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考研英语心得经验总结

时间:2023-09-28 03:34:44 作者:achao33154 其他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achao33154”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关于考研英语心得经验总结,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关于考研英语心得经验总结,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关于考研英语心得经验总结

考研英语暑期复习的做题注意事项

做题注意事项

你有没有发现,就和听过很多道理,依旧过不好这一生一样,知道了很多技巧,也做不对英语阅读,说明我们还是知识储备不够。就拿我个人的经历来说,遇到那种替换词义的时候,你可能知道这个单词什么意思,但是看到这几个选项,一个都不认识,真的也是无从下手。所以单词量的积累是第一步,而且我们之前也发过很多文章,和大家强调真题中单词的重要性,所以呢,还是要把这部分重视起来。

当然了,我们不可能认识阅读中所有的单词,这时候,就是阅读做题技巧的重要性了。可以根据上下文和这篇文章的感情色彩来大致地猜一猜,其实很多时候,不认识的单词也是不影响我们阅读的,遇到不会选的时候,不要慌,一慌就乱了,乱了就更选不出正确答案。

在做题的时候千万不要以阅读休闲文学作品的心态去看待文章,而一定要充分调动自己所有的感官集中精力去阅读。另外手也不能闲着,一定要注意在文章中做标记,标记的形式可以随意、以自己习惯为好,这样以便于在做题的时候能够快速定位文章对应内容,节省了寻找的时间。

解题时需要寻找特定信息,如主题句、相关细节、难句等。这种方法应用的关键是记住所需信息中最独特的词、词组、数字(如专有名词、年代、数字等等)。找到这些词之后,立即放慢速度,精读需要的信息直至弄懂为止。

针对那些你做错的题,一定要思考是为什么错的,千万不能对对答案,看看原文就过去了,一定要想想你的思路和正确答案的思路有什么不同,你从哪个角度考虑了?这样可以帮助你总结很多阅读的规律,你也可以找到命题人出题迷惑考生的地方,这样就可以避免下次犯同样的错误。

喝鸡汤的碎碎念

之前小编准备考试的时候,要考单选题(不考英语一二的只有外语了吧),而里面的选项我可以毫不怕笑话地说,四个都不认识,做完各校的历年真题,真的都不想考了,干脆找工作去吧,这么煎熬。可是你隔天还得老老实实坐在自习室,继续啃那本昨天恨不得让你撕掉的真题书。我们懂得越多,不知道的就越少,做对的几率就越大,所以,如果你现在错很多,没关系,这是在为真正的考试铺路和减少阻碍,只要用正确的方法一定能够解决困难。

当我真正在考场上做题时,发现好像都没那么难了,对呀,也许试卷上的题都没那么难了呢,最后的结果还是相对满意的。

我一直想用点新鲜的词来鼓励大家,可是对于考研这件需要努力和坚持的事情,我说别的,也不一定管用。考研就是,除非你努力,别人说再多都只是辅助甚至是没用的,如果你是说你学不进去,小编只能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你鼓励、给你正能量,最后起决定性作用的不还是你吗?所以,你一直努力就好了!

篇2:关于考研英语心得经验总结

考研英语暑期复习重点及关键

增加词汇量是重点

就目前来讲,考研英语试题中对词汇的考查多集中在词义辨析与搭配两方面,主要考查题型是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中也会出现选近义词等题目,这些类型的题目对于词汇量的要求并不比原来低,因此同学们切莫因为词汇单项题型的取消而忽视对于词汇量的增加。其实考研英语复习首要任务就是词汇量,在第一轮的复习阶段同学就必须全面掌握大纲要求的5300个左右的词汇以及数百个词组,并细致了解词根、词缀、固定搭配、一般用法、近义辨析、同义比较等,这些在考研英语暑期复习中相当重要。

虽然经历过英语复习的人都知道,单词是每个考研备考考生都必须面对的难关。但很多人看到那厚厚的单词书,从心理上就会产生一定的畏惧感,甚至想要退缩、放弃,但若没有足够的词汇量,不但会对其他题型的复习产生一定的影响,无法取得很好的复习效果,并且,不论其他题型怎么复习也没有用,毕竟因为无论是阅读还是写作,都是建立在单词基础之上的,而没有基础的大厦是无法建立的,也就注定了考研英语成绩根本不可能提高。但也不能单纯的死记硬背单词,那样记忆的效果也不会很好,应该理解记忆,只有理解了之后记下来的单词才能更好的灵活应用。

巩固基础是关键

其实很多人都很清楚,随着从高压状态的高中生活进入极为轻松的大学生活之后,一般情况下,可能除了英语专业的同学之外,很少有同学会对大学里所学的大学英语上心,因此大部分人靠的还是高中时候的英语底子,因此很多考生在准备考研英语复习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与大学生活息息相关的大学英语,但这一想法并不正确,因为大学英语正是基础,而有了这一基础,在考研英语复习备考时才能顺利入手。因此切莫小视大学英语的作用。

关于大学英语课本复习关键点,重点可以看看课文及课后单词,反复练习一下相关课后习题,熟知课文中英语文章的语法特点以及 篇章结构组成,为以后的写作打下基础。另外在阅读方面,还可以多看看英文原文报刊文章,这样不仅能有效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还能扩充自己的阅读量。

真题练习要到位

很多同学都知道真题在考研复习中的重要性,但面对大量的习题的时候,很多人容易产生抵触心理,每每容易对真题练习敷衍以对,很难把真题的作用发挥到极致。并且很多考生在复习的时候往往把真题训练放到最后,等到最后,由于时间太过匆忙,难以认真练习真题,掌握出题规律,事实上这是顾此失彼的做法,对于整个考研英语复习过程损失很大。毕竟在练习真题的过程中,考生不但可以掌握考研题型的出题特点,还能不断的调整做题时间,最终分布好考试时的做题时间,达到保质保量的作用。另外真题练习了解出题人的出题思路,掌握一定的答题技巧,尽管历代真题并不相同,但出题的思路却存在一定的相似性,因此同学们一定要注意总结发现。总之真题练习有很多好处,可谓一举多得,因此考研英语复习过程中真题练习相当重要。

真题练习主要是针对近十年的真题进行细致研读并通过不断的模拟训练来巩固学习的一种方法。一般来说近十年真题可以留出近三年真题作为最后冲刺阶段的全真模拟,而其他几年真题的所有题型可以拿出来反复练习,认真细致进行研读,尤其是阅读部分,更需深入的了解包括单词,长难句,段落,全文,以及所有题目的题干题支,正确选项的原文出处,干扰项的特征,题目类型等等,做出详细的分析总结,琢磨出历年真题的出题规律。

合理利用辅导班

暑期期间会有很多考研辅导班,辅导班适合一些跨专业考试以及各种觉得自己复习无法达到理想效果的同学参加,辅导班是按照教材先后顺序进行复习,重点突出、有利记忆。老师会根据考研大纲的重点及其对历年考题的分析,对容易反复考到的知识点进行强化,对于理解难点进行简洁讲解并授予有利于记忆的方法。对于新增知识作为重点强调,可能是今年的新出题目在上课时会进行预测性突出出来。因此辅导班对于考研复习还是有很大帮助的,但同学们要学会合理利用,若认为报了辅导班就万事大吉了,那么辅导班也无法起到相应的作用。

历时两个月的暑期对于考研备考考生来说是绝佳的复习时机,因此一定要详细的制定出符合自己需求的考研英语暑期复习计划才行,要充分的利用这一考研黄金复习阶段,为未来的考研打下良好的基础。

篇3:考研英语二83分经验总结

考研英语二83分经验总结

写在前面的话:

考研是一个战场,一个没有规则的战场。今年和去年的我都是失败者。有人说过“弱者天生就是用来被征服的,弱者连失败的权利都没有。”这句话在我看来,也对也不对。社会不是丛林,有其法则。面对国家的蹂躏,如果你有勇气继续征战,我表示钦佩,但是请你一定要做好玉石俱焚的准备,没有规则保障的游戏,你随时可能出局。但是我们一定要明白,一个强大的人,其强大的真正源泉只能来自其自身,而非任何外在的东西。拳王总有老迈的时候,胜利者,也总会有失意的一瞬。无论你取得了多么大的成就,请你不要忘了你的竞争对手,哪怕他们是失败者,请给予他们最基本的尊重。谁又能比谁强大多少?我们每个人都会老去,都会变为尘土,只是宇宙的沧海一粟。当你的内心足够的阳光和强大时,外在的证明就会变得没有任何意义。只有内心脆弱的人才会去抹杀别人的价值。

每一个生命都有其存在的`价值,无论你觉得他/她有多么弱小,多么平庸。

对于每一个上战场的朋友,请给予他们尊重,谢谢。

两次参加MPAcc考试,英语成绩都为83分。我的基础给大家报一下,大概6级550的样子,雅思7。

可能有同学觉得,我基础好,所以也能考得好。这种想法非常要不得。考研就是考研,别拿任何经验来套。

1.对于英语好或者不好的同学,单词都是必须拿下的一关。别找理由,别找借口。诀窍?背!死记硬背?没错,就是这个!其它的都是废话!

2.在英语二真题很少的情况,个人认为应该拿英语一做标杆。MBA的题我看过,说实话,个人觉得不是一个路数。有很多MBA/MPAcc的辅导老师按照MBA英语的套路讲英语二,个人认为是非常大的误解。

3.不要觉得真题答案没道理。的确,中国是应试教育,考试设置不尽合理,但是英语阅读的答案我认为可谓相当公允。很多同学会说,我完全看懂了怎么也做不对?我在这里要说,你没有真正看懂。中文和英文存在着大量的逻辑性差异,这个一定要花时间去适应。英语是逻辑性语言,一定要忠实于文章。汉语是一个艺术性语言,诸位朋友多办会自己理解出所谓的“弦外之音”。这种联想在英文中不是不存在,而是地位远次于清晰表达的文字。况且由于文化环境的差异,你的弦外之音,和老外的,一定不一样。有时间多了解一些文化上的差异,是对你阅读有帮助的。

4.对于广泛流传英语一的真题万能论,我持保留态度。去年的火锅英语出炉以后,我试着做了一遍,结果不会比二差。我要说,真题是个非常好的东西,但是任何事情都不能走极端。真题做两遍到三遍就已经足够了,适量的泛读非常有必要。推荐一个学习方法就是-----一遍真题----适量的模拟阅读-------再来一遍真题。第一遍是对真题风格,命题思路的熟悉。泛读是为了巩固单词,培养阅读感,提高理解能力。最后一遍真题是深度解析,用心的同学已经能够洞察出真题每一个细枝末节的思路。

5.关于用书。单词书随便,只要你喜欢,记得住就好。阅读首推张剑的150篇上下册,和真题思路非常接近。作文背20篇的范文,临考两个月,每周写一篇,重在培养感觉。出彩在其次,一定要符合题目要求,少出语法错误!花哨的句子不会写就别写了。我就不会写那些所谓的大长句,考的也挺好。朋友也有类似情况,证实了那种精彩纷呈的作文------没必要!除非你很有把握!

我个人的复习方法:

英语单词,采用重点突破的方法。买一本核心词汇书先搞。这不是什么投机取巧,这叫会抓主次。高频单词搞定,做阅读马上会给你一种很强的成就感,激励你前进。弄一个小笔记本,摘抄下你记不住的单词,每天轰炸几遍。记住,英语背单词精要在于少量多次,某一次记不住不要和它死磕!没意义,还打击你的自信心!想想看,一个陌生人你看他20分钟,过几个月肯定忘了,但是如果每天见半分钟,连着见40 天,估计你一辈子都忘不了!另外单词一定要给自己考试,不要光记,要背!神马?你问我单词背到什么时候?背到全记住为止?错!背到考试前一天为止,哪怕你已经滚瓜烂熟!

阅读我做了大概有不下600篇,以张剑的为主。每次遵循--做题--对答案--重新阅读整理思路的套路。真题做了两遍,个人窃以为,足够了。前面一遍,最后一遍。我不理解某些人,你答案都记住了,做那么多遍干什么?真题很重要,但是一定要适度!那些云云,说自己只看真题考了87分如何如何。是的,这样的情况存在。但是要看比例,别被个案迷惑!君不见英语版上哀鸿遍野?他们都用的是真题法!诸位不妨去问问你的朋友们,是不是英语底子好的人考研更容易得高分?真题法,100个人里能出一个上80分的,而仔仔细细把基础打扎实,10个就能有1一个?不信?我还是那句话,多去问问你的朋友们。个人认为,英语是个实力见分晓的东西。二战时我没有再弄真题,每天背背单词,读一篇economist的financial和commerce。

辅导班的问题。其实很简单----如果你连单词都没背完,别去上辅导班!不是没用,是没什么大用!

不多说了。希望2012征战的诸位一定要打好基础。时间不够去玩技巧,时间够,就好好打基础!别把你的命运交给别人掌握!!

最后很重要的一点:阅读技巧选择性使用,那个东西是非常有用的,问题是,如果不是你自己感悟出来的,字面上的浅层次理解的技巧只会毒害你!

中国大学网研究生考试频道。

篇4:英语考研心得

英语考研心得

英语考研心得正文:英语考研心得我的考研成绩终于在3月10号的中午尘埃落定,报考一般院校的我以393的成绩给去年半年的付出画上了句号。回顾这半年的复习,很感谢大家网和知识宝库那些辛劳斑竹及发布最新资料的同学给我们广大考生带来的帮助,在此由衷地说声:谢谢你们!这次考试我的公共课成绩还算可以,政治59英语72数学130。很想在这给广大09和以后的考生,谈下自己的`英语、数学的经验:在此我想先就英语谈下自己的意见,毕竟这是我一门很困难的课程,在考研之前,我考了两次六级,一次发生在四级刚过之后,一次是在毕业之前给大学做个留念。但是成绩都不高,全都没过400,可以说我的英语基础并不好。而这次考研取得还算可以的成绩,也是这半年来付出偶然中的必然。 研英分为三大部分:综合知识运用(完型填空)、阅读(含阅读理解、新题型7选5、阅读翻译)、写作(含应用文和图画作文)。这里综合知识运用是一个与付出很少成正比的内容,或者说这项是你靠多年积累才能提高的项目(个人在考试中就几乎放弃了这块,因为把这个留在最后完成,而由于这次时间没有把握好,致使留到完型时我只有15分钟交卷并且答题卡还没图,于是就在几乎只看单句凭第一直觉选择的情况,最后幸运的拿到4分,虽说比平时自己训练时的水平要差1.5分左右,但是在那种紧迫的情况下自己也觉得值了)。接下来的阅读和写作是我们拿分大头,这部分也是我们英语复习的重点。其中阅读的复习越早入手越好,因为阅读是你其他能力提升的基础,尤其对于一个非母语国家的学生。所以阅读应该是我们研英复习自始至终的主线。接下来我分别就考研复习的单词和阅读谈谈个人的经验:1关于单词的问题众所周知,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英语单词正是我们的米,没有一个合格的单词储备你是难以在考研中取得满意的成绩的。而到底要有多少单词才适合的呢?很简单,越多越好(呵呵别拿板砖拍我)。可我想以我个人为例,考研从开始复习到考试当天,我一直没有刻意拿着单词书背过,我也买了一本词汇书外加基本往届的书,但是这些书全是用来偶尔查阅的(到后期才明白,其实应该去查英英词典,那样才能真正提高你对于单词的正确深入理解)。我背诵单词的方法很简单,就是在阅读中记忆单词,你可以从87年的阅读文章开始一直到这样大概的文章最为自己单词记忆的教材,只阅读每篇文章,挑出自己不认识的单词,去查字典记忆,然后反复看,做到心中有数,同时可以试着翻译一下阅读,当然如果你得生词和句型结构把握不好,你可以就记单词,但是要关注上下文,这样之后你的单词量已经能达到阅读考研文章的水平了。之后可以适当[1] [2] [3] [4] [5] [6]  ... 下一页  >> 

篇5:考研复习经验总结之英语学习方法

考研复习经验总结之英语学习方法

英语

就我个人认为,英语考试具有一定的随机性,包括你在考试时的状态好坏,当时做题时的感觉,还有运气!当然,我也不能否认没有实力的作用。虽然有一定程度的随机性,但还是要给自己充满电的,这样考试时才会有底气。

首先,与数学不同的是,我不得不承认基础的重要性。很多同学英语基础很好,就真的不用花太多时间就能考出不错的成绩,相反,基础不好的同学,往往花费大量的精力,最后考试时还非常紧张,结果成绩还是不理想。所以大家公认一点就是,英语的学习是一个长期的工程,是要靠平时积累的。但一定时期内的猛攻还是会有效果的,甚至可能会有明显的效果呢,也就是说,学了一定比不学好。即使对于那些英语基础很好的同学来说,总是不学英语退步也将是很明显的。因此,不论你的英语程度如何,都要踏踏实实地、一点一滴地学习,任何时候都不能放弃。

其次,要掌握一定的单词量。考研英语要求的单词量是5300,和六级相当。并不是要你记住每一个单词,每一项解释,这也是不大可能的。但是,你所掌握的单词量要保证你在阅读文章时没有大的障碍,如果你在做阅读理解时,通篇单词都不认识,如何去谈理解文章呢?因此,要适当地背背单词,至少达到在做阅读时没有认识单词方面的困难。这也是最基本的一个要求。

再次,重点训练阅读能力。我觉得不管是哪一种题型,都需要一定的阅读能力作保障。只要阅读能力上去了,做英语就不在话下了。阅读能力的训练包括精读和泛读。在初期复习中,要先精读,我比较喜欢石春祯的《阅读理解220篇》。精读过程中,重点要看的是长难句,包括句子的结构分析,翻译的方法。精读的文章要达到全部理解,句句都能翻译出来。有了一定数量的精读,就可以开始泛读了。泛读也是很重要的,不只是要读懂,还要会做题,选对答案,这才是目的。此时的读懂就不需要你句句都懂了,而是抓大意。重点应把握的是文章的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还有每段的开头一句话和结尾一句话,另外文章中举的事例也要注意一下,这些都是主要的出题点。读文章时,掌握文章整体含义是非常重要的,千万不要拘泥于单个的句子或词组、单词。要明确你的目的是获取与题目相关的信息,把握文章的主旨所在,因此不能“捡了芝麻,掉了西瓜”。泛读的另外一个重要作用是阅读速度的训练。英语考试中一个普遍的现象是时间不够用,做题速度太慢,所以在平时练习阅读的时候,最好能一下连着做四篇,并给自己限定时间。做模拟题时也一样,也必须给自己限时,当然,速度的提高还是应该建立在质量的基础上的.。

第四,关于翻译。我认为,翻译水平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实践。在学习翻译的方法和技巧的时候,很多同学只看别人的译文,并不动手进行实践。而翻译是一定要自己去练习的,只有多练习,水平才会提高,这是一项眼高手低的工作。因此,要多动手实践,把自己的译文写出来,与标准答案进行比较,从中找出差距。

第五,写作的练习。我的写作练习开始得很晚,大概是到考前一个月左右时才开始的,但我觉得并不晚。写作首先是要掌握文章的结构安排。这一点,我还是推荐传统的“三段式”。然后,开头、结尾和过渡句、过渡词就需要去找一些经典的现成的东西去背了。写具体内容之前,应该想好这一段要分几点来阐述,然后再下笔,就不会令写出来的文章缺乏连贯性了。我的写作练习是最后做模拟题的时候限定三个小时完整地做一套试题的过程中完成的。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写作是一定要练一些的,不然你在考场上是绝对不会提笔成文的。至于需要练多少篇,就要看个人的水平了,我认为,至少不应该低于10篇吧。

篇6:中国人民大学英语语言学考研复习经验总结

中国人民大学英语语言学考研复习经验总结

一直有师弟师妹咨询关于RUC英研的事情,前段时间有点忙所以没有一一回复,现在整理起来把自己的心得与大家交流。说起来实在惭愧,因为最终以一分之差没有被RUC录取,反而阴差阳错得到了北师。不过在准备RUC英研的路上总结了一些东西,分享给大家。

一、关于我

就读于一所普通学校。多么羡慕自己以前的高中同学,小C飞USA了,堂姐去了澳洲,专业是韩语的F童鞋能到韩国的重点大学学习交流,学英语的L童鞋也早早地飞往英国,并赶上了伦敦奥运会,专业是日语的姐姐也在日本和新加坡交流两年回国。我不能,因为学校没有这些交流项目,每次替他们高兴的同时也深深感叹自己的落魄。从大一开始虽不至于每天学习废寝忘食,但是自认为还是优秀的少数,专四专八考试刚达良好,由于从大一开始忠实于CCTVnews,所以口语自我感觉还不错。

二、关于择校

择校方面有些冲动,记得元旦,在网上看到一个RUC的简介,从此爱上她不能自拔。也正是因为这样,艰难的历程开始,而那时的我是丝毫意识不到的。先是基础英语,什么题型都有,真的,我没有找出一个学校的题型能比人大多。然后是日语,光是达到二级水平就够消化的了。像一研友开玩笑说的那样,如果你没考上人大,明年战北大好了,要求差不多。

三、关于复习

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语言文学专业招收以下四个方向的研究生,分别是:01-英美文学,02-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03-翻译理论与实践,04-英语国家文化。我选择的是语言学,感觉语言学有趣,有时候看刘润清教授的那本《新编语言学教程》竟然能笑出来,仅此而已,于是毅然选择语言学。考研科目:政治,日语,基础英语,语言学。考试时间共两天,20是在1月5号和6号这两天,天寒地冻,幸亏阳光还算好。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

定好学校接下来就是定方向了,因为那个时候大三寒假的时候对方向也很迷茫,就上网搜集材料或者打听前辈老师,把RUC的四个方向仔细思忖了一遍,所以对各个方向有一些了解。

专业课(英美文学,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翻译理论与实践,英美文化)

人大所招收的四个不同方向的基础英语科目对于四个方向都是一致的,但是专业科目二所考察的内容根据各自方向而不同。

(一)英美文学

所考察的是以英美文学为主的内容,具体题目包括名词解释,作品的年代/作者辩识,经典段落或篇章往往是考察的重点。作品分析往往需要回答相关的问答题目,不象选择题那样直中要害,需要加以论述并进行作答,因为人大的特色是考专业课各方向考各方向的,所以这就意味着考生要对自己的方向的专业知识的`掌握要达到一种深刻的境界。建议选文学方向的同学疯狂掌握以下几本书的内容:

1.A Survey of American Literature (2nd edition) 南开大学出版社,常耀信。

2.英国文学史及选读,第一、第二册,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吴伟仁。

3.英国文学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王守仁。

4.漫话英美文学,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

5.英国文学简史,刘炳善,河南人民出版社。

6.美国文学作品选读,常耀信,南开大学出版社。

7.吴伟仁美国文学史及选读,外研社。

提示:以上参考书中有些书目内容基本一致,但是多浏览有利于加深印象。大家可以针对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至两种作为精读,其他作为泛读内容即可。

(二)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言学方向)

人大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很明显所考察的两大块主要内容,即分别是英语语言学与英语教学两大块主要内容。英语语言学所考察的内容主要是普通语言学所研究的各个范畴,包括语音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等具体学科,但是不需要大家对每一个学科都彻底把握,需要的是在一个普通语言学的基础之上对各个分支学科加以系统地理解。关于英语教学,我们需要掌握的是将英语作为外语的教学即―TEFL,二语习得就SLA等内容,此部分所涉及的内容比较散,而且知识面很大,涉及的专家与流派以及理论学说非常多,但是也并不可怕。有一个绝对的重点就是关于教学法,即任务型教学法,交际教学法,语法翻译教学法等。这方面建议多读读相关的世界级知名学术期刊,这将对于考英语语言学英语教学有巨大的帮助。

以下为重点参考书(人大之前的规定参考书,20之后不再规定任何参考书):

1.刘润清/文旭 新编语言学教程,外研社。

2.胡壮麟,语言学教程(英文第二版),北京大学出版社。

我的配套复习资料除以上两本外还有:

1.胡壮麟第三版语言学教程;

2.胡壮麟第四版语言学教程;

3.圣才语言学配套笔记;

4.星火语言学配套资料;

5.环球时代的名校真题;

6.再结合戴伟栋的简明语言学教程;

(三)翻译理论与实践。

对于翻译理论与实践,记得人民大学基础英语的汉翻英的题目是这样一段话:“北京航天航空大学外语系(简称北航外语系),前身为基础部外语教研室……外语系一届又一届学子通过刻苦学习,发奋成才。”记得做了这套题之后,自己紧张了彻夜翻译了人大的简介,人大外院的简介。

为什么要拿个题目跟大家分享,而且这个翻译题目还不是翻译理论与实践方向的专业科目考察的题目,只是四个方向都要考的基础英语科目里面的一段翻译内容?原因只有一个,就是要告诉大家一个铁的事实,一个硬道理,即翻译的内容可以是任何内容。如果大家在考研的时候“货比三家”,那么对于上述某高校英文系的介绍大家一定非常熟悉,可是对于一心只想考取某一所学校的考生来讲,对这个翻译内容不熟悉的话明显要比熟悉这内容的同学吃亏。当然这都不是关键,关键就是所有考翻译方向的考生们,大家一定要对各种各样的文体,各种各样的内容一定要大量地练习翻译,不管是英语翻译汉语,还是汉语翻译英语,两手都要抓。当然光是实践是远远不够的。没有理论的指导哪里来的更好的实践呢?

于是,强烈推荐以下几本关于翻译理论的书籍,希望对大家有用:

著作:当代西方翻译理论探索,廖七一,译林出版社,2000。

金惠康:跨文化交际翻译,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倜西、董乐山英汉翻译手册,商务印书馆;

除此人大以前建议的三本以外,个人强烈推荐以下数本,对大家非常有益:

1.谭载喜

新编奈达论翻译

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

2.Jeremy Munday,Introducing translation studies:theories and applications Rout ledge

3.Peter Newmark,Approaches to translation

4.Peter Newmark,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

5.Eugene A. Nida,Toward a science of translating

6.Snell-Hornby,Translation studies: an integrated approach

期刊:

Babel (The Netherlands)

Target (The Netherlands)

Meta (Canada)

重要提示:这不是杂志,这是专业世界级最优秀的翻译期刊,它们来自与荷兰和加拿大,希望大家好好利用图书馆和网络资源好好学习以上三本期刊的理论知识,这对于扩充翻译理论知识以及提高对翻译的认知与元认知都有巨大作用。

篇7: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学考研复习经验总结

2013年东北师范大学英语语言学考研复习经验总结

看到别人分享的经验,忍不住也来分享一下。

一、语言学

就是杨忠老师的语言学与胡壮麟的书。我大学时期学的是戴伟栋的新编简明英语语言学教程。我认为杨忠老师的书比胡的书好多的,书又薄还比较容易理解。我当时看杨书的时候是参照它的汉语版本(上面有好多错误,但是也要看,起码能巩固课本上的知识。PS:13年复试笔试考到了上面的几个小题目。所以也要认真对待啊。)及一份笔记看的。看第一遍的时候,就是查了查不会的单词,没什么印象。慢慢的多看几遍就好了。第七章十分重要,要结合胡的书看,特别是例子。忘了是看第几遍的时候,我自己整理的一份笔记,其实无非就是课本及笔记上的知识点,知识整理一下感觉更有条理。但是当我整理完了之后发现,完全是在抄课本还有自己补充的内容,然后就没有然后了……你懂得,那个本子也被束之高阁了。当然,我并不反对用本子做笔记,还是那句话吧,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看好课本以后就是研究真题了,真题灰常灰常重要。胡的书看的时候感觉头痛啊,还痛苦,每看一页我就会不由的叹气,以至于,同位会说,又叹气了……到了后来,一遍比一遍熟悉,感觉轻松了不少,是对照着圣才的那本胡壮麟语言学教程的,这本满蛮有条理。

二、政治

先说辅导班吧,很多人会问我到底要不要报辅导班??去年我也问过他们这个问题,纠结到底要不要。最后,为了买了个安慰还是没按捺住,报了某辅导机构的政治冲刺班。(上课在一个大教室里,还不是在校内……真心受不了)。不过,真心讲一句,贾诩的讲课还是很搞笑的,也许最大的收获就是“买笑”了。

我是在暑假结束后才开始复习政治的,就是大纲解析下来之后才开始看的(虽然我的大纲解析一遍都没看完,不要学我哈!!),因为实在是太无聊,太枯燥,后来就跟着辅导班的进程走了。什么讲题班,押题班,冲刺班,都上了,不过,让他给忽悠的还真的是信心百倍,就感觉,大题肯定考这个了。

下面我从优缺点两面来分析一下:

优点:

1.如果报全程班,上课比较紧凑。冲刺班,至少比较有调理。

2.让你在无聊的复习期间,增加点乐趣。至少现在贾诩讲的太平天国在南京的事迹,我也能耳熟能详了。

3.让你比较有所谓的信心,心理安慰。

缺点:

1.全程班,浪费时间比较多,可能不是在校内,要到外校上课。

2.大夏天的挤在一个大教室里,又热又闷。不知道那是学习效果会如何?

3.期间会有讲题班和押题资料另行收费,你都上船了,那时你是交呢,是交呢还是交呢??

4.所谓的押题,我感觉真心没用。因为一个都没有押到!是一个都没有!然后所谓的最后一发子弹也只是知识点,我只是扫了一遍。

5.最坑爹的是,我们考完政治,某考研机构立马给即将考研的学弟学妹发短信说,恭喜某考研机构,5道大题全部命中……我不知道这个全部命中是怎么算的??还说在哪一页,哪个题!!什么可以向师哥师姐求证??这不是睁眼说瞎话么?

声明一点,我不是拖儿,也不是过来黑某考研机构的。只是把自己的切身感受讲出来。当然怎么复习,是否报班,还是你们自己说的算。

三、基础英语(无参考书目)

(专八真题+专八模拟题+星火英语专业考研基础英语精梳精解&张培基英译中国散文选集)

基础英语一般就是三个题型:词汇,阅读,作文。词汇当时背的是专八词汇,因为考专八,是迟早的事。所以就顺手准备了吧。还有的学妹问我,高英单词还需要背么?我只能说,有能力尽量背,单词就是靠平常的慢慢积累,谁也不能确定能出哪里的。同时在我们老师的推荐下,订阅了手机版的China Daily,感觉这个不错,既可以学习到新的单词,也可以娱乐一下。当时用了两个本子记录Dailly上的单词及新闻,最后还有回答问题或者是针对主题写一段话语,获奖的可以获得10元话费。

(一)阅读:用的是星火阅读100篇,感觉难度有点大,错的很多。后来就练专八题目。然后做完后,又找了找别的学校的考研真题,不论如何,我自己肯定保证每天都有练习阅读理解。因为我感觉不做的话心里不踏实,或者是所谓的手生。不知道你们会不会有这种感觉呢?阅读中有一个新题型(就是排序或者是从一大堆段落里选择正确的段落)个人觉得难度有点大,或许是我的逻辑能力不好吧。练习这个题型的.时候我没找到专门的书,用的是非英语专业考研的真题练习的,他们卷子上这个题型的练习(旁边学临床的大哥给了好多,在这里谢谢他)。

(二)翻译(英译汉&汉译英):这个说起来是我比较害怕的题目。看懂了,说的不像中文的有木有??看不懂,翻译不对的有木有??汉译英句型简单,不地道有木有、??也是同学推荐的,买了张培基的英译中国散文及《双语译林散文佳作108篇》,然后自己对着汉语翻译,再对照译文修改,整理到本子上,包括优美的固定搭配,生词……感觉有帮助的就整理下来(当然我的荧光笔还是派上了用场。)

(三)作文:都说了自己肚子里的墨水比较少……谁让我喝不下去呢?我觉得三段论就不错。。要说当时是怎么准备的。我用的是星火专八作文。当时就是把优美的句子整理下来,然后每天早晨拿出一定的时间记忆。因为这本书上会带有模拟话题,这样我就保证每周2篇作文。熟能生巧最好不过了,多练习,多积累,多背诵这样的,极好的,当然,如果,你们的基础比较好,能够信手拈来,下笔有神,那就可以把时间留给别的科目或者题型上。

四、日语:(参考书新版中日交流标准日本语初级上&下,中级上)

(剩下资料:嘟嘟日语练习+课程辅导+简明日汉汉日双解词典+北京语于言大学出版的日语N5,N4练习)

参考书,看新版的中日交流日本语就可以了,初级上下+中级上,应该是足够了。因为当是我们老师教的比较慢(这个是该怪老师呢?怪老师呢?还是怪老师呢?),以至于后来学习很紧张,时间在飞我在追的感觉。记得在暑假之前我们初级下才刚刚学习到5课(貌似吧,只多不少),看过日语课本的童鞋应该知道初级上下48课+中级上16课,一共64课,而且中级上一课就是一单元啊,4个单词表有木有,单词巨多有木有???所以,当时我那个想死的心啊,你懂得!不想给你们增加压力了,只是告诉你们压力山大,要加油!

之前我说过,我买了各色中性笔,当时对日语的笔记也很重要。记得暑假时候,整个上午给日语,从初级下未学的开始看。学日语的童鞋知道,不好记得就是日语单词,明明是汉字,发音却不一样,没办法,好好记吧。这还是好的,动词那个才叫痛苦吧。分成自动和他动词,有人能看出来是自动还是他动词?不管你行不行,反正我是不行,所以只能查字典,这个是最痛苦的。(建议最好买个电子词典,这样方便也能节省点时间,不过,不想买的还是老老实实的用词典吧,当时我是在亚马逊买的,商务印书馆出版的,32,貌似是吧)。

至于单词,没有什么好的方法,只能靠自己记忆了。Bってください!基本课文及其重要,我不知道你们想如何对待。只记得我当时差不多能背过吧,或者说退一步讲,就是对照着课本后面的译文,我能给差不多翻译成日语的,然后看着日语的当然也知道什么意思。事实证明,这个很有用,其次,最好准备一个本子,将容易忘记的单词积累下来,时常拿出来翻翻,会很有帮助。相信你也会被,年月日,几点的读法弄得晕头转向吧,涉及到数字啦,音变什么的,这个就需要自己找窍门了,多整理,多记忆。

在考研的路上,最好是找个研友,不必是考一个学校的,你们可以相互扶持相互帮助,度过考研这一段又苦有喜的日子。谢谢小北,师傅!!!

Dream is what makes you happy, even when you are just trying。梦想就是一种让你感到坚持 就是幸福的东西。――――《中国合伙人》

篇8:我的考研经验总结-备战英语

我的考研经验总结-备战英语

对于很多人来说,英语是考研的最大障碍。许多人投入在英语上的时间很多,但是收效却不明显。这里我想就英语的复习方法和大家进行探讨,只有制定了正确的科学的战略战术,才能打个大胜仗。首先,我想澄清普遍存在的几个心理误区:

误区一:英语很难,考研英语更难,连六级都没过,怎么能对付得了考研?

误区二:四六级成绩都不错,现在可以在英语上少下点功夫了吧?

前一种心理夸大了英语的难度,无形中给自己套上了一个枷锁,有此种心理的考生,就算下很大的功夫,收效也会大打折扣。后一种心理却藐视了英语,结果大家可想而知。每年都不乏这样“考研英语悖论”的例子:六级过了,考研英语没过线;六级没过,考研英语过线了或者还很高。出现这种情况看似矛盾,其实背后隐藏着一种必然性。任何一种英语考试(包括TOEFL、GRE和雅思等)都有它自身的考察重点和出题思路,在我们的英语水平一定的情况下,我们必须对所要参加的考试做有针对性的练习。如果把我们的英语知识储备比做冰山,那么考试大概只考冰山的一角,但是,你必须清楚地知道要考哪个角,然后才能充分调动那部分知识和技能来灵活自如地应对。

误区三:题海战术定能攻克英语,模拟题越难越好

不可否认,要对付考试必须做题,眼高手低者都会输得很惨。但是,做哪些题、怎么做就很有讲究了。我的方法是“一本模拟题(高质量的)+近来的真题”,并且我可以肯定地说一套真题的含金量高于十套模拟题!这个结论既不武断也不偏执,我复习的时候买了一本阅读理解模拟题,但最终只挑选了其中不到1/4的文章做练习,其余的仅当作一般的阅读材料浏览了一下,原因是我发现模拟题的风格和真题不象,甚至还可能对我们的做题思路产生误导。模拟题的特点是“文章难,问题简单”,而考试的时候恰好相反:“文章简单,问题难”,“文章读懂了,就是选不对答案”这是多数人考完阅读理解的感受。模拟题文章难度大,这对于提高阅读水平绝对是大有帮助,但是“问题简单”使其在考察推理判断能力上这方面和考试相差太远(有些模拟题的答案设置本身就有问题,牵强地给出一个标准答案,让人甚是迷惑,爱钻牛角尖的同学可能还会因此无谓地浪费时间),长期做模拟题可能导致一个结果,那就是只会做简单推理判断,而真题往往是考查我们更深一个层次的推理能力。关于如何科学地使用模拟题和真题的问题我在后面备战阅读理解部分会有更详细的阐述。

误区四:放弃听力

听力记入总分,这给考研英语的复习又加大了难度,听力是大部分人的.薄弱环节,有些人觉得自己连初中的听力磁带都听不懂,如何奈何得了考研的听力,于是干脆彻底放弃,省出20多分钟的时间来做后面的题目企图以后面得高分来补偿听力的损失。但是,请冷静地想一想,谁能保证后面的题目就答得那么圆满呢?再说了,听力的PART A&B是填空,起码有三道是只填一个非常简单的数字或者单词的,PART C部分又全部都是选择,就是全蒙B也有的2分的可能。千万别小看这唾手可得的一两分,多少人都是只差一两分而使一年的努力化为泡影,不得不重考一次呀!所以,千万不要产生放弃听力的念头!

误区五:题目改革了,不考改错也不考VOCABULARY&STRUCTURE了,所以语法就不用管了。

我想强调一点:语法是语言的基础,考试时即使不显性地考查,也会隐性地存在于其他题型中,这是难以逃避的!不懂从句,会导致我们无法读懂阅读理解中嵌套了很多从句的的长句子,不熟悉虚拟语气,会使我们完全曲解一个句子的意思,从而影响对整篇文章的理解。我们时常说要攻克阅读理解和翻译中的长难句,请随意地挑选几个代表性的长难句出来,你不难发现那其中包含了多少对语法的考查。

下面我转入正题,来具体谈谈英语的复习。请先做一下的整套试卷,看一下每部分的得分,找出自己的最薄弱环节,次薄弱环节相对薄弱环节,然后再制定相应的计划―别怕受打击,这是必要的,先要了解自己,才能超越自己!

我在这里总结六个字“分阶段,分专题”。

一, 分阶段---宏观上来讲

我把英语的复习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7月-8月) 打基础阶段,包括背单词(必须背完),补习语法和听力起步练习。

这一阶段请不要急于盲目地做题目,如上文所说,考试只考冰山一角,这个阶段我们要塑造一座冰山的根基,倘若从一开始把目光局限在冰山的一角上,后患无穷。

第二阶段(9月-10月)全面复习阶段,兼巩固单词,听力循序渐进地推进。

第三阶段(11月到考试前一星期)应试性训练阶段,强化练习,题目要反复做,做完要多总结多思考。

二, 分专题---微观上来讲

很明显我必须把英语分解为听力,阅读理解,翻译,作文四个专题来复习,

1,听力

听力的提高是潜移默化的,也是需要漫长的过程的,因此必须要有耐心。你必须从你能够听懂的水平开始听起,如果一上来就听高难度的,又无论如何都听不懂,最终只会打击自信心,甚至放弃。不要回避,如果你目前只能听懂初中的磁带那么就拿初中的来听,同样的道理你可以听高中的,大学一年级的,二年级的,三年级的,四级的,六级的,总之,任何一盘磁带都可以做为你开始,关键在于它适合你目前的听力水平。当你觉得可以完全听懂能够复述大概意思或者可以随时记下所听到的关键字词甚至一个完整句子的时候,你就可以提高一个难度来听了。注意在11月份以前的阶段,听力必须以精听为主,泛听对于提高听力帮助不大!推荐两个有丰富的听力资源的网站www.sen21.com,www.edaba.com。

2,阅读理解

要想得高分,阅读理解是关键,是重中之重,在这里主要说一下模拟题和真题的使用。在第一、二阶段,请不要轻易使用真题(只用一套来做一下水平自测)!模拟题文章的难度多数比真题大,所以在背完单词后,先“看”模拟题(注意是“看”,不一定要做后面的题目,或者随便做一下,不要太计较究竟做对多少,做错多少,因为那个答案本身可能很难说是标准或者规范的),在看的过程中,请注意三个方面:一,积累更多词汇,这些词汇都是非常有益的补充;二,对整篇文章意思的把握,对具体细节问题的正确理解,对长难句的理解,三,逐渐提高阅读速度。当第三个阶段到来的时候,请毫不吝啬地拿出真题来,并且要充分利用真题:一定要做三遍!

第一遍要象考试一样,严格按照时间要求来做,这样主要是为了适应将来的实战,

第二遍是精读,把每篇文章,每个句子都读懂,尤其不要放过一些词,考研经常考一些常用词的不常用意思!

第三遍是总结思考,这时可以试着总结自己在哪些问题上容易出错(大至可以把题目分为主旨题,细节题,推断题,态度题等),还可以揣摩一下出题人的思路,看看那些错误的选项都设立了哪些文字“陷阱”(如“以偏盖全”“断章取义”“无中生有”“曲解和误导”等)。总得说来,“主旨题”和“态度题”要求我们对全篇意思要有正确把握,而“细节题”和“推断题”基本都可以还原到文章中找到对应点,答案往往就在相对应的一个句子里。哪怕整篇文章的意思你并没弄明白,读懂这个句子你就可以选对答案了。

1, 翻译和作文是两个可以算做吃大锅饭的部分,大家在这两方面的水平相差不会特别悬殊,我个人认为在朱泰祺编写的考试指导里,这两个部分还是相当不错的,建议大家看一看(也可不买书,以后网上都会有,资源共享,呵呵)。

最后告诫大家一点,政治可以突击,专业课可以突击,惟独英语不能突击,务必踏踏实实,一步个一个脚印地走下去。英语的水平在考试前一个月(第三阶段进行一半的时候)就基本定下来了,最后一个月可以在应试技巧方面下点功夫,但是不要企图会在最后一个月有质的飞跃。天道酬勤,加油吧!

篇9:关于考研英语怎么复习心得

考研复试要关心的问题

一.应届生考研复试要准备哪些材料?

需要携带的具体材料要查看学校官网。应届生需要准备的材料通常有:学生证、身份证、准考证、带有学校教务处公章的本科成绩单、毕业证、学位证、四六级证书、大学期间的获奖证书等都要携带。最好将资料进行复印备份,如果有学校通知需要在面试期间进行体检,最 好带上两张一寸免冠照片。

二.往届生考研复试要额外准备哪些材料?

通常需要由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的在校历年学习成绩单复印件,并需加盖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公章及毕业证、学位证。具体详情以目标院校官网通知为准。

三.同等学力考生考研复试要额外准备哪些材料?

一般需要学历证书及同等学力证明材料。具体详情以目标院校官网通知为准。

四.政审表要去哪里盖章?

政审表交由考生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人才交流中心填写并盖章。应届考生由考生所在院系填写并盖章。

五.证书以及各种材料需要准备复印件吗?

需要准备各项材料的复印件,其用来审核你的资料是否真实,且复印件要给学校留档。重要证件可多复印一份。

六.往届生的本科成绩单怎么获取?

往届生的本科成绩单可以向档案所在单位提出申请,复印档案中的本科成绩单,也可以从本科学校教务处打印成绩单。

七.初试准考证丢了怎么办?

首先去自己所在学院办公室开一张证明,来证明你的身份,写明报考的学校专业,和准考证丢失的原因。然后拿着这份证明和你的身份证到报考院校的研究生处,请那里的老师给予补办。

八.近视或者高度近视,会对复试有影响吗?

除了对视力要求较高的专业外,一般情况不会对复试有影响。

九.从哪里获得学校复试通知和复试相关要求?

一般院校会通过官网或者电话通知复试及相关要求。

十.复试结果什么时候出?

具体要根据院校相关规定,部分高校当天就会公布,部分高校需要等一段时间在官网或者电话通知复试结果。

篇10:关于考研英语怎么复习心得

考研复试不被淘汰的策略

容易被淘汰的人

一是初试成绩虽然不错,报考同一研究方向或导师的上线学生也不多,但在复试中出现较大问题的考生。比如严重缺乏专业知识背景,试验技能太差无法进行试验,面试表现太差等。

二是报考同一导师的上线人数超过录取人数,初试成绩与其他报考同一导师的考生的初试成绩相比差一大截,并且没有其他特别优势的考生。因为现在研究生的录取仍然先考虑第一志愿,其次才考虑成绩、能力优劣。这样有的上线考生虽然成绩并不怎么好,但由于报考这一研究方向或导师的上线人数较少,所以被录取,甚至占公费指标。

三是初试成绩不好,复试成绩也不突出,综合成绩倒数排名,又报考热门专业的考生。这个也因校而异,有的学校只要初试成绩上线,复试中无大的问题,报考该导师的研究生就此一位就会被录取。

如何防止被淘汰?

策略一:把握调剂黄金时期广泛撒网

初试过后,考生应积极打听分数以及自己的排名情况。尽早确定自己是否能进入复试,以免贻误调剂时间。每年都有一些同学自认为自己分数不错,没有考虑复试问题,更没有调剂的打算,当排挤出列后连调剂都来不及了。

一般三四月份许多网站上会有专门发布调剂信息,如果你符合一些学校的调剂条件,就可以马上电话咨询或信件联系,向所报考学校研招办问询他们是否可以推荐调剂。广泛撒网,就会多点机会。

策略二:尽快掌握报考学校复试情况

如果觉得自己能进入复试的同学,那就一定要赶紧做两件事来准备复试了。第一是买参考书和历年真题,第二是上网找信息。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面试,考什么,怎么考,都只有通过往届生才能了解。

考生要尽早登录报考学校的网站,关注该校的复试办法,包括复试时间、地点、考官和复试细则等。大部分学校的复试办法一般在每年国家复试分数线公布前后出台。考生可以参考报考学校去年的复试办法做相应准备。考生还要明确该校复试的指定书目,可向上届师兄师姐询问复试范围,并到所报考学校的网站论坛及研究生考试类的网站论坛搜集相关信息。

策略三:了解导师学术方向上门拜访

复试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是综合面试,面试中导师组会考察考生的专业知识与思维能力,这往往决定对一个人的取舍,因此在复试之前与导师取得联系成为考生的重要筹码。

与导师见面前,考生可以去中国期刊网上搜索导师发表的文章,了解其学术方向和重点研究问题。与导师初次联系时,则可询问相关复试程序问题,表达你对该专业的极大热情与前沿的关注程度,并有跟随他的强烈愿望。若联系顺利,可登门拜访,给导师留下深刻印象。

导师最喜欢的学生莫过于踏实认真且有创新精神,在沟通期间面试时切忌不懂装懂,要始终保持谦逊,注意创新,展现自己的真实实力和真正性格。有的导师会问读研后的费用问题,考生应表明以后会全身心投入到研究工作中,不会在读研期间出现兼职之类的影响学业的事。

策略四:专业课立足基础关注前沿

专业课考试的出题的题目一般不会超出参考书的范围。而对于重要的知识点,很可能从不同的角度出题,在历年的考试中反复出现。

但由于专业课测试对学术要求相对较高,与考生报考的研究方向密切相关,考生在做好基本功的基础上需要关注本领域学术动态前沿,并对自己报考的研究方向深入分析。把基础理论教材和学术网站、学术核心期刊相结合全面复习。

理科的实验很重要,一定要提前准备,熟悉试管、烧杯等基本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不要因为打坏仪器而影响成绩。复试对专业课的考查不像初试那么具体,在复习时主要是熟悉过去所学内容,考查范围不会超出学校规定的书目。

策略五:突击英语听力口语找感觉

复试中,考官对英语的听说能力考查较多,有时甚至会涉及一些专业性问题。导师也大都比较在意自己弟子的英语水平。

英语听力部分,大多数学校都以现有的成型考试为参考。考生在复习时可以有针对性地做一些六级或托福听力或雅思听力的试题,找找做题的节奏和感觉。

对口语的考查,首先应准备有关自我介绍的话题,要尽量达到流利的程度。另外要准备一些可谈论的话题,如风俗习惯,社会上发生的大事等等。最后,由于口语测试时老师有可能要求你就本专业展开话题,考查你用英语讲解陌生概念的能力。因此熟悉本专业常用的英语词汇,适当阅读最新的专业外文期刊是必要的。

篇11:关于考研英语怎么复习心得

考研复试英语即兴问答的考察形式

演讲

它的考察形式就是考生自己或者导师给你抽一个本专业的热门话题,然后你准备一会,就此话题谈谈你的看法。比如,环境科学的考生可能会遇到这样一个问题:近几年中国大部分地区日渐被雾霾笼罩,清就雾霾问题谈谈你的看法。关于这个话题,因为不具有预测性,所以,同学们在回答问题的时候,注意回答的逻辑性就可以了。

对话

考生在面试环节,由于考生比较多,面试官可能就面试时间考虑要求2到3个考生一组,组成一个无领导讨论组。在这个过程中呢,新东方在线提醒大家一定要注意一些礼仪性的问题。比如,有的同学个性比较强或者特别看重这次面试,在整个讨论过程中,一直滔滔不绝,不给其它同学发言的机会,或者有的同学怕自己说的不好,不敢表现自己,几乎不说话。这两类考生都是不符合要求的。因为考官想看到一个不卑不亢,敢于发表自己想法的同学。所以,各位同学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性格问题。

朗读&问答

这种考察形式就是给考生一篇文章,要求读完文章后复述全文或者根据文章回答问题。这种形式,大家需要注意自己发音的准确性及断句的恰当性。另外就是,有些同学读书和理解不能同时进行。也就是说,有的同学读的时候理解不了,而有的同学理解的时候不能读。如果有这个问题的同学,你一定要提前培养自己读和理解相结合的能力。

听力&问答

这种考察形式相对来说比较明显,它要求同学们先听一段音频,然后要么复述整个音频内容,要么根据音频来回答问题。这种形式,对同学们的听力能力要求比较高,如果听不懂,那一切都免谈了。所以,如果你的目标院校近些年考过这种形式,那你一定要提前准备,因为听力我们短期内很难提高,大家一定不要依赖短期突破。

描绘图片

这个相对来说是最简单的一种考察形式,因为准备过英语一的同学知道,我们英语一大作文就是要求大家把图片中展现的信息描述出来,并且表达你自己的感触。放在口语中,就要求考生把这些信息口头表达出来。

即兴问答听起来比较难,也没办法预测。但是,在同学们充分准备了日常问答类的问题之后呢,这个话题大家也不是一点都表达不出来。只是你首先还是要确定你的目标院校近些年考不考即兴问答。如果考的话,大家把自己专业的近五年的话题都看一下,多看一些自己相关专业的论文,主要看摘要部分就可以。

即兴问答是大部分同学得分都比较低的地方,如果你的表现非常突出,那么你肯定会占优势。希望大家都能认真准备,顺利通过。

篇12:关于考研英语怎么复习心得

考研复试面试口语的实用技巧

第一、注意语言的准确性

即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性、词汇的丰富性、句式的灵活性、语音语调的准确性、断句的自然性等。

第二、注意在自我介绍里对自己进行亮点包装

找到自己独特的卖点,不露痕迹地推销自己。比如,你可以罗列你在大学期间所看的相关领域的经典著作、参加过的业内重要会议及收获、跟本科导师所做过的项目等。

第三、注意语言的得体性

即言谈是否得体,是否符合语境,实现了语言的交际功能。考官如果问生活化的问题,回答的时候你就选择口语化的表达;

若问学术性的问题或者比较严肃的社会热点话题,你就要回答得稍微正式一些。

第四、注意内容的连贯性和语言的衔接性

连贯性和衔接性体现了你思维逻辑的缜密性,会让考官觉得你具有研究生的潜质。要养成围绕一个统一的话题而分点展开论证的论述习惯。

在考前也可以准备一些转承起合的连词,如to begin with , what's more , finally , however ,although , to summarize 等。

第五、镇定、自信,面对变化不要慌张

有的老师提问时喜欢在你对上个问题的回答中搜寻下一个问题的影子,其目的在于考察考生是否具备研究人员应该具备的应变能力。

第六、注意回答的个性化

不要人云亦云,要另辟蹊径。具有创新精神是一名优秀的研究人员所必备的素质,所以你在回答考官的问题时尽量想些有新意、有创意的答案。练习如何从研究生的角度综合分析问题,对问题进行整合与深度加工,答出广度与深度。

另外,如果你感觉自己理解得不是很透彻、很到位,或者你实在想不出什么有特色的答案,你可以提出你对该问题的质疑或者提出自己对相关话题的担忧,然后诚恳地跟老师探讨,不必担心会因此顶撞老师,学术上本就应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在讨论中,导师会从中看出你的独到性、逻辑性和思维的敏锐性。

第七、注意细节

如果没有听懂考官的问题,你不必抓耳挠腮,而一定要淡定--Would you please say that again more slowly ? Ididn't catch you . 如果你在进考场之前门是关着的,你要先敲门再进去;给考官递交材料时要双手奉上;要将手机调为静音模式等。

第八、注意自己的言谈举止

要落落大方、不卑不亢、温文尔雅;着装得体,不要太社会化,奇装异服等,要牢记自己的学生身份。

第九、注意知己知彼百战百胜

在英语面试前可对考官进行一番调查,了解考官的出题风格(喜欢考专业知识、热点话题还是常考话题)、语言风格(是英音还是美音)、喜好(如喜欢什么样的学生--稳重型、活泼型、创意型还是学术型)等。

篇13:考研英语复习心得

考研英语复习心得分享

一、本人考研英语情况简述

本人参加南开大学研究生入学考试,英语复习半载有余,每天四小时以上,仅单词就复习了整整三个月,真题也背过,但是只考了46分。改变策略,用了很短的时间,英语提升了20分,考到66。

二、考研英语复习无定法、要分析自身情况(二战尤其要分析失利原因)

说这句话,就是劝大家千万不要盲从任何人的方法。因为考研英语的复习,实是无定法,而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来制定不同的策略,也就是“有的放矢”。比如我选择了一种方法便使自己的成绩提高了二十分,这是因为我深刻分析了自己前一年的失利原因,并且也结合了自身的基础、做题习惯等因素。情况不同的人,使用的方法是不同的。如果盲从,很可能适得其反。适合别人的,不一定适合你。上考研辅导班也是如此,尽信书不如无书,尽信辅导班不如不报辅导班。

三、简析考研英语复习的几个误区

(一)认为“得阅读者得天下”。

其实我去年失利的原因便是只重大阅读,而不重视翻译、排序等题目。其实即便你复习得很深细,你仍然无法保证大阅读的正确率。然而,翻译和排序,完全可以在平时练习中大幅度获得提高,并且其正确率具有相对稳定性。三者平衡复习,反而比拼命复习阅读要划算得多。

(二)认为基础无限重要,拼命打基础。

基础重要不重要?重要。背单词、细析长难句,这些都是必要的基础。然而,大家要注意掌握这个“度”。我承认基础比较重要,但是如果认为考研英语里基础越好就越能得高分,就大错特错了。其实在考研英语中,基础只是一个比较重要的因素,但是并不是决定性的.因素。如果要给个公式,那么:

考研英语的取胜=“一定的基础”(40%)+“适合自己的技巧方法”(40%)+“一定量的实战模拟练习”(20%)。

所以,单词要背,长难句要弄,背诵一些考研阅读篇目也未尝不可,但不可太过,不可把心思精力完全投注在这上。基础打得差不多就行,适可而止。换言之,重要的单词大约能认识就行(不用做到会默写),长难句也不用死抠,有了一定的语感,能大致模糊翻译就行。

(三)认为考研辅导班万能,什么都信考研班老师的话,甚至相信他们编出来的“神话”。

对考研班老师讲的话,一定要理性,千万不要一切依倚于此。举例而言,比如大阅读,确实需要细析选项中的“陷阱”,仔细寻佚出题思路。然而,若沉溺于此、为之太过,便是舍本逐末的行为。其实多数时候,真题做多了,对于“陷阱”的感性认识就会有,大家要相信很多时候“直觉”比“逻辑推理”更直截地切近真相。陆象山说“言愈多而道愈远”,考研班的老师有时候为了有话可讲,就会编织出许多看似“高深”的理论,实际上于做题无益。这也是“大道至简”的道理。个别想不透的题,其实在考场上你也没有时间去“参悟”的,不如放弃。考研英语成绩需要的是“平衡”,只要大体的分数有了就好,许多时候需要“弃卒保车”。倘若求全责备,便偏离了我们考试的初衷,而我们却往往不自知。

还有一点提醒大家,就是关于一个流行甚久的“神话”――背考研真题阅读结果英语考了高分。我相信有这样的例子,但是,我想,这种“神话”大家不宜深信。首先,对于多数人来讲,背诵有一定难度;其次,对于提高英语能力绝对有帮助,但对于考试,则纯粹是绕弯路;第三,把精力投注于此,必然占用其他复习时间,搞不好会事倍功半。我第一年就花费了大量时间背诵,自忖能力确乎大幅度提高,但在成绩上显现不出(去年背诵太多,没有时间细忖做题技巧,也没有时间去做练习)。所以,背诵可以吗?可以,但是适可而止。

(四)认为考研英语复习就是要投注最多的时间。

这个观念很可怕。其实不仅是考研英语,我们的整个考研,拼的都不是“时间”,而是“效率”和“效果”。

说一个命题。此命题的条件为A――张三每天花费13小时复习。结果为B――张三过了考研。

那么,请问,是不是“因为”A“所以”B?

同学们,不能这样推论的,这里犯了逻辑错误。因果关系一定是“前因后果”,没错。但是在前的却不一定是因,在后的不一定是果。所以,如果有人用“时间长短”来衡量考研复习是否努力,我一定认为他讲话不负责任。

讲两个公式:

1 .时间≠效率 2、效率≠效果

公式1说明,你投入了大量时间,你未必有效率,也许开小差的时间比看书的时间多,这个是考研复习的大忌。公式2则说明,即便你效率很高,但是如果你不得法,那么一切都变得毫无意义,因为你的高效率不能换成考场上的分数。

好了,那么什么最重要?效果。“效果”指的是什么?指的是你的方法是否得当,是否切己,是否因人制宜(而非人云亦云)。“方法”和“效果”,实是“体用关系”。“方法”为体,“效果”为发用。所以,在我这里,效果第一,效率第二(有了能切实产生效果的好方法,效率高才变得有意义),所耗费的时间多少,则是最末位的,无足一提。

四、本人具体复习策略(仅供参考)(一) 关键词:平衡

无他,就是四者的平衡。大阅读、翻译、排序、作文,前文已述,恕不赘言。在打下一定基础的前提下(注意了,还是需要一定基础的哦),四者并重来复习。不过,有一点要说明一下,作文是最容易提高的,所以,其实可以在最后一段时间再特别重视作文。

关于完型,我是没有细弄的。这个,如果有时间则复习一下,没时间就算,排在最末位,因为完型所占分值比例较低,加之很难保证正确率(其实完型随便蒙一下所能取得的成绩,和仔细复习所取得的成绩,相差无几。所以,复习这个,“性价比”太低),所以属于“鸡肋”题型,是否复习,无可无不可。

但是记住,翻译和排序无比重要,“性价比”极高,甚至高过“大阅读”,许多人之所以考砸,就是因为没有做好这两个题型(或者没有留出足够的时间去做这两个题型)。

(二) 关键词:泛读(这个一定慎用)、做题顺序、实战练习

在临考前的半个月,我开始了实战练习,实录于下。

1.时间:

每天下午两点开始做模拟题(记住,要和考试开始的时间保持一致,这是为了让你的身体每到这个时间便进入这种紧张状态),一如身临考场。完型不做,作文有时做有时不做。

2.做题顺序:

大阅读前两篇(20到30分钟)→翻译(25分钟)→大阅读后两篇(20到30分钟)→排序(20分钟)→大作文(25分钟)→小作文(10分钟)。

大家算算,以上耗时多久?最快仅仅需要两个小时!!当然,这是理想状态。在考场上,也许会慢一些,但是,一定要把时间控制在一定的阈值范围内。这样做半个月,任何一个人都可以做到“临危不乱”。

我想提醒一句的是,做题顺序是很重要的,实战训练更是极其重要。“纸上谈兵”不如“亲身践履”,陆放翁有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躬行后,你会发现,再也不会有做不完题目的担心,心态也会变得极其平和。

3.泛读大阅读:

大家也许已经发现,我把大阅读两两拆开,中间加入翻译,这是为了便于在考场上科学用脑。连续读四篇大阅读,真的会吃不消(切莫高估自己)。而“英译中”的思路,毕竟有所不同,毕竟会运用到母语,这样可以给大脑一个短暂的“休息”。

下面我要讲到泛读了,再次提醒大家,这个方法要慎用,不是对每个人都有用。我是因为自己亲身尝试,发现我用泛读的方法和精读的方法做大阅读,错误率持平。甚至于,泛读时错误率会低于精读,所以我才能在十分钟内做完一篇大阅读。

其实考研阅读很奇怪,对于某些思维跳跃太大的人来说,精读反而是致命的伤害,在下便属于那类人。看的信息越多、读得越慢、题目分析得越细致,反而错得越离谱,甚至百思不得其解。但是对于有一些人则不然。

如果读到这篇文章的同学有和我情况相似的,不妨试试泛读(但是泛读需要大量训练,不然很容易一败涂地),这是一种不是上天就会入地的方法,风险较大。另外,有一部分同学也可以尝试泛读和精读并举,有泛有精。为大

篇14:考研英语复习心得精选

距离我被自己报考的学校所录取,已经过去了两个多月。还记得两个多月前的那个下午,当看到自己的名字出现在录取名单上时,轻松与喜悦顿时涌上心头。这一幕虽然还是历历在目,但若现在再去回味当时的情境,却觉得那似乎已经被蒙上了厚厚的时间灰尘,反而更多的是回想起复习考研时那段辛苦却难忘的岁月。

关于考研英语,我将从单词、阅读、作文以及复习的时间安排四个大的方面,来谈谈自己对于考研英语的一些体会。在这四个大的方面中,也会提到复习用书等内容,而在最后,我将附上自己当时整理的英语作文以供大家参考。

一.单词

毫无疑问,单词是考研英语的基础以及最重要的一个方面,很难想象能在20%的单词都不认识的情况下看懂一篇英语文章,也很难想象能在对单词的用法以及多层意思把握不够的情况下写出一篇高质量的英语文章,因此对英语单词的学习以及温习应该贯穿于整个考研英语复习的过程。

自我感觉单词书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这本书对于某个单词多个意思罗列的详细程度以及例句的多寡。我自己当时用的单词书是朱泰祺编写的那本,不过在复习了一遍单词之后我就觉得这本书并不是非常好,不过当我又去书店翻了翻其它的单词书后,我发现许多考研英语单词书的质量其实是在一个水平线上。因此,我当时学习单词的工具,就是朱泰祺的那本书配合电子词典,到10月份的时候再辅以英语考试大纲。电子词典的作用是对单词书在单词的多个意思以及例句的欠缺方面有极大的补充;而大纲的作用是防止有自己没有复习到的单词出现,毕竟任何单词书的出版都是在大纲出来之前的好几个月。

个人认为,按照单词书的编排,进而将其中每个单词的每个意思都尽量地记住并不是学习英语的最佳方法,这一点从很多英语专业的学生或者外国语学院的教授身上就可以看出来。那些能熟练掌握英语听、说、读、写能力的人其实是尽量将自己置身于那种语言环境进而培养出强大语感的人。但我们也不难发现,很多英语能力强的人有时并不能取得一个非常高的考研英语分数。在这里,我们似乎能够隐隐约约地感觉出考研英语以及中国式教育的特点。

不管怎样,在英语方面,单词应该先行,建议最晚从4月份就开始进行(也就是说,到现在应该是已经过了两遍左右了),而且一直到考试的前夕,最好每天都能有一点时间来温习,并且最好能将英语单词总共过个好几遍,我自己应该是看了10遍以上,不过每个人的基础和记忆力有所不同,这个单词复习的时间量也是不同的。

当然,不管花在单词上的时间有多少,最终所要达到的效果是,大纲上的所有单词如果出现在某篇真题阅读中,不仅不应该有从来没有见过的感觉,而且最好是知道它在这一句话中具体是什么意思。

毫无疑问,学习和温习单词的目的是让自己能看懂考研试题上的文章,而考研英语阅读的难处之一就在于文章中的许多单词并不是用的它最常用的一个或几个意思,而这就反过来要求我们在复习单词的时候尽量能将那些经常出现在真题中且有多个意思、多种用法的单词完全掌握。不难发现,这呼应了上文中提到的单词书的选择以及电子词典的重要作用,因为一个不错的电子词典(电子词典不能太差,因为内容很少;但也不推荐Casio,因为贵,而且内容又过多,不过如果条件允许而且熟悉了它的操作了的话,Casio也许也不错)能让我们在看例句的同时知道一个单词不同意思的用法:要知道,仅仅去背某个单词有几个意思,然后这几个意思分别是什么是非常没有效率的,而且这样背的结果在阅读方面可能是知道了孤立的单词的意思但还是不能理解整个句子,而在写作方面是在写作文的时候不会用这个单词。不难发现,这种配合例句去理解单词的方法不仅对阅读大有裨益,而且对写作也很有好处,说不定哪个让你眼前一亮的例句会让你印象深刻,如果有合适的机会,将它改写在最终的试卷上会对分数有很大的帮助(关于写作,后文还会专门详述)。

如果说配合例句理解单词是复习单词的第一个方法的话,那么整合与串联便是另外两个方法。

这里所说的整合是将某个单词的多个意思进行归纳并压缩。我们不难发现有些单词在书上或字典上被罗列出了七八个甚至一二十个意思,这导致我们在复习单词时痛苦不堪。但如果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某个单词那些看似庞杂的诸多意思其实有很多都是接近的,如果我们在学习的时候能够按照自己的思维将其进行归纳、整理与压缩,例如将拥有十几个意思的单词整合成三、五个意思,那么我们学习的效率和记忆的牢靠性便会大大提高。

而串联是将有相似的意思或用法的不同单词放在一起学习,相信这一点很多朋友在之前就有相似的感受。在这里我提一下,这一点其实并不需要太刻意地去追求串联,当你将大部分单词都很好的掌握的时候,实现串联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在复习单词的过程中,应该有串联的意识。

篇15:考研英语复习心得

考研英语复习心得篇一

我的英语向来不是很好,但这次成绩远远高过上海交通大学的复试英语线,所以我觉得英语只要花时间,花功夫,不学好是不可能的(当然只是应试的“好”)。英语感觉也不太好的同学们可以看看我的这些经验。

考研英语感觉还是比六级难一些,但大家也不要害怕,我六级考了n次都没过,这次也是六级考研一起准备的,结果成绩都还可以。

一、阅读

考研比六级要高一个层次,句子都比较长,结构也复杂,而且常会考一些常见词的不常用的意思。

考研阅读的选项比较难,常常感觉是有两个你都觉得对,但要选一个最好的。六级的一般问得比较直接。

考研阅读比较长,当然花费的时间是15分钟左右。六级是9分钟一篇。

提高阅读没有捷径,只能多练,英语不可能在短时间学好。不要听那些辅导班的宣传,什么技巧都没用,最多去要些他们的宣传资料,比如新增词汇、常考词汇等。

还有,我觉得阅读就是一种感觉,刚开始读的时候感觉有些吃力,但做多了感觉就好了,并且要坚持天天做,特别是刚开始复习的时候。慢慢的,就会没有了对考研阅读的抑郁心理,你的阅读就有进步了。强烈推荐张锦芯的《阅读200篇》。

二、词汇

词汇是基础中的基础,没有一定的词汇量是不可能提高阅读和写作的。

英语复习刚开始就要从词汇看起,早点看。我看的是《星火词汇速记与难句突破》,暑假前应该就看完一遍了,一遍是不可能记住的,但我的口号是,忘了再记,记了会忘,忘了还记,千锤百炼。这是我最大的体会。

看了第一遍后,不用着急看第二遍,应该结合阅读中的出现的生词反复记,考纲上的词很多不太可能考的,你要把时间花在那些常看到但还不会的生词上。这样投入的回报率会更高一些。

我复习时,把阅读时遇到的生词都记在一个本上,有的还分一下类,主要是义近词,形近词。还要注意的就是比如历年真题词汇、高频词汇、新增词汇、专业分类词汇等,这些网上都有,没事时可以看看。

另外,完型和翻译这两个题型是练词汇和阅读的副产品,考前做模拟题时做做就可以。

三、写作

写作是个需要年头的东西,我没什么好的办法,感觉上只能多练,可是我认为写作这东西光自己天天写没什么用,最好是有一个老师能帮你改一下,会好很多。

我主要是看了看那本《万能作文》,可是最后感觉用处不大,还是平时没事多练练吧,至少那些常用句和常用词到写的时候能知道怎么拼,再会写些定语从句等。

要研究老师的判卷心理,老师花3分钟判一篇,不可能看太细,他也就大概看一下,只要你没有低级错误,有一些长的复合句,加上段落清晰(开头结尾可以背背那些范文,还有就是一些过渡性的连接句子),就能得个中等分。

四、新题型

7选5这个题我练了一本胡敏编的《新题型速战速决》,还可以。我没怎么练小作文,因为我觉得这个东西也不难写,才100字,把那些开头结尾的套路一写,也剩不了多少让你发挥的了。

五、英语复习推荐时间表

8月底前,看一遍《星火词汇速记与难句突破》。

10月底前,张锦芯《阅读200篇》要做完。

11-12月,做《胡敏新题型》那本书,做真题(也就近两年的),做模拟题(我做的是张锦芯的《模拟考场》,感觉凑合)。

平时,找机会看看大作文。

考前,再看应用文写作。

对于英语基础不好的同学,要注意的是,英语是有一个连贯性的感觉的,不能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英语就要保持感觉,每天都要看。早点开始看,因为到最后,就不能把时间主要放到英语上了。

[]考研心得

考研心得

考研英语范文

大专考研心得

考研的心得

大学英语四级听力经验总结

考研英语试题答案

考研英语投诉信范文

考研英语作文模板

考研英语作文

关于考研英语心得经验总结(共15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关于考研英语心得经验总结,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