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huangjingwe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带来的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
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300句1、感激上苍我所拥有的,感激上苍我所没有的。
2、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著心。
3、不分彼此随处随时,皆是现量,这就是平等独立,大无畏,本来的面目。
4、一切无心无住着,世出世法莫不皆尔。
5、无常便是有常,无知所以无畏。
6、不是某人使我烦恼,而是我拿某人的言行来烦恼自我。
7、智者任物不任己,愚人任己不任物。
8、疾苦在身,宜善摄心,不为外境所摇,中心亦不起念。
9、离心者,非是远离于心,但使不着心相。
10、听古曲,听情而非听“音”,曲非不动情,只因未到动情处。
11、世间的人要对法律负职责。修行的人要对因果负职责。
12、我愿倾尽天下之力,换你真心一笑。
13、诸行是常,无有是处;汝但一切处无心,即无诸行,亦无无行。
14、人一简单就快乐,一世故就变老。坚持一颗年轻的心,做个简单的人,享受阳光和温暖。坚持一颗开朗的心,做一个乐观的人,即使是阴天也能阳光灿烂!生活就应当如此。
15、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
16、佛本是心自作,哪得向文字中求。
17、不见他非我是,自然上敬下恭,佛法时时现前,烦恼尘尘解脱。
18、当你决定放下时,你不会失去什么,唯一会失去的,是你以前放不下的烦恼。
19、心态好的人,处处圆融,处处圆满。
20、不离当处常湛然,亲切无过此语,觅则知君不可见,但于当处湛然,二边坐断使平稳。
21、知见立知,即无明本。
22、人在荆棘中,不动不刺;心在俗世中,不动不伤。
23、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4、知世故而不世故才是最善良的成熟。
25、诸法无我,一切众生都是随缘而起的幻象。
2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7、种如是因,收如是果,一切唯心造。
2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29、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30、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31、醉笑陪君三万场,不诉离殇。
32、你永远要感激给你逆境的众生。
33、不见一物名为见道,不行一物名为行道。
34、能善分别诸法相,于第一义而不动。
35、得不到的东西,我们会一向以为他是完美的,那是因为你对他了解太少,没有时间与他相处在一齐。当有一天,你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原不是你想像中的那么完美。
36、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疑物,何处染尘埃。
37、才入信门,便登祖位。
38、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一为无量,无量为一。
39、坠泪独酒,扇上人空瘦。枯容几世生殇,遗念微茫。
40、繁华流连徒剩下眉敛,淡了心愿。
41、一花一天堂。一草一世界。一树一菩提。一土一如来。一方一净土。一笑一尘缘。一念一清净。
42、能常省察,则一句亦有余,不能省察,纵将一大藏经用完也无用处。
43、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本事去爱别人的。
44、人生不懂反省,等于停止提高。
45、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46、执着如尘,是徒劳的无功而返。
47、你的身体是坛城,你要爱护你的坛城庄严你的坛城,让众生能生起欢喜心。
48、不要刻意去曲解别人的善意,你应当往好的地方想。
49、目空一切的,未必不自卑。没心没肺的,未必不悲伤。唉声叹气的,未必不贪欢。斤斤计较的,未必不善良。自我喜欢的,自我喜欢就好。
50、随缘不是得过且过,因循苟且,而是尽人事听天命。
51、来是偶然的,走是必然的。所以你必须,随缘不变,不变随缘。
52、太平盛世自在年,梵音鼓乐舞翩跹,梵香一柱向佛前,普愿福慧增无边!
53、求趣无上菩提者,要净自心,福田方净。
54、多少人要离开这个世间时,都会说出同一句话,这世界真是无奈与凄凉啊!
55、人虽有南北。佛性本无南北。猎獠身与和尚不一样。佛性有何差别。
56、发菩提心者,非为己利,原为尽十方遍法界,一切极苦有情之所依怙。
57、感激上苍我所拥有的,感激上苍我所没有的。
58、一切法相,皆是假名,本来即非,盖生即无生也。
59、明镜止水皓月禅心
60、不见一切法,乃名得道;不解一切法,乃名解法。
61、由爱故生忧,由爱故生怖,若离于爱者,无忧亦无怖。
62、不以得为喜,不以失为忧,顺其自然,随遇而安。
63、放开执念,随缘是最好的生活。
64、时时刻刻发悲心,饶益众生为他人。
65、伤害别人,就是伤害自我,不尊重别人,别人也不会尊重你。
66、为学当重闻思修,将来必须说写做,若能具备戒定慧,必可清净乐融融。
67、谁放了谁的手,谁比谁更难受今生今世,来生来世,都会一向挂在心上。
68、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我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69、真正的修行是修心,是修正自我,而不是修正别人,放下我执我爱,慈悲一切众生,才是佛法的真谛。
70、但能无心,便是究竟。若不直下无心,累劫修行,终不成道。
71、真正随缘了才能顺利,真的放下了才能得到。
72、古曲,求心,求情,求知音。没把心放平也就没有必要去倾听了。
73、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我,降伏自我,改变自我,才能改变别人。
74、修行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必须要坚持,尤其是在面临诸多障碍和干扰时,更要坚持。
75、罗衣偏罩脓血囊,锦被悉遮屎尿桶。
76、根身器界一切镜相,皆是空花水月,迷著计较,徒增烦恼。
77、人生在世,无法预知未来。
78、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79、是心作佛,是心是佛。
80、佛曰: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
81、谁能十年悲苦付之一笑千里尽长歌。
82、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83、江河湖海,天地万物,心不在其外,而融合一致,非忧非伤,而是一种自得。
84、你期望掌握永恒,那你必须控制此刻。
85、过耳的虚话,过眼的云烟,辛苦事小,悲痛事大,说者未必真心,听者也无须多心。善解怨,结善缘。
86、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87、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88、默默的关怀与祝福别人,那是一种无形的布施。
89、生活磨砺了人生,这一路走来,学会了理解。
90、内心的快乐是真正的快乐,精神的享受是最大的享受。
91、毗婆尸佛偈身从无相中受生,犹如幻出诸形像。幻人心识本来无,罪福皆空无所住。
92、最好的生活是:时光浓淡相宜。人心远近相安!
93、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94、处事不必求功,无过便是功。为人不必感德,无怨便是德。
95、莫言山深,无寻山中人。雾里花影残艳,落淡素颜。
96、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97、临终之际,若一毫凡圣情量未尽,纤毫思虑未忘便乃轻重五阴去也。
98、菩提心发出来了,修什么法都能到达圆满,一切佛都是一体,念多少佛都是念一尊佛,都是自我的本尊。
99、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100、仅有得到暇满的人身才能解脱,千万不要错过这个机会,千万不要虚度此生。
101、生命中那些得不到的握不住的,都要学会放下。
102、笑儿,佛界常说,因果循环。我们自此开始,那么,便由此地而终罢。
103、本净明心非别处,惟在众生妄心中。
104、你能够拥有爱,但不要执著,因为分离是必然的。
105、根本不必回头去看咒骂你的人是谁?如果有一条疯狗咬你一口,难道你也要趴下去反咬他一口吗?
106、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107、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08、一切法得成于忍。
109、烦恼放下成菩提,心境转念即晴天。
110、学道犹如守禁城,昼防六贼夜惺惺,将军主帅能行令,不动干戈致太平。
111、要了解一个人,只需要看他的出发点与目的地是否相同,就能够知道他是否真心的。
112、向外驰求,不知摄心返照回光,如是学佛,殊难得其实益。
113、佛是真语者,实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如语者。
114、因果不曾亏欠过我们什么,所以请不要抱怨。
115、在你贫穷的时候,那你就用身体去布施,譬如说扫地洒水搬东西等,这也是一种布施。
116、朝中塞北,沥心成血字,倦雪染青丝,鞠尽瘁,弦语悲死如归。
117、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18、若能自识本心,念念磨练;莫住者,即自见佛性也。
119、惊鸿初见,若曾相识引思遐,无意重逢,揭一生波澜横划。
120、你不要一向不满人家,你应当一向检讨自我才对。不满人家,是苦了你自我。
121、人天福报非久计,苦海茫茫莫留连。
122、此身已在含元殿,更向何处问长安。
123、同样的瓶子,你为什么要装毒药呢?同样的心里,你为什么要充满着烦恼呢?
124、物随心转,境由心造,烦恼皆由心生。
125、清净法身。汝之性也。圆满报身。汝之智也。千百亿化身。汝之行也。
126、念离真,皆为妄想。佛经名言。
127、顺逆因比较而显,善恶以分别而生。
128、红尘醉,盏杯酒月下太簇名医宴,药烟绵,绵连成古今缘。
129、尘世之杂乱,终可洒脱释然,岂非你我之幸。
130、内心充满忌妒,心中不坦白,言语不正的人,不能算是位官端正的人。
131、上师是父亲,坛城是母亲,弟子是儿女,生生世世都是一家人,金刚道友必须要互相尊重,互相帮忙,搞好团结,要珍惜这个缘分。
132、不洗澡的人,硬擦香水是不会香的。名声与尊贵,是来自于真才实学的。有德自然香。
133、佛典里说,慈,既是予乐。悲,既是拔苦。拔除众生的痛苦,给众生以快乐,就是慈悲!
134、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135、佛法在日用处,吃茶吃饭处,语言相问处。
136、古琴可定我意,古筝能醉我心;古琴看破红尘,古筝看淡红尘。
137、千岁风流几度倚无寄,又对晩鸦栖,不知路漫无知己,笑自欺。
138、智人除心不除境,愚人除境不除心。心即除矣,境岂实有。
139、天涯水湄,云雨朝歌,唱得可是就是这样一场梦的传奇。
140、承认自我的伟大,就是认同自我的愚疑。
141、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42、仅有开发内心的慈悲和智慧,才能到达生死自在。
143、迦叶佛偈一切众生性清净,从本无生无可灭。即此身心是幻生,幻化之中无罪福。
144、不懂得自爱的人,是没有本事去爱别人的。
145、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146、大可笑,大可笑!好汉多迷屎尿窍。
147、不与万法为侣是什么人,回光自照看,待汝一口吸尽西江水,即向汝道。
148、不要在你的智慧中夹杂着傲慢。不要使你的谦虚心缺乏智慧。
149、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150、方如来,同一道故,出离生死,皆以直故。
151、唯心所现,唯识所变。
152、慈悲心菩提心发出来了,无论做什么都有功德,都是为众生,说话和念咒没有区别,说什么都是咒语,都是智慧。你自我就是佛。一切都是你,你就是一切。
153、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154、应对生活送给我们的种种苦涩,我们不妨给自我说几个笑话,让自我快乐。
155、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和合,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
156、你永远要宽恕众生,不论他有多坏,甚至他伤害过你,你必须要放下,才能得到真正的快乐。
157、入红尘婆娑,为何偏求,不昧三世因果,不知心向何处,何来解脱。
158、人与白云栖,月照花影移,红尘如梦醉一场。试问如何洗去人间落寞心,去听吧,再看是曲醉人还是人醉曲。
159、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
160、是非人莫辨,太真颜,义白莲。青锋柔,弹恩仇,知己难逢几人留。
161、山中已经花发,你可是那山居雅客
162、客来一句问候,客去一句祝福,不分张王李赵,都是善缘;境生一份喜悦,境灭一份清静,莫辨真妄,无非心造。
163、古筝悦耳,古琴悦心。古筝如花旦,古琴则是青衣。
164、如理如法的好好修行,这才是真正地供养上师三宝,布施父母众生。
165、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虚妄者,言其是假非真,非谓绝对没有。
166、人生的真理,只是藏在平淡无味之中。
167、一个要杀,一个要救,要杀的是因为怨,要救的是因为爱,因果循环。
168、之所以痛苦,在于追求错误的东西。
169、绿兮衣兮,绿衣黄里。心之忧兮,曷维其已。
170、你有你的生命观,我有我的生命观,我不干涉你。只要我能,我就感化你。如果不能,那我就认命。
171、我虔诚地站在轮回前,等待下一段尘缘。方生方死,方死方生,空守千载。再见之时,流年何踪
172、以精进力,身无疾病,一切怨害,慈心相同。
173、若了心修道,则少力而易成;不了心而修,费功而无益。
174、当你快乐时,你要想这快乐不是永恒的。当你痛苦时,你要想这痛苦也不是永恒的。
175、生而为人,活着,活出风度,风采,风格。这些皆为外表,而气度则是内涵,是质地,是根本。
176、道人非同善人,如鹤立鸡群,劲挺自持,不顺人情,超群脱俗。
177、净心守志。可会至道。譬如磨镜。垢去明存。断欲无求。当得宿命。
178、说话不要有攻击性,不要有杀伤力,不夸已能,不扬人恶,自然能化敌为友。
179、古琴乃天籁,昆曲乃人籁,埙乃地籁也。
180、茶烟袅袅江南雨,停眸对君唱心曲,三载别离,相逢人终有期。
181、今日的执著,会造成明日的后悔。
182、憎恨别人对自我是一种很大的损失。
183、菩提本自性,性净是菩提,亦非可修相,更无可作相。
184、听古曲,听情而非听“音”,曲非不动情,只因未到动情处。
185、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186、看破的遁入空门,痴迷的枉送性命。
187、不自重者取辱,不自足者博学,不自满者受益。
188、生如夏花般绚丽,死如秋叶般静美。逝去的人永载史册,而我们却活着仰望他们当年的辉煌。生生的轮回,世世的错过,仅此而已。
189、用伤害别人的手段来掩饰自我缺点的人,是可耻的。
190、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191、人在爱欲之中独生独死,独去独来。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192、倾我一生一世念,来如飞花散似烟。
193、无妄想时,一心是一佛国;有妄想时,一心是一地狱。
194、净律净心,心即是佛,除此心王,更无别佛,欲求成佛,莫染一物。
195、孤坟残雪,凄草上长眠。谁解一生寂寥,华服千面。
196、不要刻意去猜测他人的想法,如果你没有智慧与经验的正确确定,通常都会有错误的。
197、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则冰融,冰融则火灭。故此佛曰不可说。
198、南斜街,北斜街,望断几条街,梦里潇湘,在灯火哪边。
199、人的幸福感是自我给的,内心满足即圆满;若内心不知足,就很难得到真正的幸福。所谓圆满不是没苦乐,而是苦乐随喜,悲喜随缘。
200、心气要高,姿态要低,低成就高;心胸要宽,心态要平,平自然宽。
201、见性是功,平等是德。
202、仗剑引血苍天变,血尽妖成惊雷连,遗恨千世恨再延。
203、凡是能站在别人的角度为他人着想,这个就是慈悲。
204、良心是每一个人最公正的审判官,你骗得了别人,却永远骗不了你自我的良心。
205、大多数的人一辈子只做了三件事;自欺欺人被人欺。
206、情执是苦恼的原因,放下情执,你才能得到自在。
207、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即为离于爱者。
208、依无住本,立一切法无住之本本乎无住,若能彻住则万法一如。
209、蓦回首,已风住尘香花色尽飘零,清声扬,且陌上歌行。
210、念愚即般若绝,一念智即般若生。
211、恰恰用心时,恰恰无心用,无心恰恰用,常用恰恰无。
212、很多人信佛,学佛都是形式上的,真正信佛了,相信因果,就不会有什么想不通的了。
213、愚人除事不除心,智者除心不除事。
214、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215、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216、妖,人,鬼,魔,仙,何处是最统一的归属可是一群红尘痴人,看不破的悲愁。
217、具足信愿行,这个人就是阿弥陀佛的化身。
218、数千年沧海,浮世芳华,袖中云烟,回首处明月清风
219、清晨曙光初现,幸福在你身边;中午艳阳高照,微笑在你心间。
220、修行要使妄相由多而少,由强而弱。定功由暂而久,由脆而坚。
221、如是静虑,一切有情,发心非难,常时不懈,能成就者,是则为难。
222、相信自我,一路风景一路歌,人生之美,正在于此。
223、忌妒别人,不会给自我增加任何的好处。忌妒别人,也不可能减少别人的成就。
224、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25、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226、庙宇未必有真佛,闹市但许有高僧。何处不红尘?何处无佛陀?何时何事何处不修行?
227、学佛第个观念,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你看众生的过错,你永远污染你自我,你根本不可能修行。
228、菩萨不与法缚,不求法缚。
229、做工夫不但不起凡情,亦不起圣解,所谓行起解绝,不令知解才绕心中。
230、光中极尊,佛中之王。
231、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232、众生造作妄想,以心生心,故常在地狱。
233、天,阿修罗,人,畜生,饿鬼,地狱,为六道众生。
234、一切恩爱会,无常难得久;生世多畏惧,命危于晨露。
235、人生在世如身处荆棘之中,心不动,人不妄动,不动则不伤。
236、命由己造,相由心生,世间万物皆是化相。心不动,万物皆不动,心不变,万物皆不变。
237、白白的过一天,无所事事,就像犯了窃盗罪一样。
238、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有救,认识自我,降伏自我,改变自我,才能改变别人。
239、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既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幸福,也不会体会快乐。
240、若不修内行,唯只外求,期望获福,无有是处。
241、一切境都是由内心呈现的,不要跟着跑,跟着境转就是奴才,没有自由,把握住自我的心,让一切境随心转,这叫大自在。
242、起见生心,分别执著,便有情尘烦恼扰攘,若以利根勇猛身心直下,修到一念不生之处,即是本来面目。
243、你认命比抱怨还要好,对于不可改变的事实,你除了认命以外,没有更好的办法了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电亦如露。应作如是观。
244、学佛是对自我的良心交待,不是做给别人看的。
245、从来处来,向去处去,未尝非福也,不必再如此劳神费心,左右为难。
246、对人恭敬,就是在庄严你自我。
247、佛曰:红尘十丈却困众生芸芸,仁心虽小也容我佛慈悲。情之一字如冰上燃火,火烈则冰融,冰融则火灭。故此佛曰不可说。
248、此去经年,悲欢离合变,转瞬沧海桑田。
249、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50、执着如渊,是渐入死亡的沿线。
251、悟心容易息心难,息得心缘到处闲。
252、欲得净土,当净其心,随其心净,即佛土净。圣人求心不求佛,愚人求佛不求心;智者调心不调身,愚者调身不调心。
253、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254、所谓无上正等正觉者非他,即是真如本性,亦名自性清静心是也。
255、真正的布施,就是把你的烦恼忧虑分别和执著心通通放下。
256、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57、佛法是成佛的方法,有了真正的佛法,就有了办法。只要认真修,坚持修,就必须会解脱,必须能成佛。
258、幽风传来了谁的轻吟昔日羽冠少年郎,今朝却向了何方手把琵琶无心独酌,只恐独落了心伤。才子天涯两两相望。夜凉如水佳人如梦。
259、纠缠你的是你的执着和猜疑,解放你的仅有你的简便与放手。
260、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
261、一行三昧者。于一切处行住坐卧。常行一向心是也。
262、六道众生要经历因果轮回,从中体验痛苦,仅有参透生命的真谛,才能得到永生。
263、声散无腔,梅渺梦阑忘。浮世无常,谢幕仓皇。
264、创造机会的人是勇者。等待机会的人是愚者。
265、别人永远对,我永远错,这样貌比较没烦恼。
266、天上天下,唯我独尊,自观自在,守本真心。
267、无事莫把闲话聊,是非往往闲话生。太过于欣赏自我的人,不会去欣赏别人的优点。
268、得到的越多,烦恼越多,压力越大,有得必有失,有利就有弊,有爱就有恨,有因必有果。
269、佛祖奚以异于人,而所以异于人者,能自护心念耳。
270、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我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si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271、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272、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净土。
273、于求乐有情,刀杖加恼害,但求自我乐,后世乐难得。于求乐有情,不加刀杖害,欲求自我乐,后世乐可得。
274、流云千丈堪醉卧,是谁月下独酌。浮生谁能一笑过,明灭楼台上灯火。
275、赤肉团上,人人古佛家风。毗卢顶门,处处祖师巴鼻。
276、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277、谁独坐,赏这一场韶华过。那一年我们还年少,那一年梦痕浅。
278、春来花自青,秋至叶飘零,无穷般若心自在,语默动静体自然。
279、永远不要浪费你的一分一秒,去想任何你不喜欢的人。
280、菩提本无树,明境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281、流云千丈堪醉卧,是谁月下独酌。浮生谁能一笑过,明灭楼台上灯火。
282、浮生如此,别多会少,不如莫遇。
283、再大的功德,抵可是一念骄心;再大的罪过,抵可是一个悔字。
284、相知相惜若可谓缘,不负韶华年。
285、心静,才能听见自我的内心。
286、释尊,人生八苦,生老病死行爱别离求不得怨憎会。如何无我无相,无欲无求。
287、佛法无多子,长远心难得,学道如初心,作佛也有余,始终总不变,真是大丈夫。
288、三界轮回淫为本,六道往返爱为基。
289、生死殿中相逢初见,不眠五夜青灯寂焚香轻拈。
290、开到荼蘼花事了,尘缘尽,知多少……
291、坏孩子,父母总是比较操心。所以对于罪业愈深重的众生,我们更应当异常宽恕他怜愍他,而不应当远离他舍弃他。
292、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293、不要太肯定自我的看法,这样貌比较少后悔。
294、凡夫取境,道人取心,心境双忘乃是真法。
295、江河湖海,天地万物,心不在其外,而融合一致,非忧非伤,而是一种自得。
296、自家有好处,要掩蔽几分,这是涵育以养深。别人不好处,要掩蔽几分,这是浑厚以养大。
297、漫漫如斯千年,一笑间,宿世羁连,弹指如湮……
298、如果你不给自我烦恼,别人也永远不可能给你烦恼。因为你自我的内心,你放不下。
299、你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就没有烦恼。
300、若人生百岁,不见生灭法,不如生一日,而能得见之。
篇2:禅语中最有禅意的句子
1.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朱淑真《清平乐》
2. 衰老和死亡驱逐众生的生命,宛如牧人手里拿着棍子赶着牛群到牧场。
3. 嫉妒别人,仇视异已,就等於把生命交给别人。
4. 妈妈,我曾是你身边的一只备受关怀的小鸟,今天它为你衔来了一束芬芳的鲜花。祝您新年快乐,身体健康,万事如意。南无密栗多,哆婆曳娑诃(报父母恩咒)。
5. 智者知幻即离,愚者以幻为真。
6. 一个对众生充满极大的悲心、对诸佛具足极大虔诚的人,无疑的将领受到一切诸佛、菩萨的加持。愿您新年里福慧双增,业障消除,早证菩提!
7. 谁把谁的明媚尽收眼底、谁把谁的难过感同身受。
8. 大眾共修,最重要的是把自己的想法、看法统统放下。真正念佛人,没有妄想,也没有见解,一心一意就想离开这个世界,还有什麼想法跟看法?我们只想求生净土、见阿弥陀佛,别人提出看法,我们还是一句佛号老实念,所有的业障都能够消除。
9. 在隋唐之间,在宗教地位上,出家僧众始终以师道相待,他们对帝王,可以长揖问讯而不跪拜,这个传统后来一直延续到清末。
10. 立志如大山,种德若深海。——《华严经》
11. 世界变迁不已,并非是常久不变的。
12. 伤人之语,如水覆地,难以挽回。
13. 学会把自己的心态放低、放平,多看自己的缺点,多看别人的优点,让傲慢的心变得谦虚恭敬,这样您所处的环境自然就融洽了。
14. 以己为洲,以己为依处,不以他人为依处;以法为洲,以法为依处,不以他为依处。——源自:《南本大般涅盘经》
15. 当你手中抓住一件东西不放时,你只能拥有这件东西,如果你肯放手,你就有机会选择别的。人的心若死执自己的观念,不肯放下,那么他的智慧也只能达到某种程度而已。
16. 世界上的每一个人都在追求快乐,但却没有人真正了解什么是快乐。
篇3:禅语中最有禅意的句子
1. 楼前绿暗分携路,一丝柳,一寸柔情。——吴文英《风入松》
2. 秋娘渡与泰娘桥。风又飘飘,雨又潇潇。
3. 我自无心于万物,何妨万物常围绕。
4. 当你心中有美时,从你眼中看到的世界将会不同。
5. 一切处无心者,即修菩提、解脱、涅盘、寂灭、禅定乃至六度,皆见性处。
6. 声在闻中,自有生灭。非为汝闻声生声灭,令汝闻性为有为无。
7. 正人行邪法,邪法亦正,邪人行正法,正法亦邪,一切唯心造。
8. 度眾生要看机缘,好比採果实,先熟的先採,还没有成熟的,等过些时候再採。
9. 一粒沙里是一个大千世界,一朵花蕊就是一方净土。把无限放在你的手心上,将永恒在刹那间收藏。
10. 人世事,几完缺。——吴伟业《贺新郎》
11. 欲知世上刀兵劫,但听屠门夜半声。不要光埋怨自己多病,灾祸横生,多看看横死在你刀下的众生又有多少?
12. 一切行无常,生者必有尽,不生则不死,此灭最为乐。
13. 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
14. 如果你能像看别人缺点一样,如此准确般的发现自己的缺点,那么你的生命将会不平凡。
15. 修什麼布施,可以最快速得到丰富的收穫?布施佛法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印经、製作录音、影带,把佛法流通、推展到全世界,介绍给一切眾生,财、法、无畏三种布施都圆满。所以这是改造命运最快速而有效的办法。
篇4:禅语中最有禅意的句子
1. 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晚都在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真正修行的人,从不会去看别人的过失与缺点。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2. 风华是一指流砂,苍老是一段年华。
3. 执着自我的人,心智将会受到干扰。处处只考虑自我的人,将给自己带来忧愁。
4.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5.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6. 撒谎是罪恶的根源,它使一个人生活在不好的境界,嘴里出现臭味,他所说的话语,不为人喜欢,而且受别人轻视。
7. 修行人一心一意為佛法、為眾生,一生就让佛菩萨安排,我们自己不必操心。
8. 送你一件般若衣,前襟菩提心,后襟出离心,多闻是领子,善巧是袖子,戒律是扣子,禅定是里慧是面,口袋装方便,穿上吧。祝你新春吉祥!
9. 心微动奈何情己远,物也非,人也非,事事非,往日不可追。
10. 梵行法不可得故。三世法皆空寂故。意无取着故。心无障碍故。所行无二故。方便自在故。受无相法故。观无相法故。知佛法平等故。具一切佛法故。如是名为清净梵行。——《大方广佛华严经梵行品》
11. 欲为第一火,痴为第一暗,瞋为第一怨,此三在世间。——《正法念处经》
12. 人,只要拥有微笑,就能够豁达乐观地活着;人,只要时刻保持微笑,就能够在漫漫人生道路上拥有一张永久的通行证。
13. 享受的若不是自己应得的福分,所得的收获又是无缘无故的,那么多是有人故意设下的陷阱,此时若眼光短浅就会落入圈套。
14. 愿在新的一年里:身体安康,违缘消灭,顺缘增长,广闻深思,勤修佛法,六时吉祥!
15. 为除三毒刺,专求利智犁。——源自:《华严经》
篇5:佛经中的经典语录句子
佛经中的经典语录句子
真如佛性,非是凡形,烦恼尘垢,本来无相,岂可将质碍水洗无为身。
1、云何应住?云何降伏其心?
2、若菩萨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即非菩萨。
3、菩萨于法,应无所住行于布施,所谓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
4、应如是布施,不住于相。
5、不可以身相得见如来。
6、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则见如来。
7、不应取法,不应取非法。
8、法尚应舍,何况非法。
9、无有定法,如来可说。
10、如来所说法,皆不可取、不可说、非法、非非法。
11、一切贤圣,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
12、所谓佛法者,即非佛法。
13、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14、如来说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
15、离一切诸相,则名诸佛。
16、菩萨应离一切相,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17、若心有住,则为非住。
18、如来说:一切诸相,即是非相。又说:一切众生,即非众生。
19、如来是真语者、实语者、如语者、不诳语者、不异语者。
20、如来所得法,此法无实无虚。
21、当生如是心,我应灭度一切众生。灭度一切众生已,而无有一众生实灭度者。
22、如来者,即诸法如义。
23、实无有法,佛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24、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
25、一切法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
26、若菩萨通达无我法者,如来说名真是菩萨。
27、诸心皆为非心,是名为心。
28、过去心不可得,现在心不可得,未来心不可得。
29、如来不应以具足诸相见。
30、说法者,无法可说,是名说法。
31、是法平等,无有高下。
32、以无我、无人、无众生、无寿者,修一切善法,即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33、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
34、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
35、知一切法无我,得成于忍。
36、所作福德,不应贪着。
37、如来者,无所从来,亦无所去,故名如来。
38、于一切法,应如是知,如是见,如是信解,不生法相。
39、不取于相,如如不动。
40、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41.念动急觉,觉之即无,久久收摄,自然心正。
42. 尽其心知其性,知其性则知其天。
43. 悟佛之言,定要行佛之行。
44. 从外入者不是家珍,从内发者,方谓真慧。
45. 真心应物,不生分别。
46. 一念才生,万法齐现,假指心性,而明易道。
47. 真心虚灵,照而常寂,德者心用,纯善无恶。
48. 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有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49. 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50. 佛云若能转物即同如来。
51. 本性体若太虚,无内无外,非来非去。
52. 三教圣贤,本乎一理,若离心性尽是魔说。
53.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54. 乐天知命,无喜无忧,妙性朗然,其乐难述。
55. 知昼则知夜,知始则知终,如若先悟未生以前面目,便知末后安身立命之处。
56. 若不究心,坐禅徒增业苦;如能护念,骂佛犹益真修。
57. 念佛人心清净,净心念佛净心听;心即佛兮佛即心,成佛无非心净定。
58. 明明白白无生死,去去来来不断常;是是非非如昨梦,真真实实快承当。
59. 一水一山何处得?一言一默总由伊;全是全非难背触,冷暖从来只自知。
60. 终日拈花择火,不知身是道场。
篇6:禅语佛经中的句子
无以睡眠因缘,令一生空过,无所得也。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我如良医,知病说药,服与不服,非医咎也。又如善导,导人善道,闻之不行,非导过也。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若念力坚强,虽入五欲贼中,不为所害。譬如著铠入阵,则无所畏,是名不忘念。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当自端心,正念求度。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有愧之人,则有善法; 若无愧者,与诸禽兽,无相异也。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佛说苦谛实苦,不可令乐。集真是因,更无异因。苦若灭者,即是因灭,因灭故果灭。灭苦之道,实是真道,更无余道。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少欲之人,则无谄曲以求人意,亦复不为诸根所牵。行少欲者,心则坦然,无所忧畏;触事有余,常无不足。有少欲者,则有涅槃,是名少欲。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一切世间,动不动法,皆是败坏、不安之相。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出家行道,无欲之人,而怀嗔恚,甚不可也。譬如清冷云中,霹雳起火,非所应也。
——鸠摩罗什《佛遗教经》
使人愚蔽者,爱与欲也.
——佛陀《四十二章经》
如人锻铁,去滓成器,器即精好.学道之人,去心垢染,行即清净矣.
——佛陀《四十二章经》
人有众过,而不自悔,顿息其心.罪来赴身,如水归海,渐成深广.若人在过,自解知非,改恶行善,罪自消灭.如病得汗,渐有痊损耳。
——佛陀《四十二章经》
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
——佛陀《四十二章经》
人命在几间,对曰:呼吸间.
——佛陀《四十二章经》
人以爱欲交错,心中浊兴,故不见道.
——佛陀《四十二章经》
当念身中四大,各自有名,都无我者,我既都无,其如幻耳.
——佛陀《四十二章经》
夫为道者,譬如一人与万人战.挂铠出门,意或怯弱,或半路而退,或格斗而死,或得道而还.
——佛陀《四十二章经》
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苦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
——佛陀《四十二章经》
行道守真者善,志与道合者大.
——佛陀《四十二章经》
凡性是功,平等是德。念念无滞,常见本性其实妙用,名为功德。内心谦下是功,外行于礼是德;自性建立万法是功,心体离念是德;不离自性是功,应用无染是德;若修功德之人,心即不轻常行普敬,心常轻人,吾我不断即自无功;自性虚妄不实即自无德;为吾我自大,常轻一切故。念念无间是功,心行平直是德;自修性是功,自修身是德;功德须自性内见,不是布施供养之所求也。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种。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有情即解动,
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明与无明,凡夫见二。智者了达,共性无二,无二之性,既是实性,实性者:处凡愚而不减,在圣贤而不增,住烦恼而不乱,居禅定而不寂。不断、不常、不来、不去,不在中间及其内外;不生、不灭、性相如如,常住不迁,名之曰道。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生来坐不卧,死去卧不坐,元是臭骨头,何为立功过。』」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心平何劳持戒,行直何用修禅。恩则亲养父母,义则上下相怜
——六祖惠能大师《六祖坛经》
迷人修福不修道 只言修福便是道 布施供养福无边 心中三恶元来造
拟将修福欲灭罪 后世得福罪还在 但向心中除罪缘 各自性中真忏悔
忽悟大乘真忏悔 除邪行正即无罪 学道常于自性观 即与诸佛同一类
吾祖唯传此顿法 普愿见性同一体 若欲当来觅法身 离诸法相心中洗
努力自见莫悠悠 后念忽绝一世休 若悟大乘得见性 虔恭合掌至心求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即心名慧,即佛乃定。
定慧等持,意中清净。
悟此法门,由汝习性。
用本无生,双修是正。
——禅宗六祖慧能大师《六祖坛经》
明心见性,直指本心
《六祖坛经》
圣道幽通,言诠之所不逮;法身空寂,见闻之所不及。即文字语言,徒劳设施也。
《六祖坛经》
口莫终日说空。心中不修此行。恰似凡人自称国王,终不可得。
《六祖坛经》
人于浮世,独来独往,独生独死,苦乐自当,无有代者。
《无量寿经》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
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
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无量寿经》
修学为空,不以空为证。
《维摩诘经》
无明毕竟来故,诸行亦毕竟灭,乃至生毕竟灭故,老死亦毕竟灭。
《维摩诘经》
心无放逸,不失众善。
《维摩诘经》
非身合,身相离故;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维摩诘经》
以智慧剑,破烦恼贼。
《维摩诘经》
无常义、苦义、空义、无我义、寂灭义。
《维摩诘经》
★ 经典唯美禅意句子
★ 禅语句子佛经经典
★ 禅意的句子 唯美
★ 禅意励志的句子
★ 最有哲理句子
★ 最有诗意唯美句子
★ 最有正能量句子
★ 佛经经典名句
★ 佛经名句
佛经中最有禅意的句子(精选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