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职称]会计实务第一章总论

时间:2025-04-02 03:38:41 作者:囹蓝颉 综合材料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囹蓝颉”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6篇中级职称]会计实务第一章总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中级职称]会计实务第一章总论,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2006中级职称]会计实务第一章总论

教材变化:、教材基本相同,建议考生能够把我们去年的课件适当的听一听。

讲课特点:突出一些与考试密切相关的内容,尤其是题目的分析,帮助大家分析题目。

课时安排:

第一章 总论

本章学习注意点:绝对不能单独学总论的内容,应与后面会计实务内容结合在一起。

本章学习注意点:绝对不能单独学总论的内容,而是要把这一部分内容与后面很多会计实务内容结合在一起。第二章开始到第十六章与第一章总论的内容结合得比较紧密的。

一、会计核算一般原则

重点掌握:实质重于形式、一贯性原则、权责发生制、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谨慎性原则。

掌握这些原则并不是知道它的定义,而是要与后面要讲的很多实务的内容密切结合在一起。

举一个例子来说,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为自有的固定资产来进行核算,那么他所体现的是什么一般原则。企业融资租入来的固定资产,其实没有固定资产的所有权,他只有与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但是,并不看重形式上的内容,而看重的是实质,融资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没有所有权,但有与所有权相关的风险和报酬,实质上对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进行控制,因此当自有固定资产核算,是重它的实质而轻视法律意义上的形式。 此题要明确它的实质内容,明确融资租赁是怎么一个情况,要把它和后面要讲的第五章固定资产的内容以及后边有一章讲的租赁问题相联系,就可以知道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举一反三,企业售后回购销售产品,并不确认企业收入,只直接结转成本,目的不是卖这个产品,目的是为了融通资金,因此是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篇2:第一章:《中级会计实务》考试学习笔记(总论)

第一章 总论

一、财务报告目标(2个)(熟悉)

1、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信息;

2、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二会计基本假设(4个)(了解)

1、会计主体:空间范围;

2、持续经营:即定的用途使用资产,按照即定的合约条件清偿债务;

3、会计分期:中期是指短于一个完整的会计年度的报告期间;

4、货币计量

三、会计信息质量要求(8个)(掌握)

1、可靠性:实际发生,如实反映,真实可靠,内容完整;

2、相关性:与财务报告使用者经济决策需要相关;

3、可理解性:清晰明了,便于理解使用;

4、可比性:横向、丛向可比;

5、实质重于形式:按交易实质重于法律形式;

6、重要性:反映所有重要的交易或者事项(按性质、金额大小);

7、谨慎性:不高估资产、收益,低估负债、费用。但不允许设置秘密准备;

8、及时性:不提前或者延后。

四、会计要素的概念及确认条件(6要素)(掌握)

(一)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1)资产、负债的特征资产负债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负债清偿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企业承担的现时义务由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2)资产、负债的确认资产负债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该资源的成本或者价值能够可靠地计量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3)所有者权益来源构成

确认条件①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实收资本(股本)+资本(股本)溢价由于:所有者权益=资产-负债,所以其金额取决于资产和负债的计量②直接投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非投入资本引起的资本公积的变动③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二)反映企业经营成果的会计要素及其确认条件(收入、费用、利润)

(1)收入、费用的特征收入费用企业日常活动形成的企业在日常活动形成的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入(不包括投入的资本) 会导致经济利益的流出(不包括分配的利润)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最终会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减少

(2)收入、费用的确认条件收入费用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应很可能流入企业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的减少 利益流出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的减少或者负债的增加经济利益的流入额能够可靠地计量 经济利益的流出额能够可靠的计量

(3)利润的来源构成及确认条件来源构成

确认条件①反映日常活动的业绩:收入-费用由于利润=(收入-费用)+(利得-损失),所以其金额的确认取决于收入、费用,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损失金额的计量。②反映非日常活动的业绩:利得(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损失(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③留存收益: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

五、会计计量属性及应用原则(5个)(掌握)

1、会计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2、应用原则:

(1)一般情况:应当采用历史成本;

(2)能够提高会计信息质量、实现财务报告目标,并且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的:可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六、财务报告的构成(熟悉)

1、财务报告:

①财务报表;

②其他应当在财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

2、财务报表:

①资产负债表

②利润表

③现金流量表(小企业可不设)

④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⑤附注

篇3:考试大独家资料:中级会计实务第一章总论模拟题

历年考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下列各项中,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义的是。()

a.托代销商品

b.托加工物资

c.待处理财产损失

d.尚待加工的半成品

【答案】c

【解析】待处理财产损失属于一项损失,它不能给企业带来未来经济利益,因此。选项c不符合资产会计要素定

二、多项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体现谨慎性会计核算原则的有()。(根据20考题改编)

a.采用年数总和法计提固定资产折

b.到期确实无法收嘲的应收票据经批准后确认为坏账

c.融资租入崮定资产作为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d.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对存货进行期米计价

【答案】ad

【解析l选项b属于正常的业务核算,借记“坏账准备”,贷记“应收票据”,属于资产内部的增减变动。不符合谨慎性原则;选项c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2.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的是()。(根据2004年考题改编)

a.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变更

b.会计核算应当注重交易或事项的实质

c.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d.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答案】ad

【解析】选项b体现实质重于形式原则;选项c体现可靠性原则;选项d体现的是会计核算基础,不属于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一般原则。选项a涉及到的是町比性原则,包括纵向可比和横向可比,可比性原则并不意味着所选择的会计政策不能作任何变更。一般来说,在两种情况下可以变更会计政策,一是法律或会计准则等行政法规、规章要求变更;二是改变会计‘政策果。所以选项ad符合题意

3.下列各项,体现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有()。()

a.品售后租同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b.融资租人固定资产视间自有固定资产

c.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d.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答案】ab

【解析】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售后租回交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是指卖主(即承租人)将一项自制或外购的资产或正在使用的资产出售后,又将该项资产从买主(即出租人)那里租刚。俦后租问从形式看,首先是为企业带来r收人,并且所出售商品的所有 权及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也已转移,但实质上由于在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的售价和租金后能够更恰当地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所以选项ad符合题意

3.下列各项,体现实质重于形式会计原则的有()。(20)

a.商品售后租同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

b.融资租人固定资产视间自有固定资产

c.计提固定资产折旧

d.材料按计划成本进行日常核算

【答案】ab

【解析】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核算,而不应当仅仅按照它们的法律形式作为会计核算的依据。实质是指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形式是指交易或事项的法律形式。售后租回交易是一种特殊形式的租赁业务,是指卖主(即承租人)将一项自制或外购的资产或正在使用的资产出售后,又将该项资产从买主(即出租人)那里租刚。售后租间从形式看,首先是为企业带来r收人,并且所出售商品的所有权及所有权上的主要风险和报酬也已转移,但实质上由于在售后租回交易中,资产的售价和租金是相互关联的,是以一揽子方式谈判的,是一并核算的。因此,资产的出售和租回实质上是同一项交易。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不应将售后租回损益确认为当期损益,而应予以递延,分摊计入各期损益。融资租赁是指实质上转移与一项资产所有权有关的全部风险和报酬的一种租赁。所以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体现了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三、判断题

企业为减少本年度亏损而调减计提资产减值准备金额,体现了会计核算的谨慎性原则。()()

【答案】×

【解析】谨慎性原则要求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不得多计资产或收益、少计负债或费用;并不得设置秘密准备。本题属于滥用会计政策.而不是体现了谨慎性原则。

篇4:会计第一章总论练习题

一、单选题

1、会计的基本职能是( )。

A 核算和管理 B 控制和监督

C 核算和监督 D核算和分析

2、下列原则中不属于信息质量要求的原则是( )。

A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B可比性原则

C配比原则 D相关性原则

3、(提高题)固定资产采用加速折旧法,主要是体现会计原则中的( )。 A配比原则 B 实质重于形式原则

C谨慎性原则 D及时性原则

4、会计核算的一般原则中,要求前后期提供相互可比的会计信息的原则是( ) 。

A可比性原则 B一贯性原则 C配比原则 D权责发生制原则

5、(提高题)从核算成本效益看,对所有会计事项不分轻重主次和繁简详略,采用完全相同的的会计程序和处理方法,不符合( )。

A明晰性原则 B谨慎性原则 C相关性原则 D重要性原则

二、多选题

1、企业在组织会计核算时,应作为会计核算基本前提的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货币计量 D会计原则 E会计分期

2、相关性原则要求会计报表信息( )。

A满足企业加强内部经营管理的'需要

B满足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进行投资决策的需要

C满足债权人进行信贷决策的需要

D满足国家宏观经济管理的要求

E满足各类人员各种特定用途的需要

3、(提高题)下列不确定因素做出判断时符合谨慎原则的做法是( )。 A设置秘密淮备,以防备利润计划完成不佳的年度转回

B合理估计可能发生的损失和费用

C充分估计可能取得的收入和利润

D不要高估资产和预计收益

三、判断题

1、会计分期不同,对利润总额会产生影响。( )

2、我国所有企业的会计核算都必须以人民币作为记账本位币。( )

篇5: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练习题

2017会计基础第一章总论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的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包括基本准则.具体准则.应用指南和解释公告等。2月15日,财政部发布了( )。

A.《企业会计准则》

B.《小企业会计准则》

C.《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D.《行政单位会计准则》

2.( )是企业内部主要的会计信息使用者。

A.企业管理者

B.企业职工

C.债权人

D.政府部门

3.下列关于谨慎性原则运用正确的是( )。

A.计提秘密准备金

B.高估资产或收益

C.对可能发生的各项资产损失,按规定计提资产减值准备

D.少计负债或费用

4.企业会计的确认.计量和报告应当以( )为基础。

A.历史成本

B.权责发生制

C.复式记账

D.收付实现制

5.我国实行公历制会计年度是基于( )的会计基本假设。

A.会计主体

B.货币计量

C.会计分期

D.持续经营

6.企业固定资产可以按照其价值和使用情况,确定采用某一方法计提折旧,它所依据的会计核算前提是( )。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7.界定从事会计工作和提供会计信息的空间范围的会计基本前提是( )。

A.会计职能

B.会计主体

C.会计内容

D.会计对象

8.下列各项中,( )不属于企业资金循环和周转环节。

A.供应过程

B.生产过程

C.销售过程

D.分配过程

9.会计核算的( ),是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要采用科学的.核算方法,分门别类地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以便为经济管理提供其所需的各类会计信息。

A.完整性

B.连续性

C.系统性

D.科学性

10.( )是会计工作的基础。

A.会计记录

B.会计分析

C.会计核算

D.会计检查

11.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等属于( )的基本方法。

A.会计监督

B.会计核算

C.会计预测

D.会计决策

12.( )要通过企业的会计信息,了解企业所承担的义务情况,获取对宏观经济管理.制定宏观经济政策等有用的信息。

A.政府

B.社会公众

C.债权人

D.投资者

13.( )是指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产品生产费用,按各种不同的成本计算对象进行归集和分配,进而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的一种专门方法。

A.成本计算

B.财产清查

C.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D.利润计算

14.某外商投资企业,业务收支以美元为主,也有少量的人民币,根据《会计法》规定,为方便会计核算,该单位可以采用( )作为记账本位币。

A.美元

B.人民币

C.人民币或美元

D.欧元

15.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反映会计信息质量要求的是( )。

A.会计核算方法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B.会计核算应当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

C.会计核算应当以权责发生制为基础

D.会计核算应当以实际发生的交易或事项为依据

16.某企业12月份发生下列支出:(1)年初支付本年度保险费2 400元,本月摊销200元;(2)支付下年第一季度房屋租金3 000元;(3)支付本月办公开支800元,按照权责发生制要求,本月费用为( )元。

A.1 000

B.800

C.3 200

D.3 000

17.会计核算上所使用的一系列的会计处理方法和原则都是建立在( )前提的基础上。

A.会计主体

B.持续经营

C.会计分期

D.货币计量

18.衡量不同单位经营业绩,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是选取( )进行计量。

A.货币

B.实物

C.时间

D.劳动

二.多项选择题

1.会计准则具有严密和完整的体系。我国以颁布的会计准则有( )。

A.《企业会计准则》

B.《小企业会计准则》

C.《事业单位会计准则》

D.《大企业会计准则》

2.以下属于会计信息的使用者的是( )。

A.企业管理者

B.潜在投资者

C.政府部门

D.社会公众

3.从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看,会计循环由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 )等组成。

A.登记会计账簿

B.成本计算

C.财产清查

D.编制财务会计报告

4.会计除了具有核算和监督的职能外,还具有的职能有( )。

A.预测经济前景

B.参与经济决策

C.评价经营业绩

D.设置科目和账户

5.会计随着人类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发展并不断得到完善,其中,会计的发展可划分为( )阶段。

A.古代会计

B.近代会计

C.现代会计

D.未来会计

6.我国新准则规定的会计信息质量要求包括( )。

A.可靠性

B.相关性

C.重要性

D.完整性

7.本月收到上月销售产品的货款存入银行,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A.收付实现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

B.权责发生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C.收付实现制下,不能作为本月收入

D.权责发生制下,应当作为本月收入

8.会计中期包括( )。

A.月度

B.季度

C.半年度

D.年度

9.会计核算的内容是指特定主体的资金活动,包括( )等阶段。

A.资金的投入

B.资金的循环与周转

C.资金的储存

D.资金的退出

10.按照监督主体的不同,会计监督分为( )。

A.个人监督

B.社会监督

C.单位内部监督 )。

篇6:[2006中级职称]会计实务第五章固定资产

本章主要涉及问题:

☆  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  固定资产折旧

☆  固定资产期末计价

注意:本章内容与债务重组的问题、非货币性交易的问题、政策变更的问题、投资者投资的问题相结合进行考核。

第一节 固定资产入账价值的确定(重点)

注意:固定资产的来源不同,入账价值计算也有所不同。

一、外购的固定资产

外购的固定资产入账价值:买价+相关税费

注意:购买固定资产的增值税应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

二、自行建造的固定资产

自建过程中的各种支出都要计入固定资产的入账价值,如工程物资、工资费用、借款的利息费用等等。

1.建造固定资产购买的专用材料,不属于原材料,不属于企业存货,而是属于长期资产―-工程物资,并且购买的工程物资的增值税应计入工程物资的成本内。

领用工程物资时,

借:在建工程

贷:工程物资

2.如果建造固定资产领用的不是工程物资,而是自产的产品,在会计上不确认销售收入,但是税法上视同销售进行处理。

借:在建工程

贷:库存商品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外购用于生产产品的材料转变用途用于工程上,则把增值税进项税额计入工程的成本内。

借:在建工程

贷:原材料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4.建造过程中发生的工资、福利费,

借:在建工程

贷:应付工资

应付福利费

5.为固定资产建造发生的借款利息、手续费等的处理。

注意:此问题非常关键,学习时,务必把此问题与后面借款费用的问题密切结合在一起。

△  为固定资产建造的专门借款:

6.固定资产达到预计使用之后,应将“在建工程”转到“固定资产”。

借:固定资产

贷:在建工程

7.建造过程中发生单项工程或整个工程报废或毁损,扣除残料价值、保险公司的赔款等等的净损失的处理。

◆  如果工程将继续进行,只是单项工程的报废或只是部分工程毁损,则净损失计入工程成本。

◆  如果是非正常的损失或工程全部毁损,则净损失计入“营业外支出”。

8.工程达到预计使用状态之前,对工程进行试运行,试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相应支出应计入工程成本。试运行过程中产生的相应产品所获得的收入冲减工程的成本。

9.建造的固定资产达到预计的使用状态,但竣工决算的手续未办,应先估算固定资产的价值,计提固定资产折旧。办理竣工决算手续之后,按实际价值对计提折旧进行调整。

2002年考题:某大型生产线在达到预计使用状态之前,进行的联合试车发生的费用应计入()

a. 长期待摊费用

b. 营业外支出

c. 在建工程

d. 管理费用

【答案】c

2004年考题:在建工程项目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试生产产品对外出售取得的收入应( )(2004年)

a.冲减工程成本

b.计入营业外收入

c.冲减营业外支出

d.计入其他业务收入

【答案】a

2003年考题:在建工程达到预定可使用状态前试运转所发生的净支出,应计入营业支出。( )(2003年)

【答案】×

注意:领用材料税的问题、建造过程中所发生毁损的问题、试运行费用、收入的问题、达到预计使用状态但未办理竣工决算的计提折旧的问题。

三、出包方式建造固定资产

在建工程账户变成一个结算账户。

中级会计实务(总论)模拟试题

会计实务简历

初级会计实务习题

会计中级职称考试财务管理试题及参考答案

《会计实务》强化习题及答案

初级会计实务》考试大纲

请教房地产行业会计实务

初级会计实务试题及答案

从业资格考试《会计实务》试题

高级会计实务训练试题

中级职称]会计实务第一章总论(精选6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级职称]会计实务第一章总论,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