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xiaocai”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5篇朋斯克简介,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朋斯克简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朋斯克简介
金色的兴安岭
作者:朋斯克[蒙古族]
一
太阳暖融融地照在乌珠慕尔沁山地——兴安岭的支脉上,像涂上了一层金黄色。软风一阵阵拂着海浪般的草丛,发出沙沙声响。浓厚的野草芳香中,还夹杂着稍许的硝烟味。南边不远的地方燃烧着熊熊野火,烧红了半边天,乌黑的烟雾染黑了低空的几朵白云,使这空旷荒凉的山地构成别致的景色。遥远的什么地方清脆地响了几下枪声,便完全寂静了,金色的山地间越显得静荡荡的。
南山坡上出现了二十多个骑马的杂色队伍,左右两边有几名押队的军人。杂色队伍中有穿纯乌珠慕尔沁式镶红边白皮大袍的,有穿焦黄色带头兜的国民党军大衣的,也有穿黑布短袄的,也有穿喇嘛衣裳的,一个个无精打采、东倒西歪地坐在马鞍上,无可奈何地走着。
“看情况,战斗已经结束啦。这样走多咱能赶上连队?快走吧!”骑高大枣红马押队的一个军人,对旁边另一个战士说。
“这帮家伙给脸不要鼻子,顶着屁股一个劲儿赶还慢吞吞的。你领,我赶吧!”
“对,额尔德慕图。你在旁边注意监视。凭我这匹枣红马,不把这些家伙领的脖子伸一丈二尺长那才怪哩。”他泼刺刺地纵开马驰到队伍三角线上,绷着颧骨高高的圆盘脸,大声喊道:“大家伙听着,我命令你们赶快跟着我走!战斗已经结束啦,赶上连队以后,你们可能见着你们头儿包俊峰。”接着,把翻面红马靴后跟一磕,枣红烈马旋风似地狂奔开去。那军人右手持缰绳,挥舞着左手,不断向后命令:“跟上!跟上!”
离连队老远,枣红马像久别重逢一样,瞪着水汪汪的大眼珠瞧着它熟识的许多战马,高声嘶鸣起来。坡顶上许许多多人马中,一匹披散鬃毛的大黑牡马,立刻响应了嘶鸣,并且旋风似地一转,把坐在它背上聚精会神擦战刀的主人,掀翻在地上。这黑凛凛的大个子暴躁地跳起来,狠狠地举起拳头要揍,可是他没舍得打,拳头举到半空又慢慢落下了,爱惜地骂道:“枣红马是你干哥哥咋的?离开几点钟工夫就想的这么不要命!”
“巴特尔是你们班长,枣红马也是你们班马匹的班长,它为啥不想呢?我看黑马比你还有感情,哈……”一个战士打趣地说。黑大个子却不理会,牵住披散鬃毛的大黑牡马,照相聚精会神地擦那把战刀,一面瞧着刀面上刻的几个字,得意洋洋地说:“好快刀,砍胡子脑瓜就像切西瓜,咔嚓一声就下来了,比咱们哈尔滨工厂造的还好咧!”
把俘虏队押到近处,巴特尔纵开枣红马驰过来,敏捷地跳下马便放开了缰绳。这久经征战的枣红马也不乱走,驯服地到大黑牡马跟前互相嗅着。巴特尔走向前,笔直地挺着腰,马靴后跟砰地碰到一起,敬礼说:
“报告连首长,战场打扫完啦,收容了二十三个俘虏,缴获十四支步枪,一挺加拿大轻机……别的胡子都漏网啦?”
“不用提啦,几百个胡子跑到这疙瘩,一伙两伙散着都没影啦,哪边都没追上,只打死、抓住了十多个胡子。”一个颀长漂亮的青年军人带点忧郁的神气答道。旁边另一个挎着驳壳枪的不高不矮的中等个子军人,蹲着身子吃力地看地图。
“指导员,我寻思把胡子都消灭完了呢。唉,好容易找到,又漏网了……”
“哈……不要紧,”指导员说,“胡子虽然没全部歼灭,可是也够他们呛。我还没告诉你,我们追到这儿,把胡子唯一的重火器马克沁重机枪、八二迫击炮也缴啦,把胡子参谋长王铁山也打死啦。”
“呵,把王铁山打死啦?好呀?好呀!在哪儿?我去看看!”
“班长,在坡底下呢,我领着去看。”一个十七八岁脸蛋红红的汉族小战士,用他杂拌蒙古话说着,使劲拉住班长巴特尔的手往前走。
“小李,你怎么呵?打死了几个,抓住了俘虏没有?”
“没有,副班长也像你,尽叫我安马桩子,要不,我真要抓他几个狗养的。班长,冲锋时候,我捡着了一把胡子扔的日本战刀,那刀可好啦,要是你的手没有毛病我一定送给你,刀上还刻着‘诺门汗战争凯旋纪念’。指导员说是小鬼子给参加诺门汗战争的伪满军官发的纪念,哈尔夫可乐坏啦,他用那刀还砍死了一名胡子炮头……”小李热情地跳蹦着说个不停。
巴特尔兴冲冲听着小李讲,猛地站住了,脸色有点异样,问道:“你说什么?那把刀上有‘诺门汗战争凯旋纪念’的字?”小李觉得他的神色很奇怪:“班长你怎的哪?”
素来沉着的巴特尔立刻拐转了念头,心里想:“哪有这么巧就是那把刀呢,参加诺门汗战争的伪满军官当反动派的不‘老鼻子’吗?”便笑着对小李说:“没事。我右手为什么没劲儿,为什么不使马刀?知道这个你就明白个大概了。”
“你右手不是在去年边沈战役上挂彩的吗?和这刀有什么关系呢?”
“不是,这里有一段小故事,以后有工夫再讲给你听。”
他们继续往东走,跨过了一个秃脑瓜的胡子死尸,那家伙光溜溜的后脑勺朝上,死劲地啃了一嘴土。又走了几步,小李指着一个穿黑缎子长袍的死尸说:“过去,就是这小子杀害了老向导的儿子!”
“这么说,那个老大爷乐坏了吧?”
“可乐坏啦,小胡子都翘起来啦。”
“哈……”
又走了几十公尺远,便几了王铁山死尸,王铁山的脑瓜全炸飞了,剩下个光脖子,只能从他穿戴上看出与众不同:绿帆布美式上衣,跑裤式的下衣,乌黑油亮的高腰美式胶皮鞋。巴特尔骂了一声,狠狠地踢了一脚,把他翻过来,死尸的两条长腿却很自然地成了“罗圈”。巴特尔反复摆弄,老弄不直。再仔细瞧了瞧附近,突然向小李说:
“假的!我看这王铁山是假的!”
小李吃了一惊:
“怎么是假的?”
“哼,怎么是假的?你说王铁山是汉人是蒙古人?”
“当然是汉人啦。”
“哪里的叹人?”
“指导员不是说过关里的人嘛。”
“小鬼,这就是了,关里的汉人尤其是像王铁山那样住大地方的人,不可能有罗圈腿,这明明是从小骑马长大的草地人。”
“我不信,王铁山不是一九四七年到乌珠慕尔沁的吗?骑几年也能成罗圈腿的。”
“你这人,真是!我们从一九四五年当骑兵,怎么没成罗圈腿呢?再说,他的脑瓜炸没了也有问题,你们在这里抛过手榴弹没有?”
“没有,六○炮可没少打。”
“这,越露馅了,你看看!”巴特尔指着只动了点地皮的爆炸点,又证明说:“六○炮就这么点弹坑吗?可能是胡子自己用手榴弹炸死的。胡子在这儿抵抗了多久?”
“就这个坡上抵抗的顽强,足有一个多钟头,莫尔根班长就是在这里牺牲的。”
“一定是一面抵抗着,一面研究了花招,咱们赶快回去向连首长报告吧。”
他俩急忙赶回来。这时连队已经驾好帐篷了,没摊上勤务的人,都已呼呼大睡。巴雅尔副连长正伏在一张铺在马鞍上的军用地图上打盹,地图揉成一团。巴特尔大声喊道:“报告副连长,有了问题。”巴雅尔吃了一惊,连忙抬起头来,睡意朦胧,糊里糊涂地问道:“马跑了?快派几个人赶回来。”小李和巴特尔忍不住嘻嘻笑起来,想道:“连长调到团部,副指导员到师部去受训,就剩他和指导员,真辛苦呵!”
巴特尔说:“马没跑,都吃的好好的;我报告另个新问题。指导员呢?”
“他了解俘虏情况去啦,嗳,什么问题?坐下来谈谈。”
巴特尔和小李坐下来。巴特尔把情况谈了以后,巴雅尔的睡意完全消失了,他好奇地着眼睛叫进来正在收拾鞍子的通讯员说:“快去!快去!告诉指导员,说有要紧事商量。”一连啧啧地赞叹似地对巴特尔说,“你当侦察班长不到两个星期,业务搞的不赖呵,发现了新问题。”
政治指导员察干带着锵然的马靴声,急速地走进帐篷来。“嗬,巴特尔和小李在这儿哪,必定侦察到了重要问题。研究这帮俘虏队可有兴趣啦,团政委说包俊峰胡子是内蒙古反革命势力最后残留的杂种产儿,真符合,不到四十个俘虏中,你说有哪些地区的人哪?有兴安盟的,哲、昭盟的,锡、察盟的,还有一个伊克昭盟的呢。这里有日伪军官、逃亡地主、反动牧主、兵痞子、受骗的农牧民、听谣言失足的喇嘛。抓住胡子包俊峰以后,那肯定的,类型更要多,那时候我主持着开个内蒙古反革命分子展览会,哈哈……”察干政治指导员兴高采烈地准备说下去。
“指导员,巴特尔他俩发现了被打死的不是真王铁山。”巴雅尔打断了他的话。
“什么?不是真的?”
巴特尔把情况又谈了一遍。察干踱着步子沉思了一会,咬着牙严峻地骂着:“哼!这伙该死的土匪!倒使起‘金蝉脱壳计’来啦。对,我和副连长再到现场去检查一下,肯定是可疑的话,这倒没什么了不起,我们不是有三十多个‘舌头’吗?巴特尔,你去俘虏队好好了解了解。”说完便和副连长走了。
巴特尔刚到俘虏队第二号帐篷跟前,就听得见哈尔夫在厉声叫骂:“混蛋家伙,这不是在国民党军队里,又不是包俊峰胡子队,你摆什么臭架子,你再打一下,我就宰了你。”巴特尔进去一看,哈尔夫抽出新缴获的水银般明亮的日本战刀,叉着腰恶狠狠地盯着蹲在帐篷角落里一个家伙,那家伙把头深深地缩在国民党黄色大衣领里,一动不动。另一个浑身油污穿红以皮袍的黑喇嘛,捂着晒成黑棕色的大脑袋,正呜咽不休。原来哈尔夫给俘虏送来了饭,他又到另一个帐篷去的时候,这伙经过一场战斗又饥又饿的俘虏,起了一阵抢饭**,帐篷内的小战士一时没禁得住,十几个“炮头”,一窝蜂似地涌上去,这黑喇嘛也伸手去抢,被那家伙迎面狠狠一拳,打掉了四颗门牙,因此忍不住啼哭起来。
巴特尔不由得怒火腾腾,厉声喊:“站起来!”那家伙才开始惊怯,乖乖地站起来。巴特尔叫哈尔夫把他捆起来,然后向俘虏宣布:“谁捣蛋,就不客气!”那挨揍的黑喇嘛用感激的眼光痴痴地注视着巴特尔。巴特尔看了看他又肿又裂的还在出血的大嘴和痴愣愣的眼光,便觉得这黑喇嘛又可笑又可怜,不由的对他笑了笑。黑喇嘛笨重地点了点大方脑袋,操着满口乌珠慕尔沁口意说:“嗳,达日嘎,你是好人。”又竖了竖大拇指。巴特尔挨着他坐下,黑喇嘛身上发出浓厚的羊膻腥味儿。巴特尔说:“解放军都是好人。”喇嘛又点了点大脑袋说:“嗯,都好,可是——”巴特尔笑着问:“可是什么?”喇嘛小心地瞧着哈尔夫的后影轻声说:“那个哈尔沁人可厉害。”原来黑喇嘛像拖不动的大靴子似地慢腾腾地正走时,哈尔夫急躁地用枪口顶过他一次。巴特尔哈哈大笑着说:“别看他外表厉害,心眼可好呢,刚才不是骂那个家伙了吗?”喇嘛心服地再一次点了点头。
“你叫什么名字?”
“仓日布。”
“哪个庙的?”
“乌兰哈拉嘎庙。”黑喇嘛抽回去耷拉下来的鼻涕。
“哈……看你挺受气的,为什么当了胡子呢?”
“啊,达日嘎,上了当啦,上了‘北京喇嘛’当啦。”
“谁叫‘北京喇嘛’?”巴特尔好奇地问道。他曾听过不少喇嘛奇奇怪怪的浑号,但听到叫“北京喇嘛”还是头一次。
仓日布喇嘛却答的挺简单:“就是那王蛮子的参谋。”
“噢——你就跟着他当胡子啦。”巴特尔心里开始注了意,继续又问:“这次被俘前还跟着他吗?”
“是。”
“王铁山也在跟前?”
“对。”
巴特尔掏出烟口袋、纸,自己卷了一支,也送给他卷,喇嘛说:“我不抽,闻闻就行。”
“那你就使劲儿闻吧。”拿出一大把烟草给他。仓日布喇嘛如获至宝般地接过来,小心地装在红布小袋里,又拿出一些放在手掌里搓碎了,一撮又一撮不要命地向粗鼻孔里抽,第四次点头说:“真香。……跟上‘北京喇嘛’,连鼻烟都闻不上啦。”
“你怎么跟上了‘北京喇嘛’?”
“唉,说起来话长。‘北京喇嘛’前年在庙里到处说:‘哈尔沁八路,烧庙杀喇嘛,见着行为不正的喇嘛,就割鸡巴。’又说,‘当胡子吃点喝点玩点——老三点,可好过,”我更动了心。谁知当了胡子遭的这个罪可不用提啦,就像个活地狱,你看看!”他脱开红布油污大袍的领口,露出深棕色的前胸,上边青一道紫一道净是鞭伤,他说:“我们好多人想溜出来,可是炮头们监督很严,跑出来也脱不过人家手呀!人家骑好马拿好枪,一个个真是杀人不眨眼啊!被抓住了没二句话就枪毙!逃又逃不得,呆又呆不得,真要命呀!”
“这会儿你看清楚了吧,烧喇嘛庙的是谁?打喇嘛的是谁?救喇嘛的是谁?要没有哈尔沁八路你能逃出活地狱吗?”
仓日布第五次点了点大方脑袋说:“这会儿我算明白了,八路好。”
“明白了就好,你有啥谈啥,别害怕。”
“宗喀巴佛鉴明,我要昧掉良心,下世转入十八层地狱。”仓日布喇嘛指着伤痕又说,“胡子对我这么狠;你们不打不骂还给饭吃给烟闻,我对得起你们,绝不能昧掉良心。”
受伤躺着的另一个胡子,咬着牙爬起来,对巴特尔指着绷带说:“啊,达日嘎,要在胡子队里谁管我呀,死了不如一条狗,你们对俘虏还这样好。”
这时,察干指导员满脸红光的走进来对巴特尔说:“你出来一下。”
“副连长我俩又发现了新证据,离尸体东边五百多公尺远,找到了一件乌珠慕尔沁大皮袄,还有帽子、蒙古靴,上边很多血,这一定是换完衣裳后扔的。”
“对啦,这肯定是胡子的花招,我先和仓日布了解一下看看。那喇嘛被俘前跟着王铁山的参谋‘北京喇嘛’,他会知道的。”
巴特尔又走进帐篷慢慢转了一圈,跟其他俘虏谈了谈,最后到仓日布喇嘛跟前坐不问:“怎样,战斗中吓坏了吧?”
“啊呀!达日嘎,那就不用提啦!呼天不应,喊佛不答,我真没想到活过来。”
“仗一开始,缴枪就得了呗。”
“我早就想缴枪啦,可是炮头们监督的厉害。”
“噢,一打仗还有炮头监视?你们头儿包俊峰、王铁山他们呢?他们几个到打仗时候干些什么?”
“他们也打。王铁山在这一次战斗上受了重伤,包俊峰没咋的。”
“王铁山受伤以后呢?”
“‘北京喇嘛’和嘎拉僧台吉把他扶着走了,我是在坡西被俘的,以后怎样就不知道了。”原来这仓日布喇嘛耳朵聋,还没听着王铁山被打死的消息呢。巴特尔看出这点更进一步问道:
“王铁山穿什么样衣服?”
“布敦达日嘎嘛,穿缎子衣服呗。”
“他不是穿‘阿美利卡’衣服吗?”
“他可是有那么一套,不常穿。”
“他那伤势,能不能跟着胡子走?”
首页 2 3 4 5 尾页
篇2:诺克斯简介
诺克斯东北铁路“中立化”计划
清末美国与日俄争夺中国东北的方案。19(宣统元年)美国国务卿诺克斯提出中国东北铁路中立化的计划,企图以此在中国东北打破日俄的垄断局面(见日俄密约),从而为美国建立起优势地位。
美国自19世纪末就把中国东北看作它在远东的重要市场。日俄战争后,日本和俄国分据南满铁路和中东铁路,并将这两条铁路所经过区域划为各自的势力范围。美国为维护其在该地的商业利益和投资权利,以“门户开放”政策为武器与日俄展开了激烈角逐。
1909年塔夫脱总统上台后,竭力推行“金元外交”,特别重视在华寻找投资机会,在政府授意下,美国几家大银行组成专门对华投资的财团。该财团驻华代表司戴德来中国后,极力谋取在东北投资筑路的权利。这时清政府也正打算铺设从锦州经齐齐哈尔至瑷珲的铁路以抵制日俄。10月2日,司戴德与东三省当局签订了《锦瑷铁路借款草合同》,规定由美国财团出资、英国保龄公司包工修筑此路,建成后由中、美、英三国合组公司管理。
诺克斯在得到草合同已获得清政府批准的不确切的报告后,立即利用这个以为已经到手的锦瑷铁路投资权作为筹码,制定出东北铁路中立化计划。这个计划共有两个方案:①将东北所有铁路置于“经济的、科学的和公正的管理机构之下”,为此,由有关各国提供国际贷款,使中国赎回东北各铁路,在借款期间由提供资金的国家共同监督管理。②如第一项建议不能完全实现,则由英、美两国支持锦瑷铁路计划,并邀请其他国家共同参加投资,修筑此路及随后的其他铁路,同时贷款给中国,以赎回“愿归于这一系统的现有铁路”。
诺克斯的这一计划实际上是以“中立化”为幌子,迫使日俄将南满、中东两铁路交出,使美国得以凭借其雄厚的资本力量在东北铁路的“国际共管”机构中及在锦瑷铁路合营公司中居于领导地位,以扩张自己的势力,达到独享东北铁路权益的目的。
11月6日,诺克斯首先把他的计划以备忘录形式照会英国政府,希图得到英国的支持。但英国的远东政策是以英日同盟为基础,因此在复照中对第一项方案建议“展期考虑”,对于修筑锦瑷铁路一事,主张邀日本参加。尽管遭到英国冷遇,诺克斯仍将该计划于12月14日分别向日本、俄国、法国、德国和中国提出。日俄两国对“中立化”方案断然拒绝,对第二项建议则分别提出各自的对案:日本提议参加修筑锦瑷铁路,并由该路某站起修建一条到达南满铁路的支线;俄国建议取消锦瑷铁路计划,而另筑一条从张家口到恰克图的铁路。法国因与日俄有盟约关系,表示非日俄赞同,法国不能参加。列强中唯有德国对诺克斯计划表示支持,但它在东北没有左右大局的势力。清政府对美国提案极表欢迎,同时深知中立化计划“须视锦瑷为基础”,便批准了经改订的锦瑷铁路合同。然而,诺克斯计划在日俄反对和英法拒绝支持的情况下很快落空,不仅没有削弱日俄在东北的势力,反而促成了第二次日俄协定的订立,使美国在远东更加孤立。
篇3:拉克斯内斯简介
拉克斯内斯
姓名:拉克斯内斯(halldó kiljan laxness)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
国籍:冰岛
所获奖项:1955年诺贝尔文学奖
哈尔多尔·基里扬·拉克斯内斯(halldó kiljan laxness,1902- )冰岛作家。出生在冰岛首都雷科雅未克,在自家经营的农场里,度过童年时代。他最早的启蒙都是是他认为“有生以来所认识的最有独立性格的女性”──他的母亲。
19,他到首都求学。高中文凭还未拿到手,他便离开了中学。17岁时出生了小说《自然之子》(1919),全局全书充满了乡野间的浪漫。同年他离开冰岛,到欧洲大陆旅行。1927年,他发表重要的、充满内省的自传体小说《伟大的克什米尔织工》。1927年至1930年,他先后旅剧加拿大和。这个时期,他接受了社会主义思想。
1930年,他回到了祖国。此后的十年间,接边写出了以冰岛劳动人民生活和斗争为题材的三部长篇小说:《莎尔卡·瓦尔卡》(1931-1932),《独立的人们》(1934-1935)、《世界之光》(1937-1940)。这三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可以说是世界文学“红色的三十年代”中的重要成果。
二次大战期间,拉克斯内斯又创作了总称为《冰岛钟声》的3部长篇历史小说:《冰岛钟声》(1943),《浅发女郎》(1944)、《哥本哈根的火光》(1946)。小说描写了17世纪冰岛人民反抗丹麦人统治的斗争。拉克斯内斯还以极大的政治敏感写了现代题材的小说《原子站》(1948)。1960年,发表了最后一部长篇小说《重返乐园》。除小说外,拉克斯内斯还创作或改编了多部戏剧,并有散文诗多种。
1955念 ,“为了他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中所流露的生动的、史诗般的力量,使冰岛原已十分优秀的叙述文学技巧更加瑰丽多姿”,拉克斯内斯获诺贝尔文学奖。
篇4:奥克塔维奥· 帕斯简介
奥克塔维奥· 帕斯
姓名:奥克塔维奥· 帕斯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14年
国籍:墨西哥
所获奖项:1990年诺贝尔文学奖
奥克塔维奥· 帕斯(octavio paz, 1914~)墨西哥诗人、散文家。生于墨西哥城。父亲是记者、律师,曾任墨西哥革命中著名将领埃米里亚诺·萨帕塔驻纽约的代表。母亲是西班牙移民的后裔、虔诚的天主教徒。祖父是记者和作家,祖母是印第安人,帕斯的童年就是在这样一个充满自由与宗教气氛的环境中度过的。帕斯从5岁开始学习,受的是英国及法国式教育。14 岁即入墨西哥大学哲学文学系及法律系学习,阅读了大量的古典和现代主义诗人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后来又接受了西班牙“二七年一代”和法国超现实主义诗风的影响。
1931年开始文学创作,曾与人合办《栏杆》杂志。两年后又创办了《墨西哥谷地手册》。当时他对哲学与政治兴趣很浓,曾阅读大量具有马克思主义倾向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1937年在尤卡坦米岛创办一所中学,在那里他发现了荒漠、贫穷和伟大的玛雅文化,《在石与花之间》就是那时创作的。同年他去西班牙参加了反法西斯作家代表大会,结识了当时西班牙及拉丁美洲最杰出的诗人们。《在你清晰的影子下及其他西班牙的诗》就是在那里出版的。回到墨西哥以后,帕斯积极投入了援救西班牙流亡者的工作,并创办了《车间》和《浪子》杂志。1944年赴美国考察研究。1945年开始外交工作.先后在墨西哥驻法同、瑞士、日本、印度使馆任职。1953至1959年回国从事文学创作。后重返巴黎和新德里,直到1968年为抗议本国政府镇压学生运动而辞去驻印度大使职务。从此便致力于文学创作、学术研究和讲学活动。主要诗作有《太阳石》(1957)、《假释的自由》(1958)、 《火种》(1962)、《东山坡》(1969)、《清晰的过去》(1974)、《转折》(1976)、《向下生长的树》(1987)等。其中《太阳石》是他的代表作,曾轰动国际诗坛。散文小说诗歌文学作品有《孤独的迷官》(1950)、《弓与琴》(1956)、《榆树上的梨》(1957)、《交流》(1967)、《连接与分解》(1969)、《仁慈的妖魔》(1974)、《索尔 ·胡安娜·伊内斯或信仰的陷附》(1982)、《人在他的世纪中》(1984)、《印度纪行》(1995)等。在《翻译与消遣》(1973)中,他翻译了我国唐宋一些诗人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帕斯的诗歌与散文具有融合欧美,贯通东西,博采众长、独树一帜的特点。1963年曾获比利时国际诗歌大奖,1981年获西班牙塞万提斯文学奖,199o 年由于“他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充满激惰,视野开阔,渗透着感悟的智慧并体现了完美的人道主义”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同年出版了《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全集》。
《太阳石》、《假释的自由》、《火种》、《东山坡》、《清晰的过去》、《转折》、《向下生长的树》、《太阳石》、《孤独的迷官》、《弓与琴》、《榆树上的梨》、《交流》、《连接与分解》、《仁慈的妖魔》、《索尔 ·胡安娜·伊内斯或信仰的陷附》、《人在他的世纪中》、《印度纪行》等
篇5:尤利乌斯·伏契克简介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03年2月23日-1943年9月8日
出生地:布拉格工业区
国籍:捷克斯洛伐克
“人们,我是爱你们的!你们可要警惕啊!”这是捷克斯洛伐克优秀的共产主义战士、民族英雄、革命的新闻工作者、作家、文学戏剧评论家尤利乌斯·伏契克所著《绞刑架下的报告》一书的结语,也是他留给后人的珍贵箴言。它充分地表明了伏契克对人民的深沉的爱和对敌人的刻骨的恨。
1903年2月23日,伏契克诞生在布拉格工业区的一个工人家庭。他从小喜欢戏剧,上中学时就开始搞文学创作,后来进入布拉格大学文学院攻读文学。由于家境贫寒,他一边学习,一边给人补习,还在建筑工地上当过工人。在大学里,他刻苦研读马克思主义著作。青少年时期的伏契克就是非分明,热爱工人和其他劳动群众,憎恶反动的、贪得无厌的资产阶级。
1921年5月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刚刚成立,18岁的伏契克就加入了党的队伍。他长期从事新闻工作,曾任捷共中央机关报《红色权利报》编辑、该报驻苏记者和党的文化刊物《创造》主编等职。1929年,他在参加北捷克煤矿工人大罢工时,撰文深刻地揭露和控诉资本主义给工人带来失业、贫困和死亡的罪恶。他把报刊作为工人阶级争取实现社会主义的斗争武器。希特勒德国吞并捷克斯洛伐克后,伏契克在布拉格等地从事反抗纳粹占领的地下活动。1941年初,捷共第一届地下中央委员会遭到敌人的破坏,他参与了组建第二届地下中央和领导人民反占领斗争的工作,为把自己的祖国从德国法西斯的铁蹄下解放出来进行了坚持不懈的斗争。
后来,伏契克不幸被德国盖世太保逮捕。在狱中,他在随时都有可能遭到杀害的情况下,写下了《绞刑架下的报告》这部不朽著作。该书通篇正气浩然,光彩照人。伏契克敢于藐视暴敌、顽强斗争的大无畏英雄气概,他为了维护人民利益、保卫组织和同志安全而不惜赴汤蹈火的自我牺牲精神,以及坚信敌人终将覆灭、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人民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都在书中得到了充分反映。这部小说诗歌文学作品后来被译成八十多种文字,在许多国家发行,成为全世界进步人们共同的精神财富。这本书的中文译本,早在50年代初,就在我国出版,许多年来,它一直在我国青年中广为流传,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伏契克在狱中经受了种种非人的严刑拷打,但他始终坚贞不屈。1943年9月8日,他怀着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高唱《国际歌》英勇就义,牺牲时年仅40岁。
作为真正的共产党人和伟大的爱国者,伏契克的光辉形象永远活在革命人民和进步人士的心中。
★ 海克斯康口号
★ 勃兰兑斯简介
★ 高朋为何还在?
★ 呼朋引伴造句
★ 简介模板免费
朋斯克简介(锦集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