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名人:苏轼

时间:2024-09-28 03:34:56 作者:fengya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fengy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中国古代名人:苏轼,这次小编在这里给大家整理后的中国古代名人:苏轼,供大家阅读参考。

篇1:中国古代名人:苏轼

中国古代名人:苏轼

苏轼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这些事例适合话题“肩膀”、“仰望”“我想握住你的手”、“豁达与成功”、“宽容与成就”等

苏轼,《题西林壁》《明月几时有》《赤壁怀古》《江城子》《赤壁赋》等(高中语文第三册),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文。

【原文再现】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rdquo,快速作文;

——摘自《赤壁赋》

篇2:中国古代名人苏轼简介

中国古代名人苏轼简介

苏轼

苏轼的一生,可以用“四个三”来概括:不忘三事——金榜题名、乌台诗案、太后恩宠;不忘三人——敬如父师的欧阳修、素为敬重又有矛盾的王安石、司马光;不忘三地——黄州、惠州、儋州;不忘三情——与苏辙的手足情、与王弗的生死情、与朝云的不了情。他生活中的每一个片断,几乎都与传奇相联系。例如,金榜题名时,他由第一变成了第二,却反而更为出名;乌台诗案中,他九死一生,被贬黄州,却反而出现了创作的黄金时期;他赠弟辙、悼亡妻的词篇,被人们万口流传,历久而不衰…… 这些事例适合话题“肩膀”、“仰望” “我想握住你的'手”、“豁达与成功”、“宽容与成就”等

苏轼,《题西林壁》《明月几时有》《赤壁怀古》《江城子》《赤壁赋》等(高中语文第三册),都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文。

【原文再现】

苏子曰:“客亦知夫水与月乎?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而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于我皆无尽也。而又何羡乎?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惟江上之清风,与山间之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而成色。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摘自《赤壁赋》

【素材评析】

《赤壁赋》主要抒写作者月夜泛舟赤壁的感受,表现了他旷达的人生态度。选文中他从宇宙的变化说到人生的哲理。认为从变化的角度看,天地一刻也不会不变,人生短暂,自然可悲;但从不变的角度看,那就是天地与我同生,万物与我为一,都会无穷无尽。况且天地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到大自然中去寻求精神上的寄托人世间的荣辱、得失、忧乐便不足为念了。

【适用话题】

在为人上,苏轼在几乎丧命的逆境中保持坚贞气节和独立人格,决不随波逐流;在为官上,苏轼坚持为官一地,造福一方;在人生态度上,苏轼即使在身处绝境时,也保持乐观豁达的心态和积极向上的追求……。这些性格特点适合话题 “丰碑”、“谈意气”、“沉稳与灵动”、“高洁与志气”等。

篇3:中国古代名人

(上)

1刘禹锡

2刘秀

3吴承恩

4孙膑

5孟郊

6郑道昭

7褚遂良

8张旭

9怀素

10蔡襄

11董其昌

12刘镛

13左丘明,

(中)

篇4:中国古代名人

14韩非

15高适

16李商隐

17施耐庵

18汤显祖

19冯梦龙

20刘徽

21秦九韶

22李冶

23朱世杰

24祖

25杨辉

26巢元方

27朱丹溪

28薛己

29薛雪

30王清任,

(下)

篇5:中国古代名人

中国古代名人

1、金玉其外,败絮其中。(刘基)

2、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日日待明日,万事成蹉跎。(明·文嘉)

3、精诚所至,金石为开。(明·凌蒙初)

4、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明·凌蒙初)

5、、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顾宪成)

6、丈夫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元·李开先·宝剑记)

7、宁为太平犬,不作乱离人。(冯梦龙)

8、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冯梦龙)

9、将在谋而不在勇,兵在精而不在多。(明·冯梦龙《古今小说》)

10、放下屠刀,立地成佛。(明·彭大翼)

1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

12、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曹炯)

13、泥沙俱下,鱼龙混杂。(官场现形记)

14、前门拒虎,后门进狼。(赵雪航)

15、城门失火,殃及池鱼。(杜弼)

16、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唐诗三百首序》)

17、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林则徐)

18、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明·解缙)

19、山高自有客行路,水深自有渡船人。(《西游记》)

20、一叶浮萍归大海,人生何处不相逢。(《西游记》)

21、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前汉书)

22、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史记)

23、强弩之末,力不能穿鲁缟。(三国志)

24、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蜀志)

25、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旧唐书)

26、貂不足,狗尾续。(晋书)

27、宁为玉碎,不为瓦全。(北齐书)

28、兼听则明,偏听则暗。(资治通鉴)

29、士别三日,须刮日相看。(三国志)

30、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史记)

31、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史记)

32、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汉书)

33、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史记)

34、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汉书)

35、不可同日而语。(汉书)

36、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曹丕)

37、立片言以居要,乃一篇之警策。(陆机)

38、精骛八极,心游万仞。(陆机)

39、渴不饮盗泉水,热不息恶木荫。(陆机)

40、静以修身,俭以养德。(诸葛亮)

41、树欲静而风不止。(汉,韩婴)

42、水可载舟,亦可以覆舟。(魏征)

43、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韩愈)

44、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韩愈)

45、当断不断,必受其乱。(诸葛亮)

46、老当益壮,宁移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王勃)

47、物华天宝,人杰地灵。(王勃)

48、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49、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李世民)

50、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欧阳修)

51、周郎妙计安天下,赔了夫人又折兵。(《三国演义》)

52、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三国演义》)

53、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水浒传》)

54、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水浒传》)

55、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56、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

57、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58、心病终须心药医,解铃还须系铃人。

59、字字看来都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

60、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红楼梦》)

61、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62、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63、受人滴水之恩,必当涌泉相报。

64、人过留名,雁过留声。

65、酒香不怕巷子深。

66、死猪不怕开水烫。

67、磨刀不误砍柴工。

68、举大事者,不忌小怨。(后汉书)

69、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史记)

70、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

篇6:中国古代名人-李白

中国古代名人-李白900字

李白

李白生活在唐代极盛时期,具有“济苍生”、“安黎元”的政治理想,毕生为实现这一理想而奋斗。但李白一生关心国事,希望为国立功,与他不满黑暗现实之间形成剧烈的矛盾。他的《古风》59首是这方面的代表作品。对唐玄宗后期政治的黑暗腐败,广泛地进行了揭露批判,反映了贤能之士没有出路的悲愤心情。言多讽兴,气骨高举。李白一生写下不少描绘自然风景的诗篇。他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等,形象雄伟,气势磅礴,都是传诵千古的名句。

我们学习过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越中览古》等诗,在高中第五册的第五单元还专门安排了李杜诗歌单元,学习了《蜀道难》、《将进酒》等诗歌。

【原文再现】

将进酒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素材评析】

李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在朝廷做了三年的翰林学士,并没能涉身政治,却成了君王的御用文人,再加上他对权贵的傲视,从而招致排斥,愤而离开了长安。在诗中,我们很容易看出诗人“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的心绪。可以想象,一个满腹惆怅的人,当他一心解愁却又无法解愁的时候,内心是怎样的`愁苦啊!表面上开怀畅饮,实际上愁箭穿心。但诗句笔酣墨饱,情极悲愤而作狂放,语极豪纵而又沉着。其根源就在于作者那充实深厚的内在感情,那潜在酒话底下如波涛汹涌的郁怒情绪。

【适用话题】

李白的诗篇正像他若干歌咏大鹏鸟的作品那样,表现了他的豪情壮志和开阔胸襟,从侧面反映了他追求不平凡事物的渴望。李白即使在被唐玄宗赐还乡期间,还胸怀坦荡,对未来充满信心,适用话题“仰望”、“抱负”、“肩膀”等。李白在皇宫期间,要求高力士为其脱鞋,因此而招来放逐的命运,此话题适合“谈意气”、“高洁”、“我想握住你的手”等。

关于中国古代名人励志故事含感悟

中国古代的名人爱国名言警句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

中国古代诗歌

中国古代经典爱情故事

中国古代经典诗词

中国古代诗词

中国古代经典成语故事

中国古代法治名言

中国古代寓言故事读后感

中国古代名人:苏轼(共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国古代名人:苏轼,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