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蛩四壁诗的散文

时间:2025-01-02 03:39:27 作者:microbug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microbug”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4篇寒蛩四壁诗的散文,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寒蛩四壁诗的散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寒蛩四壁诗的散文

寒蛩四壁诗的散文

“淡烟枫叶路,细雨蓼花时。宿雁半江画,寒蛩四壁诗。”又是文人墨客悲春伤秋的时刻了。秋气愈渐愈清,窗外的冷松也越发深沉苍翠。是的,人生的秋天到了。

夜已深了,我做完了所有的功课。到阳台上透一透气,我想让烦闷的心平静下来。月明星稀,玉露零零。一轮惨白的明月缀在辽阔深蓝的天幕上,显得越发纤巧了。清冷的月光颤颤地洒下来。只把冷松衬得更暗沉了,仿佛黑压压的远山。一阵又一阵的凄凉的蟋蟀声似乎在倾诉着秋夜的清冷寂寞。

衰飒肃然的蟋蟀声从四面八方袭来,如蚊如蝇,如诉如咽。在这月白风清之夜,越发清晰明了。起初,哀婉连绵,有如山泉从幽谷中蜿蜒而来,缓缓流淌。又有如回忆思索自己走过的坎坷的人生道路。渐而,升腾跌宕,步步高昂。势不可挡的力量从四周表达出对命运的抗争。慢慢又归于平静。凄婉者,如柔曼的提琴,绵长幽怨又寂寥。纤细者,似哀伤的二胡,惆怅哀柔又迷茫。这是夜莺为自己谱写的死亡挽歌?还是望帝为江山化作啼血的杜鹃。像饱经风霜的`老者,又如命运多舛的诗人。是深沉的叹息;是伤心的哭泣;是激愤的倾述;是倔强的呐喊。

渐渐地,渐渐地,这凄清的哀鸣又疏远了。若有若无,仿佛是倩女幽魂在轻柔的歌唱,又像头顶清冷的月光。仿佛无处不在,但细细谛听又分辨不清。好像是从自己心中氤氲而出。是岳飞的“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还是李清照的“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是龚自珍的“秋心如海复如潮,但有秋魂不可招。”?又还是文天祥的“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是“一声梧叶一声秋”,还是“一点芭蕉一点愁。”?这都无从知晓,答案只在骚人自己心中。诗就像这虫鸣一样哀婉凄凉。

这寒蛩的寒意又来自何方?

遥想当年,天真烂漫。就在这样一个秋夜,我提着一盏小小的红色纸灯笼,在草丛中捉蟋蟀。万物静谧而安详,到处是蟋蟀悠扬的琴声。拨开一丛青草,一只硕大的蟋蟀银牙如刀,穿着一身油光发亮的黑铠甲,舞动着两根触须,四脚挺立,正得意地鸣叫着呢!我蹑手蹑脚的踱过去,两手围成一个小罩子,猛然向蟋蟀扑去。它轻轻一蹬,划过一道优美的弧线,逃走了。

夜深了,妈妈连声催促着,我还是乐此不疲。我稚嫩的小手拉着爸爸的大手,央求着为我捉一只。听见一只肯叫的,跑跳着过去。又听见一只响亮的,又掉头冲了过去。跑得大汗淋漓,弄得灰头土脸,还听妈妈的数落,却是满心欢喜。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而今长大了,有做不完的功课,刷不完的题。在寒秋之夜,万家灯火阑珊,我可是这独醒之人?还有无数的莘莘学子在昏暗的灯光下夜战。他们和我一样没有小时候的心境了。也许将来,我连在一个寒秋之夜听虫鸣的机会也没有了。那麻木愚昧就更可悲了。

我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迷茫又寂寥,四面都是如诗人苦吟般的虫鸣。我将来是变得肥胖麻木,还是更加清癯苦瘦?

夜更深了,一阵阵侵骨的寒意让我乞求着天明。

篇2: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

出自宋代文天祥的《酹江月·和友驿中言别》

乾坤能大,算蛟龙元不是池中物。

风雨牢愁无著处,那更寒蛩四壁。

横槊题诗,登楼作赋,万事空中雪。江流如此,方来还有英杰。(寒蛩 一作:寒虫)

堪笑一叶漂零,重来淮水,正凉风新发。镜里朱颜都变尽,只有丹心难灭。去去龙沙,江山回首,一线青如发。故人应念,杜鹃枝上残月。

【译文及注释】

译文

大地如此广阔,你我都是胸怀大志的英雄豪杰,现在虽然如同蛟龙被困禁在池中,但是蛟龙终当脱离小池,飞腾于广阔天地。秋风秋雨煞人,再加上牢房的蟋蟀叫个不停,我心烦意乱愁肠百结,你我像曹操、槊题诗那样的英雄气概,王粲登楼作岍那样的名士风流,都成了空中花一般的往事,眼前长江滚滚,后浪推前浪,将来肯定还有英雄豪杰起来完成未竞的事业。

现在,你我在落叶随风飘雪,又来到秦淮河畔,正是凉风吹来的那一刻,镜中的你我已两鬓白发,只是我们的英雄之心不会改变。我就要离开故都,放逐到沙漠之地,回望故国的江山一片青色,谦逊我越来越远,去只有一死,希望老朋友以后怀念我的时候,就听听树枝上杜鹃的悲啼吧!那是我的灵魂归来看望我的祖国。

注释

⑴酹江月:词牌名,即“念奴娇”。友:指邓剡,文天祥的同乡好友。

⑵寒蛩(qióng):深秋的蟋蟀。

⑶横槊题诗:用曹操典故。

⑷登楼作赋:用王粲典故。

⑸龙沙:指北方沙漠。《后汉书·班超传赞》:“定远慷慨,专功西遐。坦步葱雪,咫尺龙沙。”李贤注:“葱岭、雪山,白龙堆沙漠也。”

⑹一线青如发:语出苏轼《澄迈驿通潮阁》诗:“青山一发是中原。”

【赏析】

此词作于公元1279年(南宋祥兴二年)八月。公元1278年(祥兴元年)十二月,文天祥率兵继续与元军作战,兵败,文天祥与邓剡先后被俘,一起押往大都(今北京)。在途经金陵(今南京)时,邓剡因病暂留天庆观,文天祥继续被解北上。此时邓剡写了一首《酹江月·驿中言别》赠行诀别,文天祥写此词酬答邓剡。二词均用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原韵。

篇3:《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诗歌赏析

《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诗歌赏析

岳飞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赏析: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怀激烈,是脍炙人口的佳作。这首《小重山》词,是用另一种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怀。岳飞抗金的志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忌恨迫害,而同时其他的人,如大臣张浚,诸将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进行阻找,故岳飞有曲高和寡、知音难遇之叹。《小重山》诗第一首“夜不能寐,起坐弹鸣琴”意境相近。下半阕“白首“二句,表面看来,似乎有些消极情绪,但实际上正是壮志难酬的孤愤。“欲将”三句,用比兴含蓄的笔法点出“知音”难遇的一种凄怆情怀,甚为沉郁。

近些年来,有人评论古典诗词,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分高下,于是或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江红》词情调高昂激壮。我认为,评论事物,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是粗犷叫嚣绝不能算是高昂,而情调低沉的作品也不见得就是消极。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词所要表达的.都是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不过因为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是异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分其高下呢?况且作词与作散文的方法不同,作词常是要用比兴浑融、含蓄蕴藉的方法以表达作者的幽情远旨,使读者吟诵体会,馀味无穷。岳飞因为壮志难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这首《小重山》词,以沉郁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之,这也正是运用词体之特长,正如张惠言论词时所谓“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词选·序》者)。评赏词者应当懂得这个道理。我所撰《灵溪词说》论岳飞词的绝句说:“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即此意也。

篇4:岳飞诗词《小重山·昨夜寒蛩不住鸣》

昨夜寒蛩不住鸣。惊回千里梦,已三更。起来独自绕阶行。人悄悄,帘外月胧明。

白首为功名。旧山松竹老,阻归程。欲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弦断有谁听?

【前言】

岳飞的《满江红·怒发冲冠》词,壮志不已,是脍炙人口的爱国佳作。这首《小重山》词,改用艺术手法表达他抗金报国的壮志雄怀。岳飞抗金的伟业,不但受到赵构、秦桧君臣的迫害,而同时其他的人,如大臣张浚,诸将张俊、杨沂中、刘光世等,亦各不信任互相拆台,故岳飞有知音难遇之叹。《小重山》词抒写了这种感慨。

【注释】

①小重山:词牌名。又名《小冲山》、《小重山令》、《柳色新》等,见《钦定词谱》。

②蛩(qióng):蟋蟀。

③千里梦:指光复中原之梦。

④悄悄(qiǎo,仄声):寂静貌。元稹《莺莺传》:“更深人悄悄,晨会雨濛濛。”

⑤月胧明:月光明亮。薛绍蕴《小重山》:“玉阶华露滴,月胧明。”

⑥“白首”三句:旧山,指故乡。三句意谓:夙愿为国建功立业,如今头已花白,故乡仍被金兵所占,难以回归。

⑦心事:指恢复中原的愿望。付:付与。瑶琴:琴的美称。瑶:美玉。《历代诗馀》卷一一七引陈郁《藏一话腴》载岳飞此词,作“欲将心事付瑶筝”。

⑧“知音”二句:用俞伯牙和钟子期的典故,慨叹自己的理想不能实现,且没有“知音”能够理解。

【翻译】

昨日寒夜的蟋蟀不断地鸣唱,忽然惊醒我千里厮杀的梦。已经三更了,独自一人起来绕着台阶行走,人声寂寂,帘外面的月亮朦胧微明。

为了追求光复故土,头发已经白了,故土的松竹也应等待得苍老了,可是我回到故土的日程却仍然遥遥无期。想要将心事寄托在瑶琴上,但是知音难觅,即使琴弦弹断了又有谁听呢。

【赏析】

上片寓情于景,写作者思念中原、忧虑国事的心情。开头三句写秋夜梦回,意境含蓄而深沉。那是一个深秋的夜晚,作者梦见自己正率部转战千里,向阔别的故土胜利挺进。眼看驱逐敌寇、光复河山的理想即将实现,令作者感到十分兴奋和激动。可惜好梦不长,终于被不停鸣叫的蟋蟀声惊醒。醒来的时候,正是半夜三更。接着三句写梦醒后的失望和徘徊,反映了现实和理想的矛盾。作者在夜深人静之时,独自披衣起床,绕着台阶来回踱步,抬头一望,只见朦胧的月色正照在窗帘之上。这里借景物的描写烘托内心的孤寂,用平静的语气叙述不平静的思想活动,显得曲折深婉,寄寓着壮志难酬的忧愤。

下片抒写收复失地受阻、心事无人理解的苦闷。换头三句,慨叹岁月如流,家乡长久沦陷,归期遥遥无望。作者自二十岁从军,出生入死,与金兵浴血奋战,决心“迎二圣归京阙,取故地上版图”(《五岳祠盟记》),为国家建立丰功伟业。可是十多年已经过去,头发也白了,仍未能返回故园,实现“还我河山”的伟大抱负。每当他想到这里,怎能不义愤填膺、忧心如焚呢?所谓“阻归程”,实际并非指山高水深,道路遥远,难以归去,而是暗喻着对投降派屈辱求和、阻挠抗金斗争的不满和谴责。因为当时正是秦桧弄权,气焰十分嚣张时候,作者不便明言,所以用含蓄的表现手法,弹出弦外之音,让读者去体会。结拍三句,用俞伯牙与钟子期的典故,表达自己处境孤危,缺少指引,深感寂寞的心情。据《吕氏春秋·本味》,春秋时俞伯牙善鼓琴,唯有钟子期能从琴声中体会出他的心事。后来“钟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秦桧上台后,迎合赵构的旨意,对坚持抗金的主战派进行无情的打击和迫害,将他的.亲信和爪牙安置在朝廷的重要位置上,以便实现其卖国求荣的罪恶目的。这三句表达了作者抱负难以实现的痛苦,反映了投降派统治下南宋的黑暗现实。

曾有一段时间,对古典诗词的评论,有人以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分高下,于是认为,岳飞这首《小重山》情调低沉,不如他的《满江红》创意高。其实,对事物的评论,应当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而不可以表面上的一刀切。情调高昂的作品固然好,但不能把高昂误作为粗犷叫嚣。情调低沉也并非消极。岳飞的《满江红》与《小重山》词均表达了他的抗金以收复中原的雄心壮志,只因作词的时间与心境不同,因此在作法上遂不免有所差异,实际上异曲同工,又焉可用情调的高昂与低沉区分其高下呢?况且作词常是要用以兴浑融、含蓄蕴藉的方法以表达作的幽情远旨,使读者吟诵体会,馀味无穷。岳飞因为壮志难酬,胸中抑塞,所以作这首《小重山》词,用沉郁蕴藉的艺术手法表达,这也正是运用词体特长,正如张惠言论词时所谓“道贤人君子幽约怨悱不能自言之情,低徊要眇以喻其致”(《词选· 序》)。对诗词评赏也应明白这一道理。缪钺所撰《灵溪词说》论岳飞词的绝句说:“将军佳作世争传,三十功名路八千。一种壮怀能蕴藉,诸君细读《小重山》”,与此意同。

写给诗经典散文

情感散文:漫步在寒风中

苦守寒更为哪般散文

一山寒雪煮江湖散文

吹面不寒杨柳风全诗

六年级散文:诗300字

我已无诗散文

青春是诗散文

寒作文高二

秋寒诗歌

寒蛩四壁诗的散文(精选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寒蛩四壁诗的散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