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术冉讷”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成语寓言故事《一箭双雕》,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成语寓言故事《一箭双雕》,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成语寓言故事《一箭双雕》
【拼音】: yī jiàn shuāng diāo
【解释】: 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出处】: 《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举例造句】: 因为凤珠也是十六岁的人了,胡统领早存了个得陇望蜀的`心思,想慢慢施展他一箭双雕的手段。 ——清·李宝嘉《官场现形记》第十二回
【近义词】: 一石两鸟、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反义词】: 事倍功半
【歇后语】: 一块石头打两只斑鸠
【灯谜】: 最厉害的箭法
【成语故事】:
南北朝时,北周有个叫长孙晟的武将,善于射箭,又智谋超人。他曾被派遣护送公主到西北突厥族去成婚。突厥族国王摄图很器重他,把他留了下来,常让他随自己一起去打猎。一次,摄图看见两只大雕在空中争夺一块肉,便交给长孙晟两支箭,请他将雕射下来。长孙晟跨马前奔,拉开弓,只听嗖的一声,一箭竟穿过两只大雕的胸脯。雕顿时双双落下。这个成语原指射箭技术高超。现指一举两得。
篇2:成语一箭双雕的故事
一箭双雕,一箭射中两雕。比喻一举两得。出自《北史·长孙晟传》。下面一起来看看关于这个成语的故事吧!
一箭双雕
北周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叫长孙晟。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身体非常的瘦弱,很多的人见了之后,都认为他活不到成年。长孙晟的母亲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的儿子长大后一定会有很大的出息。
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身体能够强壮起来,长孙晟的母亲在他3岁的时候,就经常让他到山上去砍柴。一个三岁的小孩到山上砍柴,引起了很多乡亲的置疑。可是,长孙晟的母亲一直坚持每天让长孙晟去上山。这就样,等长孙晟8岁的时候,他已经比同龄的男孩强壮了,而且他有一股使不完的力量。一个8岁的小孩能搬起一个大人不能搬起的石头,这让很多人惊讶不已。不仅如此,长孙晟特别精通射箭。每次上山打柴,都会打一些野鸟回去。在他18岁那年,长孙晟终于练就了百发百中的射箭技艺,无人敢与他相比。
长孙晟的母亲不仅想办法增强他的体质,而且从小就让他看兵书,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军。长孙晟很争气,没有让自己的母亲失望,在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后,终于成为了北周的一名将军。
北周宣帝在位时,西北有一个少数民族--突厥。有一天,突厥的可汗摄图到北周求婚,希望能把王室的一个女子嫁给他,以维持两国的友好往来。周宣帝为了保持和突厥的良好关系,决定把赵王宇文招的女儿许配给他。当突厥的人来北周聘娶时,带来了他们很多骁勇的士兵,以此炫耀他们的能量。当时,北周也派出很多勇士和突厥的勇士比武,双方各有胜负。当时,长孙晟也在场,他一个人在顷刻之间打倒了突厥三名勇士,这让突厥的可汗很钦佩他。在比试箭术时,长孙晟的箭艺也让在场的突厥人惊叹不已。
不久,北周要派人护送公主前往突厥去。在考虑人选的时候,周宣帝一下子就想到了长孙晟,对他说:长孙卿家,你武艺高超,就由你护送公主前往突厥吧,由你担任护将,我也放心啊就这样,长孙晟护送着公主到突厥去了。他们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突厥。
可汗摄图本来就很敬重长孙晟,一见到他到来,非常的高兴。于是大摆酒宴,宴请长孙晟。酒过三巡,按照当地的习惯要比武助兴。可汗摄图说:听说长孙兄武艺高超,尤其以箭术闻名于世,今天到我们突厥来,就露一手吧。
于是,突厥王命人拿来一张硬弓,要长孙晟射百步以外的铜线。只见长孙晟拉弓射箭,硬弓被拉成弯月,一枝利箭“嗖”地一声射进了铜钱的小方孔,引得了大家的齐声喝彩。可汗摄图看到如此精确的箭艺,也非常得佩服长孙晟,一连敬了他三大碗酒。
酒后,可汗摄图请求长孙晟在突厥常住一段时间,长孙晟盛情难却,就答应了。在突厥的一年中,可汗摄图经常让长孙晟陪着自己一块儿去打猎。久而久之,长孙晟的高超箭术就在突厥远近闻名了。
有一次,他俩正在打猎,摄图猛抬起头,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他忙送给长孙晟两枝箭说:“能把这两只射下来吗?”
长孙晟说:我试试看。于是,他接过两枝箭,策马驰去。这时,两只大雕正厮打得难舍难分。长孙晟搭上箭,拉开弓,对准两只雕“嗖”地射出一箭,两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了。在场的人顿时欢呼起来,连连称赞道:“将军一箭双雕,真不愧是神箭手啊!”沙钵略可汗也很高兴,命诸子弟贵人都与长孙晟亲近,学习其射箭的本事。
这个故事后来就简化成为“一箭双雕”。它常常用来比喻做一件事情能达到两个目的或同时能得到两种好处。另外有个“一举两得”的成语,它与“一箭双雕”意思上很相近。不过“一箭双雕”多指达到两个目的,是比喻性的,用起来形象些。而“一举两得”多指得到两种好处,意思更直接。
篇3:一箭双雕成语解析及典故
一、一箭双雕成语解释
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二、一箭双雕成语典故
北周有一个智勇双全的人叫长孙晟。据说,他刚生下来的时候,身体非常的瘦弱,很多的人见了之后,都认为他活不到成年。长孙晟的母亲却不这么认为,她觉得自己的儿子长大后一定会有很大的出息。
为了让自己的儿子身体能够强壮起来,长孙晟的母亲在他3岁的时候,就经常让他到山上去砍柴。一个三岁的小孩到山上砍柴,引起了很多乡亲的置疑。可是,长孙晟的母亲一直坚持每天让长孙晟去上山。这就样,等长孙晟8岁的时候,他已经比同龄的男孩强壮了,而且他有一股使不完的力量。一个8岁的小孩能搬起一个大人不能搬起的石头,这让很多人惊讶不已。不仅如此,长孙晟特别精通射箭。每次上山打柴,都会打一些野鸟回去。在他18岁那年,长孙晟终于练就了百发百中的射箭技艺,无人敢与他相比。
长孙晟的母亲不仅想办法增强他的体质,而且从小就让他看兵书,希望他长大后能成为一个能征善战的大将军。长孙晟很争气,没有让自己的母亲失望,在经过多年的勤学苦练后,终于成为了北周的一名将军。
北周宣帝在位时,西北有一个少数民族——突厥。有一天,突厥的可汗摄图到北周求婚,希望能把王室的一个女子嫁给他,以维持两国的友好往来。周宣帝为了保持和突厥的良好关系,决定把赵王宇文招的女儿许配给他。当突厥的人来北周聘娶时,带来了他们很多骁勇的士兵,以此炫耀他们的能量。当时,北周也派出很多勇士和突厥的勇士比武,双方各有胜负。当时,长孙晟也在场,他一个人在顷刻之间打倒了突厥三名勇士,这让突厥的可汗很钦佩他。在比试箭术时,长孙晟的箭艺也让在场的突厥人惊叹不已。
不久,北周要派人护送公主前往突厥去。在考虑人选的时候,周宣帝一下子就想到了长孙晟,对他说:长孙卿家,你武艺高超,就由你护送公主前往突厥吧,由你担任护将,我也放心啊就这样,长孙晟护送着公主到突厥去了。他们一路上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到了突厥。
可汗摄图本来就很敬重长孙晟,一见到他到来,非常的高兴。于是大摆酒宴,宴请长孙晟。酒过三巡,按照当地的习惯要比武助兴。可汗摄图说:听说长孙兄武艺高超,尤其以箭术闻名于世,今天到我们突厥来,就露一手吧。
于是,突厥王命人拿来一张硬弓,要长孙晟射百步以外的铜线。只见长孙晟拉弓射箭,硬弓被拉成弯月,一枝利箭“嗖”地一声射进了铜钱的小方孔,引得了大家的齐声喝彩。可汗摄图看到如此精确的箭艺,也非常得佩服长孙晟,一连敬了他三大碗酒。
酒后,可汗摄图请求长孙晟在突厥常住一段时间,长孙晟盛情难却,就答应了。在突厥的一年中,可汗摄图经常让长孙晟陪着自己一块儿去打猎。久而久之,长孙晟的高超箭术就在突厥远近闻名了。
有一次,他俩正在打猎,摄图猛抬起头,看见天空中有两只大雕在争夺一块肉。他忙送给长孙晟两枝箭说:“能把这两只射下来吗?”
长孙晟说:我试试看。于是,他接过两枝箭,策马驰去。这时,两只大雕正厮打得难舍难分。长孙晟搭上箭,拉开弓,对准两只雕“嗖”地射出一箭,两只大雕便串在一起掉落下了。在场的人顿时欢呼起来,连连称赞道:“将军一箭双雕,真不愧是神箭手啊!”沙钵略可汗也很高兴,命诸子弟贵人都与长孙晟亲近,学习其射箭的本事。
三、一箭双雕成语造句
1.他的话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2.他一箭双雕的本领在草原人家中非常出名。
3.读英文文章,你就能一箭双雕,你可以提高你的英文能力和了解外国文化。
4.妈妈:这太好了。他还真是一箭双雕啊。
5.运气好时我们可以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6.他这样做真是一箭双雕。
7.我每天在家坚持画画,既动脑又动手,真是一箭双雕。
8.这两个有意义的又能够一箭双雕的目标,在历史上已有先例。
9.在它看来,“真正的”社会主义能起一箭双雕的作用。
10.也不要被空中的假牙击中,也会死掉,尽可能的一箭双雕,就是又射中草药又射中气球,否则非常危险。
11.这种一箭双雕的政治打击,对近代中国的政制建设产生了“破旧”却没能真正“立新”的复杂的历史影响。
12.“一箭双雕”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13.不过,斯科曼也许已经用Niche一箭双雕地找到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14.这一过程的本意是一箭双雕:既减少排放,又把资金与技术转移给穷国,但这从来就不太可能奏效。
15.历史老师说立出提纲可以一箭双雕,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又为我们复习应试提供材料。
16.就在天上,我欲以一箭双雕之功将牛郎织女星射下来送给你作为情人节礼物。
17.一箭双雕:跳舞是件一箭双雕的事情,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学习的舞蹈技术。
18.恩,今天晚上我计划来个一箭双雕。
19.这个晋升程序的目的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20.我射箭百发百中,经常一箭双雕。
篇4:一箭双雕成语近义词知识点
一、一箭双雕成语解析
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二、一箭双雕成语近义词
事半功倍 [ shì bàn gōng bèi ]
《孟子·公孙丑上》:“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故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惟此时为然。” 形容费力小,收效大。
一举两得 [ yī jǔ liǎng dé ]
做一件事,能同时得到两方面的好处。汉刘珍等《东观汉记·耿弇传》:“吾得临淄,即西安孤,必覆亡矣,所谓一举而两得者也。” 举:动作,举动。
两全其美 [ liǎng quán qí měi ]
做一件事顾全两个方面,使两方面都很好。
一石二鸟 [ yī shí èr niǎo ]
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好处。
一语双关 [ yī yǔ shuāng guān ]
一句话包含两个意思。
一矢双穿 [ yī shǐ shuāng chuān ]
犹一箭双雕。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三、一箭双雕成语造句
1、他想了好久,终于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主意。
2、他一箭双雕的本领在草原人家中非常出名。
3、他这个一箭双雕的办法真是巧妙!
4、他灵机一动,想出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好办法。
5、读英文文章,你就能一箭双雕,你可以提高你的英文能力和了解外国文化。
6、妈妈:这太好了。他还真是一箭双雕啊。
7、他考虑了很久,终于想出了个一箭双雕的好主意。
8、运气好时我们可以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9、他这样做真是一箭双雕。
10、他的话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11、我每天在家坚持画画,既动脑又动手,真是一箭双雕。
12、这两个有意义的又能够一箭双雕的目标,在历史上已有先例。
13、在它看来,“真正的”社会主义能起一箭双雕的作用。
14、真是因祸得福一劳永逸一举多得一箭双雕啊。
15、参与这次竞赛的人,如果想要一箭双雕,休假和奖金二得,就得好好努力了。
16、“一箭双雕”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17、不过,斯科曼也许已经用Niche一箭双雕地找到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18、就在天上,我欲以一箭双雕之功将牛郎织女星射下来送给你作为情人节礼物。
19、这次围捕行动,不但抓到了绑匪,还从他住处搜出许多枪械,真可谓一箭双雕。
20、用无线电,既可和上级取得联系,又可窃听敌人的情报,这才是一箭双雕的好主意。
21、如果您遵从了本文中介绍的xml样式准则,您至少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22、原来接吻还有这功效:可以彼此疗伤,心灵上和肉体上,真是一箭双雕!
23、我射箭百发百中,经常一箭双雕。
24、若想一箭双雕,把工作和休閒合一,是很难做到的。
25、恩,今天晚上我计划来个一箭双雕。
26、这个晋升程序的目的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27、可不是吗,都斤山一箭双雕,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篇5:一箭双雕成语常见谜语
一、一箭双雕成语谜语
最厉害的箭法 …… 打一成语
二、一箭双雕成语解析
原指射箭技术高超,一箭射中两只雕。后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只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三、一箭双雕成语造句
1.他的话起到了一箭双雕的作用。
2.他一箭双雕的本领在草原人家中非常出名。
3.读英文文章,你就能一箭双雕,你可以提高你的英文能力和了解外国文化。
4.妈妈:这太好了。他还真是一箭双雕啊。
5.运气好时我们可以一石二鸟,一箭双雕。
6.他这样做真是一箭双雕。
7.我每天在家坚持画画,既动脑又动手,真是一箭双雕。
8.这两个有意义的又能够一箭双雕的目标,在历史上已有先例。
9.在它看来,“真正的”社会主义能起一箭双雕的作用。
10.也不要被空中的假牙击中,也会死掉,尽可能的一箭双雕,就是又射中草药又射中气球,否则非常危险。
11.这种一箭双雕的政治打击,对近代中国的政制建设产生了“破旧”却没能真正“立新”的复杂的历史影响。
12.“一箭双雕”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
13.不过,斯科曼也许已经用Niche一箭双雕地找到了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14.这一过程的本意是一箭双雕:既减少排放,又把资金与技术转移给穷国,但这从来就不太可能奏效。
15.历史老师说立出提纲可以一箭双雕,既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课文,又为我们复习应试提供材料。
16.就在天上,我欲以一箭双雕之功将牛郎织女星射下来送给你作为情人节礼物。
17.一箭双雕:跳舞是件一箭双雕的事情,既可以锻炼身体,又可以学习的舞蹈技术。
18.恩,今天晚上我计划来个一箭双雕。
19.这个晋升程序的目的可以说是一箭双雕。
20.我射箭百发百中,经常一箭双雕。
21.可谓是一箭双雕,而对金币的回收则是另辟新巧,学习技能回收和技能等级升级回收。
22.可不是吗,都斤山一箭双雕,可以说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
23.进了曹营,又幻想着一箭双雕,获得很多原始素材,回去以后一改笔路,写出自己风格的三国小说,在文学创作上开创新局面。
24.好,没问题,这件事要办成了,可谓是一箭双雕啊,不仅帮了我的忙,而且还能帮你报了仇!
25.用无线电,既可和上级取得联系,又可窃听敌人的情报,这才是一箭双雕的好主意。
26.增开这个线路的汽车,既缓解了市内交通拥挤的状况,又方便了群众,真是一箭双雕。
27.这次围捕行动,不但抓到了绑匪,还从他住处搜出许多枪械,真可谓一箭双雕。
28.如果您遵从了本文中介绍的xml样式准则,您至少可以达到一箭双雕的目的。
29.相反,操控该名华籍前警司则易如反掌。葛柏于是对华籍前警司声称可以以其总警司的影响力积极为他开路,打算一箭双雕,既可保障其黑钱收入来源,又可多添一笔卖官进账。
30.葛柏于是对华籍前警司声称可以以其总警司的影响力积极为他开路,打算一箭双雕,既可保障其黑钱收入来源,又可多添一笔卖官进账。
31.双十协定,举国欢腾,不料社鼠,来戢凶顽,迫害杂牌,不恤民命,一箭双雕,煮豆燃箕。
32.这样砍了重庆知府的一个手膀,他也怕自己三分,同时也拉拢了川东道台,一箭双雕。
篇6:一箭双雕的成语解释
一箭双雕的成语解释
【汉字书写】:一箭双雕
【汉语注音】:yī jiàn shuāng diāo
【成语出处】:唐.李延寿《北史.长孙晟传》:“尝有二雕飞而争肉,因以箭两枝与晟,请射取之。晟驰往,遇雕相攫,遂一发双贯焉。”
【成语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比喻做一件事达到两个目的。指一下子达到两个目的。
【一箭双雕的意思】:雕:一种凶猛的大鸟。射出一箭同时射中两中雕,指射箭的技术高超。比喻做一件事情可以同时达到两个目的,一举两得。
【一箭双雕的近义词】:一石两鸟、一举两得、事半功倍;
【一箭双雕的反义词】:一事无成、顾此失彼、损兵折将、事倍功半;
【一箭双雕的故事】
长孙晟是南北朝时期北周的一员武将,他的功夫很高,并且特别善长于射箭。有一次,北周国王派他护送公主到突厥国和亲,突厥王摄图举行宴会来盛请欢迎长孙晟和公主他们,宴席中,摄图命人取来弓箭,请长孙晟展示射箭的本领以助酒兴,长孙晟拉开弓箭,瞄准了百步外挂着的一枚铜钱,满弓射去,只见弓箭射中了铜钱的方孔正中,大家对此都非常震惊。自从那以后,突厥王摄图对长孙晟是格外的尊重,并且把他留住,请他经常陪着去找猎。有一次他们在打猎的时侯,突厥王看到两只大雕在抢吃一块肉,便拿出两支箭并对长孙晟说:“这两只雕你能用最快的速度把它们都射下来吗?”长孙晟看了一眼只接过一支箭,迅速的拉满弓向大雕射去,结果士兵们都惊呆了,长孙晟居然用一支箭把两只雕都射了下来,这就是传说中的.一箭双雕啊。
【一箭双雕例句】
宋.陆游《遣兴》诗:“壮年一箭双雕,野饷如今撷药苗。”
李国言文《冬天里的春天》:“一箭双雕的事,何乐不为,横竖历年规矩,也是该给麻皮阿六这支别动队开销两个钱的,趁此又收拾了那个不可小看的于二龙。”
【一箭双雕造句】
一个女人拥有一个丈夫的同时还拥有一个完美情人,也可谓算是一箭双雕了。
我们在处理某一件事情上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往往让人觉得意外也让人觉得惊喜。
篇7:成语和寓言故事
有一天,李白在做功课,外面来了一群小朋友,李白想:“反正做不完,出去玩一会儿再说。”于是,他就从窗户爬出去了。师父发现了,叹息道:“哎,孺子怎么不可教也!尽管聪明,一点就通,可惜心不在学习上面啊。”于是,有一位师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练武的时间到了,李白依旧心不在焉。趁师父不注意,李白朝伙伴们做了一个鬼脸,伙伴们忍不住笑起来了,师父见了,一掌就把李白打倒在地,不容李白解释,师父就撵走了这恨铁不成钢的徒弟。
李白想:“我也不想学,师父也不喜欢我,算了回家。”伙伴们都在挽留他,你一句我一句,可是李白两耳如同生锈根本听不进去,眼睁睁地看着李白收拾行李走了。其实这一切都在师父的安排之中。师父把这一切的后果都交给了一个老奶奶去处理了。
李白在回家的路上,口渴了,看到前面有个亭子,就绕进去了,问:“老奶奶,可不可以给我一碗水喝。”老奶奶说:“可以,在桌上。”李白这时发现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天生的好奇心让李白停住了脚步,就上前问:“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磨铁杵?”老奶奶答到:“我想要一枚针。”李白就更不明白了,铁杵那么粗,针那么细,这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李白问老奶奶:“值得吗?”老奶奶答道:“当你把铁杵磨成针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了。”李白的好奇心来了,说:“能给我磨一下吗?”老奶奶答道:“你这细皮嫩肉的恐怕做不了!”李白气匆匆地走了,当他走到门口时,老奶奶又说到:“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李白顿了一下,琢磨了一下这句话,懂得了老奶奶的用意。
这时,师父也正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怕李白真得一走了之。对他的师弟正在发火呢!此时李白回来了,师弟给师兄使了个眼法,师傅气冲冲地说:“走了,就别再回来了。”李白跪在地上说:“师父,我错了。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师父笑了。看到这里,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相信大家也已经了解了。
从此,李白一心一意学本领。长大以后,成了一名闻名国内的大诗人!
铁杵成针的启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功夫,就没有做不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没有学懂的问题一定要学懂。如果我们能一天天地坚持下去,有一天也一定会学有所成的。
篇8:寓言故事和成语
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它生有肉翅但不能翱翔。
每当夏季来临时,寒号鸟就浑身长满色彩斑斓的羽毛,它便自得地唱:“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它天天都唱着,却不知道搭窝。
等到深冬来临的时候,它虽然很冷,但还是不搭窝,漂亮的羽毛也全部脱落了。当寒风袭来的时候,这光秃秃的肉鸟无可柰何地哀鸣:“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读后:目光短浅的人,面对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对将来的一切都没有计划,他们只看现在,能偷懒就偷懒,能过去就不努力。他们一旦碰到挫折就会没精打采,消极悲观。
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篇9:成语寓言故事
宋国有个种田的人,他的田里有棵树。 有一次,一只兔子跑过来,由于跑得太急,一头撞到树上,把脖子撞断死掉了。这个人毫不费力地拣到了这只免子。打这天起,他干脆放下农具,连活儿也不干了,天天守在这棵树下,希望还能捡到死兔子。兔子是再也检不到了,他的行为反倒成了宋国人谈论的笑料。
寓意:收获从劳动中来中国成语寓言故事:守株待兔故事。不要因为一次偶然的收获,就放弃了勤劳的美德。
我们经常也这样,羡慕别人不劳而获,于是自己也可以放弃以前的努力,就等那个涂兔子上门来撞树,岂不知那兔子正在笑这些蠢人养了一片草正在大快朵颐呢!
★ 寓言故事的成语
★ 成语寓言故事简写
成语寓言故事《一箭双雕》(精选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