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axy”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8篇辋川闲居 王维,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辋川闲居 王维,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 目录
篇1:辋川闲居 王维
作者:王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莫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辋川闲居翻译:无
辋川闲居赏析:
本诗表达了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第二联的“时倚”、“远看”再现了诗从安逸洒脱、怡然自乐的心情。尾联以於陵子自况,暗示了自己隐居的原因。
作者资料:
王维(7-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更多古诗欣赏文章敬请关注“习古堂国学网”的王维的诗全集栏目。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篇2:辋川闲居王维阅读答案
辋川闲居
王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①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莫於陵子②,桔槔方灌园。
[注]①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②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据《高士传》载: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史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
1.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5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二、四联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这两句诗勾画出了一幅鲜明的辋川风景图:青翠的茭白掩映在清冽的水中,白鸟殿翅翻飞于苍茫的山间。(2分)青菰、绿水与白鸟相互映衬,色彩鲜明;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答出“动静结合”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除了“对比映衬、动静结合”以外,答对偶的也给1分。)
2.本诗表达了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2分)第二联的“时倚”、“远看”再现了诗从安逸洒脱、怡然自乐的心情。(2分)尾联以於陵子自况,暗示了自己隐居的原因。(2分)
篇3:辋川闲居王维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这首诗歌,然后回答问题。(9分)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 维
寒山转苍翠,秋水日潺湲j。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复值接舆k醉,狂歌五柳前。
【注】①潺湲:(chányuán)水慢慢流动的样子。②接舆:春秋时楚国狂人,诗中借指裴迪。
(1)这首诗描写一幅深秋山水田园图,请结合首联和颈联,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4分)
(2)这首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试结合颔联简要分析。(3分)
答案:
10.(7分)
(1)水落石出的寒秋,时近黄昏,天色向晚,山色也变得更加苍翠,山间泉水不停地潺潺作响,渡头夕阳欲落,村落炊烟初升。(3分)诗歌通过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图景。
(2)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快乐。(1分)柴门之外,诗人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落日、墟里孤烟,安逸之神态、潇洒之闲情跃然纸上。(2分)
篇4:辋川闲居王维阅读答案
王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①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莫於陵子②,桔槔方灌园。
[注]①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②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据《高士传》载: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史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
1.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5分)
2.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二、四联作简要分析。(6分)
参考答案:
1.这两句诗勾画出了一幅鲜明的辋川风景图:青翠的茭白掩映在清冽的水中,白鸟殿翅翻飞于苍茫的山间。(2分)青菰、绿水与白鸟相互映衬,色彩鲜明;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答出“动静结合”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除了“对比映衬、动静结合”以外,答对偶的也给1分。)
2.本诗表达了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2分)第二联的“时倚”、“远看”再现了诗从安逸洒脱、怡然自乐的心情。(2分)尾联以於陵子自况,暗示了自己隐居的原因。(2分)
语文说明文阅读技巧
第一招:善于找准说明对象。
第二招:善于概括说明对象的特点。
第三招:善于分析说明顺序。
第四招:善于分析说明方法及其作用。弄清楚了说明方法的特点,分析它们在文章中的具体作用。
第五招:善于分析说明文的语言。
第六招:善于分析引用古籍或名言的目的。先要理解所引古籍或名言的含义,现联系说明的内容,看看这两者间有何内在联系,就能领悟其引用的目的了。在说明的开头文段或中间叙述有关的故事,究竟起何作用:在文章开头叙述故事,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引起读者阅读的兴趣,或者是为了引出说明对象。在文章或段落中间叙述故事,往往是为了增强说明文的可读性,同时也为了说明事物的来源或作用。
第七招:善于完成开放性问题。中考说明文阅读,根据“新课标”中要求“注意领会作品中所体现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思想方法”的要求,说明文阅读考查的题目势必要引导学生关注人类、关注自然、关注生态环境、关注科技进程、关注未来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科学品质、科学精神和科学方法。
语文阅读怎么做能得高分
语文阅读要读懂其实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难度不是很大,因为从小我们就说中文,接触汉语语言环境,所以要想读明白一篇文章大概讲了什么东西并不困难,难的是理解作者写这篇文章的意思,到底要表达一个什么含义,为什么会写这篇文章,有什么目的,这才是我们最关心的,也是考试常考的题目。
无论是初中语文还是高中阅读,其实答题并不需要我们自创答案,而是需要我们在阅读原文中稍加整理即可,甚至有些题目我们言之成理就会给分,所以语文题目很简单就看你是否用心。
找答案要讲究技巧,看分值写采分点,并且按题目顺序去原文中找答案,按先后顺序去找,不要颠倒了,否则找到的有可能就是错误的答案了,这就是考察我们筛选答案的能力。有些答案并不是以一句话的形式直接呈现给我们的,我们只能从中挑选出一两个关键性词语,这就足够了,其他的可以自己组织语言。
篇5:辋川闲居王维阅读答案
青菰①临水映,白鸟向山翻。
寂莫於陵子②,桔槔方灌园。
[注]①青菰:俗称茭白,生于水中,叶如蒲苇。②於陵子:齐国高士陈仲子的号。据《高士传》载:陈仲子认为其做官的史长不义,就带着妻子到了楚国,住在於陵,自号於陵子。楚王听说他很贤德,派人聘请他做宰相,他就又逃到别处替人浇灌园子。
8.诗的第三联描绘了什么样的景象,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5分)
答:
9.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结合二、四联作简要分析。(6分)
答:
参考答案:中小学作文阅读答案网整理
8.这两句诗勾画出了一幅鲜明的辋川风景图:青翠的茭白掩映在清冽的水中,白鸟殿翅翻飞于苍茫的山间。(2分)青菰、绿水与白鸟相互映衬,色彩鲜明;前一句写静景,后一句写动景,动静结合。(答出“动静结合”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给3分,除了“对比映衬、动静结合”以外,答对偶的也给1分。)
9.本诗表达了对田园隐逸生活的向往与对官场的厌倦之情。(2分)第二联的“时倚”、“远看”再现了诗从安逸洒脱、怡然自乐的心情。(2分)尾联以於陵子自况,暗示了自己隐居的原因。(2分)王维《辋川闲居》阅读答案
篇6:辋川闲居王维阅读答案
注:①《新唐书 王维传》: 别墅在辋川,地奇胜 与裴迪游其中,赋诗相酬为乐。 ②接舆:春秋楚隐士,装狂遁世。
1、首联写景有什么特点?请结合 转 日 进行分析。
2、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是怎样表现这种感情的。
(3)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4)尾联连用两个典故,诗人将 比做 ,又将 比做 ,表达了诗人
(5) 寒山转苍翠 中的 转 字在诗歌中的作用是什么?(4分)
(6)全诗在写景和写人之中,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
(7)诗的颈联是从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点化而来,试分析两首诗各自的妙处.(4分)
(8)尾联刻画出了作者与裴秀才迪怎样的形象?(4分)
答案:
1、首联写山中秋景。转苍翠,表示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山是静止的,着一 转 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日潺湲,就是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 日 字,却令人感觉它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意对即可)
2、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一联和三联写山水原野的深秋晚景,诗人选择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 苍翠的寒山、缓缓的秋水、渡口的夕阳、墟里的炊烟,有声有色,动静结合,勾勒出一幅和谐幽静而又富有生机的田园山水画。诗的二联和四联写人,写诗人与裴迪的闲居之乐。倚杖柴门,临风听蝉,把诗人安逸的神态、超然物外的情致,写得栩栩如生;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全诗物我一体,情景交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意对即可)
(3)深秋暮色,和谐静谧的田园风光。
(4)诗人将 自己 比做 接舆 ,又将 裴迪 比做 五柳 ,表达了诗人 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5)写出了山的颜色渐变的动态。
(6)全诗选取富有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再加上 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 的描述,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的闲适快乐之情。
(7)陶诗写出了朦胧的村庄和袅袅的轻烟,在这冲淡静谧之中,越发突出乡居生活的宁静悠闲。
王诗用白描手法表现黄昏第一缕炊烟袅袅升到半空的动态感。 渡头余落日 ,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显示了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为读者留下想象的余地。 墟里上孤烟 , 上 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
(8)接舆,是春秋时代 凤歌笑孔丘 的楚国狂士,诗人将裴迪与楚狂接舆相比,醉酒狂歌,则把裴迪的狂士风度表现得淋漓尽致。(2分)并以陶潜自况,是一位忘怀得失、诗酒自娱的隐者形象。(2分)
二:
(1)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 。
(2)尾联连用两个典故,诗人将 比做 ,又将 比做 ,表达了诗人 。
(3)本诗写景有何特点?
(4)简析颔联、尾联的人物形象特点。
(5)全诗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参考答案:
(1)此诗的首联与颈联写景,诗人描绘的是一幅怎样的图景:深秋暮色,和谐静谧的田园风光。
(2)自己 接舆 裴迪 五柳 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3)描写景物有声、有色、有形,体现了 诗中有画 的特点。所写景物带上了作者的主观色彩,写得情景交融。所选的寒山、秋水、落日、孤烟等富有季节和时间特征的景物,构成了一幅和谐静谧的山水田园风景画。
(4)颔联刻画了诗人年事已高和安闲的神态。尾联生动的刻画了裴迪的狂士之态。
(5)表现了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赏析:
王维大多数山水田园之作,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流露出闲居生活中闲逸萧散的情趣。或静谧恬淡,或气象萧索,或幽寂冷清,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他对自然美的感受独特、细致,笔下山水景物特具神韵,略事渲染而意境悠长。善于细致地表现自然界的光色和音响变化。语言精美,音节舒缓,表现的山水幽静和诗人恬适的心情。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五律。首联和颈联写景,描绘辋川附近山水田园的深秋暮色;颔联和尾联写人,刻画诗人和裴迪两个隐士的形象。风光人物,交替行文,相映成趣,形成物我一体、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抒写诗人的闲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切情谊。
首联写山中秋景。时在寒秋,山间泉水潺潺作响,天色向晚,山色苍翠。 转 和 日 巧妙。 转苍翠 ,示山色愈来愈深浓;山是静止的,着一 转 字,便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动态。 日潺湲 ,即日日潺湲,每日每时都在喧响;水是流动的,用一 日 字,感觉始终如一的守恒。寥寥十字,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
颈联写原野暮色。夕阳欲落,炊烟初升,渡头在水,墟里在陆。自然,人事具存。这一联是王维修辞名句,历来被称道。 渡头余落日 ,精确地剪取落日行将与水面相切的一瞬间,显示落日的动态和趋向,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想象的余地。 墟里上孤烟 的 上 字,不仅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而且显示已经升到相当的高度。
颔联是诗人的形象。柴门,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年事已高和意态安闲。柴门之外,倚杖临风,听晚树鸣蝉、寒山泉水,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既赏佳景,更遇良朋,辋川闲居之乐,至于此极!末联刻画了裴生狂士形象,表明诗人由衷的好感和欢迎,扣合诗题中的赠字。
篇7:辋川闲居唐诗
辋川闲居唐诗精选
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王维
寒山转苍翠,
秋水日潺湲。
倚杖柴门外,
临风听暮蝉。
渡头余落日,
墟里上孤烟。
复值接舆醉,
狂歌五柳前。
王维诗鉴赏
这首诗描绘辋川秋日傍晚的幽美风光,抒写了诗人的隐居之乐和对友人的真挚情谊,画出了一幅绝妙的高士秋趣图,是王维山水田园诗的名篇。辋川:
水名,在陕西蓝田县终南山下的辋谷川口。诗人晚年隐居于此。裴迪:唐诗人,关中人,王维的好友,天宝后官蜀州刺史、尚书省郎。《旧唐书·王维传》载,他常与王维在辋川浮舟往来,弹琴赋诗,啸咏终日。
首联写山中秋景。已是秋深山寒,本当是一片萧瑟,却反而显苍翠,山泉也应枯涸无声,却仍潺湲作响。竟日可闻。诗人这样写,是为了表现辋川这一带山光水色特别幽美可爱,与其他的秋山秋水不同。
它们仿佛有性灵,有感情,为了使诗人心旷神怡,在寒秋里反而转苍翠、日潺湲。诗人对辋川山水的喜爱、迷恋之情,因此从这两句诗中自然流露出来了。转字写出了苍翠的山色愈来愈深,愈来愈浓,写出了色彩的流动感,并借着山色的运动变化,把静止的山写活了。日字,不仅表现山中溪泉每日每时都在流动喧响,而且令人感觉它是始终如一的。这样,山泉也有了人的感情。而且,这种抱恒守一又使人感到它是静的.。这样,流动的水却同时有一种静态美。声色的结合,再加上动静的转换,一幅新奇美妙、情味盎然的山水风景画面便展现在读者面前了。
山中秋景如此清幽秀丽,闲居的诗人不禁要走出来尽情欣赏。颔联写诗人的自我形象。柴门,表现他的隐居生活和田园风味;倚杖,足见他年事颇高和意态安闲。年迈的诗人站在柴门之外,倚着拐杖,迎着拂拂的秋风,听晚树鸣蝉,看青山流泉。这使我们自然想起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句。
颈联渡头余落日,墟里上孤烟,描写原野和山村暮色。诗人的视线从苍翠山色、高树鸣蝉移向原野和村落。只见远处辋川的渡口那边,一轮红日正缓缓地降落水面;近处的村落人家,一缕炊烟正袅袅地升上天空。余和上两个动词用得自然朴素而生动传神,表现出落日将尽未尽和孤烟悠然直升的动态。一落一上,相互对照,情味悠长,也暗示诗人对落日、孤烟深情注目的神态。这两句,显然是从陶渊明的暖暖远人村,依依墟里烟(《归园田居》其一)点化而来。陶诗是以拟人手法表现远处村落上方炊烟缓缓飘动依依不舍的情味,王维这两句却以白描手法分写夕阳和炊烟一落一上的意趣;陶诗凭暖暖、依依两个叠字形容词传情,王诗以余、上两个动词绘态写意;陶诗画面意象疏淡,具有朦胧美,王诗画面意象集中,境界较为壮阔。都是借日常景物描写寄寓他们对纯朴宁静而又充满情趣的田园的喜爱。
最后一联:复值接舆醉,狂歌五柳前。描绘在这炊烟升起的傍晚,诗人又碰到狂放的友人裴迪喝醉了,一路放声高歌来到他的面前。接舆,春秋楚国的隐士陆通,字接舆,躬耕而食,佯狂不止,曾当面狂歌嘲笑孔子,人称楚狂。五柳,晋代诗人陶渊明曾写《五柳先生传》一文以自况,这里诗人以五柳比自己。诗人把醉酒狂歌的友人裴迪比为凤歌笑孔丘(李白《庐山谣》诗句)的楚狂接舆,是对这位有志于隐居的年轻诗友的赞许。诗中通过’醉酒和狂歌两个细节,生动地刻画了裴迪豪放不羁的狂士性格。字里行间洋溢着诗人对他由衷的好感,也使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他们之间脱略不拘的友情。
这首诗是诗、画、音乐完美的结合。葱翠的山色、渡头的落日、墟里的孤烟、同潺湲作响的山泉、在晚风中飘荡的蝉声,和谐地、有层次地组合成一幅有色彩、音响、动态的天然图画。同时,画中有人物,有诗人和裴迪这两位年龄和个性不同的隐士倚杖、临风、醉酒、狂歌种种动作与神态。山村风光,历历在目;田园隐士,栩栩传神。风光人物相映成趣,不仅构成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也使诗篇流溢出浓郁的生活情趣。全篇写一个乐字,即诗人的闲居之乐,但并没有一个表示欢乐的字眼,而诗人悠然自得的欢愉之情,却渗透全篇。
从格律看,律诗首联不要求对仗,这首诗的一二句却对得很工;颔联要求对仗,这首诗的三四句中的柴门外和听暮蝉却不成对。这种对仗法,前人把它叫做偷春格,意思是象梅花偷春色而先开。
篇8:《辋川闲居》原文
作者:唐·王维
一从归白社,不复到青门。
时倚檐前树,远看原上村。
青菰临水拔,白鸟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园。
注释
①白社:此借指隐者所居之地。
②於陵子:即陈仲子。
③桔槔:井上汲水的一种工具。
作者介绍
王维(701年-761年),字摩诘(mó jié) ,人称诗佛 ,名字合之为维摩诘,维摩诘乃是佛教中一个在家的大乘佛教的居士,是著名的在家菩萨,意译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可见王维的名字中已与佛教结下了不解之缘。
王维在诗歌上的成就是多方面的,无论边塞、山水诗、律诗还是绝句等都有流传人口的佳篇。他的诗句被苏轼称为“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他确实在描写自然景物方面,有其独到的造诣。无论是名山大川的壮丽宏伟,或者是边疆关塞的`壮阔荒寒,小桥流水的恬静,都能准确、精炼地塑造出完美无比的鲜活形象,着墨无多,意境高远,诗情与画意完全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山水田园诗派是盛唐时期的两大诗派之一,其主要作家是孟浩然、王维、常健、祖咏、裴迪等人,其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是王维和孟浩然,也称为“王孟”。
繁体对照
卷126_66辋川閑居王維
壹從歸白社,不複到青門。
時倚檐前樹,遠看原上村。
青菰臨水拔,白鳥向山翻。
寂寞於陵子,桔槔方灌園。
★ 辋川集?华子冈,辋川集?华子冈裴迪,辋川集?华子冈的意思,辋川集?华子冈
辋川闲居 王维(整理8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