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limao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1篇赠韦侍御黄裳原文及赏析,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赠韦侍御黄裳原文及赏析,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赠韦侍御黄裳原文及赏析
[唐代]李白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
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
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
译文
华山顶上的高松,玉立亭亭凌霜傲雪。
天生的百尺长松,岂能为小的狂风所折?
而桃李却与长松不同,它们所卖弄的是艳丽的美色,使行路之人为之着迷。
当春光已尽之时,它的碧叶就化成了黄泥。
希望君要学长松,切记不要作桃李。
受屈而忠心不改,然后才能辨别谁是真君子。
见君乘着骢马,知道您要上太行之山道。
果然此地摧车投轮,道路十分艰险,千万要注意安全,保全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我如丰年之玉,被弃置在秋田的草丛中。
您要为官清正廉洁,努力工作,不要以年老为叹。
注释
韦侍御黄裳:即韦黄裳。尝为万年县尉,后为殿中侍御史。此为赠友之诗,勉励友人要学长松,勿以风霜改色并勉励老友要为官清正廉洁,不要叹老哇卑。
太华:即西岳华山。
微飙(biāo):小风,微风。
阳艳:亮丽美艳。
骢马:毛色青白的马。
太行:宋本原作大山,《文苑英华》作太行,今据改。摧轮:谓山路难行。
勖(xù):勉励。冰壶心:谓冰清玉洁。
赏析:
此诗中作者以高大挺拔、不畏霜雪的青松形象为喻,歌颂了在黑暗、腐朽、反动势力强大压力之下,不肯同流合污、傲岸不屈的君子。而以只能在春光中“卖阳艳”的桃李作比,讽刺和嘲笑了那些只会阿附权贵、随波逐流的历史小丑,指出他们虽能取媚炫赫于一时,但终究逃脱不了“碧叶成黄泥”的可悲下场,绝没有好结局。
诗分三层来写,每四句表达一层含义。“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首四句以青松之傲岸,喻君子之高风亮节。太华,指西岳华山。微飙,微风。这四句表面是说:西岳华山之上,生长着高大的青松。它巍然挺立,不畏风雪严寒。大自然赋予它百尺高的躯干,微风岂能将它吹弯吹折?实际意义则是,真正的正直之士,都是些在权贵面前傲岸不屈的人,面对腐朽势力的迫害毫不畏惧。他们耿介正直,与生俱来,永不更改,绝不动摇。诗人用“长”、“亭亭”、“百尺高”来描绘着青松的形象,显示出其生长于高峻雄伟的名山之上挺拔傲岸之姿。以此象喻君子坦荡的胸怀、正直的德行、耿介的性格、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意志。而“岂为微飙折”一句,以反诘作颂语,顿挫有力,表现出诗人对丑恶势力充满蔑视的鲜明态度。
接下来四句,写与青松形象恰恰相反的桃李。“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四地尽,碧叶成黄泥。”桃李之花在阳光明媚、天气晴暖、春风和煦的日子里来卖弄自己鲜艳的姿容和美色,走路由此经过的行人莫不被其迷惑。然而,本质使然,当春光逝去之后,花儿褪色、凋零,乃至秋风起,便连碧叶也飘落得荡然无存,全都化作尘泥了。这里,以桃李比喻那些趋炎附势、卖身投靠、钻营投机、取悦权贵而得逞一时的小人,他们虽然暂时占据春光,得意非凡,使人们一度为假象所迷惑,以为他们会永远春风得意。但是一旦“春光四地尽”,小人们所依附的权贵犯科、倒台,他们所依仗的腐朽势力大势已去,那么,这些人也就会“树倒猢狲散”,随之彻底完蛋。最后只落得个“碧叶成黄泥”被四进历史垃圾堆的可悲下场。
桃李和青松,诗人是以对照的方式来描绘的。以松树的挺直,衬托出了桃李的低矮、卑琐、弯曲;以松树的凌霜傲雪,衬托出了桃李的畏风畏雨;以桃李的卖弄阳艳,来反衬松树的刚正不阿;以“花、叶成泥”,来映衬青松的四季不改其容、千载仍挺立、雪压霜摧不失其青翠本色的坚贞个性。这种对比的写法,通过相互映照、反衬,使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从而不仅节省了许多笔墨,也言简意赅地逐层揭示了题旨,给人以非常深刻豹印象。是非曲直异常分明,使人一望而知,马上便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后,诗人奉劝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希望他能够学习松树的高贵品质和精神风貌,而千万不要象桃李那样,靠着趋附时势而娇艳一时。作为监察御使,更应坚持真理,即使受到打击和挫折,也决不改变志向。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受屈不改心”,这是李白在唐玄宗统治集团黑暗统治之下,坚持进步政治理想的决心,也是向打击、迫害他的腐朽权奸的勇敢挑战,对黄裳之流的讽刺与规劝。
这首诗政治针对性较强,立场鲜明坚定,讽喻辛辣而刺意直切,使人读之,对作者的观点一目了然。但是,因为较为直白,因而思想内涵不够丰富、浑厚、博大,认识的深度也略有欠缺。艺术上,首四句写青松,次四句写桃李,末四句为劝戒之语,形式整饬,结构完整,形象对比鲜明。吕居正《童蒙训》云:“学古人文字须得其短处,如杜子美诗颇近质野处……鲁直诗太尖新太巧处……”可见艺术欣赏不应专看其优点,也应知其不足。李白此诗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此诗与他的那些想象丰富、笔力劲健、情感充沛的回肠荡气之作风格有异,在表达正确思想的同时,艺术感染力略显逊色。
篇2:赠韦侍御黄裳其一翻译赏析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翻译赏析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其一》作者为唐朝诗人李白。其古诗全文如下: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前言】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组诗作品。韦黄裳馅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向长松学习,不要做桃花李花,认为只有遭受困难和挫折也不改变决心,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全诗政治针对性较强,立场鲜明坚定,讽喻辛辣而刺意直切。
【注释】
⑴韦侍御黄裳:即韦黄裳。尝为万年县尉,后为殿中侍御史。此为赠友之诗,勉励友人要学长松,勿以风霜改色并勉励老友要为官清正廉洁,不要叹老哇卑。
⑵太华:即西岳华山。
⑶微飙:小风,微风。
⑷阳艳:亮丽美艳。
【翻译】
华山顶上的高松,玉立亭亭凌霜傲雪。天生的百尺长松,岂能为小的狂风所折?而桃李却与长松不同,它们所卖弄的是艳丽的美色,使行路之人为之着迷。当春光已尽之时,它的碧叶就化成了黄泥。望君要学长松,切勿作桃李。受屈而忠心不改,然后才能辨别谁是真君子。
【赏析】
此诗中作者以高大挺拔、不畏霜雪的青松形象为喻,歌颂了在黑暗、腐朽、反动势力强大压力之下,不肯同流合污、傲岸不屈的君子。而以只能在春光中“卖阳艳”的桃李作比,讽刺和嘲笑了那些只会阿附权贵、随波逐流的历史小丑,指出他们虽能取媚炫赫于一时,但终究逃脱不了“碧叶成黄泥”的可悲下场,绝没有好结局。
诗分三层来写,每四句表达一层含义。“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首四句以青松之傲岸,喻君子之高风亮节。太华,指西岳华山。微飙,微风。这四句表面是说:西岳华山之上,生长着高大的青松。它巍然挺立,不畏风雪严寒。大自然赋予它百尺高的躯干,微风岂能将它吹弯吹折?实际意义则是,真正的正直之士,都是些在权贵面前傲岸不屈的人,面对腐朽势力的迫害毫不畏惧。他们耿介正直,与生俱来,永不更改,绝不动摇。诗人用“长”、“亭亭”、“百尺高”来描绘着青松的形象,显示出其生长于高峻雄伟的名山之上挺拔傲岸之姿。以此象喻君子坦荡的胸怀、正直的德行、耿介的性格、高远的志向和坚定的意志。而“岂为微飙折”一句,以反诘作颂语,顿挫有力,表现出诗人对丑恶势力充满蔑视的鲜明态度。
接下来四句,写与青松形象恰恰相反的桃李。“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桃李之花在阳光明媚、天气晴暖、春风和煦的日子里来卖弄自己鲜艳的姿容和美色,走路由此经过的行人莫不被其迷惑。然而,本质使然,当春光逝去之后,花儿褪色、凋零,乃至秋风起,便连碧叶也飘落得荡然无存,全都化作尘泥了。这里,以桃李比喻那些趋炎附势、卖身投靠、钻营投机、取悦权贵而得逞一时的小人,他们虽然暂时占据春光,得意非凡,使人们一度为假象所迷惑,以为他们会永远春风得意。但是一旦“春光扫地尽”,小人们所依附的权贵犯科、倒台,他们所依仗的腐朽势力大势已去,那么,这些人也就会“树倒猢狲散”,随之彻底完蛋。最后只落得个“碧叶成黄泥”被扫进历史垃圾堆的可悲下场。
桃李和青松,诗人是以对照的方式来描绘的。以松树的挺直,衬托出了桃李的低矮、卑琐、弯曲;以松树的'凌霜傲雪,衬托出了桃李的畏风畏雨;以桃李的卖弄阳艳,来反衬松树的刚正不阿;以“花、叶成泥”,来映衬青松的四季不改其容、千载仍挺立、雪压霜摧不失其青翠本色的坚贞个性。这种对比的写法,通过相互映照、反衬,使形象更加鲜明、突出。从而不仅节省了许多笔墨,也言简意赅地逐层揭示了题旨,给人以非常深刻豹印象。是非曲直异常分明,使人一望而知,马上便会做出正确的判断。
最后,诗人奉劝黄裳:“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希望他能够学习松树的高贵品质和精神风貌,而千万不要象桃李那样,靠着趋附时势而娇艳一时。作为监察御使,更应坚持真理,即使受到打击和挫折,也决不改变志向。这样,才能成为一个意志坚强、有所作为的人。“受屈不改心”,这是李白在唐玄宗统治集团黑暗统治之下,坚持进步政治理想的决心,也是向打击、迫害他的腐朽权奸的勇敢挑战,对黄裳之流的讽刺与规劝。
这首诗政治针对性较强,立场鲜明坚定,讽喻辛辣而刺意直切,使人读之,对作者的观点一目了然。但是,因为较为直白,因而思想内涵不够丰富、浑厚、博大,认识的深度也略有欠缺。艺术上,首四句写青松,次四句写桃李,末四句为劝戒之语,形式整饬,结构完整,形象对比鲜明。吕居正《童蒙训》云:“学古人文字须得其短处,如杜子美诗颇近质野处……鲁直诗太尖新太巧处……”可见艺术欣赏不应专看其优点,也应知其不足。李白此诗也有不足之处,这就是此诗与他的那些想象丰富、笔力劲健、情感充沛的回肠荡气之作风格有异,在表达正确思想的同时,艺术感染力略显逊色。
篇3:李白《赠韦侍御黄裳》全诗翻译赏析
李白《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全诗翻译赏析
韦黄裳馅媚权贵,李白写诗规劝他,希望他向长松学习,不要做桃花李花。遭受困难和挫折也不要改变决心,这才是一个堂堂正正的大丈夫。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
【其一】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其二】
见君乘骢马,知上太行道。
此地果摧轮,全身以为宝。
我如丰年玉,弃置秋田草。
但勖冰壶心,无为叹衰老。
注释:
①天与:天生。
②微飙:微风。
③侍御:唐代称殿中侍御史、监察御史为侍御。
译文:
【其一】
华山生长高大粗壮的松树,即使霜雪漫天它们也亭亭直立。
天生百尺高大的身板,岂能为微风吹倒?
桃花李花艳丽娇娆,迷惑行人眼目。
一旦春去,便花叶枯萎,化为尘土。
希望你学华山顶的青松,千万别学那桃李。
只有受了委屈也不改心志,然后才知道君子之道。
【其二】
看到你骑着监察官骑的青白皮毛官马,就知道你要去太行山了。
那可是个山路崎岖颠簸的地方,你要保重身体啊,注意要全身而退才好。
我如丰年玉,却被弃置如秋田的野草。
咱们要相互鼓励,要做冰清玉洁的'人,不要因为衰老而叹息。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原诗是五言古诗,约作于唐玄宗天宝十载(公元751年)左右。这两句是李白讽劝谄附权贵的朋友黄裳要学“亭亭凌霜雪”的长松,这两句是长松在说:上天赋予我百尺高的躯体,岂能被小小的恶风吹折?以松之坚贞,喻人气节之重要,小小挫折或名利所诱而改气节,岂能为之。喻理透彻,讽而不讥,为友之道。
篇4:《赠韦侍御黄裳·其一》鉴赏
作者:唐·李白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篇5:《赠韦侍御黄裳·其一》鉴赏
①韦黄裳:据《旧唐书·肃宗纪》、《王鉷传》及《唐御史台精舍题名考》卷三载,韦于天宝九年为万年尉,后为殿中侍御史,乾元时为苏州刺史、浙西节度使。唐殿中侍御史,众呼为侍御。
②太华:西岳华山。亭亭:直立不阿貌。
③微飙:小旋风。
④卖阳艳:卖弄春日花盛开的艳丽之色。
⑤受屈:受到挫折与打击。
篇6:《赠韦侍御黄裳·其一》鉴赏
华山生长高大粗壮的松树,即使霜雪漫天它们也亭亭直立。
天生百尺高大的身板,岂能为微风吹倒?
桃花李花艳丽娇娆,迷惑行人眼目。
一旦春去,便花叶枯萎,化为尘土。
希望你学华山顶的青松,千万别学那桃李。
只有受了委屈也不改心志,然后才知道君子之道。
篇7:《赠韦侍御黄裳·其一》鉴赏
全唐詩卷168_14贈韋侍禦黃裳二首李白
太華生長松,亭亭淩霜雪。
天與百尺高,豈爲微飙折。
桃李賣陽豔,路人行且迷。
春光掃地盡,碧葉成黃泥。
願君學長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後知君子。
篇8:《赠韦侍御黄裳》阅读答案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注释] 韦黄裳,曾任侍御,据《旧唐书》记载,其为人好谄媚权贵。 飙:风。
[试题]
1,诗中与“受屈不改心”相应的句子是“ ”、“ ”,这两句表现了松树 的品格,和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名句 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
2,此诗最主要的表现手法是 和 ,作用是。
3,诗歌五至八句是指出 ,作者写作此诗的意图是 。
[题解]
综观此诗:前四句,李白先写松树,表现松树凌冬不凋、昂然挺立的雄姿,傲岸不屈的精神;中间四句,写桃李以美艳取悦于人,却不能久长,与青松形成鲜明对比。后四句,李白揭示主题,语重心长地告诫黄裳,要学习青松而不要作桃李,同时也显示了自己的心志。
题解1,读全诗可知,“受屈”指的是受“霜雪”之寒和受“微飙”之摧,所以和“受屈不改心”相应的句子应该是“亭亭凌霜雪”和“岂为微飙折”。这两者表现了松树历经艰难而坚强不屈的精神,而这种精神与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的诗句“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是完全一致的。
题解2,“长松”和“桃李”是对比,同时又是比喻(象征),其作用自然是既形象生动地表现出“长松”和“桃李”的不同品格,又鲜明地突出了诗歌的主题——为人必须不趋炎附势,坚持高尚坚贞的品格。
题解3,诗歌的5——8句是写桃李可以迷人一时,好景不长。它们奴颜婢膝而“卖阳艳”确实可以使人“行且迷”,但是春天一过,桃李就“碧叶成黄泥”,下场悲惨了。也就是说献谄媚人仅能得意一时,却不能长久。因此,李白写作此诗的意图也十分明确:“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希望黄裳做个正人君子。
篇9:展望未来的诗句——《赠韦侍御黄裳·其一》
《赠韦侍御黄裳·其一》原文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
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
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
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赠韦侍御黄裳·其一》译文
华山生长高大粗壮的松树,即使霜雪漫天它们也亭亭直立。
天生百尺高大的身板,岂能为微风吹倒?
桃花李花艳丽娇娆,迷惑行人眼目。
一旦春去,便花叶枯萎,化为尘土。
希望你学华山顶的青松,千万别学那桃李。
只有受了委屈也不改心志,然后才知道君子之道。
《赠韦侍御黄裳·其一》作者简介
李白(7-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诗人,有“诗仙”之称,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汉族,出生于剑南道之绵州(今四川绵阳江油市青莲乡),一说生于西域碎叶城(今吉尔吉斯斯坦托克马克),5岁随父迁至剑南道之绵州(巴西郡)昌隆县(7更名为昌明县),祖籍陇西郡成纪县(今甘肃天水市秦安县)。其父李客,育二子(伯禽、天然)一女(平阳)。存世诗文千余篇,代表作有《蜀道难》、《将进酒》等诗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于当涂,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篇10:赠韦侍御黄裳其一,赠韦侍御黄裳其一李白,赠韦侍御黄裳其一的意思,赠韦侍御
赠韦侍御黄裳其一,赠韦侍御黄裳其一李白,赠韦侍御黄裳其一的意思,赠韦侍御黄裳其一赏析 -诗词大全
赠韦侍御黄裳其一作者:李白 朝代:唐 太华生长松,亭亭凌霜雪。天与百尺高,岂为微飙折。
桃李卖阳艳,路人行且迷。春光扫地尽,碧叶成黄泥。
愿君学长松,慎勿作桃李。受屈不改心,然后知君子。
篇11:李白《赠韦侍御黄裳》鉴赏及译文参考
华山顶上的高松,玉立亭亭凌霜傲雪。
天生的百尺长松,岂能为小的狂风所折?
而桃李却与长松不同,它们所卖弄的是艳丽的美色,使行路之人为之着迷。
当春光已尽之时,它的碧叶就化成了黄泥。
希望君要学长松,切记不要作桃李。
受屈而忠心不改,然后才能辨别谁是真君子。
见君乘着骢马,知道您要上太行之山道。
果然此地摧车投轮,道路十分艰险,千万要注意安全,保全性命才是最重要的。
我如丰年之玉,被弃置在秋田的草丛中。
您要为官清正廉洁,努力工作,不要以年老为叹。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注释
韦侍御黄裳:即韦黄裳。尝为万年县尉,后为殿中侍御史。此为赠友之诗,勉励友人要学长松,勿以风霜改色并勉励老友要为官清正廉洁,不要叹老哇卑。
太华:即西岳华山。
微飙(biāo):小风,微风。
阳艳:亮丽美艳。
骢马:毛色青白的马。
太行:宋本原作大山,《文苑英华》作太行,今据改。摧轮:谓山路难行。
勖(xù):勉励。冰壶心:谓冰清玉洁。
《赠韦侍御黄裳二首》创作背景
此组诗作于李白被“赐金还山”,离开长安后的第二次漫游时期。是赠给韦黄裳的政治讽谏诗。
★ 赠李儋侍御,赠李儋侍御韦应物,赠李儋侍御的意思,赠李儋侍御赏析
★ 姚侍御见过戏赠,姚侍御见过戏赠白居易,姚侍御见过戏赠的意思,姚侍御见过戏
★ 西山寒日逢韦侍御,西山寒日逢韦侍御喻凫,西山寒日逢韦侍御的意思,西山寒日
★ 送叔康侍御,送叔康侍御王安石,送叔康侍御的意思,送叔康侍御赏析
赠韦侍御黄裳原文及赏析(精选11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