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sw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7篇人生的驿站,小站情怀散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人生的驿站,小站情怀散文,以供大家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 目录
篇1:人生的驿站,小站情怀散文
人生的驿站,小站情怀散文
知道《小站》这本散文集源于第二期的《紫烟》杂志。《紫烟》杂志是由舞钢市文联主办的,在杂志的封面看到了魏玉栋《小站》的书讯。初看人名,我还以为她是男的,当我从图书室借来这本书时,才知道她是女的。以她的年龄,我应该叫她奶奶吧,她生于上世纪30年代末,河南省舞钢市人,教师,1995年在平顶山市一中退休,可以说既是我的文学前辈也是我的老乡。
记得那个小站,不是因为它风光旖旎,不是因为它繁华,不是因为它地处要塞,是因为那里有我忘不掉的人和事。简短的几句话便揭示了小站的真正含义。秋天,当漫山遍野都变成了金黄色。一列火车汽笛长鸣,冒着浓烟从远处驶来,这列火车究竟要驶向哪里呢?使我忍不住翻开这本文集仔细地品读起来。
这本文集的第一篇文章就是《小站》,她这样写道:“几十年的光阴就像一条河,生活的波纹在河里荡漾,跳动的浪花在河里闪烁。尽管岁月流逝,一去不返,但记忆却像跳动的浪花时时在脑海中闪光,越来越清晰的画面横过视野出现在眼前,那是东双河火车站,一个京广线上的小站。
记得那个小站,不是因为它风光旖旎,不是因为它繁华,不是因为它地处要塞,是因为那里有我忘不掉的人和事儿。
我想这篇文章便揭示了这本书的核心。人的一生总要经过许许多多的.驿站,有时风平浪静,有时急流险滩。人生是一场有来无往的列车,在我们路过的每个站点中总会有一些我们忘不掉的人和事……
人生有梦便精彩,既然有梦就要帮自己圆梦。魏奶奶对文学执着追求的精神,着实令我这个同样喜欢文学的晚辈由衷敬佩。
最美不过夕阳红,温馨又从容……《小站》这本集子收录了魏老师晚年生活的点点滴滴,其中有很多回忆性散文,比如说,《小站》、《和针线一起行走的母亲》、《母亲最清楚的日子》、还有《童年生病时》、《童年麦场》、《我的小学时光》、《走上讲台那条路》、《永远跟着党》、还有《我还愿当老师》等作品。一路走来一路歌。当一个人在回首往事时,回忆中有几分甜美也有几分辛酸。
魏老师说《小站》是我人生的回顾和展望,也是我又一人生“小站”的起点。
魏奶奶的散文中有不少篇目歌颂了人间的真善美,给人以春风拂面的美好感受。比如说《小站》、《栀子花开》、《邂逅》、《温嫂》等篇目中有较好的表现。魏奶奶有好人相助,让她的人生如沐春风。其实不然,魏奶奶也经历过人生的冬天。晚年当她正和老伴走完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时,老伴突发脑溢血,她侍候于病榻前,整整过了一千六百多个日日夜夜,老伴闭上了眼睛。送走了老伴,亲如儿子的女婿,患恶性淋巴瘤英年早逝。一个老伴,一个女婿,一个是陪她走过前半生的人,一个将侍候她度过后半生。他们一接一个的去世,给魏奶奶的打击是可想而知的,但她并没有被失去亲人的悲痛击倒,而是坚强的面对现实。
她在《蹚过冬天这条河》中写道:“人的一生常常被比作一年的四季,我觉得自己的经历更像蹚着四季的河。蹚过春、夏、秋的河,没了春的浪漫,夏的焦灼,秋的欢喜,面对冬天这条河,只有沉思、体会、思考,我应该勇敢地蹚过冬天这条河了,既然我没有古稀出局,就应该迎着朝阳信心百倍;不畏艰难险阻地蹚过冬天这条河,坦然地融入冬的森林!”坦然地面对生活中的不幸,鼓起勇气,面对现实,从这里可以看出魏奶奶柔弱外表下坚强的内心世界。
魏奶奶是一个重感情、重亲情,有怜悯之心的人,她在《真爱》、《温馨的园地》、《舞钢爱乐人》、《蛙声》、《鸟巢》中有精彩的描写和抒情。她爱亲人,爱朋友,爱一切有生命的东西。她为青蛙出不了下水道而着急,为小鸟从巢中掉下而揪心……
一本书就是一个作家的内心世界,然而成功的作家往往是自谦的,我和魏老师虽然不曾谋面,但是我有幸拜读她的文章,就如同见到她本人一样。俗话说:“见文如见人嘛。”喜欢散文的朋友不妨来读一读吧。
篇2:人生的驿站散文
一 人生
人生难免悲情,只为你动心!
人生难免动心,只为你守候!
人生却可以温情,只为了温暖幸福的一生!
人生也揶揄风情,只因为戏剧般的相遇!
二有一种感情叫别太受伤
有一种感觉直到离别时才明白是心痛,有一种心情直到难眠时才发现是相思,有一种缘份直到梦醒时才清楚是永恒,有一种目光彼此相识时就知道有一天会眷恋,有一种眼泪叫难以割舍,有一个凝望叫一往情深,有一种牵挂叫辗转反侧,有一种相思叫朝思暮想,有一种爱情叫白头谐老,有一种幸福叫因为有你, 有一个人Ta会永远爱你,有一种爱叫等待, 有一段情叫执著,有一种时间叫距离,有一种冲动叫心动,有一份缘份叫相见恨晚,有一种约定叫不见不散,有一种承诺叫不离不弃,有一种心意叫做回心转意,有一种感情叫别太受伤!
三 爱情
爱情是一点动心, 爱情是一种默契, 爱情是一种巧遇, 爱情是一个约定, 爱情是一句誓言, 爱情是一个憧憬, 爱情是一种执著, 爱情是一种忠诚, 爱情是一种守望, 爱情是一缕思念, 爱情是一丝惆怅, 爱情是一声叹息, 爱情是一种哀怨, 爱情是一种痴迷, 爱情是一种怀念!
四幸福
幸福是什么? 幸福就是牵着一双想牵的手,一起走过繁华喧嚣,一起守候寂寞孤独;就是陪着一个想陪的.人,高兴时一起笑,伤悲时一起哭;就是拥有一颗想拥有的心,重复无聊的日子不乏味,做着相同的事情不枯燥......只要我们心中有爱,我们就会幸福,幸福就在当初的承诺中,就在今后的梦想里!
五剧终
爱情是牵手生活,幸福是与子偕老。
篇3:人生的驿站-散文
人生的驿站-散文
题记:尽管离去广西大学复试的时间渐行渐远,但所经历的一切却是依然在是那么新奇、那么令人兴奋。于是捉笔记下这段人生难得的履历。
宁静美丽是我对南宁的印象。
还在长沙到南宁的火车上,参看着广西地图,我就开始揣摩南宁的模样了。南宁,印象中是应是不大的城市。
16个小时的时间,到站了。
走下火车,在桔黄的灯光笼罩下朦胧绿城便风姿态绰约的'而不是妖娆映入眼帘。很有点惹人想入非非的美好感觉。南宁火车站是一个大大的车站,城市是一个安静、规整的城市。尽管没有更多的了解,城市的第一印象还是深深印在脑海。相比长沙的浮躁繁忙,南宁更多了一份处世不惊的宁静;相比杭州的妖娆媚气,南宁更多了一份性情上的精致;如果说杭州给人只是美丽缺乏一些棱角的话,(我去过杭州,太柔情了,)那么南宁就是不折不扣的有棱角的俊秀。
没人引导,按照站牌下了4路车,遇到一位路人,询问去西大的方向。路人热情一指,向前,左拐走200米。嗓音洪亮有磁性,很像电台播音员的声音。顺着方向而去,10分钟后西大的前门就到了。
坐落于南宁城郊的广西大学,它不仅广西的最高学府,也是南宁市最美丽的一个园林精品,4月11日这天迎接着全国学子向这里投来的羡慕、向往和赞叹的目光。大概有3千人来此参加复试。
从研究生院交了钱走下短短的石阶,眼前是一个大大长长的荷园,分三个部分由东至西横向展开,绿树,草坪、盆花,配以山池亭阁,幽静园林脱落而出。走在弯弯曲曲的石子小径上,已经置身一个精致的世界中。穿过小巧的回廊,眼前一片荷花绽开,是睡莲的玫瑰红。穿过石桥,走过一小段路,是坪中行人所踩出来的小路,一亭便立于水中央,三面环水,四面皆荷。“水随路转,路因为活”;绿意融融、流水妩媚、精致素雅。好一个人间天堂。
西大的布局是精致的。在绿意融融的绿草丛中,在高大的龙眼树下,天然的石凳,石椅随处可见,坐在那里小憩。在宁静的瞬间中,突然有了一种感叹。这里,每个角落,隔绝了城市的喧哗。校外是喧嚣繁杂的世界,而此地却是另外一方世界。慢慢地,就跨入了洗涤风尘的古代,文明的积淀在这里浮现。
学校比我想象的要美丽。
白墙古瓦的民居、高高长长的棕榈树、荔枝树、龙眼树,蔚蓝明净的天空,还有从容祥和地坐在门前竹椅上,用伊伊哝哝的方言唠家常的善良热情的广西百姓。错落相映,画意悠然,就是印象中的南宁。
篇4:年,人生的驿站散文
年,人生的驿站散文
人生就这样一年一年的过去了,回首望去,在一个个人生的驿站中,竟然在我生命的旅程中,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
退休已经五六年了,岁月就在自己的指缝间,毫不经意的流失了。虽然有时也爬爬格子,给平面媒体写点小作品。但是,由于平面媒体的版面有限,散文随笔超过三千字,编辑不是给你砍去一部分,就是把稿件压下了。
闲来无事,用了九个月的时间,爬格子爬出了一部五十多万字的长篇小说,又修改了两遍,总算是成型了,可是,要想在报纸上的副刊连载,还需要复印稿件,还要请编辑部的编辑们吃饭,因此,就把作品压下了。
家里配置了电脑的时候,我还没学会打字,只能玩玩小游戏,或者是在农场里偷偷菜,或者是看看电视剧,时间长了也觉得索然无趣。
学会在电脑上码字后,我就把自己的长篇作品码到自己qq的日记里。刚学会码字,码字的速度非常慢,五十多万字的手稿,足足的码了一年,才码完。不过码完这五十多万字,还真锻炼的码字码的快多了。
20春节过后,一次很偶然的文友聚会,一个文友跟我说起他在站上发表文学作品时的感受说:“在站上发表文学作品,会让人觉得很投入,而且,作品投出去,基本上在二十四小时之内,就可以见稿。再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在站上学到很多知识。并且,还可以结识很多的文友。”
听了文友的话,我就根据文友给我提供的站,最终选中了江山,并且,在2013年的三月份注册了江山。刚注册的时候,我还真没准备在江山上发表文学作品。因为我是个比较懒散的人,不想让别人捆住我的手脚,所以,注册后,始终没有往江山投过稿。
20xx年六月初的一天,我点开江山的长篇频道,发现里面有很多长篇文学作品,而且有的作品的内容很吸引读者的眼球,引起了我的兴趣,心里抱着到这家站试试的心理,于六月十三日,在江山人生百态栏目投了第一篇稿《知青系列小说》第一部中的《作者心语》。没想到的是,当天投的稿件,当天就发出来了。而且有编辑的编者按语,还有对作品的评论,真的让我有点意外。随后,又收到了跟编我的作品的木子花飘香老师的飞笺,飞笺中建议我加他的qq和六月竹子老师的qq,还有长篇作者群的qq。并且提醒我作品发够五万字后,与琳璃或者六月竹子老师联系签约事宜。收到木子花飘香老师的飞笺后,给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江山站的办事效率非常的人性化。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几乎是每天在江山上投一章长篇作品。而且,在六月十五日,投出了我在江山的第一篇散文《我的母亲》。接下来,一发而不可收,我几乎每天都要码出一篇短篇作品,最多的时候,一天码出了五篇短篇。那可以说是江山文学激发了我的创作欲望,给我提供了一片文学创作的新天地。
可以说,我在诗歌创作上始终都是比较生疏的,也很少涉及到诗歌这个文学栏目。可是自打我在江山发表文学作品后,通过阅读学习其他作者的诗歌,并且对比自己过去发表的几首小诗,觉得自己的作品简直是太粗糙太幼稚了,没有对比就不会有提高,通过对比,我才知道应该怎样来提高自己的写作能力和写作水平。在后来,我发表的诗歌,在韵律上,诗歌的语言结构上,就有了很大的提高。对于诗词古韵,我过去也从未在平面媒体上发过诗词古韵类的稿件,只是到了江山后,虽然发过一些古风类的作品,但是在格律上欠佳,都是依山观水老师,在编者按中给我很多的指点,才使我的作品稍有长进。再一个就是,我在江山发的所有的随笔,都是原发首创的作品,因为我没有在平面媒体上发过随笔作品。因为随笔作品,可以在网上浏览新闻时,触动灵感随感而发。所以,我的一些随笔作品,基本上都是针砭时弊的。这也是只有在江山这样的网络文学平台上,才能对自己的创作提供如此广阔的创作源泉。
以前,我对微电影剧本一无所知,就连微电影剧本,也是在注册江山以后,才发现有微电影剧本这个栏目。那还是在笔尖社团时,欣赏了几篇文友猪儿的微电影剧本,觉得猪儿的微电影剧本写得真不错,对人物的出场和描写,非常的到位。就动了想尝试一下写微电影剧本的冲动,没想到第一次触电,竟然就被推荐加精了。虽然觉得自己的微电影作品,照比别人的微电影作品相差的还很远,但是我毕竟已经尝试了。随后,我又接连触了几次电,觉得微电影剧本这个栏目,比起小说创作要轻松一些。
网络文学,对于喜欢爬格子码字的`人来说,真是一个暂新的天地,也是喜欢爬格子码字的人,人生中最大的一个驿站。在这个人生驿站里,我相遇了很多的良师益友。六月竹子老师,就是我在这个人生驿站中遇到的最真诚的老师。从我开始与竹子老师联系签约的时候开始,竹子老师就给了很真诚的帮助,因为我对网上的很多东西吧一点也不懂,所以,很多事情都是竹子老师一点一点的耐心的指点着我,就是学校的老师对待学生的学习,也不过如此吧。
记得2013年12月份,我应聘江山系统的长篇编辑的时候,也是竹子老师在qq上极其认真的帮助我,教我怎样当长篇编辑,怎样给作品下编者按。虽然在有些问题上很严厉,但是却从来没有厌烦。并且,在我跟编作者的作品时,出现什么误差,竹子老师始终都给予我耐心正常的指导。说句实在的话,如果换做我,很有可能就放弃了。
篇5:人生的诗意情怀散文
人生的诗意情怀散文
翻阅一下旧时的笔记本,会有许多尚未完成的充满稚气的诗作。有的兴许就开了个头,有的或还欠个结尾;甚至还有的才起个标题,笔就停了。
偶有兴致,便添上几句。这些自娱自乐的小诗,仿佛是在人生的某些时刻播下的种苗。有的兴许赶在步入不惑之年以前便能收获,有的则恐怕得等自己成花甲之身才可完诗。还有一些,从一开始便注定是死苗,灌溉再多心血怕也不会成形。
兰波,是我十分钟情的法国天才诗人,他被誉为是象征派诗人的鼻祖及代表。但是钟情于他的原因,不仅为他的诗,也为他那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
出生于十九世纪的兰波在其14岁时,便已展现出了作为诗人的天赋。一直到19岁为止,他为当时的法国以至世界的诗坛,都奉献出了时至今日仍被视为无价珍宝的篇篇诗章。
停笔以后,直至到他因重病而亡的那一天;他都不曾写下一句一字。有人质疑甚至抨击他是天才殆尽,返归平庸。也有人为其感觉惋惜,对他的再次提笔充满期待。
一个作家,而且还是一个诗人如若不开口,旁人大抵很难去揣测他的心中所想。从诗人到流浪者,天知道这其中的心路历程?辗转欧洲无数地方,后又漂洋东非与西亚一带;士农工商,皆有体验。后因病魔困扰重返故土,不久便于法国这片大地上结束了其甚是短暂的一生。
一段看似与诗脱节的人生。只是,那却并非是某些愚昧后人所评价的从艺术国度堕落到俗世的象征。相反,在我所看,他的后半生其实是他对所写下的诗篇,履行的一份承诺;他是用后半生的流浪来实现诗中所描写的,生命的另一种彼此曾经放弃了的可能。
他的诗有着无可估量的文学上的价值,这是不具诽议的。而我个人则更着重于,他的人生对于其他生命究竟存在怎样的意义?
从某种程度而言,他用诗预言了自己的后半生;也用了生命的一半甚至更多,去实现诗一般的人生。
现实原就不是一个随心所欲的世界。不管你的'心中蕴含了多少充满希望的美丽的文字,都无法使你在人生途上一路平顺。这是现实,也是我们终生必须去面对的问题。
我们也许能在诗的国度里得到精神上的救赎,却永远无法以此抵御现实的种种磨难。但是,那不该叫人放弃心灵上对现世的暂时解脱和对艺术恒久之美的追求。
人之所以能生存,全赖信仰的力量。而信仰,是需要诗一般的情怀去予以美化的。拥有这般情怀,就等于自己拥有了一处可供暂时逃离现实的乌托邦。
相信我,你需要偶尔逃离俗世,浸泡在这可以净化心灵的涌泉里。尔后,你又可以重新迈进那凡尘中去,发放生命的光芒。
有无长诗短歌的语言作人生的雕饰并不重要,一切的一切都只在于你是否拥有可以为你妆点人生的诗一般的情怀。
篇6:人生感悟,相对说,奇趣驿站散文
人生感悟,相对说,奇趣驿站散文
世间无论大小事情,都有相对的关系。例如生死,生了要死,死了要生;再如祸福,是祸也可能因祸得福,福报也会隐藏祸患,所谓“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其中自有因果安排。以下兹就相对的关系,列举数则一说。
一、有与无:世间上的人总认为,有的不是无,无的不是有。但事实上,有的也会无,无的也会有。你本来没有钱,忽然捡到一块钻石,或是家园后方发现一块油田,你不就发财了吗?有财有势的人,忽然遭遇了一场横祸,财富一夜之间荡然无存,什么也没有了。因此,假如有慧眼的人,能彻底认识世间,就会知道,有的非真有,无的非真无;有的是有限有量,无的是无穷无尽。无反而更大、更多。
二、难与易:世间上有难做的事,有容易做的事。会做事的人,困难的事也会变成容易;不会做事,容易的事也会觉得困难无比。过去有一个后母,凡是困难的事,都分给前妻的儿子做,轻松容易的事,留给自己的亲生儿子做。例如,让前妻的儿子挑砖头,自己的儿子挑稻草,但是一阵大风吹来,稻草被吹得一根也不剩,砖头却完好如初。所以难的不见得不好,轻松的也不见得容易成功。
三、内与外:人因为所在的方位不同,所以有内外之分,例如,你在卧室里面,我在卧室外面的客厅;你在内,我在外。但是门口有人对我说,你到外面来,我有话跟你说。到底谁是内,谁是外?事实上,宇宙间,空间是无内无外,时间是无始无终,只是我们强加立名,因此有内外、有始终。如果我心里爱我的一家人,一家人都在我的心里;我爱我的国家,国家都在我的心里。我的心有多大,就能包容多大,哪里还有内外呢?
四、苦与乐:世间苦乐不是绝对的,有的人在快乐中,可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他仍然觉得生活很苦;有的人在艰苦中奋斗,但是他心中充满乐观喜悦。有的.人珍馐美味吃不下,有的人粗茶淡饭吃得津津有味。苦乐不是必然的,是可以任由自己改变的。佛教讲“法界唯心”,心如工厂,可以制造快乐美好的产品,也可以产生烦恼痛苦的东西。
五、大与小:世间上什么是大?世界为大。什么是小?沙尘为小。世界不大,因为虚空中不知有多少百千万亿个世界;你说沙尘微小,沙尘中也包容无限的世界。所谓“须弥纳芥子,芥子藏须弥”,一百吨的石头很大,一克拉的钻石很小,其价值究竟谁大谁小?所以大的非真大,小的非真小,在佛教的华严世界里,都有特殊的意义。
篇7:含笔墨情怀,书写诗意人生散文
含笔墨情怀,书写诗意人生散文
题记:如果说上班是生活的苟且,那么下班则是诗意人生的开始。告别了繁重的办公生活,回到家中,铺一张宣纸,研一缕墨香,看着笔尖在宣纸上悄然绽放,就像找到了心的归属,一天下来的疲惫与压力瞬间得到释放,连毛孔都仿佛轻松了许多……
翻开浩瀚的历史画卷,最先映入眼帘的不是巍峨雄壮的宫殿,也不是钟声悠悠的千年古刹,而是那些千年绵延,或以娟秀、豪放的形态跃然于纸上的黑色精灵,它以自己特有的风骨与神韵,绽放在时光的深处,成为中华文明传承的璀璨明珠。
古人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蒙恬造笔的故事至今仍不绝于耳,《中华古今注》载:蒙恬始作秦笔,以枯木为管,鹿毛为柱,羊毛为被,谓之“苍毫”。一管之笔,源于自然,经过智慧的洗礼,便成为了古代中国独创的书写工具,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向我们传递着汉字的文化。
穿过滚滚红尘,踩着先人走过的时光,来到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在那个时代,私学兴起,许多学者和思想流派形成了诸子百家,大家各抒己见,畅所欲言,历史的'车轮也随着文化的洪流滚滚向前……终于,始皇帝凭着十万铁骑横扫六国一统天下,下令车同轨,书同文,行同伦,以秦国的“小篆”作标准,统一全国文字。
李斯的小篆既是秦代官方文字,又是后世篆书艺术之祖,在书法史上有着特殊的地位。作为中国书法的起点,它以破晓之光,为中国的书法风格开启了新的篇章。继它之后,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纷至沓来,在书法的天空中延续着汉字的传奇。
永和九年,三月上巳,这一天群贤毕至,在兰亭清溪两旁席地而坐,四周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作伴,42名文人雅士饮酒赋诗,论文赏景。酒过三巡后,王羲之将大家的诗集起来,用蚕茧纸,鼠须笔挥毫作序,乘兴而书,成就了书文俱佳、举世闻名、被后人赞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集序》。流觞曲水的游戏不仅成就了一段笔与书的传奇,也见证了名士成为书圣的造化之路。
江浙自古多才俊,蜀中不乏真豪杰。巴蜀之地,天府之国,名山秀水间孕育了一批又一批的蜀中才女。当黄娥、卓文君和花蕊夫人的故事,在蜀中被人们津津乐道的时候,成都又出现了一位带有传奇色彩的唐代女诗人――薛涛。
薛涛与我因红笺相识,便约下了累世缘分。一支质地精良的浣花笺,一缕萦绕千年的心香,温婉的质地,一扫往日笺纸的沉闷,文房用纸翻动起绚丽一页。
那一年的浣花溪水边,一位蕙质兰心的佳人用一双素手捣碎那季芙蓉,将芙蓉的颜色融入素白书笺,制成薛涛笺赠与有心之人。摇曳的红色是相思的婉转,水墨的痕迹是心事的回环。红色的“薛涛笺”配上以薛涛俊逸的行书书写的薛涛诗更显清丽脱俗,一时间广为风行,成了文人雅士收藏的珍品。
余秋雨先生曾说:“笔墨是用来书写历史的,但它自己也有历史”。文人笔墨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在那个墨香飘逸的年代,才子佳人们手执素笔,与笔墨纸砚作伴,赌书泼茶,焚香品茗。拨一曲古调,再蘸上点滴笔墨,看着她在素白的宣纸上晕染,散开,就像翩翩起舞的少女,一曲舞罢,墨色生辉。
纸和笔创造了它们共同的“字”,汉字之韵向我们传递的不仅是一种文化,更是一种诗意,一种情怀。一个个看似杂乱无章的汉字,其实亲而有间,“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离愁别绪;“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豪迈以及“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诗情画意皆因汉字的魅力而大放异彩。
窗明几净,笔砚精良,人生一乐。小小一隅,承载着自己的志趣与胸怀,带着自己对笔墨独特的情感,让笔在纸上生根开花……
★ 黄土地情怀散文
★ 情怀散文欣赏
★ 时光小站
★ 腊八粥的情怀散文
★ 月泊情怀散文
★ 如水的情怀散文
★ 驿站作文800字
★ 我的美食情怀散文
人生的驿站,小站情怀散文(集锦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