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ecdkin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精选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精选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精选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
1、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4、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5、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6、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7、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8、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9、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10、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11、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12、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3、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14、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15、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16、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17、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18、阿斗的江山 ―――――白送
19、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2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成语
乐不思蜀:用以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不谋而合:没有经过共同商量而彼此的一件或行动一致
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言过其实:原指语言浮夸,超过他的实际能力
梁上君子:可用作窃贼的代称,也可用来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1.《三国演义》 中的成语和歇后语大全
2.和动物有关的歇后语
3.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
4.三国演义成语俗语歇后语
5.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与歇后语大全
6.精选成语的歇后语
7.三国演义中人物歇后语精选
8.精选三国演义歇后语
9.精选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10.和诸葛亮有关的歇后语
篇2: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
有关三国演义的歇后语
1、周瑜谋荆州—————陪了夫人又折兵 2、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3、煮豆燃豆萁—————自家人整自家人 4、关羽降曹操—————身在曹营心在汉
5、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6、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7、关羽开刀铺—————货真价实 8、张飞吃秤砣—————铁了心
9、孔明借东风—————巧用天时 10、吕布戏貂蝉—————英雄难过美人关
11、蒋干盗书—————聪明反被聪明误 12、诸葛亮玩狗—————聪明一世糊涂一时
13、庞统当知县—————大材小用 14、孔明草船借箭—————有借无还
15、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16、董卓进京—————不怀好意
17、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18、阿斗的江山—————白送
19、鲁肃服孔明—————五体投地 20、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成语
乐不思蜀:用以比喻乐而忘返或乐而忘本
不谋而合:没有经过共同商量而彼此的一件或行动一致
望梅止渴:比喻用空想来安慰自己
言过其实:原指语言浮夸,超过他的实际能力
梁上君子:可用作窃贼的代称,也可用来比喻上不沾天下不着地的脱离实际的人
篇3:《三国演义》中的成语与歇后语
1、草船借箭――多多益善
2、周瑜打黄盖――两相情愿
3、张飞妈妈姓吴――无事(吴氏)生非
4、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5、张飞战关公――忘了旧情
6、张飞抓耗子――大眼瞪小眼
7、张飞绣花――粗中有细
8、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9、关云长放屁――不知脸红
10、诸葛亮当军师――办法多
11、张飞穿针――粗中有细
12、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13、刘备编草鞋――内行
14、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15、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16、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17、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8、关云长刮骨疗毒――若无其事
19、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20、张飞上阵――横冲直撞
21、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22、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23、诸葛亮草船借箭――用的是疑兵计
24、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25、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
26、诸葛亮吊孝――装模作样
27、诸葛亮用空城计――不得
28、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29、过五关斩六将――过关斩将;
30、张飞讨债――声势凶
31、阿斗当皇帝――软弱无能
32、东吴招亲――弄假成真
33、曹操败走华容道――走对了路子
34、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35、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6、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37、张飞穿针――大眼瞪小眼
38、关云长走麦城――大难临头
39、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40、关公照镜子――自觉脸红
41、草船借箭――满载而归
42、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43、对着张飞骂刘备――找气惹
44、张飞吃豆芽――一盘小莱
45、貂蝉唱歌――有声有色
46、许褚斗马超――赤膊上阵
47、曹操诸葛亮――脾气不一样
48、孔明练琴――老生常谈
49、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
50、诸葛亮要丑妻――为事业着想
51、董卓戏貂蝉――死在花下
52、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53、诸葛亮当军师――名副其实
54、关帝庙里拜观音――找错了门
55、关公进曹营――单刀直入
56、曹操战宛城――大败而逃
57、关公战李逵――大刀阔斧
58、鲁肃讨荆州――空手而去空手而回
59、关羽卖肉――没人敢来
60、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61、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62、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63、鲁肃宴请关云长――暗藏杀机
64、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65、诸葛亮唱空城计――没办法
66、关帝庙里挂观音像――名不符实
篇4:三国演义成语歇后语
三个臭皮匠 赛过诸葛亮; 司马昭之心 路人皆知;
过五关 斩六将;过关斩将; 万事俱备 只欠东风;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周瑜谋荆州——赔了夫人又折兵;
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诸葛亮皱眉头——计上心来;
鲁肃上了孔明的船——糊里糊涂; 关公面前舞大刀——献丑;
诸葛亮大摆空城计——化险为夷; 曹操败走华容道——不出所科;
看三国掉泪——替古人担忧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 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篇5: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和成语
三国演义的歇后语和成语都非常的精彩,让我们一起收集三国演义有关的歇后语和成语,了解它背后的故事吧!
三国演义的成语:
成语(点击查看详解) | 解释 |
安营下寨 | 安:安置;营:营房;寨:防守用的栅栏。指军队驻扎下来。比喻建立临时的住宿或基地 |
昂然直入 | 昂首挺胸地径直走进去。形容态度傲慢 |
把薪助火 | 把:握住;薪:柴火。抱着柴草去救火。比喻用错误的方法去消灭祸患,不但于事无补,反而使事态扩大 |
兵精粮足 | 兵:兵士。指兵士精锐,粮草充足。形容军队十分强盛 |
百里之才 | 百里:方圆百里之地;才:才能。指能治理方圆百里地区的人才 |
别来无恙 | 别:离别;恙:病。指分别以来一直都很好吗? |
才薄智浅 | 薄:浅薄。形容人的才智浅薄 |
赤身裸体 | 赤:光着。大部分身体或全身裸露 |
等闲之辈 | 等闲:寻常,一般。无足轻重的寻常人 |
犯颜苦谏 | 指敢于冒犯君主或尊长的威严当面直言规劝 |
放龙入海 | 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
惶惶不安 | 惶惶:恐惧不安。指心中惊慌害怕,心神不安定 |
军令如山 | 军事命令像山一样不可动摇,必须贯彻执行 |
开基创业 | 指开创帝业 |
命若悬丝 | 比喻生命垂危 |
鸣金收军 | 古时作战用敲锣等方式发出信号撤军回营 |
谋事在人 | 谋:谋划,安排。根据个人的能力策划事情 |
安身之处 | 指得以立足容身的地方。 |
安身之地 | 存身的地方。批在某地居住、生活,或以某地作为建业的根基。 |
傲慢少礼 | 态度傲慢,对人不讲礼节。 |
傲睨得志 | 傲睨:傲慢地斜眼看。得志:愿望实现。形容因实现愿望而看不起一切的神情。 |
傲贤慢士 | 贤:有才德的人。士:读书人和有才干的人。用傲慢的态度对待有德有才的人。 |
懊悔无及 | 后悔已来不及了。 |
宝刀不老 | 比喻虽然年龄已大或脱离本行已久,但功夫技术并没减退。 |
饱学之士 | 饱学:学识渊博。指学识渊博的人。 |
倍道而进 | 倍:加倍;道:行程。形容加快速度前进。 |
不成体统 | 体统:格局,规矩。指言行没有规矩,不成样子。 |
不可造次 | 造次:急遽,匆忙。不能匆匆忙忙地进行。意为要慎重。 |
不置褒贬 | 置:安放,这里有“加以”之间。褒:褒奖,夸赞,表扬。贬:贬低,指责。不加以表扬或批评。 |
步步为营 | 步:古时以五尺为一步,“步步”表示距离短。军队每向前推进一步就设下一首营垒。形容防守严密,行动谨慎。 |
残暴不仁 | 凶狠毒辣,一点也没有同情、怜悯之心。 |
苍生涂炭 | 涂:泥淖。形容老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
成群结队 | 成:成为,变成。一群群人集合在一起。 |
赤膊上阵 | 光着膀子上阵。比喻亲身上场,不加掩饰地进行活动。 |
初出茅庐 | 茅庐:草房。原比喻新露头脚。现比喻刚离开家庭或学校出来工作。缺乏经验。 |
初生牛犊不怕虎 | 比喻青年人思想上很少顾虑,敢作敢为。 |
大惊失色 | 非常害怕,脸色都变了。 |
单刀赴会 | 单刀:一把刀,指一个人。原指蜀将关羽只带一口刀和少数随从赴东吴宴会。后泛指一个人冒险赴约。有赞扬赴会者的.智略和胆识之意。 |
等闲视之 | 等闲:寻常,一般。把它看成平常的事,不预重视。 |
抵足而眠 | 脚对着脚,同榻而睡。形容关系亲密,情意深厚。 |
峨冠博带 | 峨:高;博:阔。高帽子和阔衣带。古代士大夫的装束。 |
反败为胜 | 扭转败局,变为胜利。 |
反戈一击 | 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所属的阵营进行攻击。 |
反客为主 | 客人反过来成为主人。比喻变被动为主动。 |
骨肉未寒 | 骨肉尚未冷透。指人刚死不久。 |
割肚牵肠 | 形容非常牵挂,很不放心。 |
光辉灿烂 | 多比喻前程的远大或事业的伟大。 |
诡计多端 | 诡计:狡诈的计谋;端:项目,点。形容坏主意很多。 |
鬼神不测 | 测:猜想,估计。鬼神也预料不到。形容极其神奇奥妙。 |
缓兵之计 | 延缓对方进攻的计策。指拖延时间,然后再想办法。 |
黄口孺子 | 黄口:儿童;孺子:小孩子。常用以讥讽别人年幼无知。 |
虎入羊群 | 老虎跑进羊群。比喻强大者冲入柔弱者中间任意砍杀。 |
篇6:三国演义成语俗语歇后语
歇后语
曹操下江南--来得凶,败得惨
张飞扔鸡毛--有劲难使
诸葛亮征孟获--收收放放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张飞使计谋--粗中有细
诸葛亮弹琴--计上心来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张飞贩私盐--谁敢检查
诸葛亮的鹅毛扇--神妙莫测
曹操作事--干干净净
张飞卖秤锤--人强货硬
诸葛亮三气周瑜--略施小技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张飞卖肉--光说不割
诸葛亮借箭--有借无还
曹操用计--又奸又滑
成语
腥风血雨
释义:风里夹着腥味,雨点带着鲜血。形容疯狂杀戮的凶险气氛或环境。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二十三回:腥风血雨满松林,散乱毛发坠山奄。
一马当先
释义:原指作战时策马冲锋在前。形容领先。也比喻工作走在群众前面,积极带头。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传》第九十六回:即便勒兵列阵,一马当先,驰下山来,犹如天崩地塌之势。
逼上梁山
释义:比喻被迫起来反抗。现也比喻被迫采取某种行动。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十一回:林冲雪夜上梁山。
不识泰山
释义:不认识泰山。比喻见闻太窄,认不出地位高或本领大的人。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二回:师父如此高强,必是个教头。小儿有眼不识泰山。
飞檐走壁
释义:旧小说中形容有武艺的人身体轻捷,能够跳上房檐,越过墙壁。 出处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六十六回:且说时迁是个飞檐走壁的人,不从正路入城,夜间越墙而过。
俗语
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喻人多智慧多,有事情大家商量,能想出好办法来)。
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魏大将军司马昭专权,图谋夺取帝位的野心世人都知道。现在用来指野心非常明显,人所共知。
身在曹营心在汉――本指关羽在长板坡兵败后,被迫降曹而心念刘备(代表蜀汉)。现在指身在别的集团而不忘原来所属的集团。
赔了夫人又折兵――本指周瑜之计,谎说将孙权的妹妹嫁给刘备,吴蜀联姻以抗曹,把刘备骗到东吴扣作人质以索回荆州,而刘备依着诸葛亮之计,到东吴竟然得以成婚,并连带夫人逃出东吴。周瑜带兵追赶,又被诸葛亮的伏兵打败。现在用来比喻想占便宜却没有占到,反而遭受更大的损失。
蜀中无大将,廖化作先锋――本写蜀国后期将才缺乏,不得不让偏将廖化担当大任。现在用来指缺乏合适人才担当重任,只得以才能不足的人充任,多用做自谦之词。既生瑜何生亮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三国演义歇后语
★ 三国演义的成语
★ 成语歇后语初中
★ 歇后语和成语游戏
★ 我与《三国演义》
精选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和歇后语(共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