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理故事:让的不仅仅是座位

时间:2024-06-14 03:35:30 作者:culone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culone”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哲理故事:让的不仅仅是座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哲理故事:让的不仅仅是座位,仅供参考,喜欢可以收藏与分享哟!

篇1:哲理故事:让的不仅仅是座位

前段时间报道,公交车上有一位女士,主动给老人让座,老人没有说声谢谢,这位女士自己又坐下了。首先,应该赞扬这位女士的尊老风尚,后来,自己又坐下来了只是错了一半,老人应该说声“谢谢”这是起码的。我们是法治社会,不让座并不违法。

这位女士的.观点,有两个误区,一是把让座就看成了让座,二是把让座当成现金交易,我立马让座,你立马说声谢谢。其实道德是一个社会规范,他是一个永久性行为。今天,你给老人让座,将来你老了,老人的孙子也会给你让座,在这个问题上不应“短视”。把让座提到道德范畴,其实也是“上纲上线”,它应是一个习惯,一个规范,犹如太阳从东方升起,犹如,饿了要吃饭,渴了要喝水一样。同样,老人说声谢谢也是一个习惯,一个规范。

一次我在公交车上,一位女士起身,我以为她要下车我就坐下了,刚一坐下,我觉得不对,人家是给我让的座,我赶忙站起来说了一句,刚才哪位女士给我让的座?一位女士回头看看我,就是她,我赶紧说声“谢谢”,她笑了。

人是有感情的动物。

篇2:让座位的故事作文

让座位的故事作文

让座位的故事湖南省长沙市砂子塘小学 三5班 聂嘉钰一天, 骄阳似火,一辆载满乘客的大巴车开到了一个站点上,车门“吱”的一声开了。这时,一位腿绑绷带、手拄拐棍的大哥哥很艰难的往车上爬,坐在车门旁的一位老奶奶扶了他一把,他才爬上了车。这位大哥哥腿部的绷带上沁出血印,额头上大颗大颗的汗珠直往下流,他往车厢里一瞧,气喘吁吁地说:“哦,没有多余的位子了,只能站着了。”在老奶奶身后,坐着一位身穿红衣服的像中学生模样的大男孩。这位大男孩手里拿着一本书,但他并没有看书。他看到拄着拐杖的大哥哥上车了,心里想:天气这么热,车子开动时还摇摇晃晃,我就别让座位了,还是让自己坐着舒服吧。他连忙用书挡住了自己的脸,装着自己在认真看书,好像没有看见这回事。 在大男孩身后的座位上,坐着一位小女孩,她身穿漂亮的连衣裙,头上的一对翘尾辫上扎着粉红色的蝴蝶结。她看见受伤的大哥哥艰难的站着,连忙站了起来,挥动小手说:“大哥哥,大哥哥,到我这里来坐。”大哥哥拄着拐棍,移动身体,到小女孩的座位上坐了下来,说:“谢谢你了,小妹妹!”。小妹妹摇摇头,说:“不用谢,我们应该互相帮助。”车又向前开动了,突然,司机叔叔踩了个紧急刹车,小妹妹因为没有抓稳扶手,摔倒了。车上的人发出一片惊讶声,拿着书的大男孩的`脸一下子红了,心想:如果我早让座位,小妹妹就不会摔跤了,我真自私。想到这里,他立刻起身把小妹妹扶起来,问:“你没事吧,小妹妹?”小妹妹故作轻松的说:“我没事。”他又把小妹妹扶到他自己的座位上。小妹妹甜甜的笑着说:“谢谢你啦,大哥哥。”男孩不好意思的笑了。车子恢复正常,继续往前开着,车厢里的乘客你一言我一语的赞美男孩说:“真是好样的!”“真是个懂事的好学生!”“一定是个三好学生!”男孩腼腆的说:“是这位小妹妹不错呢!”让座位的故事作文650字

小学生作文(中国大学网)

篇3:哲理故事:没抢到座位的孩子

小时候在幼儿园,常常玩一个游戏,小朋友们围成一圈,老师挑选6个人站在中间,只有5个座位。大家拍手唱歌,中间的孩子就绕着座位跑,音乐突然停下来,6个小朋友就要去抢座位,最后总会有一个人多出来,不知所措地站着。

长大后,体育课玩“贴膏药”,也会有人尴尬地多出来。敏感的少女时代,我只会冷眼旁观这些集体游戏,尽全力找理由推脱。我是不喜欢这种游戏的,因为注定有一个人会多出来,再认真再努力,也有可能会成为失败者。

“我任何时候都以工作为先。”为了得到工作职位,坐在我对面的大学生们激情澎拜却稚嫩地夸口承诺。前两天我们部门招收新人,我当面试官,几百人申请,但只招收两人。突然想到,原来无论做什么事、长多大,我们都逃不出“抢座位”这个游戏。

我一直很好奇,当众人关注得到座位的胜利者的欢声笑语时,那些多出来的失败者们都去了哪里?

初二时,年级动员大会上,老师说:“想去高中部的同学们举手!”台下纷纷高举起手来,讲台上的老师很满意地点了点头,说:“年级排名前100名的,就有希望去,大家好好加油。”我暗自思忖,300多人,大家都想去,即使拼了命努力,也会剩下两百人,他们将何去何从呢?

受不了这些压力,也叛逆地觉得学校待不下去的时候,我中午逃出学校去了一家医院,对着医生很难过地说:“叔叔,我该怎么办?世事艰难,我去不了重点高中,考不上重点大学,我是个废人。”中年医生耐心地接待我这个问题少女,温和地说:“我周围的人也不都是重点学校毕业的,一样在当医生,活得好好的啊!”他打电话叫了我的父亲过来接走我。

父亲出现后,竟然没有生气,他对我这个任性倔强、一定要找到意义的青春期女儿,似乎已经束手无策。他没有直接带我回家,只是轻声对我说:“走,带你去吃好吃的。”吃饭时,坐在对面的父亲说:“其实你不需要很优秀,尽全力就够了。”

转眼快10年过去了,并不是教育家的父亲,虽然从未对我解释过“尽全力”到底意义何在,但在一路走一路反思的成长岁月里,我为自己找到了为何要好好读书的真正意义:并不是为了去抢座位,而是更有权利、更有底气地去选择自己想要的生活。

当我讲一口流利的英文,和考级和雅思无关,而是在与外国同事沟通时,双方能够真正合作解决问题;当我学好了一门专业,和一纸证书无关,而是为了实现指标时,能够尽可能减少耗费的时间、人力和物力;当我待人接物落落大方时,和比赛奖状无关,而是让身边的人喜欢和我相处,每一天上班自己和别人都很愉悦。

高考快要放榜了,好的大学和好的专业,一定是有人数限定的,不是所有努力的人都可以如愿。可是,如果并未如愿以偿,也不必为此而一蹶不振,因为这并不代表你不够优秀,想一想,那间教室的`座位本就有限,肯定坐不下所有想去的人。

每朵花都会努力绽放,但是有的开得早,有的开得晚,最后却都逃不脱凋谢的命运。青春也是如此,我们有一天都会老去,也会送自己的孩子上高考战场。当我们站在考场外,在烈日里翘首企盼的时候,会不会有那么一刹那被唤醒——其实花凋谢后,生出来的果实才是一棵植物的精华。花期太短,再美丽、绽放得再早,也有一天会凋谢,而果实却需要肥料和阳光的滋养,还有长时间的细心照顾,最甜的果实未必曾是绽放得最鲜艳的那朵花。

那个没抢到座位的孩子,你的人生会比想象中更厚重、更精彩。

不是做不到只是不想做而已哲理散文

与动物的哲理故事

换座位日记

中餐礼仪座位礼仪

哲理名人小故事

哲理故事:自我囚禁

温暖的哲理故事

保持本色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月亮水晶球

宽容的哲理故事

哲理故事:让的不仅仅是座位(合集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哲理故事:让的不仅仅是座位,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