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海底沙”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9篇三国演义阅读测试题全部答案,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三国演义阅读测试题全部答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目录
篇1:三国演义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东汉末年, 、与 桃园结义。
2. 曾经想以献宝为借口,想乘机除掉董卓。
3.在苦肉计中,是由 与 联合完成了这一计。
4.卧龙先生是 。
5.七步成诗的是 。
6.成语“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是根据《三国演义》 (战役)中“周瑜定计火攻曹操”的故事演化而来的。
7.曹操、孙权、刘备后来分别建立了 国、国、国。
8.在如鱼得水这个典故中, 把自己比作鱼,把诸葛亮比作水。
9.《三国演义》中“温酒斩华雄”、“三英战吕布”、“过五关斩六将”、“单刀赴会”、“水淹七军”等一系列可歌可泣的英雄是___________。(人名)
10. 用了辕门射箭一计使刘备与袁术两家和解了。
二、选择。(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诸葛亮初出茅庐第一次“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战役是( )
A.火烧新野B.火烧博望坡C.安居平五路D.火烧赤壁
2.下列故事不是《三国演义》中的一项是( )
A.三顾茅庐B.三气周瑜C.桃园三结义D.三打祝家
3.有关三国歇后语错误的'是( )
A.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B.张飞绣花――心细如发
C.曹操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D.周瑜打黄盖―― 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4.献连环计火烧赤壁的是谁?( )
A.诸葛亮 B.郭嘉 C.庞统 D.曹操
5.张飞在长坂坡吓死谁?( )
A.关羽 B.夏侯杰 C.曹仁 D.吕布
6.曹操在哪场战役中大败袁绍?( )
A.官渡之战 B.赤壁之战 C.讨伐董卓 D.合肥之战
7.曾经和关羽,张飞兄弟两人打的不分上下的第一武将为谁? ( )
A.吕布 B.魏延 C.孙权 D.孙策
8.赤壁之战中,谁献策诈降曹操?( )
A.黄盖 B.许诸 C.典伟 D.王允
9.孔明最后一次北伐时病死在哪里?( )
A.长坂坡 B.五丈原 C.新野 D.街亭
10.关羽在离开曹操时唯一带走的曹操的赠物是什么?( )
A.美女 B.金银 C.奴役 D.赤兔马
三、判断题。(下列各题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1.《三国演义》中赵云是谁被称作小霸王。( )
2.《三国演义》中“煮酒论英雄”的主要人物是刘备和曹操。( )
3.“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是曹操说的。( )
4.一次,当关羽受伤时,为他刮骨疗伤的大夫是华佗。( )
5.空城计这一计用在了街亭里。( )
6.“草船借箭”中,是因为周瑜想陷害诸葛亮而设的圈套。( )
7.到了三国鼎立的最后时期,蜀国向魏国投降了。( )
8.王允利用貂禅除掉董卓的过程中用了苦肉计。( )
9.“垂手过膝,目能顾其耳。”描写的是庞统。( )
10.曹操中了周瑜之计误斩了水师都督蔡瑁和张允。( )
篇2:三国演义阅读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 刘备 关羽 张飞 2. 曹操3. 周瑜 黄盖
4. 诸葛亮5. 曹植 6. 赤壁之战 7. 魏国 吴国 蜀国
8. 刘备9. 关羽10. 吕布
二、选择题。
1. B2. D3. B 4.C5. B 6. A7.A8.A9.B10. D
三、判断题。
1. × 2. √3. √ 4. √5. × 6. √7.√ 8.× 9.× 10.√
篇3:大白鲨阅读答案全部
大白鲨阅读答案全部
全世界各地的海洋中生活着大约350种鲨鱼,它已在我们这个星球上生存了3亿多年。在所有的鲨鱼中,大白鲨个儿最大、最凶猛、最为矫健有力,没有任何海洋动物敢与大白鲨为敌。
生物学家认为,大白鲨可以长到7.61米长,寿命达。刚生下来的大白鲨幼鱼约1.06米,出生的当天就会自己捕食。雌大白鲨成年时长4.84米,体重达1360﹣2721千克。
大白鲨的表皮覆盖着一排排叫做真皮齿的尖利鳞片,每个鳞片犹如一粒细小的利牙,鱼皮表面像砂纸那般粗硬。高速游动的大白鲨如果擦碰到人体,人的肌肤会被割划得皮开肉绽。
大白鲨是典型的肉食动物。幼小的大白鲨捕食鱼类,身体长到2.74﹣3.65米时,转而捕食海洋中比鱼类个子大的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捕食时,大白鲨往往先在猎物四周慢吞吞地游来游去兜圈子;然后悄然沉下海底,将身子隐蔽在礁石之间。觑(qù)准时机,猛然闪电般向上直扑猎物的腹部或尾部,刀锋似的利齿将猎物咬成几块,三口两口就把猎物吞进了肚里。
大白鲨的鼻孔上边有一系列感觉小孔,这些小孔能_______(灵巧 灵敏 灵活)地探测到猎物发出的_______(微小 微弱 微薄)电磁场,因此大白鲨能百发百中捕获猎物。
大白鲨是海洋生物链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起着控制海洋中某些哺乳动物数量的作用,吃掉其中的老弱病残者,促进生存竞争。另外,大白鲨还吞食海洋中的动物尸体,清洁海洋。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被人类大量捕杀,数量急剧减少,现在已被世界动物保护组织列入了濒危动物名单。
(1)本文共600字,我的阅读时间约_______分钟。
(2)在第五自然段选择恰当的词语填在横线处。
(3)短文的第一、二自然段主要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来介绍大白鲨。第三自然段中画线句子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_______。
(4)大白鲨捕食海豹、海狮之类的哺乳动物时,先要沉下海底的原因有:①_______;②_______。
(5)对“可惜的是,体态优美的大白鲨由于受到误解”中“受到误解”理解正确的是_______
①以为它只会伤人性命,具有很强的攻击性。
②人们以为大白鲨的体态优美,捕获后能作为动物标本进行观赏。
参考答案
(1)5;
(2)灵敏;微弱。
(3)列数字;打比方;形象生动地说明鳞片的锋利和粗硬。
(4)①隐蔽自身;②准确地攻击。
(5)①。
文言文阅读方法
(1)先读最后一道题目,了解大致内容和主要事件。(此题如果要求“选择正确的一项”则除外)
(2)然后带着“何人?”、“何时何地做何事?”、“结果怎样?”、“为什么?”等问题对文段用心地默读文章,以“事件”为依据对文章分层,理清文章思路。
(3)遇到实在不懂的字词,不必着急,同时必须用?或其他记号来提示自己放放先读下文,也许过后联系上下文进行推导自然能明白,或者可以到题目中去找答案。
做阅读题的技巧和方法
某段或某句在文中的作用体型
在首段----总领全文、首尾呼应、设置悬念,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为下文做铺垫、与下文进行对比,反衬出……
概括某段大意
要准确的概括出段意,首先要读懂段落每句话的意思,还要弄清楚段内各句的相互关系,找出能揭示全段意思的主要句子,即所谓的中心句(中心句的位置多数在段首或段末,个别也有在段中的)。如果没有中心句的,就要抓住全段的中心意思,自己总结概括。
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作者的写作意图、目的。它是通过文章的字、词、段、篇的结构形式表达出来的。我们要归纳中心思想,首先必须读懂文章的主要内容、段意或文章的中心句来概括总结,也可以从审题、文章的开头、结尾、重点段、议论部分或从考题中得到提示入手。
篇4:光阴阅读答案全部
光阴阅读答案全部
谁也无法描绘出他的面目,但世界上处处能听到他的脚步声。
当旭日驱散夜的残幕时,当夕阳被朦胧的地平线吞噬时,他不慌不忙地走着,光明和黑暗都无法改变他行进的节奏。
当蓓蕾在春风中灿然绽开湿润的花瓣时,当婴儿在产房里以响亮的哭声向世人报到时,他悄无声息地走着,欢笑不能挽留他的脚步。
当枯黄的树叶在寒风中飘飘坠落时,当垂危的老人以留恋的目光扫视周围的天地时,他还是沉着而又默然地走着,叹息也不能使他停步。
他从你的手指缝里流过去;
从你的脚底下滑过去;
从你的视野和你的思想里飞过去……
他是一把神奇而又无情的雕刻刀,在天地之间创造着种种奇迹。他能把巨石分裂成尘土,把幼苗雕成大树,把荒漠变成城市和园林。当然,他也能使繁华之都衰败成荒凉的废墟,使锃亮的金属爬满绿锈、失去光泽。老人额头的皱纹是他刻出来的,少女脸上的红晕也是他描绘出来的。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他按时撕下一张又一张日历,把将来变成现在,把现在变成过去,把过去变成越来越远的历史。
他慷慨,你不必乞求,属于你的,他总是如数奉献。
他公正,不管你权重如山、腰缠万贯,还是一介布衣、两袖清风,他都一视同仁。没有人能将他占为己有,哪怕你一掷千金,他也绝不会因此施舍一分一秒。
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
你漠视他,他就化为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
有时,短暂的一瞬会化成永恒,这是因为他把你的脚印深深地留在了人们的心里。
有时,漫长的岁月会变成一瞬,这是因为浓雾和风沙湮没了他的脚印。
1.为什么说“生命的繁衍和世界的运动正是由他精心指挥着”?
2.本文中的“光阴”有何特点?请分条概括。(写出三条即可)
3.文章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很成功,试找出一处加以赏析。
4.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A.这是一篇短小精悍的诗化散文,作者以清丽飘逸的笔触,表达了对时间的哲理性思考,告诫人们应该珍惜时间。
B.文中作者以“他”指代时间,使时间成为一个具有神秘力量的人物,从而使难以触摸的事物变得生动可感。
C.本文最值得称道的是修辞手法的娴熟运用,使文章有了诗一般的美感。
D.作者在本文中运用了大量的第二人称代词“你”,而没有运用第一人称“我们”,表明作者是个珍惜时间的人。
E.本文紧扣“时光”,以时间为序,先写“蓓蕾”,次写“枯黄的树叶”,最后写了自己对光阴的思考与感悟。
【参考答案】
1.因为光阴是一把神奇而无情的雕刻刀,能使很多事物发生巨大的变化。(意思对即可)
2.①不随人的主观意志改变自己的步伐;②容易消逝;③能改变一切; ④能一视同仁。
3.如:“你珍重他,他便在你的身后长出绿阴,结出沉甸甸的果实。你漠视他,他就化为轻烟,消散得无影无踪。”这段话深含哲理,运用对比的手法,告诫人们要珍惜时间,不要让时间从我们手中悄悄溜走。(只要找出是运用了对比的手法,赏析言之有理即可。)
4.D E
阅读方法与技巧
1、全身心地投入阅读
阅读体验是以整体感知为基础的,读第一遍时,我们不要总考虑做题找答案,
而是要全身心地投入阅读,理解内容,获取信息、把握第一印象非常重要。尤其在读文学作品时,最主要的是情感体验,是与作者交流,要用心倾听来自世界的声音,头脑中重现以往的生活场景,激起心灵深处的共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审题者对文章内容的获得,都建立在仔细阅读、反复推敲的基础上,因此所有的题目都一定是这个“本”的“末”,千万不能“本末倒置”。
2、用铅笔标画
为了提高效率,要调动自己的各种感官,边读边想,边看边画。给自然段标号,为重点段落的句子标号,找出重要的语句,在表示次序的词语前标出①②③等,都要用铅笔。这样不但有助于理解阅读材料,还不至于把卷面弄脏弄乱。审题时,题干上带引号的关键词语、括号里的说明,也一定用铅笔标出,这样可以抓住题目的重点。
3、掌握试题设计的顺序
阅读试题的设计总有一个规律,或总—分或分—总。关于“总”的试题无论在前还是在后,我们可以先看它,因为这正好和我们的阅读步骤一致,便于我们总体把握。关于“分”的试题一般根据文章从前到后,依次设题。知道这一点,一句题干顺利地在原文中寻找阅读区间,就能按部就班地答题。
4、题目之间可以互相启发
可能有这样的情况:某一题不会解答,这是可以先看下一道题目,或许可以从后一道题目中得到启发;有时后边的试题也能从前满的题目中找到灵感。
5、多角度思考,分点回答
有时答题的内容较多,千万不能写成一大片,既不分段也不分点,给老师判卷造成困难。可用①②③的形式分项作答,这样既可以使自己的答题思路清晰,又会让答案一目了然。
6、要充分发掘题干中隐含的有效信息
要认真研究题干,寻找解题的突破口,确保准确答题。因为题干中往往有重要的暗示作用,能体现命题意图和答题方向,显示答题的阅读区间和答题方法。。特别是题干上带引号的语句,把它当成一个固定的“集装箱”还原原文,往往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所以,除了耐心读文之外,细心读体是最关键的。
说明文阅读如何概括“说明文中的信息”
类型:概括提炼相关信息。
对策:(1)提取要点,直接找到有关中心句。这种方法适用于中心明确、论述简洁鲜明的文章。
(2)抽象说明,即自己组织语言对文章的主要内容进行揭示。这种方法适用于评价事理、剖析事理、阐明特性等各类文章。抽象说明的关键在于全面把握文章内容,抓住本质。
(3)综合归纳,这种方法适用于有复杂内容的文章。它要求首先明确有关的若干要点,然后再把几个要点归纳起来进行整合。
篇5:推敲阅读答案全部答案
推敲原文
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始欲推字。又欲作敲字,炼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引手作推敲之势,观者讶之。时韩退之权京兆尹,车骑方出,岛不觉得止第三节,尚为手势未己。俄为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推字与敲未定,神游象外,不知回避。退之立马久之,谓岛曰:敲字佳矣。遂并辔而归,共论诗道留连累日,因与岛为布衣之交。
推敲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做什么事都要反复琢磨,斟酌,要精益求精。
阅读题
1. 对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遂于驴上吟哦(歌唱) B.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不时地)
C.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伸出手) D.遂并辔而归(骑着马一同走)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② 炼之未定
③观者讶之 ④岛具对所得诗句
3.下面句中加点之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 )
A.退之立马良久之 B.何陋之有
C.久之,目似瞑 D.怅恨久之
4.这篇短文作者意在赞扬贾岛什么精神?
5. 韩愈认为作敲字佳,请你说说理由。
6. 下面是唐代贾岛五言律诗《题李凝幽居》,请在横线上写出正确的句子。
闲居少邻并,草径人荒园。 _______, _________。
过桥分野色,移石动云根。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
篇6:父爱无边全部阅读答案
父爱无边全部阅读答案
一个南方女孩曾对我讲过这么一件事。
女孩每天早晨上班前,都要去父亲的住处,并且坐下来陪父亲喝一杯茶。女孩的父亲每天都要做好早点等着女儿,因为他不想让女儿不吃早餐就去,上班。
在一个下雨的早晨,外面刮着冷风,女孩因为前一天晚上闹钟忘了定时而睡过了头,因此来不及看望父亲。于是女孩给父亲打了一个电话,并做了解释。
“你真的不来吗?”话筒里传来了父亲关切的声音,话音里包含着一种明显的失望。女孩便向父亲保证:“爸爸,我明天一定去看您,真的。”
说完,女孩便骑上车上班了。车刚出家门拐弯处,绕到房后时,女孩发现冰冷的雨中站着自己孤零零的父亲,手里提着一个装着早点的方便袋,如一座爱的丰碑耸立在那里。原来父亲为了让女孩能够吃上早点,他一接完电话便赶了过来。更令人感动的是,父亲怕女孩还要坐下陪自己喝茶而耽误上班,他便一直默默地守候在女儿的屋后,丝毫没有上楼打搅女儿的意思.....
女孩讲述到这儿,她的眼睛明显地湿润了....
我们常说:“爸爸爱我们,我们也爱爸爸。”其实,爸爸对我们的爱是大海,而我们对爸爸的爱至多也只能算得上是条透明的小溪,与大海的浩瀚相比,根本微不足道。难怪我经常听人们这么说:父爱无边。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 )的声音
( )的父亲
( )的雨中
( )地守候
2.照样子,写词语。
孤零零(ABB式)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微不足道(含有“不”字)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3.“道”在字典里的解释有:①路;②方向,途径;③道理;④方法,办法,技术;⑤说;⑥量词。给下面的“道”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
微不足道( )
志同道合( )
一道命令( )
4.每天早晨上班前,女孩都要陪父亲_______,父亲为女儿_______。从中可以看出______________。
5.女孩的父亲为何孤零零地站在雨中等女孩?
6.为什么说爸爸对我们的爱像大海,而我们对爸爸的爱至多也只能算得上是小溪,微不足道?
参考答案:
1.关切 孤零零 冰冷 默默
2.绿油油 金灿灿 红彤彤不寒而栗 不学无术 不翼而飞
3.⑤ ② ⑥
4.喝一杯茶 做好早点 父女之间浓浓的亲情
5.为了让女孩能够吃上早点;怕耽误女孩上班没有上楼。
6.把父爱比作大海,是因为父爱是宽广的、深沉的。
把子女对父亲的爱及回报比作小溪,是因为子女对父亲的关心往往不够多,而父亲心中装的全是孩子,最关心和最担心的也是孩子。
语文阅读理解的技巧
带着问题读文章
读文章分两边读,第一遍先看一下文章题目,对文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和思考,然后快速读文章,进一步了解这篇文章到底是讲什么的,对文章的主要内容、段落结构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然后看问题,带着问题第二遍读文章,这遍读就要精读,深入文章,细细的理解每一段甚至每一句的含义。
分析题目
题目其实已经代表了一切了,这篇文章的题目是啥,基本上已经知道内容了。读文章之前,一定要看看题目是啥,加深对题目的记忆,再读文章,这样才能更好的找出问题所在。
认准关联词
因为什么,所以什么。这些关联词,一定不能只出现前半个,或者是后半个,这是严重的语法错误,就算是你题目答对了,语法错误,也是不得分的。
从原文找答案
阅读理解的题目,文章越长,就越有优势,一般都能从原文中找到答案,千万别杜撰。如果不知道答案是什么,这个时候,标注的关键词就派上用场了,从关键词中,找重点语句,答案往往就在这里。
说明文开头的作用
(1)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的事理;
(2)引出说明对象或说明的事理;
(3)总分总结构中的,总领全文。
开头的方式有概述式、描写式、设问式、定义式四种。
概述式:用简洁的语言介绍事物的概况,给人以总体形象。
描写式:描写事物的特征或状态,让读者有一个直观的总体认识。
设问式:开头设问,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有急切了解事物或事理的心态。
定义式:开始对事物下定义,提示事物本质特征和包含的范围,让人了解事物的本质。
篇7:林荫大道现代文阅读全部答案
林荫大道现代文阅读全部答案
这是一条林荫大道,东起小营,西到花园村。它宽十五米,可供四辆汽车并行(使 驶)过,大道两旁,清秀挺(拔 拨)的树和美丽的花儿交相辉(印 映),真是景色宜人。
高大的梧桐树枝叶茂盛,毛绒绒的梧桐果挂满树梢,整个树冠像撑起一把大伞,为人们遮挡夏日的(娇 骄)阳。银杏树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一阵风吹来,发出哗哗的响声,(拂 佛)去了人们脸上的汗珠。大树下,美人蕉像美丽的小姑娘,亭亭玉立在大道两旁。串串红像一个个小红灯笼,开得那么火红,那么热闹。
每天,无数行人、车辆在这条大道上来来往往,就像穿行在绿树红花的长廊里。
1.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行( )
A.使
B.驶
正确答案:B
2.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 )去
A.拂
B.佛
正确答案:A
3.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 )阳
A.娇
B.骄
正确答案:B
4.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交相辉( )
A.印
B.映
正确答案:B
5.选出文中括号里正确的字。
清秀挺( )
A.拔
B.拨
正确答案:A
6.选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遮挡( )
A.暴露
B.挡住
C.掩护
正确答案:A
7.选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茂盛( )
A.稀疏
B.茂密
C.繁荣
正确答案:A
8.选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遮挡( )
A.暴露
B.挡住
C.掩护
正确答案:B
9.选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茂盛( )
A.稀疏
B.茂密
C.繁荣
正确答案:B
10.填空题。
第二自然段作者是按从( )到( )的观察顺序,写了四种景物:( )、( )、( )、( )。把树和花的形色写得具体,形象。
正确答案:上 下 梧桐树 银杏树 美人蕉 串串红
阅读理解万能技巧公式
答案来源
A.采摘材料中的原文、关键词语或语句(诸如抓住议论句、抒情句和特殊修辞句、文段中的关键形容词和动词)。
B.提炼筛选主要的,剔除次要的。即先用自己的话或材料中的语句来概括归纳,再加以合并浓缩,留下重点语句。
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开头要引人(开门见山,直截了当;制造悬念,引人入胜;提出问题,引人注意;说明情况,交待背景),结尾要有力(画龙点睛,发人深思;总结全文,照应开头;叙述结束,自然收尾;抒发情感,引起共鸣)
篇8:一鸣惊人文言文阅读全部答案
一鸣惊人文言文阅读全部答案
楚庄王莅(lì)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①而与王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②,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③然无声,此为何名④?”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⑤。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⑥,不谷⑦知之矣。”处半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⑧六,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庄王不为小害善,故有大名;不蚤见市,故有大功。故曰:“大器晚成,大音希⑨声。”
《韩非子·喻老》
【注释】①右司马御座:右司马,官名。御座,侍坐。座,通“坐”。②阜:土山。③嘿:通“默”。④此为何名:意即这是什么鸟?⑤观民则:观察民众的表现。则,准则,榜样。⑥释之:放过我吧,即别再跟我纠缠之意。释,放下,释放。之,这里代第一人称。⑦不谷:犹言“不善”。古代诸侯的谦称。“谷”,古代写成“觳”。⑧处士: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⑨希:通“稀”。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1)楚庄王莅政三年 (2)三年不翅
(3)合诸侯于宋 (4)不蚤见市,故有大功
2.辨析下列句中的多义词。
①嘿然无声,此为何名
②名之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③虽人有百口,不能名其一处也
3.将下列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2)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
4.读过此文,你认为楚庄王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1.(1)到,这里有治理、统治、管理的意思。
(2)名词用作动词,扇动翅膀。
(3)会集
(4)通“早”
2.①名字(名词)
②命名(动词)
③说出(动词)
3.(1)三年不展翅,是为了将要让人看到它宽大丰满的羽翼;不飞不鸣,是为了观察民间的情况。现在虽然不飞,但一飞起来就会直冲云天;现在虽然不鸣,但鸣起来就会使人吃惊。
(2)在宋国会集各路诸侯,于是称霸天下。(意思对即可)
4.楚庄王是一个胸有大志、沉稳、有主见的人。(意思对即可)
勤写日记的好处
日记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分析辨别能力,增强孩子的自我约束力,提高孩子的文字表达能力和自我反省能力,更重要的,是能磨练孩子的意志力和积累作文素材。
写日记的好处大大超过了教育者的想象。
培养孩子写日记的习惯要循序渐进,开始可以写短些,每天一、两句,到每天三、五行,慢慢提高增长。
内容也不拘格,什么都可以写,想象的,现实的,国内的,国外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大到国家大事,小到鸡毛蒜皮等等,要做到有闻必记,有为必记,有见必记,有感必记。
但一定不能出现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现象,哪怕一两句也要写上,写得荒诞一点,不合常规也行,但必须要写下去,目的是为了习惯的养成,终止了,就前功尽弃了。
只要老师与家长引导得当,一定能够大幅提升孩子的写作水平与语文水平。
自然环境(景物描写)描写作用
渲染气氛。
烘托人物形象。
推动情节发展。
暗示社会环境。
揭示或深化作品主题。
篇9:阅读理解测试题及答案
阅读理解测试题及答案
于是,政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 乎)吁人们立即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冒着严寒,顶着满天飞舞的大雪,踏着冻得坚硬的山路,四处寻找冻(缰 僵)的`燕子。
1.划掉括号内不正确的字。
2.在文中找出居民寻找燕子时表示动作的词。
3.体会下面词语的含义。
(1)“纷纷”指的是
(2)“四处”指的是
(3)“冒着、顶着、踏着”这三个动词,能够较好地体现
4.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增强了人们 的意识。[ ]
A.保护环境
B.向困难挑战
C.爱护鸟类
5.通过学习,你从课文中受到哪些启示?
参考答案:
1.乎缰
2.走出冒着 顶着 踏着 寻找
3.(1)拯救燕子的人多。
(2)寻找燕子范围广泛。
(3)气候、环境的恶劣以及人们无所畏惧的高尚品质。
(意思对即可)
4.A、C
5.要保护环境,爱护环境,爱护鸟类。(意思对即可)
★ 测试题及答案
★ 智商测试题及答案
★ 入党测试题及答案
★ 性格测试题及答案
★ 党章测试题及答案
三国演义阅读测试题全部答案(共9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