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suyik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80后求职心态调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80后求职心态调查,欢迎大家分享。
篇1:80后求职心态调查
60%认为找不到体面工作会被人瞧不起每逢周六,浙江省台州市人才劳动力市场都会迎来一股人潮,
招聘公告栏下,站着的绝大多数是80后、90后的求职者,有的正认真地在本子上,记录些招聘信息。
这些人大多数是独生子女,曾经过着被父母捧在手心里的生活;如今,随着年月的增长,他们不得不离开父母的庇荫,寻找自己的生存路径。
作为特殊的一代,他们能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吗?对于自己未来职业有何规划呢?到底持有什么样的职业态度呢?
5月初,记者在椒江、路桥和黄岩各大人才劳动力市场,对40位80后、90后求职者进行了问卷调查――45%无明确求职目标,75%无长远职业规划“我也不知道要找什么工作,只是先看看。”在路桥人才劳动力市场,21岁的屈俊伟一脸茫然地望着一张招聘广告。
“我以前做过一年的电焊学徒,也做过一年多的厨师,现在辞职了,想换份工作却不知做什么好。”屈俊伟无奈地告诉记者,如果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他可能还会继续做厨师。
“不知什么工作自己可以持守一辈子”,屈俊伟的想法和心态代表了大多数80后、90后求职者的态度。
据调查,40位受访者中,对于“有无明确求职目标和职业规划”问题,有18人选择了“没有,没想过”,数据表明45%的80后、90后求职者 “没有明确的求职目标”。
在路桥人才劳动力市场,记者碰到很多像屈俊伟这样茫然的年轻求职者,他们或盲目地在各个招聘摊位前转悠,或坐在市场的空位上发呆,或堆围在人才市场门口闲聊。
20岁的张华就是其中一个。他是四川人,经熟人介绍到台州找工作,也曾做过临时的搬运工、伐木工和保安。
然而,他一直不知道自己到底适合做什么?“现在,要我做什么工作都可以。”面对记者,张华不好意思地笑了。
路桥人王英,今年刚满18岁,高中毕业不久。戴了一副眼镜的他显得有些稚嫩,脸上挂满了与人初交往、交谈的羞涩,与人才市场的紧张气氛,显然格格不入。
“我爸妈老是催我快找工作,一些我不想干的活,也硬是要让我干!”王英无奈地笑着说,“其实,我根本不知道什么工作适合我。”
除了无工作目标外,绝大多数求职者更无长远职业规划。据调查统计,40位受访者中,19%求职者有1年的职业规划,56%求职者有2―3年的职业规划,只有25%求职者有5年以上的职业规划。
“长这么大,我似乎一直没有什么人生理想和目标,因为许多事情爸妈帮我安排好了。呵,人生规划,没有想过。”
今年22岁的周全超是温岭人,6月份将从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现在,他刚找到一份课程顾问的实习工作,想暂时将这份工作划入他的职业规划中。
“这份工作对我还是蛮适合的,同事也还不错!不过这只是短期目标。”周全超笑着说,“以后的职业方向,我还得再想想呢!”
多数持“求稳定”的心态,不愿冒险、缺乏创业冲劲18岁的湖南人胡浩明坐在闲置的招聘摊位上,正在等待一家电脑公司是否聘用他的结果。
“其实我更愿意在行政机关、事业单位工作。”胡浩明叹了口气,不好意思地说,“可是我年龄小,没有工作经验,也没有文凭啊!”
据调查,对于“你希望在什么单位就业”一问中,40位受访者中,12人选择了“行政机关、事业单位”,14人选择了“国有企业”,8个人选择了 “外资企业”。而选择到农村社区、民营企业只有8人,选择自主创业的只有2人。
对于这样的选择,大多数受访者给出的理由是:机关单位和国有企业的保障好、稳定、有发展前途,
而这样的选择,从另一个角度则又说明了这些年轻人,普遍的持着“不愿冒险”的心态,更是缺乏创业的冲劲。
那么,这些年轻人求稳心态产生的根源又在哪里呢?调查发现,其根源在于:因学校教育实用性不强,毕业后他们普遍缺乏专业技能,或综合素质欠缺,这导致他们缺乏自信,甚至有些自卑,怀疑自己的能力。
调查结果显示,在问及“你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问题是什么?”时,40位受访者中,有20位选择了“专业技能不足”,有8位选择了“综合素质欠缺”,另有8人认为自己缺乏社会关系。
在21岁的仙居人陈超看来,最理想的职业是进“机关、事业单位”,因为这些地方工作更有保障,发展潜力更大。
“但我不会去这些事业单位求职。”陈超说,因为自己才高中毕业,与一些大学生相比没有竞争力。而且,自己还缺少社会实践和锻炼,工作经验和能力都不足。
22岁的温岭人周全超,认可了陈超的观点,他认为自己在工作经验方面也比较自卑。“还没从学校毕业,工作经验和能力都不足,有时候面试还担心自己会回答不上问题。”周全超笑着说。
20岁的四川人张华和21岁的河南人屈俊伟,则担心自己薄弱的沟通能力,会影响他们找工作。“现在,很多老板都很看重沟通能力。”张华不好意思地说,会说话的人更容易找到好工作,拿高工资。
调查结果显示,对于“您认为用人单位最关心求职者的什么条件”问题,有15人选择“综合素质”,18人选择“专业技能”,8个人选择“心理素质”,13个人选择“学习/工作经验”。
找工作首先考虑:工资高低和是否喜欢与父辈不同的是,受访的年轻人不再是“先找到一个工作再说”,而是非常在乎“工资的高低”,更在乎“自己是否喜欢”、“是否有发展空间”。
调查结果显示,在“您找工作时首先考虑的是?”问题中,18人选择了“工资高低”,各有13个人分别选择了“是否喜欢”和“是否有发展空间”。数据充分表明,台州年轻一代求职者“要钱途,更要前途”心态非常明显。
但对于“首次就业薪水的期望值是多少?”一问,这些年轻求职者并没有狮子大开口,却表现得非常冷静和理性,答案几乎惊人的一致。
调查结果显示,40位受访者中,25位选择的工资期望值是“1500元―2000元”,而有12位选择了“2000元―3000元”,只有1位选择“4000元―5000元”,2位选择“1500元以下”。
21岁的临海人张方娟正在找一份实习工作,她给自己开出的实习工资是700元―800元。她说,自己学的是会计专业,但还没有拿到会计证,也没有从事过会计的工作经历,所以没有资格提出太高的工资要求。
“但我最希望进入大公司,因为在大公司有发展前途。”张方娟说,积累经验和技能很重要,学校学的到社会上真的不大有用。
对于自己所期望的“要钱途,更要前途”目标,受访者普遍表示,可能很难实现。其理由有两点:一是自己没有社会关系,二是社会竞争压力太大。
调查结果显示,有23%的求职者将“缺乏社会关系”,看作是自己在求职过程中遇到的最主要障碍;60%的求职者认为目前最大的求职压力来自社会,即竞争激烈、工作环境不好和看不起普通工人的社会心态等。
25岁的临海人侯晓敏认为,利用社会关系找来的工作情况会比较好。“我哥哥大学毕业后工作了好几年,还不如一个经人介绍的新职工工资高。”侯晓敏有些愤愤不平。
“通过社会关系,尤其是通过有一定身份人介绍的工作,不管从待遇,还是劳动强度上来讲,都比自己找的要好一点。”22岁的安徽人丁银雷说,他之前做的酒店传菜员工作是朋友介绍的。
“你找不到一个体面工作,只在普通企业做普通工作,可能周围的人就会看不起你,这压力很大。”22岁的温岭人周全超说。
篇2:80后毕业生心态调查
又是毕业季
——80后毕业生全球速写
又一群毕业生将怀揣着梦想和激情、烦恼和不安踏入社会,他们蓬勃朝气的面孔让我们想起多年前的自己,
这些可能是生于80年代的最后一两届毕业生,在全球经济环境寒意不散的这个盛夏,遭遇了成长链中难堪的一环:失业、迷惘、愤怒、价值缺失。“长大成人”,这个在十多年前看似顺理成章的过程,却在他们很多人那里卡了壳。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曾指出,青年人能够成为一股推动国家发展的“可畏的”的力量,但前提是他们需要得到合适的条件和机会,得到社会的包容并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而这似乎仍是摆在每个国家面前的艰巨课题。
毕业了,青春何处安放?
——80后毕业心态调查
《环球》杂志记者/邓喻静 实习记者/王宁莉
七月流火,北京、上海、武汉……在中国每一座城市的校园里,毕业告别的气氛持续燃烧,“笑一个,再笑一个”,在镜头面前,憧憬在一张张年轻的脸上漾开……
这一年里,除了憧憬,中国年轻人脸上写着的茫然和无措,比任何一个年份都多,
面对即将步入的社会,他们五味杂陈。
的中国大学毕业生人数630万,比去年增加30万,创历史新高,这些毕业生多是生于80年代后期,相比他们的前辈们,他们面对的是一个经济危机过后复苏前景并不明朗的经济大背景。
为了对以80后毕业生为主体的近内的毕业生心态有更多的了解,《环球》杂志最近进行了一项网络调查,分别针对“刚毕业”、“毕业1~2年”、“毕业3~5年”、“毕业6~10年”这四个年龄段的网民进行了问卷调查。截止到7月5号,共回收15254张问卷。
“毕业而立”难
调查结果显示,近八成本年度毕业生对“毕业而立”把握不大,过半人数甚至明确表示不能“毕业而立”。此外,面对从学校人到职场人的转变,八成毕业生表示还没有心理断奶。
稍加留心,人们可以注意到在北京以及其他一些大城市的城郊,在各个大学周围,现实的各种压力令毕业生们呼朋引伴、集中居住,以此换得的安全感和归依感让他们甚至会产生自己仍在校园的错觉。
对于当前毕业生这一心理断奶期的延长,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认为,除了80后独生子女的群体症候病,中国社会转型期的社会变化加剧也是一大动因。
篇3:调查显示:近80%的人求职时会考虑老板这个因素
调查显示:近80%的人求职时会考虑老板这个因素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有权选择自己的老板。据说,导致员工离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板”,而非所谓的“发展空间”。《职场指南》调查发现,近80%的人在求职时会选择老板;另外约20%的人则表示不会。无论他们在求职时是否考虑老板这个因素,也不管这个因素在他们考虑的各项因素中所占比例是多少,所有被访者一致认为,老板对工作的影响非常大。
Question 1:找工作时,是否考虑老板这个因素?
领头羊很重要,但是不考虑
Happy,上海电气员工,工作年限3年
求职时我不曾考虑过老板的好坏,但真正工作起来,就会发现有个能力强又善于管理的老板真的非常重要。老板不行,公司没发展,谁有干劲?管理混乱,谁还能好好干活呢?所以有一个好的领头羊当然很重要啦。可是这些都得真的到单位工作以后才知道。找工作时,说知道自己的大老板怎么样那是很难的。所以,我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就不考虑老板这个因素了。
选不选老板看公司规模
Chris,某咨询公司职员,工作年限5年
是否考虑老板对我来说要看所选的公司。如果是非常大的公司,我就看企业风格,老板怎么样就不管了。但如果是小公司或者正在发展中的公司,那就得挑选老板了。我会比较关注老板的管理风格,因为他的管理风格影响整个企业文化,而且还会影响下属的能力发挥。也就是说,作为下属,我能否得到足够的发展空间,我的老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直很重视老板这个因素
Polo,资生堂中国职员,工作年限3年
说实话,求职中我一直会挑选老板的。跳槽的时候,我很重视老板这个因素,因为你的领导决定着你的未来。
Emily,某网站策划人员,工作年限3年
老板这个因素当然要考虑的。一直得跟着他工作啊,如果遇到一个很难沟通或者办事风格和我很不一样的老板,活就没法干了。
Question 2:你会选什么样的老板?
做事方式对我胃口的
Gump,通用汽车工程师,工作年限3年
选工作时,对薪酬我没考虑太多,公司背景倒是很重要。至于老板,我考虑他的做事方式是不是对自己的胃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有的人较激进,有的人较稳重。如果不考虑老板做事方式是否与自己符合就贸然选择工作,很可能会把事情搞砸。如,老板做事较激进,你做事慢悠悠,那双方肯定会有冲突。我和我老板都属于较激进的。他那种雷厉风行的个性我很喜欢,所以跟着他做事也觉得有劲。
需要一个让我有东西学的老板
Colin,新加坡企业发展局职员,工作年限不到1年
实话说,第一次求职的学生或者职场新人,对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老板的概念是很模糊的。通常而言,他们对老板的要求就是“人要好”。这个概念很宽泛,也很难下定义。可理解为,他们对老板的个人魅力和领导才能有要求。比方说,他会知道什么时候使用铁腕,什么时候使用糖衣炮弹;他为人必须正直;行事必须具有大局观;他能承担责任,而不是什么事情都丢给下属等等。这些都是理想化的老板应具备的素质。就我个人而言,我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让我有东西学的老板。职场新人本来就是从零开始,那么找一个能让自己有东西学的老板最现实了。
老板长相要看得顺眼
Emily,某网站策划人员,工作年限3年
我觉得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老板这个因素。我会首先看这个老板是不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人,是不是比较容易沟通。如果老板特别有领导的架式,也不大容易沟通,我想我会放弃这份工作。毕竟,顶头上司每天都得和他打交道,如果不容易沟通,工作会很累。还有就是要看老板的长相。因为每天要看的,他的长相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最好要赏心悦目一点,当然也不能太苛刻,只要看着顺眼就好。
至少看起来有雄心
Judy,某咨询公司文员,工作年限4年
求职时,我还是比较重视老板这个因素。但是,我觉得很难形容自己到底要挑什么样的老板。通过交谈,我能判断那个老板我是否能接受。就看感觉投不投缘。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我希望他能告诉我公司发展的前景,能给我怎样一个前景。从他的描述中,我就能感觉出他是否有雄心壮志。如果老板看起来有雄心壮志,那员工也就有奔头了。
事必躬亲的老板肯定不会跟
Grace,SPA上海分公司职员,工作年限5年
我曾在一个事必躬亲的女老板手下干过,非常痛苦。无论我们做什么,她都要来亲自参与,且总是揪着一些细节不放,而不顾方向性的大问题。当时我在市场部,我们对市场推广提出了很多想法和建议,但她一句也不听。她这样极不信任员工,我们的工作当然无法进行。所以现在找工作,我很重视老板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我会选择那些尊重员工、愿意放手让员工去做一些事情的老板。那种事必躬亲的老板肯定不会跟。事必躬亲说明他不懂管理,不会放权,也不知道抓重点。
热情、实在、有干劲、讲究效率
Polo,资生堂中国职员,工作年限3年
选择老板有怎样的标准,我觉得一下子说不清楚,很多时候看感觉。理想的老板应该是一个热情、实在、做事很有干劲又讲究效率的人。我自己比较实在,所以也喜欢实在的老板。热情的人比较好相处。有干劲的人可以带动周围的人,而讲究效率对做好工作很重要。
Question 3:怎样选老板?
方法一:凭第一印象,跟着感觉走
Polo的观点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其实选老板也很讲究一见钟情的。”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个人的阅历会增加,接触的人也在增加,社会经验会愈来愈丰富。“真的,当你接触的人多了,你就会发现见到别人的第一眼基本上就知道他大概是个怎么样的人了。最多再听他说几句话。虽然判断不一定很准确,但也知道七八分了。”
对此,戴尔采购有限公司上海办事处人力资源经理范珏也很认同。她觉得,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在选择工作的时候,都会考虑老板这个因素。“Work for Business,Work for People.”(为生意工作,更为人工作)所以一般都会对老板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判断。通过面试的接触,交谈、观察,这个老板好不好,这份工作适不适合,心里都有数了。而且,在面试的时候,求职者也可以提问,通过对方的答案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判断这个老板对自己到底合适与否。
“面试是双方互相挑选的过程,求职者要拿出自信。对方挑你,你也在挑对方。”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的培训和发展经理姚洁红提醒。她认为有这种自信,求职者就能从老板的言谈举止中看他到底是个怎样个性的`人。完美型老板可能对工作的要求非常严格,有利于你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温和型老板可能比较Nice(亲切),很好相处,愿意给你细致的指导。不论老板性格如何,最关键的还是看他能否让你学到东西。如果这个老板无法让你学到东西,性格再好、风格再契合都没有实质意义。
我们无法选择自己的父母,但有权选择自己的老板。据说,导致员工离职的原因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老板”,而非所谓的“发展空间”。《职场指南》调查发现,近80%的人在求职时会选择老板;另外约20%的人则表示不会。无论他们在求职时是否考虑老板这个因素,也不管这个因素在他们考虑的各项因素中所占比例是多少,所有被访者一致认为,老板对工作的影响非常大。
Question 1:找工作时,是否考虑老板这个因素?
领头羊很重要,但是不考虑
Happy,上海电气员工,工作年限3年
求职时我不曾考虑过老板的好坏,但真正工作起来,就会发现有个能力强又善于管理的老板真的非常重要。老板不行,公司没发展,谁有干劲?管理混乱,谁还能好好干活呢?所以有一个好的领头羊当然很重要啦。可是这些都得真的到单位工作以后才知道。找工作时,说知道自己的大老板怎么样那是很难的。所以,我在找工作的时候也就不考虑老板这个因素了。
选不选老板看公司规模
Chris,某咨询公司职员,工作年限5年
是否考虑老板对我来说要看所选的公司。如果是非常大的公司,我就看企业风格,老板怎么样就不管了。但如果是小公司或者正在发展中的公司,那就得挑选老板了。我会比较关注老板的管理风格,因为他的管理风格影响整个企业文化,而且还会影响下属的能力发挥。也就是说,作为下属,我能否得到足够的发展空间,我的老板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一直很重视老板这个因素
Polo,资生堂中国职员,工作年限3年
说实话,求职中我一直会挑选老板的。跳槽的时候,我很重视老板这个因素,因为你的领导决定着你的未来。
Emily,某网站策划人员,工作年限3年
老板这个因素当然要考虑的。一直得跟着他工作啊,如果遇到一个很难沟通或者办事风格和我很不一样的老板,活就没法干了。
Question 2:你会选什么样的老板?
做事方式对我胃口的
Gump,通用汽车工程师,工作年限3年
选工作时,对薪酬我没考虑太多,公司背景倒是很重要。至于老板,我考虑他的做事方式是不是对自己的胃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方式,有的人较激进,有的人较稳重。如果不考虑老板做事方式是否与自己符合就贸然选择工作,很可能会把事情搞砸。如,老板做事较激进,你做事慢悠悠,那双方肯定会有冲突。我和我老板都属于较激进的。他那种雷厉风行的个性我很喜欢,所以跟着他做事也觉得有劲。
需要一个让我有东西学的老板
Colin,新加坡企业发展局职员,工作年限不到1年
实话说,第一次求职的学生或者职场新人,对自己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老板的概念是很模糊的。通常而言,他们对老板的要求就是“人要好”。这个概念很宽泛,也很难下定义。可理解为,他们对老板的个人魅力和领导才能有要求。比方说,他会知道什么时候使用铁腕,什么时候使用糖衣炮弹;他为人必须正直;行事必须具有大局观;他能承担责任,而不是什么事情都丢给下属等等。这些都是理想化的老板应具备的素质。就我个人而言,我需要的是一个可以让我有东西学的老板。职场新人本来就是从零开始,那么找一个能让自己有东西学的老板最现实了。
老板长相要看得顺眼
Emily,某网站策划人员,工作年限3年
我觉得找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考虑老板这个因素。我会首先看这个老板是不是一个比较开明的人,是不是比较容易沟通。如果老板特别有领导的架式,也不大容易沟通,我想我会放弃这份工作。毕竟,顶头上司每天都得和他打交道,如果不容易沟通,工作会很累。还有就是要看老板的长相。因为每天要看的,他的长相会直接影响员工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最好要赏心悦目一点,当然也不能太苛刻,只要看着顺眼就好。
至少看起来有雄心
Judy,某咨询公司文员,工作年限4年
求职时,我还是比较重视老板这个因素。但是,我觉得很难形容自己到底要挑什么样的老板。通过交谈,我能判断那个老板我是否能接受。就看感觉投不投缘。不过,有一点是肯定的。我希望他能告诉我公司发展的前景,能给我怎样一个前景。从他的描述中,我就能感觉出他是否有雄心壮志。如果老板看起来有雄心壮志,那员工也就有奔头了。
事必躬亲的老板肯定不会跟
Grace,SPA上海分公司职员,工作年限5年
我曾在一个事必躬亲的女老板手下干过,非常痛苦。无论我们做什么,她都要来亲自参与,且总是揪着一些细节不放,而不顾方向性的大问题。当时我在市场部,我们对市场推广提出了很多想法和建议,但她一句也不听。她这样极不信任员工,我们的工作当然无法进行。所以现在找工作,我很重视老板对员工的尊重和信任。我会选择那些尊重员工、愿意放手让员工去做一些事情的老板。那种事必躬亲的老板肯定不会跟。事必躬亲说明他不懂管理,不会放权,也不知道抓重点。
热情、实在、有干劲、讲究效率
Polo,资生堂中国职员,工作年限3年
选择老板有怎样的标准,我觉得一下子说不清楚,很多时候看感觉。理想的老板应该是一个热情、实在、做事很有干劲又讲究效率的人。我自己比较实在,所以也喜欢实在的老板。热情的人比较好相处。有干劲的人可以带动周围的人,而讲究效率对做好工作很重要。
Question 3:怎样选老板?
方法一:凭第一印象,跟着感觉走
Polo的观点代表了不少人的看法,“其实选老板也很讲究一见钟情的。”随着工作年限的增加,个人的阅历会增加,接触的人也在增加,社会经验会愈来愈丰富。“真的,当你接触的人多了,你就会发现见到别人的第一眼基本上就知道他大概是个怎么样的人了。最多再听他说几句话。虽然判断不一定很准确,但也知道七八分了。”
对此,戴尔采购有限公司上海办事处人力资源经理范珏也很认同。她觉得,具备一定工作经验的人,在选择工作的时候,都会考虑老板这个因素。“Work for Business,Work for People.”(为生意工作,更为人工作)所以一般都会对老板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判断。通过面试的接触,交谈、观察,这个老板好不好,这份工作适不适合,心里都有数了。而且,在面试的时候,求职者也可以提问,通过对方的答案获得自己需要的信息,然后判断这个老板对自己到底合适与否。
“面试是双方互相挑选的过程,求职者要拿出自信。对方挑你,你也在挑对方。”上海微创软件有限公司的培训和发展经理姚洁红提醒。她认为有这种自信,求职者就能从老板的言谈举止中看他到底是个怎样个性的人。完美型老板可能对工作的要求非常严格,有利于你提高对自己的要求;温和型老板可能比较Nice(亲切),很好相处,愿意给你细致的指导。不论老板性格如何,最关键的还是看他能否让你学到东西。如果这个老板无法让你学到东西,性格再好、风格再契合都没有实质意义。
方法二:观察办公氛围,收集外围信息
姚洁红认为,面试的时候,招聘方会尽量展示他最好的一面。所以,求职者还得在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周围。如,员工行动是否风风火火?员工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办公室是否有向上的工作氛围?另外,之前求职需要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如所处的行业、公司性质、投资方背景等等,这些也影响整个企业的风格,并从侧面反映了老板的风格。
职业顾问Chris建议求职者可以从网站和熟人处了解公司和老板的情况。很多信息都能从侧面反映老板,如福利不错的公司通常老板比较尊重员工,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说明老板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性等等。
姚洁红认为,面试的时候,招聘方会尽量展示他最好的一面。所以,求职者还得在交流的基础上进一步观察周围。如,员工行动是否风风火火?员工脸上的表情是怎样的?办公室是否有向上的工作氛围?另外,之前求职需要了解公司基本情况。如所处的行业、公司性质、投资方背景等等,这些也影响整个企业的风格,并从侧面反映了老板的风格。
职业顾问Chris建议求职者可以从网站和熟人处了解公司和老板的情况。很多信息都能从侧面反映老板,如福利不错的公司通常老板比较尊重员工,有发展前途的企业说明老板有战略眼光和前瞻性等等。
【来源】 教育在线-职场指南
★ 后350字作文
★ 《水浒传》后感
★ 家访后教师随笔
80后求职心态调查(整理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