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dorna”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对外汉语教案,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后的对外汉语教案,供大家参考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 对外汉语教案
一、教学目标:
通过字词的学习,让学生掌握字词的用法,并会用重点词造句。
二、教学内容:
1、“天气/冷、热/晴、阴/雨、雪、风/下雨、下雪、刮风” 等这
几个生字词。
2、“很”、“不”、“比”副词的基本用法。
三、教学难点:
“比”的用法。
四、教学重点:
天气相关词的理解与应用。
五、教学对象:
汉语初级的留学生。
六、教学时间:
2个课时。
七、教学方法:
1、听说法;
2、词汇教学:翻译法、情景法、比较法;
3、语音教学:手势模拟;
4、语法教学:精讲多练,讲练结合、归纳法;
八、教课方式:
以汉语为主,英语为辅。
九、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1、导入:提问导入新课。你冷吗?Are you cold?
同学们,大家好!欢迎你们来到汉语课堂。今天我们要学习一些新汉字,它们都和天气有关。 Ok,guys, welcome to our Chinese class! Today, we will learn some new Chinese characters、They are all related to weather、
2、生字词:天气//冷、热//晴、阴//雨、雪、风//下雨、下雪、刮风。
带读、开火车读、个别纠正
3、重点讲解并演示这几个汉字,并让他们跟读,以便纠正发音。
①“天气”。 Weather。noun今天天气怎么样?How is the weather today?
②“冷、热”。Cold、hot。今天天气很好,不冷不热。(It is not too cold or too hot、) (用肢体动作表示人对冷热的表现) 今天很冷/热。
③“晴、阴” Sunny、cloudy。adjective 今天有雨/有雪。
④“雨、雪、风” rain、snow、wind。描述
⑤“下雨、下雪、刮风” 今天下雨/下雪/刮风。
⑥学完生词后再领读,个别纠正。
⑦让大家用上所学生词进行造句。
⑧总结。
第二课时:以练习为主。
1、复习新词。
2、很。Very。今天很冷。ps:常用在形容词前,表示程度高(A high degree)。
3、不。Not。 今天不冷。ps:常用在形容词前,表示否定。
4、比。Than。今天比昨天冷。北京比xx冷。A比B冷。
5、总结。
篇2: 对外汉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基本的学习用品的名称。
2、学会问别人物体的名称。
二、教学重点
1.生词:这,那,手机,铅笔,吗,字典,不,这些,那些,书,也,汉语。
2.语法:句型:这是......那是......这些是...... 那些是......
三、教学方法
1.运用翻译法,讲解词语。
2.创设多种语言情景,以及实物,让学生进行反复操练。
四、教学环节(共50分钟)
(一)组织教学(2分钟)
提问学生:你的书包里有什么?引出今天的话题――学习用品。
(二)复习旧课(3分钟)
他是......
(三)学习新课
认读,教读,说汉语,要求学生翻译为泰语。
这是什么? 那是什么? 这些是什么? 那些是什么?
练习朗读课文。分组朗读,单个人指读。击鼓传花朗读。
(四)本课小结(3分钟)
询问学生今天学习了什么。和学生一起复述。
(五)布置作业(2分钟)
课后生词找到拼音,并抄写一遍。
课后总结:学生学起来比较简单,但是记忆以及应用还是有问题。
篇3:对外汉语教案
教学目标:
1、熟练掌握汉语的四声调值,对外汉语四声教学教案。
2、能够熟练准确的读出这四个调。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导语:同学们,你们肯定也曾经因为你们的滑稽语调而获得过大片掌声,甚至是好感。可见语调很是重要,能够恰到好处的运用语调一定可以让你更加与众不同。外语的语调是没有模版可以学的,但是汉语不同,通过学习她优美的声调可以艺术性的传达出你的感情!今天,老师将在这里把这项汉语语言学界的创举再次传授给大家。学好声调,将拨开汉字的第一层神秘面纱。
2、老师书写课题,学生看。
二、小牛试刀
1、将四声调值一个接一个的写在黑板上,先让大家自己试读。
2、先让大家听老师读,然后引导学生跟读。
3、跟读3—4遍之后,检查同学们的掌握状况,根据状况加以指导。重新纠正。
三、孰能生巧
在黑板上写上一系列的拼音,让同学们一起来练,做到发音饱满,标准。
四、功德圆满
在黑板上写上一些绕口令,让大家多多练习发音。
五、布置作业
1、熟读这四声声调
2、给学生发一篇短文回去练习,下节课检查情况。
一、声调概述
汉语有四个声调,同一个音节用不同的声调念时,表示不同的语义,并有自己相应的汉字,这是汉语不同于其他语言的独特之处,当然也是外国留学生感到最难的一点,教案《对外汉语四声教学教案》。
阴平(第一声)
特征:高
调值:55
调号:
阳平(第二声)
特征:升
调值:35
调号:
上声(第三声)
特征:低
调值:214
调号
去声(第四声)
特征:降
调值:51
调号:
二、重点和难点
平调出现过多;
上声错误最多,上声常被学生发成调值为24、34或224、334,或发成高调和上升调;
阳平调域不稳定,常发成224、223或34、23或发成别的声调;
去声降不下来
三、教学技巧
1、声调的展示技巧:
发音规范是最基本的展示声调的方法。在刚开始发音时,应注意适当延长发音过程,适当夸张音高的变化,让学生体会到声调高低曲折的变化。
五度声调示意图。利用这个图,给学生以声调的视觉形象。在示范时,一边用手指着发音过程图,一边随着音高的变化发音。
2、指导声调发音的技巧:
适当调整四个声调的教学顺序。这样可以化难为易。比较好的顺序是先教第一声和第四声,在教第二声和第三声。在练习中还是按顺序读。
利用手势。在发音时辅以手的位置移动代表音高的变化,提示学生正确地发出要发的声调。如教第四声时,手掌由高向下挥,表示51调值。
3、声调的练习技巧:
唱四声:ē—é—ě—è
定调:一般在进入声调练习之前,教师要注意用或者其他简单的音节搭配来定调,引导学生在本次练习开始之前先找准调,熟练以后可以慢慢减少到不用。
声调搭配练习:把不同的声调搭配在一起,练习声调的的发音。只有把各种声调搭配在一起,才能搞好地解决学生四声的发音问题。
篇4:对外汉语教案
1、教学目标与要求:
“目标”是笼统的,如:能正确地辩音辩调,扩大词汇量,掌握新的表达方式,加强口头和笔头成段表达的技能训练。
“要求”是具体的,如:学习多少个词语,掌握多少个语法点,能运用某种句式进行会话。可以将目标与要求合在一起写,所用的动词是:学习、掌握、了解、理解、区别、分辨、拼读、使用、运用、表达
2 、教学重点
抓语言项目:
语音:声调、轻声、儿化、语流变调;
词汇:近义词、同音词、多义词、联绵词、成语、惯用语
语法:量词、语气词、助词、“把”字句、各类补语、特殊句式、语序
功能——意念(介绍、请求、同意、反对、感谢、道歉、看法、意愿)
3、教学难点
在教学重点的基础上,学生很难掌握的,对于基础好的学生要求掌握,对于成绩不好的学生,要求可以稍微低一点,不要求起完全掌握。
4 、教学方法(包括辅助教学手段)
直接法:用词典上的定义,用学生已学的旧词解释
直观法:教具、图表、动作、表情、多媒体课件
情景法:设计情景、利用实地情景
其他:模仿、重复、替换、对比;问答、启发、引导、归纳、演绎
5、教学过程(教学步骤、时间分配)
课堂教学的主要环节,以教学过程的“感知、理解、巩固、运用”四个阶段为基础。语言课的教学有五个主要环节:
步骤:
组织教学→复习检查→讲练新课→新课小结→布置作业
各环节所占的时间比重、内容方式(以100分钟为例)
(1)组织教学:2分钟~5分钟
点名、问候、用轻松的话题活跃气氛、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
内容导入:文化导入、旧知导入、情景导入、教具导入、随机导入
方法:提问、回忆、讲述、对比、游戏
(2)复习检查:10分钟~15分钟
检查与巩固:听写、快速问答、复述、讲解作业中的问题
(3)讲练新课:70分钟~80分钟(讲:三分之一,练:三分之二)
强调精讲多练,注重运用,师生互动,精心设计板书,进行情景操练
一般顺序:
朗读——词语讲解——分段——提问和回答——归纳段落大意——讲
授语法点——操练
(4)新课小结:2分钟~5分钟
归纳总结新的语言点、重点内容
(5)布置作业:2分钟~5分钟
造句、作文、预习
篇5:对外汉语教案
课标:第一单元语音部分(10课时),第七课时,声调
学生:无汉语基础 以英语为母语的美国学生(18—20岁)(前面几个课时中学习完了声韵母及其组合)
课型:综合型
教学内容:声调(定义、调类(阴平,阳平,上声,去声)、调号、调值
教学目标: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
1)知识目标:掌握汉语声调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能够识别四个声调,正确标调及读出四个声调
3)情感目标:对汉字语音产生兴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声调的调类,调号,调值
难点:调值,及声调的实际读法
教学方法:任务型教学法,讲授法,谈话法
教具:教材,黑板,课件PPT
时间:上午8:00—8:45
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 (5分钟)
1) 复习声韵母(学生每天以不同的声母或韵母作为自己的名字,老师上课时点名,点到哪个声母或韵母,名字为那个声母或韵母的学生就答道。)
2) 老师写几个声母,未标声调的韵母及这些声母与未标声调的韵母组合在黑板上,叫学生齐读(如:b, m, h, a, ei, ing, ba, ma, hei, bing )
2、讲授新课 (15分钟)
1)在黑板上板书一组标有声调的韵母(如: ā á ǎ à ),叫学生尝试着去读。
2)导入本堂课所学内容——声调。
3)讲解声调里面的一些基本概念(如:声调的含义,调值,调类,调号)。
4)借助五线谱引导学生找到四个声调的音位。
5)对着五线谱逐一地教学生四个声调的读法(注重半上的教学)。
6)举不同调不同义的汉字进行对比教学,强调声调在汉语中的作用。如:
mā má mǎ mà dī dí dǐ dì zhī zhí zhǐ zhì
妈 麻 马 骂,低 笛 底 弟,知 直 纸 至
yī yí yǐ yì fēi féi fěi fèi
衣 宜 以 意, 飞 肥 匪 费
3、练习巩固 (20分钟)
1) 在黑板上写几组单韵母,老师说调类,叫学生标出调号。
2)学生自己读黑板上的标有声调的韵母及声韵母的组合 (如:ā á ǎ à bā bà mǎ má měi mèi bǐng bīng )。
3)老师写一些带有声调的韵母及声韵母的组合在黑板上,叫学生齐读,再叫几个学生单独读,纠错(如:bā mā bá féi ě lěi mào dìng)。
4)游戏:学生分成两个小组,老师念生词(1、单音节生词 2、双音节生词),做手势,学生说出来是第几声,纠错。
4、本课小结 (3分钟)
学生自己回顾一下本节课所学知识,搭档之间互相检查发音是否正确。
5、布置作业 (2分钟)
一首标有拼音的小诗《鹅》,让学生朗读。
篇6:对外汉语教案
一. 教学对象/班级
二. 课型:听力、口语、综合、汉字
三. 教材:名称、第几册
四. 教具:口型图、图片、多媒体课件
五. 教学内容:词汇数量、课文内容
六. 教学目的、要求:重点词语、语法点;功能目标;技能训练
七. 教学重点、难点:如“了”、“把”、同义词
八. 教学时间/课时安排/时间分配:100分钟
九. 教学步骤/环节/过程:
1. 复习旧课: 字、词、语法、课文,写、说等。
2. 学习新课:
(1) 学习生词:认读、部分词语扩展、用法
(2) 讲练课文:听、读、讲、会话、问答
(3) 重点词语讲练:
(4) 语法点讲练: 释义、形式、练习
3. 活用练习:综合练习、各类形式的`练习题
4. 小结与布置作业:
十.板书设计:
十一. 课后记/思考/评估:成功与教训;值得注意的问题;哪些问题没讲清楚;哪些问题学生掌握起来较困难等。
篇7:对外汉语教案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19个新词
2、通过本课的学习,掌握如下语法现象
①时间表示法
②离合词
③时间句位置
3、通过本课学习能利用表示时间的句式对话
二、教学要点
1、名词:晚饭
2、语法:离合词(起床)
三、教学方法
运用实物展示法令学生掌握时间词与时间表示法,综合运用对比、启发、演绎等方法使学生熟练运用语法,提高对话与交际水平
四、教学环节
(一)组织教学(2分钟)
点名、问候
(二)复习旧课(12-15分钟)
①用指定词语造句
②听写上节生词
(三)学习新课(70-80分钟)
①学习生词
板书(1)例:1.现在2.早饭3.起床4.睡觉5.中午
②重点词汇扩展练习:师领读,学生跟读
板书(2)例:晚饭—吃晚饭—晚上吃晚饭
③讲解重点语法:离合词“起床”
板书(3)例:离合词结构形式:动词+宾语,即动词+名词
/ 起床
特征:可离可合 — 跳舞
\ 唱歌
板书(4)例: 离例:起了床
跳完舞
打一场球
合例:唱歌、吃饭
④学习课文:师领读—学生跟读—学生分角色扮演—替换练习
(四)本课小结(3-5分钟)
参见板书(1)、(2)、(3)、(4),进一步巩固识记所学词汇与语法
(五)布置作业
1、抄写生词:每个生词抄写5遍
2、背诵课文
篇8:对外汉语教案二
对外汉语教案(二)
b.讲解课文 让两组学生分角色朗读。在每组读完之后,如有误则指出错误并纠正;若无错误,予以夸奖。夸奖他们读得很好或者发音发得很准等。从此引出语法点。 c.语法点 例子:说得好 结构:动词+得+形容词 课堂练习:让学生按照这个固定格式造句 例子:学得很好 结构:动词+得+程度副词+形容词 课堂练习:让学生按照这个固定格式造句 当要加否定词的.时候: 例子:发得很不准 结构:动词+得+程度副词+不+形容词 课堂练习: 肯定形式:这位女生___得____ 否定形式:这位女生___得不_____ 肯定形式:我们___得____ 否定形式:我们___得不____ 3. 巩固练习:a.课堂练习:回顾生词,朗读生词 b.复述内容要点:简要地复述这节课所讲的语法点 4. 归纳小结:归纳重难点,指出易错点 5. 作业安排:a.抄写生词,每个生词抄三次 b.课外朗读课文两次 c.用固定结构造句,用生词造句篇9:对外汉语撰写教案
对外汉语撰写教案模板
一、教案的主要构成部分
1、教学对象:年级、国别、人数
2、课型:综合课、听力课、阅读课等
3、教学内容:什么教材、哪一课
4、教学目标:知识、技能
5、教学难点与重点
6、教学方法
7、板书设计
8、教学时间
9、教具
10、教学步骤
二、教学步骤部分
1、组织教学
2、复习旧课
3、学习新课
学习新课部分需要重点撰写。需包括:
1)生词
2)课文
3)重点词语讲解(词义+具体讲解的'方法与步骤)
4)重点语法讲解(语法点的意义+具体讲解方法与步骤)
5)练习
6)本课小节
7)布置作业
三、设计教案时需要重点考虑的几个因素
1、考虑教学大纲要求,根据本课内容以及学生水平,主要从知识、技能等方面制定明确具体的目标。
2、难点与重点:根据学生水平,参考教学内容,明确学生学习的难点,确定教学重点。
3、方法需灵活多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特点,合理应用多种教学技巧与方法,同时注意增强应变能力。
4、重点词语与语法点:首先需科学地选出该课的重点词语与语法点;其次,选用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法进行讲练;最后运用多种形式进行练习巩固。
5、科学地分配时间,精心策划,分配每个环节所需要的时间。
篇10:对外汉语教学教案
对外汉语教学教案一篇
除了早起以外,中国人晚上洗澡的习惯也是我到了北京以后才发现的。一般来说,美国人经常早上洗澡,中国人却喜欢晚上洗澡。我本来总是早上洗澡,来了中国以后,不得不改成晚上洗澡了。 讲解:除了……以外,本来,不得不, (T为老师,S为学生) 除了……以外 T:S1,你是哪国人? S1:我是美国人。 T:还有谁是美国人,请举手。(老师做出举手的'姿势) (S2举手了) T:噢,S1和S2是美国人。所以除了S1和S2以外,我们都不是美国人。(老师要加重这句话的语调,并且带领学生重复这句话) T:S1,你和S2是美国人,所以你要说,除了…… S1:除了我和S2以外,他们都不是美国人。 (老师再示意S2让其造这句话) S2:除了我和S1以外,他们都不是美国人。 T:很好!(再带领大家读“除了S1和S2,大家都不是美国人”)S3,你在北京喜欢吃什么菜呀? S3:我喜欢宫保鸡丁和地三鲜。 T:所以你说,除了…… S3:除了宫保鸡丁之外,我喜欢地三鲜。 T:好,不过呢,这里要说“除了宫保鸡丁之外,我还喜欢或者我也喜欢地三鲜”。(老师要在黑板上写下这个句型,除了……以外,我还/也喜欢……,指着这个句型说) T:那么S4你呢,你喜欢吃什么? S4:我喜欢水饺和北京烤鸭。 T:所以除了…… S4:除了水饺以外,我还喜欢北京烤鸭。 T:非常好!(老师带领大家读 “除了水饺以外,我还喜欢北京烤鸭”“除了水饺以外,我也喜欢北京烤鸭)S5,你去过北京的哪些地方? S5:我去过故宫,长城和颐和园。 T:所以,除了长城以外…… S5:我还去过故宫和颐和园。(老师示意他连起来读)除了长城以外,我还去过故宫和颐和园。 T:非常好!(在带领大家读“除了长城以外,我还去过故宫和颐和园) 本来,不得不 (老师先写好“本来……,+原因,不得不……”) T:今天早上我觉得冷,本来想待在家的,但是不得不来上课了。(在说到“本来”,“不得不”的时候加重语气)本来……是说原来是这样,可是因为一些原因,必须要那样。S3,如果你今天下午想回去睡觉,但是我布置了很多作业要明天交,你该怎么办呢?(老师手指句型,示意学生造句) S3:我本来想下午睡觉,但是老师布置了很多作业,我不得不做作业。 T:非常好!再比如S2想去公园,但是今天下了很大的雨,所以……(指向S1,让他造句) S1:S2本来想去公园,但是今天下了很大的雨,他不得不待在家。 T:很好,完全正确。所以“不得不”就是不想做但是一定要做。S4有什么事是你不想做什么但是一定要做的呢? S4:早上我不得不起床去上学。 T:呵呵,是呀,学习很重要。S5你晚上几点睡觉? S5:我1点睡觉。 T:呀,太迟了,应该早一点睡,这样身体才好。所以你说(指着句型,示意学生说出来) S5:我本来睡得迟,但是早一点睡身体才好,我不得不早睡。 T:非常好,下面请大家跟我把这些句子读一遍。 (带读“我本来想下午睡觉,但是老师布置了很多作业,我不得不做作业。” “S2本来想去公园,但是今天下了很大的雨,他不得不待在家。” “我本来睡得迟,但是早一点睡身体才好,我不得不早睡。”)篇11:对外汉语教案一
对外汉语教案(一)
教学对象:中级班的留学生 所用教学:《XXX》 xxx出版社 xxx编著 教学课文:《她学得很好》 教学目标:1.掌握、理解并能运用生词 2.掌握一个语法点,即固定结构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再次巩固上一堂课的重点内容,在新课方面要求掌握新词,新的语法点,对于新词和信的语法点要求能朗读、理解、记忆和运用。对于新句型能熟练运用,讲得流利。 教学方法:理解 归纳 听说 教学重点:生词和固定结构 (1) 复习上一节课的重点 (2) 掌握生词 (3) 了解课文内容 (4) 讲解语法内容 教学难点:固定结构 教学步骤: (1) 复习上一次课的重点 (2) 引出新的课文,掌握生词 (3) 熟悉生词,朗读生词 (4) 学生分角色朗读可闷,初步了解课文内容 (5) 讲解课文中的语法内容 教学环节: 1. 导入新课:a.首先同学们我们来复习上节课的重点:问句及中 的疑问词用法,还有一些语法 b.听写:采用单独请几位学生在黑板上听写,其他学生在下面写。然后当众批改,提醒学生注意容易出错的.地方,其他同学互相批改。 生词:电视台 形形色色 文学 花瓶 桌子 故事 花朵 天空 棉花糖 白云 c.对于他们的表现予以鼓励,如果很优秀,夸赞他“学 得很好,从而引出新课《她学得很好》 2. 讲授新课:a.生词 ①把所有的生词按照其在课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抄在黑板上 本课的生词:表演,愿意,进步,提高,哪里,流利,京剧,努力,认真 ②老师对每个生词作示范朗读,学生跟着老师念,每个生词念 两次 ③解释词语的意思 表演,1. 戏剧、舞蹈、杂技等的演出。亦指把情节或技艺表现出来 2. 指做示范性的动作。 3. 做事不真实,好象演戏一样。 愿意,1. 心里想要 2.情愿 3. 希望(发生某种情况) 进步,1.向前行步。 2谓人或事物向前发展,比原来好。 3.适合时代要求,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 提高,使位置、程度、水平、数量、质量等方面比原来高 哪里,1.问什么处所 2.表示不确定的处所 3.泛指任何处所 4.用于反问句,表示否定 5.谦词。婉转地表示否定 流利,1. 话说得快而清楚,灵活通畅而不凝滞 2. 文章读起来通畅 京剧,是中国的国粹 努力,用尽你全部的力量去做你认为有意义的事 认真,1.谓严肃对待,不苟且。 2.信以为真;当真。 (这一部分内容放在PPT上老师一边解释,学生一边看,老师重点解释词语在文中的意思,其他意思略讲) ④让学生提问,并耐心解答 ⑤生词的巩固练习:猜词活动,把学生分成两组,一组说词语的意思,另一组猜是哪个词语。(可以轮流扮演角色)要求每个成员都要参与。篇12:对外汉语-教案知识
对外汉语-教案知识分享
如何让学生感到学起来有兴趣呢?这是汉语老师特别关注的实际问题。以前我觉得对初学者来说,就是我怎么教,他怎么学,因此只注意要求让学生听,然后模仿,再不断地开口练习。其结果是使学生们一直处在很被动的地位,课堂上不能产生积极的互动效应,老师学生都感到很累和枯燥无味。 作为教师,充分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反复操练,加强开口率,是完全正确的。问题的所在是忽视了初学者的心态和潜在的积极性。一个初学者不管他有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都对即将学习的语言有新鲜感,都有踏进汉语门槛的欲望;他们也知道面临的是一个新的挑战,都会希望能成为个胜利者等等。这些都是他们的心态,也正是他们的积极性,是学习好任何一门知识最宝贵的因素。如果忽视了这些积极性,实际上就有可能使其逐渐削弱甚至消失,到那时,你想再调动,就难了。 保护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什么特别的招数,就是备课的时候要记住几个原则:1.要千万百计地让学生感到不太难(或者说不是难得不可解决),别把他们吓倒或吓跑;2.引发学生的积极性;3.学生学了一点儿以后就能用一点儿。以上这3点在一节课中也可能无法兼顾得很好,但这是老师在备课中必须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下面就略谈一下汉语拼音课堂教学的具体问题。 学习汉语拼音很枯燥,因为它只是一个工具而已。但是应该看到它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工具,是学汉语的开始,也是学好汉语的基础。掌握了这个工具,对发音,以及以后的深造都有极大的`帮助。所以面对一无所知的初学者也必须要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大胆积极地参与。 首先是让他们不要怕读错,敢于张口,大声地唱出声母、韵母和四声。采用带唱、齐唱、单唱、分组唱等,也可用各种教具帮助教学,包括手势等等。总之,在课堂上营造一个较为轻松的,大家相互关心,共同学习的氛围。 二是以各种方式鼓励学生,除了说“好”“很好”以外,还可以表情、手势等让学生感到老师的支持和鼓励。在正音的时候,切忌针对一个学生次数过多,尤其是对性格内向的学生。 第三是要解决学生遇到的难点。汉语拼音教学包括韵母、声母和声调等内容,学习时学生会遇到很多问题,老师要找到产生问题的原因并予以解决。以韵母教学为例,现分别举例说明: 一、单韵母的发音中,学生普遍感到学“弧薄埃椤比菀祝“e”和“u”有点儿难,“ü”难,“o”最难。 有的学生把“e”和英文字母的发音混淆,这样的问题老师常常提醒即可,不属于难点。大多数学生真正的问题是出自不知道发音要领。 例如:读“e”的时候,发出来的是在“弧庇搿埃濉敝间的音,含混不清。怎么解决?其实主要问题在开口度和唇型上。建议教师在示范发音的时候,口部动作要夸张一些,“弧钡淖煺趴度大,“e”则是嘴角稍向左右咧开。让学生明显地看到唇型的不同,唇型不同又很自然地带动了舌、牙部位以及口腔空间的变化;教师也可在黑板上以图示意等等。在授课时,不是教师讲,而是通过实际演示让学生看,再让学生自己试验,通过学生自己体会试验后,使发音得到校正,此时再训练效果要好得多。通过学生参与后初步掌握了发音要领,这样会记得牢,比单纯机械地重复训练要有意思得多。 “u”的发音要注意圆唇,口腔内的各部位不要紧张,那么舌位也会随着唇型的变化自然地就抬高了。同样需要让学生看教师的示范发音或图示。 学习“ü”时,采用从“i”过度到“ü”的方法,因为“i”“ü”的发音除了嘴唇的形状不同以外,其他发音部位完全相同。教师示范后,让学生和自己一起做并体会要领,先读“i”,嘴唇是扁形,再过度到“ü”,嘴唇撮成一个小圆孔(上下唇收缩到一块儿,中间留一个小孔),声音不要间断,只是嘴唇形状在变化;再从“ü”过度到“i”,这样反复几次,学生就有收获了。 “o”的发音很难,学生发出的常常是复合元音“唬铩薄埃铮酢被颉埃酰铩薄T因是学生听不准老师的发音,很难模仿,再仔细观察他们的口型,总是滑动的,所以出现了复合音。因此,第一要让学生听准发音;二是让他们知道单元音的嘴唇稍微拢圆,但是嘴唇是不动的。 记得小学课本上的“o”的卡片上常常画一只大公鸡昂首高唱,金鸡报晓,发出了“o―o―o”的声音,这个对我们很有启发:这个声音很接近“o”的发音,还有口型是不动的。让学生试试,很好玩儿。在这个基础上教师示范和带读,学生就容易掌握了。 二、复合韵母的发音比较容易。单元音的发音是基础,这个基础打好了,复合韵母的发音就不在话下了。从开始的元音不间断地向第二音(第三个音)滑动,开口度大的重读,最后自然地读成一个复合音。学生自己就可以读出了,教师稍加指导即可,学生此时会很有成就感。 三、鼻韵母的发音难点是如何区分前鼻韵母中的“-n”和后鼻韵母中的“-ng”,它们在音节中只是跟在一个或两个元音后面的一个韵尾。教学时,先让学生体会鼻音,闭合口腔的各发音器官,让气流从鼻腔出来,震动声带。 顾名思义,前鼻韵母在发音时舌尖起作用,要抵住上齿龈;后鼻韵母发音时舌根起作用,要抬起,抵住软腭(口腔上部是硬腭,后面就是软腭,再后面是小舌),这就是区别。发音时,如果把大姆指和食指放在鼻梁左右,会有震动感。要让学生自己体会一下。教师带读后,再让学生自己练习有前后鼻韵尾的韵母。练习和辨析发音时,教师可以用手的动作提醒学生前后鼻韵母的舌位:手心朝下伸平后,手指上翘,是前鼻韵母,手心朝下手指向下,手腕拱起,这是后鼻韵母。 总之学生自始至终都是在和教师共同交流和体验中学习,实际上还是老师在指导,学生在学习,却加强了教学的互动性,也加强了学生的参与,解决了学生的难点。 还有一点要说的是,在学习拼音的过程中,总是韵母和声母互相搭配地进行,这样就可以边学习边拼出一些音节(一定是由少到多),教师可根据每次学的声母和韵母拼出与学生生活贴近的音节(词语),让学生知道一些下课就可以说的词语(如爸爸、妈妈、弟弟、哥哥、地图、你、他、读等),学一点就能用一点儿。 以上的做法,可以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个参与者,并在参与中解决了困难问题,课堂和自己成为一体。学生从无知到有知,增强了成就感,积极性会保持下来的。这不正是老师要达到的目的吗?★ 对外汉语教师的信
对外汉语教案(精选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