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wan”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2,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2,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这棵老橡树”的象征意义。
2、品味感情强烈的诗句。
二、重、难点:
1、重点:老橡树的象征意义。
2、难点:品味诗句。
三、课时划分
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
一)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遮蔽(zhēbì)参天(cān)心弦(xián)拯救(zhěng)
2、解释下列词语:
遮蔽:掩藏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心弦:指受感动而起共鸣之心。
拯救:救。
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也不干。
3、教学程序
把教学过程分成五个栏目
1)写作背景简介
2)配乐朗诵
通过配乐朗诵、自由朗诵、集体朗诵、个人朗诵等方式,品味强烈的思想感情。
3)学海泛舟
学生讨论品味诗句,体会感情
1、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
义正辞严地喝斥“樵夫,别砍那棵树!”不许你碰他一根树枝,“我”以那棵树的保护者自居,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它,毁灭它。
2、原谅我愚蠢的泪水,让那棵老橡树留着!
作者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让那棵老橡树留下。“我”可以不顾自尊流泪乞求,可以看出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男儿有泪不累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别人看来“愚蠢”的眼泪,对诗人来说那是发自的真实感受。
3、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称老橡树为“老朋友”,时刻牵挂着老朋友的安危。这里用了一个非常生动贴切比喻,“就像你的树皮与你连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4、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表示了只要“我”还在,就要誓死保卫那棵树,与它共存亡的决心。
1、说说诗人为什么会对这棵老橡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因为这棵树给我留下太多的美好回忆。它是我祖先亲手种下,现已长成参天大树,孩提的我常在它的树荫下玩乐、嬉戏,在这里妈妈吻过我,爸爸抚摸过我。一切美好的回忆都与它有关,所以我对这棵老橡树有着深厚的感情。
2、这首诗表达作者的什么愿望?
诗作者希望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珍视。
实话实说
我为绿化做什么?(由学生即兴演讲)
书海拾贝
1、由学生小结本节课自己学习心得(回顾本课中接触掌握了哪些新知识,有何收获)
2、根据课文内容,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语按行为、品质、心理等类型加以归类积累,并要求同学选取课后练习中五个词语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短文。
篇2:《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体会这棵老橡树的象征意义。
2、品味感情强烈的诗句。
二、重、难点:
1、重点:老橡树的象征意义。
2、难点:品味诗句。
三、课时划分
一课时
四、教学设计
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遮蔽(zhē bì) 参天(cān) 心弦(xián) 拯救(zhěng)
2、解释下列词语:
遮蔽:掩藏
参天:(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心弦:指受感动而起共鸣之心。
拯救:救。
无所事事:闲着什么事也不干。
3、教学程序
把教学过程分成五个栏目
1)写作背景简介
2)配乐朗诵
通过配乐朗诵、自由朗诵、集体朗诵、个人朗诵等方式,品味强烈的思想感情。
3)学海泛舟
学生讨论品味诗句,体会感情
1、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
义正辞严地喝斥樵夫,别砍那棵树!不许你碰他一根树枝,我以那棵树的保护者自居,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它,毁灭它。
2、原谅我愚蠢的泪水,让那棵老橡树留着!
作者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让那棵老橡树留下。我可以不顾自尊流泪乞求,可以看出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男儿有泪不累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别人看来愚蠢的眼泪,对诗人来说那是发自的真实感受。
3、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称老橡树为老朋友,时刻牵挂着老朋友的`安危。这里用了一个非常生动贴切比喻,就像你的树皮与你连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4、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表示了只要我还在,就要誓死保卫那棵树,与它共存亡的决心。
1、说说诗人为什么会对这棵老橡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因为这棵树给我留下太多的美好回忆。它是我祖先亲手种下,现已长成参天大树,孩提的我常在它的树荫下玩乐、嬉戏,在这里妈妈吻过我,爸爸抚摸过我。一切美好的回忆都与它有关,所以我对这棵老橡树有着深厚的感情。
2、这首诗表达作者的什么愿望?
诗作者希望唤起人们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和对自然的珍视。
实话实说
我为绿化做什么?(由学生即兴演讲)
书海拾贝
1、由学生小结本节课自己学习心得(回顾本课中接触掌握了哪些新知识,有何收获)
2、根据课文内容,把自己认为优美的词语按行为、品质、心理等类型加以归类积累,并要求同学选取课后练习中五个词语写一段100字左右的短文。
篇3:《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诗的内容,理解诗的主题思想。
2、培养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人感情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3、学习这首诗,理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并在实际生活中创造美。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人在诗中寄托的感情。
难点:探讨诗歌的主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多媒体播放新闻片段:土地沙漠化、沙尘暴肆虐、洪水泛滥、水资源减少等等。而与时同时,无知的人们仍然肆意砍伐。同学们,你们想对那些肆意砍伐的人们说什么话?
(学生自由回答,围绕 环保 。)
2、简介作者及写作背景。
二、学生自由诵读诗歌。初步掌握诗的内容。
三、听朗读录音,注意节奏,领会诗的思想感情。
四、品读第一节。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想一想,诗人为什么会发出 樵夫,别砍那棵树 的呼喊?
因为诗人与老橡树有深厚的感情。
2、请找出诗中哪些句子表达了诗人与这棵老橡树之间的深厚感情?
学生回答。
3、本节诗写的是什么?
写出了 樵夫,别砍那棵树 及其原因。可看出 我 和 那棵树 的关系密切。
4、第一节在全首诗起了什么作用?
开篇入题。
五、品读第二节。
1、第二节写了哪些原因呢?
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 --贡献大; 它的根已在土里扎牢 --扎根牢;
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已成材。
2、此时,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是怎样的?
动情地责问。
六、品读第三节。
1、指名学生朗读。
2、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又起了什么变化?为何?
苦苦地恳求;
因为那有诗人美好的童年,有诗人美好的回忆。
3、小结:诗人一次又一次地要求樵夫别砍那棵树,由此诗人对老橡树的感情可见一斑。
七、品读第四节。
这节诗写的是什么?
这节,诗人先是对老橡树诉说衷情,表明自己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然后转向樵夫,这时诗人的态度有所变化。随着感情的加强,语气也由最初的平和劝说,到后来的真诚恳求,再转为最后的严厉警告: 樵夫,离开那地方 , 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
八、探讨诗的主题。
形式:分小组讨论
2、根据你的理解,自由地把诗歌有感情地读几遍,并且背诵下来。
篇4:《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设计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日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早在170多年前的美国记者、诗人乔治•珀金斯•莫里斯,他的《樵夫,别砍那棵树》这首诗中的“樵夫,别砍那棵树”这句话,就被现在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作为宣传环保的口号而广泛运用,最初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情感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二、作者及背景简介
19世纪代,作者就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但他最著名的还是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首诗。由于工业和城市的扩展取代了乡村的景象,人们便十分珍爱这首诗,它既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甚至那些从未读过此诗的人也知道它的题目,并在环境保护主义成为_运动之前,把它作为环境保护主义态度的简便方法。
三、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诵读诗歌,初步掌握诗的内容。
2、听朗读录音,注意节奏,领会诗的思想感情。
3、全班齐声读,理解诗人情感的过程。
四、赏析诗歌
1、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节,想一想,诗人为什么会发出“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呼喊?
明确:因为诗人与老橡树有深厚的感情。
2、请找出诗中哪些句子表达了诗人与这棵老橡树之间的深厚感情?
学生回答。
3、本节诗写的是什么?
明确:写出了“樵夫,别砍那棵树”及其原因。可看出“我”和“那棵树”的关系密切。
4、第一节在全首诗起了什么作用?
明确:开篇入题。
5、第二节写了哪些原因呢?
明确: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贡献大;“它的根已在土里扎牢”——扎根牢;
“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已成材。
6、此时,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是怎样的?
明确:动情地责问。
7、指名学生朗读第三节。诗人对于樵夫的态度又起了什么变化?为何?
明确:苦苦地恳求;因为那有诗人美好的童年,有诗人美好的回忆。
8、小结:诗人一次又一次地要求樵夫别砍那棵树,由此诗人对老橡树的感情可见一斑。
9、朗读第四节。这节诗写的是什么?
明确:这一节,诗人先是对老橡树诉说衷情,表明自己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然后转向樵夫,这时诗人的态度有所变化。随着感情的加强,语气也由最初的平和劝说,到后来的真诚恳求,再转为最后的严厉警告:“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五、深入探究
1、老橡树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明确:老橡树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纯真童年的向往、对往事的追忆……
2、作为一首抒情诗,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作者对老橡树感情逐渐深入,对樵夫态度就愈加强硬。
3、作者对樵夫的态度越来越强硬,那是因为作者对老橡树的感情越来越深,那么,你能体会到作者对橡树怀着怎样的感情吗?
明确:喜爱,依恋,赞美。
4、诗歌中作者仅仅是表达对橡树的感情吗?你能否把主题想得更深远,更广阔吗?
明确:对自然的珍视,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等。主题不唯一,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看了“《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设计”的还看了:
1.《妙笔生花》优秀教案设计
2.初中语文《春》优秀教案设计
3.《沁园春雪》优秀教案设计
4.《蒲公英》语文优秀教案设计
5.关于《今天我当家》教案设计
6.三年级上册《寓言两则》教案设计
篇5:《樵夫,别砍那棵树》 教案教学设计
樵夫,别砍那棵树 (一根树枝也别碰) DD平和劝说
樵夫,别砍了 (让那棵老橡树留着)DD真诚恳求
樵夫,离开那地方 (你的斧子别伤着它)DD严厉警告
篇6:《樵夫,别砍那棵树》 教案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理解作品表达的主题
2、体会诗歌中反复修辞方法的作用
二、课时安排 1课时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在人类日益关注自己的生存环境的今天,我们不能忘记早在170多年前的美国记者、诗人乔治珀金斯莫里斯,他的《樵夫,别砍那棵树》这首诗中的“樵夫,别砍那棵树”这句话,就被现在的环境保护主义者作为宣传环保的口号而广泛运用,最初这首诗是想表达什么情感呢?我们一直来看看。
(二)作者及背影简介
19世纪代,作者就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但他最著名的还是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这首诗。由于工业和城市的扩展取代了乡村的景象,人们便十分珍爱这首诗,它既唤起了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甚至那些从未读过此诗的人也知道它的题目,并在环境保护主义成为政治运动之前,把它作为环境保护主义态度的简便方法。
(三)教师示范朗读
1、要求学生认真听准字音,把握诗歌的主要内容。
2、想一想,作者为什么会对一棵老橡树怀有那么深厚的感情?
(四)初步赏析诗歌
1、自由朗读课文一遍。
2、自由发表对这首诗的主题的理解。
因为思考问题的角度的不同,学生可能会出现多种理解,只要言之有理就行,不必拘泥于一种理解。
3、作为一首抒情诗,课文中作者的感情是怎样变化的?
明确并板书:樵夫,别砍那棵树 (一根树枝也别碰) DD平和劝说
樵夫,别砍了 (让那棵老橡树留着)DD真诚恳求
樵夫,离开那地方 (你的斧子别伤着它)DD严厉警告
作者对老橡树感情逐渐深入,对樵夫态度就愈加强硬。
(五)深入赏析诗歌
1、老橡树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明确:老橡树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的向往、对往事的追忆……
2、作者对老橡树感情的表达是自然而直白的,质朴中见真诚,通俗中见深情,注意诗歌的这种语文特点。
学生可自由发表对诗歌表现形式和语言特色的见解。
3、关于诗歌主题
学生可以从不同角度提出自己的看法,建议多角度思维,开展讨论研究,引导他们联系实际谈感受。
(六)拓展延伸
学生交流课前收集的作者的其他诗歌,评价诗人的写作风格。
(七)布置作业
1、课外阅读国内外作家的诗歌。
2、学习创作诗歌。
板书设计
篇7:樵夫,别砍那棵树阅读及答案参考
一根树枝也别碰!
我年轻时它遮蔽过我,
现在我得保护它。
这树是我先祖亲手种在他的小屋边,
樵夫,让它立在那儿,
你的斧头别伤了它!
那棵熟悉的老树,
它的光荣和名声
已传遍各处,
你还要将它砍下?
樵夫,别砍了!
它的根已在土里扎固;
哦,别砍那棵老橡树,
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
当我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小孩,
我就常到它凉爽的树荫里;
我的姐妹也来到这里,
尽情欢乐,尽情嬉戏;
我妈妈在这里吻过我,
我爸爸在这里将我的手抚摸,
原谅我愚蠢的泪水,
让那棵老橡树留着!
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
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野鸟在这儿歌唱时,
你还会把树枝弯下,
老树啊!你还能顶住狂风暴雨!
樵夫,离开那地方;
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
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问题探究】
1、那棵树与我有着怎样的关系?请简要概述。
2.第2节中它的光荣和名声,指的是什么?
3.第3节可以看出橡树能勾起作者怎样的情思?
4.老树啊!你还能顶住狂风暴雨!中的狂风暴雨比喻什么?
5、这首诗表面是写对一棵树的感情,实际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简要谈谈。
⒍我年轻时它遮蔽过我,我现在得保护它,我现在保护它仅仅是因为它曾经遮蔽过我吗?为什么
⒎ 原谅我愚蠢的泪水,诗人为什么流泪?
⒏诗中的老橡树有着深刻的象征意义,说说你的理解。
⒐细读全诗,说说诗人的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⒑这首诗被作为环境保护的`口号,请你为保护环境也拟一条标语。
参考答案
1曾经使我阴凉,让我回忆美好的童年。
2光荣和名声是指树为人类、为自然作出过巨大贡献。
3对童年生活的美好向往,对亲人的无限敬爱。
4.比喻 比喻生活中所遇到的一切坎坷和不幸。
5、实际唤起了对无忧无虑童年生活的向往,对手足亲情的追忆,对美好生活的寄托。
⒍不仅仅只是遮蔽过我,它还给了我美好生活的回忆,保护它,就是坚守这份美好。⒎诗人被树下的美好生活所感动,流下了泪水,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樵夫,可见诗人对老树的深厚感情。这泪水在别人看来可能是愚蠢的,但它是诗人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
⒏老树象征着小时候的美好时光,象征着家庭的温馨,也象征着一切美好的东西。
⒐开头是义正词严的制止,退而恳求,再发展到近乎哀求,最后诗人表示要誓死保卫未老橡树,与它共存亡。
⒑如:①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②请爱护这片圣洁的净土。 ③绿色,生命的色彩,保护环境,高尚的举止。 ④手上留情花自在,脚下留情草如茵。
篇8:樵夫别砍那棵树课文练习题
樵夫别砍那棵树课文练习题
这是一首别具特色的抒情诗。诗人以深情的语言,表达了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挚情感,同时也唤起了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劝说樵夫“别砍那棵树”。
一、基础知识
1、给红色的字注音。
┏参天( ) ┏弦月( )
┗参差( ) ┗炫彩( )
┏拯救( ) ┏眩目( )
┗遮蔽( ) ┗心弦( )
2、给下列字组词。
┏蔽( ) ┏樵( )
┣敝( ) ┣憔( )
┗弊( ) ┗瞧( )
3、形近字
┏蔽:隐蔽 ┏嬉:嬉戏 ┏吻:吻别
┗敝:凋敝 ┗嘻:嘻哈 ┗勿:勿进
┏樵:樵夫 ┏拯:拯救 ┏绕:缠绕
┗焦:焦急 ┗蒸:蒸饭 ┗饶:饶命
4、词语解释。
【遮蔽】 课文中是遮挡庇护的意思。
【参(cān)天】 (树木等)高耸在天空中。
[注意]“参”是多音字,还可以读作“shēn”(人参)、“cēn”(参差)。
【无所事事】 闲着什么事也不干。
【心弦】 课文中指受感动而产生共鸣的心。
5、选出标点符号用得正确的一项( )
A.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霄里去了。
B.在放暑假时,我还自学了语文、历史、化学、生物、物理……等。
C.他站起来问:“老师,‘祸不单行’的‘祸’是什么意思?”
D.我不知道他去车站接谁?
6、文学(文体)常识
作者乔治?珀金斯?_________是_________国记者、_________(称谓)。曾当过《纽约镜报》的编辑。
【参考答案】 1、cān cēn xián xuàn zhěng bì xuàn xián
2、遮蔽 敝帚自珍 作弊 樵夫 憔悴 瞧不起
5、答案:C
解析:括号和破折号都有解释说明的作用,但二者的用法是不同的。当解释说明的词语比较重要,是正文的一部分,对文章有较大的影响,必须说出时,就用破折号;否则,就用括号。故A项的破折号应改为括号。省略号就表示“等”、“等等”,所以省略号后面不必再用“等”、“等等”;或者用了“等”、“等等”就不再用省略号。故B项不正确。有的句子虽然含有疑问词(谁、什么、怎样等),但并非真正发问,而是表达一个陈述语气,因而应用句号。故D项不正确。引文之内又有引文时,外面的一层用双引号,里面的一层用单引号。(倘若单引号之内又有引文,那又要用双引号)。故C项正确。
6、莫里斯 美 诗人
二、课文学习
1、阅读这首诗,选出理解、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这是一首抒情诗,形式活泼,语言质朴,富有浓厚的乡村气息。
B. 这首诗共四节,每节8句,诗句长短不一,灵活多样,既有利于感情的表达,又使人读起来琅琅上口,具有参差之美。
C. 这四节诗主要写诗人不让樵夫砍那棵树的原因。诗人先是对老树诉说衷情,随着诗人感情的加深,诗人对樵夫的态度也有所变化。
D. 这首诗诗人不让樵夫砍那棵树的理由有两种:一是诗人对它真挚的情感;二是诗人呼吁人们要保护环境。
【明确】D
【解析】这首诗本身是写诗人对这棵老树的感情,在这棵老树身上,也寄托了诗人美好的回忆。在诗人那个年代,工业还未造成污染,因此诗人写这首诗不是针对环境保护问题,故答案D项是错误的'。
2、说说诗人为什么会对这棵老橡树有如此深厚的感情?
【明确】因为这棵树给我留下太多的美好回忆。它是我先祖亲手种下,现已长成参天大树,孩提的我常在它的树阴下玩乐、嬉戏,在这里妈妈吻过我,爸爸抚摸过我。一切美好的回忆都与它有关,所以我对这棵老橡树有着深厚的感情。
3、这是一首抒情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明确】抒发了诗人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之情。
【解析】从第一节“这树是我的先祖亲手种在他的小屋边”,和第三节写我们一家在橡树下度过的美好时光的描写中可以看出。
4、这首诗中的“橡树”是只指橡树,还是另有所指?还是包括以上两种意思?请写出你的观点及理由。
【明确】这首诗表面上是写一棵老橡树,表达了对一棵老橡树的真挚感情,实际上,在这棵老橡树的身上,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诗人力图通过一棵老橡树唤起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
【解析】歌颂某一事物的诗,大都是为了表达作者的某种目的,抒发某种感情。回答这样的问题,还要注意,不能单纯地肯定一方,否定另一方,要全面衡量,做出客观的结论。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5、品味诗句,体会诗人对老橡树的感情。
(1)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
【明确】义正辞严地喝斥“樵夫,别砍那棵树!”不许你碰他一根树枝,“我”以那棵树的保护者自居,不允许任何人伤害它,毁灭它。
(2)原谅我愚蠢的泪水,/让那棵老橡树留着!
【明确】作者用近乎哀求的口吻请求让那棵老橡树留下。“我”可以不顾自尊流泪乞求,可以看出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在别人看来是“愚蠢”的眼泪,对诗人来说那是发自内心的真实感受。
(3)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明确】称老橡树为“老朋友”,时刻牵挂着老朋友的安危。这里用了一个非常生动贴切的比喻,“就像你的树皮与你连在一起”,谁也离不开谁。
(4)当我还能伸手拯救它时,/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明确】表示了只要“我”还在,就要誓死保卫那棵树,与它共存亡的决心。
6、诗人劝说樵夫的语气是怎样加强的?
【明确】第一节以平和的语气劝说“你的斧头别伤了它!”,第二节以动情的语调责问“你还要将它砍下?”,第三节以真诚的口吻恳求“让那棵老橡树留着!”,第四节以严厉的命令口气警告“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7、对文章结构的理解
【明确】
(1)文章结构图
┏ 不让砍的理由------语气变化 ┓
┃ ↓ ↓ ┃
┃ 树阴遮“我”,先祖亲种--平和劝说 ┃
┃ ↓ ↓ ┃
樵夫,别砍那棵树 名振四海,根深叶茂---动情责问 ┣ 真挚感情 强烈呼吁
┃ ↓ ↓ ┃
┃ 手足亲情,大树见证---真诚恳求 ┃
┃ ↓ ↓ ┃
┗ 虽然年老,仍能发热---严厉责问 ┛
(2)段落分析
诗歌内容很直观,语言也很通俗晓畅。全诗共四节。首节,开篇入题:“樵夫,别砍那棵树!/一根树枝也别碰!”发出了真诚的呼吁。为什么呢?诗人在接下来的几句诗中说出了自己的理由:“我年轻时它遮蔽过我,/现在我得保护它”,而且“这树是我先祖亲手/种在他的小屋边”。次节,承接首节,进一步说明不让樵夫砍那棵树的原因--“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它的根已在土里扎固”;而且“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诗人动情地责问樵夫:对这样的老树“你还要将它砍下”?第三节,诗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回忆起一家人在树阴下度过的美好时光:“我的姐妹”曾在树下“尽情欢乐,尽情嬉戏”;“我妈妈在这里吻过我”,“我爸爸在这里将我的手抚摸”。想到这些,诗人不禁泪水涟涟,简直就是在恳求樵夫:“让那棵老橡树留着!”诗人对老橡树的感情可见一斑。末节,诗人先是对老橡树诉说衷情,表明自己对老树的深厚感情。然后转向樵夫,这时诗人的态度有所变化。随着感情的加强,语气也由最初的平和劝说、后来的真诚恳求,转为最后的严厉警告:“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这首诗本身是写自己对一棵老树的感情,实际上它所唤起的是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在这棵老树身上,寄托了诗人所有美好的回忆,具有深刻的象征意义。当然不同的读者在老橡树身上可以发现不同的东西,对于诗歌主题也会有不同的理解。
三、深入探究
简析这首诗的写作特点
【明确】
(1)语言通俗晓畅。诗人没有空洞的说教,而是似在与朋友娓娓而谈。如“樵夫,别砍那棵树!”、“樵夫,别砍了!”、“让那棵老橡树留着!”等,作者全然没有居高临下的指责,用这种明白如话的说法表达自己的情感。
(2)感情真挚。作者恳求樵夫别砍那棵树,理由是他对橡树有着深厚的感情。“我年轻时它遮蔽过我,现在我得保护它”写自己的责任感;“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是对老树的赞颂;回忆起一家人在树阴下度过的美好时光,更是情难自禁,泪水涟涟;“老朋友,我的心弦紧绕着你”表明与老橡树关系密切等等。作者在叙述时抒发了自己真挚深沉的感情,最后上升到顶点,转为严厉警告:“樵夫,离开那地方”,“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加入初二学习小组 更多超值免费资料不容错过!
四、迁移训练
课内阅读
当我还是个无所事事的小孩,
我就常到它凉爽的树阴里;
我的姐妹也来到这里,
尽情欢乐,尽情嬉戏;
我妈妈在这里吻过我,
我爸爸在这里将我的手抚摸。
原谅我愚蠢的泪水,
让那棵老橡树留着!
老朋友,我用心弦紧绕着你,
就像你的树皮一样与你连在一起!
野鸟在这儿歌唱时,
你还会把树枝弯下,
老树啊!你还能顶住狂风暴雨!
樵夫,离开那地方
当我还能伸开手拯救它时,
你的斧子别伤着它。
1.分别概括这两节诗的内容。
2.“原谅我愚蠢的泪水”,作者泪从何来?
3.“野鸟在这儿歌唱时,你还会把树枝弯下”使用的修辞手法是______________。
4.从全文看,橡树起到了哪些作用?
5.(探究题)写出你对橡树的象征意义的理解。
答案
1.第一节:诗人回忆起自己的童年,回忆起一家人在树阴下度过的美好时光。
第二节:诗人表明自己对老橡树的深厚感情并严厉警告樵夫。
解析:意思对即可。
2.作者回忆起一家人曾在老橡树下度过的美好时光,而今这棵老橡树就要被砍掉了,无限伤感,所以才会落泪。
解析:这句位于段末,又是“泪水”,所以一定要认真阅读这节诗,加以适当概括即可。
3.拟人。
4.①全文的线索,贯穿全文。 ②是作者感情的寄托,抒情的依据。
5.①用橡树象征对先人的怀念。“这树是我先祖亲手种在他的小屋边”,如今“它的光荣和名声已传遍各处”,“它现在已是参天的大树”,还给我带来许多欢乐,这一切都是先人所赐,正所谓前人栽树,后人乘凉。
②用橡树象征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的童年生活的向往。自己曾在橡树下乘过凉,与姐妹“欢乐”,“嬉戏”过,妈妈吻过,爸爸将我抚摸过,留下了无穷无尽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忆。看见橡树,就想起了姐妹童年。
篇9:《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语文版八年级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把握诗的内容,理解诗的主题思想。
2、理解诗人对美好生活的回忆,培养学生对美的追求与向往,并在实际生活中创造美。
3、培养学生在朗读中理解诗人感情的能力,提高学生阅读鉴赏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把握诗歌朗诵技巧。
难点:领会诗歌寄托的感情。
教学时数1课时
一、导入
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纪弦的诗歌《一片槐树叶》,这片槐树叶触发了作者什么感情?(对祖国的思念)其实,在生活中,也常常有这样的事物触动我们的思绪,比如搁置在箱底的一个布娃娃,一辆玩具车,甚至一本书,一支笔,都可能引起我们的对往事的回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新课,感受一棵老橡树给作者的触动。
二、听老师范读,注意朗读技巧。
朗诵技巧:①停顿②重音强调重音不同,表达的意思也往往不同
③速度表现激动、愤怒等内容速度较快;悲伤失望、哭泣等内容速度较慢。
④语调升降就是抑、扬、顿、挫的搭配。
高升调,表示鼓励、号召、反问等感情;
降抑调,表示果敢、坚决、自信等感情;
平直调,表示一般叙述、冷淡、庄严;
曲折调,表示怀疑、讽刺、双关等复杂的感情。
音调的高低--音量的大小--声音的强弱--速度的快慢
(第一次齐读)
情感要充沛:对老树要深情,对樵夫要立场鲜明。
三、整体感知
1、通过预习和朗诵,你能不能理解
诗人为什么会发出“樵夫,别砍那棵树”的呼喊?
明确:因为诗人与老橡树有深厚的感情。
2、诗中哪些句子表现了诗人与老橡树之间的深厚感情?
在文中圈划句子。
按诗节可以归纳为4方面
我和老树关系久远。名扬四海,根深叶茂。
老树见证美好往昔。我与老树血脉相连。
(老树是作者往昔生活的一个背景,它承载着作者和亲人温馨生活的记忆)
3、老橡树在作者心中是什么形象?
(老橡树成了庇护者,是欢乐的源泉,是美好生活的见证者,朋友、亲人)
4、为了保护这么一棵意义重大的老橡树,作者在诗歌中多次呼喊“樵夫,别砍那棵树”,作者劝说的态度、语气有什么变化?
平和真诚,老树和我关系久远。(娓娓叙说)
动情责问名扬四海,根深叶茂赞美老树,责问樵夫
苦苦恳求回忆老树见证美好往昔
严厉警告直诉衷情,血脉相连,情感强烈
平和劝说--动情责问--苦苦恳求--严厉警告
随着他对老橡树感情逐渐深入,对樵夫态度就愈加强硬。
(作者把对老树的深情转化为誓死保卫它的力量)情感逐步升华
朗读要求:
你还要将它砍下?(反问)加重语气,高升语调。
流泪恳求。(语速较慢,语调低沉)
严厉警告,(语调下降、掷地有声、表明坚决态度)
展示学习成果,请一生读。
五、小结
作者强烈要求保护这棵老橡树,实际上是想要留住些什么东西?
保留对美好往事和珍贵情感的记忆。(对先祖的记忆,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童年生活记忆。)珍视那些承载了自己情感和记忆的事物!
六、拓展延伸:
这首诗自1830年发表以来一直很流行。当时美国正处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狂飙突进的时期。先进技术带动整个国家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工业社会。工业和城市的扩张破坏了乡村的景象,现代文明强烈冲击了人们传统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观念,在新事物层出不穷又转瞬即逝的时代,人更加怀念往日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所以人们就特别珍爱这首诗。
其实我们中国现在也处在类似的历史阶段,我们的生活日新月异,我们在现代化的路上一路狂奔。但是,大家有没有想过,如果有那么一天,
当门前的大树被移走之后,你还记得回家的路吗?
当古街、老房子被拆迁的时候,我们到哪里去寻找往日生活的痕迹呢?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个短片,这个短片是陈凯歌导演拍的《百花深处》,故事讲的是北京老居民冯先生请几个工人帮他搬家的故事。这个冯先生是个疯子。请大家思考影片和诗歌的内在联系。
1、你能理解这个短片的内容吗?为了建设新城区,老城区的小巷、四合院都被拆迁了,而老居民却仍然对过去那些老屋旧巷记忆犹新,念念不忘。
2、歌和短片的共同点:
都表达了对承载人类情感和记忆的事物的珍视。
(百花深处是冯先生生活过的地方,寄托了他对往日生活的记忆:
正如老橡树是作者往日生活的见证者,它承载着许多美好的记忆)
3、片通过哪些事物来表达冯先生对往日的追忆?
大树、花瓶、铃铛和水墨画里场景
4、诗歌和短片中的事物有什么不同遭遇?
橡树还在,作者劝说樵夫,希望能拯救它。
百花深处胡同和那些四合院,已经被移为平地,只留下冯先生无限哀婉和落寞。
在城市化的进程中,我们享受到了现代化的便捷和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但是许多类似老橡树,百花深处胡同这样承载这人类情感和记忆的事物正在逐步消失,传统生活和现代化进程是否完全对立呢?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呢?
文化宣传、立法、实际保护(城市规划时保留他们、修缮、维护)
1、瑞典的斯德哥尔摩,它的老城区已有7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免受战争的破坏而保存良好,现在保持着古香古色的风格。这里有中世纪建筑物,街道狭窄,一派古城风貌。老城的中央广场还保留着一口古井,据说这是几百年前供居民饮用的惟一一口淡水井。夕阳西下时,夕阳年龄的人们在握手楼下沉思、发呆的生命状态。
2、台湾路的保护3、欧洲许多城市保留存储了大量历史记忆的老街旧巷,是非常普遍的现象。他们甚至有法律规定,不能随意改变建筑的外观,即使是私人住宅。
4、桂溪花园里的那座庙。
文化保护:
免费开放博物馆,让人们了解过去的生活方式和社会风貌。
国家把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被设为法定节日,
这些都是是对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对传统文化的保护。
我们保护老橡树、保护古街旧巷、重视传统节日,
实际上是对我们传统生活方式的尊重和关照!
总结:通过刚才的探讨,我们再回头来看课文里的诗歌,如果还有人把这首诗的主题仅仅理解成宣传环境保护,你有什么看法呢?
(它唤起了人们对往事的追忆,对先人的怀念,对手足亲情和无忧无虑童年生活的向往。对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的留恋,对乡村生活、传统生活的珍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年节家庭聚会,夏夜庭院树下乘凉聊天)
八、布置作业:
如果说老树是作者美好生活的记忆,建筑是一个城市的记忆,文化是一个民族的记忆,
那么,有没有什么事物承载着你的情感和记忆呢?请自拟题目,模仿课文写一首小诗,抒发你的感受。
篇10:《樵夫,别砍那棵树》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樵夫,别砍那棵树》导学案(语文版八年级下册)
1.理解作品表达的主题;
2.体会诗歌中反复修辞手法的作用。
这是一首外国诗,反复读,读懂作者的感情。
一课时
一 自主学习
(一) 文学常识
乔治.珀金斯.莫里斯 国记者、诗人。他最著名的还是他多愁善感的诗,其中最主要的一首就是《樵夫,别砍那棵树》。由于工业和城市的'扩展取代了乡村的景象,人们便十分珍惜这首诗,它既唤起人们对过去的怀念,又是对“进步”的一种有礼貌的抗议。
(二) 自己朗读课文
注意表达好作者对这棵老橡树的真挚感情,尤其注意四节诗中作者语气的变化。
(三)品读诗歌
这是一首抒情诗,根据老师给的提示,补全下面的空格
语 言 要 求 态 度
樵夫,别砍那棵树
真诚恳求
你的斧子别伤着他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作者对老橡树的感情 ,对樵夫的态度 。
老橡树有怎样的象征意义?
从这首诗中,你读到了什么?
一、能力拓展
我们这个单元共学了五首诗,根据你学到的知识,试着写一首小诗。
★ 那棵树八年级作文
★ 窗外的那棵树散文
★ 那棵树为优秀作文
★ 树教案
《樵夫,别砍那棵树》教案2(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