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顷平方千米》教案设计

时间:2023-05-30 03:39:33 作者:My璨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My璨”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0篇《公顷平方千米》教案设计,以下是小编整理后的《公顷平方千米》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公顷平方千米》教案设计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了解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过程: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出课题

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体育场的图片,你们有什么感想?

(体育场太大了)

那还能用我们前面学过的面积单位进行测量了?

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出示课题)

二、新授

1、通常我们在测量土地面积时,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

它们到底有多大呢?

这节课我们就来了解一下。

2、带领学生到操场进行实际测量,量出边长是10米的'正方形土地,用标杆及绳子把这100平方米围起来,或让学生手拉手,围站在正方形土地的四周看一看。教师向学生说明,100块这样大的土地就是1公顷。

3、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0000平方米,就等于1公顷。

打个比方,我们的教师面积大约是50平方米,那200个教室的面积就是1公顷。

10000平方米=1公顷

3、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平方千米。相当于100公顷。

也就是说如果一个足球场的面积是7000平方米,那就有140个足球场。

1平方千米=100公顷

三、练习

练习二十 2

四、小结

篇2:公顷和平方千米练习题

公顷和平方千米练习题

1、测量和计算土地面积常用( )作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用( )作单位。

2、公顷和平方米这两个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土地面积单位间的进率是( );平方米和平方千米这两个单位间的进率是( )。

3、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8公顷=( )平方米 50000平方米=( )公顷

6000公顷=( )平方千米 50平方千米=( )公顷

4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12平方米9平方分米=( )平方米 150公顷=( )平方千米

3.2公顷=( )平方米 7.5平方米=( )平方分米

4、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课桌的面积大约是44( )。 一枚邮票的面积大约是8( )。

教室的面积大约是48( )。 我们校园的面积大约是2( )。

江苏省的面积大约是10.26( )。

5、一块正方形地的周长是800米,每公顷收稻谷7.5吨,那么这块地收稻谷多少吨?

6、一块占地4公顷的平行四边形草地,它的底是250米,那么它的高是多少米?

7、一块三角形地的面积是0.4公顷,它的底是100米,那么它的'高是多少米?

8、李大伯在2公顷的山坡上种梨树。每棵梨树占地面积是8平方米,每棵梨树可收梨400千克,那么这些梨树共可以收梨多少千克?

9、一条新建的高速公路,长200千米,宽40米。那么这条公路占地多少公顷?

10、有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果园,如果它的边各延长200米,那么果园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11、一个长100米,宽65米的长方形果园。如果长与宽都扩大1倍,那么果园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12、下图是边长为4厘米的正方形,AE=5厘米,那么OB是多少厘米?

篇3: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大家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 位——公顷,学会测量土地面 积,知道1公顷有多大。

2、使大家掌握土地面积单位间的 进率和单位换算。

3、培养大家勤于动手动脑的良 好习惯、引导大家热爱生活,关注身边 的每个事物。

教学重点:掌握平方米、公顷之间的简单换算

教学难点:掌握平方米、公顷之间的简单换算

预习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有多大?如何描述。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二次备课

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师:同学们,我们已经学过哪些常用的面积单位?

2、.谁能说一说1 c㎡ 1d㎡ 和 1㎡分别有多大?

3、请你看一看,想一想。出示课件:填写什么单位合适?

一张邮票的面积约8( );

课桌面的面积约24( );

教室地面的面积约72( )。

4、提问:在我们班同学中,有人去过北京的鸟巢吗?你看到的第一感觉是什么?大不大?那你知道鸟巢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吗?

学生讨论应该填写什么面积单位

师:看来原来学过的面积单位显然不合适,需要一个比平方米还要大的面积单位才能表示出来。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个测量土地面积时常用的面积单位-公顷。板书

二、探索交流、引入新课

1唤起回忆,激活经验

师:同学们回忆我们是怎么描述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这三个面积单位的嘛?

学生回忆。

教师向学生说明: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就是1公顷。

2、利用经验,沟通联系。

提出问题:你能想象1公顷到底有多大吗?

教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1公顷=10000平方米

再问:你现在能想象出1公顷有多大吗?

学生自由说,可以同身边具体生活相联系

3、提供实例、充分感知

师:其实1公顷大小的地方,我们还是经常看见的,比如我们学校的运动场占地面积就约是1公顷。

我们校园整体占地约4公顷。

三、练习巩固

1.学生填写课前问题国家体育场鸟巢占地面积大约是20。

学生讨论20公顷=()平方米

2、基本练习

3、解决实际问题

四、课堂小结

今天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回忆说一说。(平方厘米c㎡平方分米d㎡平方米㎡)

篇4: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教材分析:

教材中先教学公顷,再教学平方千米。因为平方千米是比公顷更大的面积单位,建立平方千米的观念需要公顷支持。两个内容各编排一道例题、一道“试一试”和一个“练一练”。例题着重教学公顷与平方千米的基础知识,“试一试”用公顷或平方千米为单位计算土地的面积,“练一练”里继续感受公顷与平方千米。练习十四配合两个面积单位的教学,并安排知识的整理和综合应用。

教材的编写特点集中体现在设计的教学活动上,把体验公顷和平方千米作为教学重点和活动目的。活动的形式多样,教学内容突出,有利于学生建立面积单位的初步观念。

设计理念:

形成1公顷、1平方千米的观念,要知道它们有多大。可以让学生在听和看中接受,从生活中获取,也可以在操作实践中体会。教学中要为学生选择多种渠道,各种形式的活动,在头脑中留下1公顷、1平方千米的印象。教学中要理解学生形成面积单位观念的困难,给他们反复感受的机会,使印象逐渐清晰、逐步深刻。要注意教给学生记忆进率的方法。通过和现实生活的结合,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3、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让学生认识1公顷、1平方千米,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

让学生真正理解1公顷、1平方千米的大小,掌握其换算的方法。

篇5:《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案

本单元的内容是在三年级下册的面积及常用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等基础上进一步巩固面积认识,完善面积单位体系,帮助学生建立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的概念,为学生解决生活中关于土地面积的实际问题提供支持。

教学目标

1、认识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和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和推理等活动,体会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2、掌握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3、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空间观念及初步的应用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

难点:体会1公顷和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教材通过国家体育场“鸟巢”的占地面积,让学生感受比较大的面积,引出土地面积单位“公顷”。接着以“边长100米的正方形”来表征面积单位“1公顷”,帮助学生建立“公顷”与“平方米”的联系。

1、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会进行

简单的单位换算。

2、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应用相关面积公式和面积单位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

活动一、创设情境,引入公顷。

1、同学们能估计一下我们教室的占地面积有多大吗?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

2、引入:请同学们欣赏下面一组图片。(先后呈现南京明孝陵、北京中华世纪坛、鸟巢和我国大片森林的画面以及相应的文字说明。)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公顷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

(板书:认识公顷)

活动二、自主探索,认识公顷。

1、认识1公顷的含义。

指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就是1公顷。

2、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

出示“试一试”

提问:你能计算这块平行四边形菜地的面积吗?用计算器算一算。

小结:把以平方米为单位的数量改写成以公顷为单位的数量时,可以用原来的数除以10000,或者直接把原数的小数点向左移动四位。

3、尝试单位换算。

4、完成“做一做”。

活动三、理解应用、强化体验。

1、指导完成练习六第1题。

2、指导完成练习六第2题。

3、指导完成练习六第3题。

4、指导完成练习六第4题。

四、总结归纳,提升经验。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又有了哪些新的收获?说给大家听听。

学生估计学校的占地面积有多大?用什么面积单位比较合适?学过的面积单位有哪些?

猜一猜,1公顷有多大?

想象一下,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有多大?

自学:1公顷的含义。

把学生带到操场,让28个学生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

28个同学手拉手围成的这个正方形,面积大约是100平方米。

分小组合作测量长和宽,并计算出面积,再推算出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

篇6:公顷和平方千米练习题

有关公顷和平方千米练习题

一、填空(34分)

1.边长是(     )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1公顷,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

2.在(    )里填上适当的'面积单位。

(1)上海市的面积约是6340(        )

(2)足球场的面积约是 7000(         )

(3)北京天坛公园占地面积约是273(          )

(4)我国海南岛的面积约4(         )

3.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一块长方形菜园占地面积是100平方米,(    )块这样的菜园占地面积是1公顷。

(2)某果园的占地面积约5公顷,(     )个果园的占地面积约是1平方千米。

(3)某运动场地的面积大约是2000平方米,(       )个这样的运动场,面积大约是1平方千米。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1) 12公顷=(       )平方米

(2)80000公顷=(      )平方千米

(3) 5000000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5.在○里填上“>”“<”“=”。

(1)5公顷○1平方千米

(2)401公顷○400平方千米

(3)6公顷○600平方米

(4)2平方千米○2000公顷

二、选择 (20分)

1.澳门特别行政区的面积约为33(     )。

A  公顷      B  平方千米          C  平方米

2.平方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是(     )。

A  10000           B  100        C 1000000

3.某苗圃的面积是8公顷。它的长是4000米,宽是(     )米。

A  20           B  2             C  2000

4.学校操场长200米,宽100米,面积是(     )。

A  200公顷      B  2平方千米    C 20000平方米

5.如果1平方米能摆放9盆花,1公顷能摆放(     )盆花;1平方千米能摆(    )盆花。

A  900 0000           B  900          C  90000

三、解答(第1—4小题每小题9分,第5小题10分)

1.一个正方形果园的周长是1200米,这个果园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2.一架直升机在一片长方形树林上空喷洒药水(如图),这片树林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千米?合多少公顷?

3.修一条长25千米,宽40米的高速公路,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顷?合多少平方千米

4.一块长方形的玉米地,长600米,宽300米。如果每公顷平均收玉米10吨,这块玉米地能收玉米多少吨?

5.有一块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菜地,如果它的边各延长100米,那么菜地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篇7:《公顷和平方千米》练习题

《公顷和平方千米》练习题

1.填一填。(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

三乡文化广场的面积大约是5( )。

三乡镇的面积大约是96( )。

香港特别行政区的面积大约是1095( )。

三乡镇小琅环公园的面积大约是80( )。

2. 填一填。

6公顷=( )平方米 0.8平方千米 =( )公顷

70 000平方米=( )公顷 9 000公顷 =( )平方千米

3. 填一填。

天安门广场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面积大约400 000平方米,合( )公顷。

北京的故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宫殿,占地面积约72公顷,合( )平方米。

4、选择题。

1.一块长方形水稻田长250米,宽40米,面积是( )公顷。

A.1 B.10 C.10000

2.面积为6公顷的长方形鱼场,宽是200米,长是( )米。

A.30 B.3 C.300

3.一块占地2公顷的果园中,种了5000棵果树,平均每棵树占地( )平方米。

A.400 B.40 C.4

4.边长是200米的正方形草地,占地面积是4( )

A.平方米 B.公顷 C.平方千米

篇8:公顷和平方千米测试题

一、填空题。

1、测量和计算土地的面积常用( )作单位,计算较大的土地面积用( )作单位。

2、常用的面积单位按从小到大排列为( ),其中平方米和公顷间的进率为( ),公顷和平方千米间的进率为( )。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1)教材封面的面积大约是4( )。

(2)杭州西湖的.面积约是5.6( )。

(3)世界最大的广场是位于中国北京的天安门广场,占地39.6( )。

(4)我国著名园林北京圆明园的占地面积约350( )。

(5)一幅油画的面积约为25( )。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篇9:公顷和平方千米测试题

8900平方米5平方千米

二、判断题。

1、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千米。( )

2、公顷和平方米间的进率是100。( )

3、一个边长是4米的正方形,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

4、一个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它的面积是1公顷。( )

5、测量土地面积常用公顷和平方千米做单位。( )

6、一台计算机屏幕面积大约是780公顷。( )

7、5平方千米=50000公顷。( )

8、丈量土地一般用米作单位。( )

三、解决问题。

1、沪宁高速公路长约300千米,宽约16米,这条公路占地约多少公顷?

2、一个林场长600米,宽50米,这个林场面积是多少公顷?每公顷栽树540棵,这个林场一共能载多少棵树?

3、一个梯形麦田,上底400米,下底600米,高100米,如果每公顷收小麦7000千克,这块麦田能收小麦60吨吗?

篇10:公顷和平方千米测试题

40平方米=( )平方厘米

4.5公顷=( )平方米

2.8平方米=( )平方分米

9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21平方米6平方分米=( )平方米

5、在()里填上>、<或=。

篇11: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猜想和推算,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够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生活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平方千米的含义。

难点:体会平方千米的大小。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平方千米

1、谈话引入:同学们,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土地面积单位公顷,谁来说一说1公顷有多大?先请同学们欣赏下面的一些图片(呈现四川九寨沟、三峡水库和杭州西湖的画面,并出示相应的文字说明),让学生自己读一读图片中的文字。

2、教师提问:这些文字中都使用了什么面积单位?

3、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平方千米”这一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一般用于测量和计算大面积的土地。

二、自主探究,认识平方千米

1、教学例2。

(1)谈话:同学们,猜测一下1平方千米可能是边长多少米的正方形的面积。

(2)说明:边长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平方千米。

引导:1平方千米有多少平方米呢?又有多少公顷呢?让学生先独立完成算一算,再与同桌交流。在交流的基础上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2、体会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

(1)出示教材第35页天安门广场图片。

(2)天安门广场同学们都熟悉,它的南北长880米,东西宽550米,总面积达44万平方米,可同时容纳100万人集会,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广场。

(3)1平方千米比2个天安门广场还要大一些,想像一下1平方千米有多大。

教材第35页“做一做”。

想一想、做一做、集体订正。

三、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1、教材“练习六”第5题。

先独立填写,再说一说你是怎样填的,强调填写的单位要与事实相符合。

2、教材“练习六”第6题。

学生独立练习,再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比较、体会两种换算过程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3、教材“练习六”第7题。

可以用计算器算一算,同桌合作完成,集体订正。

4、教材“练习六”第8题。

同桌两人合作交流完成,集体订正。

5、教材第35页“你知道吗?”

学生读一读。

6、布置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六”第9题查资料。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问题?

篇12: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

教学内容:

P81—85,例1、例2和练习十四

教学目标:

⒈使学生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米、公顷和平方千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

⒉使学生能借助计算器,结合平面图形面积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估计或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⒊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与他人合作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⒈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⒉进行简单的单位间的换算及计算相关的土地面积

教学课时:2课时

(1)公顷的认识

教学内容:

p.81、82的例1,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1~4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公顷,通过实际观察和推算,体会1公顷的实际大小;知道1公顷=10000平方米,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通过积极参与观察、推算、分析的过程,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数学活动的意识,提高与同伴合作交流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建立1公顷有多大的空间观念,公顷与平方米之间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面积单位:

1、板书“面积”,问:面积指的是什么?

(物体表面的大小或图形的大小。)

面积与周长有什么不同?(面积是指的“面”的大小,周长指的是边的长短。)

分别举例:书封面的面积和黑板面的面积。

2、指出:面积有大有小,所以需要不同的面积单位。已学过的面积单位(从大到小):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问:1平方米是多大?(要求学生分别从两方面考虑:边长是1米的正方形面积就是1平方米;教室地面上的大方块约是1平方米)

继续同法复习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

复习进率:100

3、估一估:教室地面面积大约是多少平方米?

一坨一坨地量,估得长约8米,宽约6米

算一算:8×6≈50平方米

(提醒:结果要合乎实际,还要方便计算。)

二、认识公顷:

1、通过预习,大家已经知道今天要学新的面积单位:公顷

说说你知道1公顷有多大?

(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10000平方米)

根据第一句话算一算:100×100=10000平方米

提醒:以前学习的三个面积单位进率是100,现在新学的公顷和平方米的进率是10000;公顷可以用字母“ha”表示

2、猜一猜:我们的操场面积有1公顷么?为什么?

(操场的长100米多一点,宽大约只有50米,100×50=5000平方米,大约是半公顷。)

板书调查的操场面积:4575平方米

4575平方米=( )公顷

你是怎么想的?(小数点向左移动4位)

继续猜:整个学校的占地满1公顷么?你是怎么想的?

(只要学生说出的想法合理就行。)

满2公顷么?为什么?

板书调查好的数据:13970平方米

问:13970平方米=( )公顷

你是怎么想的?

3、说说你对公顷的认识。(是一个很大的面积单位)

我们学校的面积只有1公顷多一点,如果用平方米做单位,很精确,但数较大,不方便。所以在描述一些地方的时候可以用公顷为单位,这样更清楚。

4、读例1的4张图。

也可请知道有关情况的同学坐一些简单的介绍。

5、读书: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

你有什么发现?(以前的面积没专指“土地”,为什么这里要强调“土地”呢?)说明公顷是个大单位,除了土地之外,没有什么东西的面积可以用它作单位。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读题后学生列式计算。指导学生用简便方法计算。

2、练一练,(1)算出足球场的面积,指导乘11的简便算法;指导规范的答题格式。

(2)用刚才算的“50平方米”,算一算,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教室地面的面积是1公顷。注意“0”的个数。

3、练习十四。(1)读题后了解这两个信息,并换算。指出:在整数范围里,平方米换算成公顷就是去掉末尾的4个0,公顷换算成平方米的时候只要在末尾加上4个0;注意进率是10000。

(2)学生独立填写,指名交流。

(3)作业:第3、4题

强调几个面积公式: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梯形、三角形

4、讲评预习作业。

(2)平方千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

p.82、83的例2,试一试,练一练,练习十四第5~7题

教学目标:

1、知道常用的土地面积单位平方千米;通过猜想和推算,知道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能借助计算器,应用平面图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和有关面积单位换算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在学习活动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相互合作的能力,在学习中获得快乐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1平方千米;发现平方千米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说说已经学过的几个面积单位,注意从大到小地说。老师板书成:

公顷(红笔写)、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问:公顷很特别,说说它有哪些特别之处?

(其它的面积单位都有“平方”两字,它没有;公顷是其中最大的面积单位,用于土地面积;其它的面积单位进率都是100,而它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

说说1公顷指的是多大的面积?(要学生熟练地说出:边长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二、学习新知: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一个更大的面积单位,是什么?

板书:平方千米

知道1平方千米是多大么?

(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

回忆“1千米”的长度:选两个熟悉的相距1千米的地方,体会相距1千米是较远的距离。

算一算:1000×1000=1000000平方米=100公顷

联系实际想一想它的实际大小:

约200个操场的面积大小……

体会:平方千米是一个最大的面积单位,它一般用于一个城市、省、国家等很大的面积。

2、学习例2:

读书上的例2,了解“平方千米”所用的地方。

3、补充:

中国的国土面积大约是960万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包括了领土、内海、领海等。

我们太仓的面积:800.906平方千米,其中陆地面积538.466平方千米,我们城厢镇面积:185.01平方千米

指出:我们太仓是一个县级市,面积大约有近千平方千米。

4、完整的面积单位进率:

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

只有公顷和平方米之间的进率是10000,其他的相邻面积单位间的进率都是100

三、巩固练习:

1、试一试:学生独立列式解答,注意书写格式、进率换算。

2、练一练:

(1)算一算,注意末尾0的个数。再换算。

(2)单位换算,指名说说换算的方法,比较圆明园的面积大小。

(3)学生独立完成,并交流换算方法。

3、练习十四的部分练习:

(1)以江苏省地图为参照,估一估其他各省的面积。如可以先从山西省地图中描画出和江苏省差不多大的部分,再估计剩余部分的面积。估计完后,老师报出确切的数据,检验学生的估算能力。

山西省15.63万平方千米,湖南省21.18万平方千米,云南省39.4万平方千米,海南省3.4万平方千米

(2)边说边比画出1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平方米,1公顷、1平方千米

说进率:100平方厘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米

10000平方米=1公顷,100公顷=1平方千米

(3)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面积单位:

计算机屏幕:问“为什么不是780平方分米?”

计算机房:一般房间的面积用“平方米”

香港面积:太仓的面积有800多平方千米,香港比太仓大,应该也是“平方千米”;一个城市、甚至更大的地方面积都要用“平方千米”。

机场跑道:20公顷

4、你知道吗?

学生读一读,了解基本情况。

估一估哪个洲面积最大?然后老师从大到小依次报出各面积,学生记录。

四、布置作业

篇13: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

【教学目的】

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加深对面积单位的认识。培养学生的推想能力。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掌握面积单位间的换算的推想过程。

【教学过程】

一、复习与思考

1.让学生说一说如何计算一个长方形的面积。

2.做下面的题,并说一说是怎样推想的。

5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13平方米=( )平方分米

3.把例题进行改编,让学生直接测量课桌的长、宽,计算出面积,再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1)学生测量课桌的长、宽各是多少厘米?(测量结果可以保留整厘米)求桌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保留整百平方厘米)合多少平方分米?

(2)学生列式计算,教师根据具体情况,做出判断。

(3)学生讨论由平方厘米换算成平方分米推理过程。(100平方厘米是1平方分米,平方厘米数里面有多少个100平方厘米,就是多少平方分米。)

4.500平方厘米=( )平方分米

4200平方分米=( )平方米

二、探究新知

1.师出示ppt课件:公顷平方千米

师:我们学会通过测量来计算课桌桌面的面积,那么我们来看看下面这幅图,体育场面积的应该怎样测量呢?(学生提出方法)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在测量土地的面积时,我们常常要用到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平方千米。

教师讲述:

(1)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0000平方米

10000平方米=1公顷

(2)边长是1千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

2.生活中的数据,帮助学生理解公顷和平方千米

(1)一个教室的面积约50平方米,200个这样的教室,面积约1公顷。

(2)一个足球场的面积约7000平方米,140个足球场的面积约1平方千米。

三、巩固反馈,掌握换算方法

1.5公顷= ( )平方米

2.10平方千米= ( )公顷

3.20000平方米= ( )公顷

4.10000公顷=( )平方千米

公顷平方千米活动设计

用身体当标尺

长度、面积测量经常在我们的生活中出现,通常我们需要对一些物体进行长度和面积的估测,这就要求我们对长度和面积有一个“标度”,例如我们大拇指指甲的面积(大约1平方厘米),张开手指,中指指尖到拇指之间的距离等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标度”。

【活动目的】

通过学生活动,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更好掌握数学技能,并将这些技能应用到生活实践中。

【活动形式】小组活动

【活动准备】直尺,一块未知面积的方巾或裁减后的报纸等。

【游戏的规则】

1.要求学生事先测量好自己身体上一些尺寸,例如:自己一步有多远,自己的足长。

2.每个人都对预先准备的图形面积进行估计,可以借助身体上的“标度”。

3.将答案汇总。

4.大家共同完成对物体面积的测量和计算。

5.比较大家的数据,看谁的偏差比较大,找出误差原因。

6.大家互相交流。

【活动注意】

对于“身体标度”,一定要提醒学生:我们的身体都在发育阶段,能力也在不断的提高,譬如,随着身高的增长,我们的足长、迈步的距离都会有所变化,但同时,身体某些部位的变化却不明显,譬如,指甲的面积等等。

随时关注自己身体的“标度”,对我们估测物体长度、面积的准确性都有一定的帮助。

数学故事:韩信分油

韩信是中国古代一位有名的大元帅,辅助刘邦打败楚霸王项羽,奠定了汉朝的基业。民间流传着一些以韩信为主角的有关聪明人的故事,下面就是其中的一个。

据说有一天,韩信骑马走在路上,看见两个人正在路边为分油发愁。这两个人有一只容量10斤(1斤=500千克)的篓子,里面装满了油;还有一只空的罐和一只空的葫芦,罐可装7斤油,葫芦可装3斤油。要把这10斤油平分,每人5斤。但是谁也没有带秤,只能拿手头的三个容器倒来倒去。应该怎样分呢?

韩信骑在马上,了解情况以后,说:“葫芦归罐罐归篓,二人分油回家走。”说完了,打马就走。两个人按照韩信的办法倒来倒去,果然把油平均分成两半,每人5斤,高高兴兴,各自回家。

究竟是怎样倒来倒去的呢?三种容器各自装油斤数的变化过程,可从下面的表中看出。

韩信所说的“葫芦归罐”,是指把葫芦里的油往罐里倒;“罐归篓”是指把罐里的油往篓里倒。通常分油要把油从大容器往小容器里倒,现在却把小容器里的油往大容器里“归”。往油葫芦里倒油,只能得到3斤的油量;把葫芦里的油往罐里“归”,“归”到第三次,葫芦里就出现2斤的油量。再把满满一罐油“归”到篓里,腾出空来,把葫芦里的2斤油“归”到空罐里;最后再倒一葫芦3斤油,“归”到罐里,就完成分油任务了。

数学故事

面积单位:亩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就会计算土地的面积。当时用亩作单位。先用走步量出长方形土地的长和宽的步数(1步= 5尺),计算出它们的积,然后除以240,就得到亩数。亩这个单位现在已经废除,亩约等于667平方米。

篇14:公顷和平方千米同步练习题

1、一个教室的长为8米,宽为7米,大约多少个这样的'教室面积是1公顷。

2、填空。

30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

3.5公顷=( )平方米

4000000平方米=( )公顷=( )平方千米

3、一块平行四边形的土地,面积是8公顷,底是400米。高是多少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一块平行四边形麦田,底是400米,高是3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能收小麦5.5吨,这块麦田能收60吨小麦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一种播种机的播种宽度是3米,播种机每小时行5千米,照这样计算,2小时可以播种多少公顷?

6、市政府开展开荒造林活动,打算在一块长18千米,宽6千米的长方形荒地上种树,按平均每公顷种树3500棵计算,能种多少棵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算一算。

篇15: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公顷和常见平面图形面积的计算以及掌握了它们之间的进率并且会进行单位间的换算。

本课难点是在感知了1公顷的实际大小的基础上感知更大的1平方千米的大小,重点是发现平方千米、公顷、平方米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换算和用学到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我仍按上节思路,用教材中通过精选的现实素材:九寨沟、三峡水库、杭州西湖、植树造林面积使学生初步感知平方千米这个大的面积单位后,揭示课题,然后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以及平方千米字面上猜想1平方千米是怎么规定的,培养了他们的.发散思维和联系能力,引导他们得到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就是1平方千米,并让学生通过观察、计算、推理和想象等活动进一步认识1平方千米的大小,以及与平方米、公顷之间的关系。然后通过试一试、练一练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用房产商的广告作为课堂外的拓展练习,更好的体现数学的生活化。整体来讲,效果比上节好很多,只是学生在转换单位时,仍然不能快速的用情境记进率。在生活问题中,活用数学的能力还有待加强。

篇16:数学公顷和平方千米练习题

一、计算题。

一个占地1公顷的`正方形苗圃,边长各加长200米,苗圃的面积增加多少公顷?

二、把下面的面积单位按照从大到小的的顺序排列起来。

平方厘米平方米 公顷

平方分米平方千米

三、判断题。

(1)面积是1公顷的土地,一定是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 )

(2)四年级一班教室的面积约1公顷。( )

(3)我国的领土面积大约有960万平方千米。( )

(4)1平方千米=1000平方米。( )

四、解答题

(1)一条高速公路的路基长100千米,宽50米.这条高速公路占地多少公顷?合多少平方千米?

(2)一块长方形稻田,长600米,宽250米,这块稻田占地多少公顷?如果每公顷施肥300千克 ,这块稻田一共施肥多少千克?

(3)一块盐田长100米,宽60米,30块这样的盐田占地多少公顷?

(4)一块正方形地,周长是2000米,它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5)一块占地2公顷的长方形公园,长250米,宽是多少米?

篇17:《公顷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本单元学习公顷和平方千米,从生活实际中呈现公顷和平方千米,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各种素材和活动帮助学生感受1公顷和1平方千米。要把认识概念和探索相关单位之间的进率结合起来,应该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和多样的实践活动去帮助学生感知1公顷和1平方千米。

公顷和平方千米是在学生已经掌握常用的面积单位平方米、平方分米、平方厘米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学,它的教学难点在于体会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由于公顷和平方千米这两个面积单位不容易亲身体验,因此在他们的头脑中还是基于想象的基础。而在教学平方千米时,学生理解的难度更大,本身公顷已经够大,再加上平方千米,学生更是缺乏平方千米知识的了解。学生在头脑中建立这样的面积单位,是需要一个从模糊到清晰的过程的,需要不断地积累表象认识。一个正确的教学概念,对学生而言无疑是一个复杂的思维过程,需要他们慢慢体会。这些概念的认识需要学生主动参与,动手实践,在看一看,量一量,数一数,比一比等一系列的操作活动中,运用多种感官参与学习,有目的的进行分组学习、分组讨论、分组测量,同学之间相互启发,注意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相结合,动手操作和认真思考相结合。

本单元,在作业上反映出的一些问题:在单位换算时,因进率比较大,学生在具体换算时移动小数点容易出粗,或进率混淆。

篇18:《公顷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xx年版)》指出要“发展合情推理和演绎推理能力”。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采用观察、操作、测量、推算、交流等多种方式,尽量把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整个“公顷”概念的形成过程中。如在概念教学初期,由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等于边长分别为1米、1分米、1厘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小,引导学生猜测、推理,形成1公顷等于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的面积大小的初步认识。在观察、操作等活动中,从一间教室的面积是50平方米,4个同学手拉手围成的1平方米大小的正方形可以站进16个同学,引导学生推算出200间教室的面积、80个我们学校升旗时站成的方阵面积大约就是1公顷,从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公顷”这一面积单位的表象认识和感性经验。

“平方千米”这个面积单位太大,学生不容易直接建立表象。教师通过创设中国陆地领土面积这样的情境,帮助学生初步感受平方千米是个很大的土地面积单位。接着,教师设计多种活动让学生进行精测想象、推理计算等,引导学生从数理层面理解1平方千米的大小以及它和平方米、公项之间的换算关系。最后,通过天安门广场占地面积、“乌巢”占地面积等实例与1平方千米进行对比,帮助学生积累丰富的直观经验,更好地建立1公项和1平方千米的表象,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篇19:公顷和平方千米同步练习题

1.2平方千米=( )公顷=( )平方米

700000平方米=( )公顷

( )平方千米=40公顷=( )平方米

( )平方千米=( )公顷=7800000平方米

8、1公顷=( )平方米,28个小朋友手拉手围成一个正方形,面积约为100平方米,大约( )个这样的正方形面积是1公顷。

9、把5.009公顷、5900平方米、5公顷900平方米、59公顷、59000平方米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一个长3500米,宽130米的长方形机场跑道,这条跑道占地多少公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一台播种机宽4米,工作时,以每小时4.5千米的速度前进,3小时可以播种多少公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一块梯形菜圃,上底是300米,下底是500米,高是200米。这个菜圃占地多少公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操场原是一个长70米、宽50米的长方形,经过拓宽,长和宽各增加了40米,现在的操场比过去增加了多少平方米?合多少公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篇20:《公顷、平方千米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具体情境,体会面积单位换算的必要性,以及面积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

2、认识公顷、平方千米等面积单位。

3、能进行简单的面积单位换算,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体验1公顷、1平方千米的实际大小,发现平方千米和公顷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正确建立1公顷、1平方千米的表象。

活动准备:

1、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比较,自主发现如果用于计量面积很大的土地,需要用公顷和平方千米作单位比较方便。

2、使学生进一步体验解决问题的乐趣,提高解决问题的策略水平。

活动过程:

一、复习铺垫

1.在括号里填入合适的面积单位。

(1)一张银行卡的面积大约是40( )。

(2)数学书的封面面积大约是2( )。

(3)我们所在教室的面积大约是50( )。

(4)我校田径场的面积大约是1( )。

2.我们已经学过了哪些面积单位?联系实际说一说。

二、揭示课题

面积单位在生产、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在此之前,同学已经学习和掌握了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平方米这些较小的面积单位。在生产、生活中,往往需要度量较大图形的面积,如:某林业局要对当地一块沙漠地区进行绿化,绿化区域是一个长为5千米、宽为4千米的长方形,他的面积是多少?学生列式计算,5000×4000=20000000平方米,即面积是两千万平方米,用学过的面积单位平方米来表示这个较大的数不方便,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内容。比平方米更大的面积单位“公顷”与“平方千米”。

三、活动感知1公顷的大小。

1.你认为1公顷到底有多大呢?请你发挥自己的想像猜一猜。

2.师指出: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土地),面积是1公顷。算一算:1公顷等于多少平方米?(板书:1公顷=10000平方米)公顷是比平方米大得多的面积单位。

3、2公顷有多大呢?5公顷呢?

4.边长是100米的正方形到底有多大?联系日常生活实例找一找。

5.出示边长为50米的场地。

(1)这个正方形有1公顷吗?你是怎么判断的?

(2)多少个这么大的地方就是1公顷了?你会怎么把它们拼起来呢?

(3)展示各种拼法。

6.出示边长10米(几位同学手拉手为边长)的图。

(1)这个正方形有多大?

(2)多少个这么大的地方就是1公顷了?你会怎么把它们拼起来呢?

(3)展示各种拼法。

7.你能判断我们整个学校有多大吗?你是怎样判断的?多少个这样的面积大约是1公顷?我们的教室面积有多大?多少间教室面积大约是1公顷?

8.在我们学校周围有没有1公顷大小的地方?能举例说明吗?

小结:在估计时,你们都运用了什么方法?

(设计意图:通过各种活动,让学生充分感知1公顷的大小,形成1公顷的表象。)

四、想一想,1平方千米有多大?

1、边长是1000米的正方形,面积是1平方千米。它比两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还要大。

2、平方千米和平方米、公顷之间有什么关系?1平方千米等于多少平方米?等于多少公顷?学生进行面积单位的换算。由此得出:1平方千米=1000000平方米;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千米=100公顷

天安门广场的面积为40公顷,1平方千米相当于几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呢?比两个天安门广场的占地面积还要大,相当于2个天安门广场的面积。

公顷和平方千米教学反思

《公顷和平方千米的认识》教案

《认识公顷》教案

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认识千米》教案

数学教案-土地面积单位-―公顷

了解千米教学反思

完全平方公式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人教版

《公顷平方千米》教案设计(锦集2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公顷平方千米》教案设计,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