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与乐业课后题

时间:2024-03-05 03:35:08 作者:maping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map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敬业与乐业课后题,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后的敬业与乐业课后题,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敬业与乐业课后题

清华大学校长在毕业典礼上说:“方向比努力重要。”关于择业,是不是职位越高,越热门的工作越好呢?当然不是。

我认为择业时最好注意以下几点:1、要选择一份自己热爱的职业。因为乐业是敬业的前提。也只有乐业与敬业才能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才能成为“状元”。否则就会如现代著名画家,文学家刘墉说的那样:“就像生活在监狱中。”整天排斥自己的工作,愁眉苦脸,何谈做得出色?2、要选择真正适合自己的职业。再加以努力,方能成功。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例如,有人五音不全,却选择与唱歌有关的职业,他成功的几率一定很小吧。有时,做好一些事情,需要天赋。世界首富比尔?盖茨,本是哈佛大学的一名学生。然而当他感觉到大学所教的内容并不适合自己时,便毅然离开学校,从事自己喜爱的电脑设计工作。盖茨在自己的乐土上创建了世界著名的微软公司,引领世界电脑行业的发展,并积累了世界上无人能比的巨额财富。盖茨正是因为找准了自己的位置,找到适合自己发展的行业,才成就了如此辉煌的人生。

以上是我的择业观。择好业是最关键的一步。

一份工作,既然你已经选择了它,就要把它做好。就要爱岗敬业。勤勤恳恳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孔子曾发出这样的人生感叹:“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是呀,人之一生,如湍急的流水,匆匆而逝。我们是该想想:“人的一生,只有一次生命,这仅有的一次生命,我们应当怎样度过呢?”走过一生,总该留点有价值的东西吧!不说生命的短暂,易逝。单就对社会对别人负责这一点而言,我们也必须敬业、乐业。否则,如何能称之为人?恐怕连那个叫马鹏飞的小孩子都不如吧?马鹏飞出生后,妈妈便弃他而去,接着父亲也离开了这个家,奶奶成了小鹏飞唯一的亲人。5岁那年,身患糖尿病的奶奶得了糖尿病合并症,导致双目失明。后来,颈椎病、心脏病、末稍神经坏死病也相继找上了小鹏飞的奶奶。小小的他,多年来一直不间断的照顾奶奶。当中央电视台的著名节目主持人王小丫读这孩子的作息时间表时,她流泪了。他总是跑步上学,跑步放学,早起晚睡,给奶奶做饭烧水,打针。还要不耽误学习。小丫问:“你还这么小,你是怎么做到的?”孩子只说了一句话:“这是我的责任。”是啊,责任。无论做什么工作,都有我们应当承担的一份责任。没有人有权利推卸责任。看不到责任的人,一定害人害己。我说不尽到责任会害人,许多人都会赞同。可有人一定会问:“怎么会害己呢?少工作一点,我多清闲啊,害我什么了?”想想吧,在社会日益发展,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不好好工作必被淘汰,面临失业的危险。怎么不是害己?何况,认真工作,生活充实的人,总是那么神采奕奕。我看到过的清闲的人。都无所事事,活得茫然,活得没有方向,整天不知道把心思和身子放在何处。这其实更累!所以,可以投入地做一份事是幸福的。有人要说了,我也投入,我玩游戏,或赌或干坏事。梁启超告诉我们:“那一样费力淘神。”既然这样,为什么不做些有意义,有价值的事呢?

其实,生活中有许多敬业乐业的好榜样。耀邦同志就是这样的人。他为国为民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令人感动。他大公无私,尽职尽责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边都有这样的.好榜样。他们在工作中勤勤恳恳,不辞劳苦。但任的工作,虽没有耀邦同志的事业伟大,但他们一样认真对待。他们倾注自己毕生的心血。他们就是寒夜里那颗颗最亮的明星。说到这里,我想起了一个故事:是关于克里姆林宫的一个老清洁工的故事。在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工作了60多年的清洁工波利雅每天都把清洁工作做得好得不得了。她认为,她和总统的职业相似。她说:“总统管他的俄罗斯我管我的克里姆林宫。”从这简单的话语里,我们不难看出他对自己的工作的重视和认真。如果每个人都这样重视自己的工作,都尽力干好自己的份内工作,社会一定能够稳定快速发展。

总之,一定要择好业,然后敬业、乐业。各行各业需要这样的人,整个社会,整个国家需要这样的人。我们自己也需要成为被尊重被重视的人。请记住:只有快乐地工作,才能愉快地生活!

篇2:敬业与乐业的课后题

敬业与乐业的课后题

上完了课,我们还需要做一些练习进行巩固,所以为大家带来了敬业与乐业的课后题。

敬业与乐业的课后题

一、反复阅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先后谈论了哪几个问题;文中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用自己的话说说“人类合理的生活”应该是怎样的。

此题意在让学生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和思路。

作者先后谈论了“有业”“敬业”和“乐业”三个问题。文章最后说“我深信人类合理的生活总该如此”,“合理的生活”,首先是有一份正当的职业(或任何一件有价值的事情),不能“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对于所做的事情,要生出敬意,从而全神贯注,心无旁骛,忠实地把它做好;要从专心做事中发现乐趣,不是皱着眉头、满腹牢骚地叫苦,而是达到“乐以忘忧”的境界。

二、文中在谈到“有业之必要”时,举了孔子和百丈禅师的两个例子加以说明;谈到“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时,列举了四个原因加以说明。参照两种写法,根据自己的理解,试着为“有业之必要”列举几条理由或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提供几个例子。

此题意在让学生了解“举例子”和“讲道理”两种论证方法,开拓学生的思路。

例如,“有业之必要”的理由:一、可以谋生,使自己在经济上独立,人格上自尊,不需要依赖他人、仰人鼻息、受人牵制;二、使自己的身心有所安顿,不至于无所事事、烦闷无聊;三、使自己的生活起居有规律,有利于健康养生;四、从业过程中的困难、挫折、烦恼,是对意志和品性、能力和才干的锻炼;五、事业上的小小成功,都会增强自信心与成就感,给人带来精神满足;六、有创造性的成就,更是对生命价值的最高肯定……

“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居里夫妇在成吨的工业废渣中提炼“镭”,几年如一日,非常艰辛与枯燥,但他们怀着找到“镭”的梦想,从没有认为这项工作是无聊的,从没有抱怨叫苦而想放弃。

三、“因自己的才能、境地,做一种劳作做到圆满,便是天地间第一等人。”依照作者的这一标准来衡量,你能从身边也发现一两位这样“天地间第一等人”吗?说出来与同学交流。

此题意在引导学生留意观察生活,能够发现身边凡人琐事的意义。同时练习口语表达能力。

四、课文说:“事的性质,从学理上解剖起来,并没有高下”。又说:“我信得过我当木匠的做成一张好桌子,和你们当政治家的建设成一个共和国同一价值。”然而,有人却引用拿破仑的话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讨论一下,对这个问题究竟应该怎么看。

此题意在激发学生的逆向思维和批评质疑能力,能辩证地理解人生问题。所讨论的问题比较复杂,应根据学生的理解水平把握讨论的深度,不必强求他们达到某种程度。

参考答案:

课文中,作者认为任何职业不分高下,是劝告那些“坐这山,望那山,一事无成”的'人,要脚踏实地、勤恳敬业,才有可能把事情做好,进而体会职业的乐趣和人生的价值。从现实的个人生活幸福考虑,只有这样,才能安身立命(儒家)、获得心灵的宁静与平和(佛家)。而拿破仑的名言,则是为了激励人们树立远大抱负,努力挖掘自身潜能,勇于向命运发出挑战。

另一方面,在特定的社会历史阶段,职业分工的确有“尊卑”之别,任劳任怨地“敬业”未必能保证最基本的生存需要与获得尊重;这时候,还要让职业卑贱者“敬业乐业”,不仅不太可能,而且有维护既有等级秩序之嫌。拿破仑的话也有问题:在一支部队里,元帅只能有一个,士兵却需要千千万,如果每一个士兵都不安心做士兵,都怀揣着元帅梦,这支部队的战斗力也大可怀疑。毕竟,社会所提供的“元帅”职位是少之又少的,如果大多数“士兵”想当“元帅”又当不成,人生岂不尽是一场失败?

可见,两种说法适用的语境有所不同,反映的人生观也有区别。如果说,梁启超教导人们要安于本职、不可好高骛远,体现了隐忍而自敛的中国人生哲学,那么,拿破仑鼓励士兵要争当元帅,则是典型的西方个人本位的进取型、外向型人生观。

篇3:《敬业与乐业》阅读题及答案

孔子说:“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又说:“群居终日,言不及义,好行小慧,难矣哉!”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他心目中没有什么人不可教诲,独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难!难!”可见人生一切毛病都有药可医,惟有无业游民,虽大圣人碰着他,也没有办法。

唐朝有一位名僧百丈禅师,他常常用两句格言教训弟子,说道:“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他每日除上堂说法之外,还要自己扫地、擦桌子、洗衣服,直到八十岁,日日如此。有一回,他的门生想替他服务,把他本目应做的工悄悄地都做了,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老实不客气,那一天便绝对的不肯吃饭。

我征引儒门、佛门这段话,不外证明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倘若有人问我:“百行什么为先?万恶什么为首?”我便一点不迟疑答道:“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没有职业的懒人,简直是社会上的蛀米虫,简直是“掠夺别人勤劳果实”的盗贼。我们对于这种人,是要彻底讨伐,万不能容赦的。今日所讲,专为现在有职业及现在正做职业上预备的人——学生——说法,告诉他们对于自己现有的职业应采取何种态度。

1、请用一句话概括出本文段要表达的意思。(可用本文段中的原话)

2、“这位言行相顾的老禅师……”中的“言行相顾”指的是什么?请结合本文章解释。

3、“孔子是一位教育大家……对于这两种人便摇头叹气说道”中的“摇头叹气”是作者的想象,你认为它有什么作用。

4、“百行业为先,万恶懒为首”。“懒”是许多学生的通病,请你说说是什么原因使你有点懒呢?

答案:

1、答: 人人都要有正当职业,人人都要不断的劳作。

2、答:“言”是指他说的“一日不做事,一日不吃饭。”“行”是指他没做事后一天不肯吃饭。

3、答:“摇头叹气”使论述的语言形象生动,并引起听众对无所事事者的注意和思考。

4、答:无标准答案,说得有道理即可。

篇4:《敬业与乐业》阅读题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17题。

第二要乐业。“做工好苦呀!”这种叹气的声音,无论何人都会常在口边流露出来。但是我要问他:“做工苦,难道不做工就不苦吗?”今日大热天气,我在这里喊破喉咙来讲,诸君扯直耳朵来听,有些人看着我们好苦;翻过来,倘若我们去赌钱去吃酒,还不是一样在淘神费力?难道又不苦?须知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人生从出胎的那一秒钟起到咽气的那一秒钟止,除了睡觉以外,总不能把四肢、五官都搁起不用。只要一用,不是淘神,便是费力,劳苦总是免不掉的。会打算盘的人,只有从劳苦中找出快乐来。我想天下第一等苦人,莫过于无业游民,终日闲游浪荡,不知把自己的身子和心子摆在哪里才好。他们的日子真难过。第二等苦人,便是厌恶自己本业的人,这件事分明不能不做,却满肚子不愿意做。不愿做逃得了吗?到底不能。结果还是皱着眉头,哭丧着脸去做。这不是专门自己替自己开玩笑吗?我老实告诉你一句话:“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为什么呢?第一,因为凡一件职业,总有许多层累、曲折,倘能深入其中,看他变化、进展的状态,最为亲切有味。第二,因为每一职业之成就,离不了奋斗;一步一步的奋斗前去,从刻苦中将快乐的分量加增。第三,职业性质,常常要和同业的人比较骈进,好像赛球一般,因竞胜而得快乐。第四,专心做一职业时,把许多游思、妄想杜绝了,省却无限闲烦恼。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人生能从自己的职业中领略出趣味,生活才有价值。孔子自述生平,说道:“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这种生活,真算得人类理想的生活了。

(梁启超《敬业与乐业》)

14.选文中,作者针对什么问题提出了什么观点?(2分)

15. 从内容和表达两个方面看,选文开头写作者和某人的对话有什么好处?(4分)

16.选文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试举一例分析。(3分)

17.结合文段内容和自己的体验,说说一个人如何才能做到乐业。(3分)

参考答案:

14.答案:针对“做工苦”提出“要乐业”的论点。(如答“针对‘做工苦’提出‘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的论点”也可给分)

评分:本题2分。每个要点1分,意思对即可。

15.答案:内容上:借生活小事引出要说明的道理:凡职业都是有趣味的,只要你肯继续做下去,趣味自然会发生。表达上:采用对话方式亲切平易,如话家常,便于交流,容易产生共鸣。评分:本题共4分。每个方面2分,意思对即可。

16.答案:第一问: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引证法)、对比论证 第二问示例:①举例论证:举两等苦人的例子,论述“苦乐全在主观的心,不在客观的事”的道理。②引证法:引用孔子的“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话,论证“乐业的重要性”。③对比论证:先从反面论述心境不好,什么事都苦;再从正面阐述什么职业都有乐趣。

评分:本题共3分。第一问2分,答出其中两种即可。第二问1分。

17.答案:不畏劳苦;要善于在劳苦中寻找快乐;要全身心投入到职业中,在奋斗中增加快乐的分量;干一行爱一行,以此为乐等。

评分:本题共3分。答出3点得满分,答出2点得2分,答出1点得1分,意思对即可。

篇5:敬业与乐业

教学目标

1.学习这篇讲演词论证条理清晰,论据生动有力。

2.理解文章的中心论点,了解“敬业”与“乐业”的重要,以及怎样才能做到敬业与乐业。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这篇讲演词的结构安排,体会层次分明、条理清晰的特点。

2.体会语言表达通俗浅显、准确周密,生动有力的特点。

教学时数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新课

《敬业与乐业》是梁启超七十多年前,对上海中华职业学校学生的一次讲演,虽然时间已经过去七十多年了,但梁启超先生所讲的内容对我们仍然很有教育意义。

二、简介作者

梁启超(1873-1929),中国近代维新派领袖,学者。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清光绪举人。和其师康有为一起,倡导变法维新,并称“康梁”。著述涉及政治、经济、哲学、历史、语言、宗教及文化艺术、文字音韵等。其著作编为《饮冰室全集》。

三、指导学生阅读课文

要求:

1.把不理解的字词,难懂的语句做上记号;

2.试把每一段的段意归纳出来;

3.课文中多处引用《论语》《礼记》《老子》《庄子》等古代典籍的论述。逐一抄录这些论述,认真想一想它们的意思。

明确:课文共七段,总体结构是“总一分一总”式:开头总起全篇;然后分别论述敬业和乐业,两个分论点平行并列;最后总结全篇。条理清晰,纲举目张。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揭示全篇论述中心。

第二部分(第2~6段):论述敬业和乐业的重要。

第三部分(第7段):总结全篇,勉励人敬业乐业。

四、学习课文内容

(一)学习第一部分。

思考:讲演词开头交代题目的来源其用意是什么?哪句话揭示了全篇论述的.中心?

学生讨论、交流。

明确:文章开头先交代题目的来源,用意在于说明题目虽然来源于古籍《礼记》和《老子》里的两句话,但跟原文语句的本意不同,是“断章取义”造出来的。这样交代既可避免听者把题目和《礼记》、《老子》里面语句的原意混同了,又可显示出论述的科学性,讲演的趣味性;同时,提出题目来由,也便于揭示全篇的论述要点,使听者对讲演的纲目有一个大致的认识。

篇6:敬业与乐业读后感

读完《敬业与乐业》一文之后,我有所感受明白乐:一个人就应该要敬业和乐业。而敬业和乐业的基础是要有业,有业才能使人在经济上能独立,获得生活的保障;才能拥有锻炼自己的能力。有业才会产生成就感,幸福感。有也还会是生活起居有规律…… “对于不同的人来说业都不一样。有业之必要”于学生来说,“业”自是学习。每个人都应有业。

待我读完“百丈禅师”的`故事之后,初觉得此人太死心眼了,而后来一琢磨,却觉得自愧不如,与“百丈禅师”相比,我们缺少的不仅是他的“言必出,行必果”,而且最重要的是:我们缺少老禅师的那种矢志不谕的品质。他日日坚持,直到八十岁!多少个三百六十五天,又多少个24小时啊!而现在的我们却连自己的计划都做不到!起码的言行相顾都没有,更不论坚持。而我们总把希望寄托在“下一次”上,并为今日的失言,自找一个理由,不愿下功夫。

敬业,每个人都应该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凡做一件事,便终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旁骛。

敬业与乐业练习题

敬业与乐业课件

敬业与乐业教案

敬业与乐业预习教案

敬业与乐业阅读以及答案

敬业与乐业读书心得体会

初中语文敬业与乐业精选教案

敬业与乐业读后感1000字

敬业与乐业教学设计

敬业与乐业教学反思

敬业与乐业课后题(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敬业与乐业课后题,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