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禅”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闻梨花发赠刘师命原文及赏析,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闻梨花发赠刘师命原文及赏析,希望大家喜欢,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 目录
篇1:闻梨花发赠刘师命原文及赏析
韩愈〔唐代〕
桃蹊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
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译文
让人惆怅啊,桃树下落花成路不能观赏,很多的红色花瓣纷纷扬扬地飘落到地上。听说城垣西边千树万树梨花开得像白雪遍地,想与您一同去醉中赏花,意下如何?
注释
刘师命:名字事迹未详。据《刘生诗》,知他少年磊落不羁,长期漫游梁宋、江淮、吴越等地,投韩愈,为韩门子弟。桃蹊:桃树下踩成的路。《史记·李将军列传》:“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蹊,小路。惆怅:忧郁不前。过:相访。此指前往观赏。红艳:以花色代花瓣。闻道:听说。郭:城垣。千树雪:梨花色洁白似雪。此指梨花盛开貌。将:偕同。
赏析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这首诗先写惜花,再写友情,以惜花托友情。可与韩愈写于几乎同时的另一首诗《梨花下赠刘师命》互相参看。
前两句“桃蹊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写桃花凋落,铺满了树下的'路,因此不能观赏,充满了遗憾。“惆怅”写出了因花落满地而不忍践踏的忧郁。后两句说:“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闻知城西梨花盛开,欲相偕前往花下同醉。桃落梨开,以第三句梨花盛开,转出结句,笃情全出。桃花红梨花白,争奇斗艳;朋友远道而来,千载难逢,不能不一醉方休。诗中梨花是本体,雪是喻体,诗人将梨花比作积雪,写出梨花盛开时的洁白、繁盛之貌,其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春天千树梨花怒放的美丽景象。
诗中次句“红艳纷纷落地多”以“红艳”花色代花瓣,构想奇妙。全诗景美情真,飘逸洒脱,是韩诗短章中的佳制。
韩愈
韩愈(768年-824年12月25日),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自称“祖籍昌黎郡”,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唐代中期大臣,文学家、思想家、政治家,秘书郎韩仲卿之子。元和十二年(8),出任宰相裴度行军司马,从平“淮西之乱”。直言谏迎佛骨,贬为潮州刺史。宦海沉浮,累迁吏部侍郎,人称“韩吏部”。长庆四年(824年),韩愈病逝,年五十七,追赠礼部尚书,谥号为“文”,故称“韩文公”。元丰元年(1078年),追封昌黎郡伯,并从祀孔庙。韩愈作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与柳宗元并称“韩柳”,与柳宗元、欧阳修和苏轼并称“千古文章四大家”。倡导“文道合一”、“气盛言宜”、“务去陈言”、“文从字顺”等写作理论,对后人具有指导意义。著有《韩昌黎集》等。
篇2:闻梨花发赠刘师命,闻梨花发赠刘师命韩愈,闻梨花发赠刘师命的意思,闻梨花发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闻梨花发赠刘师命韩愈,闻梨花发赠刘师命的意思,闻梨花发赠刘师命赏析 -诗词大全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作者:韩愈 朝代:唐 体裁:七绝 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
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篇3:《初冬夜饮》《闻梨花发赠刘师命》的阅读答案
初冬夜饮
【唐】杜牧
淮阳多病偶求欢,客袖侵霜与烛盘。
砌下梨花一堆雪,明年谁此凭栏杆?
篇4:《初冬夜饮》《闻梨花发赠刘师命》的阅读答案
【唐】韩愈
桃溪惆怅不能过,红艳纷纷落地多。
闻道郭西千树雪,欲将君去醉如何?
【注】①本诗写于842年,时作者受排挤被外放。淮阳:指东汉汲黯,他因刚直敢言,屡次切谏,多次被流放,最后死于淮阳。“偶求欢”的“欢”,指代酒。
1.杜诗采用了哪些手法来抒发自己的情感?结合诗句简要分析。(5分)
2.两首诗都分别写到“雪”与“梨花”,但二者在诗中的关系却不相同,结合诗句简要分析诗人这样处理的意图所在在。(6分)
参考答案
1.①用典。(1分)诗人引用汲黯的典故,暗示自己因直言被排挤外放,表达仕途不遇的.愤慨之情。(1分)②融情于景,借景抒情。(1分)诗人客居他乡,在清冷的冬夜里秉烛自饮,孤寒苦闷之心和思乡之情涌上心头;(1分)此时,凭栏而立,门外的纷纷幕雪,又加重了诗人流转不定的困苦和壮志难酬的隐痛。(1分)
2.杜诗中的雪是本体,梨花是喻体,(1分)诗人将积雪比作梨花,形象地写出冬夜积雪之厚之白,(1分)其目的是从侧面烘托出环境的清冷。(1分)韩诗中梨花是本体,雪是喻体,(1分)诗人将梨花比作积雪,写出梨花盛开时的洁白、繁盛之貌,(1分)其目的是形象地表现春天千树梨花怒放的美丽景象。(1分)
篇5:梨花下赠刘师命唐诗原文
【作品介绍】
《梨花下赠刘师命》的'作者是韩愈,被选入《全唐诗》的第343卷。
【原文】
篇6:梨花下赠刘师命唐诗原文
作者:唐·韩愈
洛阳城外清明节,百花寥落梨花发。
今日相逢瘴海头,共惊烂漫开正月。
【注释】
①永贞元年春在阳山作。
②瘴海头:指阳山。因在岭南瘴气蒸发之地,故称。
【作者介绍】
韩愈(768—824) 字退之,洛阳人,文学家,世有韩昌黎、韩吏部、韩文公之称。三岁即孤,由嫂抚养成人,贞元进士。曾官监察御史、阳山令、刑部侍郎、潮州刺史、吏部侍郎,卒赠礼部侍郎。政治上既不赞成改革主张,又反对藩镇割据。尊儒反佛,比较关心人民疾苦 。
韩愈在文学上主张师承秦、汉散文传统,积极倡导古文运动,提出“文以载道”、“文道合一”的观点。《师说》、《进学解》等,皆为名篇。韩诗力求创新,气势雄伟,有独特风格,对宋诗创作影响较大,延及清代 。有《昌黎先生集》。
★ 赠刘景文翻译
闻梨花发赠刘师命原文及赏析(合集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