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机长》感悟体会

时间:2022-11-30 01:47:59 作者:百年孤寂 其他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百年孤寂”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中国机长》感悟体会,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中国机长》感悟体会,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中国机长感悟体会

看完《中国机长》,收获颇多,我真切地感受到中国机长精湛的飞行技术、专业的管理能力、过硬的心理素质。要成为一名合格的机长,用苛刻二字一点不过分,通过层层选拔进入航校,之后还要面临各种各样的理论考试和高压训练模式,即使进入航空公司还仅仅是职业飞行生涯的开始。成为一名机长,不是一劳永逸的事情,对于机长而言平均每三个月就会有一次大的技术考核,任何一次考核不通过都意味着机长资格的终止。责任的背后,是付出的艰辛和汗水,是我们飞行学员的标杆,是指路的明灯,新时代,在习总书记带领下,我们作为飞行学员要争做又红又专的高级技术人才,争取早日成为机长,挑起民航建设的大梁。

篇2:观看《中国机长》感悟体会

一场特别的万米高空首映礼,给电影《中国机长》增添了新话题。影片是根据去年川航机组的英雄事迹改编,导演刘伟强受访时表示观众此刻是知道事情“解决了”,那如何在保证电影真实性基础上做合理艺术性改编,是考验创作的一大难题。

让观众认识到坐飞机“不是简单的事”

身为影片导演,刘伟强有过《无间道》这样的成功经验,但拍摄《中国机长》经历还是让他感慨连连。首映礼上,当被问到让一个已知结果的事情仍然保持紧张刺激的悬念感,他回答说:“没错,观众进电影院看片前就知道,最后的结果是“没事了”,所有人已经很安全地下飞机了。所以我们在真实事件基础上,做了艺术加工。比如飞机怎么开回去、在回去的路上要如何设置挡路的障碍,机长怎么想办法去绕过障碍,障碍之后还会遇到什么……在成功备降以后,他们还要担心很多很多问题,观众就会持续被情节吸引,会给观众一种‘过了一关又一关’的感觉。”

刘伟强说当初接受博纳邀约担任导演,确实是被这个故事的特殊性打动,因为工作关系他也是“空中飞人”,越深入了解越觉得《中国机长》故事背后的意义,“我是个常常坐飞机的人,但有很多东西我原来根本不知道的。比如,为什么飞机常常晚点,这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当看完电影之后,你就会觉得一切都是有原因的。因为飞机在天上飞,是要符合很多很复杂的条件。比如,会有很多工程人员去检查飞机,确保飞机是健康的,才会放行。再比如,天气条件要符合飞行条件,才可以放行。再有,乘客上飞机之后,空乘会播放安全须知,或者做安全示范,乘客们可能会完全不看。但是我觉得它是很有用的。假如飞机真的发生意外情况了,你就要懂得怎么配合乘务长、乘务员,他们真的受过很强的专业训练。”

刘伟强说,观众看完电影后能意识到坐飞机去某个地方“不是个简单的事情”,了解了民航体系的不简单,就算是影片的贡献了。

1.2019电影《中国机长》优秀观后感范文5篇

2.2019迎接70周年献礼片《中国机长》举行首映礼观后感范文5篇

3.迎接祖国70周年献礼片《中国机长》2019首映礼最新观后感范文5篇

4.观看电影《中国机长》心得体会2019 《中国机长》观后感8篇

篇3:2019《中国机长》电影感悟体会

这是我今年到电影院看的第二部电影,想去的原因是这是真实事件改编,并且喜欢袁泉姐姐和张涵予,对配角也都没有恶感。这部电影赚足了大家都眼泪,我都哭了好几次。看完电影的时候我就想,我以后再也不敢不看飞机上的安全教育短片了(我以前总是再起飞之前多刷一会儿手机,而不看短片),再也不会对空乘人员抱有偏见了(我以前总认为空少空姐是个吃青春饭华而不实的职业而不够尊敬)。

这部片子闪光的地方在于,没有把英雄形容得完美,比如力挽狂澜的顶梁柱机长(张涵予饰)业务能力过硬,但平时总是板着一张脸,过于严肃;另一位机长(杜江饰)再危难面前冲到驾驶舱,同事并肩作战,他是英雄,但已婚的他也会在规则允许的时间里去和美女乘客搭讪……有了一些小的缺点,这些人物的形象才更加真实。

对于其他的演员,我认为没有人演技很差。演技被大众诟病的杨颖,我认为在这部片子里演技不错(当然戏份少),张天爱的角色也不错(如果身姿可以是正常的挺拔就更好了,不过无伤大雅),欧豪的演技超出我的预料(我看他的上一部作品还是左耳了,并且一直觉得他不是科班出身演技一般),真的很不错。袁泉焦俊艳李现李沁陈数的演绎也很符合角色和影片。演藏族小男孩和老兵的演员(原谅我不知道他们的名字)演技也很好。

看完电影唯一的一点遗憾是我个人认为关晓彤的角色(航天爱好者)有一点点突兀,当然这点突兀不是因为她的演技,而是因为出现的逻辑和时机,我看完电影后猜想这个角色可能是作为关心飞机情况的普通群众的代表而出现的,但是要是能处理得更细腻一些可能更舒服。

在我为数不多的走进电影院的几次记忆中,当电影院的灯亮起,很少人会看片尾,但这次当灯照常亮起的时候,很多走到门口的人又返了回来,看看演员和真实人物的合影,看看真实事件的情况,大家用不约而同的行动和注目,向英雄致敬。

篇4:《中国机长》电影感悟体会

因为根据真实事件改编,所以知道结局是好的,但是影片依然超高水准的让我感动,我想用很多词来夸,但想来想去就是赞,不得不看。从最初出发前的日常,在飞机上起初平稳时生活化片段,以及突然的挡风玻璃破裂的忐忑,遇险之后无论是飞机上工作人员还是地面联系飞机的各单位工作人员紧张和超强的专业素养。演绎的每一秒钟都感慨万分。后来飞机安全着陆后,依旧是先确定乘客有无受伤,让乘客先下飞机。让我深深的感动于张涵予饰演的机长说的“敬畏生命,敬畏职责,敬畏规章”,也因袁泉饰演的乘务长说的“我们也是女儿儿子,爸爸妈妈,我们的家人也在等着我们回去”而流泪,还有欧豪饰演的驾驶员,即便受了很重的伤,依然尽全力坚守自己的职责。

每一个乘务员在遇险时,都坚守在自己位置上,安抚着乘客们。另一方面,地面上李现扮演的管制员,不断呼叫着四川8633,成都在叫你,黄志忠扮演的管制主任,李现的上司,通过李现的信息来时时做出判断,焦俊艳扮演的民航气象中心领班,通过时时观察气象,避开恶劣天气,吴越扮演的应急指挥中心负责人,双流机场降落由他指挥安排......正是因为所有工作人员万众一心,才有了最后的安全着陆...... 其实每天飞的飞机有很多。每一架飞机都离不开所有相关部门人员的认真工作,所以也感慨作为乘客的我们,希望以后多一点理解和包容,有时候飞机的延误,都是为了安全着想,所以延迟起飞的时候多点耐心,不要总是催促着工作人员什么时候起飞。

在乘坐过程中,我们不要因为乘务员为我们提供好的服务就觉得理所当然,这是她们的工作,但我们也要感恩。无论遇到什么情况,都不要去闹,听机组人员的指挥,相信机长,因为他们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而且我们都是希望每一次出行都平安

篇5:《中国机长》电影感悟体会

电影的前面花费了不少时间为故事进行了铺垫,让我们了解到飞机工作人员的工作状态,也同时叙述了在广播安全须知的时候,机舱内的乘客的状态,现实中其实也是如此,并没有多少人认真聆听。

飞机发生事故的时候,电影一下子把我带回了当初真实的场景,全程提心吊胆,为飞机上的所有人都担心着,心里一直在祈祷他们不要出事。同时我看到了工作人员的专业和敬业,也看到了不同乘客的表现和改变,在精神紧绷的状态下也有很多的感动和感触。

这是一件真实发生的故事,很庆幸所有人都是安全的,没有人员的伤亡。

感谢导演让这一惊险又感动的“空难”搬上大荧幕,让我看到了机务人员的专业与不易。

希望这个世界不再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篇6:2019观看《中国机长》的感悟体会精选

说到情节,本片紧凑到从平缓的飞行到事故发生直至最后降落基本都没有空闲。(我为了得瑟看首映礼发了条朋友圈,整部电影只有两次低头看手机刷评论可见一斑)

因为知道整个事件经过,可能高潮部分我没有太揪着心。我左手边的朋友不是民航业内人士,我留意到她一直双手紧握捂在眼前,差点以为是在看惊悚片一样一直揪着心那种。

本片一开始有不少轻松俏皮甚至搞笑的镜头,我其实是特别喜欢的。一部反映英雄机长的电影并不是要所有人都严肃的,我们的民航人也不是一脸严肃的工作,大家都是活生生的人,有喜怒哀乐才是正常的。这一点上《中国机长》没有一味的讲究主旋律而把这些人情因素抛开,用一种轻松的方式展现开场,即是对后面高潮的铺垫,又是良好展现民航人活泼形象的一方面。我相信大家也不是只为了来看一场史诗式般营救场面来影院的。

起飞前是欢快活泼的,起飞之后没有太多冗长的情节马上就进入正题:风挡破裂了。随后就是一系列的紧张的情节,揪心紧张。没多久我就第一次被感动了,乘务长在问5号位乘务员的时候,她被餐车撞到一直没有回音,直至她躺在地板上举起大拇指回复的那一刻真的很感动,这也是很真实的情况。飞机上的乘客包括飞行员大部分时候都是坐在座位上,系上安全带的话也是最标准的状态,而乘务员需要站着给每位乘客服务的。所以原则上说,发生突发事件的时候最危险的是乘务员。飞机颠簸有可能最先被甩出去的就是乘务员。

1988年4月28日,夏威夷的阿罗哈243号航班执行的波音737-200飞机起飞后客舱顶部破裂一个大洞,56岁的乘务员科莱博·蓝星(Clarabelle Lansing)当时就被吸出舱外,她也是当时事故唯一的遇难者。《中国机长》中除副驾驶因为风挡玻璃破裂这种极罕见的情况被吸出驾驶舱身处险境之外,乘务员就是当时第二危险的岗位了,因而影片中也给了相当多的镜头在乘务员身上。

所以很多场合面对很多人对于乘务员职业的不理解,我都会跟他们说,乘务员真正的职责不是在飞机上替乘客端茶倒水送餐,他(她)们每飞行一段时间都要经过严格的复训和考试,因为他(她)们是在关键时刻救你命的人。飞机迫降是他(她)们指导乘客做防冲击姿势,降落后是他(她)率先打开舱门组织撤离,国航前段时间因为假火警备降俄罗斯阿纳德尔机场,全体乘务员都是最后撤离飞机的,有的甚至还为乘客带着毛毯御寒。

《中国机长》其实不仅仅反映了机长的优秀,把乘务员面对乘客的镜头都表现的很到位。坐我右边的资深乘务长也是在乘务员的那段看哭了。其中有一个乘客离开座位跑出来质疑时乘务长毕男一改服务的和颜悦色严厉的制止他时,也真实的反映了乘务员在紧急时刻作为客舱安全员和指挥员的角色。我旁边的乘务长说其实突发情况下,乘客远比电影中难以安抚,乘务员嗓子都喊哑了也很难让整个客舱的乘客稳定住情绪。

因而我觉得这也是这部电影应该让更多的人看到的原因。正如电影所说,机组人员是受过专业训练的,普通乘客在应急情况下必须听从他们的指挥才是最有效的解决危机的方法。

情节上的唯一的遗憾,我认为就是对机长刻画的很少。片名叫《中国机长》,而且事故原型的刘传健机长也是真正的英雄,将一架风挡破裂的飞机从高高原飞回来挽救了119名旅客的生命,尤其是驾驶半个驾驶舱仪器失灵的飞机靠准确的判断和丰富的经验目视飞回来,整个过程冷静果断。这份伟大要通过简单的画面其实是很难刻画的。我举一个相同的例子吧,《空中浩劫》第二季第一集讲述与川航此次事故非常近似的英国航空5390号航班中,机长被吸出窗外,副驾驶驾机返航。事后他们做了一个测试,将8名飞行学员安排在减压舱做模拟当时环境的测试。其中两名学员模拟客舱在当时高度失压之后缺氧的情况下的反应,两名学员马上出现反应迟钝甚至接近昏迷的状态,要知道那还是静止的减压舱的测试。刘传健机长同时还要面对的是是八九百公里/小时的高速冲击,而且是在9800米的高度!

回来的路上我和几位朋友也都在讨论这个遗憾之处,后来我们作为泛民航人士,并没有想到一个能以这种事后对比的例子之外的方法在电影里反映出刘传健机长经历的环境有多恶劣以及他面对这么恶劣的环境驾机备降有多艰难。是的,真实情况远比电影来的更惊险。

因而我能理解为什么用了更多的戏份去刻画客舱乘务员和乘客的反应,可能是电影想从旅客的侧面来烘托出惊险的气氛吧。因为要拍机长的专业和沉着应对是很难用电影语言实现的。《萨利机长》是在电影末尾用事故调查组请其他飞行员模拟现场事故返航纽约而失败告终,才对比出萨利机长的处置有多正确,这是一个很高明的方式。而《中国机长》电影采用的是顺序拍法,要在平铺直叙的过程中用电影镜头反映出刘传健机长的沉着冷静专业精准的应对,太难了!后来我跟乘务长开玩笑说,这部电影从戏份上应该叫《中国机组》。

篇7:观看中国机长电影感悟体会

没想到这么快,川航5·14事件过去了一年了,有些话也想说很久了。

对于这样一个“起死回生”的事件,除了偶尔有表彰英雄的新闻和翻拍电影《中国机长》的消息,其真实面貌似乎渐渐被淡忘了。

同时,英雄机组已经“重返蓝天”,执飞了多次航班,机长刘传健接受采访时,也说自己只是一个普通人,希望大家淡忘自己,中国民航不需要英雄。

但是,淡忘不等于遗忘,对于我这个一年坐四五次川航的乘客来说,就完全忘不了。

5月14号当天,右风挡玻璃破裂脱落、万米高空、零下40度、副驾驶徐瑞辰被吸出驾驶室外,每个细节都惊心动魄,死神似乎都已经亮出了镰刀。

危急关头,机长刘传健展现了极强的心理和身体素质,驾驶飞机安全备降成都,全机128名机上人员全部幸存。

后来又陆续了解到一些事件相关的信息,机长刘传健平时在家就有练习憋气,所以才能在那么低压低氧的情况下保持清醒,而且当时高空的风速达到了八九百公里(超级台风的时速不过250公里),噪音极大,震动也很剧烈,能镇定地操纵飞机安全降落,刘机长真的太牛掰了。

此外,许多报道中还提到了事件背后的紧急处置,比如塔台控制室的协调、地面保障人员的准备等等,“世界级民航史奇迹”的达成绝不是偶然。

不过奇迹之所以是奇迹,就因为它不常发生,大多数的航空险情都导致了无法挽回的后果(聚焦全球重大航空事故的《空中浩劫》已经拍了十九季了)。

我看到有些论坛把《萨利机长》里的“哈德逊奇迹”和这些特情作比较,列了不同的难度等级,细节很详尽,引发了很多讨论。

且不论专业度如何,这类复盘似乎忽略了一件事: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是无法客观地比较难度高低的,处于那些英雄机长的特殊情况下,任何的模拟都无法还原他们的真实心理和情绪,他们直面的是生死。

生死面前,没有难度高低。

很多豆友把《中国机长》对标《萨利机长》,当然片名容易让人联想,但是我觉得刘传健和川航3U8633航班英雄机组,他们并不是中国版的谁,他们就是他们自己。

作为一个在飞机遇险时拯救了全机119名乘客(和他们自己)的机组,他们以自身高度的专业素养创造了这次奇迹,他们值得、也必须拥有姓名,他们将与“世界级民航史奇迹”一起,被永远记录在世界民航的史书里。

而且我发现一个小细节,《中国机长》里的演员名字与人物原型的姓名基本上只差了一个字。

机 长:刘传健——刘长健

副 驾 驶:徐瑞辰——徐奕晨

第二机长:梁栋——梁鹏

乘 务 长:毕楠——毕男

乘 务 员:黄婷——黄佳

乘 务 员:周彦雯——周雅文

乘 务 员:张秋奕——张秋悦

乘 务 员:杨婷——杨慧

安 全 员:吴诗翼——吴言

在那之后,那些乘客或许都回到了各自的生活轨道,英雄机组人员也都回到了自己的岗位。如今一年过去了,我倒不是觉得一定要再次给他们送上鲜花掌声,只是在想到这个事件的时候,如果能够记得他们的姓名,就是对他们最好的致敬。

“创造奇迹的不是一个人、一瞬间,而是一群人和一辈子。我只是完成了自己的职责。”

篇8:《中国机长》2019电影观后感悟体会以及心得感受

前《紧急迫降》(1999)打开了中国探索灾难片之路,之后《惊涛骇浪》(2003)、《超强台风》(2008),再到今年同导演的《烈火英雄》,因为主旋律尝到了甜头,又有中国民航鼎力支持保驾护航,政治正确的保障有了,接下来就是如何发动群众买票赚的盆满钵满了。

有网友说《中国机长》可以对标《萨利机长》,实在除了呵呵,不知道说什么才好。我的意思不是我崇洋媚外,而是豆瓣8.3分的《萨利机长》也不怎么样。有人又白眼了,品味这么刁钻这么叼,有本事说几部你觉得好的。好不好,仁者见仁。我只能说推荐我认为可以的、我自己喜欢的。《空中营救》(2019)、《卡桑德拉大桥》 (1976)、《诺亚方舟:创世之旅》(2019),这几部是我觉得是可以的。觉得这几部都不好看的,可以默默点一下网页右上角退出就好了。

北师大路教授在评价《烈火英雄》时认为:真人真事,尤其是救灾题材的故事,其价值表达不仅要有对牺牲者和施救团队的尊重与褒扬,还应洞悉和表达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无法体验和想象的重大挫伤和情感遭际,尽力引导观众认识到生命的宝贵和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对幸存者、生还者被灾难伤害的心灵多一份深切的同情与深刻的理解,在细腻且真诚的讲述中,对人性的闪光点形成高度认同,铭记和尊重每一位为救灾付出巨大代价的普通人,在反思中前行。

可以预想到《中国机长》一定会有英模人物张涵予机长,有沉着冷静的空姐,有训练有素的机组工作人员,有干净整洁的机组客舱,凡是你想到一切应有的正能量都会有,然而就是没有人性,没有个性,没有真实的情感温度。就不能让空姐手忙脚乱一次?就不能让客舱恢复到普通民众坐飞机该有的真实样子?就不能让机组人员粗心大意犯点错?仿佛只有正能量是真实的,值得表现的,负能量都应该被拉出镜头之外枪毙。好电影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既有人性闪光的部分,也有人性中不可触摸的不忍直视。我们可以想象,真实的灾难发生时,必然有人为了活命不择手段伤害他人以获得生存,也会有极少数的英雄可以镇定地帮助他人疏散。只有各类性格角色与人物交织在一起,故事才会真实可信、有血有肉,否则唱高调永远都是唱高调,喊口号永远都是喊口号,拍成电影,实在可笑。硬要装傻充愣,老外拍你脸上个大号。

歌颂英模人物我们过去已经做得够多,而我希望该歌颂下小人物了。

毕竟,再微小的个体都是有着心脏跳动的鲜活生命。

篇9:中国机长

中国机长_观后感

我不知道是什么驱使我去看了《中国机长》,原本我没时间看电影的。

看完电影,我经历了一场心灵的分裂到内在整合的过程。

飞机起飞,一起正常,正如我一开始无知无明地活着,按着自己惯有的各种模式,读书生活,结婚生子,我过着所有大众过的日子,似乎生活就是这样,不咸不淡。

然而,突然驾驶室玻璃开裂,飞机处于危险之中。那所有机舱里的119人,有的恐慌起来,有的暴怒、有的开始嚎啕大哭,有的尖叫着,有的大吼着,有的烦躁,有的`一声不吭,有的开始煽动大家……

我看到了,所有的乘客,都是我的小我,在家庭遇到灾难时,它们一个个轮番跳出来,各种恐惧愤怒不知所措无能为力委屈害怕……

我也看到我自己,真正的我自己带着恐惧,带着颤抖,向所有的小我,所有的我身体里的细胞沉稳地说:请相信我,我能够带领大家安全回家,我需要大家的信任,我需要大家的配合。

我也看到,那个真正的我自己,深呼吸,再深呼吸,我忘却了那么多的小我在叫嚣,在哭泣,我专注于眼前的航道,在进退两难时,我发现了一条可以前行的道路,想进去,还需要耐心等待,是的,需要无限的耐心,只有等到云层裂开时,我才可以穿越过去。

是的,一个我一直在安抚所有的小我,给它们力量,给它们爱,让它们安心,而另一个我,我的高层心灵,在耐心地等待中,抓住机会一次次地穿越旧有的模式,曾经的创伤、心碎……

我的内心是如此地温柔而坚定有力,我一头扎进了那一大团的乌云中,眼前一片混乱和黑暗,我迎头而上,整个过程中,我整个人都是僵硬的、紧张的。或许前面就是一个漩涡,我将被卷入其中,机毁人亡。可是,如果我停留原处,或者倒退,都已经无路可走,唯有前行,才有机会看到光明。

或许,那短短失联的几分钟里,在所有机舱外的人们眼里,可能会觉得很长,可能会觉得已经没有了希望,可是,在机长心里,那已经没有时间的概念,那已经穿越了时空,我感觉到心都已经跳了出来,快要跳出来了!

恐惧,是因为未知,在我的感觉中,未知就犹如妈妈离开时天塌下来的感觉,眼前一片黑暗,世界一片混乱。失联的几分钟里,别人什么都看不到,可是他们眼前依旧艳阳高照,而飞机上,整架飞机陷入了黑暗之中,大家都静默着,听从着乘务员的指挥,他们选择了信任机长,信任乘务员们,他们选择了配合,即便眼前一片黑暗。

于是,我问自己:你还要质疑自己多久?除了信任自己,信任家长,还有其他路可走吗?

是的,大家都在支持这架飞机,大家都在调动资源,都在积极营救,可是,你才是机长,这架飞机是否可以脱离险境,只能靠你自己!

你眼前只有黑暗,你还能抗拒吗?你还想对老天说“来啊,互相伤害吧”?你唯一可以选择的,就是信任自己,信任老天,信任你的伙伴,信任与你坐在同一架飞机上的人!

于是,他们看到了光明,他们安全降落了,所有的乘客欢呼起来了,为他们能够活着回来。所有的机组人员松了一口气,终于安全了!

我仿佛看到了有一天,我所有的小我都被我拥在怀里,它们欢唱着,舞动着,它们最后都被我的爱消融。

一场电影,一场心灵的整合!

中国机长电影感悟作文

《中国机长》精选观后感

中国机长观后感

《中国机长》观后感800字

《中国机长》观后感小学生影评

电影中国机长中小学观后感

《中国机长》的观后感600字

《中国机长》电影观后感影评500字

热门电影《中国机长》观后感与影评

《中国机长》首映观后感心得影评精选

《中国机长》感悟体会(精选9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中国机长》感悟体会,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