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xzche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篇考研报考专业新观察:新闻院校“南北论剑”,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考研报考专业新观察:新闻院校“南北论剑”,欢迎阅读!
篇1:考研报考专业新观察:新闻院校“南北论剑”
考研报考专业新观察:新闻院校“南北论剑”
从1923年国人最早创办的大学新闻系――平民大学报学系(北京)算起,我国的新闻专业教育迄今已走完了84年的历程。据中国新闻教育学会的统计,我国新闻传播学的专业点总数已超过300个,招收新闻传播类专业研究生的高等院校更有98所之多。
据《中国高等教育评估》发布的《中国大学研究生院评价》显示,98所新闻院校中,“南复旦、北人大”的格局依然未被打破,两校的优势地位十分明显。而中国传媒大学、武汉大学紧随其后,清华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的新闻传播专业则呈现出较快的发展势头,其学术地位得到了广泛认可。现在就让我们来了解南北两派最有代表性的几所新闻院校,以求为报考做好准备。
北派――得天独厚北人之强
北京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自然也是新闻传媒业的聚集地,得天独厚的环境使得一大批以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传播学院为代表的新闻院校集中在这里,它们有悠久的历史、得天独厚的新闻传媒资源和浓郁的学术氛围,这都是地方院校无法比拟的优势。
中国人民大学
专攻
人大新闻传播学研究生教育主要分为三个专业:传播学、新闻学、传媒经济学。主要研究方向有新闻传播史、新闻传播理论、应用新闻学(含新闻的采访、写作、评论和编辑)、广播电视新闻学、网络新闻传播、新闻摄影与视觉传播、广告传播、出版传播、传媒经济、传媒经营管理。
相比于其它学校的新闻传播,人大比较重视理论研究,强调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人大毕业生对国情政策的把握和扎实的专业功底也往往为用人单位所看重。新闻传播是人大的“招牌”,不论是师资力量、毕业生流向还是硬件设施都是国内一流。人大新闻学院规模较大,每年招生人数较多,教材出版得很全,复习资料容易收集。由于人大的知名度和实力很高,报考的人会相当多,其考试会有一定难度,需要考生对专业知识有较为扎实的掌握。
名师
人大新闻传播学科拥有强大的师资队伍,在现职学术队伍中,既有以方汉奇教授为代表享有崇高学术声望的老一代权威学者,又有陈力丹、蔡雯、喻国明等在国内拥有广泛影响的中年学者。我国新闻传播学界的一代名师甘惜分、张隆栋、郑兴东、蓝鸿文教授等均长期执教于人大。目前该学科现任教师共有40人,其中教授14人,副教授14人,博士生导师9人。喻国明、郭庆光等是人大传播学的主力教师,其中喻国明老师还涉及媒介经营管理,马少华、蔡雯两位老师则主要研究国内报业,这几位都是博导级人物。此外,在新闻评论、写作、广告等诸多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向上人大都有自己的学科带头人。
入门
人大新闻学院实行的是弹性学制,按规定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年限为两年半,但实际上绝大多数学生只用两年就毕业了。20考研复试最低分数线为总分360分,政治和外语单科线分数均为60分;报名人数1240人,统招148人。
关于初试:传播理论、新闻理论、中国新闻史、外国新闻史,是新闻、传播、传媒经济三个专业必考的。新闻专业实务的考查方向侧重于报纸的采、写、编、评,不考广告和公关;传播专业实务不考广电;传媒经济学实务的考查方向侧重于宏观管理。分析近几年人大传播学的考研初试试题,可以看出出卷人更重视考查考生的基础知识。对于想考人大的同学来说,这意味着必须要看大量的参考书。由于专业课试题量大,考试时间短,所以在考场上答题速度一定要快。
关于复试:复试内容为专业综合笔试、英语面试(口语、听力)、专业口试。综合笔试不涉及具体专业问题,是比较大而泛的,一般与初试无关,比如“你认为一个专业的新闻(传播)工作者应具备什么样的素质和条件”;英语口语考查的是基本发音和对话,不会涉及太多的专业知识;专业口试要考生抽签选择问题,有两次机会,抽签后可以在门外准备几分钟再回答,所问问题一般与专业及现实结合较紧,因此复试前要多关注业界和学术动态。
其它信息:跨专业考生不加考其他科目,但是入学后要补修专业课程;同等学历的考生可能要加考,这个得根据具体情况定;由于政策变动较大,公费名额可能会被取消,即使有数量也很少;自费学费三年三万,分两次付清,但是有补助,同公费的一样,都是每月250元,但自费没有医疗保险,需要自己办理。
提示
1、自起,人大新闻学院就不再举办任何形式的考研专业课培训班,所以现在社会上的相关辅导班都是由其他机构办的,请大家慎重选择,处理好报班和自行复习之间的关系。
2、有条件的同学可以去人大旁听新闻学课程,听课以专业基础课和在读一年级硕士生的课为主。一方面要注意把老师的论述和考研出题结合起来,另一方面可以利用机会和研一的.学生及老师充分交流。但是要注意处理好听课和自己复习的关系,以自己复习为主,不能本末倒置。
3、历年考研试题参考资料新闻学院办公室有售(西门明德新闻楼),大家费点心思也可以从网上找全。另外,试题内容具有开放性,没有标准答案,所以大家要明确:研究历年考题的目的在于了解出题规律和考查方式,并不是为了得到标准答案。
中国传媒大学
专攻
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专业的研究方向主要有新闻史、新闻理论、新闻业务、报刊理论与实践、理论传播、应用传播、传播学研究方法、电视文化传播、女性学(含女性文化学、女性史学、女性主义批评史)、国际传播等。与人大新闻学院重视理论研究不同,中国传媒大学在培养实用性新闻人才这一点上是广为称道的,在主持、播音、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编辑的人才培养上成就显著。应用传播学的媒介调查方向是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的优势研究方向。现在,中国传媒大学的电视学院和新闻传播学院合并为电视新闻学院。除了电视新闻学院以外,该校的广播电视研究中心也是综合实力相当强的传播研究机构。
名师
中国传媒大学现有29个硕士点、13个博士点、1个博士学位一级学科授权点和3个博士后流动站。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师资力量雄厚,一批全国知名的中青年新闻传播学者齐聚于此。胡正荣教授是传播学理论、广播电视传播、媒介管理等方面的专家;雷跃捷教授在新闻理论、媒介批评研究方面有专攻;陈作平、胡智锋等教授是国内影视理论、广播电视传播、媒介政策研究等方面的顶极学者;刘燕南教授主要对收视率进行深入研究;新闻系柯惠新教授是媒介研究方法方向的博导,主要讲授媒介调查的方法及相关内容。中传大的很多老师都有为企业和项目做策划的实际经验,因此讲授的内容与商业领域结合得较为紧密,实用性较强。
入门
2006年考研复试最低分数线360分,政治和外语线划在57分,两门业务课最低分数要求都是86分。20计划招收新闻学研究生90人,传播学研究生90人。从历年招生情况看中国传媒大学的研招规模比较大,其录取比例同人大相近,且有较大的校内调剂空间。
关于初试:传播学和新闻学的初试考文史综合和相关的专业课。传播学考的是传播学理论,新闻学考的是新闻学基础,两个专业都要考的综合科目是新闻传播学,含中外文史基础知识、汉语言和政论写作。初试注重基础知识的考查,但是不局限于书本,有时候考的是书本上比较边角的知识点,需要大家熟悉教材的细节。有一本传媒大学校内编著的《文史通览》对文史综合的考试很有帮助,建议大家找来看看。
关于复试:传媒大学复试分专业知识和英语口试,专业知识采取口试笔试相结合的考查方式,但基本上问的都不是教材和参考书上的问题,所以大家复试前要多看看专业期刊、网站,还要了解国际大事,凡事试着从一个新闻人的视角来思考。专业课口试的复试顺序,往往是按初试成绩的正序或倒序排列的。从往年的情况看,会出现先公布复试成绩再公布录取名单的情况,而且传媒大学是从不公布录取排名的。
其它信息:与人大相同,跨专业考生初试中不须加考其他科目,但是入学后要补修专业课程。公费政策尚未出台,具体情况请向传媒大学研究生院咨询。若是自筹经费,学费为一年10000元到15000元。自费学生需要自己办理医疗保险。
提示
1、从赵忠祥、罗京、周涛,到李咏、高博、陈鲁豫、白岩松、崔永元,再到李湘、胡可、赵琳……从中国传播大学(原北广)走出来的名人太多了,以至于很多人认为只要上了这所学校,就离成名不远了。前面提到的名人,其实大多毕业于播音系,对于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来说,就业方向主要还是报社杂志社――尽管近年来也有不少的毕业生进了电视台。
2、相信很多人选择研究方向是从就业的角度考虑,其实除了新闻和传播两专业在大方向上的区别,各专业内部各个研究方向之间的差别并不大,对就业基本没什么影响。
3、传媒大学为大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环境,几乎天天都有新闻传播、广播电视方面的讲座、报告、论坛,这其中既有当前各个领域的知名人物为大家传授前沿的知识,也有应邀前来的北大、人大的老师为大家讲授有深度的理论。
南派――别树一帜南人之强
众所周知,南方的报业发展得很好,南方地区占尽经济发展的先机,能开风气之先,是以南方的新闻传媒院校必也受益于此。社会风尚影响学术研究,学术研究就引领社会风尚,为社会培养合用人才,两者相辅相成。
复旦大学
专攻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人才培养方向主要有理论传播学、应用传播学、国际新闻传播学、理论新闻学、中外新闻事业、应用新闻学等
篇2:考研院校排名 新闻传播学专业
考研院校排名 新闻传播学专业
一、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最新排行: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人民大学2复旦大学3中国传媒大学4武汉大学5暨南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南京大学2四川大学3北京大学4清华大学5云南大学6厦门大学7浙江大学8南京大学9华中科技大学10河北大学11上海大学12安徽大学13辽宁大学
二、新闻传播学一级学科中的专业排行
新闻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中国传媒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复旦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武汉大学2暨南大学3南京师范大学4四川大学5南京大学6华中科技大学 7厦门大学8浙江大学9辽宁大学
传播学
重点优势学科单位:1复旦大学2中国人民大学3武汉大学4中国传媒大学
优势学科单位:1北京大学2清华大学3云南大学4上海大学5云南大学6上海大学7浙江大学8厦门大学9河北大学10安徽大学11南京师范大学12四川大学
Tips:
1、中国人民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12(478),市内排名3(48),文法类排名1(53),考试大;
研招办:010-62511466
2、复旦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4(478),市内排名第1(21),综合类排名第3(67);
研招办:021-65643991
3、中国传媒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114(478),市内排名17(48),艺体类排名第1(42);
研招办:010-65779227
4、武汉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10(478),省内排名第2(22),综合类排名第7(67)考试大;
研招办:027-68754046
5、暨南大学:中国高校研究生教育竞争力总排名38(478),省内排名第3(23),综合类排名第15(67);
研招办:020-85220045
篇3:英语新闻采编专业考研详解及院校
英语新闻采编专业考研详解及院校推荐
一、学习目标
英语编译主要是考汉译英,把中文报纸上的时政或其他类文字编译或翻译成符合外国人阅读习惯的英文文字。
二、考试科目
新闻编辑与写作、英语新闻编译、政治和英语,具体可以目标院校的招生简章。
三、院校推荐
清华大学
从2005年开始,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增设以英语直接讲授为主的“英语新闻采编专业硕士方向”(EnglishJournalism),该专业重点学习以英语为教学语言的新闻实务,尤其是英语新闻采编等专业课程。
四、就业前景
学生毕业以后的主要去向为主流媒体工作的双语记者;新闻发言人、新闻官员。
五、专家建议
英语专业的考生虽然有较强的英语基本功,但要想考得好成绩,还需要加强新闻采访写作基本技能的训练。英语新闻编译重在考察考生汉译英的.能力,不仅要能够准确传达原文的意思,而且要符合外国人的阅读习惯。比如写hardnews要符合倒金字塔结构,导语也要符合英文新闻的标准,做到有新闻内容、有细节、有引语、文字简洁、用词准确和吸引人。
清华大学英语新闻采编专业不考死记硬背的东西。考试要遴选出有真才实学的人,并培养成具有良好的英文新闻采访写作与编辑能力的高水平复合型专业人才,新闻编辑与写作科目也同样重在考察能力。
★ 考研:化工院校
★ 自我鉴定新闻专业
★ 新闻专业自我鉴定
考研报考专业新观察:新闻院校“南北论剑”(精选3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