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嗨家族”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8A Unit 3全部教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8A Unit 3全部教案,供大家阅读参考。
- 目录
篇1:百分数部分全部教案
百分数部分全部教案
教案(序号 2 )课题分数、小数化百分数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备课日期11 月 10 日教学目标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和小数化百分数的方法,能正确地把分数或小数化成百分数。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小数和百分数的来年系,培养学生应用旧知识和探索新规律的能力。教学重难点分数、小数话成百分数的方法。教学准备幻灯片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 复习百分数 二、 新授 三、 课堂练习 四、 小结五、 作业1、什么叫百分数?谁能写出几个百分数?2、复习题,学生练习。问:小数怎样化成分数的?分数怎样化成小数的?小数可以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分数化成小数只要用分子除以分母。3、引入新课 1、教学例1A、你能把这些小数直接写成分母是10、100、1000……的分数吗?改写成这样的分数后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能不能再改写成百分数呢?学生试一试。B、生口答改写过程。说说是怎样想的。(改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C、找规律仔细观察每题中的小数和化成的百分数,并把化成的百分数与小数比较,有什么变化,想一想怎样把小数很快化成百分数。说说把上面板书补充成:小数――百分数:小数点向右移两位,添上百分号。2、练一练 1 上下练习3、教学 例2A、想一想,我们用什么办法比较方便地把这些分数化成百分数?B、试一试,能不能把分数化成小数,再按上面的方法化成百分数,如果遇到困难,可以看书例2。C、口答改写过程,。结合说明分数化成小数,除不尽的一般保留三位小数,并且这一步要用约等号。D、小结方法。问:我们是怎样把分数化成百分数的?4、练一练 2 说明取近似值的格式。5、归纳方法。 1、口答练习20 12、练习20 2 说明:一些特殊的分数,如果能口算看出是100分之几1,就可以直接写出百分数的结果。3、练习20 4 练习 20 1、2、3 课后感受学生能根据以前的知识自己来学习小数和分数化成百分数,但在书写的时候,要注意百分号的写法。小数化成百分数学生想的方法有2种。 授课日期11 月 28 日
教案(序号 3 )课题百分数化分数、小数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3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 12 日教学目标1.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百分数化小数、分数的方法,能正确的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2. 使学生认识百分数和分数、小数的联系,进一步培养学生探索解题方法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百分数化小数、分数的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 复习引新 二、 教学新课 三、 课堂练习 四、 布置作业1.把下面的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1) (2)0.235 1.2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2.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小数。(口答)(1) 学生口答,老师板书。让学生说说是怎么把分母100的分数化成小数的。说明:只要去掉分母100,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3.,引入新课我们已经学习过那分数、小数化成百分数,那么,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呢,(板书:百分数化小数)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 1. 教学例3。(1) 出示例3。提问:百分数可以直接写成怎样的分数?我们怎样把这些分数化成分数呢,大家来试一试,注意结果要是最简分数。 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2) 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注意说明12.5%怎样化成分数的。体温我们是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的?(板书:百分数 分数:先改写成分数,再约分。)2. 做“练一练”第1题。指名学生板演其余学生做在练习本上。集体订正,注意讲清145%和3.5%的改写结果。3. 教学例4(1) 出示例4提问:你准备怎样把这些百分数化成小数。做在练习本上。让学生说一说各是怎样做的,老师依次板书。(2)提问:百分数化小调书是怎样做的?(板书:百分数 分数:先改写成分数,再约分。)说明:都是先直接写成分母是100的分数,再去点分母,把小数点向左移动两位,改写成小数。请大家把化成的小数与百分数比较一下,想一想,怎样能很快地把百分数化成小数?(3)小结方法。指明学生口述方法,板书出:去掉百分号,小数点左移两位。4. 做“练一练”第2题。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然后口答订正。5.归纳方法提问:这节课学习的是什么内容?怎样把百分数化成分数或小数? 请大家看一看书上怎样说的,比一比我们总结得对不对。 1.做练习二十第7题。指名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做在课本上。集体订正。提问:小数化成百分数和百分数化成小数比较,在方法上不同在哪里?指出:小数化百分数和百分数化小数,在方法上正好相反。小数化百分数是把小数点向右一定两位,添上白粉号;百分数化成小数是去掉百分号,把小数点笑左移动两位。2.做练习二十第8课。让学生做在课本上。指名两人说一说结果,与同学校对。提问:分数怎样化成百分数?百分数怎样化成分数?3. 做练习二十第9题。先让学生弄清每条直线上的“1”平均分成了多少份,,并明确第三条直线第2小份是十分之一;再要求学生分别在 里填百分数、分数和小数。让学生从上往下观察每一组数,弄清相同的点表示出的数都是相等的,如5%就是 和0.05。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每组里的三个相等的数。4. 做练习二十第10题。小黑板出示。让学生填在课本上,同时指名一人板演。提问:每一小题里三个数有怎样的关系?说明:由于每一个数表示的是同一个涂色部分,所以它们是相等的。如果应用我们刚才学习的互化方法,就可以看出 就是0.3,30%也是0.3; 就是0.63,63%也是0.63。5. 做联系二十第12题。让学生看题,提问:不同的数比较大小,你准备怎样做?让学生做在练习本上。指名学生口答,老师板书,并让学生说一说每一题是怎样比的。指出:分数、小数和百分数比较大小,一般要化成同一种数来比。通常是化成小数比较容易。 课堂作业:练习二十,5、6、13题。家庭作业:练习二十,11题。 课后感受引导学生自己探索转化的方法,学生的积极性比较高。 授课日期 12 月1/2 日
教案(序号 4 )课题百分数应用题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11 月12 日教学目标使学生在解答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的应用题及分数应用题基础上,通过迁移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白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能解答这样的应用题,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教学重难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白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 复习准备 二、 教学新课 三、 练习 四、 小结 五、作业1、把下面各数化成百分数。0.2 0.25 0.044 1/4 4/5 41/802、解答下面的应用题六年级学生有150人,其中“三好学生”有30人。三好学生占学生总数的几分之几? 说想法。概括出数量关系式。3、引入新课实际上百分数就是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所以有关百分数的应用题的解法,和以前的分数应用题相同。 1、例1和复习题有什么不同?这里的百分之几和复习题里几分之几表示的意义相同吗?这道题里也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应该怎样计算?能说说怎样想吗?学生列式解答。注意百分数。比较例和复习题在解答时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小结例1的解题思路和方法。2、练一练 1 上下练习;并让学生说说想法。3、教学例2(1) 通过审题提问画出线段图(略)(2) 问:从题目看,原计划造林多 还是实际造林多?你是怎样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这句话?完整板书和线段图。 启发学生想一想,:“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的公顷数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是哪两个数量在比较?谁是单位“1”?(3) 讨论算法并列出算式。根据以上分析,要求出“实际造林比原籍化多的公顷数”占“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必须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列式:(20―16)÷16(4) 想一想,这道题还有什么做法?(5) 学生讨论: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把“原计划造林的公顷数‘看作100%,可以求出怎样求出问题的结果? 学生交流。并列式。4、将例2中的问题改成“原计划造林比实际少百分之几“该怎样解答呢? (1)学生讨论,从问题看,把谁看作单位“1”?要怎样算原计划比实际少百分之几?学生交流。并列式。(2)观察比较 这两题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不一样?能根据例2的结果实际造林比计划多25%,就说计划比实际少25%吗?这两题的不同点在哪里?5、练一练 2上下练习。提问想法。 1、练习21 1提问相同点和不同点。(题目、解答、列式)2、练习21 3 想法;为什么用的步数不一样? 学习了什么新知识?解答这类题目的关键是什么?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 练习21 2、4 课后感受大部分同学都能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的白分之几和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方法。部分同学需要强化。 授课日期 12 月 3/4日
教案(序号 5 )课题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练习课型练习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2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 12 日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掌握解题思路和规律,能正确解答。使学生进一步巩固简单统计的一些知识,初步了解百分数在统计中应用。教学重难点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掌握解题思路和规律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 揭示课题二、 基本题练习 三、 综合练习 四、 小结五、 作业略 1、口算练习21 52、解答应用题 (1)苹果有50千克,梨有40千克,梨的重量是苹果的百分之几? 练习,说说想法。问: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数量关系式是怎样的?解答这类应用题都要用哪个数量做除数?(单位“1”做除数) (2)苹果有50千克,梨有40千克。梨的重量比苹果少百分之几? 学生解答,口答算式和结果。提问想法?为什么用(50―40)做除数? 1、练习21 6按实际填数。算出百分数,说说想法。提问:每道题都是用哪个数量做除数的?为什么第(3)要用两个数的`和做除数?2、练习21 7 口答算式,并说说是怎样想的?为什么第一直接用240做被除数?第(2)、(3)要用(300―240)做被除数? 第(2)、(3)、的除数为什么不一样?3、练习21 9上下练习,说列式的理由。三题有什么联系?第一和第三的解答什么不一样?第一和第(2)解答时不同在哪里?为什么不同?4、练习 21 10学生填写表格。 练习21 8 课后感受学生能掌握解题思路和规律,正确解答进一步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了解百分数在统计中应用。 授课日期 12 月 5/8日
教案(序号 6 )课题百分数应用题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3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 21 日教学目标使学生认识简单百分数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式,理解、掌握简单的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掌握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教学重难点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解题规律和解题方法。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复习 二、教学新课 三、巩固练习 四、小结 五、作业1、复习题说说每一道题的想法。列式解答。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解答的?为什么?2、把下列分数改写成百分数。1/4 1/2 1/5 3/53、引入新课 教学例3学生讨论:和复习题 意思完全一样吗?根据“倒出60%”,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提问:求倒出多少千克的数量关系式是什么? 能解答的自己列出算式。你觉得30×60%可以怎样算?学生讨论后说明,把60%化成小数计算比较简单。学生计算结果。 问:这道题和复习题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和不同的地方?解题时有什么相同?2、教学例4 (1)如果把例3问题的结果做条件,把一个条件改成问题,就是要学习的例4。 学生讨论:这道题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数量关系是怎样的?为什么? 学生交流讨论结果。 问:题里已知哪个数量,要求哪个数量?你认为用什么方法解答方便,自己练习。 让学生说说为什么用方程解?(3) 学生比较:例3例4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解答方法上有什么联系和区别?1、练一练 1 说出单位 “1”填写数量关系式。2、练一练 2、3 各是怎样想的。上下练习。为什么第2用乘法算?第3用方程算?3、练习2 2 3 上下练习,结合说说是想的。 解答百分数应用题要怎样想?怎样解答? 练习22 1、2、4 课后感受学生对这节课的掌握情况较好,但有些同学一看到题目里有百分数有些无从下手,通过讲解这方面的知识点有所掌握。 授课日期 12月 9/10日
教案(序号 7 )课题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25 日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稍复杂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理解和掌握它的解题思路和规律,能正确地进行解答。2、进一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和比较等思维能力,以及数学意识和估计意识。教学重难点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稍复杂百分数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和规律,能正确地进行解答。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 复习铺垫 二、 教学新课 三、 巩固练习 四、 课堂小结 五、布置作业1、解方程x+25%x=2.5 x-15%x=8.5两人板演,其余学生分组练习。 2、幻灯出示书本复习题。让学生读题,并列式解答,说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引入新课如果把问题“比原来降低多少元”改成“现在每台成本多少元”就是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板书课题) (1) 出示例5,让学生读题提问:解答这道题的关键是什么?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求现在每台成本多少,可以怎样想?数量关系式怎样? 提问:例5和复习题解答时为什么不一样?(2) 你还能用不同的列式来解答吗?自己在练习本上完成列式。提问:这样列式是怎样想的?(30上面的解法,和过去学过的分数应用题一样吗? 3、教学例6(1) 出示例6,学生读题。(2) 学生讨论:这道题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它也有怎样的数量关系?集体订正提问:为什么用方程解答?是根据哪个数量关系列方程?x 和 15%x各表示什么? 4、引导比较学生讨论:例6和例5有什么不同和相同的地方?解题方法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有什么不同的地方?为什么?指名学生汇报讨论结果。小结:例5和例6都是稍复杂的百分数应用题。解题的关键都是先找准单位“1”的数量,都是用原来每台成本减降低的元数,等于现在每台成本这个数量关系来解答。 1、做‘练一练“提问:这两道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谁来说一说这两题的数量关系式?为什么数量关系式会相同?提问:为什么第1题用算术解法,第2题用方程解答? 2、做练习二十二第8题提问:为什么都用方程解答?列出的方程为什么不一样?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解答稍复杂的分数应用题要怎样解答? 练习二十二第5、6、7、9题。 课后感受学生大都能掌握稍复杂百分数应用题的结构特征、数量关系,能理解和掌握它的解题思路和规律,能正确地进行解答。但计算方面有些欠缺。 授课日期 12 月 11/12日
教案(序号 8 )课题百分数应用题练习课型练习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8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23 日教学目标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式,加深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解题关键和规律,能正确地进行解答。同时,提高学生分析、推理和判断等思维能力,及其解题能力。教学重难点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式,加深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解题关键和规律,能正确地进行解答。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基本训练 五、 基本题练习 六、 综合练习 四、作业1、揭示课题2、练习22 11 问:甲数与乙数的比4:5是什么意思? 口答;问:第一的两小题各是怎样想的?第二小题的结果相同吗?为什么? 1、练习简单百分数应用题 出示路程的火车票,小孩的票价是大人的25%。(1) 如果大人票价12.4元,小孩的票价是多少元?(2) 如果小孩票价12.4元,大人的票价是多少元?让学生说说想法。为什么两道题用的方法不一样?2、题组练习(1)、一个工人要加工120个零件,已经加工了80%,还要加工多少个? 一个工厂已经加工了一批零件的80%,还剩24个。着批零件要加工多少个? 上下练习。这两题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 这两题的解答方法不一样吗?(2)校园里杨树20棵,杉树棵数是杨树的60%,杉树多多少棵? 校园里杨树20棵,杉树棵数是洋书的60%,杉树比杨树少多少棵?先比较题目的 异同点,再解答。学生口答算式。(3)校园里有杉树12棵,正好是杨树棵数的60%,杨树多少棵? 校园里杉树12棵,比杨树棵树少40%,杨树多少棵?比较异同,再解答。口答方程。外甥女列的方程不一样?3、小结 1、练习22 13 练习;说说是怎样想的?按怎样的数量关系式解答的?2、练习22 15估计哪一种电扇的价格便宜一些。自己解答,与估计的结果比较。口答算式。让学生看看哪一种的电扇价格便宜一些。 练习22 12 课后感受学生进一步认识各类应用题的结构特征和数量关系式,从而加深理解和掌握百分数的解题关键和规律,能正确地进行解答。但有些同学计算不太认真,得数容易算错。 授课日期 12 月 15 日
教案(序号 9 )课题百分率的计算课型新授本课题教时数: 本教时为第 1 教时 备课日期 11 月 21 日教学目标使学生初步认识百分率计算的意义,理解、掌握百分率(如合格率、发芽率、出勤率等)的计算方法,并进一步完善统计知识,提高学生百分数实际应用的能力。教学重难点百分率计算的意义和方法。教学准备幻灯片等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师生活动备注一、设置情景,引入新课二、新课知识的迁移三、实际应用题四、总结揭题五、练习五、全课总结1、设置情景老师想请大家帮一个忙,上个星期我们进行了一次数学测试,老师想现场统计一下测试情况,请及格的同学站起来好吗?,90分以上的同学请站起来好吗?(根据人数板书统计的数字)一般来说我们是把考试成绩得90分及90分以上的同学称为成绩优秀者。“刚才我们用最快的方法帮我统计出了我们班这次测试情况,谢谢你们!” 看了黑板上的统计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2、引入优秀率的概念现在老师想请同学帮忙算一下,这次考试的优秀人数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谢谢!非常快,能说说你是怎样算的吗?”(根据学生板书公式)
×100 % 你能算出优秀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吗?
我们通常把优秀人数占全班人数的百分之几(板书)用“优秀率”来表示。优秀率= 优秀人数
全班人数 看了这个式子你有什么疑惑吗?(说明100%的意义)你会计算我们班这次数学测验的优秀率吗?刚才我们知道了什么叫优秀率,那么谁知道什么叫合格率吗?你会算我们班这次考试的合格率吗? 好了,我们刚才说到了考试的优秀率和合格率,并且学会了如何计算,同学们很聪明!在现实生活当中,还接触到哪些常用的百分率呢?比如:……3、 出示教导处的学生出勤率表:(最好学生在前面的举例中自己说到,然后再出示表格)问:什么是出勤率?怎样算出出勤率?学生组内完成表格计算判断:某一小组统计了学校三(1)班的出勤情况,得出出勤率是102%。 1、统计题:(预先请学生统计好) 班级共有36人,来自36个家庭拥有轿车的家庭数 装有空调的家庭数 家有电脑的家庭数 订阅报刊杂志的家庭数 (1)我班家庭轿车拥有率是( ) (2)我班家庭空调拥有率是( )(3)我班家庭电脑拥有率是( ) (4)我班家庭报刊杂志的订阅率是( )学生计算后汇报。并说说从中你感觉到了什么?统计上题的各种率:我班有36人,( )人全对,满分率是多少?你做对了几题?得分率是多少?(学生自己算自己说) 今天我们学了什么?你准备给今天的课起个什么名字? 1、练习二十三 1、2 2、自制糖水。 什么是含糖率?让学生互相说说。确定好含糖率10%。让小组内讨论该放水多少克?糖多少克?含糖率 10%糖(克)水(克)5 90 说说你们小组的想法。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哪些知识? 课后感受今天的这堂课,在授课的时候注意围绕学生的思维,层层深入。既有助于学生对新课知识的理解,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授课日期12月16/17 日篇2:幼小衔接数学全部教案
教学内容:5以内的加减法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加法减法的含义
2. 让学生掌握5的加减法
3. 使学生学会解答简单的口述加减法应用题,培养学生初步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用数的组成知识进行5以内的加减.
教学过程:
<复习数的组成>幻灯片演示
<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带你们去羊村里去玩,好不好,看,草坪上有1只羊(喜羊羊)在玩耍,咦,美羊羊来找喜羊羊玩了,小朋友们,现在看看草坪上共有几只羊?你怎么算的?
学生回答
师:1只羊加上1只羊是两只羊,我们可以写作,1+1=2,1和1组成2,所以,1+1=2。
现在草坪里有了两只羊,懒羊羊也找来和他们玩了,现在有几只羊?
学生回答
师:2只羊加上一只羊共有三只羊,我们可以写作:2+1=3,2和1组成3,所以,2+1=3
过了一会儿,沸羊羊也参与他们其中了,现在,有几只羊了呢?
学生回答
老师解释,同上
玩着玩着,村长过来要叫懒羊羊回去吃饭,现在加上村长,共有多少只羊?
学生回答,老师解释,同上
村长,把懒羊羊叫走了,还剩下多少只羊?
<练习>
用笑脸练习:1+2 2+2 3+2
1+3 2+3
5-3 4-3 4-2
3-2 2-1
小结:我们今天学了1~5之间的加减法,要想很快的算出1~5的加减法,必须,理解1~5的组成。
篇3:幼小衔接数学全部教案
教学内容: 认识图形、物体,学会分类
教学目标:
1. 通过观察和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知道它们的名称,会辨认这几种物体和图形.
2.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能力,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3. 通过学生活动,激发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出示讲台上的一些实物: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朋友,你认识它们吗?(学生自由说各个实物名称,师指出:它们都是同学们生活中的好朋友。
师:同学们,你们都带来了哪些朋友啊?跟你的小伙伴们大声介绍一下?其他小朋友仔细听,看看你们组里有不同的吗?
生分组活动:说出带来的东西的名称
师: 大家带的东西可真多啊!看看这些物体,你想提出什么问题吗?(鼓励质疑)。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这些物体 (板书课题)
二、自主探索
1、学具分类,初步感知
A、动手操作
师:你们看一看这么多物品中,有没有形状相同的物品呢?你们能把“形状相同的”放在一块儿吗?请每个小组里的小朋友共同动手分一分。
学生分组操作,师巡视(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哪个聪明的小朋友说说你们分了几类?是怎么分的?(3分钟)
让学生边说边举起来让大家看。
师:他们小组是这样分的,和你们组是一样的吗?
C、小结概念
师:每种形状的物体它们都有个共同的名字,你能给每类物体起个名字吗?
指名生回答,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各种名称,并板书名称: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2、动手操作,感知特点
A、感知长方体
师:(举起球)看看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请你也举起一个球,互相看看拿对了吗?
把你拿的球放回盒子里。师带领学生依次放回圆柱和正方体。
师:看看桌子上现在有的是什么样的物体?请小朋友们仔细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手中的长方体,把你看到的、摸到的长方体在小组里和小朋友说一说。(2分钟)
B、汇报反馈
师:谁能用响亮的声音告诉大家,你现在觉得长方体是什么样子的?你是怎么感觉到的?(5分钟)
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来规范语言名称。并板书:长方体:平面
C、感知正方体、圆柱、球。
师:我们已经认识了长方体,现在你还想认识什么形状的物体,就拿出来看一看、摸一摸,再向同组的小朋友说说你的感觉。
D、集体反馈各种物体的特征
师:哪个小朋友能来说说你认识的什么物体?有什么感觉?
师根据学生汇报的板书出各种物体的特征。每汇报完一种,老师请不是拿这种物体的小朋友找一个来看一看,摸一摸,验证了他的感觉后再板书。
E、比较
师:刚才小朋友们都发现了圆柱和球能滚,那他们滚的是不是一样的呢?
指名生说出自己的想法,能说清楚就要鼓励。
3、抽象思维,形成表象
师:这几种物体,如果去掉了它们美丽的外衣,你还认识它们吗?
课件演示:将实物抽象成几何图形。
师: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一想,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是一样的吗?
4、揭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各种物体,它们的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
5、联系实际,拓展知识
师:说一说你身边的物体还有哪些是这些形状的?
三、基本练习,巩固知识
1、找朋友:小朋友们学得都很认真,现在我们来做一个找朋友的游戏。请4名小演员分别扮演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其余学生在桌上找出各自的好朋友举起来给大家看。(如生:我是长方体,我的朋友在哪里?余生响应)
2、摸一摸:请各小组将桌上的物品重新装到盒子里,盖上,由一个同学报图形名称,另几个同学摸,“看谁摸得准”。
3、数图形:电脑出示画有各种图形的灯片,师:现在请同学们数一数,在这幅图里,长方体用了几个,正方体用了几个,圆柱和球各用了几个,把数填在这张表里。引导学生进行统计,说出每种图形的名称及其数量。
4、搭一搭:在我们的生活中这四个伙伴儿随处可见,它们的用途可广了,现在我们就用这些物体做积木,搭一件你们最喜欢的东西,我们比赛看哪个小组合作得最好。你们愿意吗?看看桌上的学具,可以先讨论一下,你们组里想搭什么?然后开始动手设计吧!
5、汇报:城堡、火车、楼房、…….
总结
今天,我们和谁成了好朋友?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很多地方都可以见到它们,课后大家都留心去找一找吧!今天的课就上到这里了,小朋友们再见!
篇4:幼小衔接数学全部教案
教学目标:
1、理解0的含义
2、初步理解10以内的序数,知道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3、掌握序数词,能用第几表示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
4、注意倾听各活动中的规则,大胆讲述自己的操作过程。重点:理解10以内的序数,知道物体在序数中的位置难点:序数的理解。
准备:
1、教具:10张动物卡片,数字卡片1-10。
2、学具:幼儿用书、彩色笔教学过程:
< “0”的认识>
1、幻灯片演示,猴子吃桃子,把篮子里的桃子吃光光的,篮子里没桃子了,引出“0”
用现实中的例子,举例说明,“0”的含义
<序数>
2、集体活动:(1)拍手游戏:(2)认识序数出示动物卡片排成一横排,引导幼儿观察动物以及动物排列的位置,并按顺序说出每只动物的位置。
A小动物王国要召开运动会,瞧!小动物排好队进场了,看看图上有什么小动物?有几只小动物?带领幼儿从1数到10。
B第1个是什么小动物呢?第2个是什么小动物呢?第3、4----请个别幼儿说说,指一指。
C这个动物排在第几位?可以用数字几来表示这个动物的位置呢?启发幼儿上来在每只动物下面放一个数字来表示动物的位置。(1)游戏:什么动物不见了
3、操作活动:(1)第一、二、三组:添画空格、圈小动物(2):第四、五、六组:观察两组物体,想一想怎样使它们一样多。
4、活动评价: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的操作活动。
<综合练习>
篇5:初三化学人教版上册全部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二氧化碳的性质。
2.能设计和完成一些简单的化学实验,表达所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论。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使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
2.通过实验,体验对实验现象进行分析、推理,以及得出结论的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保持和增强对生活和自然界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2.通过实验探究,使学生体会到合作与交流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二氧化碳的性质与检验。
难点 二氧化碳与水和石灰水反应的原理。
教学工具
仪器:试管、烧杯、集气瓶、导管、塑料瓶、两瓶分别装有稀醋酸和水的喷雾瓶、白铁皮架(有两个阶梯)等 药品:石灰石、盐酸、澄清的石灰水、一瓶雪碧、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展示一套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的装置,请两位学生互相配合,在3min内制好三瓶二氧化碳。引导学生适时地评价他们的操作。
师:下面我们就用刚制好的二氧化碳做一组实验,通过实验你能得到哪些结论?
师:请一位同学,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
1.展示一瓶二氧化碳,让学生观察其颜色、状态。
2.向一盛有二氧化碳的软塑料瓶内加入1/3体积的水,立即旋紧瓶盖,振荡。
3.向盛有燃着的阶梯蜡烛的烧杯中,缓缓倾倒二氧化碳。
师:从以上3个实验,我们发现了二氧化碳具有哪些性质?哪些属于物理性质?哪些属于化学性质?
二、推进新课
二氧化碳的性质
师:1.物理性质
(1)通常状况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2)密度比空气的大(同温同压下)。
(3)能溶于水。
师:二氧化碳也有三态变化,在加压、降温的条件下可以变成液体,继续加压、降温,就可以变成固体。现在我们一起观看固体二氧化碳。
师:用二氧化碳灭火器制二氧化碳固体。请几位同学小心将固体收集到饮料瓶中,观察它的状态及变化。引导学生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瓶口,观察木条的变化。
师:固体二氧化碳又叫“干冰”,易升华。
前面的蜡烛熄灭,现在的木条熄灭,都说明二氧化碳不能燃烧,也不支持燃烧。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与水的反应。
实验步骤:取四朵用石蕊溶液染成紫色的干燥的纸花。第一朵纸花喷上稀醋酸,第二朵纸花喷上水,第三朵纸花直接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第四朵纸花喷上水后,再放入盛满二氧化碳的集气瓶中,观察四朵花的颜色变化。然后将第一朵和第四朵纸花取出小心烘烤,观察现象。
现象:
师:①石蕊是一种色素,能在酸性、中性及碱性环境下显现出三种不同的颜色。
②直接在酒精灯上加热纸花,纸花易烧焦变黑,影响观察,可用灯泡发光提供的热量完成这个反应。
师:①石蕊是一种色素,遇酸变成红色。
②水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③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类似醋酸的物质,这种物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成红色。
④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生成的物质不稳定,加热容易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
师:二氧化碳溶于水的过程中,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呢?
生:CO2与H2O能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的石蕊试液变成红色。
CO2+H2O===H2CO3
碳酸很不稳定,容易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受热时分解更快。
H2CO3===H2O+CO2↑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
实验探究:二氧化碳和石灰水的反应。
实验步骤:打开雪碧瓶盖,塞上导气管,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振荡,观察现象。
现象: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师:说明雪碧中含有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发生了化学反应。
师: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钙(Ca(OH)2)反应生成了白色的碳酸钙沉淀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下:
Ca(OH)2+CO2===CaCO3↓+H2O,这个反应常用来检验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1)做灭火剂: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又不燃烧,一般也不支持燃烧,当二氧化碳与空气同时存在时,二氧化碳在下层,从而隔绝空气与物体的接触,所以二氧化碳可用做灭火剂。
(2)做制冷剂、人工降雨。
在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气体会变成固体,固体二氧化碳叫“干冰”。干冰升华时,会吸收大量的热,常用作制冷剂和人工降雨。
(3)因为易溶于水,所以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4)二氧化碳是温室肥料。
2.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板书
第1课时 二氧化碳
一、二氧化碳的性质
1.物理性质
2.化学性质
(1)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碳酸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色
CO2+H2O===H2CO3
H2CO3===H2O+CO2↑
(2)二氧化碳和石灰水反应
CO2+Ca(OH)2===CaCO3↓+H2O
二、二氧化碳对生活和环境的影响
1.对生活的影响
(1)做灭火剂
(2)做制冷剂、人工降雨
(3)可制汽水等碳酸饮料
(4)温室肥料
2.环境的影响:温室效应
篇6:8A Unit 3全部教案
Warm-up activities
1 Review some keywords and phrases such as ‘exercise’,’climb’,’keep fit’ and ‘enjoy’.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and read the conversation between Eddie and Hobo.
2 Try to elicit from students the funny aspects of the comic strip. Allow students to express their feelings.
Ask two more able students to role-play the conversation in front of the class.
Presentation
1 Divide the class into groups of three. Set strict time limit of 1-2 minutes. Each student in a group reads one of the postcards in Part A. Ask students to underline the names of places mentioned in the postcard and add the names of the city and the country.
2 Encourage each student to take turns to explain the postcard to the other students in the group. Then students match the pictures to the text on the postcards on their own. Check answers in class.
3 Ask students to do Part B on their own, and then check answers with their partners. Check answers in class. Elicit sentences from students such as The Opera House is in Sydney, Australia.
Language points
Exercise, climb the hill, need to do, keep fit, come on, enjoy ourselves, take sb. to swh. , what happened there, the famous Harbour Bridge, the Opera House, the River Seine, the White House,
Homework
1 Learn the language points by heart.
2 一课三练 P.25
3 Preview the Reading Part.
Revision
1 Review key vocabulary according to the general ability of the class.
Presentation (Reading A)
1 Show the pictures of the World Park in Beijing. Elicit the names of the places or building.
2 Explain to students the context of the letter. Ask Who’s writing the letter? Who’s Linda? Who’s she writing to?
3 Read the letter to the class while students follow in their books. Try to read with expression.
4 Divide the class into groups of three and allocate one part to each group. Ask them to find adj., verbs or phrases in the letter, which describe how Linda felt that day. They can either underline the words they do not know or write them on a piece of paper. Then go through the words students have underlined.
5 Ask students in each group to go through the three sections in Linda’s letter and discuss the different feelings expressed in it.
3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schedule of the day out indicating places and movements only. Ask them to list the key words.
6 Check students’ understanding. Ask comprehension questions.
Presentation (Reading B)
1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on their own.
2 Ask students to replace the underlined phrase with the correct words. Encourage less able students to find the words in the letter on page 36&37.
3 Ask students to compare answers in pairs. Then ask two students to read out the conversation in class to check the correct answers.
4 Ask students to write the list of new words and definitions in their vocabulary record books.
5 Divide the class into pairs and ask them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Presentation (Reading C)
1 Do Part C as a class competition.
2 Ask students to close their books . Then read the sentences at random one at a time. Write them on the Bb only one at a time. Make it clear that students raise their hands when they are ready to answer.
3 Ask students to correct the false sentences. Allow less able students to open their books and find the correct information.
4 Talk to students about a home page to focus their attention on Part C2. Then ask them to sequence the pictures on Daniel’s home page on their own.
5 Check answers as a whole class activity.
6 Ask students if there are any disagreements. Encourage them to explain why they have selected a certain sequence in order to identify reasons for mistakes.
Language points (Part A)
Invite sb. to do, at the beginning, get on a coach, be boring, on the highway, feel sick, most of the trip, arrive at, be made of metal, in front of, places of interest, from all over the world, the real ones in Egypt, an amazing day, join in, teach himself, a home page, for everyone to look at
Language points (Part B)
Travel from one place to another, movement of cars, the main road, come up from your stomach, the tall metal building, the old stone building
Language points (Part C)
It takes sb. time to do
Homework
1 Learn the language points by heart.
2 一课三练 P.26-27
3 Preview the Vocabulary Part.
Presentation (Vocabulary)
1 Part A is a recognition task asking students to identify the English names of popular places of interest in Beijing. Bring in photos of these places.
2 Explain the context of the tasks. Ask students to study the pictures and words.
2 Ask students to check answers with a partner. Then check the correct answers with the whole class by asking individual students to read out the sentences.
3 Part B is a problem-solving task and students need to use their existing knowledge of Beijing to do it. Bring in a map of Beijing.
4 Revise means of transport by asking students how they go to school or work.
5 Ask students to do the task in pairs. Then ask students in a pair to compare their answers with another pair. Then ask students to take turns to read the sentences aloud to check the correct answers.
Language points
The Monument to the People’s heroes, the red maple leaves, walk slowly around the big lake, feel the beauty of…, the names of the transport, more than an hour.
Homework
1 Learn the language points by heart.
2 一课三练 P.28
3 Preview the Grammar Part.
Presentation (Grammar Part A)
1 Elicit from students the context illustrated in the picture.Focus students’ attention on the trip and how the Class 1, Grade 8 students felt at the time. E.g., How was the trip? (boring, too long) Then ask them to form sentences with the keywords and write them on the Bb. E.g., The trip was boring. It was too long. Ask them to join the two ideas in one sentence.
2 Ask students to list other similar ideas about the journey using ‘and’.
3 Ask students to combine the two contrasting ideas--- of a boring trip on the coach and a wonderful day. Ask them when we use ‘and’ and ‘but’ to elicit the rulers.
4 Ask students to combine the two options.
5 Elicit a few sentences from students’ own experiences, focus on the sentences with the same subjects and verbs.
6 This is a deductive learning activity. Encourage students to work it out as a problem-solving task following a set sequence of deduction. Students should be able to work out the correct joining word and also which words to delete by applying rules on Page 41.
7 Elicit feedback from the class. Ask students to read out their new sentences. The others listen carefully and express agreement or disagreement. If there’s any disagreement, encourage students to explain their reasons to help them focus on the different details of the rule.
Presentation (Grammar Part B)
1 Read the sample sentences. Ask students to identify the verb and the ‘to’-infinitive in each sentences.
2 Elicit other verbs that are usually used with ‘to’-infinitive. Give them the extra examples listed on page 43.
3 Ask students to complete ‘Work out the rule!’ at the bottom of the page. For less able students, tell them to go through the example sentences and the explanations again.
4 Ask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 conversation in pairs. They should make sense of the sentences before they select a verb. Remind less able students that they need to use ‘to’-infinitives in the conversation.
6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conversation in pairs. Ask a pair of more able students to read out the conversation to the class.
Presentation (Grammar Part C)
1 Write down some sentences containing reflexive pronouns. You can use the following examples:
* I fell over and hurt myself.
* My baby sister can feed herself.
* My cat cleans itself every day.
* We found ourselves in the centre of the city.
2 Underline the reflexive pronouns in the sentences. Explain the use of reflexive pronouns. Tell them we use them when the subject and the object are the same person or thing.
3 Explain the difference between reflexive and personal pronouns by giving some examples.
4 Go through the table. Make sure students are able to distinguish between the singular and plural forms.
5 Write some more verbs, e.g., ‘teach’, ‘give’, ‘buy…for’,’ look after’,etc.
6 Ask students to complete ‘Work out the rule!’ at the bottom of the page.
7 Explain the context and tell students that they need to find out Linda and Simon’s secret.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cartoon story first without working out the correct reflexive pronouns. Check the understanding of the vocabulary.
8 Then ask students to go through the story again and work out the correct reflexive pronoun for each blank.
9 Ask more able students to read out the speech bubbles in sequence. The rest of the class should listen carefully and check their answers.
Language points
Decide to do, prepare to do, see the sunset, take some photos of it,climb the rocks, hide-and-seek, pull himself up, luckily, do not tell anybody about this, keep their secret to themselves
Homework
1 Learn the language points by heart.
2 一课三练 P.29-30
3 Preview the Integrated skills Part.
Presentation (Integrated skills A)
1 Talk to students about different school events. Elicit from students names of such events, e.g., a sports day, a funny day, a school fair, etc.
2 Set the context of organizing sports, music, drama or any other events involving competition.
3 Briefly review language required for a schedule using your students’ own experience. Use information based on the school. Write some details on the Bb.
4 Read the poster in pairs. Ask some questions to find out the main points, e.g. , What’s it about? Who is it about? What will happen? Where will it happen? When?
4 Ask students to look at Kitty’s notes and complete as much of the schedule as possible on their own. Encourage them to find the answers in the poster and underline them.
5 Play the recording for Part A2 and ask students to complete the rest of the notes on their own.Play the recording again so that Ss are able to check, confirm or change their initial responses.
6 Ask more able student to read the completed notes to the whole class to check answers .
7 Present Part 3 as a quiz reading the sentences one by one. Ask more able student to rewrite the false statements with the correct details.
Presentation (Integrated skills B)
1 Ask students to practice the conversation in pairs and then change roles.
2 Close the books and listen to me while I read the conversation. Ask students to repeat the sentences as they hear them.
3 Encourage Ss to memorize the sentences. Ask them to pretend they are talking on the phone.
4 Ask Ss to work in pairs and use the conversation as a model to make suggestions about visiting a place, express their opinions and make arrangements.
Language points
The final of…, take place, cheer for our team, with your support, we will win, half-time, presentation of cup and medals, per person, cost of the trip, over an hour, Shall we go to the Great Wall?, I’m afraid…, Why don’t we…?, play hide-and-seek
Homework
1 Learn the language points by heart.
2 一课三练 P.31
3 Preview the Study skills, Main task & Checkout Part.
Presentation (Study skills)
1 Make Ss aware of the difference between facts and opinions. Ask more able students what is a fact and what is opinion.
2 Ask students to read the leaflet about the World Park.
3 When they are comparing their answers, ask them to underline the words which express opinions and personal feelings.
Language points (Study skills)
467,000 square metres in area
Presentation (Main task)
1 Introduce the topic of planning a day out. Ask Ss to bring in brochures of local places which they would like to visit.
2 Elicit from Ss the need for accuracy in terms of times, dates, transport, places and types of activities.
3 Remind students the context of this section. Go through the plan in Part A and point out the information which Kitty and Daniel want to include in the invitation letter.
4 Tell Ss that the model plan prepares them for writing an invitation letter with their own information and details.
5 Ask students to go through kitty and Daniel’s letter quickly and complete it on their own.
6 Direct Ss’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parts of the letter. Ask students to cover the prompts on the left. Ask them to match them with the corresponding parts in kitty and Daniel’s letter.
7 Ask students to write a rough draft using the plans they have prepared in Part B.
Language points (Main task)
Is coming to visit you, all the way to…,
Presentation (Checkout)
1 Revise the use of joining words, reflexive pronouns and verbs +to infinitives.
2 Ask students to read through the conversation and complete the sentences.
3 Check the correct answers with the whole class and tell them to write their scores in the paw.
4 Ask Ss to look at the pictures in Part B and explain the context. Ss then write the names of the places on their own.
Language points (Checkout)
Planned to go, pack my bag instead, play badly, shuttle bus, go climbing on rocks
Homework
1 Learn the language points by heart.
2 一课三练 P.32-34
3 Preview the Unit 4.
篇7:全部儿歌
让我们荡起双浆
电影《祖国的花朵》插曲
乔 羽词
刘 帜曲
让我们荡起双浆
让我们荡起双浆
小船儿推开波浪
海面倒映着美丽的白塔
四周还绕着绿树红墙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红领巾迎着太阳
阳光洒在海面上
水中鱼儿望着我们
悄悄地听我们愉快歌唱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做完了一天的功课
我们来尽情欢乐
我问你,亲爱的伙伴
谁给安排下幸福的生活?
小船儿轻轻飘荡在水中
迎面吹来凉爽的风
卖报歌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等派报,
一面走,一面叫,
今天的新闻真正好,
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大风大雨里满街跑,
走不好,滑一跤,
满身的泥水惹人笑,
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耐饥耐寒地满街跑,
吃不饱,睡不好,
痛苦的生活向谁告,
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耐饥耐寒地满街跑,
吃不饱,睡不好,
痛苦的生活向谁告,
总有一天光明会来到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不等天明去等派报,
一面走,一面叫,
今天的新闻真正好,
七个铜板就买两份报。
啦啦啦!啦啦啦!
我是卖报的小行家,
大风大雨里满街跑,
走不好,滑一跤,
满身的泥水惹人笑,
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
饥饿寒冷只有我知道。
哈巴狗
一只哈巴狗
坐在大门口
眼睛黑黝黝
想吃肉骨头
一只哈巴狗
吃完肉骨头
尾巴摇一摇
向我点点头
一只哈巴狗
坐在大门口
眼睛黑黝黝
想吃肉骨头
一只哈巴狗
吃完肉骨头
尾巴摇一摇
向我点点头
一只哈巴狗
坐在大门口
眼睛黑黝黝
想吃肉骨头
数鸭子
作词:王嘉祯 作曲:胡小环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 二四六七八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 二四六七八
嘎嘎嘎嘎真呀真多呀
数不清到底多少鸭
数不清到底多少鸭
赶鸭老爷爷胡子白花花
唱呀唱着家乡戏还会说笑话
小孩小孩快快上学校
别考个鸭蛋抱回家
别考个鸭蛋抱回家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 二四六七八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 二四六七八
嘎嘎嘎嘎真呀真多呀
数不清到底多少鸭
数不清到底多少鸭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 二四六七八
门前大桥下游过一群鸭
快来快来数一数 二四六七八
[全部儿歌大全]
篇8:脑筋急转弯全部
1. 什么书你不可能在书店里买到?答案:秘书
2. 什么水永远用不完?答案:口水
3. 一人被老虎穷追不舍,突然前有条大河,他不会游泳,但他过去了,为什么?答案:吓昏过去了
4. 模样相同的哥俩同时应征入伍,他们有血缘关系且出生日期及父母的名字完全相同。连长问他俩是不是双胞胎。他们说不是。请问这是为什么?答案:三胞胎中的两个
5. 监狱里关着两名犯人,一天晚上犯人全都逃跑了,可是第二天看守员打开牢门一看,里面还有一个犯人?答案:逃跑的犯人名字叫“全都”。
6. 用什么可以解开所有的谜?答案:答案
7. 当今社会,发财的个体户大都靠什么吃饭?答案:嘴巴
8. 什么东西要藏起来暗地里用,用完之后再暗地里交给别人?答案:底片
9. 六岁的小明总是喜欢把家里的闹钟整坏,妈妈为什么总是让不会修理钟表的爸爸代为修理?答案:因为妈妈让爸爸好好的修理一下小明
10. 什么时候,时代广场的大钟会响下?答案:该修理的时候
11. 在古时侯,什么人没当爸爸就先当公公了?答案:太监
篇9:全部怎么造句
1. 最好的出路永远是朝前走完全程。罗伯特·弗罗斯特
2. 你必须走完全程,你怎么也逃不掉的。
3. 在马拉松比赛中,你想跑到第一的前提是必须跑完全程。
4. 有一次趁自由时间一个人溜到曼谷的大街上,反而是全程最精彩的节目。因为我知道,每走一步就有一步的惊心处,每次回头,呼吸深沉,人影街招斑驳,我认得出归路吗?
5. 那天当我登山走完了全程,年轻时候那种踌躇满志的感觉,好像又回到了心中。
6. 跑完马拉松全程后,选手个个汗流夹背。
7. 他虽然远远地落后了,但仍然坚持跑完全程,这种精神,令肃然起敬。
8. 即使已经落败了,他仍坚持跑完全程。这种运动家的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9. 不长不短的距离,需要的是全身心全程投入,自始至终你们都在拼全力此时此刻,你们处在最风光的一刻,无论第几坚持胜利的信心,只要跑下来,你们就是英雄。
10. 但是她的摄影全程主次分明,一点都不喧宾夺主,记者们紧张的生活始终是观众关注的焦点。
11. 跑完马拉松全程后,选手个个汗流浃背。
12. 他虽然远远地落后了,但仍然坚持跑完全程,这种精神,令人肃然起敬。
13. 跑完全程时,我浑身软席的。
14. 在进货、仓储、发货的过程中,我们采取全程温度监控,保证全程无缝隙温控环境,保证产品质量。
15. 铅山县电视台、铅山日报对该项活动进行了全程跟踪报道。
16. 在我全程参与策划起这次校园文化节后,我接下来又需要干的是,领导着一个6位大一新人的队伍去拉赞助。
17. 通过全程计算机控制的可旋转工作台,为泡绵的切割带来了革命性的突破。
18. 我们要求高中学生全程在禁毒专项斗争。
19. 出口包装须遵守的第一个规则就是要照顾到货物运输的全程,包括主运程前后的短途运输过程。
20.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园艺作物的生长发育全程中均能起到调控的作用。
21. 就算跑最后一名又怎样,至少我又运动精神。而且我一定会跑完全程,只要跑到终点我就成功了!
22. 人生像长跑,不在乎你是否第一个到达终点,而在乎你有没有跑完全程。
23. 我的同学庄苗妤是全班跑步最快的人。上次跑步,我眼睁睁地看着她一下就跑到了前面,一马当先地跑完了全程。
24. 法琢磨成一块璧玉。原本心中觉得气馁想打退堂鼓,后来心想著既然参加了,就勇敢地全程参与,至于结果就交给上帝处理了。
25. 五一黄金周,超值豪华游,穿草鞋步行,先到利比亚野营,听枪声炮声;再发泳裤一条,游到日本福岛,闻核辐射污水味道。全程免费,名额有限,报名从速!
26. 斗胆称你一声“小咪咪”愿你爱哭爱笑爱打爱闹,随意一生,欢快一生,享尽你的全程!
27. 五一到了,没什么好送,就送你一个幸福快递,装满吉祥好运,福神特快专道,财神全程传递,目的地:你的心上。有效期:5.1.请注意查收!
28. 在欧洲大陆这波火车旅行热中,西班牙可谓一马当先,上个月新开通了马德里至巴塞罗纳间的高速列车,全程只需35分钟,比原来整整缩短了两个小时。
29. 不会喝酒,前途没有;一喝九量,重点培养;只喝饮料,领导不要;能喝不输,领导秘书;一喝就倒,官位难保;长喝嫌少,人才难找;一半就跑,升官还早;全程领跑,未来领导。
30. 以神舟七号飞船为例检验了该模型,在此种情况下要想对其全程测控需要12个测控站。
篇10:全部怎么造句
31. 杜吉德说,美国代表团听到了一些令人满意的意见,但是他并不能承诺美国是否会全程参加这次会议。
32. 但是要想获得有效的风险管理,整个董事会都需要全程掌握主动权。
33. 与前来驳运的船协商其过驳安全程序和靠船位置.
34. 新技术,新产品!全程ZCS、ZVS逆变器、低功耗准谐振驱动、大功率开关电源供电,造就兆赫兹级大功率超高频逆变。
35. 提出了一种全程采集数据,应用EXCEL软件图表功能绘出板簧的刚度曲线,利用其线性回归功能计算出板簧刚度的方法。
36. 在“微笑、真诚、尽职”贯彻始终的全程服务所营造的温馨氛围中,名仕们感受的不仅仅是国际五星级的豪华舒适,享受的更是欧亚国际酒店独具个性和魅力的欧亚文化。
37. 研究对整个科罗拉多赛季进行全程追踪,对竞技自行车赛手情况进行监测。
38. 会议中我们的翻译员会全程翻译。
39. 贝巴很高兴有机会能全程参加球队的季前训练,希望他能有更好的表现。
40. 奇妙的是,后来发现,只要那时你没有放弃,便没有人敢像裁判一样掏出红牌罚你下场,所有人都会等你跑完全程,最后一个冲终点也不难看,观众反而会为你这种“不要脸”的强韧而起立鼓掌。刘同
41. 除此之外,中国网球网还将全程报道国内外各大网球赛事,并提供虚拟网球课堂及同球迷互动的体育市场经济讲座等更多精彩版块。
42. 五一劳动节到了,送你一个幸福快递,吉祥好运做芯装满,阳光快车道直达,财神全程护送到你家。祝五一快乐开心连连、幸福吉祥如意。
43. 全程参加会议,除非是必要的或者你事先被允许,你才可以离开。
44. 如需了解准确的全程服务时限,请与当地嘉里大通的客户服务人员联系。
45. 今天的崆峒山之旅将由我全程陪同,希望通过我的讲解能使您对崆峒山有更深的了解,也希望通过我的服务能给您的旅程增添一分快乐。
46. “基于视觉的架构或视频锚针”允许数字手臂等跟踪器在需要的时候进行重新定位,且全程无接触,完全通过软件对特定对齐标号的识别而控制。
47. 你从圣迭戈直飞阿图岛的全程都不离开这种应答器的范畴。
48. 计时赛中,赛程较公路赛短,选手们每隔90秒发车一次,最先完成全程者胜。
49. 只有在转弯的全程中两板都保持平行,内侧板承重才会对速度有正面影响。
50. 但这种制度安排的“行政性”而非“市场性”属性,以及事后监督而非全程监督等原因,决定了稽察特派员制度的过渡性。
51. 以上活动,既可以全程参加,也可选择参与。欢迎各种语言爱好者报名参加!
52. 从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生产率、节约成本、节水、提高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来考虑,水稻直播是较理想的种植技术。
53. 通过庞大而健全的代理网络,实现多式联运,全程跟踪等现代物流服务.
54. “建筑行业存在很多腐败行为,”艾浩利说。他曾全程参与建筑设计、施工过程,并写过一本讨论中国建筑法的书。
55. 福州传递路线全程28.6公里,共208名火炬手参与。火炬从五一广场出发,途经三山两塔、三坊七巷、罗星塔公园等著名景点。
56. 我们会请照相师把你们快乐日子全程的每一个细节都拍录下来.
57. 侦查讯问全程录音录像作为限制侦查权滥用的一种手段,目前广泛应用于侦查机关的讯问和询问活动。
58. 企业对应收帐款的全程管理所耗费的开支,主要包括对客户的资信调查费用,收帐过程开支的差旅费、通讯费、人工工资、诉讼费以及其他费用。
59. 电视台全程录播了比赛,而我们需要连续三个星期录影。
60. 当前,最常用的网络安全评价方法是风险评估方法,以及利用漏洞扫描工具软件来测试和评估系统的安全程度等。
篇11:初中牛津英语8b全部教案
单元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词汇:New York City, Central Park, exam, were, rainy, delicious,expensive, inexpensive, crowded, flew, kite, later, felt, little, corner, discuss, etc.
2. 句型: Where did you go on vacation? I went to summer camp.Did she go to Central Park?Yes, she did.No, she didn’t.
3. 语法:一般过去时的特殊疑问句、一般疑问句及肯、否定回答。
4. 能力目标:能用一般过去时熟练谈论假期发生的事。
二、过程与方法
灵活运用教材,从所教学生的实际水平和语言能力出发,调整和取舍教学内容,合理安排本单元的课时数,设计好每课时的教学内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描述假期发生的事,增进同学间的了解,增进感情。
2.通过图片和视频欣赏优美的风景,培养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3.了解自己的能力,培养情操
4.培养学生们对英语的兴趣。
教法导航
1. 以任务型教学作为课堂教学理念、利用整体语言教学法、情景教学法、交际教学法等。
2. 在教学中创设切实可行的任务型教学活动、突出交际性。
3.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任务为基础,注重实用性。
4. 引趣激趣策略,创设情景调节气氛,引发激发学生兴趣。
学法导航
多读善思,小组合作、探究、学习、交流。
课时支配
第1课时:Section A 1a-2c
第2课时:Section A 2d-3c
第3课时:Section B 1a-2c
第4课时:Section B 2d-Self Check
初中牛津英语8b全部教案
篇12:《桃花源记》全部注释
《桃花源记》全部注释
注释
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6)
武陵:郡名,现在湖南常德市一带。
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
缘:沿着,顺着。
行:前行,走。
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
忽逢:忽然遇到。逢:遇到,碰见。
夹岸:溪流两岸。
杂:别的,其他的。
芳草鲜美:芳香的青草鲜嫩美丽,芳:花;鲜美:鲜艳美丽。
落英:落花。一说,初开的花。
缤纷:繁多的样子。
甚:很,非常。
异之:即“以之为异”,对见到的景象感到诧异。异,意动用法,形作动,以······为异,对······感到惊异,认为······是奇异的。之,代词,指见到的景象。
复:继续。
前:名词活用为状语,向前。(词类活用)
欲:想要。
穷:形容词用做动词,穷尽,走到······的尽头。
林:代指桃花林。
林尽水源:林尽于水源,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尽:消失(词类活用)
便:于是,就。
得:发现。
仿佛:隐隐约约,形容看得不真切的样子。
若:好像……似的。
舍:舍弃,丢弃,文中指离开。
初:起初,刚开始。
才通人:仅容一人通过。才:副词,仅。
复:又,再。
行:行走。
豁然开朗: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开阔明亮的样子。然,……的样子。豁然:形容开阔的样子;开朗:开阔明亮。
平:平坦。
旷:开阔;宽阔。
屋舍:房屋。
俨(yǎn)然:(古今异义)古义:整齐的样子。今义:形容很像;形容齐整;形容庄严。
之:这。
属:类。
阡陌交通:田间小路交错相通。阡陌,田间小路,南北走向的叫阡,东西走向的叫陌。交通,交错相通。
鸡犬相闻:(村落间)可以互相听到鸡鸣狗叫的声音。相闻:可以互相听到。
种作:指世代耕种劳作的人。
衣着:穿着打扮。
悉:全,都。
外人:指桃花源以外的世人。(有更好的翻译:另外一个世界的人,因为桃花源人从秦到晋一直与世隔绝)
黄发垂髫(tiáo):指老人和小孩。黄发,古时认为老人头发由白转黄是长寿的象征,这指老人。垂髫,古时小孩不扎结头发,头发下垂,这里指小孩子。(借代修辞)髫,小孩垂下的短发。
并:都。
怡然:愉快、高兴的样子。
乃大惊:竟然很惊讶。乃:竟然。大:很,非常。
从来:从……地方来。
具:全都。
之:代词,指代桃源人所问问题。
要(yāo):通“邀”,邀请。(通假字)
咸:副词,都,全。
问讯:打听消息。
云:说。
先世:祖先。
率:率领。
妻子:(古今异义)古义:指妻子、儿女。“妻”“子”是两个词,不是现代汉语的“妻子”今义:男子的配偶。
邑人:同县的人
绝境:(古今异义)古义:与人世隔绝的.地方。 今义:没有明显出路的困境;进退维谷的境地。 绝:绝处。
复:再,又。
焉: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从这里。
遂:于是。
间隔:隔断,隔绝。
今:现在。
乃(乃不知有汉的乃):竟,竟然。
无论:不要说,(更)不必说。“无”“论”是两个词,不同于现在汉语的“无论”(古今异义)。
为:给。
具言:详细地说。
所闻:指渔人所知道的世事。闻:知道,听说。
叹惋:感叹,惋惜。
余:其余,剩余。
延至:邀请到。延,邀请。
至:到。
停:停留。
辞:辞别。
去:离开。
语:告诉。
不足:不值得。(古今异义)
为:介词,向、对。
既:已经。
便扶向路:就顺着旧的路(回去)。扶:沿着、顺着。向:从前的、旧的。
处处志之:处处都做了标记。志:动词,做标记。(词类活用)
及:到达。
郡下:太守所在地,指武陵。
诣(yì)太守:指拜见太守。诣,到。特指到尊长那里去。
如此:像这样,指在桃花源的见闻。
即:立即。
遣:派遣。
寻向所志: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寻,寻找。 向,先前。 志(名词),标记。(所+动词译为名词)
遂:终于。
复:再。
得:取得,获得,文中是找到的意思。
高尚:品德高尚。
士:隐士。
也:表判断。
欣然:高兴的样子。
规: 计划,打算。(词类活用)
未:没有。
果:实现。
未果:没有实现。
寻:不久。
终:死亡。
问津:问路,这里是探访,访求的意思。津:本义渡口。
世外桃源:比喻理想中环境幽静、不受外界影响、生活安逸的地方。现用来比喻一种虚幻的超脱社会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境界。
业:职业
篇13:红楼梦全部诗词
红楼梦全部诗词
红楼梦全部诗词
葬花吟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游丝系飘春榭,落絮轻沾扑绣帘,
闺中女儿惜春暮,愁绪满怀无释处,
手把花锄出绣帘,忍踏落花来复去?
柳丝榆荚自芳菲,不管桃飘与李飞,
桃李明年能再发,明年闺中知有谁?
三月香巢已垒成,梁间燕子太无情,
明年花发虽可啄,却不道人去梁空巢也倾,
一年三百六十日, 风刀霜剑严相逼,
明媚鲜妍能几时,一朝飘泊难寻觅,
花开易见落难寻,阶前闷杀葬花人,
独把花锄泪暗洒,洒上空枝见血痕,
杜鹃无语正黄昏,荷锄归去掩重门,
青灯照壁入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怪奴底事倍伤神,半为怜春半恼春,
怜春忽至恼忽去,至又无言去不闻,
昨宵庭外悲歌发,知是花魂与鸟魂?
花魂鸟魂总难留, 鸟自无言花自羞,
愿侬胁下生双翼,随花飞到天尽头,
天尽头,何处有香丘?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
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试看春残花渐落,便是红颜老死时,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金陵十二钗的`绝世奇才,终敌不过千红一哭,万艳同悲的命定前生,而惊世的顽石也不过是一块无法补天的石头,红楼轰然倒下,梦醒而碎,青灯古佛的云空未必空,随经文诉出曹雪芹满腔幽怨,红楼无梦,只余梦影残痕.
一、咏白海棠限门盆魂痕昏
探春
斜阳寒草带重门,苔翠盈铺雨后盆,玉是精神难比洁,雪为肌骨易销魂,
芳心一点娇无力,倩影三更月有痕,莫谓缟仙能羽化,多情伴我咏黄昏,
宝钗
珍重芳姿昼掩门,自携手瓮灌苔盆,胭脂洗出秋阶影,冰雪招来露砌魂,
淡极始知花更艳,愁多焉得玉无痕,欲偿白帝凭清洁,不语婷婷日又昏,
宝玉
秋容浅淡映重门,七节攒成雪满盆,出浴太真冰作影,捧心西子玉为魂,
晓风不散愁千点,宿雨还添泪一痕,独倚画栏如有意,清砧怨笛送黄昏,
黛玉
半卷湘帘半掩门,碾冰为土玉为盆,偷来梨蕊三分白,借得梅花一缕魂,
月窟仙人缝缟袂,秋闺怨女拭啼痕,娇羞默默同谁诉,倦倚西风夜已昏,
湘云
其一
神仙昨日降都门,种得蓝田玉一盆,自是霜娥偏爱冷,非关倩女亦离魂,
秋阴捧出何方雪,雨渍添来隔宿痕,却喜诗人吟不倦,岂令寂寞度朝昏,
其二
蘅芷阶通萝薜门,也宜墙角也宜盆,花因喜洁难寻偶,人为悲秋易断魂,
玉烛滴干风里泪,晶帘隔破月中痕,幽情欲向嫦娥诉,无奈虚廊夜色昏,
二、菊花诗
忆菊-蘅芜君
怅望西风抱闷思,蓼红苇白断肠时,空篱旧圃秋无迹,瘦月清霜梦有知
念念心随归雁远,寥寥坐听晚砧痴,谁怜我为黄花病,慰语重阳会有期,
种菊-怡红公子
携锄秋圃自移来,篱畔庭前故故栽,昨夜不期经雨活,今朝犹喜带霜开,
冷吟秋色诗千首,醉酹寒香酒一杯,泉溉泥封勤护惜,好知井径绝尘埃,
供菊-枕霞旧友
弹琴酌酒喜堪俦,几案婷婷点缀幽,隔座香分三径露,抛书人对一枝秋,
霜清纸帐来新梦,圃冷斜阳忆旧游,傲世也因同气味,春风桃李未淹留,
画菊-蘅芜君
诗余戏笔不知狂,岂是丹青费较量,聚叶泼成千点墨,攒花染出几痕霜,
淡浓神会风前影,跳脱秋生腕底香,莫认东篱闲采掇,粘屏聊以慰重阳,
簪菊-蕉下客
瓶供篱栽日日忙,折来休认镜中妆,长安公子因花癖,彭泽先生是酒狂,
短鬓冷沾三径露,葛巾香染九秋霜,高情不入时人眼,拍手凭他笑路旁,
菊梦-潇湘妃子
篱畔秋酣一觉清,和云伴月不分明,登仙非慕庄生蝶,忆旧还寻陶令盟,
睡去依依随雁断,惊回故故恼蛩鸣,醒时幽怨同谁诉,衰草寒烟无限情,
访菊-怡红公子
闲趁霜晴试一游,酒杯药盏莫淹留,霜前月下谁家种,槛外篱边何处愁,
蜡屐远来情得得,冷吟不尽兴悠悠,黄花若解怜诗客,休负今朝挂杖头,
对菊-枕霞旧友
别圃移来贵比金,一丛浅淡一丛深,萧疏篱畔科头坐,清冷香中抱膝吟,
数去更无君傲世,看来惟有我知音,秋光荏苒休辜负,相对原宜惜寸阴,
咏菊-潇湘妃子
无赖诗魔昏晓侵,绕篱欹石自沉音,毫端蕴秀临霜写,口齿噙香对月吟,
满纸自怜题素怨,片言谁解诉秋心,一从陶令平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问菊-潇湘妃子
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一样花开为底迟?
圃露庭霜何寂寞,鸿归蛩病可相思?休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片语时,
菊影-枕霞旧友
秋光叠叠复重重,潜度偷移三径中,窗隔疏灯描远近,篱筛破月锁玲珑,
寒芳留照魂应驻,霜印传神梦也空,珍重暗香休踏碎,凭谁醉眼认朦胧,
残菊-蕉下客
露凝霜重渐倾欹,宴赏才过小雪时,蒂有余香金淡泊,枝无全叶翠离披,
半床落月蛩声病,万里寒云雁阵迟,明岁秋风知再会,暂时分手莫相思,
三、咏柳
如梦令:
岂是绣绒残吐,卷起半帘香雾,纤手自拈来,
空使鹃啼燕妒.且住,且住!莫使春光别去,
西江月-宝琴
汉苑零星有限,隋堤点缀无穷,三春事业付东风,明月梅花一梦,
几处落红庭院,谁家香雪帘栊?江南江北一般同,偏是离人恨重!
如梦令-黛玉
粉堕百花州,香残燕子楼,一团团逐对成逑.飘泊亦如人命薄,空缱绻,说风流,
草木也知愁,韶华竟白头!叹今生谁舍谁收?嫁与东风春不管,凭尔去,忍淹留,
临江仙-宝钗
白玉堂前春解舞,东风卷得均匀,蜂团蝶阵乱纷纷.几曾随逝水,岂必委芳尘,
万缕千丝终不改,任他随聚随分,韶华休笑本无根,好风频借力,送我上青云!
四、大观园题咏
旷性怡情匾额-迎春
园成景备特精奇,奉命羞题额旷怡,谁信世间有此境,游来宁不畅神思?
文章造化匾额-惜春
山水横拖千里外,楼台高起五云中,园修日月光辉里,景夺文章造化功,
凝晖钟瑞匾额薛宝钗
芳园筑向帝城西,华日祥云笼罩奇,高柳喜迁莺出谷,修篁时待凤来仪,
文风已著宸游夕,孝化应隆归省时,睿藻仙才盈彩笔,自惭何敢再为辞,
有凤来仪臣宝玉谨题
秀玉初成实,堪宜待凤凰,竿竿青欲滴,个个绿生凉,
迸砌妨阶水,穿帘碍鼎香,莫摇清碎影,好梦昼初长,
怡红快绿
深庭长日静,两两出婵娟,绿蜡春犹卷,红妆夜未眠,
凭栏垂绛袖,倚石护青烟,对立东风里,主人应解怜,
万象争辉匾额-探春
名园筑出势巍巍,奉命何惭学浅微,精妙一时言不出,果然万物生光辉,
文采风流匾额李纨
秀水明山抱复回,风流文采胜蓬莱,绿裁歌扇迷芳草,红衬湘裙舞落梅,
珠玉自应传盛世,神仙何幸下瑶台,名园一自邀游赏,未许凡人到此来,
世外仙源匾额-林黛玉
名园筑何处,仙境别红尘,借得山川秀,添来景物新,
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何幸邀恩宠,宫车过往频,
蘅芷清芬
蘅芜满净苑,萝薜助芬芳,软衬三春草,柔拖一缕香,
轻烟迷曲径,冷翠滴回廊,谁谓池塘曲,谢家幽梦长,
杏帘在望
杏帘招客饮,在望有山庄,菱荇鹅儿水,桑榆燕子梁,
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韭绿,十里稻花香,盛世无饥馁,何须耕织忙,
五、即事诗
春夜即事
霞绡云幄任铺陈,隔巷蟆更听未真,枕上轻寒窗外雨,眼前春色梦中人,
盈盈烛泪因谁泣,点点花愁为我嗔,自是小鬟娇懒惯,拥衾不耐笑言频,
秋夜即事
绛芸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夏夜即事
倦绣佳人幽梦长,金笼鹦鹉唤茶汤,窗明麝月开宫镜,室霭檀云品御香,
琥珀杯倾荷露滑,玻璃槛纳柳风凉,水亭处处齐纨动,帘卷朱楼罢晚妆,
冬夜即事
梅魂竹梦已三更,锦やむ衾睡未成,松影一庭惟见鹤,梨花满地不闻莺,
女儿翠袖诗怀冷,公子金貂酒力轻,却喜侍儿知试茗,扫将新雪及时烹,
扩展阅读:
一朝春尽红颜老,花落人亡两不知,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寒塘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如花美眷,怎敌似水流年,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作嫁衣裳,
白骨如山忘姓氏,无非公子与红妆,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花若兮梦若卿 心倚迄情倚伊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
太高人愈妒,过洁世同嫌,
未若锦囊收艳骨,一抔净土掩风流,
春恨秋悲皆自惹,为谁欢喜为谁妍,
青灯照壁人初睡,冷雨敲窗被未温,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纵使举案齐眉,到底意难平,
意淫二字,惟心会而不可口传,可神通而不可语达,
花谢花飞飞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青灯古殿人将老
好一似食尽鸟投林,落了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
花影不离身左右,鸟声只在耳东西,
他是甘露之惠,我并无此水可还,他既下世为人,我也去下世为人,但把我一生的眼泪还他,也偿还的过他了,
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沧海万顷唯系一江潮
焦首朝朝还暮暮,煎心日日复年年,
玉在椟中求善价,钗于奁内待时飞,
尔今死去侬收葬,未卜侬身何日丧?侬今葬花人笑痴,他年葬侬知是谁?
凡是都有个缘故,说出来,人也不委屈,
天然一段风韵,全在眉梢,平生万种情思,悉堆眼角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
花原自怯,岂奈狂飚?柳本多愁,何禁骤雨!
“早知他来,我就不来了,”
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
花谢花飞花满天,红消香断有谁怜,
无我原非你,从他不解伊,
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他;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
我惭携宝剑,只为看山来,
机关算尽太聪明,反算了卿卿性命
得饶人处且饶人,
一聚一散最伤神,还不如不聚的好,所以向来喜散不喜聚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闲处光阴易过
“什么‘大家彼此’?他们有大家彼此,我是赤条条来去无牵挂,”
正不容邪,邪复妒正,
都道是金玉良缘,俺只念木石前盟
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
开到荼蘼花事了
幽微灵秀地,无可奈何天,
我所居兮,青埂之峰,我所游兮,鸿蒙太空,谁与我游兮,吾谁与从,
凤尾森森,龙吟细细,
甚荒唐,到头来竟为他人做了嫁衣裳
尺幅鲛鮹劳解赠,叫人焉得不伤悲,
寒夜匿鹤影,冷月葬花魂,
叹人间,美中不足今方信,
帘外蕉叶竹梢之上,雨声淅沥,清寒透幔
寒潭渡鹤影,冷月葬花魂,
一场幽梦同谁近,千古情人独我痴,
俊眉修眼,顾盼神飞,文彩精华,见之忘俗,
好似食尽鸟投林,落得个白茫茫大地真干净,
潦倒不通庶务,愚顽怕读文章
悼红轩中悟辛酸,红楼梦里肝肠断
篇14:全部事项证明书
(正本/副本/存根)
登记证书号: DJ[年 度]第 号
船舶运输经营人名称:
船舶运输经营人《水路运输经营许可证》号: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路运输管理条例》及其实施细则和相关规定,本机关对船舶运输经营人申请的下列事项予以登记:
登记机关盖章
年 月 日
本证书有效期自 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
说明及注意事项
一、本证由登记机关填写,并应加盖水路运输审批专用章。
二、本证一式三份,正本、副本按规定程序交申请人,存根留登记机关。
三、本证手写、涂改、过期均无效。
四、本证不得租借、转让,如遗失或毁损应及时向原发证机关申请补发。
五、船舶运输经营人应按照本证登记事项,在规定范围内合法从事水路运输业务。
2你老公持身份证,到人 事 登 记 处 - 九 龙 办 事 处,索榷登记事项证明书}申请表格及填交,和付费,官员认为没问题就会签发该证明书
地 址 : 九 龙 长 沙 湾 道 303 号 长 沙 湾 政 府 合 署 3 楼
说的是不是对外贸易经营者备案登记表啊 这个是需要到所属外经贸办理的 是证明企业具有对外贸易资质的证明
3
这个是单程证批出之前的面试才需要的。
面试是出入境管理处会通知你的,是用信件通知,等他们来信你你让香港配偶再去申请。因为这个登记事项证明书是有时效性的。(记载香港居民在某段时期内是否在香港有登记结婚,以防重婚)
追问
就是申请单程的时候是不需要这个登记 事项证明 书的吗?因为我们是要等 四年才可以拿到单程 的,但是结婚过后就是可以申请的了!
去前有申请这个东西,我现在还放着,以为用不着了!昨天网上一看,他们说申请单程的时候需要这个东西,有的又说不需要 !
4自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明书需要年检.
需要准备的资料
外商投资企业
(1)《自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明书》;
(2)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本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
(3)《联合年检报告书》;
(4)《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报关业务情况表》。
(5)海关需要的.其它材料。
非外商投资企业
(1)《自理报关单位注册登记证明书》;
(2)《企业年审报告书》、《企业情况登记表》;
(3)经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本年度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进出口商品销售利润亏损表;
(4)经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加贴本年度通过年检标识的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
(5)经外经贸主管部门加贴本年度通过年检标识的《进出口企业资格证书》;
(6)经税务部门加贴本年度通过年检标识的《国税登记证》;
(7)海关需要的其他材料。
篇15:猜谜语及答案全部
日常常见到的谜语
1.棍棒加身变种羊(打一律师)——谜底:兰和。
2.吸血鬼为啥不喝苹果汁?——谜底:因为苹果汁有“十”字架。
3.千里相逢在花前,一湖清月净如洗(打一明星)——谜底:董洁。
4.身上乌又乌,赤脚走江湖,别人看它吃饭,其实天天饿肚。(打一动物)——谜底:鱼鹰。
5.冬天的中午(打酒的名字)——谜底:答案五粮液(午凉耶)。
6.一点一横长,一搬到南洋。城里有个人,却只一寸长。(猜一字)——谜底:府。
7.皮肤白皙(打一食品)——谜底:面粉。
8.轻罗小扇扑流萤(打一新闻用语)——谜底:捕捉亮点。
9.地面上的森林霸王(打一歌手)——谜底:陆虎(陆地上的老虎)。
10.小张进入屋内为什么不随手关门?——谜底:自动门。
11.今天早晨去打油,路上遇到一条狗。牵着小狗去打油,打油回来喂小狗。——谜底:打油诗(今天早晨去打油)。
12.形如花球花色艳,花蕊如爪似蝶舞(打一花卉)——谜底:醉蝶花。
13.各路好汉齐相会(打一热门游戏)——谜底:英雄联盟。
14.黑夜中的英雄(打一电影)——谜底:《蝙蝠侠》。
15.千里之行,寻太阳(打一节日)——谜底:重阳节。
趣味简单谜语大集锦
1、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过江千层浪,入竹万竿斜 打一自然现象 (风)
2、火烧赤壁 打一词牌名 (满江红)
3、柜 打一四字成语 (水到渠成)
4、四山纵横,两日绸缪。富是他起脚,累是他起头。 打一字 (田)
5、上无半片之瓦,下无立锥之地。腰间挂着一个葫芦,倒有些阴阳之气。 打一字 (卜)
6、先写了一撇,后写了一画。 打一字 (孕)
7、已经晓得 打两字昆虫名 (知了)
8、多出一半 打一字 (岁)
9、有点像画眉鸟 打一生肖 (马)
10、刘邦闻之则喜,刘备闻之则悲。 打一字 (翠)
11、“榜头题处笑开眉” 打一成语 (乐在其中)
12、代父从军未挂花 打一字 (栏)
13、阳光帅男 打一台球运动员 (丁俊晖)
14、上面能飞,下边能站,今天猜不出,明天出答案。 打一字 (翌)
15、一个字,千张嘴,要想活,给它水。 打一字 (舌)
16、“卷我屋上三重茅” 打一成语 (风吹草动)
17、孔雀开屏 打一央视主持人 (张羽)
18、正看八十八,倒看八十八;左看八十八,右看八十八;仔细一端详,好像一朵花。 打一字 (米)
19、昨日之日不可留 打一国家名 (乍得)
谜底是成语的谜语
001、忘。(打一成语)
002、昔。(打一成语)
003、知。(打一成语)
004、桦。(打一成语)
005、坐。(打一成语)
006、回。(打一成语)
007、白。(打一成语)
008、揍。(打一成语)
009、重。(打一成语)
010、七。(打一成语)
011、卡。(打一成语)
012、明。(打一成语)
013、皿。(打一成语)
014、原。(打一成语)
015、诳。(打一成语)
016、二。(打一成语)
017、中。(打一成语)
018、急。(打一成语)
019、若。(打一成语)
020、不。(打一成语)
021、斤。(打一成语)
022、禽。(打一成语)
023、司。(打一成语)
024、闹。(打一成语)
025、尖。(打一成语)
026、芜。(打一成语)
027、谱。(打一成语)
028、靶。(打一成语)
029、会计。(打一成语)
030、电梯。(打一成语)
031、升重。(打一成语)
032、相声。(打一成语)
033、伞兵。(打一成语)
034、背脸。(打一成语)
035、假眼。(打一成语)
036、氙氘。(打一成语)
037、胜境。(打一成语)
038、武断。(打一成语)
039、雨披。(打一成语)
040、极小。(打一成语)
篇16:全部的近义词
片面、局部、部分
全部造句
1 我是炎黄子孙,理所当然地要把学到的知识全部奉献给我亲爱的祖国。李四光
2 如果将魔术的秘密全部公开,那么。王尔德
3 事情是很简单的人,全部秘诀只有两句话:不屈不挠,坚持以底。陀思妥耶夫斯基
4 啊,青春,青春!或许你美妙的全部奥秘不在于能够做出一切,而在于希望做出一切。屠格涅夫
5 这些蚕宝宝已有笔芯般粗,真的全部都昂着头,一动不动地在做美梦呢。它们零零散散地睡在绿莹莹的桑叶上,像一艘艘帆船行驶在碧蓝的大海上,清清爽爽,令人心旷神怡。多么可爱的小东西啊!
6 如果可以和你在一起,我宁愿所有的星光全部陨落,因为你的眼睛,是我生命里,最亮的光芒。
7 我纵情地笑着,几天来的疑惑与费解全部化作笑声飞出了心窝,伴着清凉的晨风吹响了这个山城小镇。妈妈也笑了,人们都跟着笑了、。这是发自肺腑的欢笑。
8 记得有一次,我把妈妈给我买的橘子全部吃光了。妈妈说:“橘子吃多了,不好。”我还接着吃,直到吃得牙都被酸倒了,我才知道,吃多了橘子不好。”瞧!小时候我多固执呀!
9 毫不吝惜地燃烧自己,发出全部的热,全部的光,全部的能量。老师,您像红烛,受人爱戴,令人敬仰!
10 太阳亦是,那么温暖温柔的光芒照耀了我的全部,可是太阳却始终离我那么遥远。伸手就能感受到的阳光普照着所有人类,我亦只是得到了一点点的顺便的小小的惠泽而已。可是自己却自以为是的以为自己得到了太阳,拥有了阳光。
11 良心是由人的知识和全部生活方式来决定的。马克思
12 在全部的美德之中,最强大、最慷慨、最自豪的,是真正的勇敢。
13 你可以去爱一个男人,但是不要把自己的全部都赔进去。没有男人值得你用生命去讨好。你若不爱自己,怎么能让别人爱你?
14 给生涯一个微笑,它会回报你全部漂亮的春天;给性命一个微笑,它会回报你一片蔚蓝的天空。
15 再过几十年,我们来相会,送到火葬场,全部烧成灰,你一堆,我一堆,谁也不认识谁,全部送到农村做化肥。
16 菊花家族是千姿百态的:有的已经是全部盛开,露出一张张美丽的笑脸;有的只开了一半,正在吸取天地精华,努力生长;还有的含苞待放,花苞白里透红,涨得大大的,好像马上就要出来看看这五彩缤纷的世界。
17 当一个人明白了爸爸的全部含义的时候,他已经要忍住眼泪俯下身去看一个老人。
18 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
19 在奋斗过程中,我学会了怎样打球。我想那就是作为职业球员的全部。你明白了你不可能每晚都打得很好,但你不停的奋斗会有好事到来的。
20 雪越下越大,干枯的树枝被白雪装饰,不再单调;路旁停放的车辆变成了纯净的白顶白窗,如卡通般的梦幻;小区门口高高悬挂的红灯笼,顶部因积雪映衬而愈发红艳;学校的操场乒乓球台全部被雪覆盖,一幅银装素裹的画面。
21 下大雨时“哗啦啦”一个个雨滴宛如一大群威猛的勇士,一下子全部落到了地上“砰砰”它们一定很疼。路人踩到水上不时发出“啪啪啪”的声音,路边的狗狗摇着它那小尾巴一直喊着:“汪汪”“汪汪”!车子来了,溅起了“唰啦啦”的水花,太美了!
22 敢于浪费哪怕一个钟头时间的人,说明他还不懂得珍惜生命的全部价值。达尔文
23 那石榴个个都长得裂开了缝,露出像牙齿似的石榴籽,顶端几片叶子全拢在一起,像蝴蝶结似的,使它更加美丽。深秋时节,这树上的石榴全部裂开了嘴儿,好像是一朵朵盛开的鲜花。
24 我的父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庄稼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脸朝黄土背朝天的过了50多个春秋。除了务农之外,父亲在事业上几乎没有任何建树;那几亩薄地成了他最亲近的伙伴,农耕是他这大半辈子工作的全部。
25 你知道,只要你有足够的渴望,足够的自信,那就可以得到想要的一切。所以今晚,就在你临睡之前,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你最想从生活中得到的那件事上。坚信你可以得到它,看着自己正拥有它,感受着自己正使用它。
26 玉兰花已经开了不少了。树枝长得细细的,像一条条蛇。玉兰花俏立枝头。有的刚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像勺子又像船,全部展开了,露出黄色的花蕊。有的还是个花骨朵儿,看起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27 他的前额特别大,简直和面部不太相称。脸盘的轮廓也很怪,因为所有的牙齿全部脱落了。眼睛里闪耀着智慧的光芒,又敏锐,又细致,使你几乎觉得他有妖法。
28 他如法将瓜子塞进口中,“格”地一咬,然而咬时不得其法,将唾液把瓜子的外壳全部浸湿,拿在手里剥的时候,滑来滑去,无从下手,终于滑落在地上,无处寻找了。
29 过去是回忆,未来是展望,时间充满辛勤的汗水,现在则是过去未来的全部。
30 荷花开了不少了。荷叶挨挨挤挤的,象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白荷花在这些大圆盘之间冒出来,有的才展开两三片花瓣,有的花瓣全部展开了,露出嫩黄色的小莲蓬,有的还是含苞待放,看起来饱胀得马上要破裂似的。
篇17:歇后语全部的歇后语
经典歇后语1
1、眼睛长在鼻尖下——悲观失望
2、贾宝玉哭灵——悲伤已极
3、丧屋里的人唱戏——又喜又悲;悲喜交加
4、林黛玉葬花——情悲意冷
5、唐僧的心胸——慈悲为怀
6、忆苦会开完了——不欢而散
7、喜鹊老鸦同枝叫——又喜又悲;悲喜交加
8、梁上挂猪胆——苦苦(哭哭)滴滴(泣泣)
9、兔死狐悲——物伤其类
10、大观园里哭贾母——各有各的伤心处
11、胸脯中了箭——伤心;伤透心
12、穿着孝服拜天地——悲喜交加;又喜又悲
13、寒号哭夜——如丧考妣
14、对着墙壁流眼泪——独自悲伤
15、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16、提起来的竹稿——眼泪汪汪向江河
17、小寡妇上坟——越哭越伤心;哭得好伤心
18、发丧娶媳妇——悲喜交加;又悲又喜
19、崔莺莺送郎——一片伤心说不出来
20、三九天吃冰块——凉透了
21、胡椒浸在醋里——辛酸得很
22、洞房里换孝衫——又喜又悲;悲喜交加
23、崔莺莺送郎——依依不舍;一片伤心说不出;不出的伤心
24、要饭的流眼泪——穷伤心
25、看戏流眼泪——假慈悲;假慈善
26、冬天吃冰块——太心寒了
27、六月间喝冰水——寒心
28、杀人和尚念佛经——假慈悲;假慈善
29、对着墙壁流泪——独自悲伤
30、耗子跌米缸——好进难出;又喜又悲
31、新郎官戴孝——悲喜交加;又喜又悲
32、鳄鱼流眼泪——可怜不得;假慈悲
33、小孩见了娘——没事哭一场
34、老虎戴佛珠——假慈悲;假慈善
35、宝玉湘云哭贾母——各有各的伤心处
常见歇后语2
1、白菜地里耍镰刀——散了心
2、给你三分颜色——你开染坊啊
3、乌龟爬旗杆——想高升
4、苦瓜树上结黄连——一个更比一个苦
5、乌龟吃煤炭——黑心王八
6、痰盂里放屁——想(响)不开
7、老太太摸电门——精神抖擞
8、电风扇的脑袋——专吹凉凤
9、上市的鸟龟——缩头缩脑
10、电视广告上的美人——昙花一现
11、神仙放屁——不同凡响
12、兜里的钱,锅里的肉——跑不了
13、八仙桌放盏灯——明摆着
14、煎饼果子下毒药——别来这一套
15、电钻钻孔——不通也要通
16、笛子独奏——自吹
17、厨房里的灯——常常受气
18、挨鞭子不挨棍子——吃软不吃硬
19、抱黄连敲门——苦到家了
20、棺材铺的买卖——死活都要钱
21、赶庙的失孩子——活丢人
22、口袋里装钉子——个个想出头
23、苍蝇叮菩萨——没人味
24、地下流出来的水——来路不明
25、兔子尾巴戴夹板——楞充大尾巴狼
26、聋子看戏——饱眼福
27、狗长犄角——装佯(羊)
28、坟场上舞大刀——吓死人
29、白布进染缸——洗不清
30、虎口拔牙——胆子不小
实用歇后语3
1、三只手指捏田螺——笃定
2、清蒸马鲛鱼——嘴硬骨头酥
3、八只双人床——十六铺
4、阎罗王出告示——鬼话
5、四金刚扫地——大材小用
6、烂糊三鲜汤——不负责任
7、猪鼻孔里插葱——装象(相)
8、稻柴人救火——自身难保
9、芝麻落辣针眼里——巧得很
10、井底里雕花——深刻
11、萝卜不当青菜——不当人看
12、聋膨耳朵——空招牌
13、白娘娘搭法海斗——精打光
14、九曲桥浪散步——走弯路
15、老虫钻辣风箱里——两头吃轧档
16、蚂蚁相打——闯勿出大祸
17、告花子唱山歌——穷开心
18、引线搭桥——难过
19、大世界里照哈哈镜——奇出怪样
20、肉骨头打狗——有去无回
21、阎罗王阿爹——老鬼
22、黄牛角水牛角——各归各
23、木匠弹线——眼开眼闭
24、弄堂里扛木头——直来直去
25、七个铜钿对半分——勿三勿四
26、肚皮里做功夫——闷声勿响
27、豆腐拌乳腐——越拌(辩)越糊涂
28、张飞骑白马——黑白分明
29、踏瘪皮球——一包气
30、三只节头捏田螺——稳拿
31、牙龈出血——红口(虹口)
32、背心浪挂胡琴——拉勿着
33、告化子唱山歌——穷开心
34、大闸蟹垫台脚——硬撑
35、叫花子吃死蟹——只只叫好
篇18:拥有朋友=拥有全部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万两黄金容易得,知心一个也难求。”不少的诗词都对友情进行了赞扬。
我就收获了一份千金难求的'友谊。小杨是我的同级同学,他很幽默搞笑,之前的时候,我和他一班过,但都没有太大的交集。上七年级时,我为了“赶上潮流”,申了一个QQ号,加上了小杨。那是我们正好也是同位。平时在班里我们没什么话题,但一到了网上,就会萌发出许多共同语言,聊着不同的事情。既评论过班里各位同学的优点,也共同解决过不会的难题,还分享过一些秘密,分担过很多烦心事。和他在一起聊天时,就会觉得给心灵进行了一次减负,心头上的乌云顿时烟消云散。这让我感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轻松,感到了风雨后总会有彩虹。
现在我有了这位好朋友,就像是拥有了一片天空;一汪海洋;一份自由;就像是拥有了全部!
这不是真正的拥有吗?
篇19:全部怎样造句
1她忍受着失去亲人的痛苦,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工作中。
2我军把这股匪徒全部收拾掉了。
3他把从伯父那里继承的百万家产全部捐献给希望工程。
4我们愿为祖国的强盛贡献出全部的力量。
5他明明知道全部秘密,却守口如瓶,也不知安的什么心?
6对那个厂偷工减料制造劣质皮鞋,工商部门已予全部没收和销毁。
7由于加强了管理,生产的饮料全部合格。
8我军采用内外夹攻的战术,把敌方全部都歼灭了。
9但是,突如其来的疼痛不一定全部来自肢体。
10我们要为祖国的建设事业贡献出全部的智慧和力量。
11在我军出其不意的袭击下,敌人惊慌失措,全部束手就擒了。
12预选赛出现的全部希望就在这最后一搏,队员们决心背水一战。
13对穷途末路拒不投降的敌人,我们要全部地消灭。
14这些年,他摒绝一切交际应酬,把全部精力都放在著书立说上了。
15他明明知道全部秘密,但他妄言妄听,又有什么办法呢?
16他提出的难题已经全部解决了。
17成功也很简单,全部秘诀只有两句话:不屈不挠,坚持以底。
18要把敌人的阴谋全部揭露出来。
19哪怕只是沧海一粟,爱人眼里你就是全部。
20战乱中,他的全部藏书不幸被付之一炬。
篇20: 全部的近义词
全部的近义词
词语:全部
【全部的近义词】(以下词语任选其一)
全面;十足;全盘;扫数;全数;全体;所有;统共;统统;通盘;完全;悉数;一共;一起;一齐;一概;一切;整体;整个;总计;总共;具体;美满;全副;系数;全豹;全局;
附录词语(全部)的相关知识:
【全部的意思】
(名)各个部分的.总和,整个。
【全部的例句】
全部计划。(作定语)
【全部的反义词】(以下词语任选其一)
局部;部分;片面;部门;学科;机构;单位;
★ 全部近义词
★ 初一全部作文
★ 全部的近义词
8A Unit 3全部教案(整理2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