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的山水诗

时间:2024-04-10 03:38:35 作者:gs332m2nmh7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gs332m2nmh7”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王维的山水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王维的山水诗,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王维山水诗

关于王维山水诗

1、山中 ——王维

溪清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2、山居秋螟——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4、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5、送祢郎中——王维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6、送钱少府还蓝田 ——王维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7、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桃源行——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山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篇2:王维山水诗

王维山水诗四首推荐

晓行巴峡

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4年版,下同)。巴峡,长江东流至湖北巴东县西,巴山临江而峙,所以叫巴峡。

际晓〔际晓〕天刚亮。投巴峡,余春望帝京〔帝京〕指京都长安。。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晴江一女浣(huàn),朝日众鸡鸣〕清晨,旭日东升,群鸡鸣叫不已;江边早已有女子在洗衣了。。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miǎo)行〕江面上舟船聚拢,水上人家的集市已经开始了;遥望江岸远山,山桥竟横跨在树梢之上。。

登高万井出,眺迥江流明〔登高万井出,眺迥江流明〕登高远眺,眼前一片村落涌现;远望江流,十分明亮。井,指村落。眺迥,远望。。

人作殊方语〔殊方语〕异乡语言。,莺为故国声。

赖〔赖〕多亏。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终南山

选自《王右丞集笺注》卷七。终南山,山名,秦岭主峰之一,在今陕西西安南。

太乙〔太乙〕终南山的主峰,这里指整个终南山。近天都〔天都〕唐朝首都长安。,连山到海隅〔连山到海隅〕终南山连绵起伏直达海边。隅,靠边的地方。。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①〔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从终南山向四周环视,白云缭绕,连成一片;而山间的青霭淡淡地飘浮着,远看若有,进入其中却又若无了。青霭,即山岚,青色云气。。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意思是说,天之分野自中峰而变,壑之阴阳因气候而异。分野,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星宿对应地上的'州国区域,称为分野。分野中峰变,即站在中峰,峰之两侧虽有一峰之隔,分野就变了。众壑,指终南山众多的山谷。。

欲投人处〔人处〕有人居处的地方。宿,隔水问樵夫。

汉江临眺选自《王右丞集笺注》卷八。汉江,即汉水,源出陕西宁强北冢山,东南流经湖北襄阳,至汉口入长江。临眺,登高远望。

楚塞三湘接〔楚塞三湘接〕楚塞北临汉水,南接三湘。楚塞,泛指楚的边境。三湘,湘水与漓水同源合流,而后分离,称漓湘;合潇水,称潇湘;合蒸水,称蒸湘,总称三湘。,荆门九派通〔荆门九派通〕楚塞西起荆门,东达九江,汉水贯穿其中。荆门,山名,在宜昌南。。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汉水浩淼,似乎要流出天地之外,眺望远山,山色若有若无。。

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郡邑浮前浦,波澜动远空〕远眺汉水,水势浩荡,郡邑好像在水边浮动;江水无际,浪涛起伏,远天似乎随波澜而晃动。浦,水滨。。

襄阳〔襄阳〕今湖北襄阳,在汉水南岸。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留醉与山翁〕留下来与山翁共醉。山翁,指晋山简。这里指当时襄阳的地方官。。

送梓州李使君

①选自《王右丞集笺注》。梓州,今四川三台。李使君,姓李的刺史。

万壑树参天〔参天〕形容树木高耸入云。,千山响杜鹃〔杜鹃〕鸟名,又名子规。杜鹃鸣声好像在说“不如归去”,古代诗词曲中常借以写别离。。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树杪百重泉〕远望山中飞流瀑布,好像在树梢上倾泻。。

汉女〔汉女〕嘉陵江古称西汉水,因而人们称生活在西汉水的少数民族妇女为汉女。输〔输〕交纳捐税。布〔(tóng)布〕花织成的布。花,是一种木本棉花。,巴〔巴〕古国名,在重庆东部。人讼芋田。

文翁翻教授〔文翁翻教授〕《汉书·循吏传》:“文翁为蜀郡守,见蜀郡辟陋,欲诱进之,乃选郡县小吏开敏有材者遣诣京师,受业博士。又修起学官,于成都市中招下县子弟以为学官子弟,繇是大化,蜀地学于京师者,比齐、鲁焉。”当年文翁治蜀,不强行征敛,反而实行教化。文翁,汉朝人,汉景帝时任蜀郡太守。翻,通“反”。,敢不倚先贤〔敢不倚先贤〕怎敢不效法文翁去教化当地百姓呢?敢不,怎敢不。倚,效法。先贤,指文翁。上句和这句是诗人对李使君的勉励。。

王维是唐朝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对自然观察得极为细致,审美的感受又非常敏锐。他的山水诗不仅形象地描绘出山水景物,更传达了他的感情,自然的美与心境的美完全融为了一体,创造出了纯美的诗境。阅读这四首诗,要多加体会。前人说王维诗作“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认为王维这组诗中,有有画意的诗句吗?试找出一、二例,先用语言描述,再尝试用画笔表现。

篇3:王维山水诗

唐代:王维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译文

巍巍的太乙山临近长安城,山连着山一直蜿蜒到海边。

白云缭绕回望中合成一片,青霭迷茫进入山中都不见。

中央主峰把终南东西隔开,各山间山谷迥异阴晴多变。

想在山中找个人家去投宿,隔水询问那樵夫可否方便?

注释

1.终南山,在长安南五十里,秦岭主峰之一。古人又称秦岭山脉为终南山。秦岭绵延八百余里,是渭水和汉水的分水岭。

2.太乙:又名太一,秦岭之一峰。唐人每称终南山一名太一,如《元和郡县志》:“终南山在县(京兆万年县)南五十里。按经传所说,终南山一名太一,亦名中南”。

3.天都:天帝所居,这里指帝都长安。

4.青霭:山中的岚气。霭:云气。

5.海隅:海边。终南山并不到海,此为夸张之词。

6 分野:古天文学名词。古人以天上的二十八个星宿的位置来区分中国境内的地域,被称为分野。地上的每一个区域都对应星空的.某一处分野。

7.壑:山谷。“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这两句诗是说终南山连绵延伸,占地极广,中峰两侧的分野都变了,众山谷的天气也阴晴变化,各自不同。

8.人处:有人烟处。

篇4:王维山水诗

唐代:王维

际晓投巴峡,馀春忆帝京。

晴江一女浣,朝日众鸡鸣。

水国舟中市,山桥树杪行。

登高万井出,眺迥二流明。

人作殊方语,莺为故国声。

赖多山水趣,稍解别离情。

译文

拂晓时分直向巴峡而去,春日将尽使我思念京城。

江色晴明有位女子浣洗,旭日初升群鸡竞相啼鸣。

水边城市人在船上做生意,山间桥上人如在树梢走行。

登上高处万家井邑出现,眺望远处阆白二流明莹。

人们都说着异乡的方言,黄莺却啼着故里的声音。

幸赖自己深知山水情趣,稍可排解离乡背井愁情。

注释⑴巴峡:长江自巴县(重庆)至涪州(涪陵)一段有明月、黄葛、铜锣、石洞、鸡鸣、黄草等峡,这些峡皆在古巴县或巴郡境内,因统称为巴峡。

⑵际晓:犹黎明。

⑶帝京:帝都,指京都长安。《汉武故事》:“上幸河东,欣言中流,与群臣饮宴,顾视帝京,乃自作《秋风辞》。”唐白居易《琵琶行》:“我从去年辞帝京,谪居卧病浔阳城。”

⑷女浣(huàn):即浣女。浣,洗。

⑸朝(zhāo)日:早晨初升的太阳。鸡:一作“禽”。

⑹水国:犹水乡。临水城邑。南朝宋颜延之《始安郡还都与张湘州登巴陵城楼作》诗:“水国周地险,河山信重复。”唐孟浩然《洛中送奚三还扬州》诗:“水国无边际,舟行共使风。”

⑺树杪(miǎo):树梢。《陈书·儒林传·王元规》:“元规自执楫棹而去,留其男女三人,阁于树杪。”杪:一作“上”。

⑻井:即市井,村落,指山城住户。万井:千家万户。唐陈子昂《谢赐冬衣表》:“三军叶庆,万井相欢。”

⑼眺迥:远望。二流:其一为长江,另一当指在巴峡一带入江的河流,如嘉陵江、玉麟江、龙溪河等。一说为阆水和白水。

⑽殊方语:异乡语言。殊方:远方,异域。汉班固《西都赋》:“逾昆仑,越巨海,殊方异类,至于三万里。”

⑾故:一作“旧”。

⑿赖:多亏。多:一作“谙”。

篇5:王维的山水诗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 王维《终南别业 》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 王维《使至塞上》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 王维《山居秋暝》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 王维《山居秋暝》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 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 王维《鸟鸣涧》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 —— 王维《画》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 王维《鹿柴》

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渭城曲 》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 王维《送别 》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 王维《竹里馆》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 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 王维《山居秋暝》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 王维《山居秋暝》

山下孤烟远村,天边独树高原。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五》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 》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六》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 王维《辛夷坞》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 王维《送别》

荆溪白石出,天寒红叶稀。 —— 王维《山中》

杏树坛边渔父,桃花源里人家。 —— 王维《田园乐七首·其三》

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 王维《终南别业 》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 王维《终南别业 》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 王维《送别》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 王维《送别 》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 王维《终南别业 》

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 —— 王维《汉江临泛 》

唯有相思似春色,江南江北送君归。 —— 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

相逢意气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 —— 王维《少年行四首》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 王维《终南山》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 王维《终南山》

渡头馀落日,墟里上孤烟。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 王维《过香积寺》

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 —— 王维《送梓州李使君》

风劲角弓鸣,将军猎渭城。 —— 王维《观猎》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 王维《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 —— 王维《汉江临泛 》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 王维《终南山》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 王维《山居即事》

清川带长薄,车马去闲闲。 —— 王维《归嵩山作》

杨柳渡头行客稀,罟师荡桨向临圻。 —— 王维《送沈子归江东 》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 王维《终南山》

篇6:王维经典的山水诗

王维经典的山水诗

《鹿柴》

空山不见人,

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

复照青苔上。

《鹿柴》是王维的山水诗中的代表作之一,是他隐居辋川时的作品。这首诗描绘了鹿柴附近的空山深林在傍晚时分的幽静景色,充满了绘画的境界,反映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尘世官场的厌倦。第一句较为平常,但在“空山不见人”之后紧接“但闻人语响”,却境界顿出。一二句是以有声反衬空寂;那么三四句便是以光亮反衬幽暗。整首诗就像是在绝大部分用冷色的画面上掺进了一点暖色,结果反而使冷色给人的印象更加突出。

《过香积寺》

不知香积寺,数里入云峰。

古木无人径,深山何处钟。

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

薄暮空潭曲,安禅制毒龙。

《过香积寺》也是王维代表作之一,主要在于描写山中古寺之幽深静寂。题意在写山寺,但并不正面描摹,而侧写周围景物,来烘托映衬山寺之幽胜。全诗不写寺院,而寺院已在其中。诗歌构思奇妙、炼字精巧。“泉声咽危石,日色冷青松”,精妙绝伦,历代被誉为炼字典范。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山居秋暝》是王维的一首名作。作者把山间秋天的.月夜写得那么宁静而又富有生气。松间明月,石上清泉,晚归浣女,泛舟渔人等等,都给人带入诗一般的境界,都描绘得十分生动形象。全诗的语言清丽。诗人把秋天写得很清新迷人,一反悲秋的格调。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本诗通过写对山水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无忧无虑的山林生活的向往的情感。是山水诗的代表作之一。

《竹里馆》

独坐幽篁里,

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

明月来相照。

《竹里馆》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的诗,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这首小诗无论遣词造句看似平淡无奇,然而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清新诱人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夜静人寂融情景为一体,蕴含着一种特殊的美的艺术魅力,使其成为千古佳品。以弹琴长啸,反衬月夜竹林的幽静,以明月的光影,反衬深林的昏暗,表面看来平平淡淡,似乎信手拈来,随意写去其实却是匠心独运,妙手回天的大手笔。全诗优美高雅的意境,传达出诗人宁静、淡泊的心情。

篇7:李白和王维山水诗比较

李白和王维山水诗比较

一、山水诗差异体现

(一)山水景色

王维在山水诗中,主要描写的是辋川别业和长安附近的山水景象,且多用写实手法。例如《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中,“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描绘了诗人和友人裴迪闲居时倾听蝉鸣、欣赏秋日胜景的一幕。

李白山水诗中描绘的对象很广,因为云游四方,所以大唐的山川景色很多都有涉及。峨眉山、九华山、庐山等他都写诗赞颂过。同时,李白还运用丰富的想象能力,将从未到过的地方描绘得如身临其境一般。《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中,李白凭借着自己云游的丰富经验将从未见到过的山川形象生动地展现出来。

总之,王维的山水诗描绘景物的范围比较狭小,多采用写实手法;而李白描绘的景物范围十分广阔,描写手法虚实结合。

(二)人物形象

在山水诗中,人物是必不可少的。只有人用欣赏的眼光看待景物,景物才能够表现出美感。文学和绘画中都经常采用以人点景的手法,而王维和李白在山水诗中出现的人物也是大不相同的。

王维的山水诗中,出现的人物大多都是山翁隐士一类,例如《汉江临眺》中“襄阳好风日,留醉与山翁。”美好的景物中出现的是诗人和山翁同醉的场景。王维喜爱以樵夫或山翁入诗,表现了他能够将平实的景色写出美感的能力。而李白总会在名山大川中点缀一两个仙人。例如《登峨眉山》中的“烟容如在颜,尘累忽相失。倘逢骑羊子,携手凌白日。”以及《游泰山》(其六)中的“仙人游碧峰,处处笙歌发。”,都描写了仙人的存在。李白认为名山具有灵性,因此山中很可能飘逸着仙人的广袖。王维爱以山林野老入诗,李白则以仙人点缀山水,这也是李白和王维山水诗的差异之一。

(三)审美偏好

纵观王维和李白的山水诗,我们可以感觉得到二人的审美趣味是完全不同的。王维的山水诗中景物大多是秀丽优美的。例如《临湖亭》、《书事》、《山中》等诗,分别描写了荡漾的湖面、雨后的苍台和温润的青山,色彩明快,给人以安静、恬淡、雅致的'美感。

而李白描绘景物大多注重描写外貌而忽略了景物的形色,欣赏山水的视角通常较高,在山崖边侧或是水之远景。例如《望庐山瀑布》、《望天门山》和《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等诗,着眼于瀑布、青山和江水,场景较为宏大,李白独特的审美情趣也寓于其中。

我国诗歌的风格自古以来分为优美和壮美两种。王维和李白的审美偏好恰好可以对这两种风格进行阐述。

二、山水诗风格差异形成原因

虽然王维和李白出生于同一时期,人生的经历也很相似,但是他们的山水诗风格却截然不同。其形成原因可以从二人的性格气质差异、信仰的差异和政治态度差异三方面来分析。

(一)性格气质差异

因为山水诗是景物投射在诗人心中之后,诗人以自我为出发点经过审美和加工,最终产生的有美感的审美对象。因此,二人山水诗风格迥异可以从性格气质中找到原因。

王维是一个生性柔弱温和的人。从他的《献始兴公》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十分谦虚委婉的人。《山居秋暝》中“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就能够体现出王维表达厌恶的方式也是十分温和的,这也是王维个人性格的真实写照。

李白是一个豪气和酒气交融而成的狂野诗人。在同样是干谒自荐的诗中,李白写道“请日试万言,倚马可待”毫不掩饰自己的才气和脾性。政治上有坎坷之后,“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能够体现出李白目空一切的豪爽和狂野,这和王维的恭谨形成了巨大的反差。正是因为他们性格气质十分迥异,才会形成淡薄含蓄和雄伟壮丽的不同风格。

(二)信仰的差异

王维受母亲影响,早年就开始信仰佛教。虽然同时受到南派和北派的不同思想影响,但是他对其均兼收并蓄,同时更崇尚南派禅学。因为佛教的核心理念是“空”,因此王维也受此影响,“欲知除老病,唯有学无生。”体现了王维的超脱和平静之感。

李白信仰道教,曾经正式受了道并成为正式的道士,他一生的创作中,也有很多诗与神仙道教相关。李白受老庄的影响很深,导致其有十分强烈地追求自由的欲望。在山水诗中,这种情感就转化为夸张和瑰丽的景物描写方式。在李白的世界中,万物不受限制,描绘的情感也十分激烈和豪迈。

(三)政治态度差异

通过对诗人的生平了解,我们可以看出二人同时生于盛唐,最初均有安定天下和报效祖国的政治热情,后来他们都受到过两次打击,最后于安史之乱不久后死去。其中,王维在张九龄去世之后就对政治有了清醒的认识,不再对政治有任何幻想,选择半官半隐,心境愈加平静。而李白性格较为高傲,在经受两次打击之后依然有从政报国的热情。

他们二人,王维带着轻松闲适的心情进入山水之中,而李白则是怀着愤慨的激烈心情被强推入山林里的。因此,二人的诗风一个是闲适轻松的,另一个则伴随着豪迈的奔腾意境。

作为盛唐的两位大师级诗人,王维和李白都取得了相应的成就,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王维以幽静闲适为主要风格,李白则偏爱雄伟豪迈。形成差异主要是二者的性格气质、宗教及对待政治的态度有很大的不同。山水诗是文人抒发情感的一贯方式。艺术作为纽带,能够将文人和社会现实联系在一起。而山水诗也正是因为融合了诗人的情感而散发着永久的魅力。

篇8:王维的山水诗

王维的山水诗合集

1、山中 ——王维

溪清白石出, 天寒红叶稀。

山路元无雨, 空翠湿人衣。

2、山居秋螟——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3、山居即事——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绿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4、书事 ——王维

轻阴阁小雨,深院昼慵开。

坐看苍苔色,欲上人衣来。

5、送祢郎中——王维

东郊春草色,驱马去悠悠。况复乡山外,猿啼湘水流。

岛夷传露版,江馆候鸣驺。卉服为诸吏,珠官拜本州。

孤莺吟远墅,野杏发山邮。早晚方归奏,南中才忌秋。

6、送钱少府还蓝田 ——王维

草色日向好,桃源人去稀。手持平子赋,目送老莱衣。

每候山樱发,时同海燕归。今年寒食酒,应是返柴扉。

7、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8、桃源行——王维

渔舟逐水爱山春,两岸桃花夹古津。 坐看红树不知远,行尽青溪忽值人。

山口潜行始隈隩,山开旷望旋平陆。遥看一处攒云树,近入千家散花竹。

樵客初传汉姓名,居人未改秦衣服。 居人共住武陵源,还从物外起田园。

月明松下房栊静,日出云山鸡犬喧。 惊闻俗客争来集,竞引还家问都邑。

平明闾巷扫花开,薄暮渔樵乘水入。 初因避地去人间,及至成仙遂不还。

峡里谁知有人事,世中遥望空云山。 不疑灵境难闻见,尘心未尽思乡县。

山洞无论隔山水,辞家终拟长游衍。 自谓经过旧不迷,安知峰壑今来变。

当时只记入山深,青溪几度到云林。 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

扩展阅读:王维古诗特点

王维的大多数诗都是山水田园之作,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王维的写景诗篇,常用五律和五绝的形式,篇幅短小,语言精美,音节较为舒缓,用以比喻幽静的山水和诗人恬适的心情,尤为相宜。王维从中年以后日益消沉,在佛理和山水中寻求寄托,他自称“一 悟寂为乐,此生闲有余”(《饭覆釜山僧》)。这种心情充分反映于他的诗歌创作之中。过去时代不少人推崇王维此类诗歌,一方面固然由于它们具有颇高的艺术技巧,一方面也由于对其中体现的闲情逸致和消极思想产生共鸣。

明代胡应麟称王维五绝“却入禅宗”,又比如说《鸟鸣涧》、《辛夷坞》二诗,“读之身世两忘,万念皆寂”(《诗薮》),便是一个明证。雪景 传为王维作,王维其他题材的作品,比如送别、纪行之类的诗中,也经常出现写景佳句,例如“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送綦毋潜落第还乡》)、“山中一夜雨,树杪百重泉”(《送梓州李使君》)、“日落江湖白,潮来天地青”(《送邢桂州》)、“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使至塞上》)等,都是传诵不衰的名句。

试论王维的山水诗

李白的山水诗

山水诗——《题君山》

山水诗——《望岳》

王维田园诗人

唐王维

经典王维诗句

王维田园诗

王维工

少年行王维

王维的山水诗(共8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王维的山水诗,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