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隋宫译文及注释

时间:2024-10-27 03:37:32 作者:路路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路路”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古诗隋宫译文及注释,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古诗隋宫译文及注释,希望大家喜欢!

篇1:古诗隋宫译文及注释

古诗隋宫译文及注释

古诗-隋宫译文及注释

译文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

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

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注释

①.张《笺》编此诗于大中十一年(857),时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隋宫:隋炀帝杨广建造的行宫。《舆地纪胜》:“淮南东路,扬州江都宫,炀帝于江都郡置宫,号江都宫。”《嘉庆一统志》:“江苏省扬州府古迹:临江宫在江都县南二十里,隋大业七年,炀帝升钓台临扬子津,大燕百僚,寻建临江宫于此。显福宫在甘泉县东北,隋城外离宫。……江都宫在甘泉县西七里,故广陵城内。中有成象殿,水精殿及流珠堂,皆隋炀帝建。……十宫在甘泉县北五里,隋炀帝建。《寰宇记》:十宫在江都县北五里,长阜苑内,依林傍涧,高跨冈阜,随城形置焉。曰归雁、回流、九里、松林、枫林、大雷、小雷、春草、九华、光汾。”

②.乘兴句:《晋书·舆服志》:“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此言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

③.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省:明察,懂得。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巡游,大臣上表劝谏者皆斩之,遂无人敢谏。大业十四年(618),在行宫里被其部下宇文化及所杀。

④.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

⑤.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隋书·食货志》:“大业元年,造龙舟,凤榻、黄龙、赤舰、楼船、篾舫……幸江都……舳舻相接,二百余里

篇2:李商隐《隋宫》译文及注释

李商隐《隋宫》译文及注释

《隋宫》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译文

长安城闻名的隋宫,在烟霞中锁闭;却想把遥远的扬州,作为帝业基地。

若不因天命,玉玺归龙凤之姿李渊;隋炀帝的锦缎龙舟,早该驶遍天际。

如今腐草中,萤火虫早就绝了踪迹;隋堤上的杨柳枝,唯有暮鸦的聒啼。

断帝荒淫而亡国,黄泉若遇陈后主,岂敢把亡国名曲后庭花,重新提起?

注释

1.紫泉:即紫渊,因唐高祖名李渊,为避讳而改。司马相如《上林赋》描写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亘其南,紫渊径其北“。此用紫泉宫殿代指隋朝京都长安的宫殿。锁烟霞:空有烟云缭绕。

2.芜城:即广陵(今扬州)。鲍照有《芜城赋》写广陵。二句意谓隋炀帝将长安的宫殿闲置起来,又到扬州大建行宫。《隋书·炀帝纪》:”大业元年三月,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八月,上御龙舟幸江都。“>

3.玉玺:皇帝的玉印。日角:《旧唐书·唐俭传》:”高祖乃召入,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后汉书·光武纪》注引郑玄《尚书中候注》:”日角,谓庭中骨起状如日。“朱建平《相书》:”额有龙犀入发,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刘孝标《辨命论》:”龙犀日角,帝王之表。“此古代谶纬家恭维皇帝之语。

4.锦帆:《开河记》:”帝自洛阳迁驾大梁,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何焯评此句云:”著此一联,直说出狂王抵死不悟,方见江都之祸,非偶然不幸,后半讽刺更有力。“这两句说,如果不是李渊夺取了隋朝的政权,杨广的船大概会游到天边去了吧。

5.腐草无萤火:《礼记·月令》:”腐草为萤“。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隋书·炀帝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这句采取夸张的手法,说炀帝已把萤火虫搜光了。

6.垂杨:《开河记》:”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争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栽毕,帝御笔写赐垂杨柳姓杨,曰杨柳也。“这句说隋亡后,隋堤上只有杨柳依旧,暮鸦哀鸣。

7.陈后主:即南朝陈的亡国之君陈叔宝,他曾作《玉树后庭花》曲词。《隋遗录》卷上载:炀帝在江都曾梦见和前朝皇帝陈叔宝相遇,畅饮甚欢,席间曾请陈的宠妃张丽华表演《玉树后庭花》舞蹈。这两句说,杨广如果死后有知,在地下和陈叔宝重逢,大概不好再提《玉树后庭花》之事了吧?张《笺》云:”结以冷刺作收,含蓄不尽“。胡以梅曰:”按诗情乃凭吊凄凉之事,而用事取物却一片华润。“商隐咏史,多用此法,以繁华奢侈之事,言兴亡衰败之理,发世事无常之叹。

“紫泉”是长安水名(原名紫渊,因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改为紫泉),代指长安。首联说隋炀帝杨广出外游幸不再回长安,那里的宫殿只有烟霞笼罩,十分寂寞;因为杨广要以繁华的扬州(芜城)为都城,在那里享乐。在颔联里,作者设想,如果由秦始皇传下来的玉玺不是归于李渊(传说李渊面相是“日角龙庭”,前额状如太阳,属帝王之相),即隋朝不灭亡,那么隋炀帝以锦为帆的龙船说不定要游到天涯海角去,他的奢侈荒唐的行为不会停止。颈联说,当年隋炀帝夜间出来游玩,让百姓收集大量萤火虫放飞供他玩赏,以至今天乱草堆中萤火虫已经绝迹(古人有“腐草化萤”的不科学说法);只有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两岸柳树上,黄昏时有无数乌鸦翔噪,似在凭吊隋朝灭亡。陈后主(陈叔宝)是个荒淫误国的皇帝,被隋文帝杨坚俘虏后,与当时尚为太子的杨广有过交往。杨广当皇帝后,曾在梦中与死去的陈后主相遇,并让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舞了一番《玉树后庭花》。尾联两句就此议论:隋炀帝死后到九泉下遇到陈后主,就不应再有歌舞《玉树后庭花》的事了,因为他自己也走了陈后主的老路,该感到惭愧。这首诗是针对唐后期帝王的腐败而作的。然而作诗只是作诗,没有哪个帝王会因此醒悟。试看隋亡以后哪个朝代少了陈叔宝、杨广那样的人物?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里说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篇3:古诗词宫词注释译文及赏析

古诗词宫词注释译文及赏析

宫词

玉楼天半起笙歌,风送宫嫔笑语和。

月殿影开闻夜漏,水晶帘卷近秋河。

注释

⑴闻夜漏:这里指夜深。

⑵秋河:指银河。

译文

高入云天的玉楼,奏起阵阵笙歌;

随风飘来宫嫔的笑语,与它伴和。

月宫影移,只听得夜漏单调嘀嗒;

卷起水晶帘来,我似乎靠近银河。

赏析

这首宫怨,与其他宫怨诗的`不同处,是采用对比的手法。前二句写听到玉楼笙歌笑语;后二句写自己锁闭幽宫的孤凄冷落。如此相形比作,即使不言怨情,而怨情早已显露于言外。

篇4:《隋宫》原文及译文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隋宫》赏析:

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次二句取裁锦一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突出炀帝之骄奢淫逸。然而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

作者简介:

李商隐(约8-约858年),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篇5:古诗隋宫赏析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背景:

《隋宫》是唐代诗人李商隐创作的一首七言律诗。这是首咏史吊古诗,内容虽是歌咏隋宫,其实乃讽刺隋炀帝杨广的荒淫亡国。此诗写隋炀帝为了寻欢作乐,无休止地出外巡游,奢侈昏庸,开凿运河,建造行宫,劳民伤财,终于为自己制造了亡国的条件,成了和陈后主一样的亡国之君。

赏析:

这世上没有无缘无故的感情,就如同登高的诗人,不会无缘无故为那逝去的曾经作诗填词。李商隐之于隋宫,便是有一场有缘有故的爱恨和凭吊。

诗人在诗尾处发问,若杨广在地下遇见了陈后主,不知那时,两人是否还有心情共赏玉树后庭花?而这句问句,不仅是问隋炀帝和陈后主的,更是问当今圣上的。晚唐的帝王,醉生梦死,荒淫无道,与昔日的杨广和陈后主,何其相似!诗人借古讽今,欲告诫当朝统治者,用心难得。

公众号:畔池语文

篇6:古诗《隋宫》赏析

古诗《隋宫》赏析

【作品简介】

《隋宫》由李商隐创作,被选入《唐诗三百首》。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次二句取裁锦一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突出炀帝之骄奢淫逸。然而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

【原文】

《隋宫》

作者: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注解】

①.张《笺》编此诗于大中十一年(857),时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隋宫:隋炀帝杨广建造的行宫。《舆地纪胜》:”淮南东路,扬州江都宫,炀帝于江都郡置宫,号江都宫。“《嘉庆一统志》:”江苏省扬州府古迹:临江宫在江都县南二十里,隋大业七年,炀帝升钓台临扬子津,大燕百僚,寻建临江宫于此。显福宫在甘泉县东北,隋城外离宫。……江都宫在甘泉县西七里,故广陵城内。中有成象殿,水精殿及流珠堂,皆隋炀帝建。……十宫在甘泉县北五里,隋炀帝建。《寰宇记》:十宫在江都县北五里,长阜苑内,依林傍涧,高跨冈阜,随城形置焉。曰归雁、回流、九里、松林、枫林、大雷、小雷、春草、九华、光汾。“

②.乘兴句:《晋书·舆服志》:”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此言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

③.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省:明察,懂得。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隋书·炀帝纪》载:隋炀帝巡游,大臣上表劝谏者皆斩之,遂无人敢谏。大业十四年(618),在行宫里被其部下宇文化及所杀。

④.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

⑤.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隋书·食货志》:”大业元年,造龙舟,凤榻、黄龙、赤舰、楼船、篾舫……幸江都……舳舻相接,二百余里。

【韵译】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评析】

这首七绝讽刺了隋炀帝的奢侈昏淫。诗选取典型题材,揭露炀帝纵欲拒谏,不顾国家安危和人民死活的丑恶本质,暗示隋朝灭亡的难免。开头两句点出南游的`一意孤行,绘出暴君的嘴脸。三、四句借制锦帆点化耗尽民力之罪。语简意赅,贬刺颇深。 更多唐诗欣赏敬请关注“站”的唐诗三百首栏目。

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次二句取裁锦一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突出炀帝之骄奢淫逸。然而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

【作者介绍】

李商隐(812-858)字义山,号玉谿(xi)生,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人。因受牛李党争排挤,潦倒终身。他的诗长于律、绝,富于文采,风格色彩浓丽,多用典,意旨比较隐晦,以《无题》组诗最为著名。有《李义山诗集》。

李商隐,男,汉族,字义山,故又称李义山,号玉溪生、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 李商隐题跋像州河内(今河南沁阳),生于河南荥阳(今郑州荥阳)。诗作文学价值很高,于唐文宗开成三年(公元838年)进士及第。曾任弘农尉、佐幕 府、东川节度使判官等职。早期,李商隐因文才而深得牛党要员令狐楚的赏识,后因李党的王茂元爱其才而将女儿嫁给他,他因此而遭到牛党的排斥。此后,李商隐便在牛李两党争斗的夹缝中求生存,辗转于各藩镇幕僚当幕僚,郁郁而不得志,后潦倒终身。晚唐唐诗在前辈的光芒照耀下有着大不如前的趋势,而李商隐却又将唐诗推向了又一次高峰,是晚唐最著名的诗人,杜牧与他齐名。两人并称“小李杜”,与李贺、李白合称“三李”。有《李义山诗集》。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最后抑郁寡欢而死,死后葬于郑州荥阳(今荥阳苜蓿洼村)。据《新唐书》有《樊南甲集》二十卷,《樊南乙集》二十卷,《玉溪生诗》三卷,《赋》一卷,《文》一卷,部分作品已佚。

【中英对照翻译】

隋宫

李商隐

乘兴南游不戒严, 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 半作障泥半作帆。

THE SUI PALACE

Li Shangyin

When gaily the Emperor toured the south

Contrary to every warning,

His whole empire cut brocades,

Half for wheel-guards, half for sails.

篇7:李商隐《隋宫》译文及赏析

李商隐《隋宫》译文及赏析

隋宫

李商隐

紫泉宫殿锁烟霞,欲取芜城作帝家。

玉玺不缘归日角,锦帆应是到天涯。

于今腐草无萤火,终古垂杨有暮鸦。

地下若逢陈后主,岂宜重问后庭花。

【译文】

长安城闻名的隋宫,在烟霞中锁闭;却想把遥远的扬州,作为帝业基地。

若不因天命,玉玺归龙凤之姿李渊;隋炀帝的锦缎龙舟,早该驶遍天际。

如今腐草中,萤火虫早就绝了踪迹;隋堤上的杨柳枝,唯有暮鸦的聒啼。

断帝荒淫而亡国,黄泉若遇陈后主,岂敢把亡国名曲后庭花,重新提起?

【注释】

1.紫泉:即紫渊,因唐高祖名李渊,为避讳而改。司马相如《上林赋》描写皇帝的上林苑“丹水亘其南,紫渊径其北”。此用紫泉宫殿代指隋朝京都长安的宫殿。锁烟霞:空有烟云缭绕。

2.芜城:即广陵(今扬州)。鲍照有《芜城赋》写广陵。二句意谓隋炀帝将长安的宫殿闲置起来,又到扬州大建行宫。《隋书·炀帝纪》:“大业元年三月,发河南诸郡男女百余万开通济渠,……八月,上御龙舟幸江都。”>

3.玉玺:皇帝的'玉印。日角:《旧唐书·唐俭传》:“高祖乃召入,密访时事,俭曰:'明公日角龙庭,李氏又在图牒,天下属望'。”《后汉书·光武纪》注引郑玄《尚书中候注》:“日角,谓庭中骨起状如日。”朱建平《相书》:“额有龙犀入发,左角日,右角月,王天下。”刘孝标《辨命论》:“龙犀日角,帝王之表。”此古代谶纬家恭维皇帝之语。

4.锦帆:《开河记》:“帝自洛阳迁驾大梁,诏江淮诸州造大船五百只,……龙舟既成,泛江沿淮而下,……时舳舻相继,连接千里,自大梁至淮口,联绵不绝。锦帆过处,香闻百里。”何焯评此句云:“著此一联,直说出狂王抵死不悟,方见江都之祸,非偶然不幸,后半讽刺更有力。”这两句说,如果不是李渊夺取了隋朝的政权,杨广的船大概会游到天边去了吧。

5.腐草无萤火:《礼记·月令》:“腐草为萤”。古人以为萤火虫是腐草变化出来的。《隋书·炀帝纪》:“大业十二年,上于景华宫征求萤火,得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这句采取夸张的手法,说炀帝已把萤火虫搜光了。

6.垂杨:《开河记》:“诏民间有柳一株赏一缣,百姓争献之。又令亲种,帝自种一株,群臣次第种栽毕,帝御笔写赐垂杨柳姓杨,曰杨柳也。”这句说隋亡后,隋堤上只有杨柳依旧,暮鸦哀鸣。

7.陈后主:即南朝陈的亡国之君陈叔宝,他曾作《玉树后庭花》曲词。《隋遗录》卷上载:炀帝在江都曾梦见和前朝皇帝陈叔宝相遇,畅饮甚欢,席间曾请陈的宠妃张丽华表演《玉树后庭花》舞蹈。这两句说,杨广如果死后有知,在地下和陈叔宝重逢,大概不好再提《玉树后庭花》之事了吧?张《笺》云:“结以冷刺作收,含蓄不尽”。胡以梅曰:“按诗情乃凭吊凄凉之事,而用事取物却一片华润。”商隐咏史,多用此法,以繁华奢侈之事,言兴亡衰败之理,发世事无常之叹。

“紫泉”是长安水名(原名紫渊,因避唐高祖李渊之讳改为紫泉),代指长安。首联说隋炀帝杨广出外游幸不再回长安,那里的宫殿只有烟霞笼罩,十分寂寞;因为杨广要以繁华的扬州(芜城)为都城,在那里享乐。在颔联里,作者设想,如果由秦始皇传下来的玉玺不是归于李渊(传说李渊面相是“日角龙庭”,前额状如太阳,属帝王之相),即隋朝不灭亡,那么隋炀帝以锦为帆的龙船说不定要游到天涯海角去,他的奢侈荒唐的行为不会停止。颈联说,当年隋炀帝夜间出来游玩,让百姓收集大量萤火虫放飞供他玩赏,以至今天乱草堆中萤火虫已经绝迹(古人有“腐草化萤”的不科学说法);只有隋炀帝开凿的大运河两岸柳树上,黄昏时有无数乌鸦翔噪,似在凭吊隋朝灭亡。陈后主(陈叔宝)是个荒淫误国的皇帝,被隋文帝杨坚俘虏后,与当时尚为太子的杨广有过交往。杨广当皇帝后,曾在梦中与死去的陈后主相遇,并让陈后主的宠妃张丽华舞了一番《玉树后庭花》。尾联两句就此议论:隋炀帝死后到九泉下遇到陈后主,就不应再有歌舞《玉树后庭花》的事了,因为他自己也走了陈后主的老路,该感到惭愧。这首诗是针对唐后期帝王的腐败而作的。然而作诗只是作诗,没有哪个帝王会因此醒悟。试看隋亡以后哪个朝代少了陈叔宝、杨广那样的人物?正如杜牧在《阿房宫赋》里说的,“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鉴赏】

这也是一首咏史吊古诗,内容虽是歌咏隋宫,其实乃讽刺炀帝的荒淫亡国。

首联点题,写长安宫殿空锁烟霞之中,隋炀帝却一味贪图享受,欲取江都作为帝家。颔联却不写江都作帝家之事,而荡开一笔,写假如不是因为皇帝玉玺落到了李渊的手中,炀帝是不会以游江都为满足,龙舟可能游遍天下的。颈联写了炀帝的两个逸游的事实。一是他曾在洛阳景华宫征求萤火数斛,“夜出游山放之,光遍岩谷”;在江都也修了“放萤院”,放萤取乐。一是开运河,诏民献柳一株,赏绢一匹,堤岸遍布杨柳。作者巧妙地用了“于今无”和“终古有”,暗示萤火虫“当日有”,暮鸦“昔时无”,渲染了亡国后凄凉景象。尾联活用杨广与陈叔宝梦中相遇的典故,以假设反诘的语气,揭示了荒淫亡国的主题。陈是历史上以荒淫亡国而著称的君主。他降隋后,与太子杨广很熟。后来杨广游江都时,梦中与死去的陈叔宝及其宠妃张丽华相遇,请张舞了一曲《玉树后庭花》。此曲是了陈所为,是反映宫廷生活的淫靡,被后人斥为“亡国之音”。诗人在这里提到它,其用意是指炀帝重蹈陈后主覆辙,结果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全诗采用比兴手法,写得灵活含蓄,色彩鲜明,音节铿锵。

篇8:古诗译文注释

古诗译文注释

忆江南·江南好【唐】白居易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

蓝。能不忆南? 注释:

1.忆江南:词牌名。据《乐府杂录》,此词又名《谢

秋娘》,系唐李德裕为亡姬谢秋娘作。又名《望江南》.《梦江南》等。分单调、双调两体。单调二十七字,双凋五十四字,皆平韵。忆:怀念。

2.谙:熟悉。

3.江花:江边的花朵。一说指江中的浪花。

4.蓝:蓝草,叶子青绿色的可以用来制作染料。

译文:

江南是个好地方,我熟悉那里的风景。日出时,江边红花比火还红艳,春天里,一江绿水仿佛被蓝草浸染。怎能让人不常常思念美好的`江南?

江畔独步寻花【唐】杜甫

黄师塔前江水东,春光懒困倚微风。

桃花一簇开无主,可爱深红爱浅红。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

注释:

1.独步寻花: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2.黄四娘:杜甫四川浣花溪边时的女邻居

3.蹊(xī):小路。

4.娇:可爱的。

5.恰恰:形容鸟叫声音和谐动听。

6.留连:即留恋,舍不得离去。本诗句用来形容蝴蝶在花丛中飞来飞去,恋恋不舍的样子。“留连”是个“联绵词”。构成联绵词的两个字仅仅是这个词读音的记录,而与词义无关,所以一个联绵词可能有几种不同的书写形式,如“留连”也写作“流连”,词的意义仍然一样。

7.江畔:江边。

译文:

正当诗人要在春风中休息时,却感到眼前一亮,一簇深浅不同的桃花盛开在江边。

黄四娘家的周围的小路上开满了缤纷的鲜花,千朵万朵的鲜花压得枝条都低低弯下了身。嬉闹的彩蝶恋恋不舍地盘旋飞舞,自由自在的小黄莺叫声婉转动人。

篇9:《隋宫》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隋宫》古诗原文翻译赏析

《隋宫》

乘兴南游不戒严,九重谁省谏书函。

春风举国裁宫锦,半作障泥半作帆。

译文翻译

隋炀帝为南游江都不顾安全,

九重宫中有谁理会劝谏书函。

春游中全国裁制的绫罗锦缎,

一半作御马障泥一半作船帆。

注释解释

张《笺》编此诗于大中十一年(857),时商隐因柳仲郢推荐,任盐铁推官,游江东。隋宫:隋炀帝杨广建造的行宫。《舆地纪胜》:“淮南东路,扬州江都宫,炀帝于江都郡置宫,号江都宫。”《嘉庆一统志》:“江苏省扬州府古迹:临江宫在江都县南二十里,隋大业七年,炀帝升钓台临扬子津,大燕百僚,寻建临江宫于此。显福宫在甘泉县东北,隋城外离宫。……江都宫在甘泉县西七里,故广陵城内。中有成象殿,水精殿及流珠堂,皆隋炀帝建。……十宫在甘泉县北五里,隋炀帝建。《寰宇记》:十宫在江都县北五里,长阜苑内,依林傍涧,高跨冈阜,随城形置焉。曰归雁、回流、九里、松林、枫林、大雷、小雷、春草、九华、光汾。”

乘兴句:《晋书·舆服志》:“凡车驾亲戎,中外戒严。”此言不戒严,意谓炀帝骄横无忌,毫无戒备。

九重:指皇帝居住的'深宫。省:明察,懂得。谏书函:给皇帝的谏书。

宫锦:供皇家使用的高级锦缎。

障泥:马鞯,垫在马鞍的下面,两边下垂至马蹬,用来挡泥土。

诗文赏析

此诗讽咏隋炀帝奢侈嬉游之事。首二句写炀帝任兴恣游,肆行无忌,且滥杀忠谏之士,遂伏下杀身之祸。次二句取裁锦一事写其耗费之巨,将一人与举国、宫锦与障泥和船帆对比,突出炀帝之骄奢淫逸。然而全诗无一议论之语,于风华流美的叙述之中,暗寓深沉之虑,令人鉴古事而思兴亡。

篇10:李商隐《宫辞》译文及注释

李商隐《宫辞》译文及注释

《宫辞》

朝代:唐代

作者:李商隐

原文:

君恩如水向东流,得宠忧移失宠愁。

莫向尊前奏花落,凉风只在殿西头。

译文

君王的恩宠就跟流水一样不停地东流,使得宫女得宠的`时候担心恩宠转移,失宠的时候又忧愁。

莫要在君王的宴席上得意地演奏《梅花落》了,凉风不远,你不久也会像花儿那样被风吹落的。

注释

1、君恩如水:君王的恩泽就像流水般漂移不定。

2、忧移:害怕转移,这里指害怕君王的恩宠转移到别人身上。

3、花落:指的是《梅花落》,汉乐府的《横吹曲》中的笛曲名。

4、凉风:江淹的《拟班婕妤咏扇》中有“窃恐凉风至,吹我玉阶树。君子恩未毕,零落在中路”,喻被冷落。和上一句的“梅花落”联系起来,暗示女子色衰被弃的可悲前景。

篇11:《隋宫守岁》李商隐唐诗原文及注释

【作品介绍】

《隋宫守岁》的作者是李商隐,被选入《全唐诗》的第540卷第50首。

【原文】

隋宫守岁

作者:唐·李商隐

消息东郊木帝回,宫中行乐有新梅。

沈香甲煎为庭燎,玉液琼苏作寿杯。

遥望露盘疑是月,远闻鼍鼓欲惊雷。

昭阳第一倾城客,不踏金莲不肯来。

【注释】

①这首诗咏隋场帝时宫中守岁的淫奢。

②《礼记·月令》:“立春之日,亲率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又,“孟春之帝,……其帝太皞。”注:“太皞以木德王。”

③《通鉴》胡三省注引《贞观纪闻):“时属除夜,太宗延萧后同观灯,问曰:‘隋主何如?’后曰:‘隋主每除夜,殿前诸院设火山数十,尽沈香木根,每一山焚沈香木数车,火光暗,则以甲煎沃之,焰起数丈,香闻数里。一夜之间,用沈香二百馀乘,甲煎二百徐石。”沈香:即沉水香。《南州异物志》:“沈水香出日南,欲取,当先研坏树着地,积久外自朽烂,其心至坚者,置水则沉,名曰沉香。”甲煎:甲香。《唐本草》谓取蠡类之厣,烧灰合香,能成香烟。庭燎:庭中照明的'火炬。

④琼苏:美酒名。

⑤露盘:指承露盘。

⑥鼍鼓:用鼍(俗称猪婆龙)皮作的鼓。

⑦昭阳客:汉成帝时赵飞燕居昭阳殿,后多以昭阳指皇后或宠妃。

【作者介绍】

李商隐(约8或8~约858年),汉族,字义山,号玉溪生,又号樊南生、樊南子,晚唐著名诗人。他祖籍怀州河内(今河南沁阳市),祖辈迁至荥阳(今河南郑州)。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浓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写得缠绵悱恻,为人传诵。但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

篇12:游子吟古诗译文及注释

游子吟

唐代:孟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唐诗三百首,乐府,赞颂,母爱

李商隐 隋宫

李商隐《宫辞》译文及注释

杜甫古诗的译文及注释

《童趣》译文及注释

《将进酒》译文及注释

描写祖国风光的古诗(译文+注释)

日暮注释鉴赏及译文

文言文《桃花源记》译文及注释

文言文《公输》译文及注释

鹧鸪天赏析及译文注释

古诗隋宫译文及注释(共12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古诗隋宫译文及注释,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