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孤独的人”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低头思故乡散文,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低头思故乡散文,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篇1:低头思故乡散文
低头思故乡散文
老祖先什么时候因啥给我们村起了那么好个名字,实在是无从考究。在刘集地面甚至更大的范围,人们都知道胜光村(老早里人叫胜古庄)村子包括赫、惠、赵三堡子。赵家堡子大一点,也不过三十来户;赫家堡子最小,包括后来移居村外的几户,总共有20户吧!说来也怪,三个堡子的姓纯之又纯。特别是惠家堡子,用当地人的话说,没个杂木楔楔。赵家堡子有几户李姓,却散居在北门外头;赫家堡子的几户惠姓,是惠家堡子的两支血系,一曰锡户,一曰经户。
我常常有种了却不了的心愿,写一写这古老的胜光村,写一写生我养我的惠家堡子。每每提起笔来却无从着手。故乡在炎黄子孙的历史上和心目中,哪怕是不值一提的,而在自己的心中无论如何是神圣的啊!唐大诗人李白面对明月低头思故乡,那不就是种圣洁的感觉吗!我低头思故乡,以表示向故乡致敬!
家乡藏着我一辈子的记忆。
我是惠家堡子人,一辈子觉得惠家堡子的人最亲。小时候,不管是本家人还是旁系宗族,都亲亲地喊我旺旺。老老少少男男女女的人都爱逗我玩。不知谁给我起了个叫“老瓮”的外号。直到如今我回家乡去,年纪长点的人还会高兴地夸耀说,老瓮回来了!这外号的来由是我小时候长得又胖又矮,像一条盛水的老瓮。叫着叫着咋都觉得亲呢。后来我发现这就是爱称,也是家乡人刻在我心中的记号,是我和家乡人的'感情哇!
离开惠家堡子半个多世纪了,当年那些老的少的像电影拷贝一样在脑海里存得好好的。忘不了过去的事的时候,就又像过电影似的一个个闪现在眼前。我们那堡子是穷了点,可人都很勤谨,也很善良的。三娘家的日子好一点,她那笑声村人们就讨厌,嫌她可憎。其实三娘可亲呢,她闲着了就抱住我的头帮我逮虱子。她很少有闲着的时候,只是锥帮纳底时才坐在前门口跟妯娌们聊天。一娘矮矮的个子,很能干。她跪倒麦场里用棒槌打麦,一晌一晌不起来,他们家庄稼颗儿就是她这样捶出来的。她过着艰难的孤儿寡母的生活。远门有个二伯,老是打鸡啼起半夜的,每天赶早出村外顺车渠去拾粪。拾不到粪他也不空手回家,常常是背一捆柴回来。一些家就发现自家的麦秸积少了一豁子。有人就说二伯老是偷偷摸摸的,给他起了个外号叫“手不牢”。可是村上的红白事,家家都请二伯当住事。二伯的人气挺旺。用村人们的话说,这就叫“不记仇”。大家就凭着这,和睦相处,一辈传一辈。
我家属村子里的锡户。六伯名叫锡凯(我父亲的亲哥哥)却是个多事的主。一娘的寡妇娃日子实在无法过前去了,有人给她介绍了个鳏夫。六伯大为恼火,说她败坏门风。他有挂挂面的手艺,挺辛苦的。每天下午和面,搓成碗口壮的条,盘进面池里,格一个时辰搓一次条,整整一个晚上的忙活,直到把条搓细,第二天太阳出来上架。那晚他正搓条,有人向他告密,说那鳏夫进了一娘家的门。六伯不问三七二十一,提了根棍扑了进去。人家闻风溜了。六伯的面却饧过了头。他后悔的直骂人家“谎报军情”!
一娘最终实现招赘,给我们村里引入第一个杂姓,那人姓汝。接着经户里也有寡妇招赘,村里又多了个叶姓。两大户族各有杂姓,谁不笑话谁。其实也是世情到那儿了,法律允许寡妇改嫁。也算是我们村里人的一次思想进步吧。六伯后来说,他想起那糊涂事就觉得好笑!
老韩头落脚我们村却大有无缘无故之嫌。他在我们村无亲无故的,因啥别进这个楔子,村里人也不管,说那是人家干部的事。老韩头也没有什么家产,却和大家一样成了农业社的社员。农业社在饲养室旁边的一片空地上给他盖起了房屋,他成了终生饲养员。老韩头脾气不好。饲养室门口有眼井,井台上放着公用的桶和担,谁家挑了水,就及时放回原处。老韩头常为不见了桶担在村头可着嗓子日娘叫老子地骂街,没人嫌这位外来户人给大家撒歪。反倒有人说,村上就得有这样个人讲正义。听说老韩头死的时候已经实行了责任制,各家各户凑钱把他葬进了我们村的公坟里,丧事办得也挺体面。多好的村民啊!
人好,村风就好。村人很骄傲,说咱们村人老几辈没有一个犯律坐牢的。我庆幸自己是这个村里的人!
篇2:低头思故乡作文
时间从指间悄然流逝,摊开记忆,载着我的思念,飞过地平线,直到那里——我的故乡。
思你,我的家。
家,一个刹那间温暖心扉的呼唤,那里,是我的起点。
简单的陈设,平常的家电,何时回忆起,都弥漫着淡淡香味,有熟识的感觉。
还记得,母亲以前在一家厂里上班,我每次放学归来,都能从她工作屋的后窗瞧见她。那时的我,悄悄爬上低低的窗台,偷偷地看她一会儿,再甜甜地唤一声:“妈妈。”于是她微笑着走来,递给我钥匙。这出喜剧,不知上映多少年。如今,那里已是破败不堪,碎玻璃散了一地,砖头裸露在外,令人顿生伤感。
念你,我故乡的亲人。
姥姥的离去是我心头永远的痛!还记得您带我去看田里的油菜花,香味充溢着我的呼吸,鹅黄明亮了我的双眸,我拉着您的手咯咯地笑个不停,您则爱怜地抚着我的头,轻轻嗔怪一句:“小淘气。”然后您会带我到河堤上漫步,看天边红霞散落人间。您指着落日余辉映衬的云彩,问我那像什么。我那些天真浪漫的解答还在耳边回荡,却不料,骤然间您悄无声息地离开了我,没有泪水,没有嘱咐,只是将自己交与这一片热土。就让故乡,在时间的长河里,静静地载着您入梦。
想你,我的母校。
带回一张毕业证书,就算是了结?放不下,更忘不掉的,是你——我的母校。你依山临水,辛勤培育着这一片乡土上是颗颗新苗。我们的成绩都是您的功劳,也许还不够辉煌,却很值得。而今再次回去,还会有那些熟悉的脸庞与读书声吗?
往事如尘,尽随风散。
淡漠的人情,衰败的土屋,熟悉的脸庞,难道是物非人亦非?
我思,我念,我想,只渴望回到那美好的曾经,细数我灿烂的微笑,然而,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回不去的地方叫故乡,真正的`家乡是没有人可以回的去的,一切的一切,都已不复存在,就连泛黄的记忆都会被抹去。
挽留不住你,伸出手去,握住的,只是虚空。
谁,还我那个魂牵梦绕的故乡?
篇3:低头思故乡作文
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中秋节,在初秋时节悄然而至。在这举家团圆的日子,我和爸爸妈妈带上月饼、带上思念,一起去爷爷奶奶家吃团圆饭。
在爷爷电话催促中,我们一路驱车,迎着稍有一丝凉意的秋风,终于到了爷爷奶奶家。还没进家门,就看到了爷爷奶奶忙碌的身影,为了吃好团圆饭他们是费心又费力,但是,看到他们脸上的笑容,就知道他们心里乐着呢!走进家门,果不其然,桌上已经摆满了美味佳肴,都是我平时喜欢吃的,比如螃蟹、黄鳝、黄鱼、八宝鸭等等,不用看、只闻着香味就已让我垂涎三尺、欲罢不能。在一阵忙碌后,终于开席,我便津津有味地吃起来,其间,我还用饮料敬了爷爷酒,只把爷爷乐开怀,夸我越来越懂事、越来越孝顺了,我是一边听着赞许声、一边品尝着美味,直到打上了饱嗝,还觉得很不够!大家边吃边叙,喜气洋洋,看着大家的欢颜,我才明白这团圆饭的意义!
晚饭过后,进入中秋的特有节目——吃月饼、赏月。我们围坐在院子里,一边吃着各式各样的月饼,一边欣赏着天边那一轮明月。无数的繁星在浩瀚的天空中,有的在自由自在的玩耍,有的羞答答的躲在云层中,有的则偷偷眨着眼睛,好像在逗着我们。一轮圆月像一个光滑无瑕的水晶球,挂在天边,好像离我们很远,又好像近在咫尺,惟妙惟肖,静逸美丽,又带着一丝神秘,好像在远方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她那温柔而皎洁的月光,如河流一般宣泄,洒满大地,把周围的树木、农田、房屋,全部裹在了一层银色的薄薄的轻纱曼中,好像是一个温柔的母亲把孩子揽在怀里,是如此的亲近、如此的伟大!这样一个美丽的夜晚,能不让人思绪万千、情满感怀吗?怪不得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多少千古名句。仰望星空,我不禁吟诵起李白的那一首《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是啊,那一份乡情、一份乡愁,就如这明月眷恋着大地一般,让人无法割舍、永驻心间!
篇4: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2、《冬日山居思乡》
唐·周贺
大野始严凝,云天晓色澄。
树寒稀宿鸟,山迥少来僧。
背日收窗雪,开炉释砚冰。
忽然归故国,孤想寓西陵。
3、《云梦故城秋望》
唐·戎昱
故国遗墟在,登临想旧游。
一朝人事变,千载水空流。
梦渚鸿声晚,荆门树色秋。
片云凝不散,遥挂望乡愁。
4、《夜雨寄北》
唐·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泊船瓜洲》
宋·王安石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唐·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8、《阴雨》
唐·白居易
岚雾今朝重,江山此地深。
滩声秋更急,峡气晓多阴。
望阙云遮眼,思乡雨滴心。
将何慰幽独?赖此北窗琴。
9、《客中寒食》
唐·李中
旅次经寒食,思乡泪湿巾。
音书天外断,桃李雨中春。
欲饮都无绪,唯吟似有因。
输他郊郭外,多少踏青人。
10、《江岸秋思》
唐·杜荀鹤
驱马傍江行,乡愁步步生。
举鞭挥柳色,随手失蝉声。
秋稼缘长道,寒云约古城。
家贫遇丰岁,无地可归耕。
11、《回乡偶书》
唐·贺知章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静夜思赏析
这首诗写的是在寂静的月夜思念家乡的感受。
诗的前两句,是写诗人在作客他乡的特定环境中一刹那间所产生的错觉。一个独处他乡的人,白天奔波忙碌,倒还能冲淡离愁,然而一到夜深人静的时候,心头就难免泛起阵阵思念故乡的波澜。何况是在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月色如霜的秋夜。“疑是地上霜”中的“疑”字,生动地表达了诗人睡梦初醒,迷离恍惚中将照射在床前的清冷月光误作铺在地面的浓霜。而“霜”字用得更妙,既形容了月光的皎洁,又表达了季节的寒冷,还烘托出诗人飘泊他乡的孤寂凄凉之情。
诗的后两句,则是通过动作神态的刻画,深化思乡之情。“望”字照应了前句的`“疑”字,表明诗人已从迷朦转为清醒,他翘首凝望着月亮,不禁想起,此刻他的故乡也正处在这轮明月的照耀下。于是自然引出了“低头思故乡”的结句。“低头”这一动作描画出诗人完全处于沉思之中。而“思”字又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那家乡的父老兄弟、亲朋好友,那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那逝去的年华与往事……无不在思念之中。一个“思”字所包涵的内容实在太丰富了。
明人胡应麟说:“太白诸绝句,信口而成,所谓无意于工而无不工者。”(《诗薮·内编》卷六)王世懋认为:“(绝句)盛唐惟青莲(李白)、龙标(王昌龄)二家诣极。李更自然,故居王上。”(《艺圃撷馀》)怎样才算“自然”,才是“无意于工而无不工”呢?这首《静夜思》就是个样榜。所以胡氏特地把它提出来,说是“妙绝古今”。
这首小诗,既没有奇特新颖的想象,更没有精工华美的辞藻;它只是用叙述的语气,写远客思乡之情,然而它却意味深长,耐人寻味,千百年来,如此广泛地吸引着读者。
一个作客他乡的人,大概都会有这样的感觉吧:白天倒还罢了,到了夜深人静的时候,思乡的情绪,就难免一阵阵地在心头泛起波澜;何况是月明之夜,更何况是明月如霜的秋夜!
篇5: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日记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日记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这首诗出自李白之口,它描写的是中秋节的圆月,和李白的思乡之情。
月亮是天河中的一座灯塔;月亮是天宫中的一面明镜;月亮是照亮大地的一盏明灯;月亮是天空的一只眼睛。它每时每刻都注视着我们的生活,到了夜晚,它甘愿做一站为我们照亮路途的明灯。
中秋节是八月十五日,那是因为在那一天,月亮是最圆的,又是最亮的。大家不要以为只有中秋节的月亮才是圆的,在每月的`农历十五日,月亮都会圆。
月亮一开始弯弯的,仿佛是天空在眯着眼睛笑,每过一天,月亮就变大一点。慢慢地,慢慢地,月亮就变成了一个半圆形。然后重复前半个的步骤,又出来了半个月亮,两半在一起就成了一个圆。
月亮是一盏称职的明灯。它挂在天空上,照亮着道路,让怕黑的人,不再害怕。云层遮住了它,它也努力发着光,不让自己熄灭,哪怕是缓一缓,而它却是一直坚持着,一直坚持到太阳升起。
月亮是一盏闪亮的明灯,是一只慈祥的眼睛,是我们思乡的寄托。月亮还是地球忠实的守卫者。
篇6: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句解析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诗句解析
【出处】出自唐李白《静夜思》
【释义】抬起头看着天上的明月,垂下头去思念远方的故乡。
【解析】原文是:“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静夜思”也叫做夜思,属于乐府诗,郭茂倩把它编入《乐府诗集新乐府辞》,并说:“新乐府者,皆唐世之新歌也。以其辞实乐府,而未尝被于声,故曰新乐府也。”李白的这首思乡之作,被称为“千古思乡第一诗”,感动了古今无数他乡流落之人。
而在中国历史上,也有无数思乡的`故事广为流传。“莼鲈之思”说的是为美食而辞官的一段历史佳话,这是历史上真实的故事。张翰,字季鹰,吴江人。据《晋书张翰传》记载:“张翰在洛,因见秋风起,乃思吴中菰莼羹、鲈鱼脍,曰:‘人生贵适志,何能羁宦数千里以要名爵乎?’遂命驾而归。”“莼鲈之思”,也就成了思念故乡的代名词。
张翰是个才子,写江南的菜花,有“黄花如散金”之句,李白很佩服他,写诗称赞:“张翰黄金句,风流五百年。”不过,张翰留名于世,还是因为莼菜和鲈鱼。关于“莼鲈之思”,他自己有诗为证:“秋分起兮佳景时,吴江水兮鲈正肥,三千里兮家未归,恨难得兮仰天悲。”这是他在洛阳思念家乡时发出的慨叹。这莼鲈之思,后来有很多人在诗中提及。把思念故乡的情感,和莼菜鲈鱼联系在一起,确实诗意盎然。
篇7:秋里思故乡散文
秋里思故乡散文
饮一壶风尘,疏疏浅浅,似你清冷的眉目,忽近忽远。我没有醉,因为清醒得太久,已经忘了靡睡。梧桐叶落,柿子橙黄,四季更替,在这一适合多愁的清秋,我又想起了你――我的故乡。
总感觉与海口格格不入,这里的人喜甜,连辣椒都是甜的,而我疯狂的寻找咸菜,辣米线,这重口味在海口得不到满足,于是只能在网上寻找家乡的食品来刺激味蕾。
我追寻过家乡的味道,冲进一家桂林米粉的店,然后带着满满的失落出来。那终究不是地道的,反而觉得难以下咽。还是不习惯撑伞,直到出去玩一天就就黑了一圈才不得不接受我已经不能直接的面对太阳的洗礼。我明白身在异乡为异客,也接受着,但是我还是孤立地站着,站在这圈子之外。
鲈鱼堪脍,季鹰闻西风而归,而我卸不了一身责任任性而归。我没有资本订下机票就跑回去,也没有勇气游荡四方。我安然的`接受着海风吹拂,仿佛扎根已久,心里却晃荡着儿时柿树下的秋千,还有耳旁起起落落的笑声。
再赋一阙新词句,思念爬满了茱萸。我品尝自己写下的落寞,酸涩也哽咽到喉间,不是语言多优美,而是此间情绪从未改。想两三发小,畅聊至天明,那一口浓重的壮语无人问我是何意;想家门口那条冰冷的小溪还有蹦Q的小鱼;想田里淡紫的多瓣小花是否被放养的鸡踏得体无完肤。如花美眷,似水流年,还追忆着什么,连我自己都模糊了。当有人问我是不是海口的,我呆愣了,他们说口音相似。原来我早就沾染上这的气息,无法割离。后来再有这样的问题,我微笑着摇摇头说不是,心里却微微翻腾,终究是变了。
已经过了埋头在黑夜里哭的年纪,或许是情到淡薄又或者情到浓时反无感。我睁大眼睛看空间填满黑色的帘幕,连蹙眉也忘记。时间把我搁浅在过去,而我的身体却在流离。羁旅游子总爱凭栏沉湎,而我在这秋季应时应景的提起你,像拨开心里埋藏太久已死寂的种子,让它借着秋季的愁绪透气。
终归是要回去的。苏东坡说:我本海南民,寄生西蜀州,忽然跨海去,譬如事远游。”可是还是满头白发漂泊在北归的路上。吾心安处是吾乡,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那对家乡本土的眷恋已经渗入骨里,在你年老时有的不止骨质疏松,还有浓浓的思乡之情疏松弥散透出。落叶归根原来真的不是人们故意曲解的自然现象,在飘零辗转后最想的还是卸下一身风尘,卧眠家乡。也许最后是“乡音无改鬓毛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但终归还是回去的。
再哼一曲风尘,起起伏伏,似我奔波未定的人生,忽明忽暗。我没有停,因为游走得再久也会有回归。我借秋风再送去一句问候,问故乡是否如旧。落叶沉浮是否可以漂洋过海,捎去游子音书?若不能,年年鸿雁似我心,南来北往总有回。
篇8:念乡愁,思故乡散文
念乡愁,思故乡散文
乡愁是一碗家乡的水,乡愁是一杯家乡的酒,乡愁是家乡的一捧土,乡愁是家乡的云,乡愁是一生的眷恋,是一生情。年深外境犹吾境,日久他乡即故乡。在外的游子,多少次黑夜一个人望月痴坐,多少次凝望着家乡的方向,无声的流泪。故乡,家乡,便是在外游子的伤。一杯水酒,一碗清茶,一捧乡土,便是一世乡愁,一生乡情。念乡愁,思故乡,望明月,梦家乡。
故乡,是在外游子心的方向,累了,眺望家的方向,困了,梦家的模样。有的人,白发苍苍了,依旧要踏向归乡的路。叶落归根,游子归乡。哪怕头发白了,腿脚不便了,也要回家,回到故乡。
一曲离殇,奏响谁的心声,曲终人散的无奈,混沌了流年。铅华如曲,低沉的旋律,让人不忍去触摸,不敢念及,到不了的地方叫远方;醉梦中,泪眼朦胧,望沧海彼岸的海市蜃楼、飘渺如烟、回不去的曾经叫故乡。
曾经不理解,不明白故乡的含义,但真正走出故乡,来到他乡时,却会发现,一切都明白了。有些事,只有亲自去体验才会明白;有些东西,只有在失去才会珍惜。
小时候,总是盼望着到远方去,逃离那生活了许久的地方;长大了。真正离开了,不舍,眷恋,便是心中最执着的感觉。“故乡的歌是一支清远的笛/总在有月亮的晚上响起/故乡的面貌却是一种模糊的怅惘/仿佛雾里的挥手别离/离别后/乡愁是一棵没有年轮的树/永不老去”。很喜欢席慕蓉先生的这首小诗《乡愁》,但真正读懂,确是在一个人离家求学之后。
第一次离家,其实是抱有一丝丝激动,但当在学校呆了一个星期之后,便无比的想念家乡,想念家乡的食物,想念家乡的亲人。第一次一个人过中秋,在没有月饼的情况下,一个人孤独地望月。“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千古绝唱也只有在那种境地下才真正的明白,真正的领悟。
放年假回家,越是接近故乡,心越是不平静,“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的那种感觉才真正让你难受,让你悲伤。以前,总是不理解为什么在春节时有那么多人返乡,归家,但直到这一次放假归家,才明白,家与故乡对游子的重要性。
流浪的'游子,迟早会回来;颓圮的屋房,是我心中的根。
树高千丈,叶落归根。秋雁南飞,春暖回巢。根,是心上那个一直坚定的信仰。“终于回到这里,我像一片叶,盘旋了太多路,终究回到你心里。”心中的牵挂,是因为那条根的牵扯,断,断不了,剪,剪不断。
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是因为有根;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是因为念根;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是因为渴望归根。水不再是水,而是故乡;月不再是月,而是思念。根,牵着你我,哪怕你在天涯,你在海角。落叶,总是要归根;游子,总是要归乡。
因为有根,所以安土重迁;因为有根,所以故土难离;因为有根,所以千山万水也要回来。
我恋着故乡,念着故乡,离开家乡的我,望月思人。北方有我的家乡,哪儿有美酒和牛羊。我在南方,这里不是我的故乡。
远离了故乡,我才明白,原来,故乡的鸡啼、犬吠、蛙叫、蝉鸣都是歌。
远离了故乡,我才明白,原来,故乡的一山一石、一草一木、一人一物皆是情。
远离了故乡,我才明白,原来,母亲的唠叨里全是温暖的情愫,父亲的沉默里尽是无声的挚爱。
远离了故乡,我才明白,原来,哪怕全世界把自己抛弃,故乡依然会以一种等待的姿态盼望自己的归来。
红尘烟雨,诉不完的是乡愁;漫漫人生,离不开的是故乡。念乡愁,思故乡。归乡途,莫等候!
篇9:梦回老城思故乡散文
梦回老城思故乡散文
前几天翻看微信,看到了一组萨拉齐老照片,黑白照片里熟悉的场景不禁勾起我尘封已久的回忆。和如今高楼林立,商铺遍地的新城相比,记忆中繁忙鲜活,人潮涌动的老城想起来就觉得格外亲切,尤其值得人回味。
我小的时候,中心岛以东的街道是萨拉齐最繁华的地段,百货商场、剧场、电影院、工会广场都建在那儿,因此那里也成了萨拉齐当时集购物、娱乐、休闲为一体的商业一条街。当年的青山剧场门前有个老爷爷经常在下午的时候在那儿说评书,老人坐在剧院最高的台阶上,下面是好多坐着马扎聚集在那儿的听书人,我和姥爷也是其中的一员。说书的老人手里拿着一把折扇,滔滔不绝地讲诉着古今中外的著名评书,说到动情处,胳膊高举,扇面打开,脸上的表情既生动又丰富,引来人们的连连叫好声。我很喜欢听那个老人说书,也很喜欢坐在人群中轻松愉快的气氛。每次去那儿时间都过得很快,我总是急切地盼望下次听书时间的到来。
有时候姥爷也会带我去工会广场喝茶汤,有个瘦瘦高高的老人一年四季都在那里卖茶汤,一毛钱一碗。只见老人将磨好的小米面舀上两小勺放入碗里,一只手把碗放到低一些的位置,另一只手握住铜壶把,将滚烫的开水倒入碗中,小米面立刻就变成了粘稠状,上面再撒些红糖,用勺子一点一点地拌匀了,吃到嘴里甜甜的、黏黏的,吸引了众多小孩子前来品尝。茶汤摊旁边的空地上有几个书摊,看一本小人书要二分钱。每次喝完茶汤,我都要去看好几本。姥爷坐在马扎上和几个老人闲聊,我在书摊上一本接一本地看着可爱的小人书。天气晴朗,阳光灿烂,微风吹在脸上柔柔的,暖暖的,周围有好几个像我一样看书的小孩儿,那样一派悠闲静谧的时光多么美好,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很幸福。
记忆最深的是学校组织我们去工会电影院看电影,我上小学的时候学校每学期都要给我们包场看三、四次电影,那也是我们紧张学习之余少有的开心时刻。通常都是在上午上了两节课之后去电影院,各班的同学由班主任带领浩浩荡荡地从中心岛的繁华街道走过,到了电影院门前再依次排队进场。电影院门前有好多卖瓜籽的小贩,也有卖酸枣面和汽水的。自行车后座上放着洗脸盆那么大的一盆瓜籽,量瓜籽的纸杯是用硬纸壳糊的,五分钱一小杯,一毛钱一大杯。同学中有带零花钱的就会买上一两杯,在大家羡慕的眼光中,瓜籽那诱人的香气会一阵阵地飘入鼻孔,不由得让人多咽了几次口水。工会电影院还有二层楼,五年级有一次看电影我们班就被安排在了二楼。那是一部非常搞笑的外国喜剧片,讲的是一个马戏团里各种动物的故事,故事情节紧张又有趣,我们笑得前仰后合,看得开心极了。
以前我经常听姥姥说一句话:萨拉齐是个养活穷人的好地方。意思可能就是这里的东西物美价廉,生活成本低吧。最明显的体现就是萨拉齐人做的干货,不仅味道香甜,价格也不高,在周边县市都是很有名的。干货做得最好的是回族人,四和园是做干货的清真老字号,那里的月饼、麻花、糖三角、五香焙子都非常有名。那些干货用料实在,颜色焦黄,口感酥软,扑鼻而来的香味每每都能勾起人购买的欲望。四和园旧址就在现在中心岛的黄金地段,卖货的是收拾得干净利索的回族老人,头上戴着硬壳小白帽,留着长长的胡子。每次姥爷领我走进那里,琳琅满目的各种干货都看得我眼花缭乱,我通常都是挑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品种,欢天喜地地带回家。
每年夏天,萨拉齐都会举办物资交流会,为期一周到十天。每逢交流会的时候,周边旗县做买卖的生意人都会来这里摆摊卖货。从大东街到大西街,大南街到大北街的道路两旁摆满了各种地摊,条件好的`还用帆布搭了敞篷。交流会上卖的东西品种丰富,服装鞋帽,日用百货,各种小吃,还有开临时饭馆的,走江湖卖艺的,唱二人台和晋剧的,马戏团、杂技团,应有尽有,热闹非凡。
对于我们小孩子来说,那几天简直是比过年还要快乐的节日。白天我们可以约上同学从东到西,从南到北地逛个够,其间能发现许多新鲜的小玩意儿,偶有余钱,还能买下一两件自己喜欢的东西。晚上可以和家里人去看杂技、看马戏,最刺激的就是那个在大铁丝笼里骑摩托车的节目了。眼看着那个骑手轰隆隆地发动摩托,一阵阵地加快速度,绕着铁丝笼一圈又一圈地高速骑行,我的心脏紧张地突突直跳,生怕一个不小心他会从高处掉下来。好几分钟过去了,我担心的事情并没有发生,骑手高超的技术赢得了人们阵阵掌声和叫好声,我绷紧的神经也慢慢放松下来。接下来一个又一个精彩的节目让那些看杂技的夜晚变得生动又鲜明,成为记忆中抹不去的有趣经历。
等到我上初中的时候,农贸市场建成了。那时候的农贸市场是全旗的商业中心,其红火繁荣的局面不亚于现在的大型商场和超市。除了平时逛街购物去那里,每逢过年我们还要去农贸市场的照相馆拍照。现在我的相册里还有很多那时候拍的照片,有和同学一起拍的,也有和家人、亲戚一起拍的。青春年少的我们都穿着裁缝铺里订做的新衣,或站在楼梯拐角处,或手扶自行车,摆出一个自以为优雅的姿势,脸上露出懵懂青涩的笑容,眼睛里充满了对未来的无限向往和期待。
随着时光的流逝,老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记忆中的繁华街景早已不复存在,记忆中的许多人和物也已随风而去。在我心里,记忆中的老城才是我梦中的故乡。因为那里有我童年美好的回忆,有我青春努力的痕迹,更有我与至爱亲人共同的经历和联系。而现在,我唯有将它放在心底,偶尔拿出来品尝回味,以慰藉灵魂深处强烈的渴望与思念。
★ 故乡,故乡散文
★ 静夜思散文
★ 雨思经典散文
★ 故乡行经典散文
★ 月夜·故乡散文
★ 故乡与我散文
★ 思如鱼散文
低头思故乡散文(合集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