:马拉松新手训练计划

整个计划共12周,每三周为一个阶段,各阶段训练有对应的训练目标。

1-3周

前三周的训练作为过渡调整期,让身体逐渐适应运动的节奏。这期间,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跑步的时候不用太在乎速度,训练的主要目标是完成既定的距离。每次训练后把完成的时间记录下来即可,这些数据可以在以后比赛时作为参考,设定自己的完赛目标时用。比如7分钟每公里的配速,跑完半程马拉松的成绩大约是2小时30分。

如果有余力,可以尝试一下计时跑5公里,可以自己在训练时完成也可以参加一场短距离的小比赛。

4-6周

有了前三周打下的基础,现在你可以尝试超过1小时的长跑了,身体已经习惯了跑步的节奏。此时可以逐渐增加有一定强度的速度练习,但不要太多,20-30分钟为宜。超过身体承受力的训练会增加受伤的风险。进行长距离训练的前一天,作为休息日,给身体充足的时间恢复。

另外,每周选一天尝试把交叉训练纳入到你的训练计划中。

7-9周

现在,在经过5k,10k的里程碑之后,你可以开始挑战15公里的距离。开始可能并不容易,你无法避免后半程掉速,不要担心,减速慢跑,甚至是走一段调整节奏都没有问题,重要的是完成训练里程。现在,完成长距离训练的时间可以用来预测自己的半程马拉松配速和完赛目标,如果你能稳定保持7分钟每公里的节奏,那么以2小时30分作为首个半程马拉松的目标吧!

这个阶段的结束时,我们把第九周作为”减量周“,缩短了长距离训练的里程,给身体留出恢复的空间。在以后的训练中,也要有意识地适时安排减量调整。

10-12周

在第九周的减量之后,第十周安排的20公里长距离是你在赛前将要面对的最大挑战,完成它之后,你将会有充足的自信来面对半程马拉松的比赛。接下来的11、12周,作为赛前调整,总里程不会像之前那么多,以保持状态为目标,保证休息,以饱满的状态迎接比赛。

最后,相信自己在训练中付出的努力,享受跑步,享受比赛!

篇5:马拉松新手注意事项及训练计划

1. 先找个合适的18周计划开跑,跑四休三足够了

跑吧(www.running8.com)上可以找到很多帖子。顺着其中一帖找到马拉松教练Hal Higdon的网站(halhigdon.com/),其中有半马和全马各个级别的18周训练计划。参看了其它计划,觉得这个是靠谱的,就照全马中二的计划练。果然提高很多。第一次明白了间歇跑(Interval Run)、配速跑(Tempo Run)、长距离慢跑(Long Slow Distance)。在一年的时间里,3km、5km、10km和半马成绩都提高很多。原来以为这辈子10km跑个52分就够了,没想到也能进47分。后来的全马,虽然因为受伤,没有全跑下来,也到416。

2.针对不断受伤的辅助训练

左脚踝、左膝盖外侧、右膝盖外侧、大腿肌肉都受伤过。经常是一个地方好了,又出新问题。照很多人的说法是伤好了,就是进了一步;出现新伤,那就是出现了新的薄弱环节。感觉也对。我这样的懒人就采取头疼医头,脚疼医脚,没上来就练全套的。

核心力量,也就是躯干力量。网上有很多方法,也有视频。我选了4-8个动作,一周一次,每次4-8分钟。主要是冬天练。后来发现操场边上有器械,就不练了,改在器械上练练。核心力量练了之后,感觉不明显。但是LSD之后不感觉到那么累。对了,plank就是其中一种。

腿部力量,小腿和大腿。主要是几种蹲起,单腿和双腿。觉得力量增强之后,没再练。现在改跑台阶,每次400级。据说爬坡效果好,还没试过。准备健身房将跑步机调成爬坡模式练练。

踝关节和跟腱:单脚掌搭在台阶上或凳子上,另一只脚悬空,凭借单脚跟腱力量向上。爬楼梯,左脚伤得比较多,就多用左脚。

拉伸:跑前拉,跑后也拉伸。原来只是跑完之后拉拉,现在是跑前也拉。最近没像以前那样经常腿部在5km之后就发紧,甚至拉伤的情况。几次25km以上的LSD都没有情况。

3. 恢复

按摩有好处。长距离之后,冰敷或者用冷水泡膝关节以下,效果极好。最近一次35kmLSD之后在冰箱里整了点冰块,放在塑料袋里,从大腿肌肉到脚踝,全都刺激了几遍。感觉非常好。原来可能会肌肉酸疼,一瘸一拐,这次基本没感觉到。

4. 跑鞋和装备

跑鞋真的是越跑越便宜,原来是adi和Nike,气垫,减震都很好,800左右一双。今年发现还是多威150块以下的最好使。有文章说跑步受伤最多的原因是跑鞋,深以为然。

其它的装备,夏天是跑步用的短裤,里面有个兜;冷了来长袖紧身。臂包不好,现在用腰包,最好是能放瓶水的。

鄙人左右脚各有两个脚趾挤在一起,经常LSD时磨破。现在每次都在两个脚趾之间抹凡士林油,基本没事。

当然,偶也买了Garmin 610,辅以心率带。算是小小奢侈一把。

推荐使用www.endomondo.com,有点健康社交社区的意思。能够记录运动历史,有些统计分析信息,即使免费版的也很有用。没用过咕咚。

马拉松新手注意事项

心理准备:

对于马拉松这类的耐力项目而言,心理准备永远比身体准备要重要。大家都知道马拉松难,但是大部分参加过马拉松的人都表示真正的比赛情况会比预想的更难。在比赛前做好心理准备是顺利完成且享受比赛的前提。

合适的装备:

装备里最重要的是合适的鞋这不需要多说,关于鞋的挑选也有很多文章介绍。除了鞋之外我觉得最重要的装备是内衣。对于女生而言合适的内衣需要稳定且不束缚,对于内裤的挑选材质我认为是最关键的,纯棉的内裤汗浸湿之后会影响步伐而且体感会冷,而涤纶虽不会被浸湿但在步伐之中会有不舒适感。所以在正式比赛之前穿上所有装备完整试跑一次是很重要的。

营养:

碳水化合物提供跑者主要的能量来源。马拉松训练过程中,65%的卡路里来自碳水化合物,特别是复杂碳水化合物;10%的卡路里来自蛋白质;20%--25%的卡路里来自不饱和脂肪酸。除了能量的摄入,还要注意补充维生素和矿物质,保证水盐平衡。

休息:

训练重要,同样的休息也很重要。不可以每天都处在高强度训练的状态中,每两次训练中需要减少训练量来交替训练强度,休息的质量直接关系着训练的水平,高水平的选手一定是会休息的人。很多人所谓的休息就是躺着或是大吃一顿,而其实散步、慢跑或是瑜伽、游泳这一类的活动穿插可以让身体换换“脑子”的同时还保持体能,不失为高质量的休息方式。

严防受伤:

要对自己身体的不适感保持敏感。长跑最容易引起的就是过度使用型(over-used)的损伤(髂胫束综合征,髌骨疼痛综合症,足底筋膜炎等等),这些伤在最初时都会有相应的症状,最普遍存在的就是疼痛。而很多新手在准备马拉松的时候会忽略一些小疼痛,这都为之后的恶化埋下了祸根。

篇6:新手马拉松训练计划版

作为初跑者,你是否急着想去跑一场马拉松呢?要知道,那可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跑的。它不仅极具挑战,而且风险也很大。不过,从今天开始,我们会为你介绍由美国ZAP健身主教练皮特・雷总结的一套《适合初跑者的简单马拉松训练计划》,照此训练,你就能安全跑完个人首马。一起来看第一部分吧!

前言

马拉松是耐力运动中最具挑战性的比赛之一。取得成功需要良好的有氧能力和稳定的结缔组织,以及在其它比赛中不常见的心理解析。遵循一套适当的训练计划是必要的,这样能最大限度地提升比赛日表现。

这套准则特别适用于初跑者,因为他们很容易在最后关键的12周集训中犯常见错误。这套计划为最后几个月的马拉松训练勾画了一个聪明的方法――无论对于初学者还是那些很长时间没有参加过比赛的跑者都很适用。

背景训练

最后12周的马拉松日程――通常被认为是训练计划中具有“特殊性”的部分――被发现是使艰苦训练转化为成绩的关键。然而背景训练能让马拉松跑者顺利通过这段特殊期并降低受伤风险。惯例是要求马拉松初跑者在那12周特殊期之前,完成至少6周每周至少18-24英里(约29km-38.6km)的跑步训练。

专业建议:如果你有时间,就在关键的最后12周训练前,增加1-2个非跑步课程(游泳、动感单车、椭圆机课程或远足)作为额外的有氧训练。

入门阶段

星期日:6-7英里(约9.66-11.27km),放松跑

星期一:休息/调整

星期二:3-4英里(约4.83-6.44km)放松跑,之后再进行6*100m步态进阶练习

星期三:重复星期二的训练

星期四:休息/或以40分钟非跑有氧运动(游泳、动感单车、椭圆机等等)作调整

星期五:短程跑3英里(约4.83km)

星期六:跑5英里(约8km),并在最后3英里(约4.83km)加入轻量加速跑(6-7组适度1分钟加速跑,每组间隔1分30秒散步/慢跑以调整恢复)

大致总里程:22-23英里(约35.4-37km)

专业提示:在最后12周的前2周一定要确保3个关键因素:

1、更换装备进行一次较长的跑步

2、一次适度长跑

3、一次包含适度持续跑(以适中的配速坚持能跑多远跑多远)的跑步训练

第1-3周

星期日:第1周跑11英里(约17.7km)、第2周跑13英里(约20.9km)、第3周跑15英里(约24.1km);在最后6英里(约9.66km)中,每8-9分钟加入1分钟的适度加速。

星期一:第1-3周以45-50分钟非跑步、低冲击运动作为恢复日(休息/调整)。

星期二:第1周放松跑5英里(约8km),第2-3周放松跑7英里(约11.3km)。

星期三:第1-3周跑6-7英里(约9.66-11.27km),在开始2英里(约3.22km)后进行3组适度1英里(约1.61km)加速跑(目标是每英里比马拉松目标配速快10-15秒),每组间步行/慢跑半英里(约805m)。

星期四:第1-3周恢复/散步60-70分钟。

星期五:第1周短程跑3英里(约4.83km),第2-3周短程跑4英里(约6.4km)。

星期六:第1-2周短程跑3-4英里(约4.83-6.4km)或45-50分钟非跑训练,第3周跑4英里(约6.4km)。

第4-6周

星期日:第4周“退步周”跑9-10英里(约14.5-16.1km)、第5周跑16英里(约25.7km)、第6周跑17英里(约27.4km)。在第5-6周中,在最后8-9英里(约12.9-14.5km)中,每8-9分钟适度交替加入1分钟和2分钟的加速。

星期一:第4-6周恢复,非跑训练达到60-65分钟。

星期二:第4周“退步周”放松跑4英里(约6.4km),第5-6周放松跑6英里(约9.7km)。

星期三:第4周“退步周”轻松跑5英里(约8km);第5-6周跑超过7英里(约11.3km),并搭配以每英里比马拉松目标配速快大约15-20秒的配速做6-7组800m。每个800m之间加入2分钟散步恢复。别忘了2英里(约3.2km)热身和1英里(约1.61km)调整放松。

星期四:第4-6周散步75分钟。

星期五:第4周“退步周”短程跑4英里(约6.4km),第5-6周短程跑6英里(约9.7km)。

星期六:第4周“退步周”休息日,第5-6周跑5英里(约8km)。

第7-9周

这是赛前减量期之前最后的加强训练。这3周将包含2次马拉松针对性长跑训练,同时你还应该训练水分和食物补给,以及在目标比赛类似地形上的适应性长跑。

第7周

第7周将有1次长跑和一些适度训练以提升基础节奏力量。为改进有氧状况,这里会加入一组额外的非跑训练,如深水泳池跑或游泳。

星期日:长距离跑,18-20英里(约29-32.2km),最后8-9英里(约12.9-14.5km)以适度度配速进行。此外,在最后80分钟里,每7-8分钟加入1分钟加速跑。最后进行6*100m步态进阶练习。

星期一:非跑步日(休息);可选择进行非跑训练(游泳或泳池跑)。

星期二:以对话配速,放松跑6英里(约9.7km)。

星期三:跑7-8英里(约11.3-12.9km),在中途,加入10-12组适度3分钟加速跑(以10K/半马的努力水平),每组间隔2分钟放松慢跑。

星期四:重复星期二的里程,放松跑(可选非跑训练作为附加训练)

星期五:跑6英里(约9.7km),配速随感觉而定;以6*100m加速跑为结束

第8周

星期日:长距离跑,14英里(约22.5km),最后90分钟每10分钟加入适度1分钟加速跑。加速跑应该是自信而放松的。最后进行6*100m步态进阶练习。在长距离跑中,确保进行补水及补给量练习。在理想状态下,每30-35分钟补水6-8盎司(约170-227ml),同时补充100-120卡路里能量。

星期一:非跑步日(休息);可选择进行非跑有氧训练。

星期二:放松跑5-6英里(约8-9.7km),完成后再以8*100m作结。

星期三:适当热身后,以每英里比你目前的10K配速慢大约15-20秒的配速跑开放距离(注:就是能跑多远跑多远)22-24分钟。这段开放距离之后,慢跑恢复5分钟。然后再以与之前22-24分钟相同的针对性配速跑另一段14-16分钟的开放距离。

星期四:短程跑3-4英里(约4.8-6.4km)(可选非跑训练)或休息日。

星期五:跑8英里(约12.9km),配速随感觉而定;在跑道上或平坦的自行车道上以10*200m加速跑为结束。

星期六:休息。

第9周

星期日:以马拉松目标配速跑一个半马。在长跑途中,确保进行补水及补给量练习。最好是,每30-35分钟补水6-8盎司(约170-227ml),同时补充100-120卡路里能量。

星期一:非跑步日(休息);可选择进行非跑有氧训练。

星期二:放松跑5-6英里(约8-9.7km),完成后再以8*100m作结。

星期三:适当热身后,以每英里比你目前的10K配速慢大约15-20秒的配速跑开放距离(注:就是能跑多远跑多远)35分钟。这段开放距离之后,慢跑恢复5分钟。然后,以10K的努力水平跑6-7组3-3:30的间隔,每组间进行等时长的散步休息。

星期四:短程跑4英里(约6.4km)。

星期五:以放松跑配速跑8-9英里(约12.9-14.5km)(完成后再以8组20秒爬坡跑作结)。

星期六:休息日。

第10周(针对性训练的最后一周)

星期日:长跑,13-14英里(约20.9-22.5km)放松跑。

星期一:休息(60分钟非跑训练)。

星期二:5-6英里(约8-9.7km)放松跑。

星期三:热身3英里(约4.8km),随后以5/10K的努力水平进行12组400m,每组间隔200m散步。2英里(约3.2km)调整放松。

星期四:9英里(约14.5km)放松跑。

星期五:短程跑,加上8组30秒爬坡(轻微)结束跑步。

星期六:休息日,随跑者选择。

第11周(开始赛前减量期)

这将是你跑步总量开始减少的第一周。例如:如果你已经在第6-9周将跑步总量控制在不超过35-40英里(约56.3-64.4km),那么这周就需要大约再减25%(即只跑28-30英里(约45-48.3km))。本周的长距离跑将降到15-16英里(约24.1-25.7km)。

星期日:不是真正的长距离跑,放松跑最多11英里(约17.7km)。

星期一:非跑步日(休息);可选择非跑有氧运动。

星期二:放松跑4英里(约6.4km),跑后在完成8组100m。

星期三:最后的艰苦训练;跑7英里(约11.3km),在最后5英里(约8km)变速(最后5英里开始时以每英里比马拉松目标配速慢8-10秒跑;最后2英里时以每英里比马拉松目标配速快8-10秒)。

星期四:(可选择非跑训练)或休息日

星期五:跑6英里(约9.7km)外加在跑道上做10组200m加速跑,或在平坦路面上骑单车训练。这些200m应该跑得很轻巧放松。

星期六:随你心意做短距离轻松跑(或休息日)。

第12周――赛前减量期(最后一周)

马拉松的赛前减量期是这项赛事中最无法可循的部分。有些跑者喜欢更长的2-3周的减量期,而另一些则喜欢更短的减量期。作为一般规则,你的减量期应该与打基础的训练持续时间成比例。如果你用了14周以上的打基础,那2.5周的减量期是正合适的。然而,如果你的基础训练时间只有12周,那你就需要一个更短的减量期,因为我们只训练了9-10周。减量要达到25-30%,这样你最后一周的训练量(不包括马拉松比赛日)将是你巅峰训练量的一半。

星期日:以习惯的配速跑7-8英里(约11.3-12.9km);跑后以8组100m加速跑作结。

星期一:非跑步日(休息)。

星期二:热身2英里(约3.2km);以马拉松比赛目标配速跑3英里(约4.8km);1英里(约1.61km)调整放松。

星期三:放松跑3英里(约4.8km)。

星期四:休息日。

星期五:赛前一天,20分钟轻松跑加6组100m步态训练。

星期六:比赛!

与任何耐力训练一样,最好的也最重要的计划仍然不及那些听从身体能力跑步的跑者。你需要作出计划,但要记住,额外的休息日仍是最好的预防长期伤病的方法。听从你身体的建议,努力但更聪明地训练,你才能远离伤病,始终保持健康。

篇7:跑马拉松的技巧-马拉松的训练计划

跑马拉松的技巧

马拉松跑的技术,大致和长跑技术相似。由于它的距离长,并且是在地形不一的公路上进行,因此,在技术上还有些特点。

在跑时,上体微向前倾或正直。后蹬的力量较小,大腿向前上方的摆动比较低。从外形上看,蹬地后小腿向上摆的动作比长跑小些。脚的落地点离身体重心投影点较近,并且用全脚掌或脚的外侧先着地,再过渡到全脚掌,着地时应柔和而有弹性,腿应很好的弯屈、缓冲。两臂的摆动要自然,幅度不要过大。

在加速跑、终点冲刺和上坡跑时,两臂配合两腿做积极的摆动,有利于跑速的提高。步长与步子的频率应结合运动员的训练水平、身高、体重而确定,并根据途中地形的不同而进行调整,以保证用比较均匀的速度跑完全程。呼吸节奏要和跑速相适应,呼气有适宜的深度。

沿斜坡向上跑时,身体应前倾些,步长可缩短,步频应加快,两臂要积极摆动,用前脚掌落地。顺斜坡往下跑时,步长可稍大些,可用全脚掌或脚跟着地(坡度较陡时),上体稍后仰,要控制跑速(保持适宜的步长与步频)。在公路上跑时,应该跑路面的平坦处(一般在路面的中央)。

篇8:跑马拉松的技巧-马拉松的训练计划

在设定目标赛事之后,便可以开始评估训练计划,若是训练计划不适用,就必须视情况做调整;除此之外,必须符合「循序渐进,慢慢增量」的原则;最重要的一点,跑步这件事,就是要让自己感到快乐,当各位用了愉悦的心情进行跑步,才是跑得长、跑得久的不二法门。

这是一个训练与恢复并重的观念,所谓「超负荷」意味着当时的训练必须要高于平常的训练强度,体能才会因此进步;而身体在历经训练之后,会产生疲劳感,体能因而下降,若是在训练之后没有让身体做适当的休息,体能将不增反减,导致无效的训练;反之,若能让身体好好恢复,体能将再度提升,这就是所谓的「超补偿」。

像是平时的训练量为10公里/8分速,维持一段日子之后,身体习惯这种强度,故改变课表为15公里/8分速。此时对于身体的刺激被称做「超负荷」,同时,让身体进行适度的休息及营养补充,便可强化肌肉、提升体能,即为「超补偿」。

建立个人训练计划

1、自我评估。

2、开始建立训练计划。

3、拟定第一年的训练量。

4、周期化训练计划。

5、执行年度训练计划。

6、订定每周的训练课表。

在自我评估、并设立训练目标之后,找出适合自己的训练计划类型,透过一般期、训练期以及比赛期的规划,根据每个期间不同的目的,在一定范围内安排训练周数、调整距离,适时寻求专业协助,制订出最适合自己、也最能帮助自我达标的课表。

篇9:训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同时,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增强学生体质,培养学生一技之长,提升我校田径训练水平,提高运动技能与水平,把学校的体育工作和体育赛事落到实处。

二、组建队伍

为了进一步搞好学校的体育训练工作,并将训练作为一项长期的工作来抓,我们经过研究、筛选,从4-6年级中选拔体育精英,得到了学校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充实学校田径队的实力。并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了田径队代表队的训练目标和计划。

三、训练目标

1、增强队员的体质,全面恢复队员的体能。

2、通过训练巩固、提高队员参赛项目的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3、树立队员的自信心、上进心、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终身体育”观念。

四、训练重点

重点抓跳高、跳远、投掷、跑的项目训练,以争取在各类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上赛出水平、赛出风格。

五、训练时间

20xx年9月—20xx年7月(其中寒、暑假布置训练内容,自主练习,运动员调整期),具体时间:周一至周五 (上午6:00 -7:00;下午15:55-16:35)

六、训练计划

(一)准备阶段

挑好有潜力的苗子,主要以身体素质练习为主,提高运动员的力量、柔韧、弹跳等基本素质。

要求:

1、运动员出席准时;

2、队员之间能相互帮助,养成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为己为人,为学校荣誉争光的思想。

3、队员与队员之间和谐相处、有竞争意识。

(二)过度期

根据队员的训练情况进行分项,有针对性地进行专项素质练习,训练时注意运动量和运动强度,由小到大,由少到多,这一过程要求队员掌握运动技术、技能,不要求过高成绩,先固定技术动作,再提高运动水平。

要求:

1、运动员训练和掌握所特长项目的运动技术、技能;

2、学习专业训练方法与手段,提高自我保护意识,避免发生伤害事故。

(三)巩固和提高阶段

本阶段针对上阶段的掌握程度,加大运动量和强度等,提高和巩固运动成绩。通过教练的培养,使队员的心理素质有所提高。此外,应尽量克服炎热的天气,注意保护队员身体,避免发生中暑等意外事故。同时通过定期的测试来检验队员运动技术、技能掌握情况。

要求:

1、运动员制定提升的目标或者运动成绩。

2、提升专业运动素养和强烈的求知欲望。

(四)赛前训练

要求队员的训练强度不大,但运动量则再上一个台阶。赛前应注意身体,能保证营养。赛前1-2天尽量多吃高糖物质,增大体能系统的供能能力,调节好身体机能和赛前心理素质。

七、训练措施

1、学生训练课的内容、形式、节奏等安排,要求形式多样,各种练习手段尽量与游戏活动相结合,以激发学生对田径运动的兴趣与爱好。

2、训练必须以身体系统训练为主。

3、要把训练和思想教育结合起来,有意识地在教学训练过程中,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学校、懂礼貌、讲文明、肯吃苦”的品质,加强跟班主任、家长、校领导的联系,并希望能得到各个部门的鼎力支持和帮助,使学生能安心训练,无“后顾之忧”。

4、通过师生的共同努力,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大运动量地进行严格训练,加强意志品质培养,争创佳绩。

八、赛后总结、反思,制定新的训练计划

篇10:训练计划

我们要训练的就是提高募集尽可能数量纤维的能力。然而,身体又有很强的适应能力。再者力量的增长具有周期性。所以周期训练法能够奏效的原因。。不断给予身体不同的应激,身体内部则产生相应的变化。从而提高机体对重量的适应性。

练习6组,每周训练重量分别是:

第1周 周一 50%8次,60%6次,70%4次,80%2次,85%2组,每组2次

第1周 周四 50%8次,60%6次,70%4次,80%2次,85%2次,90% 1次

第2周 周一 50%8次,60%6次,70%4次,80%2次,85%2次,90% 2次

第2周 周四 50%8次,60%6次,70%4次,80%2次,85%2次,95% 1次

第3周 周一 60%6次,70%4次,80%2次,85%2次,90% 2次,95% 1次

第3周 周四 70%4次,80%2次,85%2次,90% 2次,95%2组,每组1次

第4周 周一 70%4次,80%2次,85%2次,90% 2次,95% 1次,100% 1次

第4周 周四 70%4次,80%2次,85%2次,90% 2次,95% 1次,105% 1次

第一,我的训练计划强度很大,各位做好心里准备。

第二,新手和开始力量举训练不满一年以上的千万不要盲从。

第三,施行这个计划要根据个人实力来做,不要强行。

第四,做好充分的休息和营养,否则恢复不好容易训练过度。

周一不用说了,深蹲极限重量开始前最好做做拉伸,慢跑等热身动作,然后开始金字塔递增重量,我的建议是:60公斤8次100公斤5次140公斤3次180公斤2次身准备结束,根据个人实力加重,每组1次,加到极限,做3组。极限重量训练结束,减掉40公斤重量,以爆发力做一组极限次数的训练,幅度可以不够深但要用爆发力快速的做,毫无保留的做到极限次数。最后,腹肌训练收尾。

看了以上的有关于力量举训练计划的一些知识,大家都学到了不少把,小编认真的看了一下,不经感叹。人生果然都是先哭后甜的,任何成功的事情关键在与坚持,大家在力量举训练计划执行的时候要坚持坚持再坚持,才能迎来胜利的曙光,加油。

篇11:训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发扬“敢于竞争,富于创新,善于协作,乐于奉献”的精神,培养学生的不怕苦不怕累的坚强意志,为自己,为班级,为学校争光。

二、鼓号队组织机构:

训练总指挥:

训练副指挥:

队长:

副队长:

三、训练模式:

1、以指导老师为主;

2、保证训练时间,保证人员到位;

3、小组与全体相结合训练的模式;

4、树立精品意识,争取家长支持,做好安全工作。

四、人员分工:

邓林:负责大鼓手,负责指挥手

彭小娟:负责小鼓手

万桥洪:负责号手

五、训练时间:

1、集训从10月29日到11月30日;

2、每周一至周五下午16:30至17:00;

六、实施措施:

1、与学校领导﹑各班班主任等有关部门协调沟通,争取支持与帮助;

2、从四年级里挑选一批新队员,保证60人的鼓号队伍;

3、召开相关人员(训练老师、鼓号队队员)会议,引起重视

篇12:训练计划

第一阶段

内容:学习基本姿势、步伐和基本拳法,结合柔韧性训练和适度力量、耐力、速度训练。

要求:能够结合基本姿势、步伐较熟练的运用基本拳法,同时在柔韧性和身体素质方面有较大的提高。

具体计划

第1-2天:学习基本姿势、基本步伐和前后手直拳,并学习基本的柔韧性训练方法,穿插轻微的力量训练,使新会员尽快的适应训练内容和训练强度。

第3-4天:学习前后手摆拳,视情况加大训练强度,复习前一天所学内容。

第4-5天:学习左右勾拳,复习直拳、摆拳,素质训练里加上速度和耐力训练。

第二阶段

内容:学习正蹬腿和鞭腿,复习基本步伐和基本拳法,加大素质训练强度。

要求:能够学会并运用正蹬腿和鞭腿,熟练运用基本拳法,柔韧性训练基本到位,身体素质有明显进步。

具体计划

第6-7天:学习正蹬腿,复习基本拳法,学习组合拳法,加大训练强度。

第8-9天:学习鞭腿,复习正蹬腿和基本拳法,学习拳腿组合,加强身体素质锻炼。

第三阶段

内容:学习侧踹腿和简单摔法,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学习实战技巧和进行实战训练,加强耐力和速度训练。

要求:能够熟练的运用基本拳法和腿法,并运用于实战训练之中。

具体计划

第10-11天:学习侧踹腿和简单摔法,复习前面所学内容,加强耐力、速度训练。

第12-15天:复习所学内容,学习实战技巧和培养实战意识,组织实战对抗训练,加强素质训练。

篇13:训练计划

一、速度与力量练习

1、100米×(2—3)次×3组,强度为85%,间歇跑之间休息1分钟,每组练习之间休息8—10分钟。

2、60米×(3—4)次×3组,强度为85—90%,间歇跑之间休息1分钟,每组练习之间休息6—8分钟。

3、原地单脚上下跳台阶×(10—15)次×5组,强度为85%,间歇之间休息时间为2分钟。

4、原地双脚上下跳台阶×(15—20)次×5组,强度为80%,间歇之间休息时间为2分钟。

5、多级台阶双脚跳×(6—8)次×5组,强度85%,间歇之间休息时间2分钟。

6、弓箭步台阶跳×(10—15)次×5组,强度85%,间歇之间休息时间为2分钟。 二、专业训练技术战术训练

1、投篮、跳投×(15—20)次×3组。 2、左右手三步上篮×(10—15)次×3组。

3、左右手运球(变向、转身、胯下)×(10—15)次×3组。 4、传球(双手胸前、肩上、头顶,单手击地、肩上等)×(10—15)次×3组。

5、抢篮板球、卡位×(10—15)次×3组。

6、运球与投篮组合、传球与投篮组合、运球与上篮组合和传球与上篮组合×(10—15)次×3组。

二、专业训练技术战术训练

1、投篮、跳投×(15—20)次×3组。

2、左右手运球(变向、转身、胯下)×(10—15)次×3组。 3、传球(双手胸前、肩上、头顶,单手击地、肩上等)×(10—15)次×3组。

4、运球与投篮组合、传球与投篮组合、运球与上篮组合和传球与上篮组合×(10—15)次×3组。

三、针对比赛技战术训练

1、防守联防技战术训练(二一二、二三和三二)。

2、盯人技战术训练(半场、全场)。

3、进攻联防技战术训练(一三一和一二二)。

篇14:训练计划

1,投射型中锋:

提高速度耐力:

周一:折返跑25米2分钟一组;25米折返跑3分钟一组;25米折返跑4分钟一组;30米跑3组

周二:3000米跑一组

周三:150米跑2组;30米跑2组;80米跑2组

周四:3000米跑一组

周五:折返跑25米2分钟2组;25米折返跑3分钟3组;25米折返跑4分钟4组

周六—周日:休息

提高绝对速度:

周一:蛙跳300米一次

周二:变速跑100米(四次变速)5组

周三:休息

周四:20米跑2组;30米跑3组;40米跑4组

周五:变速跑100米(四次变速)5组

周六:休息

周日:3000米跑一组

2,技巧型中锋:

提高力量耐力:

周一:全蹲10X10;

周二:箭步蹲前进150米一组,6组

周三:卧推4组每组力竭;推举4组每组力竭;引体向上3组每组力竭

周四:休息

周五:腿举20X20

周六:休息

周日:3000米跑

3,不四不五型中锋:

提高力量耐力:

同②

提高爆发力:

周一:全蹲50%,60%,70%80%90%各一组,每组力竭;

周二:借力推举颈前6组,分别为6个,5个,4个,3个,2个,1个,重量递增;高翻训练20分钟,选取70%极限重量,训练极限高翻次数

周三:休息

周四:箭步蹲3组5个;负重登台阶3组5个;腿举3组5个;

周五:膝上高翻训练10分钟,选取70%极限重量,训练极限高翻次数;膝上高抓训练10分钟,选取70%极限重量,训练极限高抓次数

周六:引体向上5组,每组力竭;卧推50%,60%,70%各一组,每组极限个数

周日:休息

4,策应中锋:

提高绝对力量/体重:

周一:全蹲3X10;腿举3X10;腿屈伸3X10;腿弯举3X10;箭步蹲3X10

周二:卧推3X3;下斜卧推3X3;双杠3组力竭;引体向上3组力竭

周三:休息

周四:硬拉3X10;划船3X10;引体向上3X10;臀屈伸3X10

周五:借力推举6,5,4,3,2,1重量递增;侧平举3X10;单侧交替推举3X10;

周六:休息

周日:卧推3X3;窄握卧推3X3;侧平举3X10;单侧交替推举3X10

5,力量防守型中锋:

提高力量耐力:

同②

6,战术型中锋:

提高力量耐力:

同②

提高绝对力量:

同④

提高绝对速度,速度耐力:

同①

提高爆发力:

同③

篇15:训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学校合唱队是课外音乐活动中较庞大的活动集体,其目的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丰富学校课外文化生活,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对其开拓音乐视野,丰富他们的音乐知识,提高技能技巧和音乐素养。在学校这个大的集体中,歌唱模块中合唱的训练就显得非常重要,它不仅是歌唱本身的愉悦心情的'体验,并使有音乐特长的学生充分发展,在活动中发挥他们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创造性,又可培养学生的集体创作精神。

二、本期教学的任务是培养学生具有合唱的基本知识和能力,并通过歌唱的艺术形式感染和教育学生。学会演唱二声部的合唱曲2——3首。

下面谈谈我对合唱训练的教学计划:

1、“动之以情”, 树其信心,激发学生对歌唱的兴趣。在教学过程中可多给学生看一些关于好的学生合唱团的视频,激发学生歌唱的热情。其次,在练声唱歌之前稳定学生的情绪,要有非常好的心理状态和良好的歌唱欲望,要使其充满信心。大多数同学认为自己唱得不好或五音不全,不适合唱歌,那么我们要改变他的这种想法,让他们认为只要我用心唱,我就行,因为老师的肯定对学生的影响是极大的。

2、做合唱前的准备工作。这是一个时间较长的需要有耐心的训练阶段,首先要选择好适合学生的合唱作品,我们的学生大都没什么音乐基础,因此过于难的作品会使学生唱起来很吃力,会使学生失去信心。选好作品后划分声部,我们要细致去听去辨别各个学生适合演唱哪个声部。其次,训练学生的歌唱技能。歌唱是一种运动,需要有舒展优美的姿势;有正确的呼吸;准确的母音状态,可根据学生自己的感觉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母音来练习,练习中要多动脑子,善于思考不能傻唱,不能一味的追求音量,合唱中不可突出自己的音色。此外,还要有清晰的语言和准确的感情表述,只有这样,才能完美而生动的表现歌曲的情感和内容。

3、指挥是整个合唱团的灵魂,指挥不到位或者指挥不够激情都会直接影响合唱的效果。教师的指挥实践很少,需不断学习和训练。

4、合理分配好各声部的训练时间,教师提前处理好作品的难点。

三、活动时间: 每周两个傍晚16:50——17:40

四、活动具体安排:

第7周 练声曲,学唱基本音阶的演唱。统一发声的方法。

第8周 练声曲,统一发声的方法。学习歌曲《莲花岛》,分声部

第9周 练声曲,力度变化的演唱方法。学习歌曲《莲花岛》,分声部练习

第10周 练声曲,力度变化的演唱方法。学习歌曲《莲花岛》,分声部练习

第11周 练声曲,进行歌曲《斑鸠调》的合唱排练

第12周 练声曲,进行歌曲《斑鸠调》的合唱排练。

第13周 练声曲,学习演唱曲子《茶亭中学校歌》

第14周 练声曲,学习演唱曲子《茶亭中学校歌》

第15周 练声曲,学习演唱曲子《茶亭中学校歌》

第16周 练声曲, 熟练演唱曲子《茶亭中学校歌》与配器合奏,

第17周 练声曲,熟练演唱曲子《茉莉花》与配器合奏。

第18周 练声曲,复习处理歌曲《斑鸠调》

第19周 练声曲, 复习处理作品

第20周 练声曲,复习处理作品

篇16:训练计划

排球技术已经定为了我校学生的一项体育特长来培养。因此,特拟定排球活动训练计划:

一训练目标

1、全校85%的学生基本掌握排球的发球、接发球,垫球、传垫球等技术;

2、通过排球兴趣活动的组织和训练,各班都能组建班级排球队;

3、通过排球兴趣活动的训练,达到85%的师生懂排球。就是要求师生“三会”,即会看、会打、会教;

二 训练时间

春季兴趣活动小组每周二下午5:15—6:30 每周四下午5:15—6:30; 校代表队每周一至五早上5:15—6:30 下午5:45—7:15

秋季兴趣活动小组每周二下午4:15—5:30 每周四下午4:15—5:30校代表队每周一至五早上6:30—7:30 下午4:15—5:45

三 训练指导教师

组 长:邓益友

指导教师:姜志雄周仁乾陈升

四 训练分组

排球兴趣培养小组:对刚参加排球兴趣活动小组的学生进行兴趣培养;排球基本功训练小组:主要对学生进行垫球、传垫球、控制球、发球等基 本技术训练:

排球竞技技术训练小组:主要对学生进行发球、接发球、传垫球、攻网、掉球、扣球进行分类晋级训练,重点是团结协作水平的培养;

五 训练分工

邓益友:兴趣培养训练和基本技术训练;

姜志雄:基本功训练和竞技技术训练;

周仁乾:基本功单项技术专门训练:

陈 升:学生身体素质和学生心理辅导训练:

篇17:训练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推动我校篮球的普及和提高,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篮球人才。在学校中开展篮球运动对培养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体质丰富学校文化生活,调节紧张的学习气氛具有重要意义。 总任务:树立我队快、灵,准的风格,培养顽强,团结战斗作风。以战术训练为重点,从技术入手狠抓五个环节(即体力素质,投篮命中率,篮板球,积极防守,传接球)。坚持身体训练,坚持大运动量训练,争取获得好的成绩。

二、教学目标

1、发挥篮球运动实用价值,通过各种简化的比赛形式,培养学生对篮球的兴趣。

2、在运动实践中学会篮球基本技术。

3、充分利用篮球活动运动负荷大,对抗性,竞争性强的特点锻炼身体,促进身心健康,学会与同伴合作,并能运用篮球运动丰富课余生活。

三、训练内容、时间及地点安排

(一)、训练内容:

第一阶段:(提高个人基本技术)

1、投篮、跳投

2、左右手三步上篮

3、左右手运球(变向、转身、胯下)

4、传球(双手胸前、肩上、头顶,单手击地、肩上等)

5、抢篮板球、卡位

6、移动、滑步

7、如何提高弹跳力

第二阶段:(基本技术的组合)

1、运球与投篮组合

2、传球与投篮组合

3、运球与上篮组合

4、传球与上篮组合

5、运球与传球组合

第三阶段:(提高技战术训练)

1、防守滑步

2、学习抢断技术

3、按场上位置学习适合本身角色的动作

4、学习简单的配合(传切、突分、策应、掩护)

第四阶段:(针对比赛技战术训练)

1、联防技战术训练(二一二等)

2、盯人技战术训练(半场、全场)

3、调整训练(针对比赛)

本学期的练习内容主要以基础技术为主(传球,运球,投篮,移动,篮板球)进攻战术防守战术,传切策应掩护配合和几种防守阵形,还要进行身体素质练习,上下肢力量腰腹肌力量。

(二)、时间安排

训练时间为每天上午5:40——6:40,下午5:00—6:00。

(三)、训练地点:学校篮球场

四、篮球训练实施过程

训练方法: 由于篮球队队员都不是特招的,所以,在保证训练的同时不能影响他们的学习,在训练中不能给他们上大强度的素质练习,在学期内主要是以有球训练为主。

(一)训练准备

1、理论知识备课:学习研究关于篮球教材资料,结合学生实际情况制定计划。

2、技能备课:要根据教师自身所学分析教材,教师练习技术动作,研究教学方法,做好课前准备工作。

3、学生要求:学生必须穿运动服装,按时出勤,不迟到,上课认真练习,遵守课堂纪律,爱护器材。

(二)训练原则:

1、训练工作中突出练思想,练作风。并强调篮球基本功练习。

2、战术训练要从难、从严,从是实战出发,特别强调整体配合。

3、战术训练过程中,要进一步组织阵容,配合全队力量,要十二个队员都能上场打球,充分发挥全队的特长,克服弱点,全队战术逐渐形成完整的战术体系。

4、每天的自练时间为一小时投篮练习。

5、“练”,“战”结合,每周训练14次,以练为主(练防守),打教学比赛7次。

6、全队战术训练的过程中,要重视个人战术训练,要区别对待,作到扬长避短。

(三)组织训练

1、准备部分:慢跑热身,篮球专项柔韧练习。

2、基本部分:学习各种技战术主要运用教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整体练习,分组练习,采用层次教学。

1、身体训练:

(1)力量:四肢力量与腰部力量为主。

(2)速度耐力:专项素质结合快速传接球,球场各种跑与防守训练。

2、投篮:

(1)6——7米间的中远投。

(2)锋,卫个别队员要掌握8米以外远投。

(3)中锋要掌握转身投篮和勾手投篮。

(4)个别队员要有单挑的能力。达到一定命中率后,增加投篮强度与对抗性投篮训练。

3、篮板球:

(1)强化篮板球意识,增加抢篮板球的人数。

(2)提高弹跳力,学会卡位提高抢篮板球的成功率。

(3)鼓励有弹跳力的队员冲抢前场蓝板球。

(4)注意拿稳球后快速传出第一传。

4、积极防守:

(1)提高个人防守能力,不断提高抢、断、封、补等攻击性的防守技术。

(2)降低防守重心,掌握各种防守步伐,提高移动速度和扩大防守控制面。

(3)半场紧逼盯人防守与全场紧逼盯人防守的方法和破解方法。

(4)做好战术变化,巩固和提高区域联防(2-1-2,1-4)。

5、快攻和防快攻:

(1)争取一切时机反动快攻并要得分。(对方得分发底线球和发边线球破对方紧逼)

(2)长传快攻与短传快攻相结合。

(3)学会以多打少(3-2,2-1)和以少防多的方法。

(4)快攻的落位与阵地进攻落位,各个位置的合理移动和移动的时机。

6、阵地进攻。

(1)进攻原则:①动中打,运动中形成各个击破,组织掩护配合。②阵地进攻内外结合,以外为主,中投为主,重点培养3分投手。③在策应的基础上,发展移动中掩护与突破分球,发展突破后分球立即投篮。④增强个人国过硬技术,个人突破能力,发展底线配合,组织中投配合,调动防守。

五、训练重点安排:

1、第一阶段: (1)讨论和制定计划。 (2)抓一般身体素质训练。 (3)个人防守与投篮训练。

(4)掌握2-1-2联防与协防的站位和移动方法。

2、第二阶段: (1)加大运动量,特别是高强度的训练。 (2)配合投篮与抢篮板球训练。

篇18:训练计划

为了丰富学生在校业余生活,提高同学们的音乐艺术修养。努力创建负责、和谐、多元的校园环境;本学期,我校将在学生中组建锣鼓队,因我校坐落于茶子山下,故名“茶子锣鼓队”,具体计划如下:

第一阶段:(选拔组建)

1.从9月8日——9月15日,在一年级各班中报名,并进行初步考核并选定人员名单。

2.9月15日开始,每周星期二、星期四下午第四节课,进行乐理教学,掌握锣鼓谱的读法。

3.聘请苏州艺校退休教师尹自力先生来校指导1-2次。

第二阶段:

1.9月22日起,到10月中旬止,认识打击乐器并学会正确使用打击乐器。

2. 每周星期二、星期四下午第四节课并利用晚自习活动,主要练习实际的敲打训练。

3.聘请苏州艺校退休教师尹自立先生来校指导1-2次。

第三阶段:(乐队合成练习)

1.10月、11月进行打击乐合成练习。

2.全曲由大鼓、小鼓、大钹、小钹组成,主要练习这三种乐器的连接合成。分组指导。

3.各声部要求整齐、明亮、统一。动作协调、美观。

4.提高阶段并润色,表情等。注重舞台效果。

备注:锣鼓队将于11月份,参加吴中区艺术节,曲目为《欢庆锣鼓》。

备注:苏州艺术团退休教师尹老师担任音乐顾问

潘正兵老师为主要指导训练老师。

12月底,我校锣鼓队还将参加吴中区新年联欢晚会,曲目为《孙子兵法》 由彭武老师主要负责指导。

校学生会

20xx年9月8日

训练计划

马拉松范文

长跑训练计划

足球训练计划

篮球训练计划

马拉松策划书

马拉松作文

马拉松训练方法

学校田径队训练计划

小学足球训练计划

马拉松训练计划(通用1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马拉松训练计划,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