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寓言故事《草菅人命》

时间:2025-04-03 03:35:49 作者:wjt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wjt”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成语寓言故事《草菅人命》,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成语寓言故事《草菅人命》,欢迎大家阅读借鉴,并有积极分享。

篇1:成语寓言故事《草菅人命》

成语寓言故事《草菅人命》

秦王嬴政统一中原,建立秦王朝以后,制定了非常严酷的法令。他的小儿子胡亥从小就由赵高负责传授历朝的法令,所以胡亥对于用各种刑法杀人非常熟悉。

秦始皇起初是打算把皇位传给大儿子扶苏的,但秦始皇在一次出去巡视的时候,在路上得病死了,赵高就和丞相李斯一起,帮助胡亥夺取了皇位,杀害了哥哥扶苏。就这样,胡亥成为了秦王朝的第二个皇帝。

为了巩固自己夺来的皇位,秦二世采用赵高的计谋,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十二个公子和两个公主都定了死罪,一一杀害,而且还杀了许多有功的大臣。他还让许多没有生育的宫女去为秦始皇殉葬,把那些为秦始皇建造陵墓的`民工全部活埋在墓中,就连曾帮助他夺取皇位的丞相李斯,也被他定罪腰斩了。秦二世把朝政大权交给赵高,自己整天变着法子寻欢作乐。他在打猎的时候,看到路过的行人无缘无故地用箭把他们射死,自己还觉得这样开心。

秦二世过于残暴,“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意思是说,秦二世把人的生命看得如同野草一样轻贱,随意杀害。秦朝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非常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徘徊。终于在公元前2,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农民起义,反抗暴秦统治。秦王朝很快就灭亡了。

——《汉书·贾谊传》

【寓意】赵高在教导胡亥时,传授他的是严刑酷法,因此,胡亥所学的不是杀头割鼻子,就是满门抄斩。所以,胡亥一当上皇帝,就杀人如麻,看待杀人,就好像看待割草一样,不当一回事。难道只是胡亥的本性生来就坏吗?绝对不是。“人之初,性本善”,胡亥之所以草菅人命、残暴昏庸,完全是教导他的人没有引导他走上正道,这一点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草菅人命的意思】把人的生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而任意摧残杀戮。菅,一种野草。

【草菅人命造句】对那种仗势行凶、草菅人命的昏聩官吏,一定要严惩不贷。

【近义】滥杀无辜、杀人如麻

【反义】为民请命、爱民如子

篇2:成语草菅人命的故事

草菅人命:把人的生命看得像野草一样轻贱而任意摧残杀戮。菅,一种野草。

秦王嬴政统一中原,建立秦王朝以后,制定了非常严酷的法令。他的小儿子胡亥从小就由赵高负责传授历朝的法令,所以胡亥对于用各种刑法杀人非常熟悉。

秦始皇起初是打算把皇位传给大儿子扶苏的,但秦始皇在一次出去巡视的时候,在路上得病死了,赵高就和丞相李斯一起,帮助胡亥夺取了皇位,杀害了哥哥扶苏。就这样,胡亥成为了秦王朝的第二个皇帝。

为了巩固自己夺来的皇位,秦二世采用赵高的计谋,把自己的兄弟姐妹——十二个公子和两个公主都定了死罪,一一杀害,而且还杀了许多有功的大臣。他还让许多没有生育的宫女去为秦始皇殉葬,把那些为秦始皇建造陵墓的民工全部活埋在墓中,就连曾帮助他夺取皇位的丞相李斯,也被他定罪腰斩了。秦二世把朝政大权交给赵高,自己整天变着法子寻欢作乐。他在打猎的时候,看到路过的行人无缘无故地用箭把他们射死,自己还觉得这样开心。

秦二世过于残暴,“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意思是说,秦二世把人的生命看得如同野草一样轻贱,随意杀害。秦朝老百姓的徭役赋税负担非常沉重,刑法愈加苛毒。广大劳动人民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徘徊。终于在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发动了农民起义,反抗暴秦统治。秦王朝很快就灭亡了。

篇3:草菅人命成语历史典故

一、草菅人命成语解释

草菅人命是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特指反动统治者轻视人命,任意残杀生命。出自班固《汉书·贾谊传 》:“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二、草菅人命成语典故

秦始皇 统一了六国,称霸了天下。为了维护自己的霸权事业,秦始皇采用韩非子 的意见,以法治为主,崇尚刑罚,提倡以吏为师,严刑酷法成为当时的风尚。

秦始皇在世时犯一个致命的错误 ,就是让赵高 做了太子胡亥 的老师。赵高心理奸诈刁刻,手段狠毒残忍。他教胡亥的都是些有关斩杀、割鼻 、断筋、甚至夷灭三族的酷刑及其手段,致使胡亥养成了一副残酷暴虐的铁石心肠。赵高原受过宫刑,犯过大罪,曾被蒙毅 判处死刑。因为他善于钻营,竟从死刑下逃生,后来又成了秦始皇的心腹。他怀抱私仇,千方百计煽动胡亥夺取帝位。

公元前2 ,秦始皇病故,经过一番密谋,他们毁掉了秦始皇赐给扶苏 的玺书,接着又赐令扶苏自杀 ,就这样,胡亥在赵高和丞相李斯的扶植下,得立为太子,并承袭帝位,称二世皇帝,史称“秦二世”。胡亥即位后,即下令将秦始皇后宫中没有子女的妃子都要去陪葬,就这样,很多的妃子都被活埋了。秦二世担心各大臣不服,更害怕诸公子与他争夺皇位,于是去请教他的老师赵高。

赵高说:“只有用严刑峻法把先帝大臣和诸公子全部消灭,陛下才可以高枕无忧。”二世听了,便更改法律,将公子十二人全部在咸阳杀死了,公主十人也被分尸,就是秦始皇亲信大臣蒙恬 、蒙毅等也不能幸免,株连者不可胜数。这之后,诛罚日益加剧,群臣人人自危。在胡亥的恐怖统治下,人们都敢怒不敢言。看着一批批秦国的旧臣被杀掉,人们连同情的眼泪都不敢流,因为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判个株连之罪。

为修建阿房宫 和骊山墓,秦二世从全国征调民工70万人,在当时生产力的条件下,很多的人都被累死了。更让人感到不寒而栗的是,为了不使墓内秘密泄露,秦始皇尸体一入墓,不等民工出来,秦二世就下令封闭墓门,把他们全部活埋在里面。就这样,70万老百姓没有一个回到自己的家乡。

不仅如此,胡亥还把沉重的赋税压在人们的头上,使人们喘不过气来。右丞相 冯去疾上奏说:“陛下,先如今税赋太重,恐怕会导致百姓造反啊!”于是,胡亥又将他残酷杀害。李斯曲意迎合胡亥,建议他对大臣的罪过要责之以重罚。胡亥听后哈哈大笑,遂做出“税民深者为名吏”、“杀人众者为忠臣”的法令。在这样的酷刑峻法之下,到处都有受刑之人,闹市上被斩首级多得堆积如山。对此,百姓震恐,宗室官员人人自危。

没过多久,胡亥的暴政终于导致了秦朝的灭亡。

汉代青年博士贾谊,在总结秦二世灭亡的教训时写道:“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忠谏 者为之诽谤,深计为之妖言,其视杀人若艾草菅然。

三、草菅人命成语造句

1、他不承认自己在草菅人命方面的那份罪责。

2、弃医从文的名作家鲁迅,曾写过影射当时中医草菅人命的散文。

3、这家医院为增加收入,随意给病人开刀,真是草菅人命。

4、没有想到的是,他居然丧尽天良,草菅人命,在束手被擒之前伤害了整整十一条性命!

5、旧社会的贪官往往草菅人命。

6、沈流风发骚地摸了摸屁股,心里暗骂他惨无人道,草菅人命。

篇4:草菅人命成语意思及典故

一、草菅人命成语解释

菅:多年生草本植物 ,叶子细长而尖,花绿色,结颖果,褐色。把人命看得和野草一样,指反动统治者轻视人命,任意残杀。

二、草菅人命成语典故

贾谊,洛阳人,是汉文帝 时的一个著名文人。自小聪慧好学,极有才华。被文帝召为博士,后又担任过太中大夫的官职。但因为被人嫉忌,后谪为长沙王 太傅(老师)。政治上的不得志 ,使他以屈原自喻,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 》等文章。后来,汉文帝把他召回宫中,要他担任梁王刘揖的太傅。梁王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文帝指望他将来能继承皇位,所以要他多读些书,希望贾谊好好教导他。贾谊就此发了一通议论,他说:“辅导皇子,教他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假使像秦朝末年赵高 教导秦二世胡亥 那样,传授给胡亥 的是严刑酷狱,所学的不是杀头割鼻子,就是满门抄斩。所以,胡亥一当上皇帝,就乱杀人,看待杀人,就好像看待割茅草一样,不当一回事。这难道只是胡亥的本性生来就坏吗?他所以这样,是教导他的人没有引导他走上正道,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后来,贾谊到梁国上任担任太傅,悉心辅导梁王。可是梁怀王不慎骑马摔死,贾谊自伤没有尽到太博 的责任,因此终日郁郁不乐,常常哭泣,一年多后,就死了,死时才33岁。

三、草菅人命成语造句

1、新政府草菅人命,到处狂杀无罪的人民。

2、一毛不拔阴险冷血过桥抽板怕死草菅人命,可谓坏事做尽。

3、这些叛徒目无法纪,草菅人命,真是令人痛恨!

4、当时的官吏贪赃枉法,草菅人命,我的哥哥便含冤而死。

5、对他这种仗势行凶、草菅人命的罪恶行径【草菅人命造句】,一定要严惩。

6、你们明目张胆的草菅人命,你们想干什么?

7、他怒称:“机师执照乱来,有如草菅人命。”。

8、我们西方以前从未见过这么恣意草菅人命的。

9、在那个时期结束后,国家致力于拨乱反正时期社会上草菅人命的现象再也不存在了。

10、像这种贪赃枉法、草菅人命的官员,早该给革职了。

11、有些国家发生内战,敌对双方经常滥杀无辜,草菅人命。

12、冒牌大夫这样粗枝大叶地给人看病,岂不是草菅人命?

13、当地居民终于团结起来,协助警方把这批草菅人命的匪徒逮捕法办。

14、草菅人命是要触犯刑法的。

15、在古老社会里,贪官污吏草菅人命的事屡见不鲜。

16、在黑暗社会中,国民党反动派经常草菅人命。

17、民主时代一切依法行事,岂可草菅人命?

18、草菅人命般的拿人做试验。

19、他们就只晓得争权夺利,草菅人命。

20、“非正规法庭”是非法的模拟法庭,这种法庭常常草菅人命。

篇5:草菅人命的成语典故

“草菅(jiān)人命”这则成语的菅是一种茅草。看待杀人像看待刈割茅草一样。指统治者滥施淫威,轻视人命,任意残害人命。

这个成语来源于《汉书.贾谊传》,......故胡亥今日即位而明日射人,......其视杀人,若刈草菅然。岂惟胡亥之性恶哉?彼其所以导之者非其理。故也。

贾谊,洛阳人,是汉文帝时的一个著名文人。自小聪慧好学,极有才华。被文帝召为博士,后又担任过太中大夫的官职。但因为被人嫉忌,后谪为长沙王太傅(老师)。政治上的不得志,使他以屈原自喻,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等文章。后来,汉文帝把他召回宫中,要他担任梁王刘揖的太傅。梁王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文帝指望他将来能继承皇位,所以要他多读些书,希望贾谊好好教导他。贾议就此发了一通议论,他说:“辅导皇子,教他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假使像秦朝末年赵高教导秦二世胡亥那样,传授给胡亥的是严刑酷狱,所学的不是杀头割鼻子,就是满门抄斩。所以,胡亥一当上皇帝,就乱杀人,看待杀人,就好像看待割茅草一样,不当一回事。这难道只是胡亥的本性生来就坏吗?他所以这样,是教导他的人没有引导他走上正道,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后来,贾谊到梁国上任担任太傅,悉心辅导梁王。可是梁怀王不慎骑马摔死,贾谊自伤没有尽到太博的责任,因此终日郁郁不乐,常常哭泣,一年多后,就死了,死时才33岁。

可是,贾谊这段精采的论述就此留传了下来。“草菅人命”作为一句成语,也被人们用来形容反动统治阶级杀人的凶残狠毒。

篇6:成语故事:草菅人命

贾谊,洛阳人,是汉文帝时的一个著名文人。自小聪慧好学,极有才华。被文帝召为博士,后又担任过太中大夫的官职。但因为被人嫉忌,后谪为长沙王太傅(老师)。政治上的不得志,使他以屈原自喻,写下了著名的《吊屈原赋》等文章。后来,汉文帝把他召回宫中,要他担任梁王刘揖的太傅。梁王是汉文帝最宠爱的儿子,文帝指望他将来能继承皇位,所以要他多读些书,希望贾谊好好教导他。

贾谊就此发了一通议论,他说:“辅导皇子,教他读书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教他怎样做一个正直的人。假使像秦朝末年赵高教导秦二世胡亥那样,传授给胡亥的是严刑酷狱,所学的不是杀头割鼻子,就是满门抄斩。所以,胡亥一当上皇帝,就乱杀人,看待杀人,就好像看待割茅草一样,不当一回事。这难道只是胡亥的本性生来就坏吗?他所以这样,是教导他的人没有引导他走上正道,这才是根本原因所在。”

后来,贾谊到梁国上任担任太傅,悉心辅导梁王。可是梁王不慎骑马摔死,贾谊自伤没有尽到太博的责任,因此终日郁郁不乐,常常哭泣,一年多后,就死了,死时才33岁。

可是,贾谊这段精采的论述就此留传了下来。“草菅人命”作为一句成语,也被人们用来形容反动统治阶级杀人的凶残狠毒。

篇7:成语故事:草菅人命

【注音】cǎo jiān rén mìng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一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解释】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残害人命。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仗势行凶,不顾别人死活

【近义词】滥杀无辜、生杀予夺、杀人如麻、视如草芥

【反义词】为民请命、为民除害 、人命关天

【年代】古代

【例句】旧社会土匪视人的性命如儿戏,动不动就~。

草菅人命的点评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就像贾谊举例来说,胡亥并不是生下来就是坏人,而是没有得到正确的引导。所以小朋友们,我们一定要懂得选择自己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对象,在我们做事情之前,首先要学会如何做人。

篇8:草菅人命成语故事

贾谊(前200—前168),汉族,洛阳(今河南洛阳东 )人,西汉初年著名政论家、文学家,世称贾生。贾谊少有才名,十八岁时,以善文为郡人所称。文帝时任博士,迁太中大夫,受大臣周勃、灌婴排挤,谪为长沙王太傅,故后世亦称贾长沙、贾太傅。三年后被召回长安,为梁怀王太傅。梁怀王坠马而死,贾谊深自歉疚,抑郁而亡,时仅33岁。司马迁对屈原、贾谊都寄予同情,为二人写了一篇合传,后世因而往往把贾谊与屈原并称为“屈贾”。

贾谊著作主要有散文和辞赋两类,深受庄子与列子的影响 。散文的主要文学成就是政论文,评论时政,风格朴实峻拔,议论酣畅,鲁迅称之为“西汉鸿文”,代表作有《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等。其辞赋皆为骚体,形式趋于散体化,是汉赋发展的先声,以《吊屈原赋》、《鵩鸟赋》最为著名。

篇9:草菅人命成语故事

【注音】cǎo jiān rén mìng

【出处】明·凌濛初《初刻拍案惊奇》第十一卷:“所以说为官做吏的人;千万不要草菅人命;视同儿戏!”

【解释】草菅:野草。把人命看作野草。指任意残害人命。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仗势行凶,不顾别人死活

【近义词】滥杀无辜、生杀予夺、杀人如麻、视如草芥

【反义词】为民请命、为民除害 、人命关天

【年代】古代

【例句】旧社会土匪视人的性命如儿戏,动不动就~。

篇10:成语和寓言故事

有一天,李白在做功课,外面来了一群小朋友,李白想:“反正做不完,出去玩一会儿再说。”于是,他就从窗户爬出去了。师父发现了,叹息道:“哎,孺子怎么不可教也!尽管聪明,一点就通,可惜心不在学习上面啊。”于是,有一位师弟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练武的时间到了,李白依旧心不在焉。趁师父不注意,李白朝伙伴们做了一个鬼脸,伙伴们忍不住笑起来了,师父见了,一掌就把李白打倒在地,不容李白解释,师父就撵走了这恨铁不成钢的徒弟。

李白想:“我也不想学,师父也不喜欢我,算了回家。”伙伴们都在挽留他,你一句我一句,可是李白两耳如同生锈根本听不进去,眼睁睁地看着李白收拾行李走了。其实这一切都在师父的安排之中。师父把这一切的后果都交给了一个老奶奶去处理了。

李白在回家的路上,口渴了,看到前面有个亭子,就绕进去了,问:“老奶奶,可不可以给我一碗水喝。”老奶奶说:“可以,在桌上。”李白这时发现老奶奶在磨一根铁杵。天生的好奇心让李白停住了脚步,就上前问:“老奶奶,您为什么要磨铁杵?”老奶奶答到:“我想要一枚针。”李白就更不明白了,铁杵那么粗,针那么细,这什么时候才能完成啊!李白问老奶奶:“值得吗?”老奶奶答道:“当你把铁杵磨成针的时候,你就会明白了。”李白的好奇心来了,说:“能给我磨一下吗?”老奶奶答道:“你这细皮嫩肉的恐怕做不了!”李白气匆匆地走了,当他走到门口时,老奶奶又说到:“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李白顿了一下,琢磨了一下这句话,懂得了老奶奶的用意。

这时,师父也正急得象热锅上的蚂蚁一样―――团团转。怕李白真得一走了之。对他的师弟正在发火呢!此时李白回来了,师弟给师兄使了个眼法,师傅气冲冲地说:“走了,就别再回来了。”李白跪在地上说:“师父,我错了。只要功夫深,铁杵也能磨成针。”师父笑了。看到这里,铁杵成针的主人公是谁,相信大家也已经了解了。

从此,李白一心一意学本领。长大以后,成了一名闻名国内的大诗人!

铁杵成针的启示:

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告诉我无论做什么事,只要下功夫,就没有做不成的。我们的学习也是一样,没有学懂的问题一定要学懂。如果我们能一天天地坚持下去,有一天也一定会学有所成的。

篇11:寓言故事和成语

五台山上有一种鸟,叫寒号鸟,它生有肉翅但不能翱翔。

每当夏季来临时,寒号鸟就浑身长满色彩斑斓的羽毛,它便自得地唱:“凤凰不如我!凤凰不如我!”。它天天都唱着,却不知道搭窝。

等到深冬来临的时候,它虽然很冷,但还是不搭窝,漂亮的羽毛也全部脱落了。当寒风袭来的时候,这光秃秃的肉鸟无可柰何地哀鸣:“得过且过!得过且过!”

读后:目光短浅的人,面对一点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对将来的一切都没有计划,他们只看现在,能偷懒就偷懒,能过去就不努力。他们一旦碰到挫折就会没精打采,消极悲观。

得过且过:只要能够过得去,就这样过下去。形容胸无大志。

中国经典成语寓言故事

寓言故事的成语

成语寓言故事《出人头地》

成语寓言故事《一箭双雕》

来源于寓言故事成语

成语寓言故事《以貌取人》

寓言故事的成语大全

成语寓言故事《以身试法》

成语寓言故事简写

成语寓言故事《柳暗花明》

成语寓言故事《草菅人命》(精选11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成语寓言故事《草菅人命》,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