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七里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苏轼先生写的诗,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的苏轼先生写的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篇1:给苏轼先生的一封信
给苏轼先生的一封信
给苏轼先生的一封信敬爱的苏轼先生: 您好! 我是一名21世纪的初中生,是您的一名铁杆粉丝。我读过您写的许多作品,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如《念奴娇.赤壁怀古》,您在政治失意之余,望着滔滔东去的.长江水,怀想着三国战火纷飞的英雄,抒发了壮志难酬的心情,气势宏大。“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朗朗上口,也让我心潮澎湃。 而在一些月光皎洁、柔和的夜晚。我一个人望着黑色宝石一般的夜空和镶嵌在上面的玉石一般的月亮,心中回想着《记承天寺夜游》中的意境,轻声吟道“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心中也不禁隐隐有些惆怅。“这么一个幼稚的想法涌上我的心头:我要是统治者,一定会请苏轼先生您做宰相的。我真为您的才华所折服。 但是苏轼先生您在贬谪中没有自暴自弃,您爱民如子,保持自己的一贯作风。在杭州,您看到西湖被淤泥堵塞了,痛心不已,率领百姓们疏浚湖泊,修建长堤,百姓也十分爱戴您,至今西湖还有“苏堤”。而您关爱百姓,看到有穷苦百姓吃不起肉食,面黄肌瘦,马上花钱买肉送给他们,百姓深受感动,于是就有了“东坡肉”。看着这官民和谐的场面,看着您一心为民,我为您的人格品质所折服。 您治理下的杭州,经济繁荣,百姓安居乐业,可那些别有用心的人,将“东坡肉”扭曲为百姓想吃您的肉,昏庸的统治者把您贬到海南。您离别时,百姓送行十里,挥泪作别,我对您的崇敬更深了一层。 后来,劳累使您病倒了,不久之后您就与世长辞了,但是您的诗篇至今流传,苏堤依旧挺立,“东坡肉”依旧闻名。当那些愚妄浅薄的统治者和建宁无耻的小人已经无影无踪时,人们依旧怀念着您,我依旧是您的铁杆粉丝。
篇2:致苏轼先生的一封信
苏轼爷爷:
您在月宫还好吗?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您还记得密州这个地方吗?正是在这里,您做了两年的知府,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还创作了好多著名佳作。现在是公元,距当年您在密州任知府已经有九百四十几年了,北宋时代已经成为了历史,密州也没有当年您在的时候那么大,现在改名叫诸城,位于山东省。您曾经办公的地方,现在是诸城市政府大院。
我最喜欢您在中秋佳节,银辉满地的时候写下的千古佳作《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这仿佛就在昨天。天上一日,世间千年!这首脍炙人口的词至今被我们传诵,是我们对朋友、亲人寄托思念,表达祝福的首选。
苏轼爷爷,我特别喜欢这两句:“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您用了“归”字,您本来就是来自月宫的人,是吗?我想也许您就是嫦娥派下来专门美化人间,安慰相思之苦的人。“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不知为多少人解除了相思之愁呢!在《望江南》这首词中您说,“春未老,风细柳斜斜……”瞧,您把密州描写得多美啊!
苏轼爷爷,您除了会做诗写词外,您的字写的也特别棒,我特别崇拜您。您知道吗?后来有一位叫刘墉的清朝书画家,他一开始就是临摹您的字。我也喜欢写书法,目前正在学习中,我一定好好练习,练好了写一幅《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寄给您。
此致
祝您身体健康!永远幸福!
吴凡
201x年11月30日
篇3:致苏轼先生的一封信
敬爱的苏轼:
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滔滔不绝,宛若浩潮宇宙中永恒的生命.当它流淌过你的躯体,《东坡志林》的闲情与豪放又给它添上了肆意豪壮的一笔.这又淡又浓的一笔,隐去了太多的颠沛流离,只剩下乐观永恒的倩影.
你出生在如此人杰地灵的眉山,一举成名,天下皆知.对历史的理解和大胆的推断使欧阳先生感觉后生可畏,让你的文章独步天下.
你初入仕途,口无遮拦,《凌虚台记》见证了你的开朗豁达.《陈公弼传》承载了你对往日的悔悟.你少年扬名,在陈太守的秉公教育下,沉着冷静,不骄傲自厌,这是何等的境界.朝庭的排挤使你无奈,朋党的斗争使你厌恶.于是,你上书请求远离朝庭,做个百姓的父母官.就这样,你来到了“山色蒙雨亦奇”的杭州.“水光潋滟”的波光荡走了你的心中的不适,“淡妆浓抹”亦使你流留忘返.望着平静似水的明月,你不禁感慨“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事情宛如欲想的那样,安石变法,奸佞当道.你饱受乌台诗案的情感波折,又深深体会到浓浓的兄弟之情.你释放出狱后,被贬黄州,大叹人生无常,从春风得意的科场奇才,到谪居落寞的戴罪犯官,你不仅忍受着这巨大的落差,竟然在农事中表现出潇洒的风采,薄洒的内涵.“东坡”二字成了你永恒的代名词和人类文化永恒的话题.你苦中作乐,面对着大江,思绪流过千山万水,不受时代的束缚.你三咏赤壁,是宏伟的叹息,壮阔的悲哀,飞越历史的天空,是惊心动魄的美丽,还是潇洒多情的感伤?是怨天尤人的悲观,还是自由洒脱的乐观?一切的一切,你真正做到了超然物外,达观世事.你东山再起,成就了又一个仕途颠峰.不管是帝王之师,还是起草诏书,你都淡然面对,毫无骄傲之意.可是好景不久,经过一波三折,你竟然被贬南荒,但你却依然说道:“此心安处是吾家”.琼州的三年里,你已完成了对《易经》的批注,死而无憾,这无疑又是你晚年浓重的一笔.哲宗崩逝,天下大赦,你这位随遇而安的智者又回到中原,可是你却渐渐闭上双眼,文坛上的一颗巨星陨落了.
回顾你的一生,经历了宦海**和跌宕起伏的人生仕途.你,苏东坡,超脱了一切杂念,酝酿在你身上的文学亦如巨星,彪炳史册,成了中华千古文坛的耀眼星辉.在品读你的诗词时,我看到你这个豪放不羁的文学全才.从你超然乐观的回眸中我得知,你已经找到了属于你的漫漫归路.
此致
敬礼
篇4:苏轼先生不一样的名人故事
苏轼先生不一样的名人故事
吟诗赴宴
苏轼二十岁的时候,到京师去科考。有六个自负的举人看不起他,决定备下酒菜请苏轼赴宴打算戏弄他。苏轼接邀后欣然前往。入席尚未动筷子,一举人提议行酒令,酒令内容必须要引用历史人物和事件,这样就能独吃一盘菜。其余五人轰声叫好。“我先来。”年纪较长的说:“姜子牙渭水钓鱼!”说完捧走了一盘鱼。“秦叔宝长安卖马,”第二位神气的端走了马肉。“苏子卿贝湖牧羊,”第三位毫不示弱的拿走了羊肉。“张翼德涿县卖肉,”第四个急吼吼的伸手把肉扒了过来。“关云长荆州刮骨,”第五个迫不及待的抢走了骨头。“诸葛亮隆中种菜,”第六个傲慢的端起了最后的一样青菜。菜全部分完了,六个举人兴高采烈的正准备边吃边嘲笑苏轼时,苏轼却不慌不忙的吟道:“秦始皇并吞六国!”说完把六盘菜全部端到自己面前,微笑道:“诸位兄台请啊!“。六举人呆若木鸡。
家庭聚会
苏轼高中榜眼后,苏氏三父子加上以三难秦少游而闻名的苏小妹一家齐聚在花园里庆祝,苏轼之父苏洵命题定以“冷、香”两个字,每人写两句诗,要求都会合当时的情景。为起带头,苏老泉缓步度到花池边,吟道:“水自石边流出冷,风从花里过来香”。子由站起来摘了瓣馨香腊梅,弹了下手指,曰:“冷字句佚不可知,梅花弹遍指头香。”小妹也去摘花,子由要笑他摹仿自己,小妹却云:“叫日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说完摊开手掌,一只蝴蝶已被捏死。女儿特点毕露,大家都齐声叫好。苏轼却用一拂石凳,骑着马就走,苏老泉叫道:“我儿,答不出也不要走啊。”话音未落,苏轼已长声飘来两句:“拂石坐来衣带冷,踏花归去马蹄香”!
东坡鱼
苏轼不仅是文学大家,在饕餮美食上也很有一手,除了广闻人知的东坡肘子外,苏学士还擅长烧鱼,其烹制的鱼堪称一绝。一次,苏轼雅兴大发,亲自下橱做鱼,刚刚烧好,隔着窗户看见黄庭坚进来了(黄庭坚是中国古代四大字体蔡苏米黄宗祖之一,是苏轼挚友,两人经常以斗嘴为乐)。知道又是来蹭饭卡油,于是慌忙把鱼藏到了碗橱顶部。黄庭坚进门就道:“今天向子瞻兄请教,敢问苏轼的'苏怎么写?”苏轼拉长着脸回应:“苏者,上草下左鱼又禾。”黄庭坚又道:“那这个鱼放到右边行吗?”苏轼道:“也可。”黄庭坚接着道:“那这个鱼放上边行吗?”苏轼道:“哪有鱼放上面的道理?”黄庭坚指着碗橱顶,笑道:“既然子瞻兄也知晓这个道理,那为何还把鱼放在上面?!”一向才思敏捷的苏轼,这次被黄庭坚整了个十足十!
水果和药
苏轼婚后不久,应邀去黄庭坚家作客,才到那里,仆人就赶来请他马上回去,说夫人有急事。黄庭坚有心讽刺,吟道:“幸早里(杏、枣、李),且从容(苁蓉为一味中药)。”这句里含三种果名,一种药名。苏轼头也不回,蹬上马鞍就走,边走边说:“奈这事(柰,苹果之属、蔗、柿)须当归(当归为中药名)。”叹,东坡居士的才思实在令人拜服。
‘尸骨’未寒
一天,苏轼和佛印乘船游览瘦西湖,佛印大师突然拿出一把提有东坡居士诗词的扇子,扔到河里,并大声道:“水流东坡诗(尸)!”当时苏轼楞了一下,但很快笑指着河岸上正有在啃骨头的狗,吟道:“狗啃河上(和尚)骨!”
东坡吃草
闲来无事,苏轼去金山寺拜访佛印大师,没料到大师不在,一个小沙弥来开门。苏轼傲声道:“秃驴何在?!”。小沙弥淡定的一指远方,答道:“东坡吃草!”
其人之计
苏轼挚友佛印。虽是出家人,却顿顿不避酒肉。这日,佛印煎了鱼下酒,正巧苏轼登门来访。佛印急忙把鱼藏在大磬(木鱼)之下。苏轼早已闻到鱼香,进门不见,想起当日遭黄庭坚诈戏,心里一转计上心来,故意说道:“今日来向大师请教,向阳门第春常在的下句是什么?”佛印对老友念出人所共知的旧句深感诧异,顺口说出下句:积善人家庆有余。苏轼抚掌大笑:“既然磬(庆)里有鱼(余),那就积点善,拿来共享吧”
皛饭与毳饭
苏轼复官后,曾跟黄庭坚乱侃:“我在牢里时,每天吃的是三白饭,照样很香甜,世间美味不过如此!”。黄庭坚奇问什么叫三白饭,苏轼答道:“一撮盐,一碟生萝卜,一碗米饭,这就是‘三白’。”此事说过苏轼也就忘了。一日接到黄庭坚请帖,邀苏轼去他家吃皛(jiǎo)饭。苏轼欣然应约,并对夫人道:“黄庭坚乃当世学士,读书甚多,他这皛饭定是稀珍之物。但等苏轼到了地方发现桌上只有盐、萝卜、米饭,这才恍然大悟,知道这被黄庭坚戏弄了。又过了几天,黄庭坚也接到苏轼请帖,邀他去吃毳(cu )饭。黄庭坚知道苏轼要报复,但又好奇,又想知道毳饭到底是什么,最终还是去了。苏轼陪着黄庭坚从早上海聊到晚上,把黄庭坚饿得前胸贴后背。实在忍不住催问毳饭呢?苏轼慢吞吞地答:“盐也毛(没,音mǎo, “没有”的意思),萝卜也毛,饭也毛,岂不是‘毳’饭?其实你一直在享用着啊。” 黄庭坚惊愕之后,两人同时大笑。
死了好
到了晚年,苏轼临死时,问环伺在床边的几个儿子问道:“你们说,死了好不好?!”小儿子神秘的抢答道:“一定很好。”苏轼奇道:“你怎么那么肯定的知道好呢?!”小儿子道:“您想啊,若是不好,那些死去的人还不都回来吧。千百年下来没一个人回来,可见死了一定很好!”
★ 诗歌写诗的人
★ 范文先生网
★ 为你写诗心情随笔
★ 青蛙写诗教学设计
★ 白居易写诗晒工资
苏轼先生写的诗(共4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