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恋爱大过天”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莫言作品《枯河》,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莫言作品《枯河》,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莫言作品《枯河》
莫言作品《枯河》
一轮巨大的水淋淋的鲜红月亮从村庄东边暮色苍茫的原野上升起来时,村子里弥漫的烟雾愈加厚重,并且似乎都染上了月亮的那种凄艳的红色。这时太阳刚刚落下来,地平线上还残留着一大道长长的紧云。几颗瘦小的星斗在日月之间暂时地放出苍白的光芒。村子里朦胧着一种神秘的气氛,狗不叫,猫不叫,鹅鸭全是哑巴。月亮升着,太阳落着,星光熄灭着的时候,一个孩子从一扇半掩的柴门中钻出来,一钻出柴门,他立刻化成一个幽灵般的灰影子,轻轻地飘浮起来。他沿着村后的河堤舒缓地飘动着,河堤下枯萎的蓑草和焦黄的杨柳落叶喘息般地响着。他走得很慢,在枯草折腰枯叶破裂的细微声响中,一跳一跳地上了河堤。在河堤上,他蹲下来,笼罩着他的阴影比他的形体大得多。直到明天早晨他像只青蛙一样蜷伏在河底的红薯蔓中长眠不醒时,村里的人们围成团看着他,多数人不知道他的岁数,少数人知道他的名字。而那时,他的父母全都目光呆滞,犹如鱼类的眼睛,无法准确地回答乡亲们提出的关于孩子的问题。他是个黑黑瘦瘦,嘴巴很大,鼻梁短促,目光弹性丰富的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生病的男孩子。他攀树的技能高超。明天早晨,他要用屁股迎着初升的太阳,脸深深地埋在乌黑的瓜秧里。一群百姓面如荒凉的沙漠,看着他的比身体其他部位的颜色略微浅一些的屁股。这个屁股上布满伤痕,也布满阳光,百姓们看着它,好像看着一张明媚的面孔,好像看着我自己。
他蹲在河堤上,把双手夹在两个腿弯子里,下巴放在尖削的膝盖上。他感到自己的心像只水耗子一样在身体内哧溜哧溜地跑着,有时在喉咙里,有时在肚子里,有时又跑到四肢上去,体内仿佛有四通八达的鼠洞,像耗子一样的心脏,可以随便又轻松地滑动。月亮持续上升,依然水淋淋的,村庄里向外膨胀着非烟非雾的气体,气体一直上升,把所有的房屋罩进下边,村中央那棵高大的白杨树把顶梢插进迷蒙的气体里,挺拔的树干如同伞柄,气体如伞如笠,也如华盖如毒蘑菇。村庄里的所有树木都瑟缩着,不敢超过白杨树的高度,白杨树骄傲地向天里站,离地二十米高的枝丫间,有一团乱糟糟的柴棍,柴棍间杂居着喜鹊和乌鸦,它们每天都争吵不休,如果月光明亮,它们会跟着月亮噪叫。
或许,他在一团阴影的包围中蹲在河堤上时,曾经有抽泣般的声音从他干渴的喉咙里冒出来,他也许是在回忆刚刚过去的事情。那时候,他穿着一件肥大的褂子,赤着脚,站在白杨树下。白杨树前是五问全村唯一的瓦房,瓦房里的孩子是一个很漂亮的小女孩,漆黑的眼睛像两粒黑棋子。女孩子对他说:“小虎,你能爬上这棵白杨树吗?”
他怔怔地看着女孩,嘴巴咧了咧,短促的鼻子上布满皱纹。
“你爬不上去,我敢说你爬不上去!”
他用牙齿咬住了厚厚的嘴唇。
“你能上树给我折根树杈吗?就要那根,看到了没有?那根直溜的,我要用它削一管枪,削好了咱俩一块耍,你演特务,我演解放军。”
他用力摇摇头。
“我知道你上不去,你不是小虎,是只小老母猪!”女孩愤愤地说,“往后我不跟你耍了。”
他用很亮的黑眼睛看着女孩,嘴咧着,像是要哭的样子。他把脚放在地上搓着,终于干巴巴地说:“我能上去。”
“你真能?”女孩惊喜地问。
他使劲点点头,把大褂子脱下来,露出青色的肚皮。他说:“你给我望着人,俺家里的人不准我上树。”
女孩接过衣裳,忠实地点了点头。
他双脚抱住树干。他的脚上生着一层很厚的胼胝,在银灰色的树干上把得牢牢的,一点都不打滑。他爬起树来像一只猫,动作敏捷自如,带着一种天生的素质。女孩抱着他的衣服,仰着脸,看着白杨树慢慢地倾斜,慢慢地对着自己倒过来。恍惚中,她又看到光背赤脚的男孩把粗大的白杨树干坠得像弓一样弯曲着,白杨树好像随时都会把他弹射出去。女孩在树下一阵阵发颤。后来,她看到白杨树又倏忽挺直。在渐渐西斜的深秋阳光里,白花花的杨树枝聚拢上指,瑟瑟地弹拨着浅蓝色的空气。冻一样澄澈的天空中,一绺绺的细密杨枝飞舞着;残存在枝梢上的个把杨叶,似乎已经枯萎,但暗蓝的颜色依旧不褪;随着枝条的摆动,枯叶在窸窣作响。白杨树奇妙的动作缭乱了女孩的眼睛,她看到越爬越高的男孩的黑色般的脊梁上,闪烁着鸦翅般的光翠。
“你快下来,小虎,树要倒了!”女孩对着树上的男孩喊起来。男孩已经爬进稀疏的白杨树冠里去了,树枝间有鸦鹊穿梭飞动,像一群硕大的蜜蜂,像一群阴郁的蝴蝶。
“树要断啦!”女孩的喊声像火苗子一样烧着他的屁股,他更快地往上爬。鸦鹊翅膀扇起的腥风直吹到他的脖颈子里,使他感到脊梁沟里一阵阵发凉。女孩的喊叫提醒了他,他也觉得树干纤细柔弱,弯曲得非常厉害,冰块一样的天空在倾斜着旋转。他的腿上有一块肉突突地跳起来,他低头看着这块跳动的肌肉,看得清清楚楚。就在这时候,他又听到了女孩的叫声,女孩说:“小虎,你下来吧,树歪倒了,树就要歪到俺家的瓦屋上去了,砸碎俺家的瓦,俺娘要揍你的!”他打了一个愣怔,把身体贴在树干上,低眼往下看。这时他猛然一阵头晕眼花,他惊异地发现自己爬得这样高。白杨树把全村的树都给盖住了,犹如鹤立鸡群。他爬上白杨树,心底里涌起一种幸福感。所有的房屋都在他的屁股下,太阳也在他的屁股下。太阳落得很快,不圆,像一个大鸭蛋。他看到远远近近的草屋上,朽烂的麦秸草被雨水抽打得平平的,留着一层夏天生长的青苔,青苔上落满斑斑点点的雀屎c街上尘土很厚,一辆绿色的汽车驶过去,搅起一股冲天的灰土,好久才消散。灰尘散后,他看到有一条被汽车轮子碾出了肠子的黄色小狗蹒跚在街上,狗肠子在尘土中拖着,像一条长长的绳索,小狗一声也不叫,心平气和地走着,狗毛上泛起的温暖渐渐远去,黄狗走成黄兔,走成黄鼠,终于走得不见踪影。四处如有空瓶的鸣声,远近不定,人世的冷暖都一块块涂在物上,树上半冷半热,他如抱叶的寒蝉一样觳觫着,见一粒鸟粪直奔房瓦而去。女孩又在下边喊他,他没有听。他战战兢兢地看着瓦房前的院子,他要不是爬上白杨树,是永远也看不到这个院子的,尽管树下这个眼睛乌黑的小女孩经常找他玩,但爹娘却反复叮咛他,不准去小珍家玩。女孩就是小珍吗?他很疑惑地问着自己。他总是迷迷瞪瞪的,村里人都说他少个心眼。他看着院子,院子里砌着很宽的甬道,有一道影壁墙,墙边的刺儿梅花叶凋零,只剩下紫红色的藤条,院里还立着两辆自行车,车圈上的镀镍一闪一闪地刺着他的眼。一个高大汉子从屋里出来,在墙根下大大咧咧地撒尿,男孩接着看到这个人紫红色的脸,吓得紧贴住树干,连气儿都不敢喘。这个人曾经拧着他的耳朵,当着许多人的面问:“小虎,一条狗几条腿?”他把嘴巴使劲朝一边咧着,说:“三条!”众人便哈哈大笑。他记得当时父亲和哥哥也都在人群里,哥哥脸憋得通红,父亲尴尬地陪着众人笑。哥哥为此揍他,父亲拉住哥哥,说:“书记愿意逗他,说明跟咱能合得来,说明眼里有咱。”哥哥松开他,拿过一块乌黑发亮的红薯面饼子杵到他嘴边,恼怒地问:“这是什么?”他咬牙切齿地说:
“狗屎!”
“小虎,你快点呀!”女孩在树下喊。
他又慢慢地往上爬。这时他的双腿哆嗦得很厉害。树下瓦屋上的烟筒里,突然冒出了白色的浓烟,浓烟一缕缕地从枝条缝隙中,从鸦鹊巢里往上蹿。鸦鹊巢中滚动着肮脏的羽毛,染着赤色阳光的黑鸟围着他飞动,噪叫。他用一只手攀住了那根一把粗细的树杈,用力往下扳了一下,整棵树都晃动了,树杈没有断。
“使劲扳,”女孩喊,“树倒下了,它歪来歪去原来是吓唬人的。”
他用力扳着树权,树杈弯曲着,弯曲着,真正像一张弓。他的胳膊麻酥酥的,手指尖儿发胀。树杈不肯断,又猛地弹回去。双腿抖得更厉害了,脑袋沉重地垂下去。女孩在仰着脸看他。树下的烟雾像浪花一样向上翻腾。他浑身发冷,脑后有两根头发很响地直立了起来,他又一次感到自己爬得是这样的高。那根直溜溜光滑滑的树权还在骄傲地直立着,好像对他挑战。他把两条腿盘起来,伸出两只手拉住树杈,用力往下拉,树杈儿咝咝地叫着,顶梢的细条和其他细条碰撞着,噼噼啪啪地响。他把全身的重量和力量都用到树杈上,双腿虽然还攀在树枝干上,但已被忘得干干净净。树杈愈弯曲,他心里愈是充满仇恨,他低低地吼叫了一声,腾跃过去,树杈断了。树权断裂时发出很脆的响声,他头颅里有一根筋愉快地跳动了一下,全身沉浸在一种愉悦感里。他的身体轻盈地飞起来,那根很长的树权伴着他飞行,清冽的大气,白色的炊烟,橙色的霞光,在身体周围翻来滚去。匆忙中,他看到从忽然变扁了的瓦房里,跑出了一个身穿大花袄的女人,她的嘴巴里发出马一样的叫声。
女孩正眼睁睁地往树上望着,忽然发现男孩挂在那根树权上,像一颗肥硕的果实。她猜想他一定非常舒服,她羡慕得要命,也想挂到树权上去。但很快就起了变化,男孩伴着树枝慢悠悠地落下来,她看到他的身体拉得很长,似一匹抖开了的棕绸缎,从树梢上直挂下来,那根她选中的树杈抽打着绸缎,索然有声。她捧着男孩的衣服往前走了一步,猛然觉得一根柔韧的枝条猛抽着腮帮子,那匹棕色绸缎也落到了身上。她觉得这匹绸缎像石头一样坚硬,碰一下都会发出敲打铁皮般的轰鸣。
他莫名其妙地从地上爬起来,身上有个别部位略感酸麻,其他一切都很好。但他马上就看到了女孩躺在树枝下,黑黑的眼睛半睁半闭,一缕蓝色的血顺着他的嘴角慢慢地往下流。他跪下去,从树枝缝里伸进手,轻轻地戳了一下女孩的脸。她的脸很硬,像充足了气的皮球。
穿花袄的女人飞一般来到房后,骂道:“小坏种,你能上了天?你爹和你娘怎么弄出你这么个野种来?折我一根树杈我掰断你一根肋条!”
她气汹汹地冲到跪在地上的男孩面前,踢出的脚刚刚接触到男孩的脊梁,便无力地落下了。她的双眼发直,嘴巴歪拧着,扑到女孩身上,哭叫着:“小珍子,小珍子,我的孩子,你这是怎么啦……”
……一只浑身虎纹斑驳的猫踏着河堤上的枯草上了堤顶,肉垫了脚爪踩着枯草,几乎没有声音。它吃惊地站在男孩面前,双眼放绿光,呜呜地发着威,尾巴像桅杆一样直竖起来。他胆怯地望着它。它不走,闻着从他身上散发出的浓重的血腥味,他无法忍受它那两只磷光闪烁的眼睛的逼视,困难地站立起来。
月亮已升起很高了,但依然水淋淋的不甚明亮。西半天的星辰射出金刚石一样的光芒。村子完全被似烟似雾的气体笼罩了,他不回头也知道,村里的`树木只有那棵白杨树能从雾中露出一节顶梢,像洪水中的树。想到白杨树,他鼻子眼里都酸溜溜的。他小心翼翼地绕过那只威风凛凛的野猫,趔趔趄趄地下了河,河里是一片影影绰绰的银灰色,不是水,是暄腾腾的沙土。已经连续三年大旱,河里垛着干燥的柴草,猫在背后冲着他叫,但他已无心去理它了。他的赤脚踩着热乎乎的沙土,一步一个脚印。沙土的热从脚心一寸寸地上行,先是很粗很盛,最后仅仅如一条蛛丝,好像沿着骨髓,一直钻到脑袋里。他搞不清自己的身体在哪儿,整个人变成了模模糊糊的一团,像个捉摸不定的暗影,到处都是热热辣辣的感觉。
他摔倒在沙窝里时,月亮颤抖不止,把血水一样的微光淋在他赤裸的背上。他趴着,无力再动,感觉到月光像热烙铁一样烫着背,鼻子里充溢着烧猪皮的味道。
大花袄女人并没有打他,她只顾哭她的心肝肉儿去了。他听着女人惊险的哭声,毛骨悚然,他知道自己犯下了。他看到高大的红脸汉子蹿了过来,耳朵里嗡了一声,接着便风平浪静。他好像被扣在一个穹隆般的玻璃罩里,一群群的人隔着玻璃跑动着,急匆匆,乱哄哄,一窝蜂,如救火,如冲锋,张着嘴喊叫却听不到声。他看到两条粗壮的腿在移动,两只磨得发了光的翻毛皮鞋直对着他的胸口来了。接着他听到自己肚子里有只青蛙叫了一声,身体又一次轻盈地飞了起来,一股甜腥的液体涌到喉咙。他只哭了一声,马上就想到了那条在大街上的尘土中拖着肠子行进的黄色小狗。小狗为什么一声不叫呢?他反反复复地想着。翻毛皮鞋不断地使他翻斤斗。他恍然觉得自己的肠子也像那条小狗一样拖出来了,肠子上沾满了金黄色的泥土。那根他费了很大力量才扳下来的白杨树权也飞动起来了,柔韧如皮条的枝条狂风一样呼啸着,枝条一截截地飞溅着,一股清新的杨树浆汁的味道在他唇边漾开去,他起初还在地上翻滚着,后来就嘴啃着泥土,一动也不动了。
沙土渐渐地凉下来了,他身上的温度与沙土一起降着。他面朝下趴着,细小的沙尘不断被吸到鼻孔里去。他很想动一下,但不知身体在哪儿,他努力思索着四肢的位置,终于首先想到了胳膊。他用力把胳膊撑起来,脖子似乎折断了,颈椎骨在咯嘣着响。他沉重地再次趴下,满嘴里都是沙土,舌头僵硬得不能打弯。连吃了三口沙土后,他终于翻了一个身。这时,他非常辛酸地仰望着夜空,月亮已经在正南方,而且褪尽了血色,变得明晃晃的,晦暗的天空也成了漂漂亮亮的银灰色,河沙里有黄金般的光辉在闪耀,那光辉很冷,从四面八方包围着他,像小刀子一样刺着他。他求援地盯着孤独的月亮。月亮照着他,月亮脸色苍白,月亮里的暗影异常清晰。他还从来没有这样认真地看过月亮,月亮里的暗影使他惊讶极了。他感到它非常陌生,闭上眼睛就忘了它的模样。他用力想着月亮,父亲的脸从苍白的月亮中显出来了。
他今天才知道父亲的模样。父亲有两只肿眼睛,眼珠子像浸泡在盐水里的地梨。父亲跪在地上也很高。翻毛皮鞋也许踢过父亲,也许没踢。父亲跪着哀求:“书记,您大人不见小人的怪,这个狗崽子,我一定狠揍。他十条狗命也不值小珍子一条命,只要小珍子平安无事,要我身上的肉我也割……”书记对着父亲笑。书记眼里喷着一圈圈蓝烟。
哥哥拖着他往家走。他的脚后跟划着坚硬的地面。走了很久,还没有走出白杨树的影子。鸦鹊飞掠而过的阴影像绒毛一样扫着他的脸。
哥哥把他扔在院子里,对准他的屁股用力踢了一脚,喊道:“起来!你专门给家里闯祸!”他躺在地上不肯动,哥哥很有力地连续踢着他的屁股,说:“滚起来!你作了孽还有了功啦是不?”
他奇迹般地站了起来,一步步倒退到墙角下去,站定后,惊恐地看着瘦长的哥哥。
哥哥愤怒地对母亲说:“砸死他算了,留着也是个祸害。本来我今年还有希望去当个兵,这下子全完了。”
他悲哀地看着母亲,母亲从来没有打过他。母亲流着泪走过来,他委屈地叫了一声娘,眼泪鼻涕一齐流了出来。
母亲却凶狠地骂:“鳖蛋!你还哭?还挺冤?打死你也不解限!”
母亲戴着铜顶针的手狠狠地抽到他的耳门子上。他干嚎了一声。不像人能发出的声音使母亲愣了一下,她弯腰从草垛上抽出一根干棉花柴,对着他没鼻子没眼地抽着,棉花柴哗啷哗啷地响着,吓得墙头上的麻雀像子弹一样射进暮色里去。他把身体使劲倚在墙下,看着棉花柴在眼前划出的红色弧线……
村子里一声瘦弱的鸡鸣,把他从迷蒙中唤醒。他的肚子好像凝成一个冰坨子,周身都冷透了,月亮偏到西边去了,天河里布满了房瓦般的浪块。他想翻身,居然很轻松地翻了一个身,身体像根圆木一样滚动着。他当然不知道他正在滚下一个小斜坡,斜坡下有一个可怜巴巴的红薯蔓垛。紫勾勾的薯蔓发着淡淡的苦涩味儿,一群群枣核大的萤火虫在薯蔓上爬着,在他眼睛里和耳朵里飞着。父亲摇摇晃晃地来了,母亲举着那棵打成光杆的棉花柴,慢慢地退到一边去。
“滚起来!”父亲怒吼一声。他把身体用力往后缩着。
他把身体用力往后缩着,红薯蔓刷拉拉响着。月亮遍地,河里凝结着一层冰霜,一个个草垛如同碉堡,凌乱摆布在河上。甜腥的液体又冲在喉头,他不由自主地大张开嘴巴,把一个个面疙瘩一样的凝块吐出来。吐出来的凝块摆在嘴边,像他曾经见过的猫屎。他怕极了,一种隐隐约约的预感出现了。
那是一个眉毛细长的媳妇,她躺在一张苇席上,脸如紫色花瓣。旁边有几个人像唱歌一样哭着。这个小媳妇真好看,活着像花,死去更像花。他是跟着一群人挤进去看热闹的,那是一间空屋,一根红色的裤腰带还挂在房梁上。死者的脸平静安详,把所有的人都不放进眼里。大队里的红脸膛的支部书记眼泪汪汪地来看望死者,众人迅速地为他让开道路。支部书记站在小媳妇尸身前,眼泪盈眶,小媳妇脸上突然绽开了明媚的微笑。眉毛如同燕尾一样剪动着。支部书记一下子化在地上,浑身上下都流出了透明的液体。人们都说小媳妇死得太可惜啦。活着默默无闻的人,死后竟能引起这么多人的注意,连支部书记都来了,可见死不是件坏事。他当时就觉得死是件很诱人的事情。随着杂乱的人群走出空屋,他很快就把小媳妇,把死,忘了。现在,小媳妇,死,依稀还有那条黄色小狗,都沿着遍布银辉的河底,无怨无怒地对着他来了。他已经听到了她们的杂沓的脚步声,看到了她们的黑色的巨大翅膀。
在看到翅膀之后,他突然明白了自己的来龙去脉,他看到自己踏着冰冷的霜花,在河水中走来又走去,一群群的鳗鱼像粉条一样在水中滑来滑去。他用力挤开鳗鱼,落在一间黑釉亮堂堂的房子里。小北风从鼠洞里、烟筒里、墙缝里不客气地刮进来。他愤怒地看着这个金色的世界,寒冬里的阳光透过窗纸射进来,照耀着炕上的一堆细沙土。他湿漉漉地落在沙土上,身上滚满了细沙。他努力哭着,为了人世的寒冷。父亲说:“嚎,嚎,一生下来就穷嚎!”听了父亲的话,他更感到彻骨的寒冷,身体像吐丝的蚕一样,越缩越小,布满了皱纹。
昨天下午那个时刻,他发着抖倚在自家的土墙上,看着父亲一步步走上来。夕阳照着父亲高大的身躯,照着父亲愁苦的面孔。他看到父亲一脚赤裸,一脚穿鞋,一脚高一脚低地走过来。父亲左手提着一只鞋子,右手拎着他的脖子,轻轻提起来,用力一摔。他第三次感到自己在空中飞行。他晕头转向地爬起来,发现父亲身体更加高大,长长的影子铺满了整个院子。父亲和哥哥像用纸壳剪成的纸人,在血红的夕阳中抖动着。母亲那只厚底老鞋第一下打在他的脑袋上,把他的脖子几乎钉进腔子里去。那只老鞋更多的是落在他的背上,急一阵,慢一阵,鞋底越来越薄,一片片泥土飞散着。
“打死你也不解恨!杂种。真是无冤无仇不结父子。”父亲悲哀地说着。说话时手也不停,打薄了的鞋底子与他的黏糊糊的脊背接触着,发出越来越响亮的声音。他愤怒得不可忍受,心脏像铁砣子一样僵硬。他产生了一种说话的欲望,这欲望随着父亲的敲击,变得愈加强烈,他听到自己声嘶力竭地喊道:“狗屎!”
父亲怔住了,鞋子无声地落在地上。他看到父亲满眼都是绿色的眼泪,脖子上的血管像绿虫子一样蠕动着。他咬牙切齿地对着父亲又喊叫:“臭狗屎!”父亲低沉地呜噜了一声,从房檐下摘下一根僵硬的麻绳子,放进咸菜缸里的盐水里泡了泡,小心翼翼地提出来,胳膊撑开去,绳子淅淅沥沥地滴着浊水。“把他的裤子剥下来!”父亲对着哥哥说。哥哥浑身颤抖着,从一大道苍黄的阳光中游了过来。在他面前,哥哥站定,不敢看他的眼睛却看着父亲的眼睛,喃喃地说:“爹,还是不剥吧……”父亲果断地一挥手,说:“剥,别打破裤子。”哥哥的目光迅速地掠过他凝固了的脸和鱼刺般的胸脯,直直地盯着他那条裤头。哥哥弯下腰。他觉得大腿间一阵冰冷,裤头像云朵样落下去,垫在了脚底下。哥哥捏住他的左脚脖子,把裤头的一半扯出来,又捏住他的右脚脖子,把整个裤头扯走。他感到自己的一层皮被剥走了,望着哥哥畏畏缩缩地倒退着的影子,他又一次高喊:“臭狗屎!”
父亲挥起绳子。绳子在空中弯弯曲曲地飞舞着,接近他屁股时,则猛然绷直,同时发出清脆的响声。他哼了一声,那句骂惯了的话又从牙缝里挤出来。父亲连续抽了他四十绳子,他连叫四十句。最后一下,绳子落在他的屁股上时,没有绷直,弯弯曲曲,有气无力;他的叫声也弯弯曲曲,有气无力,很像痛苦的呻吟。父亲把变了色的绳子扔在地上,气喘吁吁地进了屋。母亲和哥哥也进了屋。母亲恼怒地对父亲说:“你把我也打死算了,我也不想活了。你把俺娘们全打死算了,活着还赶不上死去利索。都是你那个老糊涂的爹,明知道共产党要来了,还去买了二十亩兔子不拉屎的涝洼地。划成一个上中农,一辈两辈三辈子啦,都这么人不人鬼不鬼地活着。”哥哥说:“那你当初为什么要嫁给老中农?有多少贫下中农你不能嫁?”母亲放声恸哭起来,父亲也“唁唁瞎哈,唁瞎唁哈”地哭起来,在父母的哭声中,那条绳子像蚯蚓一样扭动着,一会儿扭成麻花,一会儿卷成螺旋圈,他猛一乍汗毛,肌肉缩成块块条条,借着这股劲,他站起来,在暮色苍茫的院子里沉思了几秒钟,便跳跃着奔向柴门,从缝隙中钻了出来……天亮前,他又一次醒过来,他已没有力量把头抬起来,看看苍白的月亮,看看苍白的河道。河堤上响着母亲的惨叫声:虎——虎一一虎——虎儿啦啦啦啦——我的苦命的孩呀呀呀呀……。这叫声刺得他尚有知觉的地方发痛发痒,他心里充满了报仇雪恨后的欢娱。他竭尽全力喊了一一声,胸口一阵灼热,有干燥的纸片破裂声在他的感觉中响了一声,紧接着是难以忍受的寒冷袭来。他甚至听到自己落进冰窟窿里的响声,半凝固的冰水仅仅溅起七八块冰屑,便把他给固定住了。
鲜红太阳即将升起那一刹那,他被一阵沉重野蛮的歌声吵醒了。这歌声如太古森林中呼啸的狂风,挟带着枯枝败叶污泥浊水从干涸的河道中滚滚而过。狂风过后,是一阵古怪的、紧张的沉默。在这沉默中,太阳冉冉出山,砉然奏起温暖的音乐,音乐抚摸着他伤痕斑斑的屁股,引燃他脑袋里的火苗,黄黄的,红红的,终于变绿变小,明明暗暗跳动几下,熄灭。
人们找到他时,他已经死了……他的父母目光呆滞,犹如鱼类的眼睛……百姓们面如荒凉的沙漠,看着他布满阳光的屁股……好像看着一张明媚的面孔,好像看着我自己……
篇2:莫言作品《枯河》解读
莫言作品《枯河》解读
莫言的小说《枯河》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和“时空交叉”的独特叙事结构,许多独特的意象值得我们思索和探究,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莫言作品的创作特色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本文将围绕“屁股”、“小狗”、“月亮”这些意象进行挖掘和探讨。
一、象征手法的运用:
莫言在小说《枯河》中运用了很多象征的手法,其中小虎的屁股和那只小狗就是两组象征,它们分别象征了小虎的脸和小虎本人。
狗与人
一条小狗在满是尘土的街上走着,它没有打扰谁的生活,却被突如其来的横祸改变了那弱小的生命的命运。那绿色的汽车就那样奔驰着呼啸而过。伴着灰尘的小三和碾压的剧痛,小狗就那样被碾压出了肠子。它没有一声哀嚎,也没有一声呜咽。它就那样“心平气和”却又无可奈何地走着,仿佛世界与它无关。它只是个过客般渐行渐远渐无;当小虎撞到了小珍后,他被村支书狠狠地踢翻在空中,这时,他又想起了那只小狗他恍然觉得自己就是那只小狗了。他觉得自己的肠子也如同那只小狗的肠子被拖了出来;后来,当他走出小媳妇的家时,他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又依稀地想起了那条被碾压出了肠子的小狗。
二、时空交错的叙述顺序中“月亮”意象的运用:
在《枯河》中,描写月亮的片段一共出现了9个,这9个片段分布在整篇文章中,每隔几段就会出现一次,而每次都是以不同的状态出现。我们发现,月亮成为了本文的一条叙事线索,贯穿着小虎走向死亡的始末。它笼罩了整篇小说的压抑阴森的气氛,月亮不断地在变化推动着情节发展。
文章的开头为我们展现的是一轮巨大的并且是水淋淋的月亮,它笼罩着整个村庄,笼罩着寂静,给整篇文章奠定了一种压抑的基调,预示着悲剧的发生。后面月亮又升高了,依然还是水淋淋的,再往后看,“月亮已经升到了正南方”,小虎求援般地盯着月亮看,内心充满了挣扎。他在想着应不应该放弃生命这件事,此时,月亮就像是他心中的向导。可是,月亮给他的是带着暗影的陌生。从苍白色的月光中,他看到了父亲,让他充满了复杂情感的父亲。后来,月亮又偏西了,这是侯正是鸡鸣时分,“他听到了一声瘦弱的鸡鸣”。再后来,月光遍地,把一切都染上冰冷的色彩,小虎蜷缩了身体,他睡着了。后来,他醒了,满怀绝望地看了一眼月亮,耳边响起了母亲的呼唤,于是小虎放弃了生的念头,他死了。
月亮就是这样时时渲染着死亡的气氛,带着小虎的生命走向了另一个尽头。
三、死亡的意义――向死而生
需要注意的是“小狗”这个形象,文中三次把小狗和小虎的命运放在一起。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恰恰是他们的弱小。在那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小虎就像小狗一样弱小,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被碾压后的小狗拖着肠子越走越远,小狗走时的样子是那样安详又无可奈何。小虎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像那只小狗一样。他们生活的共同点恰恰就是没有人注意他们,没有人承认他们,没有人关心他们。换句话说,即缺乏存在感。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小虎所缺少的恰恰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生存最需要的是什么?――存在感。在“小媳妇的死”这一片段中小虎终于找到了能够引起村里人注意的方式了。因为小媳妇死了,她引起了那村里所有人的注意,所以他非但没有觉得死亡的可怕,反而觉得死亡的“诱人”。“死”成为了他证明自己活着的极致表现;当小虎最终躺在枯河的河堤时,此时耳边响起了母亲的呼唤。尽管痛苦,但他当时的感受就是痛并快乐着的。他终于报仇雪恨了,报仇后的感受却是那样地欢愉与痛快。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小虎其实就是在以死明志。正是海德格尔的那句“向死而生”。向死而生是死亡的升华,也是一种悲观的人生态度,但用在小虎身上,却又是那样无可奈何地确切而又生动。
莫言在短短的小说中,融汇的象征手法是非常巧妙的,这些意象本身具有的寓意是十分深刻的,在今后的解读中值得读者深思与挖掘。
篇3:解读莫言作品《枯河》
解读莫言作品《枯河》
莫言在小说《枯河》中,多次运用了象征的手法,主要体现在哪里呢?
莫言的小说《枯河》运用了“象征”的手法和“时空交叉”的独特叙事结构,许多独特的意象值得我们思索和探究,这有助于我们理解莫言作品的创作特色和深刻的精神内涵。本文将围绕“屁股”、“小狗”、“月亮”这些意象进行挖掘和探讨。
一、象征手法的运用:
莫言在小说《枯河》中运用了很多象征的手法,其中小虎的屁股和那只小狗就是两组象征,它们分别象征了小虎的脸和小虎本人。
(一)屁股与脸
中国人自古对屁股都有着独特的敬重。封建时代犯了法,通常都会被打杀威棒,最先遭罪的就是屁股。小孩子不听大人的话,也常常会被大人恐吓着要打齐屁股。成年人的屁股被碰了,就会觉得颜面扫地。中国人秉承着“打人不打脸”的原则行事,遭罪的总是屁股。因此屁股和脸几乎有着相同等的地位,所区别的是:脸是同人打交道的,而屁股是不能示人的。在文中,故事刚刚开始的时候小虎爬上了高高的白杨树,而高高的白杨树遮天蔽日恰恰象征的是村支书家的权势,而此刻他正凌驾于那棵白杨树之上,心里因此泛起的幸福之感油然而生。房屋们都在他的屁股底下,他的脸上露出了幸福的微笑。在他撞坏了小珍闯了祸后,遭罪的是屁股。哥哥对着他的屁股就是狠狠的一脚,父亲用绳子抽打着他的屁股。打屁股就是打脸,打屁股是为了让他有羞愧和后悔之意。
(二) 狗与人
一条小狗在满是尘土的街上走着,它没有打扰谁的生活,却被突如其来的横祸改变了那弱小的生命的命运。那绿色的汽车就那样奔驰着呼啸而过。伴着灰尘的小三和碾压的剧痛,小狗就那样被碾压出了肠子。它没有一声哀嚎,也没有一声呜咽。它就那样“心平气和”却又无可奈何地走着,仿佛世界与它无关。它只是个过客般渐行渐远渐无;当小虎撞到了小珍后,他被村支书狠狠地踢翻在空中,这时,他又想起了那只小狗他恍然觉得自己就是那只小狗了。他觉得自己的肠子也如同那只小狗的肠子被拖了出来;后来,当他走出小媳妇的家时,他打算结束自己的生命,他又依稀地想起了那条被碾压出了肠子的小狗。
二、时空交错的叙述顺序中“月亮”意象的运用:
在《枯河》中,描写月亮的片段一共出现了9个,这9个片段分布在整篇文章中,每隔几段就会出现一次,而每次都是以不同的状态出现。我们发现,月亮成为了本文的一条叙事线索,贯穿着小虎走向死亡的始末。它笼罩了整篇小说的压抑阴森的气氛,月亮不断地在变化推动着情节发展。
文章的开头为我们展现的是一轮巨大的并且是水淋淋的月亮,它笼罩着整个村庄,笼罩着寂静,给整篇文章奠定了一种压抑的基调,预示着悲剧的发生。后面月亮又升高了,依然还是水淋淋的,再往后看,“月亮已经升到了正南方”,小虎求援般地盯着月亮看,内心充满了挣扎。他在想着应不应该放弃生命这件事,此时,月亮就像是他心中的向导。可是,月亮给他的是带着暗影的陌生。从苍白色的月光中,他看到了父亲,让他充满了复杂情感的父亲。后来,月亮又偏西了,这是侯正是鸡鸣时分,“他听到了一声瘦弱的鸡鸣”。再后来,月光遍地,把一切都染上冰冷的色彩,小虎蜷缩了身体,他睡着了。后来,他醒了,满怀绝望地看了一眼月亮,耳边响起了母亲的呼唤,于是小虎放弃了生的念头,他死了。
月亮就是这样时时渲染着死亡的气氛,带着小虎的生命走向了另一个尽头。
三、死亡的意义――向死而生
需要注意的是“小狗”这个形象,文中三次把小狗和小虎的命运放在一起。他们之间的相似之处恰恰是他们的弱小。在那样一个社会环境中,小虎就像小狗一样弱小,因为一点小事,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被碾压后的小狗拖着肠子越走越远,小狗走时的样子是那样安详又无可奈何。小虎生存在这样的环境下,也像那只小狗一样。他们生活的共同点恰恰就是没有人注意他们,没有人承认他们,没有人关心他们。换句话说,即缺乏存在感。
马斯洛认为,人的'需要可以划分为以下七个等级:生理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与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求知的需要、审美的需要以及自我实现的需要。小虎所缺少的恰恰是自我实现的需要。一个人生存最需要的是什么?――存在感。在“小媳妇的死”这一片段中小虎终于找到了能够引起村里人注意的方式了。因为小媳妇死了,她引起了那村里所有人的注意,所以他非但没有觉得死亡的可怕,反而觉得死亡的“诱人”。“死”成为了他证明自己活着的极致表现;当小虎最终躺在枯河的河堤时,此时耳边响起了母亲的呼唤。尽管痛苦,但他当时的感受就是痛并快乐着的。他终于报仇雪恨了,报仇后的感受却是那样地欢愉与痛快。这些地方都可以看出小虎其实就是在以死明志。正是海德格尔的那句“向死而生”。向死而生是死亡的升华,也是一种悲观的人生态度,但用在小虎身上,却又是那样无可奈何地确切而又生动。
莫言在短短的小说中,融汇的象征手法是非常巧妙的,这些意象本身具有的寓意是十分深刻的,在今后的解读中值得读者深思与挖掘。
篇4:莫言《枯河》节选
一轮巨大的水淋淋的鲜红月亮从村庄东边暮色苍茫的原野上升起来时,村子里弥漫的烟雾愈加厚重,并且似乎都染上了月亮的那种凄艳的红色。这时太阳刚刚落下来,地平线下还残留着一大道长长的紫云。几颗瘦小的星斗在日月之间暂时地放出苍白的光芒。村子里朦胧着一种神秘的气氛,狗不叫,猫不叫,鹅鸭全是哑巴。月亮升着,太阳落着,星光熄灭着的时候,一个孩子从一扇半掩的柴门中钻出来,一钻出柴门,他立刻化成一个幽灵般的灰影子,轻轻地漂浮起来。他沿着村后的河堤舒缓地漂动着,河堤下枯萎的衰草和焦黄的杨柳落叶喘息般地响着。他走得很慢,在枯草折腰枯叶破裂的细微声响中,一跳一跳地上了河堤。在河堤上,他蹲下来,笼罩着他的阴影比他的形体大得多。直到明天早晨他像只青蛙一样蜷伏在河底的红薯蔓中长眠不醒时,村里的人们围成团看着他,多数人不知道他的岁数,少数人知道他的名字。而那时,他的父母全都目光呆滞,犹如鱼类的眼睛,无法准确地回答乡亲们提出的关于孩子的问题。他是个黑黑瘦瘦,嘴巴很大,鼻梁短促,目光弹性丰富的从来不知道什么叫生病的男孩子。他攀树的技能高超。明天早晨,他要用屁股迎着初升的太阳,脸深深地埋在乌黑的瓜秧里。一群百姓面如荒凉的沙漠,看着他的比身体其他部位的颜色略微浅一些的屁股。这个屁股上布满伤痕,也布满阳光,百姓们看着它,好像看着一张明媚的面孔,好像看着我自己。
他蹲在河堤上,把双手夹在两个腿弯子里,下巴放在尖削的膝盖上。他感到自己的心像只水耗子一样在身体内哧溜哧溜地跑着,有时在喉咙里,有时在肚子里,有时又跑到四肢上去,体内仿佛有四通八达的鼠洞,像耗子一样的心脏,可以随便又轻松地滑动。月亮持续上升,依然水淋淋的,村庄里向外膨胀着非烟非雾的气体,气体一直上升,把所有的房屋罩进下边,村中央那棵高大的白杨树把顶梢插进迷蒙的气体里,挺拔的树干如同伞柄,气体如伞如笠,也如华盖如毒蘑菇。村庄里的所有树木都瑟缩着,不敢超过白杨树的高度,白杨树骄傲地向天里钻,离地二十米高的枝丫间,有一团乱糟糟的柴棍,柴棍间杂居着喜鹊和乌鸦,它们每天都争吵不休,如果月光明亮,它们会跟着月亮噪叫。
或许,他在一团阴影的包围中蹲在河堤上时,曾经有抽泣般的声音从他干渴的喉咙里冒出来,他也许是在回忆刚刚过去的事情。那时候,他穿着一件肥大的褂子,赤着脚,站在白杨树下。白杨树前是五间全村唯一的瓦房,瓦房里的孩子是一个很漂亮的小女孩,漆黑的眼睛像两粒黑棋子。女孩子对他说:“小虎,你能爬上这棵白杨树吗?”
他怔怔地看着女孩,嘴巴咧了咧,短促的鼻子上布满皱纹。
“你爬不上去,我敢说你爬不上去!”
他用牙齿咬住了厚厚的嘴唇。
“你能上树给我折根树杈吗?就要那根,看到了没有?那根直溜的,我要用它削一管枪,削好了咱俩一块耍,你演特务,我演解放军。”
他用力摇摇头。
“我知道你上不去,你不是小虎,是只小老母猪!”女孩愤愤地说,“往后我不跟你耍了。”
他用黑眼睛很亮地看着女孩,嘴咧着,像是要哭的样子。他把脚放在地上搓着,终于干巴巴地说:“我能上去。”
“你真能?”女孩惊喜地问。
他使劲点点头,把大褂子脱下来,露出青色的肚皮。他说:“你给我望着人,俺家里的人不准我上树。”
女孩接过衣裳,忠实地点了点头。
他双脚抱住树干。他的脚上生着一层很厚的胼胝,在银灰色的树干上把得牢牢的,一点都不打滑。他爬起树来像一只猫,动作敏捷自如,带着一种天生的素质。女孩抱着他的衣服,仰着脸,看着白杨树慢慢地倾斜,慢慢地对着自己倒过来。恍惚中,她又看到光背赤脚的男孩把粗大的白杨树干坠得像弓一样弯曲着,白杨树好像随时都会把他弹射出去。女孩在树下一阵阵发颤。后来,她看到白杨树又倏忽挺直。在渐渐西斜的深秋阳光里,白花花的杨树枝聚拢上指,瑟瑟地弹拨着浅蓝色的空气。冰一样澄澈的天空中,一绺绺的细密杨枝飞舞着;残存在枝梢上的个把杨叶,似乎已经枯萎,但暗蓝的颜色依旧不褪;随着枝条的摆动,枯叶在窸窣作响。白杨树奇妙的动作撩乱了女孩的眼睛,她看到越爬越高的男孩的黑色般的脊梁上,闪烁着鸦翅般的光翚。
“你快下来,小虎,树要倒了!”女孩对着树上的男孩喊起来。男孩已经爬进稀疏的白杨树冠里去了,树枝间有鸦鹊穿梭飞动,像一群硕大的蜜蜂,像一群阴郁的蝴蝶。
“树要断啦!”女孩的喊声像火苗子一样烧着他的屁股,他更快地往上爬。鸦鹊翅膀扇起的腥风直吹到他的`脖颈子里,使他感到脊梁沟里一阵阵发凉。女孩的喊叫提醒了他,他也觉得树干纤细柔弱,弯曲得非常厉害,冰块一样的天空在倾斜着旋转。他的腿上有一块肉突突地跳起来,他低头看着这块跳动的肌肉,看得清清楚楚。就在这时候,他又听到了女孩的叫声,女孩说:“小虎,你下来吧,树歪倒了,树就要歪到俺家的瓦屋上去了,砸碎俺家的瓦,俺娘要揍你的!”他打了一个愣怔,把身体贴在树干上,低眼往下看。这时他猛然一阵头晕眼花,他惊异地发现自己爬得这样高。白杨树把全村的树都给盖住了,犹如鹤立鸡群。他爬上白杨树,心底里涌起一种幸福感。所有的房屋都在他的屁股下,太阳也在他的屁股下。太阳落得很快,不圆,像一个大鸭蛋。他看到远远近近的草屋上,朽烂的麦秸草被雨水抽打得平平的,留着一层夏天生长的青苔,青苔上落满斑斑点点的雀屎。街上尘土很厚,一辆绿色的汽车驶过去,搅起一股冲天的灰土,好久才消散。灰尘散后,他看到有一条被汽车轮子碾出了肠子的黄色小狗蹒跚在街上,狗肠子在尘土中拖着,像一条长长的绳索,小狗一声也不叫,心平气和地走着,狗毛上泛起的温暖渐渐远去,黄狗走成黄兔,走成黄鼠,终于走得不见踪影。四处如有空瓶的鸣声,远近不定,人世的冷暖都一块块涂在物上,树上半冷半热,他如抱叶的寒蝉一样觳觫着,见一粒鸟粪直奔房瓦而去。女孩又在下边喊他,他没有听。他战战兢兢地看着瓦房前的院子,他要不是爬上白杨树,是永远也看不到这个院子的,尽管树下这个眼睛乌黑的小女孩经常找他玩,但爹娘却反复叮咛他,不准去小珍家玩。女孩就是小珍吗?他很疑惑地问着自己。他总是迷迷瞪瞪的,村里人都说他少个心眼。他看着院子,院子里砌着很宽的甬道,有一道影壁墙,墙边的刺儿梅花叶凋零,只剩下紫红色的藤条,院里还立着两辆自行车,车圈上的镀镍一闪一闪地刺着他的眼。一个高大汉子从屋里出来,在墙根下大大咧咧地撒尿,男孩接着看到这个人紫红色的脸,吓得紧贴住树干,连气儿都不敢喘。这个人曾经拧着他的耳朵,当着许多人的面问:“小虎,一条狗几条腿?”他把嘴巴使劲朝一边咧着,说:“三条!”众人便哈哈大笑。他记得当时父亲和哥哥也都在人群里,哥哥脸憋得通红,父亲尴尬地陪着众人笑。哥哥为此揍他,父亲拉住哥哥,说:“书记愿意逗他,说明跟咱能合得来,说明眼里有咱。”哥哥松开他,拿过一块乌黑发亮的红薯面饼子杵到他嘴边,恼怒地问:“这是什么? ”他咬牙切齿地说:
“狗屎!”
“小虎,你快点呀!”女孩在树下喊。
他又慢慢地往上爬。这时他的双腿哆嗦得很厉害。树下瓦屋上的烟筒里,突然冒出了白色的浓烟,浓烟一缕缕地从枝条缝隙中,从鸦鹊巢里往上蹿。鸦鹊巢中滚动着肮脏的羽毛,染着赤色阳光的黑鸟围着他飞动,噪叫。他用一只手攀住了那根一把粗细的树杈,用力往下扳了一下,整棵树都晃动了,树杈没有断。
篇5:莫言短篇小说《枯河》读后感1500字
莫言短篇小说《枯河》,我读了不下5遍。日本有位作家专门写了一篇读书的文章叫《读三遍》,他说,重读的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发现第一遍读书没有注意过的细节,第二遍读的时候,由于已经知道了情节,心是平静的,就像走一条已经走惯了的路,不必担心走错。于是能分出一些注意力,去看看路边人家院子里的树、树上盛开的花、停在电影上的鸟、悠然散步的猫。我们也就能细细品味作者的遣词造句,欣赏作者对文字的选择和对风景的描写。
作家说的三遍,我觉得可以从中国人说的“三”来理解,基本可以等同N遍,尤其是用在读经典的短篇小说。
读莫言的《枯河》,第一遍,小虎爬树,小虎被书记打、被父母打、小虎死了。小虎的凄惨化作拳击手凶狠的左勾拳、右勾拳,击打的我太阳穴嗡嗡鸣叫,呼吸也变得困难。如果不是读书作业,我不仅不愿再读第二遍,甚至都想忘掉这一遍印刻在我记忆里的小虎的惨,书记的狠,父母的卑微麻木。
读了3遍之后,我像那位日本作家所说,开始可以品味莫言的遣词造句、文章结构了。我反复阅读文中的这段话,它出现在小虎爬上村里最高的树后看到的远处的场景:一辆绿色的汽车驶过去,搅起一股冲天的灰土,好久才消散。灰尘散后,他看到有一条被汽车轮子碾出了肠子的黄色小狗蹒跚在街上,狗肠子在尘土中拖着,像一条长长的绳索,小狗一声也不叫,心平气和地走着,狗毛上泛起的温暖渐渐远去,黄狗走成黄兔,走成黄鼠,终于走得不见踪影。
此时,我只是单纯的喜欢莫言的叙事。我无比佩服他把“心平气和”四个字用在一条被汽车碾出了肠子的小狗身上。让我佩服的还有黄狗到黄兔又到黄鼠的影像式的动感的画面,无数人只能写:“这条小黄狗越变越小,渐渐消失在视线里。”
我从惊艳中缓过神来,莫言为什么要这么写?再读一遍,小虎爬上的这棵树,是全村最高的,那是书记家的树,只有他的树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看见远处卑微的生命在走向生命的尽头,而且是心平气和。从这棵树上,小虎提前看见了自己的下一步,和小黄狗一样。
读完5遍后,领读人张亦辉老师为我们点出了莫言在这篇小说中采用的现在进行时和过去进行时两个时态线的交替。这种结构上的设置让一篇小说充满了节奏感。
读到第7遍,我又看到了莫言在结构上设置上的“转折”:他头颅里有一根筋愉快地跳动了一下,全身沉浸在一种愉悦感里。他的身体轻盈地飞起来,那根很长的树权伴着他飞行,清冽的大气,白色的炊烟,橙色的霞光,在身体周围翻来滚去。
这是小虎从树上摔下来之前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巅峰时期的欢乐、故事情节的高潮,高潮之后必然伴随着意想不到的转折。这也是好莱坞经典叙事弧采用的方法。而这一段落的设置,我却是在读第7遍时才意识到的。
同样,我之前并没有注意到最后的这段结尾:在这沉默中,太阳冉冉出山,砉然奏起温暖的音乐,音乐抚摸着他伤痕斑斑的屁股,引燃他脑袋里的火苗,黄黄的,红红的,终于变绿变小,明明暗暗跳动几下,熄灭。对比之前的“血淋淋的月亮”。莫言在小虎死后,为这个可怜的孩子,安排了一场宗教般的温暖的“葬礼”。在我们读者的心中,也是希望这个孩子能进入没有苦难的天堂吧。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很多人觉得矫性,不就读个书吗?至于一遍遍读吗?我经常观察小孩子画画,无论老师布置什么主题,都没有什么困难。小孩子出门,可以看见成人熟视无睹甚至压根就看不见的事物,为什么?是因为孩子的每个细胞都是新鲜的,充满着求知的欲望,对世界充满好奇。而我们,在工作、生活的重压下,每一个神经末梢都已退化,剩下的主要神经元仅仅用来应付世界,如果还有点碎片时间来读书看微信小说,目的也主要是积攒社交谈资,避免落伍。这么想想,现在大部分人也是生活在心灵的枯河里吧。而读书、反复阅读经典,恰恰可以让我们的感知在作家的文字拨动下,一点一点恢复知觉、敏感。直到我们能在这焦虑的大千世界里,可以随时随地捕捉到生命的一点点感动和美好。
我想,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吧。
篇6:莫言短篇小说《枯河》读后感1500字
莫言短篇小说《枯河》读后感1500字
莫言短篇小说《枯河》,我读了不下5遍。日本有位作家专门写了一篇读书的文章叫《读三遍》,他说,重读的过程中,随时有可能发现第一遍读书没有注意过的细节,第二遍读的时候,由于已经知道了情节,心是平静的,就像走一条已经走惯了的路,不必担心走错。于是能分出一些注意力,去看看路边人家院子里的树、树上盛开的花、停在电影上的鸟、悠然散步的猫。我们也就能细细品味作者的遣词造句,欣赏作者对文字的选择和对风景的描写。
作家说的三遍,我觉得可以从中国人说的“三”来理解,基本可以等同N遍,尤其是用在读经典的短篇小说。
读莫言的《枯河》,第一遍,小虎爬树,小虎被书记打、被父母打、小虎死了。小虎的凄惨化作拳击手凶狠的左勾拳、右勾拳,击打的我太阳穴嗡嗡鸣叫,呼吸也变得困难。如果不是读书作业,我不仅不愿再读第二遍,甚至都想忘掉这一遍印刻在我记忆里的小虎的惨,书记的狠,父母的卑微麻木。
读了3遍之后,我像那位日本作家所说,开始可以品味莫言的遣词造句、文章结构了。我反复阅读文中的这段话,它出现在小虎爬上村里最高的树后看到的`远处的场景:一辆绿色的汽车驶过去,搅起一股冲天的灰土,好久才消散。灰尘散后,他看到有一条被汽车轮子碾出了肠子的黄色小狗蹒跚在街上,狗肠子在尘土中拖着,像一条长长的绳索,小狗一声也不叫,心平气和地走着,狗毛上泛起的温暖渐渐远去,黄狗走成黄兔,走成黄鼠,终于走得不见踪影。
此时,我只是单纯的喜欢莫言的叙事。我无比佩服他把“心平气和”四个字用在一条被汽车碾出了肠子的小狗身上。让我佩服的还有黄狗到黄兔又到黄鼠的影像式的动感的画面,无数人只能写:“这条小黄狗越变越小,渐渐消失在视线里。”
我从惊艳中缓过神来,莫言为什么要这么写?再读一遍,小虎爬上的这棵树,是全村最高的,那是书记家的树,只有他的树能看见不一样的风景,看见远处卑微的生命在走向生命的尽头,而且是心平气和。从这棵树上,小虎提前看见了自己的下一步,和小黄狗一样。
读完5遍后,领读人张亦辉老师为我们点出了莫言在这篇小说中采用的现在进行时和过去进行时两个时态线的交替。这种结构上的设置让一篇小说充满了节奏感。
读到第7遍,我又看到了莫言在结构上设置上的“转折”:他头颅里有一根筋愉快地跳动了一下,全身沉浸在一种愉悦感里。他的身体轻盈地飞起来,那根很长的树权伴着他飞行,清冽的大气,白色的炊烟,橙色的霞光,在身体周围翻来滚去。
这是小虎从树上摔下来之前的状态,也可以理解为巅峰时期的欢乐、故事情节的高潮,高潮之后必然伴随着意想不到的转折。这也是好莱坞经典叙事弧采用的方法。而这一段落的设置,我却是在读第7遍时才意识到的。
同样,我之前并没有注意到最后的这段结尾:在这沉默中,太阳冉冉出山,砉然奏起温暖的音乐,音乐抚摸着他伤痕斑斑的屁股,引燃他脑袋里的火苗,黄黄的,红红的,终于变绿变小,明明暗暗跳动几下,熄灭。对比之前的“血淋淋的月亮”。莫言在小虎死后,为这个可怜的孩子,安排了一场宗教般的温暖的“葬礼”。在我们读者的心中,也是希望这个孩子能进入没有苦难的天堂吧。
说到这里,也许会有很多人觉得矫性,不就读个书吗?至于一遍遍读吗?我经常观察小孩子画画,无论老师布置什么主题,都没有什么困难。小孩子出门,可以看见成人熟视无睹甚至压根就看不见的事物,为什么?是因为孩子的每个细胞都是新鲜的,充满着求知的欲望,对世界充满好奇。而我们,在工作、生活的重压下,每一个神经末梢都已退化,剩下的主要神经元仅仅用来应付世界,如果还有点碎片时间来读书看微信小说,目的也主要是积攒社交谈资,避免落伍。这么想想,现在大部分人也是生活在心灵的枯河里吧。而读书、反复阅读经典,恰恰可以让我们的感知在作家的文字拨动下,一点一点恢复知觉、敏感。直到我们能在这焦虑的大千世界里,可以随时随地捕捉到生命的一点点感动和美好。
我想,这就是读书的意义吧。
篇7:莫言作品
莫言作品精选
莫言是中国当代著名作家。他自1980年代中以一系列乡土作品崛起,充满着“怀乡”以及“怨乡”的复杂情感,被归类为“寻根文学”作家。其作品深受魔幻现实主义影响,写的是一出出发生在山东高密东北乡的“传奇”。莫言在他的小说中构造独特的主观感觉世界,天马行空般的叙述,陌生化的处理,塑造神秘超验的对象世界,带有明显的“先锋”色彩。
作者简介
莫言,山东高密人,1955年2月17日生。出身于农民家庭,小学未毕业即辍学,在农村劳动多年,其间曾经到棉花加工厂做过临时工。1976年2月应征入伍,在部队历任战士、班长、教员、干事、创作员等职。1997年10月转业到报社工作。先后毕业于解放军艺术学院文学系和北京师范大学研究生班,获文艺学硕士学位。
1980年开始创作,著有长篇小说《红高粱家庭》、《天堂蒜薹之歌》、《十三步》、《酒国》、《丰乳肥臀》、《檀香刑》、《蛙》等八部,中篇小说《透明的红萝卜》、《爆炸》、《白棉花》等二十四篇,短篇小说《白狗秋千架》、《枯河》、《拇指铐》等六十余篇,电影、电视、话剧剧本等多部。
编辑推荐
小说从来就不是高深的东西,玄妙的小说理论不可信。那些把小说说得玄而又玄的人,多半写不出像样的小说。
作品介绍
天堂蒜薹之歌
诺贝尔奖常任秘书彼得·英格伦挑选出于1995年首次在英国出版的《天堂蒜薹之歌》,作为莫言的入门书。故事背景设置在在20世纪的中国农村,它讲述了一个关于天堂县过着或多或少百年不变生活的农民的故事,他们一直被命令只允许种植一种作物——蒜薹——然后在当初一声令下要求生产大量商品导致市场过剩的官员们,拒绝购买他们的产品时孤立无援地离开。这本书,一直被拿来与《第二十二条军规》和《愤怒的葡萄》相比较,在进入90年代后,因为众所周知的原因而一度无法见到。
红高粱家族
由于1987年张艺谋执导的同名电影,《红高粱家族》成为了莫言在西方最知名的作品。张艺谋的电影只根据小说的头两章故事拍摄,但整书却讲述了家庭中的三代人挣扎于20世纪中国农村坎坷跌宕所带来的恐惧。故事从女人的孙子的视角倒序,女人因为给村中的抗日战士运粮而被日本人枪杀,从此被祭为英雄。然而在20世纪30年代,村庄所抗争的暴力并不只有日本侵略者,还有反复破坏红高粱地的土匪。
酒国
特级调查员丁钩儿去酒国调查吃人的传言时,被人设宴款待。然而,宴席上的酒食却另有玄机。丁钩儿醉到不省人事之后,被矮子、长鳞片的恶魔、一群养来要吃掉的男童和阴险的厨师所构成的一连串噩梦击倒。莫言用两条叙述线,展开了他对中国与食物之间的联系的理解——一条是丁钩儿的'侦探经历,一条则是“莫言”与他的读者间一系列的书信。
师傅越来越幽默
《师傅越来越幽默》是一本作品集,收录了莫言在20年的时间中所创作的短篇小说。小说的题材以幻想小说和寓言为主,兼顾悲剧和戏剧。这些故事中,有想要成为资本家的模范下岗职工,有吃铁的男孩子,有被抛弃的女童,有飘走的新娘。莫言童年时经历过饥荒,迫使他吃炭充饥。据莫言说,这些故事的创作受到了饥饿和孤独的启发。而小说在情节上对官僚体系的摧毁,以及令个人幸存的处理,使得莫言得以与卡夫卡相提并论。
丰乳肥臀
《丰乳肥臀》采用了横跨20世纪的宏大叙事。故事讲述了的上官鲁氏的命运。上官鲁氏在1900年义和团“拳乱”中出生,她的父亲被德国士兵杀害,母亲也在不久后共赴黄泉。自杀之前,上官鲁氏被母亲藏在了一口面缸里,后来被姑姑抚养长大,嫁给了一个“连鼻涕都不如”的丈夫。在婚后的一系列出轨中,上官鲁氏生下了8个儿女,其中便包括了故事的叙述者,同时也是视若珍宝的儿子——上官金童。
四十一炮
《四十一炮》讲述的是“斧头、臭水和日本迫击炮”的故事,是一场“中国农村的荒诞剧”。故事采用双重叙事,在老和尚聆听徒弟讲述花天酒地生活的同时,讲述了另一场家庭悲剧。《四十一炮》的英译版将于明年一月由芝加哥大学出版社出版,出版商在宣传时,已经将其与1999 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君特·格拉斯和波兰文学家维尔托德·贡布罗维奇相对比。
★ 莫言名言
★ 莫言语录
★ 莫言散文
★ 莫言颁奖词
★ 莫言颁奖词全文
★ 莫言经典语录
★ 莫言名句
★ 莫言获奖感言
莫言作品《枯河》(精选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