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时间:2023-03-15 03:43:09 作者:才不会发现我呢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才不会发现我呢”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3篇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2.提高学生类推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口算

20×30      1.2×0.2      0.5×4         300-100÷5

90×10×3   25×4-70    43×20×5     11×0.6

23×101     25×19×4    40×8+50     19×26+19×74

(二)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320

二、新课

(一)运算顺序

把上面复习题2稍作变动(加上小数点),让学生说一说改动后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变成:1.2×0.5×60   30×0.7+8.5   2.5×4-3.2

教师板书: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

(二)教学例6

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蓖麻籽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1.应该怎样列式?

0.45×0.18×300

2.怎样计算?

教师板书:0.45×0.18×300

=0.081×300

=24.3(千克)

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3.还能怎样列式?

4.练习

72×0.81+10.4    7.06×2.4-5.7

(三)运算定律

1.引导性谈话:整数运算与小数运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和连乘、乘加、乘减完全相同,整数乘法中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能适用吗?

2.举例说明: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3.小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四)教学例7

计算:(1)0.25×4.78×4   (2)0.65×201

1.第一道题你打算怎么计算?应用了什么定律?

2.第二道题你打算怎么计算?应用了什么定律?

教师板书:0.25×4.78×4          0.65×201

=0.25×4×4.78        =0.65×(200+1)

=1×4.78              =0.65×200+0.65×1

=4.78                 =130+0.65

=130.65

3.填空

4.2×1.69=□×□   2.5×0.77×0.4=(□×□)×□

6.1×3.6+3.9×3.6=(□×□)×□

三、质疑

(一)今天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想向大家说吗?

(三)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研究.

四、巩固练习

(一)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50.4×1.95-1.9            3.76×0.25+25.8

=50.4×0.05               =0.9776+25.8

=25.2                    =26.7776

(二)计算下面各题

19.4×6.1×2.3            5.67×0.21-0.62

3.25×4.76-7.8           7.2×0.18×28.5

18.1×0.92+3.93          0.043×0.24+0.875

(三)玉山农场新建一座温室,室内耕地面积是285平方米,全部栽西红柿,平均每平方米产6千克.每千克按0.65元计算,一共可以收入多少元?

五、课后作业

(一)计算下面各题,能用简便方法算的用简便方法算.

2.02×8.5    1.25+4.6+0.75      2.33×0.5×0.4×5

48×0.25     3.4×7×1.5         1.6×7.5×1.25

(二)松柏林能分泌杀菌素,可以净化空气,如果1公顷松柏林每天分泌杀菌素54千克,24.5公顷松柏林31天分泌杀菌素多少千克?

(三)一种花布的售价1米16.2元,请用计算器算出3.6米,12米,8.5米的花布的总价是多少?

六、板书设计

篇2: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

教学设计点评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是结合教材实际和学生知识基础,利用知识的正迁移。首先明确本节课的数学思想,用“转化”的思想指导学习。然后提出问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乘法使用吗?”引导学生充分讨论,大胆尝试,得出结论。

调查统计

活动目的

1.通过活动,使学生掌握小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活动准备

计算器,统计表.

活动过程

1.现在每度电0.4元,请你调查统计一下你们学习小组家庭月有用电度数,并计算出各个家庭每月应交的电费,最好能够设计一张表格.

2.调查附近超市中你最爱吃的食品的单价(单价是小数),然后算一算买一对、一打或一箱应花的钱数.

篇3: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掌握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并能按运算顺序正确计算.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同样适用于小数乘法.

2.提高学生类推迁移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法的运算顺序和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难点

掌握小数乘法运算定律的应用.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一)口算

20×30      1.2×0.2      0.5×4         300-100÷5

90×10×3   25×4-70    43×20×5     11×0.6

23×101     25×19×4    40×8+50     19×26+19×74

(二)先说一说每道题的运算顺序,再计算.

12×5×60   30×7+85     250×4-320

二、新课

(一)运算顺序

把上面复习题2稍作变动(加上小数点),让学生说一说改动后的运算顺序是什么?

变成:1.2×0.5×60   30×0.7+8.5   2.5×4-3.2

教师板书:小数的运算顺序跟整数一样.

(二)教学例6

光明小学的同学们在校园里种了300棵蓖麻,平均每棵收蓖麻籽0.18千克,每千克蓖麻籽可榨油0.45千克,一共可榨油多少千克?

1.应该怎样列式?

0.45×0.18×300

2.怎样计算?

教师板书:0.45×0.18×300

=0.081×300

=24.3(千克)

答:一共可榨油24.3千克.

3.还能怎样列式?

4.练习

72×0.81+10.4    7.06×2.4-5.7

(三)运算定律

1.引导性谈话:整数运算与小数运算有着密切的联系,比如小数的连乘、乘加、乘减的运算顺序与整数和连乘、乘加、乘减完全相同,整数乘法中有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这些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能适用吗?

2.举例说明: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3.小结: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四)教学例7

计算:(1)0.25×4.78×4   (2)0.65×201

1.第一道题你打算怎么计算?应用了什么定律?

2.第二道题你打算怎么计算?应用了什么定律?

教师板书:0.25×4.78×4          0.65×201

=0.25×4×4.78        =0.65×(200+1)

=1×4.78              =0.65×200+0.65×1

=4.78                 =130+0.65

=130.65

3.填空

4.2×1.69=□×□   2.5×0.77×0.4=(□×□)×□

6.1×3.6+3.9×3.6=(□×□)×□

三、质疑

(一)今天的学习,你都知道了什么?

(二)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体会或感受想向大家说吗?

(三)对今天所学的知识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提出来供大家研究.

四、巩固练习

(一)下面的计算对吗?把不对的改正过来.

50.4×1.95-1.9            3.76×0.25+25.8

=50.4×0.05               =0.9776+25.8

=25.2                    =26.7776

篇4: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李红

使用说明及学法指导:

1、结合问题自学课本第12页,用红笔勾画出疑惑点;独立思考完成书上填空,并发现理解简算方法。

2、针对自主学习中找出的疑惑点,课上小组讨论交流,答疑解惑。

学习目标:

1、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2、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3、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中体验成长乐趣。

学习重点: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学习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一、自主学习

任务: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的简便算法

1、想一想,我们学过哪些乘法运算定律? 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认真观察P.12三组中的每两个算式,在书上填出左右两边的关系。

3、上面的算式,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4、试着在书上完成例8,想一想,每一步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

5、练一练:P.12页的“做一做”。

任务:探究小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课内):

1、你会填吗?根据什么定律填的?

4.2×1.69=□×□

2.5×(0.77×0.4)=(□×□)×□

6.1×3.6+3.9×3.6=(□+□)×□

2、阅读教材第12页例8。理解:计算0.25×4.78×4时,先将4.78和4交换位置,计算出0.25×4的积后,将积与4.78相乘得4.78较简便。这是根据 ;065×(200+1)=0.65×200+0.65×1这是根据 。

3计算2. 5 ×18时,先把18写成 + ,再根据乘法分配律得出2.5 ×18= × + × 。就得到2. 5 ×18= 较简便。

3 、简算:4.8×0.25 7.5×104 2.33×1.25×8

二、合作探究、归纳展示(小组合作完成下列各题,一组展示,其余补充、评价)

1、小数乘整数乘法的 ,对于小数乘 法 。

2、简算:

2.5×33×4 3.6×0.8+0.8×6.4

12.7×10.8-2.7×10.8

3、简算出35.62+35.62×99时,要注意把前一个35.62看成( )×( )

过关检测:

1、简算;

6×5.68+5.68×94 7.5×33×4 4.33×12.5×8

2、下面各题怎样算简便就怎样算

(9.275+0.725) ×0.59 33.2-2.64×0.5 0.67×8.3+2.7×0.67-0.67

篇5: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通过教学,学生懂得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计算简便,会进行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二)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三)培养学生观察、演绎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用具

小黑板,投影片。

教学过程设计

(一)复习准备

1.教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哪几个?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a+b=b+a

(a+b)+c=a+(b+c)

2.下面各等式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①25+36=36+25;②(17+28)+72=17+(28+72);

③6.2+2.3=2.3+6.2;④(0.5+1.6)+8.4=0.5+(1.6+8.4)。

教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适用于整数和小数,是否也适用于分数加法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学习新课

1.出示:下面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关系?得数是否相等?

使学生体会到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教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在什么范围内使用?

明确: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中的数,既包括了整数,又包括了小数和分数。

教师:在计算过程中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观察:这些加数的分数部分的分母和分子有什么特点?

思考:怎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学生尝试例3。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教师:说出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教师:最后结果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总结: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

1.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3.思考题:

(四)课堂总结和布置作业(学生总结)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计算比较简便。

作业:课本142页练习三十二,2,3,4。

课堂教学设计说明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同分母分数加法的基础上,将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学生尝试计算分数加法时,体会到加法运算定律中数的范围由整数、小数扩展到分数。通过基本练习强化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培养学生演绎推理的能力和独立解答问题的能力。

新课教学分为两部分。

第一部分:由学生独立完成带分数加法,学生在计算中领悟到我们早已把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应用到分数加法计算中。

第二部分:教师稍加点拨后,学生尝试分数加法计算并归纳出使计算简便的方法。

板书设计

篇6:小学五年级数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案》教案

教学内容: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P.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

教学要求: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 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学用具:投影片若干张。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0.25×4.78×4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1×4.78 乘法结合律

=4.78

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

50×0.13×0.2 1.25×0.7×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8×2.5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运用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102×0.45

2、

右图是红光小学操场平面

图。图中长和宽的米数是按

照实际长、宽各缩小1000 0.025米

倍画出的。求这个操场的实

际面积。 0.048米

在认真审题的基础上,让学生先说说打算怎样做以及自己的想法。对能应用简便方法解答的同学给予表扬,再让学生独立计算并集体订正。

四、体验: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 P13页4题。

篇7:小学五年级数学《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教案》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通过猜测—验证—应用等环节引导学生探索并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能够正确、合理、灵活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进行有关小数乘法的简便运算。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让学生相互交流、合作、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探索、发现、理解整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教学难点:

运用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

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孩子们大部分已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见解。因此在本堂课的教学中,我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性,让他们通过亲自探索和体验来达到掌握所学知识的目的。同时,感受数学中的奥妙,增加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主要采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汇报验证”等教学方法。通过创设生动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观察中发现,在探究中交流,在合作中归纳解决问题。具体地说分为以下几种方法: 1、情景创设法。 2、活动探究法 。 3、集体讨论法 。

教学流程:

创设情景,导入新课——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精心选题,多层训练,——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上课伊始,我会向孩子们抛出一个问题: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整数乘法的一些运算定律,谁能来说一说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有哪些?

学生们会回答: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

接着我会让孩子们用数字、字母或者符号等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出这三个定律。学生展示后,我进行小结:我们知道乘法运算定律在整数乘法中,可以使一些计算更简便了,那么在小数乘法中,这些运算定律是否也能运用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这个问题。同时板书课题。

在这一环节中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三个定律,一方面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另一方面复习巩固所学的知识,为学习新课作准备。以旧引新,激发孩子的探究*,让他们有目标的去思考。

第二环节: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本环节我设计了以下几个教学活动。

(一)小组合作,猜测验证

1、用幻灯片出示以下题目。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孩子们猜一猜,每一组算式它们有怎样的关系?(当然由于是猜测,学生出现的答案很可能会不一样。)

2、学生自己探究,验证。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计算得出结论,原来每组算式的结果都是相等的。

接着我引导学生们仔细观察每一组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

学生们通过观察会得出如下结论:第一组算式运用了乘法交换律,第二组算式运用了乘法结合律,第三组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3、举例验证。

我向孩子们提问:通过上面的一组例子,能否就说明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孩子们可能有两种意见:能或是不能。

针对不同意见,我会引导他们:对,单纯的一组例子并没有说服力,我们需要多举几个例子进行验证。下面咱们就以小组为单位仿照第一组的例子,也写出三种这样的算式,并验证是否相等。

(给孩子们充分的时间动手写,验证后让他们进行汇报,尽量多让几组学生汇报,这样例子多了,结论更有说服力。)

学生汇报的同时,我会有目的的板书几组算式,让学生观察发现,乘法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在大家交流结束后,我这样引导他们:刚刚小组同学相互交流后,你能用一句话来概括你们的发现吗?(引导学生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乘法中同样适用。)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进行猜测,在头脑中初步感知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验证,进一步理解每一组算式之间的关系,再次启发学生自己举例验证,让他们通过自己动手动脑,以及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从而得出结论。在这一环节中,教师的作用只是引导点拨,决不把规律强加给学生,而是让学生自己去猜测、发现、验证。

(二)灵活应用,解决问题

出示例题8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下面两题,看看它们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0.25×4.78×4 0.65×201

(1)让学生独立思考,然后尝试写在练习本上。

(2)指名让学生板演。

然后我会让孩子们思考:第①题中为什么先让0.25和4相乘?这里运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呢?

孩子们会自然而然的答出:运用了乘法交换律

接着问他们:你们认为第②小题中解题的关键是什么?

学生会根据以往的知识答出:把201分成200+1,然后用乘法分配律完成。(因为乘法分配率在上学期的学习中就是一个难点,所以这里我也会强调一下,让孩子们体会到先把特殊的数进行分解,然后才能进行简算。)

然后继续提问:在小数乘法中,要使计算简便,我们应该注意什么?(启发学生思考,认真审题,要观察数的特点等。)

在这一环节里,让孩子们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这是数学学习的目的。学生通过自己动脑想,尝试用乘法的运算定律使计算简便,激发了他们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同时使学生体会到运用乘法运算定律的简便性,并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第三环节:精心选题,多层训练。

本环节我依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设计有针对性、层次分明的练习题组(基本题、变式题、拓展题、开放题)。

练习题组设计如下

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的认知结构更加完善。同时强化本课的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

第四环节:质疑总结,反思评价。

用幻灯片出示以下两个问题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位学生充分发言,交流学习所得。在评价方面:先让学生自评,接着让他们互评,最后我会表扬全班学生,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使他们更加热爱数学。

在本环节通过交流学习所得,增强孩子们学习数学知识的信心,培养了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的精神。

篇8:《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教案设计(人教版六年级教学反思)

黄石市白马山学校   李道良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9~10页的例5、例6,练习三的第6~9题.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乘法同样适用.

2.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简便运算.

3.使学生知道在运算时应用了哪些运算定律,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过程

一、复习

指名说一说在整数乘法中学过哪些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乘法结合律、乘法分配律).学生说出字母表达式或用语言叙述都可以.对说出字母表达式的学生,最好让他们再说一说每个运算定律是什么意思.

二、新课

1.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

出示下面三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样的关系.

3○5

(14×4)×5○14×(4×5)

(4+6)×5○4×5+6×5

先让学生观察每组中的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然后算出左右两边的得数,看看每组的两个算式有什么样的关系,并分别做出结论.如,根据×=×,可以做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对于分数乘法也适用”的结论.

最后做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同样适用”的结论.

让学生用字母表示每一个运算定律,教师板书:

a×b=b×a

(a×b)×c=a×(b×c)

(a+b)×c=a×c+b×c

教师:“这三个等式中的字母可以表示什么数?”(整数、小数、分数.)

2.教学例5、例6(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使分数乘法计算简便).

教师:“我们已经知道应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整数、小数的乘法计算简便,在分数乘法中应用运算定律也可以使一些计算简便.”

(1)教学例5.

出示例5,让学生仔细观察,题里的已知数有什么特点.(和5可以约分,所以可以先乘.)

然后,教师问:“这种简便方法是应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定律?”(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2)教学例6.

教学方法与例5类似,先让学生观察,再让学生独立计算.算完后,让学生说一说是应用了乘法的什么运算定律.

3.做教科书第24页的“做一做”.

先让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特别注意87×有多少学生能用简便方法进行运算.集体订正时,对于每一道题都指名说一说是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对于87×如果学生困难比较大,教师可以适当提示.

“的分母是86,把87进行怎样的处理可以使计算简便?”启发学生把87看成(86+1),再计算.

三、课堂练习

1.做练习八的第6题.

教师提出要求:先根据运算定律在每题的□里填上适当的数,然后再算出得数.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进行个别辅导.集体订正时,指名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哪个运算定律填写的.

2.做练习八的第7题.

学生独立计算,教师巡视,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集体订正时,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3.做练习八的第8题.学生独立计算,集体订正.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可让他们思考练习八的第16*题.

四、小结: 你学到了什么?有何收获?

五、作业 :练习三的第9题.

篇9: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2(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学生懂得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分数计算简便,会进行分数加法的简便计算.

2.培养学生仔细、认真的学习习惯.

3.培养学生观察、演绎推理的能力.

教学重点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难点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在分数加法中的应用,并使一些分数加法计算简便.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准备【演示课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1.教师: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有哪几个?用字母怎样表示?

板书:a+b=b+a

(a+b)+c=a+(b+c)

2.下面各等式应用了什么运算定律?

①25+36=36+25 ②(17+28)+72=17+(28+72)

③6.2+2.3=2.3+6.2  ④(0.5+1.6)+8.4=0.5+(1.6+8.4)

教师: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适用于整数和小数,是否也适用于分数加法呢?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

二、学习新课【继续演示课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1.出示:下面每组算式的左右两边有什么关系?

○   ○

教师说明:整数加法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

教师提问: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在什么范围内使用?

(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中的数,既包括了整数,又包括了小数和分数)

2.出示例3 计算:

观察:这些加数分母和分子有什么特点?

思考:怎样可以使计算简便?

学生口述,教师板书:

教师提问:这道题哪里应用了加法交换律?哪里应用了加法结合律?

最后结果要注意什么问题?

学生总结: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计算比较简便.

三、巩固反馈.

1.在下面的○里填上合适的运算符号.

①  ○

②  ○

2.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继续演示课件“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加法”】

①  ②

3.思考题:

已知  你能很快算出  的和吗?

四、课堂总结.

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应用加法运算定律可以把分母相同的分数先加起来,或凑成整数再计算比较简便.

五、布置作业.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六、板书设计

篇10:《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导学案(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责任学校:浦贝乡中心小学             责任教师:费贵苹

一、学习目标

1、初步体会整数的运算定律在小数中仍然适用。

2、能运用乘法运算定律使小数计算简便。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认真审题灵活运用运算定律简算的习惯和能力。

二、复习铺垫

1、算一算

(1)5×2=     (2)50×2=  (3)500×2=   (4) 25×4=  (5)250×4=

(6)25×40=   (7)125×8=  (8)125×80=  (9)125×800=

2、乘法有哪些运算定律?怎样用字母式子表示?你能写下来吗?

乘法(      )律:(                        )

乘法(      )律:(                        )

乘法(      )律:(                        )

3、用简便方法计算

125×25×8         25×15×4                62×38+38×38

25×(40+4)        15×(20+3)           95×71+95×29

三、自主探究

1、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0.7×1.2=     (0.8×0.5)×0.4=    (2.4+3.6)×0.5=

1.2×0.7=     0.8×(0.5×0.4)=     2.4×0.5+3.6×0.5=

由此我们可以推想:小数四则运算的顺序跟(           )的顺序是一样的。

2、观察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关系?

0.7×1.2○1.2×0.7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3、由此我们可以推想:

(1)整数乘法的(      )、(      )和(      ),对于(      )乘法也适用。

(2)应用乘法的运算定律,可以使一些小数乘法计算较(      )。

4、看一看、想一想、试一试,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0.25×4.78×4                          0.65×202

四、探究发现

比较刚才做的整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请同学们想一想整数乘法的简便计算和小数乘法的简便计算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可寻求家长和同学的帮助)

四、巩固测评

1、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25×(0.75×0.4)=□×(□×□)    6.3×2.4+2.4×3.7=□×(□+□)

(8-0.8)×1.25=□×□-□×□

2、试着用简便方法计算

3.45×0.25×4                      0.45×202

3、解决问题(怎样简便就怎样做)

食堂买茄子和西红柿各25千克,每千克茄子4.6元,每千克西红柿5.4元。买这两种蔬菜共用多少钱?

五、学习收获

通过探究学习,我的收获(体会)是

篇11:苏教数学五年级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教学反思

苏教数学五年级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的教学反思

因为新课程提倡“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结合我校堂构建模式要求的问题“质疑---自解----建构”这一教学模式和10+30,3+1的教学 操作模块,。我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会学生探究学习作为最最基本的目标,这不仅要关注学生掌握知识的多少,更重要的是要关注学生是否亲历探索过程,是 否真正理解数学、是否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发展。我紧紧抓住“推广”两个字进行教学,精心设计了“四巧”即“巧”引入,“巧”探究, “巧”应用,“巧”巩固。课堂上,我没有占用过多的时间去讲解,而是巧妙地点拨、引导。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实践,我深深地体会到,留给学生自由发展的空间, 学生参与的是获得知识的全过程。不是模仿书本或接受教师提供的现成结论来进行学习,而是自己本人把要学习的东西发现或创造出来,这样他们对所学的知识点就 记得快,记得牢,同时又培养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挖掘了创造潜能。

没有完美,本课教学完成后的发现不足之一是将定律迁移的过程有些生硬不是那么完美,其二是在验证过程似乎有些单一没有说服力。于是我决定对这两方面进行改进。进行第二次设计。

将25×95×4 125×( 17×8) 17×25+83×25 直接演变为:2.5×95×0.4 1.25×(17×8) 17×0.25+83×0.25

四道算式直接加上小数点问学生可以怎样计算,,为什么要这样计算?学生质会质疑,这样更顺利的迁移到小数计算当中。解疑过程让学生每人举一例乘法交换律, 全班六十余人会有六十多种结果但都可以验证小数同样适用。教师还鼓励有新发现的学生。(其实不会有)。另外几种定律也是采取小组先交流再全班汇报。这样一 来突出了验证过程增强了广度。有利于学生掌握用运用。

篇12:课题: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教学内容 P12页例8和“做一做”,练习二第2题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知识重点 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教学难点 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过程 1、计算:

25×95×4    25×32     4×48+6×48     102×56

2、在整数乘法中我们已学过哪些运算定律?请用字母表示出来。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乘法交换律    ab=ba

乘法结合律    a(bc)=(ab)c

乘法分配律    a(b+c)=ab+ac

2、让学生举例说明怎样应用这些定律使计算简便。(注意学生举例时所用的数。)

3、出示教材P.9页的3组算式:下面每组算式左右两边的结果相等吗?

0.7×1.2○1.2×0.7

( 0.8×0.5)×0.4○0.8×(0.5×0.4)

(2.4+3.6)×0.5○2.4×0.5+3.6×0.5

让学生看每组算式是否相等。

● 从而得出结论: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小数乘法同样适用。

4、揭题并板书课题: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

二、尝试

1、出示例8第(1)题:0.25×4.78×4

2、引导学生进行思维迁移:你能仿照整数乘法中,类似的题目的简算方法来计算这道题吗?请你试着做一下,指名板演。

3、你能说一说每一步各应用了哪一条运算定律吗?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0.25×4.78×4

=0.25×4×4.78                    乘法交换律

=1×4.78

=4.78

指出:用虚线框起来的部分可以省略。

4、尝试后练习:关键是什么?(把……..,用       律完成)

50×0.14×0.2      1.25×0.8×0.8      0.3×2.5×0.4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5、示范:例7第⑵题:0.65×201

你认为此题的关键是什么?(把201变成200+1,用乘法分配律完成)

你会做吗?谁来讲讲这道题的解题思路?(指名上台讲解演示)

0.65×201

=0.65×(200+1)

=0.65×200+0.65

=130+0.65

=130.65

6、练习:

0.78×100.5     1.5×102     1.2×2.5+×0.8×2.5(提取公因数)

生独立完成,师巡视辅导有困难的学生。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运用

1、P.12页做一做:用简便方法算下面各题。

0.034×0.5×0.6       102×0.45

=0.034×(0.5×0.6)  =(100+2)×0.45

=0.034×0.3          =100×0.45+2×0.45

=0.0102              =45+0.9

=45.9

25+5.6-0.6         200.01×45

=25+(5.6-0.6)        =(200+0.01)×45

=25+5              =200×45+0.01×45

=30                 =900+0.45

=900.45

课堂练习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课后追记

本课应用的运算定律之前都有学过并在整数的简便计算中广泛应用,但是小数应用运算定律来简算,难点在与学生不知道要拆哪个数,如何搭配构建出符合运算性质的形式,之后才进行应用定律来简算。

课题:连乘、乘加、乘减

教学内容 P11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计算小数连乘、乘加、乘减类型运算顺序

2 让学生认识到小数的四则运算顺序和整数一样

3 让学生通过整数四则运算到小数四则运算的学习,培养其知识的迁移学习、应用能力

重难点 连乘、乘加、乘减题型中小数四则运算顺序

教学用具 电子幻灯PPT

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和手段

引入 我们已经学过了整数的四则运算,也就是关于整数的加、减、乘、除,下面大家判断屏幕上每一小题的运算顺序(板书)

(1)连乘:103×8×9   从左往右的依次计算

(2)乘加:103+8×9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乘减:103-8×9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通过复习整数的四则运算顺序

概念分析 同整数相同,连乘按照从左往右顺序依次计算;乘加,先算乘法,再算加法;乘减,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例题讲解 一、新授

出示P11页“铺瓷砖”,让学生齐读题目,了解题意(a )问题是什么?100块够吗?

实际上是问→100块够铺这么大的面积吗?(b)计算面积(c)面积公式(板书)

二、学生列式计算

(1)提示:先算一块瓷砖面积,再算100块瓷砖面积     连乘:0.9×0.9×100

(2)110块够吗?

A  0.9×0.9×110, 再和85平方米比较

B  0.81×10+81   乘加

课堂练习P11做一做  P14  第7题

做一做

【乘加】              【乘减】

72×0.81+10.4         7.06×2.4-5.7

=58.32+10.4            =58.32+10.4

=68.72                =606.528

小结与作业

课堂小结 (1)连乘:  从左往右的依次计算

(2)乘加:  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3)乘减:  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本课作业 一课3练

课后追记

连续减和连续除法也是简算的一种常见形式。在此,老师要让学生熟悉 8×125,4×25之类的积,在  563÷0.8÷125之类的计算中十分有用,可以提高学生算题速度。

篇13:第6节《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乘法》教学设计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一 、教学目标

1. 理解整数乘法的运算定律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会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小数的简便计算。

2、在教学中渗透环保教育。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乘法运算定律中数(包括整数和小数)的适用范围。

2. 教学难点:运用乘法的运算定律进行小数乘法的的简便运算

三、预计教学时间: 2 节

四、教学活动

(一 )基础训练

【口算】

8.5+2.5=  6.5×3= 6.25×7= 3200÷8= 8.46×100=

2-1.96= 5.6-5.56= 3.75×4= 4.37-4.37=   11-4.72-5.28=

【解答题】(只列式不计算) 兰兰家养了5只兔子,一天每只兔子要吃2斤青菜。一共要吃多少斤青菜?

(二) 新知学习

【典型例题】

1. 观察下面每一组的两个算式,他们有什么关系?

小结:

2. 教学例题8。

(1)学生可能会有以下几种算法:

方法一:0.25×4.78×4                    方法二:0.25×4.78×4

=0.25×4×4.78                         =4.78×(0.25×4)

=1×4.78                              =4.78×1

=4.78                                  =4.78

(2)尝试练习0.65×201。

【小结】

(三) 巩固练习

【基础练习】

1. 课本第12页做一做。

2.课本第13页第4题。

3. 课本第14页第7题。

【提高练习】

4. 课本第15页第11题。

5. 课本第15页第12题。

【拓展练习】

6. 课本第15页第13题。

7. 课本第15页第14题。

(四)全课总结

我们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会有许多不同的解题思路,方法。这时,我们要加以整理,然后进行比较,

找到适合于我们自己的解题方法以及简便方法,最后,运用恰当的算法进行计算,做到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五)教学效果评价(小测题)

1.怎样计算简便就怎样计算。

0.3×2.5×0.4            0.78×101            1.2×2.5

《整数加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评课稿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分数乘法PPT(人教版 六年级上册)

《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导学案(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上册)

分数乘整数教案设计

乘加乘减解决问题教学设计人教版

乘加和乘减教学反思

《乘加乘减》教学设计

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的说课稿

数学五年级上册《小数乘整数》课堂教学设计

先学后教《小数乘小数》优秀教案设计

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共1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连乘、乘加、乘减和把整数乘法运算定律推广到小数(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