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此处没有出口”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苯教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苯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苯教案
教学过程
〖引导阅读:课本P61
一、苯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碳元素含量与乙烯和烷烃比较
〖学 与 问:1、按照苯的结构式,你们认为苯可能有哪些成键特点?
2、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是成立的?
〖实验探究:1、苯与溴水 2、苯与酸性高锰酸钾
〖讨论提升:苯的结构简式用哪种形式表示更为合理
〖科学史话:阅读课本P63 对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精神教育
二、苯的物理性质
三、苯的化学性质
1、可燃性——燃烧现象与乙烯、甲烷比较
2、取代反应——与液溴、浓硫酸、浓硝酸的.反应
3、加成反应——难发生——与氢气、氯气的加成反应
〖思维拓展:甲苯与液溴的取代反应
【典型例题】
例1.下列说法中能说明苯不是单双键交替结构的是
A. 苯的一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B. 苯的邻二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C. 苯的对二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
D. 苯不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解析:如果苯分子中是单双键交替的话,它能与溴水发生取代反应,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且其一溴代物、对位二溴代物、邻二溴代物无同分异构体都无同分异构体,所以选:D
例2、苯的结构式可用 来表示,下列关于苯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苯主要是以石油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B.苯中含有碳碳双键,所以苯属于烯烃
C.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
D.苯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
解析:苯分子中6个碳碳化学键完全相同,苯分子中不含有简单的碳碳双键,苯不属于烯烃也不可以与溴水、高锰酸钾溶液反应而使它们褪色,苯主要是以煤为原料而获得的一种重要化工原料。
答案:C
例3、甲烷、乙烯、苯、甲苯四种有机物中具有下列性质的是
(1)不能与溴水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2)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纯溴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3)见光能跟氯气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
(4)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成乙烷,加水生成酒精的是 。
解析:不能与溴水反应,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苯;在催化剂作用下能与纯溴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苯;见光能跟氯气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甲烷;在催化剂作用下加氢生成乙烷、和水在一定条件下生成酒精的是乙烯。
答案:(1)甲苯; (2)苯; (3)甲烷; (4)乙烯。
篇2:苯的结构教案
苯的结构教案
苯的结构教案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掌握苯分子结构特点; 2.了解苯的结构探索过程; 3.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实验能力以及学生多向思维、逻辑推理、发散思维的能力; 4. 培养学生以事实为依据,严谨求学的态度及创新精神; 5. 通过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使学生了解自然科学研究,应遵循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和难点]: 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探索苯的结构过程. [教学过程]: [情境创设]: 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在生产煤气的过程中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 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 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分子式,并把它命名为苯,但苯分子结构是十九世纪化学一大之迷. [例题]:苯由C、H两种元素组成,C%=92.3%,其蒸气的密度是同温同压下H2的39倍,试计算其分子式. 解:M苯=39×2=78nC=(78×92.3%)=6 nH =78-6×12=6 ∴分子式C6H6 [探究1]: 1.根据苯的分子式,它属于饱和烃还是不饱和烃?为什么? 2.根据饱和烃的通式,苯的不饱和度如何? 3.可能有的多少双键数?叁键数?环的数目? 4.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反馈]:学生练习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多数出现碳碳双键或叁键.这些结构是否合理?如何用实验来验证呢? [演示实验1]:分别向2支盛有苯的试管中加入Br2水和酸性KMnO4溶液,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结论1]:溶液不褪色,因此苯分子中无碳碳双键或叁键,与不饱和烃的结构有很大区别. [探究2]:若苯分子为多环状结构,写出可能的结构简式. [演示实验2]:苯和液溴的催化取代反应. [结论2]:苯一溴代物的结构只有一种,苯二溴代物有三种.以上环状结构被推翻. 苯分子结构成为十九世纪最大的化学之谜,直到1865年德国化学家凯库勒在睡梦中终于发现了苯的结构. [讲述]:凯库勒发现苯环结构的传奇经历. 凯库勒是德国化学家.19世纪中期,随着石油、炼焦工业的迅速发展,有一种叫做“苯”的有机物的结构成了许多化学家面临的一个新的难题,凯库勒就是其中的化学家之一.为了探求谜底,他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工作起来就忘记了休息,黑板、地板、笔记本,甚至是墙壁上,到处都是他写下的.化学结构式,但一直没有什么结果. 一天,困顿至极的凯库勒,恍惚见到一条首尾相衔的蛇在眼前飞舞,心神领会中一下悟到了苯的结构式.他事后叙述了这段梦境:“事情进行得不顺利,我的心想着别的事了.我把坐椅转向炉边,进入半睡眠状态.原子在我眼前飞动:长长的队伍,变化多姿,靠近了,连接起来了,一个个扭动着回转着,像蛇一样.看,那是什么?一条蛇咬住了自己的尾巴,在我眼前旋转.我如从电掣中惊醒.那晚我为这个假说的结果工作了一整夜.”在德国化学会成立25周年庆祝大会上,凯库勒报告了自己发现的经过,开玩笑地对人们说:“先生们,让我们学会做梦吧!” 长时间的准备,严密的逻辑思考,山穷水复疑无路时,梦寐以求的结果戏剧性地得到了突破.所谓积之于平时,得之于顷刻,正是灵感对艰苦劳动的一种奖赏. 凯库勒发现苯分子有环状结构的经过,带有传奇般的色彩,据凯库勒本人介绍,那是他在梦中发现的.应该指出,凯库勒能够从梦中得到启发,成功地提出重要的结构学说,并不是偶然的,这与他本人具有广博而精深的化学知识、勤奋钻研的品质和执着追求的科学态度分不开的. 凯库勒提出的苯分子结构假设:(1).苯的6个碳形成平面六边形环;(2).每个碳原子均连接一个氢原子;(3).苯环中的碳碳键单、双键交替. [探究3]:按照凯库勒单双键交替的苯分子环状结构,苯环上的二取代物应该有几种? [结论3]:苯环上的二取代物有四种,不符合实验事实. 为了解释这一结构与实验事实的矛盾,凯库勒又提出了补充假说:苯分子中碳碳单键与双键不是固定的,而是以一定的频率快速交替出现. 上面的表示式是由凯库勒于1865年提出,所以叫做凯库勒式.大量实验资料证明凯库勒式的基本观点是正确的,但也发现凯库勒式不能说明苯的全部特性.它的主要缺点表现在下列方面: ①.根据凯库勒式,苯的邻位二取代物应当有两种异构体: Br Br Br Br 而实际上只有一种; ②.根据凯库勒式,苯是含有三个双键的烯烃.一般的烯烃容易氧化和起加成反应,而在同样的实验条件下,苯却不起反应.反之,苯却容易起烷烃所特有的取代反应; ③.根据凯库勒式,苯分子中有三个C-C单键和三个C=C双键.一般C-C的长度为1.54左右,C=C为1.34左右.这样苯环就不是一个真正的正六边形.但实验证明,苯分子中碳碳键的长度都是,即比C-C短,比C=C长.因此,从键长看来,苯分子中的碳碳键既不是正常的单键,也不是正常的双键. 进一步研究表明苯分子具有如下结构特点: (1).具有平面正六边形结构,所有原子均在同一平面上; (2).所有键角为120°; (3).碳碳键键长为1.40×10-10m(介于C-C键1.54×10-10m和C=C键1.33×10-10m之间). [设问]:如何更确切地表示苯分子的结构?(学生试写) [小结]: 苯分子的环状结构中所有的碳碳键等同,且介于单双键之间,因此苯分子的确切结构应为: .为了纪念凯库勒对苯分子结构的巨大贡献,现在一般仍可用凯库勒结构式表示. [模型展示]:展示苯分子的比例模型和球棍模型. 根据实验探究和理论思维,我们可以归纳得出化学概念、原理或规律,获得问题的解决. [课堂练习]: 1.能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单双键交替的理由是: A.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B. 苯的间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C. 苯的对位二元取代物只有一种 D. 苯的邻位二元取代物有二种 2.下列物质中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在同一平面上的是: 上述教学过程的组织,教师起到了学生学习的向导,让学生在探究发现中获得新知,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篇3:《苯耗子的故事》教案
《苯耗子的故事》教案
目标:
1、感受由于语气、语调、音韵节奏的不同,使语言产生优美而动听的效果,从而激发幼儿欣赏文学作品的兴趣。
2、在仔细倾听词句的基础上,帮助幼儿理解诗歌的'主要情节、角色形象,感知滑稽、评批之情。
3、理解词:细、争吵、单调、迷迷糊糊。
准备:
与诗相应背景图与插入角色。
过程:
一、引题。
1、(出示背景图)猜猜,这是谁的家?你怎么知道是老鼠的家?
2、你喜欢耗子吗,为什么?
二、欣赏理解诗歌的第一自然段。(事情发生的原由)
1、欣赏诗歌第一自然段。
2、欣赏后提问:耗子妈妈是怎样哄耗子睡觉的?
三、欣赏、感知童话诗,初步理解角色的形象和主要情节。
1、朗诵。(体现不同角色,不同语调、音高,以使功儿体会诗歌意境与角色形象)
2、朗诵后提问:
(1)听了这首诗你感受怎么样?哪些话很好听、很有趣?
(2)耗子妈妈请了哪些动物妈妈来哄宝宝睡觉?
四、再次欣赏诗,理解诗歌的情节发展顺序。
1、教师边朗诵边出示相应的角色。
2、朗诵后提问:
(1)小耗子到哪去啦?你从哪些话是可以感觉到耗子是给猫吃了呢?
(2)小耗子为什么不要动物妈妈哄它睡觉呢?
根据幼儿的信息反馈随机指导。(辅助问题:什么样的声音叫“细”?为什么小耗子说鸭子的声音像“争吵”?什么叫“单调”?迷迷糊糊是什么意思?
五、讨论分析,理解诗歌的主题。
1、听了童话诗,你觉得这是一只怎样的耗子?它笨在哪里?
2、耗子妈妈明明知道猫要吃耗子,为什么要请猫来哄宝宝呢?
六、假设性思考。
1、如果你是耗子妈妈,你会用什么方法哄宝宝睡觉呢?
2、如果你是聪明的小耗子,你会怎么做呢?
附童话诗: 笨耗子的故事
耗子妈妈摇它的小宝宝,“吱吱吱,快睡觉,蜡烛头给你吃个饱。”
小耗子说:“不要你摇,不要你摇,你的声音细得不得了。”
请来鸭子摇那小宝宝,“呷呷呷,快睡觉,小虫给你吃个饱。”
小耗子说:“不要你摇,不要你摇,你的声音像争吵。”
请来青蛙摇那小宝宝,“呱呱呱,快睡觉,蚊子给你吃个饱。”
小耗子说:“不要你摇,不要你摇,你的声音太单调。”
请来鱼儿摇那小宝宝,只见鱼嘴一张又一张——什么也没听到。 小耗子说:“不要你摇,不要你摇,你的声音实在小。”
请来大猫摇那小宝宝,“喵喵喵,快睡觉,妙……妙……妙……”
小耗子迷迷糊糊地说:“你的嗓子真正好,甜得……不……得了……。”
耗子妈妈回到家,床上瞧瞧,床下找找,耗子呢,没找着。
篇4:苯说课稿
苯说课稿
《苯》的说课稿作者/曾亚荣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1.主要内容及知识结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结构是:苯作为必修内容中有机物的典型代表之一,介绍了苯的发现、基本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作用与地位
这一部分的知识属于必修有机物的范围,是在学习烷烃和烯
烃之后的知识,是有机物学习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部分,能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有机物奠定基础。
3.课程标准及其解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苯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课程标准解读中这样建议:“这个内容主题在知识上承载着必修课程中有机化学知识的教学功能。要求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对有机化学极为初步的认识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学习个别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框架性认识,进一步体会有机化学对于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而言,通过甲烷、乙烯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所具有的性质,初步意识到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必然联系,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学习能够加深他们对这种联系的认识并逐步形成探究有机物性质的科学方法,为后面继续学习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提供理论基础。因此,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欲望比较强烈。但是由于学生的有机知识还比较少,对于苯的结构比较难用化学语言表示出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
(2)认识苯的.结构。
(3)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和实验,学会归纳和总结苯的一些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乐于探究物质性质的精神。
(2)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喜悦,从而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特征及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中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特殊的键。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法;
(2)讨论式教法。
2.学习方法
(1)阅读法:通过阅读苯的发现,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图标激起学习苯的欲望,总结苯的特殊物理性质。
(2)实验法和探究法:通过探究问题,学生设计实验,(www.fwsir.Com)让学生自己探究、观察得出苯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特
殊的键。
(3)对比法和归纳法:在理解了苯环中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基础上对苯的化学性质进行总结归纳,并与烷烃、烯烃进行比较。通过图比较苯和甲烷、乙烯燃烧的共同点与差异性。
六、教具使用
多媒体、实验器材。
七、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通过复习回顾烷烃与烯烃知识从而导入新课。
介绍发现:激起学习苯的欲望和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探究结构:通过问题共同探究苯环中碳碳键不是简单的单双键交替,而是一种特殊的键。
讨论归纳:在理解了苯环中碳碳键基础上讨论归纳苯可能具备的化学性质。(苯的燃烧通过实验直观说明苯的含碳量高)
课堂小结:通过媒体展示进行小结,着重于重、难点的小结。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训练,达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效果。
作业设置:适当的课后练习达到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升华的效果。
八、板书设计
简单地写需要了解的知识,比如物理性质。详细地写出重、难点内容,比如化学性质。(包括方程式反应机理、生成物名称、重要结论等等)
九、反思
这节课比较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动性,重点和难点都得到了突出和突破。不足的地方是教师还是没有完全放开,让学生探究和讨论更全面一些。
篇5:《苯》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及教学策略
1.主要内容及知识结构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及知识结构是:苯作为必修内容中有机物的典型代表之一,介绍了苯的发现、基本结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以及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
2.作用与地位
这一部分的知识属于必修有机物的范围,是在学习烷烃和烯
烃之后的知识,是有机物学习中重要的、必不可少的部分,能为今后进一步深入学习有机物奠定基础。
3.课程标准及其解读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指出:“认识化石燃料综合利用的意义,了解苯的主要性质,认识其在化工生产中的.重要作用。”课程标准解读中这样建议:“这个内容主题在知识上承载着必修课程中有机化学知识的教学功能。要求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对有机化学极为初步的认识基础上,比较系统地学习个别重要有机化合物的框架性认识,进一步体会有机化学对于人类文明、社会发展和个人生活质量提高的重要作用。”
二、学情分析
对于高一学生而言,通过甲烷、乙烯的学习已经基本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所具有的性质,初步意识到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必然联系,苯的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的学习能够加深他们对这种联系的认识并逐步形成探究有机物性质的科学方法,为后面继续学习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乙醇和乙酸提供理论基础。因此,学生学习这一部分知识的欲望比较强烈。但是由于学生的有机知识还比较少,对于苯的结构比较难用化学语言表示出来。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苯的物理性质。
(2)认识苯的结构。
(3)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探究和实验,学会归纳和总结苯的一些化学性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乐于探究物质性质的精神。
(2)体验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喜悦,从而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苯的结构特征及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中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特殊的键。
五、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1.教学方法
(1)探究式教法;
(2)讨论式教法。
2.学习方法
(1)阅读法:通过阅读苯的发现,苯在生活生产中的应用图标激起学习苯的欲望,总结苯的特殊物理性质。
(2)实验法和探究法:通过探究问题,学生设计实验,(www.fwsir.Com)让学生自己探究、观察得出苯环中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特
殊的键。
(3)对比法和归纳法:在理解了苯环中碳碳键是一种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特殊键基础上对苯的化学性质进行总结归纳,并与烷烃、烯烃进行比较。通过图比较苯和甲烷、乙烯燃烧的共同点与差异性。
六、教具使用
多媒体、实验器材。
七、教学过程
教学引入:通过复习回顾烷烃与烯烃知识从而导入新课。
介绍发现:激起学习苯的欲望和培养学习化学的兴趣。
探究结构:通过问题共同探究苯环中碳碳键不是简单的单双键交替,而是一种特殊的键。
讨论归纳:在理解了苯环中碳碳键基础上讨论归纳苯可能具备的化学性质。(苯的燃烧通过实验直观说明苯的含碳量高)
课堂小结:通过媒体展示进行小结,着重于重、难点的小结。
巩固练习:通过课堂训练,达到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效果。
作业设置:适当的课后练习达到对课堂所学知识进行巩固并升华的效果。
八、板书设计
简单地写需要了解的知识,比如物理性质。详细地写出重、难点内容,比如化学性质。(包括方程式反应机理、生成物名称、重要结论等等)
九、反思
篇6:苯化学教案
一、教材分析:
必修模块2第三章《有机化合物》,是以典型有机物的学习为切入点,让学生在初中有机物常识的基础上,能进一步从结构的角度,加深对有机物和有机化学的整体认识。选取的代表物都与生活联系密切,是学生每天都能看到的、听到的和摸到的,使学生感到熟悉、亲切,可以增加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必修模块的有机化学具有双重功能,一方面为满足公民基本科学素养的要求,提供有机化学中最基本的核心知识,使学生从熟悉的有机化合物入手,了解有机化学研究的对象、目的、内容和方法,认识到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活的各个方面,能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一些常见的生活现象和物质用途;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有机化学的学生,打好最基本知识基础、帮助他们了解有机化学的概况和主要研究方法,激发他们深入学习的欲望。
苯就是几种典型代表物之一,在高中化学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被列为必修内容。本节课主要介绍苯的物理性质、分子结构、化学性质,以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从结构角度适当深化对 学生苯的认识,建立有机物“(组成)结构——性质——用途”的认识关系,使学生了解学习和研究有机物的一般方法,形成一定的分析和解决问题能力。
苯分子结构中特殊的化学键决定了苯的化学性质。它是对中学阶段烃类成键知识以及性质的总结与拓展。学好苯的知识对后续有机物的学习具有指导作用。通过这节课,学生基本掌握了有机化学的学习方法,能利用物质的结构推断物质的性质,利用物质的性质来推断物质的结构。
二、学生情况分析:
高一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在学习苯的知识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甲烷和烷烃、乙烯,初步掌握了碳碳单键、碳碳双键的结构特征和特征反应。根据奥苏贝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这些知识就是学生学习新知识之前已经具备的“先行组织者”,苯有关知识的学习要以此为基础,注意新知识和“先行组织者”之间的联系。学生运用“先行组织者”对苯分子的结构进行推测,继而根据分子结构推测苯的化学性质。
三、具体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例举苯的主要物理性质(颜色、状态、熔点、沸点);掌握苯的'分子结构并能够描述其结构特征; 通过苯与溴、浓硝酸等反应,掌握苯能燃烧、易取代、难加成的化学性质。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苯分子组成及结构、性质的探究加强观察、归纳、推理等方法及技能的训练,进一步认识研究有机物的一般过程和方法;
以苯为例,论证物质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结构的辨证关系;参与苯分子结构的探究过程,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发展探究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明显地表现出科学解释必须与实验证据、自然观察相一致的实证精神;
能从历史的角度理解科学家们提出的理论在当时具有的意义,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 体会想象力和创造力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认识技术的更新对科学发展的推动作用。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以假说的方法研究苯的结构,掌握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苯分子的结构特点和苯的化学性质
教学方法:以化学史为载体的科学探究法
五、教学理念与教学方式:
20xx年4月颁布的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提出“从学生已有的经验和将要经历的社会生活实际
出发,帮助学生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这一理念,要求课堂教学要贴近生活、贴近社会,使学生学习“有用的化学”,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根据建构主义的基本理论和教学设计思想,依据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设计原则,在构建学生的学习环境时,采用的是“抛锚式教学”。
本节课沿着历史的发展脉络设置了八个学习任务,将一个完整的发现苯、认识苯的过程展现在学生的面前,运用引导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亲历 “苯的发现之旅”,体会科学研究的过程和乐趣,训练科学方法。本课采用化学史和科学探究相结合的教学方式,把演示实验、探究实验、苯分子结构假说的提出和证实(或发展)串联起来,按科学发现基本过程的顺序设计教学程序。从发展学生自主性、创新性的角度出发,先启发学生自己写出C6H6可能的链烃结构简式,然后设计实验否定苯具有链式结构,从而发现并明确问题。再通过介绍凯库勒等科学家的研究工作,从运用假说的角度让学生认识并体验科学探索的基本过程。
六、教学信息技术
依据心理学知识,人类获取的信息80%来源于视觉,多种感觉协调运用时,获取的信息量就更大。因此本节课采用多媒体幻灯片与板书结合的呈现方式增强信息刺激力度,调动学生运用多种感官,尽可能多地获取有效信息。
教具:苯分子结构模型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相关实验装置及其药品。
篇7:苯化学教案
知识与技能要求:
(1)记住苯的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会写苯的燃烧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分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学习,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
难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
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一,课始检测
(1)烷烃、烯烃燃烧的现象?
(2)烷烃、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
二,导入
这节课起我们学习一种特殊的烃,先请大家一起看以下化学史资料。
三,科学史话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四,探究问题1
(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苯是饱和烃吗?
(2)在1866年,凯库勒提出两个假说:
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xxx状链,即平面六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xxx交替形式。
凯库勒认为苯的结构式:xxx;结构简式为:xxx
五,探究问题2
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重要化学性质能使溴水褪色;使锰酸钾褪色。
六,分组实验
从实验入手了解苯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
1、将1滴管苯滴入装有水的试管,振荡,观察。
2、将1滴管苯与1滴管溴水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3、将1滴管苯与1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
4、提问实验现象是?
5、归纳小结
实验、现象、结论。
水、分层、苯不溶于水。
溴水、分层,上层为橙红色(萃取)、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七,思考与交流
(1)你认为苯的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苯到底是什么结构呢?
(2)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什么?
八,强调
科学研究表明: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篇8:呀!原来,我不苯!
呀!原来,我不苯! -作文
我的名字叫泡泡,是幻想国里的普通一兵。
“泡泡,泡泡!来,这道题怎样做。看,这道,‘1+5+4’这道。”一百问我。我围着这道题打转,怎样做啊?等于8吗?不像啊。15吗,好像离谱了点。是什么呢,我的头都大啦!!!!旁边的一百好象有点不耐烦了似的,说:“你不会吧,要不,怎么要这么久都算不出来?我说,你应该改名‘苯笨’了,真是笨到家了!”“我,我有那么笨吗?不就等于13嘛,有什么了不起的'!”我红着脸,灰溜溜的走了。
“泡泡,回答一下老师的问题。在中秋节的晚上,天空回出现什么?”老师拿着冰棍敲了一下睡梦中的我。“这,不就是出现什么吗,容,容易。答案是,是,是是是,太阳!!!”我打着呵欠说道。“啊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教室里的人哄堂大笑,
作文
老师被气的脸色苍白,她大步朝我走来,说道:“泡泡,你,你给我出去。”我红着脸,灰溜溜的走了。
“泡泡,来妈妈这,妈妈问你一个问题哦!爸爸的哥哥,你应该如何称呼他?”妈妈眯这眼睛问我。我把我又大又肥的头底下来,想了一会儿,便抬起头,露出杀死人不偿命的可爱表情说:“叫婶婶!”“砰”某位中年妇女晕死。
“呀。怎么办才好啊?要卖那个广告很难啊!”我爱、创网、之家一起唉声叹气地说。我走过去,问了一下他们为何如此无奈。原来,他们答应老师在学校晚会上,要为“创网”卖一则广告,可那谈何容易啊!我听后,机灵一动:“有办法了,你们的名字合在一起,不就是‘ 我爱创网之家’吗,这样不就得了吗?”“哇,你真聪明!”
聪明?我不是笨蛋吗?我变聪明了吗?
哈哈,恭喜恭喜啊!我不苯咯!!!!
篇9:高中化学《苯》教案设计
高中化学《苯》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
(1)记住苯的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会写苯的燃烧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分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学习,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
难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
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课始检测】 (1)烷烃 、烯烃燃烧的现象?
(2)烷烃 、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
【导入】】这节课起我们学习一种特殊的烃,先请大家一起看以下化学史资料。
【科学史话】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探究问题1】
(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 苯是饱和烃吗?
(2)在1866年,凯库勒提出两个假说:
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_____状链,即平面六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____交替形式
凯库勒认为苯的结构式: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板书】苯的分子式: 凯库勒结构式: 结构简式:
【探究问题2】
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重要化学性质 能使溴水褪色;使锰酸钾褪色
设计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教材第69页实验3-1
从实验入手了解苯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
1、将1滴管苯滴入装有水的试管,振荡,观察。
2、将1滴管苯与1滴管溴水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3、将1滴管苯与1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
【提问】实验现象是?
【归纳小结】
实验 现象 结论
水 分层 苯不溶于水
溴水 分层,上层为橙红色(萃取) 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分层,下层为紫红色 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思考与交流】(1)你认为苯的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苯到底是什么结构呢
(2)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什么??
【强调】科学研究表明: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结论】苯分子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归纳小结】
[板书]一、苯的组成与结构
1、分子式 结构式 结构简式:_______或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苯的'结构简式用哪种形式表示更为合理?
注意:凯库勒式不科学,但仍被使用。
2、结构特点
(1)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0
(2)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六个键完全相同)
【自主学习1】通过实验结合预习请说出苯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苯的物理性质. 无色、特殊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是一种重要溶剂,沸点:80.1℃易挥发,熔点:5.5℃
【思考】 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请预测这种特殊结构决定它的特殊性质是怎样的?
[板书]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苯的氧化反应
【演示实验】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苯在酒精灯上引燃。
【提问】现象是?
火焰明亮,伴有大量浓烟。
【思考】苯在空气中燃烧冒黑烟的原因?
含碳量高
【思考与交流】你能写出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吗?
【注意】苯不能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演示实验】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并回答问题
[板书]2、苯的取代反应
(1) 苯与液溴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 ①反应条件纯液溴、催化剂,即溴水不与苯发生反应
②只引入1溴原子,即只发生单取代反应
③产物为溴苯,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油状液体,能溶解溴,溴苯溶解了溴时呈褐色
【动画模拟】观看动画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2)苯与硝酸反的取代反应:
注意:①.反应条件:50-60℃ 水浴加热
②混合时,要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振荡。
③浓H2SO4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④硝基苯是无色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有毒。
【知识拓展】
苯的磺化反应化学方程式:
【板书】3、在特殊条件下,苯能与氢气、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四、苯的用途: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医药、染料、香料等。苯也常用于有机溶剂
【自主学习2】
1、教材“资料卡片”,知道什么叫芳香烃?查阅资料了解其性质。
2、教材第“科学视野”,了解四氟乙烯的功能。
【当堂检测】:
1、将苯加入溴水中,充分振荡、静置后溴水层颜色变浅,是因为发生了( )
A.加成反应 B.萃取作用 C.取代反应 D.氧化反应
2、下列关于苯的性质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苯是无色带有特殊气味的液体
B、常温下苯是一种不溶于水且密度小于水的液体
C、苯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溴发生取代反应
D、苯不具有典型的双键所应具有的加成反应,故不可能发生加成反应
加成为环己烷
3、下列关于苯分子结构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各原子均位于同一平面上,6个碳原子彼此连接成为一个平面正六边形的结构。
B、苯环中含有3个C-C单键,3个C=C双键
C、苯环中碳碳键的键长介于C-C和C=C之间
D、苯分子中各个键角都为120o
4下列关于苯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能发生取代反应 B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C 能发生加成反应 D 能燃烧
【答案】B、D、B、B
课后练习与提高
1、下列物质与水混合后静置,不出现分层的是( )。
A.三氯甲烷 B.酒精 C.苯 D.CCl4
2.能通过化学反应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是。
A.苯 B.甲烷 C.乙烷 D.乙烯
3、下列过程中所发生的化学变化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A.光照射甲烷与氯气的混合气体
B.乙烯通入溴水中
C.在镍做催化剂的条件下,苯与氢气反应
D.苯与液溴混合后撒入铁粉
4、能够证明苯分子中不存在碳碳单、双键交替排布的事实是( )
A、苯的一溴代物没有同分异构体
B、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C、苯的对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D、苯的间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
【答案】B、D、AD、B
篇10:阿苯猫
阿苯猫_小学想象作文
在一条小路上,有一家小小的店铺。店名用歪歪扭扭的家写着:阿笨猫杂货。
像往常一样,阿笨猫无聊地趴在柜台上,磕着自己柜台里卖的瓜子。他店里的生意总是不太好。
忽然,外面响起了一阵奇怪的声音:“嗡……”
阿笨猫抬头一看,大吃一惊。就在店门口,他看见了一只飞碟!它就停在店的门口!
这是一只小型的飞碟,从里面,走出来一个小个子外星人,直向店里走来。这个外星人长得很像是地球上的猩猩,看起来挺老实的样子。
外星人说:“我是阿尔法星球的巴拉巴,也是一个小贩,想和你建立业务关系……”
“跟我做生意?”阿笨猫很高兴,“好啊!你有什么货?”
巴拉巴从口袋里摸索着,摸出来一只小乌龟。
“这是我们星球的特产,机器小乌龟。”
这是一只好杯盖那么大的机器小乌龟,正在巴拉巴的手掌里爬着,样子显得很可爱。
“这种乌龟,是节能型的。只要晒一分钟的太阳,就可以维持它三年的`活动能量,它与人很亲热,爱听人讲故事。而且,十分的恋家,不管在哪里,都会回到自己的家里,所以它是不会丢失的。对主人十分有感情,总爱往主人的身上爬。最重要的事,到一定的时候,它还会生出小铁蛋,孵出小机器乌龟来……”
巴拉巴介绍着。
“看上去,它确实是一种有趣玩艺儿……”阿笨猫说,“一定很贵吧,多少钱一个?”
“三毛钱一只。”
“什么,”阿笨猫以为自己听错了,“三毛钱?这么便宜?”
巴拉巴点点头。
“那好,先进一个试试吧,好的话,我会大量进货的。”
阿笨猫给了巴拉巴三毛钱,巴拉巴连连谢着,退出去了。“谢谢,谢谢,过三天我会再来的。”
又是“嗡”的一声,飞碟飞走了。
小机器乌龟在桌子上慢慢爬着,看上去,还笑眯眯的,很乖的样子。
“真是便宜啊,三毛钱,成本都不够……明天我标价三百元钱,也保证把它卖出去……”阿笨猫想着。
明天要把它卖掉,今天晚上还可是带回家自己先玩玩。阿笨猫带上小乌龟回家了。
不管把小乌龟放在哪里,它都是那么不紧不慢地爬着,不吃东西,也不用装电池。它总是抬头看一看它的主人,好像在与主人交流着感情。
有了它,阿笨猫感到生活丰富多了。
到了阿笨猫想睡觉的时候,小乌龟也爬到了床上来,并且开口说话了:“讲故事,讲故事。”
阿笨猫一讲故事,小乌龟就停下来不再爬,安安静静地听着。
阿笨猫讲完一个故事,小乌龟马上就开始爬起来,并不停地说着:“讲故事,讲故事。”它只会说这三个字。
阿笨猫有点烦了,一扭头说:“睡觉了,不讲了。”
小乌龟慢慢爬着,爬到阿笨猫的头上,撒了一泡尿,又说:“讲故事,讲故事。”它撒的是黑色的机油尿。
“真没礼貌!”阿笨猫很不高兴。可是,一对它讲故事,它就安安静静的,再也不动了。
一直讲了十八个故事,阿笨猫累倒的睡着了,即使小乌龟对他撒机油尿,他也不醒来了。
第二天早上,阿笨猫醒来了。他很奇怪的发现,那只小乌龟不见了。它在哪儿呢?
床底上好像有什么响动。
阿笨猫朝床下一看,那只小乌龟正朝他眯眯笑呢。在它的旁边,有十个亮闪闪的小铁珠。那是它生的十个蛋。
十个蛋动起来了。接着,一个一个裂开了。从里面,爬出来一只只与小乌龟一模一样的机器小乌龟。并且很快长到和那只小乌龟一样大。
十一只小乌龟围着阿笨猫爬着,并且一连声地叫着:“讲故事。讲故事。讲故事。”
哪有一早起来就要讲故事的?阿笨猫开始觉得它们讨厌了。
阿笨猫赶紧逃出去,到店里去做生意。
昨天没有休息好,阿笨猫觉得没有精神。好不容易熬到了关门,他一边往家里走,一边想:“今天晚上可要好好休息了……”
十一只小乌龟在家里爬了一天,把他的家搞得一团糟。看见他回来,马上热情地围上了他,都张大了嘴叫着:“讲故事。讲故事。讲故事。”
“你们实在太讨厌了!”
阿笨猫把小乌龟们一只只抓进大口袋里,背着出门去了。他要把它们全扔掉。
阿笨猫走了很多的路,跑进了深山里,把它们全部都扔到了山沟里。“算我损失了三毛钱,都见鬼去吧!”
阿笨猫疲劳地回到了家里,却发现十一只小乌龟已经回到了家里。又围上了阿笨猫,叫着:“讲故事。讲故事。讲故事。”就像那个巴拉巴说的,这些乌龟是恋家的,怎么也扔不掉。
这个晚上,也不知阿笨猫是怎么熬过去的,反正他早上起来,满头满脑的都是黑色的机器油尿。这倒没什么,最可怕的是,阿笨猫又在床底下发现了一百十个亮闪闪的蛋。――也就是说,每只小乌龟又各自下了十个蛋!
这些蛋马上就孵出了小乌龟,黑压压的一大片哪。它们一齐围着阿笨猫,齐声叫着:“讲故事。讲故事。讲故事。讲故事……”
阿笨猫的身上几乎给小乌龟堆满了。
“救命啊……”
就在这个时候,巴拉巴出现了。他笑眯眯地对阿笨猫说:“怎么样,这些小乌龟好玩吧?”
“求求你,快把它们都收回去吧。我受不了啦!”阿笨猫在小乌龟堆里挣扎着。
“收回去?”巴拉巴说,“这可不行!”
“什,什么?”阿笨猫不明白。
巴拉巴又说:“除非每收回一个付我三十元钱,那还可以考虑……”
“什么?”阿笨猫大吃一惊。
“如果你嫌贵,那我走了。”巴拉巴说着就向外走,“这些乌龟,它们天天会生蛋的……”
“别,别走,我付我付。”阿笨猫有气无力地说,“到明天,就更不得了啦……”
一点数,一共是121只小乌龟,合3630元钱。
巴拉巴收好钱,拿出一个手电筒似的小东西,对着这些小乌龟一照,它们就一个个叠在了一起,又变成了一只小乌龟。
巴拉巴把小乌龟放进口袋,说:“它可是我的宝贝哩。我要再去找下一个你这样的顾客了。再见。”
篇11: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吗
苯
苯环是最简单的.芳环,由六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六元环,每个碳原子接一个基团,苯的6个基团都是氢原子。但实验表明,苯不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褪色,这说明苯中没有碳碳双键。研究证明,苯环主链上的碳原子之间并不是由以往所认识的单键和双键排列(凯库勒提出),每两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均相同,是由一个既非双键也非单键的键(大π键)连接。
篇12:溴苯和氢氧化钠反应吗
溴苯
溴苯是有机化合物,无色油状液体,具有苯的气味。不溶于水,溶于甲醇、乙醚、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化工上主要用于溶剂、分析试剂和有机合成等。
溴苯由苯与溴反应而得。先将铁粉和苯加入反应器,在搅拌下缓缓加入液溴,加完后于70-80℃保温反应1h,所得粗品用水及5%氢氧化钠溶液洗涤,静置分层、蒸馏、干燥、过滤,最后经常压分馏,取155-157℃馏分而得成品。
氢氧化钠
氢氧化钠化学式为NaOH,俗称烧碱、火碱、苛性钠,为一种具有强侵蚀性的'强碱,一般为片状或颗粒形状,易溶于水(溶于水时放热)并形成碱性溶液,另有潮解性,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潮解)和二氧化碳(变质)。
篇13:“真棒”与“真苯”
“真棒”与“真苯”
我有一个与众不同父母。他们在我小的时候,给了我许多的启迪。每一次我的印象都十分的深刻。
我就举几个简简单单的例子吧。一:我5岁的时候,我的妈妈给我买了一辆小型自行车。爸爸早上去上班了。就妈妈一个人在家里陪我,教我骑自行车。我一个人开始不敢坐在自行车的位子上。我只是慢慢的爬上去,妈妈就在一旁鼓励我说:“万万,你真棒,快,快爬上去啊。”听着妈妈的`话,我心里自信了许多。等爸爸下班回来了,我已经会坐在位子上了。妈妈带着微笑对爸爸说:“看,我们家万万多聪明啊,现在已经会坐在位子上了。”爸爸听了很不高兴的说:“才会坐在车上啊?他怎么会这么苯呢?”我那个时候虽然不怎么听懂爸爸说的话。但是从他的表情上可以看出,他并不满足我的表现。中午,轮到爸爸在家里教我骑自行车了,妈妈去街上买东西。爸爸叫我自己一个人骑,我就说:“怕,怕,万万怕。”爸爸不理会我,就在一旁说:“真苯。”听了爸爸的话,那时候的我心里十分的难受。于是,我静下心来,一个人骑。“啪”的一声,我从椅子上摔下来,我放声大哭起来。可是爸爸一点反应也没有,他还是照样子坐在椅子上看着报纸。我看爸爸不过来扶我,我的心更加难受了。我想:“我一定要学会骑自行车,让他刮目相看的。”我不气馁,我再坐上自行车骑起来。虽然我从自行车上摔下无数次,但是我并不轻易就放弃,终于,在妈妈回来之前学会了骑自行车。妈妈回来了,看见我会骑自行车。脸上微笑着对爸爸说:“看呐,我们家万万已经会骑自行车了。”可爸爸却说:“那有什么的,这么晚才学会的,真苯啊。”看,我那时经过努力已经学会骑自行车拉!
二:我6岁的时候,妈妈就教我写汉字。一开始,妈妈一笔一画的教我,可是我怎么写也写不好,妈妈就说:“恩,写的可真棒啊。”妈妈的鼓励使我会写了许许多多汉字。可写的就是不好看。妈妈让爸爸来教我写。妈妈去做饭。爸爸看着我写的字,就说:“你真是太苯拉,这么简单的字也写不好看?”我听了爸爸的话,十分不高兴。但是我不怕困难与挫折,不轻易的放弃。于是,我就认认真真的写字。一笔一画的写,妈妈叫我吃饭,我也说写完了再吃,爸爸就说:“不用管他了,他写的字那么难看,我们自己吃饭,他一会儿饿了自己会来吃饭的。”我不理会爸爸,继续写我的字。功夫不负有心人,我终于写出了一手好字。直到现在,我写的字还是十分的漂亮呢!还在市里面得了二等奖呢!
我的爸爸妈妈还是为我学什么就说:“真棒啊,万万。怎么这么差啊!”妈妈呢,为我的一点进步加油,对我又关心。爸爸呢,他其实是内冷外热,表面上装做不关心我,实际他却十分的爱护我呢。同学们,你们说,我对有这样的爸爸妈妈值得高兴吗?
篇14:苯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
苯的化学性质
苯参加的化学反应大致有3种:一种是其他基团和苯环上的氢原子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一种是发生在苯环上的加成反应(注:苯环无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的独特的键);一种是普遍的燃烧(氧化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苯的常见化学反应
取代反应
苯环上的氢原子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被卤素、硝基、磺酸基、烃基等取代,生成相应的衍生物。由于取代基的不同以及氢原子位置的不同、数量不同,可以生成不同数量和结构的同分异构体。
苯环的电子云密度较大,所以发生在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大都是亲电取代反应。亲电取代反应是芳环有代表性的反应。苯的取代物在进行亲电取代时,第二个取代基的位置与原先取代基的种类有关。
卤代反应
苯的卤代反应的通式可以写成:
PhH+X2—催化剂(FeBr3/Fe)→PhX+HX
反应过程中,卤素分子在苯和催化剂的共同作用下异裂,X+进攻苯环,X-与催化剂结合。
以溴为例,将液溴与苯混合,溴溶于苯中,形成红褐色液体,不发生反应,当加入铁屑后,在生成的三溴化铁的催化作用下,溴与苯发生反应,混合物呈微沸状,反应放热有红棕色的溴蒸汽产生,冷凝后的气体遇空气出现白雾(HBr)。催化历程:
FeBr3+Br-——→FeBr4
PhH+Br+FeBr4-——→PhBr+FeBr3+HBr
反应后的混合物倒入冷水中,有红褐色油状液团(溶有溴)沉于水底,用稀碱液洗涤后得无色液体溴苯。
在工业上,卤代苯中以氯和溴的取代物最为重要。
硝化反应
苯和硝酸在浓硫酸作催化剂的条件下可生成硝基苯
PhH+HO-NO2-----H2SO4(浓)△---→PhNO2+H2O
硝化反应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很容易生成一取代物,但是进一步反应速度较慢。其中,浓硫酸做催化剂,加热至50~60摄氏度时反应,若加热至70~80℃时苯将与硫酸发生磺化反应,因此一般用水浴加热法进行控温。苯环上连有一个硝基后,该硝基对苯的进一步硝化有抑制作用,硝基为钝化基团。
磺化反应
用发烟硫酸或者浓硫酸在较高(70~80℃)温度下可以将苯磺化成苯磺酸。
PhH+HO-SO3H------△--→PhSO3H+H2O
苯环上引入一个磺酸基后反应能力下降,不易进一步磺化,需要更高的温度才能引入第二、第三个磺酸基。这说明硝基、磺酸基都是钝化基团,即妨碍再次亲电取代进行的基团。
傅-克反应
在AlCl3催化下,苯也可以和醇、烯烃和卤代烃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烷基取代生成烷基苯。这种反应称为烷基化反应,又称为傅-克烷基化反应。例如与乙烯烷基化生成乙苯
PhH+CH2=CH2----AlCl3---→Ph-CH2CH3
在反应过程中,R基可能会发生重排:如1-氯丙烷与苯反应生成异丙苯,这是由于自由基总是趋向稳定的构型。
在强硫酸催化下,苯与酰卤化物或者羧酸酐反应,苯环上的氢原子被酰基取代生成酰基苯。反应条件类似烷基化反应,称为傅-克酰基化反应。例如乙酰氯的反应:
Ph + CH3COCl ——AlCl3—→PhCOCl3
加成反应
苯环虽然很稳定,但是在一定条件下也能够发生双键的加成反应。通常经过催化加氢,镍作催化剂,苯可以生成环己烷,但反应极难。
此外由苯生成六氯环己烷(六六六)的反应可以在紫外线照射的条件下,由苯和氯气加成而得。该反应属于苯和自由基的加成反应。
氧化反应
苯和其他的烃一样,都能燃烧。当氧气充足时,产物为二氧化碳和水。但在空气中燃烧时,火焰明亮并有浓黑烟。这是由于苯中碳的质量分数较大。
2C6H6+15O2——点燃—→12CO2+6H2O
苯本身不能和酸性KMnO4溶液反应,但在苯环连有直接连着H的C后,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臭氧化反应
苯在特定情况下也可被臭氧氧化,产物是乙二醛。这个反应可以看作是苯的离域电子定域后生成的环状多烯烃发生的臭氧化反应。
在一般条件下,苯不能被强氧化剂所氧化。但是在氧化钼等催化剂存在下,与空气中的氧反应,苯可以选择性的氧化成顺丁烯二酸酐。这是屈指可数的几种能破坏苯的六元碳环系的反应之一。(马来酸酐是五元杂环。)
这是一个强烈的放热反应。
返回目录
苯的其他化学反应
苯在高温下,用铁、铜、镍做催化剂,可以发生缩合反应生成联苯。和甲醛及次氯酸在氯化锌存在下可生成氯甲基苯。和乙基钠等烷基金属化物反应可生成苯基金属化物。在四氢呋喃、氯苯或溴苯中和镁反应可生成苯基格氏试剂。
苯不会与高锰酸钾反应褪色,与溴水混合只会发生萃取,而苯及其衍生物中,只有在苯环侧链上的取代基中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与氢相连的情况下才可以使高锰酸钾褪色(本质是氧化反应),这一条同样适用于芳香烃(取代基上如果有不饱和键则一定可以与高锰酸钾反应使之褪色)。这里要注意:①仅当取代基上与苯环相连的碳原子;②这个碳原子要与氢原子相连(成键)。
至于溴水,苯及苯的衍生物以及饱和芳香烃只能发生萃取(条件是取代基上没有不饱和键,不然依然会发生加成反应)。
苯废气处理也是及其重要的。
光照异构化
苯在强烈光照的条件下可以转化为杜瓦苯(Dewar苯)
杜瓦苯的性质十分活泼(苯本身是稳定的芳香状态,能量很低,而变成杜瓦苯则需要大量光能,所以杜瓦苯能量很高,不稳定)。
在激光作用下,则可转化成更活泼的棱晶烷:棱晶烷呈现立体状态,导致碳原子sp3杂化轨道形成的π键间有较大的互斥作用,所以更加不稳定。
返回目录
苯的物理性质
苯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其密度小于水,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的沸点为80.1℃,熔点为5.5℃。苯比水密度低,密度为0.88g/cm3,但其分子质量比水重。苯难溶于水,1升水中最多溶解1.7g苯;但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分子和一些非极性的无机分子的能力很强,除甘油,乙二醇等多元醇外能与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除碘和硫稍溶解外,无机物在苯中不溶解。 [11]
苯能与水生成恒沸物,沸点为69.25℃,含苯91.2%。因此,在有水生成的反应中常加苯蒸馏,以将水带出。
摩尔质量78.11g/mol。
最小点火能:0.20mJ。
爆炸上限(体积分数):8.0%。
爆炸下限(体积分数):1.2%。
燃烧热:3303.08kJ/mol(25℃,气体))。
溶解性:不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和丙酮等多数有机溶剂。
返回目录
篇15:《苯》高中化学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
(1)记住苯的物理性质、组成和结构特征。
(2)会写苯的燃烧反应、卤代反应、硝化反应、加成反应等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分析推测苯的结构,提高根据有机物性质推测结构的能力。
(2)通过苯的主要化学性质的学习,掌握研究苯环性质的方法。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化学家发现苯环结构的历史学习,体验科学家艰苦探究、获得成功的过程,培养用科学观点看待事物的观点。
【重点与难点】
难点:苯分子结构的理解
重点: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过程】
【课始检测】
(1)烷烃、烯烃燃烧的现象?
(2)烷烃、烯烃的特征反应是什么?
【导入】这节课起我们学习一种特殊的烃,先请大家一起看以下化学史资料。
【科学史话】19世纪初,英国等欧洲国家城市照明已普遍使用煤气,使煤炭工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生产煤气剩余一种油状、臭味、粘稠的液体却长期无人问津。1825年英国科学家法拉第从这种油状液体中分离出一种新的碳氢化合物。法国化学家日拉尔确定了这种碳氢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78,分子式为C6H6,并叫作苯。
【探究问题1】
(1)若苯分子为链状结构,根据苯的分子式C6H6苯是饱和烃吗?
(2)在1866年,凯库勒提出两个假说:
1、苯的6个碳原子形成_____状链,即平面六边形环。
2、各碳原子之间存在____交替形式
凯库勒认为苯的结构式:___________;结构简式为:_________
【板书】
苯的分子式:_______________
凯库勒结构式:_____________
结构简式:____________
【探究问题2】
若苯分子为上述结构之一,则其应具有什么重要化学性质?如何设计实验证明你的猜想?
重要化学性质能使溴水褪色;使锰酸钾褪色。
设计实验方案:
【分组实验】教材第69页实验3-1
从实验入手了解苯的物理、化学性质特点。
1、将1滴管苯滴入装有水的试管,振荡,观察。
2、将1滴管苯与1滴管溴水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观察现象。
3、将1滴管苯与1滴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混合于试管中,振荡,静置。
【提问】实验现象是?
【归纳小结】
实验、现象、结论。
水、分层、苯不溶于水。
溴水分层,上层为橙红色(萃取)苯不能使溴水褪色。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分层,下层为紫红色苯不能使高锰酸钾褪色。
【思考与交流】
(1)你认为苯的分子中是否含有碳碳双键?苯到底是什么结构呢
(2)苯的邻位二溴代物只有一种说明什么?
【强调】科学研究表明:苯分子里6个C原子之间的键完全相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一种独特的键。
【结论】苯分子的结构中不存在碳碳双键或碳碳三键。
【归纳小结】
[板书]一、苯的组成与结构
1、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_______或_________
【思考与交流】:苯的结构简式用哪种形式表示更为合理?
注意:凯库勒式不科学,但仍被使用。
2、结构特点
(1)苯分子中所有原子在同一平面,为平面正六边形结构,键角为1200
(2)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与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六个键完全相同)
【自主学习1】通过实验结合预习请说出苯的物理性质
[板书]二、苯的物理性质。
无色、特殊气味液体,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是一种重要溶剂,沸点:80℃易挥发,熔点:5℃
【思考】苯环上的碳碳键是介于单键和双键之间的独特的键,请预测这种特殊结构决定它的特殊性质是怎样的?
[板书]三、苯的主要化学性质
1、苯的氧化反应
【演示实验】用玻璃棒沾取少量苯在酒精灯上引燃。
【提问】现象是?
火焰明亮,伴有大量浓烟。
【思考】苯在空气中燃烧冒黑烟的原因?
含碳量高
【思考与交流】你能写出苯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吗?
【注意】苯不能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反应。
【演示实验】观察实验,记录现象,并回答问题
[板书]2、苯的取代反应
(1)苯与液溴的化学方程式:
注意:
①反应条件纯液溴、催化剂,即溴水不与苯发生反应。
②只引入1溴原子,即只发生单取代反应。
③产物为溴苯,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的无色,油状液体,能溶解溴,溴苯溶解了溴时呈褐色。
【动画模拟】观看动画写出化学方程式。
【板书】苯与硝酸反的取代反应:
注意:
①反应条件:50—60℃水浴加热。
②混合时,要将浓硫酸缓缓注入浓硝酸中,并不断振荡。
③浓H2SO4的作用:催化剂吸水剂。
④硝基苯是无色有苦杏仁味的油状液体,不溶于水,密度比水大,有毒。
【知识拓展】
苯的磺化反应化学方程式:
【板书】在特殊条件下,苯能与氢气、氯气发生加成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苯的用途: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塑料、农药、医药、染料、香料等。
篇16:苯可以发生加成反应吗?
苯
苯环是最简陋的`芳环,由六个碳原子构成一个六元环,每个碳原子接一个基团,苯的6个基团都是氢原子。但实验掩饰,苯不能使溴水或酸性KMnO4褪色,这说明苯中没有碳碳双键。研究证明,苯环主链上的碳原子之间并不是由以往所认识的单键和双键罗列(凯库勒提出),每两个碳原子之间的键均相同,是由一个既非双键也非单键的键(大π键)连接。
篇17:苯的组词造句
苯的组词造句
1、苯乙烯造句:这个拥有高精度,神似电影角色的外形和非常精致的做工的机器人半身像大约有10英尺高,它是用牢固的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和压膜后的金属部件制成的。
解释:有机化合物,无色而有芳香的液体。用来制造合成橡胶、塑料等。
2、苯酚造句:本文以松花江水为本底,以微量苯酚和重金属离子铅与镉为研究对象,通过烧杯搅拌试验,初步考察了高铁酸盐的除污染效能。
解释:有机化合物,是苯的一个氢原子被羟基置换而成的,纯净的为无色结晶,遇光变成粉红色,有强烈的`气味,有毒。是常用的防腐杀虫剂,又可做工业原料。通称石炭酸。
3、聚苯乙烯塑料造句:利用溶剂溶解回收的聚苯乙烯塑料,将其涂布于不锈钢传送带上,以水蒸气为加热介质,经薄膜干燥法获得再生聚苯乙烯树脂。
解释:由苯乙烯聚合而成的塑料,绝缘性很高,广泛应用在电气工业上,是超短波、雷达和电视等设备的绝缘材料。
4、苯中毒造句:结论苯中毒患者外周血白细胞的DNA复制及损伤修复基因与正常人相比存在差异性表达,为进一步筛选苯中毒生物标志物提供了依据。
解释:大量或长期吸入苯蒸气引起的中毒。急性者有酒醉样感、无力、神志不清、肌肉痉挛等症。慢性者有神经衰弱、乏力、白细胞和血小板减小、贫血等症状。
5、苯胺造句:目的探讨梅毒血清学试验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与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在梅毒诊断及治疗中的作用。
解释:有机化合物,无色液体,有毒。用来制造染料、药物等。也叫阿尼林。
6、甲苯造句:本文用吡啶催化2,4-甲苯二异氰酸酯(TDI)和腰果酚甲醛树脂的共聚及交联反应,并对影响反应的因素进行了探讨。
解释:有机化合物,无色液体,可以从煤焦油中提取,用来制造炸药、染料、香料、糖精等。
篇18:苯板采购合同
供方: (以下简称甲方)
需方: (以下简称乙方)
为了确保甲乙双方各自的经济利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的规定,经甲乙双方友好协商,达成以下购销协议供双方共同遵守:
一、产品的名称、品种、规格和质量标准
1、产品名称: 苯板
2、产品种类: B1型阻燃级苯板 。
3、产品规格(mm): 。
4、产品的质量标准:甲方根据乙方对产品标准的要求,为其提供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苯板).
二、购货数量和计量单位、计量方法。
1、购货数量(立方): 。
2、产品的计量单位、计量方法:长×宽×高 = m³
3、沿线、异形、特殊型号计量方法:长×宽×高 = m³每延长米___元
三、产品的交货方法、运输方式、到货地点
1、交货方法:甲方负责送货,承担运输费用,货物送到乙方指定施工地点,即汽车能够到达的建筑物,由接货人或其委托接货人在《货物交接单》上签字确认后,货物交接完毕。
2、到货地点和接货单位、接货人(委托接货人) ,如乙方变更交货地点和接货单位,应在合同规定的交货日期前3天通知甲方,以便甲方重新安排运输计划,如果乙方违反该约定,延期交货与甲方无关。
3、运输方法 。
四、产品的交货时间
乙方应提前3天通知甲方交货时间,甲方应及时将货物送往交货地点,直至供货结束,不得影响乙方施工进度。如乙方少于3天通知甲方,造成延期交货与甲方无关。
五、产品的价格与货款结算
1、产品单价: 元/立方米,交货数量 ,金额总计(人民币) 。
2、货款的结算方式:现金或转支。甲乙双方自签订合同之日起,乙方应预付总货款的 %,即人民币 ,供方供足预付款货物数量时,即 立方米,乙方应再次预付总货款的 %,以此类推,直至合同履行完毕。如乙方逾期支付预付款,甲方可以选择继续供货或者停止供货,如甲方继续供货,乙方应在工程竣工之日起( 年 月 日)10日内将剩余货款结清,逾期结算的每超一日赔偿甲方总货款的 ‰的违约金。如甲方停止供货,给乙方施工造成损失与甲方无关。
六、甲乙方的违约责任
1、甲方不能交货的,应返还乙方预付款。
2、甲方逾期交货的,应承担乙方因此所受的损失费用。
3、乙方中途退货向甲方偿付退货部分货款 %的违约金。
4、乙方违反合同约定拒绝接货的,应当承担该部分货物的货款 倍的违约金以及运输费用。
七、不可抗力
甲乙双方的任何一方由于不可抗力的原因(包括但不限于火灾、水灾、地震、台风、自然灾害等)不能履行合同时,应在24小时内向对方通报不能履行或不能完全履行的理由,允许延期履行、部分履行或者不履行合同并根据情况可部分或全部免予承担违约责任。
八、其它
1、本合同约定应该偿付的违约金、赔偿金、各种经济损失应当在明确责任后10日内付清。否则应按照逾期应付款的 %支付滞纳金。
2、本合同如发生纠纷,当事人双方应当及时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甲乙双方可选择下面第 种方式解决:
⑴向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⑵向甲方所在地的法院提起诉讼。
3、本合同自签订之日起生效,合同执行期内,甲乙双方均不得随意变更或解除合同。合同如有未尽事宜,须经双方共同协商作出补充协议,补充协议与本合同具有同等效力。本合同一式三份,甲乙双方各执一份,监理一份。
甲方(公章):_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篇19:苯板采购合同
甲方(购货单位):
乙方(供货单位):
经甲、乙双方充分协商立此合同,以便双方共同遵守,条款如下:
一、产品质量以20公斤/m3±1公斤误差。
二、产品价格350元/ m3,由乙方送货到甲方指定农安工地。
三、付款方式:以进工地的总货款为基础,40%现金支付,60%楼房抵押。楼号 ,价格 。楼房以甲、乙双方商定为准,楼房以售楼处所开出的收据为准,并交由乙方保管。
四、结款方式:供货方每足10万元货款,甲方结4万元现金,以此类推。其余货款由楼房补全。如果甲方不能及时付款,乙方有权停止供货,并提出相应补偿或赔偿。
五、如果产品质量达不到20公斤/m3±1公斤误差,甲方有权退货。工地一切损失由乙方赔偿。
甲方(公章):_________ 乙方(公章):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法定代表人(签字):_________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_________年____月____日
篇20:苯和氢气加成反应方程式
苯的化学性质
苯参加的化学反应大概有3种:一种是其他基团和苯环上的氢原子之间发生的取代反应;一种是发生在苯环上的加成反应,苯环无碳碳双键,而是一种介于单键与双键的非凡的'键;一种是普遍的燃烧是氧化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笨的物理性质
苯在常温下为一种无色、有甜味的透明液体,其密度小于水,具有强烈的芳香气味。苯的沸点为80.1℃,熔点为5.5℃。苯比水密度低,密度为0.88g/ml,但其分子质量比水重。苯难溶于水,1升水中最多溶解1.7g苯;但苯是一种良好的有机溶剂,溶解有机分子和一些非极性的无机分子的能力很强,除甘油,乙二醇等多元醇外能与大多数有机溶剂混溶。除碘和硫稍溶解外,无机物在苯中不溶解。
★ 蝴蝶花教案
★ 童趣 教案
★ 中学语文教案范文
★ 原电池教案
★ 实心球教案
★ 第一册教案
苯教案(合集2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