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mark123”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6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 目录
- 第1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2篇: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3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4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5篇: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诚实教案第6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第7篇: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第8篇: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第9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10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11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12篇: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13篇: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14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15篇: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第16篇: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1: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识字6 学习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字。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培养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难点: 会认9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培养学生关爱他人的感情,使学生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二、 认读生字。 1.自读课文:画出生字。 2.同伴互相读。 3.指名读课文。 4.出示生字卡片。 三、 朗读感悟 1.自读课文,想想每个对子的意思。 2.小组里说一说自己对每一个对子的理解。 3.边读边想:哪些行为和事物是美好的?哪些是丑恶的?哪些是真诚的?哪些是虚假的.? 4.教师范读 5.师生、生生对读。 6.全班齐读课文: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7.学生质疑,教师进行适当的解释。 8.读诵积累。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二、 识字写字 1、生活引路: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识字。 2、在词中认字。 3、形象意义识字 4、写字指导。 22、窗前的气球 学习目标: 1.认识7个字。会写8个字。会用“可爱的”“高兴地”写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同学之间的真挚情意。 3.懂得珍惜友情。 教学重难点: 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懂得要珍惜友谊。 初步感受课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记述的方法。 教具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解题、导入新课。 二、 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并借助拼音读准字音。 2.采用多种方式认读生字。 (1)利用儿歌巩固识字的方法,学习科、亚、呆。 (2)识字与识词结合,鼓励学生发现识字方法。 (3)用游戏的形式巩固识字,积累词汇。 3.指导写字。 三、 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第二课时 一 、复习导入 二、朗读感悟 1.出示思考题 (1)床前的气球代表了什么? (2)同学们想通过这个气球对科利亚说些什么? (3)科利亚看到这个气球,心里会想些什么? 2.小组合作学习:找到相应的自然段,读一读。 3.全班讨论: (1)指名读第二自然段:体会科利亚孤独、无奈。 (2)指名读第四自然段:体会“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和“他好像看见米沙拉动拴着气球的绳子,几个同学站在四周,叽叽喳喳的指手画脚”这两句话的感情。 (3)指名读第五自然段:体会“科利亚望着窗外那张逗人的小脸,高兴地笑了”这句话的意思。让学生发挥想象,并在反复的朗读中去体会。 四、 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表演课本剧。 23、假如 教学目标: 认识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有关心他人、关爱环境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环境;初步认识四个的特点,学写诗歌。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二、 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来源:(blog.sina.com.cn/s/blog_636ff8d60100gsrh.html)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虚怀若谷_新浪博客 2.采用多种方式识记生字。 3.巩固运用所学的生字。 (1)给生字组词 (2)说话应用:用绳子自己编一段话,用上生字。 4.指导写字。 三、 初读课文,初步了解诗歌的内容。 1.自由读课文 2.教师范读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并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致内容。 二、朗读感悟 1.“假如我有一枝马良神笔”在诗中出现几次? 2.每一次出现都是为了画什么? 3.“画一个红红的太阳”、“画许多好吃的谷粒”、“画一双好腿”在情感上有什么不同?应该怎样读? 4.教师范读、学生复读、背诵课文。 5.朗诵比赛 四、 实践活动。 24.日记两则 教学目标: 认识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懂得应该关心有困难的人,增强团结互助的意识。 有写日记的兴趣,并按照日记的格式,开始学写日记。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增强学生团结互助的意识;使学生能按照日记的格式,学写日记。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 2检查生字的读音 3小组自学,识记生字 4小组交流 5给生字组词 6指导写字 四、 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自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两则日记的内容。 二、朗读感悟 1.自由读课文:“我”做了几次梦?每一次都梦见了什么?为什么会不同? 2.全班讨论:两次做梦的心情有什么不同? 3.比较朗读 4.指名读课文:读后你想对“我”说些什么? 三、实践活动。指导学写日记。 25、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认识8个生字,会写6个生字。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中的真情实感。 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 教学重难点: 懂得热爱家乡,珍惜友情;发挥想象,体会诗的意境。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教学课时: 两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二、识字写字 1.自由读古诗 2.从生活实际中识字 (1)认读生字 (2)创设生活情景,利用课文的语境,综合运用生字。 (3)写字指导 三、学习古诗《回香偶书》 1.自由读古诗:说说古诗的意思。 2.教师范读 3.学生读古诗 4.创设情境 5.有朗读全诗 四、实践活动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二、学习《增汪伦》,体会诗人珍惜友情的思想感情。 1.自由读古诗:说说这首诗的意思? 2.小组讨论:怎样读出感情? 3.班上汇报。 4.创设情境 5.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三、实践活动 四、指名读古诗两首。 来源:(blog.sina.com.cn/s/blog_636ff8d60100gsrh.html) -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_虚怀若谷_新浪博客篇2: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会认16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三、四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
1、学生反复诵读,展开想象来理解课文,体验情感。
2、展开小组讨论,对课文的思想内容及情感进行分析。
3、继续学习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教学准备:
课前搜集白洋淀的资料,生字卡片、配乐磁带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说明交流空间
一、故事激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这节课我们学习第3课《华北明珠白洋淀》,看着题目,你有什么问题吗?
学生自由发问。
那么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课文,在课文中找一找答案吧。
引导针对题目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学习本文的动机,使学生产生可以利用的阅读期待。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同桌互读课文。
3、教师指名读课文。
4、全班交流自己初读课文寻求到的答案。
5、教师检查学生生字的自学情况。
交流的过程变成学生口语交际的实践过程。学生通过读书,基本理解了课文的内容,为更好的学习课文打基础。同时要求学生用通顺的话来表述,这是进行口语交际训练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再读课文,深入品味
1、学生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什么地方给你的印象最深,为什么?
2、小组交流讨论。
3、全班交流。(交流时,教师要引导学生结合文本,抓住重点词句来理解感悟,同时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搜集的白洋淀的资料来理解,调动学生多种感官来读中悟情。
重点引导学生理解感悟第三四自然段,并随机指导朗读。提出开放性的问题来感悟课文,既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又有利于学生自己在读中品味和体验,留给了学生读书、感悟的余地。
课前搜集资料,培养了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多种形式的读,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体验、感悟。
四、记忆字形,指导书写
1、认读本课生字卡片,组词,并说句子。
2、小组讨论如何记忆字型,如何把字写好看。
3、指导重点字的书写。
4、学生独立描红书写。
自主识字,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习惯。
五、拓展延伸、课外积累
回家阅读孙黎先生描写白洋淀的其他文章。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语言积累,发展语感。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篇3: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根、漠”等9个生字,会写“丑、永”等8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词语的反义关系
3、在识字朗读的过程中,陶冶美好的情操,树立关爱他人的感情。
教学重点:
识记生字
教学难点:
较流利地朗读学习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谈话引入
1、讲一讲平时看到的认为美的或丑恶现象的例子。
2、引导归纳,谈话导入
二、朗读课文
1、初读感知
⑴自读课文,圈出生字学一学
⑵朗读展示,把自己最喜欢的内容读给同伴听。正音,评议
⑶引读课文,感受词语的意思及反义词的特点
2、再读入情
⑴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给大家听
(2)讲讲身边助人为乐的人和事。
(3)朗读单元引言
(如果我有一枝神笔,我会画很多东西给需要的人.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
三、指导认字
1、小黑板出示相关词语,认读正音
2、小组自学要求认识的字
3、交流识字经验,发现识字方法
四、熟读课文,巩固识字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复习字词
1、抽读词语卡片,评议纠正
2、多种形式读词语
3、读其他生字
4、组词,扩展说话
二、诵读课文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诵读课文。
1、同桌读
2、自由选择伙伴读
3、读给伙伴听
4、自己小声读边读边品位课文的思想和韵味
三、指导写字
1、结合范写,观察字形
2、书空,描红,临写
3、展示,评议,提高四、扩展活动
收集反义词,试着组成几句对子。
四、课外拓展
收集反义词,读读背背修改意见:
篇4: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会认7个生字。
2、正确书写8个生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4、感受同学之间的友爱,学会关心同学。
5、能用“可爱的”“高兴地”造句。
教学重点:
识字、写字
教学难点:体会同学之间的友爱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们,你喜欢你周围的同学吗?假如有一天你生病了,你猜一猜你的小伙伴会以怎样的方式来探望你呢?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这篇课文里就有一个小朋友生病了,我们一起去看看他的小伙伴是怎样探望他的。
2、板书课题,齐读。
二、初读课文,认识生字。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标出自然段,圈出生字。
2、认记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
(2)借拼音齐读生字。
(3)选一两个自己喜欢的生字组成词语。
(4)记一记生字,并给同桌说说自己是怎样记住的。
三、初读课文
1、在认识字的基础上快速、轻声读课文两遍,看看自己能不能将课文读通顺。
2、同桌读课文。
3、想听老师读吗?师范读课文,学生仔细听,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并在不懂的地方画“?”
6、在理解词义的基础上学生自由读课文两遍,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7、同桌说,抽生说。
8、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什么?(能说多少就说多少,师加以引导,体会科利亚、米沙及同学之间的友爱)
9、假如你的同学生病了,你会怎样去探望他?(四人小组讨论,抽生说说)
10、齐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请学生用“可爱的”“高兴地”说句子、写句子。
二、体会“孤单、寂寞”
1.请你细细地读这两段话,文章中的哪一句话让你深切地感受到了科利亚的“孤单、寂寞”呢?找出句子读一读。
(指名多生回答,拓宽学生视野,在联系中深刻体会“孤单、寂寞”。)
2.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填空:科利亚想到以前课余、午休时,寂寞。
3.师生接读第二段。
4、音乐渲染,感情朗读:病中的科利亚是那么地孤单、寂寞,那就请你自己先读读这两段话,把他的孤单、寂寞表达出来吧!
三、学习三——五段,体会同学深情
1、观察插图,体会心情的转变就在科利亚感觉真没意思的时候,忽然,一只红气球出现在他的窗前,他仔细一看,然后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出示图片)
能看着图片中科利亚的表情,来说说此时他的心情吗?(板书:高兴、快乐)
2、细读课文,明白心情变化的原因
3.交流。出示填空:因为科利亚知道(看见)
,所以他的心情一下子好了许多。(指名多生回答,从不同角度理解心情变化的原因)
4.科利亚猜对了吗?这会不会只是一只偶然飘过他窗前的气球呢?
四、交流。小结
而现在,所以他感到孤单、修改意见:
篇5: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诚实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诚实教案
一、周学习内容:
第六单元《诚实》
二、周学习重难点:
1.生字:认字29个,写字17个,学习多音字,积累两个新部首。
2.积累: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独立阅读《西瓜地里的娃娃》,运用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认读生字。联系找近义字,扩大词汇量。
3. 作文:进行口语交际练习,学会清楚的表达自己的愿望,继续学习观察。
三、周学科融合:
根据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通过扩句练习“我该怎样做”,帮助学生树立做人要城市的观念。
四、周学情分析
在倡导“诚实为本”的当今社会,诚实将不仅仅作为一种美德加以讴歌,而是每一个公民应具备的基本素质。因此安排本单元的学习,对培养小学生诚实守信的品质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手捧花瓶的孩子授课时间:周一
整体设计个性设计
教材
分析这是一个传说故事。国王为了挑选接班人,特意发给每个孩子一粒瓜子一次考验他们。故事告诉我们:在现实复杂的生活中,城市的品质是要经受各种考验的。(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教师导法趣味识字法;读书指导法
学生学法1.以朗读、背诵为主。
2.用换部首的方法识字。
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引导学生读中感悟,体会诚实是一种美德,教育他们做一个诚实守信的人。
2.积累目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
3.生字目标:学会8个生字及新词,认识8个字。指导“低”“诚”的写法。
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
自读。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画出自然小节号。
正音。分自然小节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反馈。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
检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随机请学生准确读字。
2.细读感悟点: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第1、2小节。
(1)指名读第一小节。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自读第二小节。同桌讨论这一小节主要讲了哪些内容?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习第3、4、5小节。
(1)分组读三小节。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内容?
(2)提出不懂的问题。班内讨论。
(3)分角色朗读第4、5小节。
3、学习第6小节。
(1)提读第三小节。你听后有怎样的想法?
(2)国王为什么要让手捧空花瓶的孩子做国王?
(3)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训练点
1、背诵课
(1)齐背课文。
(2)指名分小节汇报背。师生评议。
2、自主识字
(1)、用自己喜欢的识字方法识记字形。
(2)、交流汇报。
3、指导书写
4.拓展延伸点:
(1)、后来这个孩子成为国王后,他是怎样对待百姓的?
(2)、练习续编课文。
板书设计手捧空花瓶的孩子
手捧空花瓶手捧花瓶
低头很美丽
课后反思
可爱的娃娃授课时间:周ll
整体设计个性设计
教材分析这篇课文记述了一个名叫珍珍的小姑娘悄悄拿走了工艺馆的布娃娃,身心饱受痛苦,再还回了娃娃后,又找到了从前的快乐,说明了勇于承认自己的错误,也是诚实的表现,而只有诚实的人,才会生活的快乐。(独特见解、灵感设计、重点改变、教学点指导过程等)
学法教师导法组织学生自主识字、合作学习;引导感情朗读
学生学法大胆试读、猜读、借助拼音正音
学习目标1.理解目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珍珍为什么拿到了布娃娃,反而不快乐了”。
体会只有诚实的人,才能生活的快乐。
2.积累目标:继续辨析近义字,能正确书写和组词语。
3.生字目标:认识本课9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独立识字。
学习重点1.初读感知点:
(1)、自读。轻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画出自然小节号。
(2)、正音。分自然小节指名读,注意听准字音。
(3)、反馈。同桌互读,检查生字读音。
(4)、检测。教师出示生字卡片,随机请学生准确读字。
2.细读感悟点:再读课文,感悟课文的含义。
1、自读。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像一想:课文主要写的谁?写了她的一件什么事?
2、交流。学生将自己读懂的内容在全班进行交流。教师根据学生情况,随时进行点拨、指导。
3、质疑:你有哪些不懂的问题?珍珍拿到了可爱的布娃娃,为什么反而不快乐?你喜欢她吗?为什么?
4、小组讨论,组长汇报。
5、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能力训练点:学习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1、出示词语卡片,进行开火车的游戏。
2、出示自学提示,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
自学提示:(1)读一读生字
(2)想一想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记住它们。
(3)和你的同桌说一说识字的方法。
3、学生自学,教师巡视指点。
4、学生汇报。
5、指导学生书写生字。
4.拓展延伸点:发散思维
1、学了课文,你喜欢珍珍吗?为什么?
2.打算做一个怎样的人?
板书设计可爱的娃娃
拿到了布娃娃不快乐
还回布娃娃找回了快乐
课后反思
人教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诚实的孩子》教学实录
师:这节课继续学习《诚实的孩子》。上节课,大家认熟了生字熟读了课文。现在,请同学们回答问题,第一个问题是:那个诚实的孩子叫什么名字?
生:(高声)列―宁―
师:为什么说列宁是个诚实的孩子呢?
生:(高声)列宁打碎了花瓶先不承认,后来自己承认了。
师:诚实的孩子好不好?
生:(高声)好―
师:同学们做不做诚实的形子?
生:(高声)做―
师:不诚实的孩子好不好呢?
生:(高声)不―好―
师:同学们做不做不诚实的孩子呢?
生:(高声)不―做―
师:对。同学们要做诚实的孩子,不做不诚实的孩子。那么,同学们以前做过不诚实的事吗?
生:(沉默)……
师:以前做了不诚实的事不要紧的,以后不做就可以了。但是,如果以前做了不诚实的事,现在又二说,那就是不诚实了。同学们刚二不是说,要做诚实的孩子吗?
甲生:(低声)我做过一次不诚实的事,上学期期末考试,我语二考了90分,数学考了92分,回头偷看王莹的……
师:为什么偷看呢?
甲生:(不语)……
师:说出来不要紧,当时怎么想的,现在就怎么说,只要如实地说,就是诚实的孩子。
甲生:(低声)考试前,你在班上说,为了我们班能夺红旗,每个人都要考高分,遇到不会做的题,可以向成绩好的同学看。考试时,你还把王莹调来和我同桌。遇到不会做的题,我就……
师:(沉默)……
乙生:(低声)我也做过一次不诚实的事,这学期,我交了学杂费180元。前天,检查组的叔叔问我交了多少,我说只交150元。因为来检查之前,你在班上说过,只能说交150元;谁说交了180元就要打嘴巴,我怕打,就……
师:(不语)……
丙生:(低声)我也做过一次不诚实的事……
丁生:(低声)我也做过一次不诚实的事……
(下课铃响)
篇6: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测试题
一、拼一拼,写一写:(10分)
shēnɡ bìnɡ mèi mei xué xiào wēn nuǎn yǒnɡ yuǎn
( )( )( )( )( )
shū bāo bānɡ zhù dú shū niú jiǎo cāo chǎnɡ
( )( )( )( )( )
二、想一想,填一填:(4分)
迫( )( )待助人( )( )
( )中( )炭( )手( )脚
三、拼一拼,连一连。(5分)
zhí 直 ténɡ 痛 zhòu 皱 zènɡ 郑 yù 欲
zhé 折 tònɡ 疼 shòu 受 zhènɡ 赠 yì 易
四、你能写出反义词吗?老师奖你一颗。(10分)
(美)——( )(饿)——( )(贫)——( )
( )——(笑)( )——(假)( )——(冷)
(单)——( )(危险)——( )
(终)——( )(困难)——( )
五、照样子,按要求完成:(12分)
例:云会(开会)木( )
王( )分( )
例:吗妈(妈妈)抬( )
苦( )机( )
六、我会组词。(4分)
期( ) 份( ) 晴( ) 容( )
旗( ) 粉( ) 清( ) 客( )
七、读一读,用“√”勾出画横线的字正确的读音:(6分)
1.你还(háihuán)有一本书没有还(háihuán)给我。
2.东东是个好(hàohǎo)学爱问的好(hàohǎo)孩子。
3.我们都(dūdōu)喜欢爬天都(dūdōu)峰。
八、读句子,在( )里加上标点符号。(4分)
1.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 )
2.你为什么不上学呢( )
3.我多想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啊( )
4.你住在哪里( )
九、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6分)
1.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可爱的`。
2.科利亚望着窗外高兴地笑了。
高兴地。
3.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给。
十、背一背,写一写:(10分)
1.儿( )( )( )不( )( ),
( )问( )从( )( )( )。
2.( )( )潭( )深( )( ),
( )( )汪伦( )( )( )。
十一、阅读下面短文。
菜园里
一连下了几天倾盆大雨,菜园里到处是水洼。园子里的蔬菜可遭殃了。
苦瓜公公愁眉苦脸地说:“唉!不要再下雨了。大雨把我们打得七零八落。下雨的日子真不好过。”翠绿的黄瓜也叹了口气说:“对呀!阳光灿烂的日子才是好日子呢!”辣椒抱怨地说:“你看,我红通通的脸被雨水一泡,不再鲜嫩可爱了!”话音刚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太阳公公,你快出来吧!”
1.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1分)
2.短文主要写了辣椒、和等几种蔬菜。(2分)
3.请用“”在短文中划出表示颜色的词。(2分)
4.读课文,把四字词补充完整。(4分)
( )零( )落异( )同( )
倾盆( )( )愁眉( )( )
篇7: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测试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二、两位粗心的羊妈妈把宝宝弄混了,请小朋友帮忙找一找。(10分)
三、看偏旁写字,比比谁写得多。超过三个就奖励星星。(12分)☆☆☆☆☆
四、选择合适的字,在括号中打“√”。(8分)
圆( ) 杨( ) 肢( ) 象( )
公 表 树 大
园( ) 扬( ) 枝( ) 像( )
睛( ) 洲( ) 住( ) 为( )
眼 亚 抓 保
晴( ) 州( ) 注( ) 卫( )
五、词语接龙。(10分)
六、填上合适的词。(9分)
一( )骆驼 一( )点心 一( ) 树叶
一( )床 一( )鸡蛋 一( )桌子
一首( ) 一双( ) 一件( )
七、照样子填字、组词。(6分)
闻了闻 荡来荡去 一个比一个好
了 来 去 一 比一
神气极了 吞吞吐吐 立刻欢呼起来
极了 支 吾 立刻
八、找出下面句子中意思相反的词。(4分)
1、这个门很窄,那个门很宽。( —— )
2、李丽画好了近处的房子、远处的'小山,就准备画树叶了。( —— )
3、对待客人要热情,不要冷淡。( —— )
4、画鸡蛋看起来简单,实际上却是一件比较复杂的事。( —— )
九、看好了再写也不迟。
读一读,写一写。
1、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可爱的:
2、科利亚望着窗外高兴地笑了。
高兴地:
篇8: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小学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试卷
一、拼一拼,写一写:(10分)
shēnɡ bìnɡ mèi mei xué xiào wēn nuǎn yǒnɡyuǎn
( ) ( ) ( ) ( )( )
shūbāo bānɡzhù dúshū niújiǎo cāo chǎnɡ ( )( )( )( ) ( )
二、想一想,填一填:(4分)
迫( )( )待 助人( )( ) ( )中( )炭 ( )手( )脚
三、你会打乒乓球吗?(10 分)
四、你能写出反义词吗?老师奖你一颗。 (10分)
(美)—— ( ) (饿)—— ( ) (贫)—— ( )
( )—— (笑) ( )—— (假 ) ( )—— ( 冷 )
(单)——( )( 危 险 )——( )
(终)——( )( 困 难 )—— ( )
五、照样子,按要求完成:(12 分)
例:云会( 开会 ) 木 ( )
王 ( ) 分 ( )
例:吗妈 ( 妈妈 ) 抬 ( )
苦 ( ) 机 ( )
六、读一读,连一连:(10分)
七、读一读,用“√”勾出画横线的字正确的读音:(6分)
1、你还( hái huán )有一本书没有还( háihuán )给我。
2、东东是个好( hàohǎo )学爱问的好( hàohǎo )孩子。
3、我们都( dūdōu )喜欢爬天都(dūdōu )峰。
八、读句子,在( )里加上标点符号。(4分)
1、李小青是我们班的学习委员( )
2、你为什么不上学呢( )
3、我多想有一枝马良的神笔啊( )
4、你住在哪里( )
九、照样子,把句子补充完整。(6分)
1、气球上画着一张可爱的小脸。
可爱的 。
2、科利亚望着窗外高兴地笑了。
高兴地 。
3、要给树上的小鸟画许多好吃的谷粒。
我要给 。
十、背一背,写一写:(10分)
1、儿( )( )( )不( )( ),
( )问( )从( )( )( )。
2、( )( )潭( )深( )( ),
( )( )汪伦( )( )( )。
十一、阅读下面短文。
菜园里
一连下了几天倾盆大雨,菜园里到处是水洼。园子里的蔬菜可遭殃了。
苦瓜公公愁眉苦脸地说:“唉!不要再下雨了。大雨把我们打得七零八落。下雨的日子真不好过。”翠绿的黄瓜也叹了口气说:“对呀!阳光灿烂的`日子才是好日子呢!”辣椒抱怨地说:“你看,我红通通的脸被雨水一泡,不再鲜嫩可爱了!”话音刚落,大家异口同声地说:“太阳公公,你快出来吧!”
1、这篇短文一共有( )个自然段。(1分)
2、短文主要写了辣椒、 和 等几种蔬菜。(2分)
3、请用“ ”在短文中划出表示颜色的词。(2分)
4、读课文,把四字词补充完整。(4分)
( )零( )落 异( )同( )
倾盆( )( ) 愁眉( )( )
十二、看图写话:先根据问题想一想,然后写一写。(9分)
1、图上画的是谁在哪里干什么?
2、可以用上句式“有的……有的……还有的……”
篇9: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第 六单元第1课时 总第59课时 备课人:赵海英
古诗二首
第一课时《十五从军征》
学习目标:
1.把握诗歌的感情基调,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2.能运用联想和想象,深入诗歌理解诗句含义,体会诗歌的艺术境界
3.理解战争给人民带来的灾难和不幸。
学习重点:目标1、2
学习难点:目标3及背诵、默写
学习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学习目标:
1.我国古典诗词源远流长,浩若繁星。在这笔丰厚的文学遗产中,反映战争的作品占有很重要的位置。其中有吟诵边塞风光的(如王维的《使至塞上》),有叙述边关战事的(如李贺的《雁门太守行》),有借以倾诉思乡之情的(如范仲淹的《渔家傲》,更有畅谈从军壮志抒发爱国之情的(如陆游的《十< xmlnamespace prefix =“st1”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office:smarttags” />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那么我们今天来看一看这两首诗歌又是从哪方面来反映战争的?
2.学习学习目标
二、交流资料
1.乐府诗:乐府,原是古代掌握音乐的官署,汉武帝时规模较大。后来将其演唱的诗歌称为乐府诗。
三、诵读诗歌,感知诗歌大意(第一次先学后教)
1.诵读
自学指导:①请同学们大声读诗歌,注意读准字音,读出节奏;②结合注释理解诗意。6分钟后检测
2.检查
(1)指名读诗
(2)理解诗意
诗歌大意:
《十五从军征》这首乐府诗描述的是一位少年从征65年后返回故里的情景。一位衣衫褴褛、鬓发全白、手拄拐杖的老人茫然地站在曾经是那么熟悉,而今却家破人亡的,绝望地望着东方……这首诗通过主人公的遭遇揭示了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四、讨论探究(第二次先学后教)
1.自学指导
(1)请同学有感情地读出自己所喜欢的诗句,及喜欢的理由。
(2)诗歌是怎样揭示出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的`?
(3)你是怎样看待战争的?
自学5分钟,然后小组讨论
2.小结
五、当堂训练
背诵默写
六、作业
1.完成本课配套练习
2.推荐阅读
王昌龄――从军行(一、二)
王翰――凉州词
板书:
十五从军征
兵役的残酷
无限的凄凉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不尽的悲哀
第 六单元第2课时 总第60课时 备课人:赵海英
古诗二首
第二课时《出塞》
学习目标:
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
2.进入诗歌描述的意境,体会诗人同情戍边将士、渴望和平的感情。
学习重点:目标1
学习难点:目标2及背诵、默写
学习方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学习学习目标
二、出示诗歌,读诗(第一次先学后教)
自学指导:自由读,边读边注解。
二、破题而入,简析背景,(第二次先学后教)1.读诗题
(1)告诉大家,诗题中的“塞”指什么?(关塞、边塞)
(2)从诗题中你知道这首诗应该是写什么内容的吗?(反映边塞生活和战事诗)
2.简单介绍边塞诗
在唐代,有一批诗人(如高适、岑参、王昌龄、王维、李益等)十分擅长描写边塞征战生活,后人称他们为“边塞诗人”,形成了所谓的“边塞诗派”,边塞诗是唐代这个诗歌大国的一束奇葩。在边塞诗中,有《出塞》《前出塞》《塞下曲》《塞上曲》等众多的边塞诗,我们今天学的王昌龄的《出塞》是众多边塞诗中的极品,被尊为唐代七绝的压卷之作。
3.简介当时的历史背景
我国在秦、汉时代便修筑长城防御匈奴入侵。匈汉的战争自秦起,至汉,至唐,一直没有间断,在阴山一带,匈奴据此而常常入侵中原。
4.看到边塞,你想到什么?
漠、烽烟、长城、黄沙……(自然环境艰苦)
三、注释读诗,品味意境,抒发情感(第三次先学后教)
1.自学指导
读诗,注意思考:
(1)自由读诗,注读,初步理解诗歌
(2)诗中有一个词,高度概括了当时,边塞戍边的事,你能找到这个词吗?(万里长征)
(3)为什么征人戍边叫万里长征呢?(边塞远;时间长)
(4)出边塞戍边的征人,为什么不见回家呢?
(5)面对着这样的征人的生活,你想说什么?
对征人:
对战争:
2.反馈,指导
3.整体再读全诗,体会诗之意境
四、阅读思考拓展升华
1.自学指导:
默读诗歌,思考:
你认为有李广将军在,战争就可以平息吗?就会有和平吗?
2.反馈,引导
五、当堂训练
背诵默写
六、作业
1.完成本课配套练习
2.写一篇读后感,可以谈对战争的看法,也可以写对征人生活同情,或者写一个调查匈汉战争的论文
板书设计:
出塞
十五从军征――封建兵役制度给劳动人民造成的苦难。
出塞――对战乱的痛恨和对良将的思慕
第 六单元第3课时 总第61课时 备课人:赵海英
小英雄雨来
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3.体会本课中描写景色的优美句子和丰富的词语。了解雨来为掩护革命干部和日寇英勇斗争的故事,学习雨来热爱祖国、勇敢机智的品质。
学习重点、难点:
1.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理解每部分的内容,并能说出每一部分的主要意思,给每一部分加上小标题。
课时安排:两课时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自学生字新词,掌握读音,理解词义。
2.结合课文内容,练习用较快的速度阅读。能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学习过程:
一、激发情感,理解课题,明确学习目标
1.亲情导语:抗日战争时期,晋察冀北部的芦花村有一个十二岁的小英雄。他被迫给敌人带路,却把鬼子带进了我们设计的地雷阵,炸得鬼子狼哭鬼嚎。以后,他和其他的孩子们一起站岗放哨,送鸡毛信,配合八路军与鬼子周旋……你们知道这位年仅十二岁的小英雄是谁吗?
2.放录音――配乐诗《小英雄啊,雨来!》
思考:此时此刻,你有什么想法?你还了解
小英雄雨来的其它事迹吗?
出示图片:小雨来与鬼子斗争的片断。
3.教师小结
< xmlnamespace prefix =“v” ns =“urn:schemas-microsoft-com:vml” />4.出示课题及学习目标:
(1)理解课题:小──指的是雨来的年龄小,是一个少年。英雄──指的是雨来的特点。雨来──课文中的主人公。课题表现出文章的中心──英雄 (2)学习学习目标
篇10: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阅读课文,了解内容,认识奴隶社会的黑暗和奴隶起义反抗的必然性。
2.学习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
3.了解剧本的特点。
4.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从斯巴达克和奴隶们的对话中,了解奴隶的悲惨命运。
2.体会奴隶社会的黑暗和奴隶起义的原因。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让我们先来看一段影片。(播放光盘:斗兽场里奴隶们相互角斗或是同野兽搏斗,供奴隶主娱乐。)
2.看了影片你们想说点什么?(学生自由发言)
3.看看电视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说的?(播放光盘)
4.简介背景,导入新课。(播放光盘)两千多年前,罗马是奴隶制社会。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的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死自己的奴隶而不犯罪。在罗马城里有斗兽场,所谓“斗兽场”是一种专供奴隶角斗手或野兽角斗的特种竞技场。奴隶主让奴隶带着脚镣做各种苦役,把壮最骁勇的挑出来做“角斗手”,放在斗兽场里强迫他们相互角斗或是同野兽搏斗,供奴隶主娱乐。这种角斗极其野蛮残酷,角斗结果“角斗手”全部死亡或留下最后一个人。
二、学生浏览课文,思考并回答电视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这篇课文和我们以前学的课文有什么不同?
1.学生读课文,并回答。
2.看看电视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说的?(播放光盘)
3.认识剧本的特点。 (剧本开头写时间、地点、人物、布景,括号里的小字介绍剧情变化和人物的动作、情感、说话语气,最后写幕落即剧演完了,幕布落下来。)
三、学生默读课文,思考并回答电视上老师提出的问题: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
1.学生自由回答。
2.听听电视上的小朋友是怎样回答的。(播放光盘)
(课文讲的是两千多年前发生在罗马城里斗兽场上的一件事。奴隶主强迫斯巴达克在斗兽场上与狮子搏斗后,又与十个奴隶角斗,供奴隶主娱乐。斯巴达克启发奴隶认识奴隶主的罪恶后,带领奴隶冲出角斗场,英勇起义,广大奴隶纷纷响应。时间是公元前73年春天的一个下午。地点是罗马城里,科里色姆斗兽场上。)
四、分角色朗读课文
1.对于这样一个剧本,你们想做些什么?(分角色朗读)
2.你们最想读剧本的那一部分?为什么?(学生自由回答)
3.对于不同角色的台词我们应该怎样读? (学生自由回答)
4.听听电视上的小朋友是怎样说的。(播放光盘)
5.分小组练读。
6.各小组比赛读。
五、思考并回答电视上老师提出的问题:斯巴达克为什么要带领奴隶们起义?
1.学生自由回答。
2.播放光盘。
3.师总结。(通过斗兽场上发生的故事,揭露了奴隶主贵族的罪恶和奴隶制社会的黑暗,歌颂了奴隶英雄斯巴达克的反抗精神。)
作业:
用这节课学习剧本的方法自学《半截蜡烛》。
篇11: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等理解“尝”“炙”等词语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今文的不同。
3、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对照译文读懂古文,初步感知古文和今文的不同。
教学难点:
感受关羽的英雄气概。
教学准备:
相应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出示课题
1、《三国演义》是我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相信我们班一定有不少同学读过这本书。那你们知道书中那个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的大英雄是谁吗?(板书:关羽)
2、今天,我们就来学一篇与“关羽”有关的文言文。不过这篇课文选自的不是《三国演义》而是晋代陈寿所写的《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史书。
板书课题:33、关羽刮骨疗毒(点名读、齐读)
3、过渡:古人云“读书百遍,其义自现。”就让我们先来认真地读读这篇文言文,注意借助注释或工具书将字音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且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二、初读古文,感知内容
1、生自由读文。
2、学习生字:镞、炙
3、交流多音字“为”、“中”、“创”的读音。
4、齐读课文。
(1)师范读。
(2)生齐读。
5、根据课文内容说说课题是什么意思吗?
说明
语言教学着重于读,文言文教学更基于此。不读就显不出语言的特点,就品尝不出文中的韵味,就难以理解出文中的意思。要反复读,多读,才能理其义,正所谓“读书百遍,其意自现”。本节课为了帮助学生读好古文,我采用了多种形式朗读,如:教师范读、领读,学生齐读、个别读等,且每一次读的要求各不相同。第一次读要求学生读准生字的音,第二次要求学生不仅读准生字的音,还要学会借助译文、工具书将多音字读正确。第三次在老师的范读下,指导学生读准停顿,读出节奏。通过反复诵读不仅帮助学生将古文读正确,读流利,有利于学生理解课文主要内容,同时还有助于学生积累词汇、句式,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古文打下基础。
三、再读课文,加深感悟
(一)学习第1、2句话。
1、试着用自己的话来说说关羽刮骨疗毒的原因。
2、理解:“尝”
3、抓住“贯其左臂”“骨常疼痛”“毒入于骨”感受关羽伤势的严重。
4、指导朗读医生说的话。
说明
在理解古文的过程中,由于学生还是初学古文,因此在理解时,应不求字字落实,而是指导学生对照译文注释自主学习,并努力让他们把自学到的知识展示出来,尽量让学生多思考、多发表看法,与此同时,教师只是作适时点拨,随机渗透一些文言常识及学习文言的一般方法。
(二)学习第3、4句话。
1、理解第3、4句话。
(1)“饮食相对”是什么意思?(了解古文中的句序颠倒。)
(2)理解“割炙引酒”的“引”。
2、再读句子,注意将句中的停顿读正确。
3、交流自己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1)抓住“便”体会关羽的毫不犹豫,毫无畏惧。
(2)抓住“言笑自若”体会关羽的英雄气概。
说明
古文是中华民族古代文学的精华之一,但由于文言文距今年代久远,古今词句的变异也很大,学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教学中,教师还有一个重要任务就是搭建一座桥梁,让学生走进作者的心灵世界,让他们和课文息息相通,从而真切地感受到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教学中,我引导学生根据古文内容,结合图片展开想像,说说自己仿佛听到什么,看到什么,随后又让学生扮一回充满英雄气概的蜀汉名将关羽,其目的是帮助学生融入课文,达到如见其人、如历其境的.境界。
4、交流关羽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5、简介关羽
四、小结全文
师:今天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第33课《关羽刮骨疗毒》。全文内容简短,语言精练。虽然只有85个字,却将事情的前因后果交代得十分清楚,写得也很传神,让我们仿佛看到了三国时期那位充满英雄气概的蜀汉名将关羽,是一篇值得我们反复诵读的好文章。
板书设计:
关羽刮骨疗毒
贯其左臂失镞有毒毒入于骨
令医劈之割炙引酒言笑自若
篇12:小学五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用自己喜欢的方式理解“斗兽场、奴隶、残杀、连滚带爬”等词语;进一步把握剧本的特点;对奴隶制社会及斯巴达克起义有所了解。
2、分角色朗读课文,从罗马贵族的残忍与斯巴达克的英雄气概两方面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3、感受奴隶们的悲惨命运,感悟斯巴达克勇武、富于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
教学重点:
分角色朗读课文,从罗马贵族的残忍与斯巴达克的英雄气概两方面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了解人物的内心的方法。
教学难点:
感受奴隶们的悲惨命运,感悟斯巴达克勇武、富于反抗精神的英雄形象。
教学准备:
老师:课件、上网了解故事背景和斯巴达克的有关内容
学生:预习课文、查找资料并了解斯巴达克
教学过程:
一、导入学习
1、介绍背景
师:两千多年前,罗马是奴隶制社会。罗马人征服别的国家,就把当地居民变成奴隶。奴隶被称为“会说话的工具”,他们是主人的财产和商品,没有任何权利,连子女也属于主人。奴隶不受法律的保护,奴隶主可以任意杀死自己的奴隶而不犯罪。
在罗马城里有斗兽场,(媒体出示图片)所谓“斗兽场”是一种专供奴隶角斗手或野兽角斗的特种竞技场。奴隶主让奴隶带着脚镣做各种苦役,把壮最骁勇的挑出来做“角斗手”,放在斗兽场里强迫他们相互角斗或是同野兽搏斗,供奴隶主娱乐。这种角斗极其野蛮残酷,角斗结果“角斗手”全部死亡或留下最后一个人。
说明
由于课文所写的故事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古罗马,距离学生非常遥远。因此,在学习课文前有必要将故事的背景向学生作一下介绍。这样既可以让学生对“奴隶”、“斗兽场”有所了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思想内容,认识奴隶起义的必然性,又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为下面的学习做铺垫。
2、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关于他们的故事。(媒体出示课题)
3、质疑。
二、整体感知
1、师:默读课文,一要把课文读正确,二要注意这是一个课本剧,边读边思考它的写作形式有哪些特点。
2、交流指导学生读准“栅栏”、“俘虏”的读音。
3、师小结:一般在开头说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布景等,然后写人物的对话。括号里是对人物动作、语气、神态的描写,在读时要联系起来阅读与思考,展开想象,揣摩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4、师:剧中主要写了哪两类人?(一类是斯巴达克和其他奴隶;还有一类是贵族,包括司令官、贵夫人和许多观看的贵族男女。)
板书:贵族斯巴达克
5、师:再轻声读课文,思考:这个课文剧主要写了什么事呢?
(媒体出示)贵族们在斗兽场看( ),还看( ),结果( )。
6、交流。
说明
学生之前也曾接触过独幕剧,通过初读,一是引导学生复习剧本的特点,从而指导这类课文的学习方法;二是帮助学生梳理剧本的脉络,了解故事的主要内容,为进一步学习做好准备。
三、研读课文
1、师:斯巴达克和贵族各给你留下什么印象?在文中找找句子读一读,品一品。
2、交流对斯巴达克的印象
(1)(媒体出示句子)
他们拿我们不当人,整天逼我们做苦工不算,还要叫我们互相残杀,给他们当把戏看。难道你们愿意跟我拼命,给他们看着好玩吗?
弟兄们,我们都是一样的人,是不是?
奴隶?不!罗马人不是我们的主人,是我们的仇人!
我们要报仇!要把他们杀死!弟兄们!一齐来反抗!
弟兄们!动手!
不愿做奴隶的人们!起来!
(2)师:斯巴达克说“拿我们不当人”,说这话时的神态是怎样的?(“咬着牙,狠狠地说”的)
(3)师:从他的语言、神态可以看出他的内心充满了对奴隶主的仇恨,对自己所处的奴隶地位的强烈不满。表达了他对奴隶主的刻骨的仇恨。
板书:反抗
勇武、富于反抗精神
通过品读体会斯巴达克对贵族的恨和勇于反抗的英雄气概。(指名感情朗读,男生读。)
3、交流对贵族的印象。
(1)师:斗兽场是什么地方?现在呢?说明什么?
抓住关键词句感受斗兽场是“兽”斗的地方,现在是人与人之间斗,必须有人死,贵族把奴隶当作动物。而且要他们拿武器,自相残杀,体会贵族的残忍。
(2)(媒体出示图片)引导学生看看贵族这些人的表情以及说的话,进一步体会贵族的残忍。
(3)师:奴隶的生命犹如一根草根,他们赤手空拳打狮子,用武器互相残杀,这惨不忍睹的一切在奴隶主贵族眼里,不过是“好看”而已。
板书:残忍
4、分角色读。(包括括号里的内容)
5、概括全文。
说明
这一板块引导学生把多种表达形式联系起来阅读和思考,展开想象,在大脑“屏幕”上演戏、看戏;同时,从人物的语言、神态、动作中了解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另外,适时地补充图片,能让学生更加深刻地感受到贵族的残忍。
四、复习巩固
1、再分角色读人物的对话。
2、(媒体出示句子)对于斯巴达克在起义中表现了英勇的斗争精神和卓越的军事才能,马克思称他是“古代无产阶级的真正代表”;列宁说:“斯巴达克是大约20xx年前一次奴隶起义中的一位最杰出的英雄。”
五、拓展作业
1 、抄写词语
奴隶铁栅栏绊倒锁链俘虏残杀报仇连滚带爬
2、找好朋友分角色排课本剧。
说明
通过因特网让学生进一步了解斯巴达克的故事,体现了课堂教学的延伸。
板书设计:
奴隶英雄
贵族斯巴达克
残忍反抗
勇武、富于反抗精神
篇13: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西师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21、西门豹 教学目标: 1、会认“娶、逼”等7个生字,会写“淹、官”等14个字,正确读写“管理、田地”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对话,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和心情。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西门豹是怎样勇于破除迷信、为民除害的,受到破除迷信、尊重科学的教育。 课前准备: 1、收集关于西门豹的资料。 2、投影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尝试读,整体感知 1、板题激趣:板书“西门豹”,谁知道这三个字怎样读?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请学生自由说。没听说过“西门豹”的人肯定会认为这是一种动物──豹子的种类。那么,西门豹是一个怎样的人呢?请同学们来读课文。 2、自由读文,把字音读准确,句子读通顺。这一课生字比较多,请同学们反复读一读。 3、我相信同学们一定能读得正确、流利,愿意试一试吗?谁想读哪段就读哪段。 4、默读,想一想这件事的起因、经过、结果是什么。试着连起来说几句话,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思考读,体会感悟 1、边读书边思考边批注。 A、批注读书感受、读书心得。教师引导学生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提示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 B、批注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和不懂的问题。 2、小组交流。 “邺在什么地方?西门豹姓什么?西门豹如何开凿十二条渠道?”等问题,由学生借助资料解决。 集中交流,梳理问题 (1)、提出本课应重点研究的问题及不明白的问题,全班讨论。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有: a.“面如土色、提心吊胆”等词语。(可由学生联系上下文,借助图理解,并随机引导学生有感情朗读相关句子) b.邺这个地方田地荒芜、人烟稀少的原因是什么? c.西门豹是怎样惩治巫婆和官绅的?他的办法妙在哪里? d.西门豹为什么“等了一会儿”“站了很久”“再等一会儿”? e.西门豹为什么不把官员也扔进漳河? (2)、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梳理,确定a、b为重点研究问题。 三、作业: 1、识字写字 (1)自学生字,交流识字方法。 (2)观察生字,交流写字经验。 怎样能既整齐又漂亮地写好这些生字,你有什么话要提醒大家或给大家介绍经验? 2、书写生字词,注意写字姿势的指导。 、 第 二 课 时 一、探究读,品味赏析 1、西门豹初到邺这个地方,看到田地荒芜,人烟稀少,面对这样的景象,他立即展开调查,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深入读文,概括归纳。 2、铺垫问题,加深理解:假如当初魏王派往邺的不是西门豹,而是其他官员,如果他们也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他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大胆想象。 3、西门豹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细细揣摩其语句,体会西门豹的巧妙用意。 引导学生说一说,再引导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学生再自评、互评。 例如“扔巫婆”一节,抓住“不行,这个姑娘不漂亮,河伯不会满意的。”“麻烦你去催一催吧。”“架起、投进”等词句揣摩、体会,练习有感情地朗读。 三、感情读,入情入境 1、自由选择朗读方式,自己读也行,找小伙伴分角色读也可以;读全文也行,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读也可以。 2、朗读展示。同学们读得非常认真,谁愿意选择部分段落读给大家听? 说说写写,拓展延伸 文中说,“这一天,漳河边上站满了老百姓。”设想一下,岸上的人们,有官绅、老百姓、老人、小孩等,他们看了事情的经过会说些什么呢?说一说,再写下来。 三、拓展活动 1、西门豹破除迷信、惩治坏人的方法很巧妙,你还能想出其他办法吗? 2、编演课本剧。 22、七颗钻石 教学目标: 1、学会11个生字(其中2个多音字钻,倒)及新词,认读5个字,能用“清澈”造句。 2、继续学习默读课文,了解七颗钻石的来历。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6、7自然段。 4、展开想象,感受小姑娘美好的心灵。 教学重点:了解小姑娘的水罐发生了哪些变化。 教学难点:体会小姑娘美好的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教具准备:词语、句子卡片,每人一张表格。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听过苏联卡泰耶夫写的童话故事《七色花》吗(有或没有)师说:“《七色花》讲的是珍妮用一朵神奇的七色花的花瓣实现自己和他人的愿望的事,表现了珍妮愿意为别人带来幸福和快乐的好品质。今天我们将认识一位和珍妮同样善良的小姑娘,我们一起来学习童话故事《七颗钻石》”。 板书:22、七颗钻石 二、初读课文,认读本课生字新词,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自由读课文,借助课后生字表,认读字表或查字典读准字音。 2、认读生字词,认读字词及句子。(课件出示) 水井干涸干枯干渴而死。 很久很久以前,地球上发生过一次大旱灾。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草木丛林都干枯了,许多人和动物也都干渴而死。 (学生读后老师说:“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故事就发生在这样的情况下,请同学们再读这句话感受当时的环境。”) 绊倒递给一瞬间水罐 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 接着一股清澈 这时,突然从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新鲜的水流。 3、再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把句子读通顺,读流利。 三、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1、默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默读后按提示说一说: (1)这篇课文写的是谁干什么,结果怎么样的一件事。 (2)这篇课文写的是:一个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变成金的涌出清水,射出七颗钻石升上天空的一件事。 2、小姑娘为生病的母亲找水,水罐为什么会发生变化呢?请你自由朗读课文三至六自然段想一想。 指导学生深入学习课文第三自然段。 (1)请一个同学读第三自然段,然后说说从中知道了什么。 (2)当小姑娘发现水罐里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时什么表现。(喜出望外想喝个够决定留给妈妈。) 说说“喜出望外”什么意思? 小姑娘为什么会喜出望外?读读课文中的句子,说说自己的.理解。(找了很多地方找不到,很累很辛苦) (3)你从中感受到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结合课文说说自己的理解。(有孝心) 板书:孝心 师小结:正是因为小姑娘有一颗纯洁的孝心,使空空的水罐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 (4)带着自己的感受有语气地朗读第三自然段。 3、小组学习四至六自然段。 (1)课件出示小组合作要求: *读一读四至六自然段; *说一说,在什么情况下水罐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从中体会出小姑娘是一个怎样的人? (2)小组汇报学习收获. 四、回归课文整体,深入理解课文内容。 1、有感情朗读全文,思考:水罐为什么会一次次发生变化。 全班合作填表,了解水罐变化原因。(见教参47页) 2、启发学生围绕课题《七颗钻石》深入质疑,感受小姑娘美好心灵与七颗钻石的关系。 3、课文写小姑娘找水,为什么课题叫《七颗钻石》? (1)感受小姑娘用爱心找水,给母亲,过路人,动物喝水,自己却连一滴水也没有喝,从而体会到文章借七颗钻石变成灿烂的大熊星座象征小姑娘美好心灵的闪光,板书:爱心美好心灵。 (2)展开想像:如果你是那为小姑娘,当找不到水,碰到小狗干渴,遇到路人讨水喝,会怎么说,怎么做。自选感受最深的情景谈体会或分角色演一演。 (3)有感情地朗读描写七颗钻石的那两个自然段,试着背诵。 五、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课文6、7自然段 六、板书设计: 孝心 七颗钻石 美好心灵 爱心 第 二 课 时 一、检查背诵 1、4个人一组在小组内背诵,由组长负责把背诵成绩填入朗读检测本上。 2、选几名(好、中、差)同学在全班背诵。 二、指导生字的记忆和书写 (一)、学习生字 1、出示卡片:“绊”“递”指名读字音 2、出示在黑板上进行比较“绊” ―“半” ,“递”―“弟”的读音。得出结论“绊” ―“半” ,“递”―“弟”的读音,同声旁相同,是同声旁的形声字。 3、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组“钻、枯、咽、接”,最后得出结论“钻、枯、咽、接”是近声旁的形声字 (二)、多音字练习 (1)、她累得倒(dǎo,dào)在草地上睡着了。 (2)、小姑娘把水倒(dǎo,dào)在水里。 (3)、七颗钻(zuàn,zuān)石。 指导“股”和“澈”的书写。 股:右半部的上边第二笔是“└”不是“]”。 澈:右半部是反文“攵”而是折文“濉保中间的月第二笔是“丨”。 三、造句练习,用“清澈”造句 方法:1、找出“清澈”一词在文中的句子:“水罐里射出七颗闪闪发光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一股清澈,新鲜的水流。” 2、联系语境理解“清澈”指的是水流清而透明。 3、引导学生想一想哪些内容可以用“清澈”(泉水、小溪、小河、湖水、海水、眼睛……) 4、用不同的方式表达。 举例:(1)、我家门前小溪里的水很清澈。 (2)、小鱼在清澈的小河里游来游去。 归纳为:(1)、可以表达为“清澈的……” (2)、也可以表达为“……清澈” 五、作业 1、写生字 2、独立造句:干渴 23、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运用喜欢的识字方法,会认“莫”、“汪”、“乘”、“踏”、“深”5个生字,会认、会写“董”、“雁”、“君”、“赠”、“伦”、“潭”6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在理解诗句的基础上,感受古诗语言的凝练、音韵的和谐、情感的丰富。背诵课文。 3、培养学生对诗的感悟、想象及交流意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古诗的喜爱,增加积累。 教学重点:诵读古诗,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 教学准备:教师:音乐、挂图学生:收集高适、李白的有关资料,收集描写离别的诗词。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 一 课 时 一、欣赏古诗,整体感悟 1、配乐配画朗读两首诗,整体感悟,激发学习兴趣。 2、出示课文题目(根据学生自愿,选择先学哪一首诗),交流对作者的了解情况,教师适时补充。 二、初读古诗篇14: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积累词语,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有感情地朗读,学习本文选材典型,主题深刻的写作特点。
3、学习本文倒叙的叙事方法,采用总分总结构,前后照应。
4、教育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学习本文倒叙的方法和选取典型材料。
教学用具:投影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积累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内容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理解“启蒙”的意思。
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
1、自由读文,思考:这是一篇回忆启蒙老师的文章,看看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件事?
2、同学交流
3、指名汇报
课文记叙三件事,〈1〉老师组织学生举行抗日讲演比赛
〈2〉作文写字课受到老师申斥
〈3〉翻译官上的日语课特别宽容。
4、全文共分成三段。
三、再读课文,划出生字词,不理解的查工具书
1、生字lún féng rěn nüè jǔ
沦陷冯老师残忍虐杀规矩
jiè chì kuì mǒu xiá gǎng
惩戒申斥羞愧某些遐想岗位
2、理解:沦陷:(领土)被敌人占领。
虐杀:人而致死
惩戒:通过处罚来警戒。
申斥:斥责
遐想:悠远地思考或想象。
3、分段读文,体会文中流露出的对老师的感情。
四、作业:⑴熟练朗读课文
⑵思考书后问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关键语句
2、改写文章最后一句
3、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教学重点:
1、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理解关键语句
教学过程:
一、板书课题
二、学习课文
第一段:1、齐读
2、圈出课文表达“我”对老师感情的词语。
(板书:感激、思念)
3、倒叙开头
第二段是课文的重点内容。
1、作者共回忆了几件事?试用小标题概括
板书:讲演比赛(3-5)
受到申斥(6-7)
2、指三人分读(3-8)
〈1〉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每件事中写“我”心理活动的句子。
〈2〉谈谈自己的理解
①“那时我还小”——————“从心里感到敬佩”
②“我感到羞愧”——————“编造出来的”
③“我心里还是服气的”———“很不用心”
④“从这种宽严之问”————“某些道理”。
重点理解句中:A“宽严”之问指什么?
(从学习祖国语言文字和学习日语两个角度谈)
B小学声会领悟到哪些道理?
(热爱祖国,仇恨敌人)
〈3〉学生质疑
3、指名读第三段,谈谈讲了什么?
(学堂的名字,位置,环境)
4、总结:这部分是课文重点,作者围绕对老师感激思念之情,选取三件典型的事例,有说服力。
第三段:
1、指名读
2、出示最后一句
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为什么我们播下的种子不会在自己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呢?
⑴理解句子意思
⑵改写为不用问号的句子,句子意思不能变。
三、总结全文,学生质疑
全文采用总分总的结构,并选取典型事例表达主题值得我们学习。
四、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五、课外练习
读了课文,你可能会想到自己一些经历,试写下来。〈〈我的老师〉〉
板书设计
难忘的启蒙
感思讲演比赛
激念热爱祖国
受到申斥(严)
仇恨敌人
翻译官宽容(宽)
篇15: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中心思想。学习启蒙老师的`爱国品质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深入理解课文重点句子的含义。感悟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理解启蒙老师的优秀品质和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
教学难点:
感悟作者对启蒙老师崇敬、感激和怀念的思想感情。
教学构想:
以学生自学为主,对于一些难懂得字、词,教师要适当讲解,讲解有关的历史背景,帮助学生理解本文。在读、悟的过程中,可以通过圈圈、画画、做旁注等形式,记下自己的学习心得。
教具准备:
投影仪
教学时间:
1课时
学生学习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回忆你的启蒙老师,谈谈他们给你留下的印象。
2、本文作者写下了怎样的回忆,是为了表达什么?
二、自学本文:
1、思考:
(1)“我”为什么难忘启蒙老师?
(2)本文哪几段是写回忆往事?回忆了小学启蒙老师的哪几件事情?
(3)这些事情表现了启蒙老师的哪些品质?
(4)从这种宽严之间我们这些小学生也领悟到了老师们没有明说的道理。
A、“宽严之间”指什么?(老师对各门课的要求很严,但对日语课特别宽松)
B、从“宽严之间”领悟到什么道理?(对日本侵略者不能屈服,要记住自己是中国人)
2、讲解:
(1)1942年,沦陷时期
(2)学校所处的位置。
3、读文章的最后一段句子,再把它改成不用问号的句子,句子的意思不变。
4、既然我的老师们播下的种子在他们学生的身上开花结果了,我们播下的种子也一定会在自己的学生身上开花结果的。
三、联系自己,谈谈启蒙老师的几件事情。
1、请同学们谈谈。要求:有条理、有中心、重点突出、语句通顺连贯。
2、把这些写下来,并认真修改
3、教师巡视指导
4、同学之间可互相交流欣赏。
作业设计:
把你的感想写出来,好吗?
板书设计:
17、难忘的启蒙
组织抗日演讲爱国之心
沦陷时期启蒙老师严格要求学生
抵制日语课严谨治学
篇16: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胚、岂、痴、婴、窘”5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基本读懂课文,感悟作者童年时求知若渴、寻根究底和大胆想象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作者童年的发现。
教学难点:
文中较难理解的几个句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过什么发现?将你的发现说给你的同桌听。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本文作者的发现吧!
二、初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
1、自由读全文。
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地方多读几遍;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思考:童年时“我”发现了什么?
(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
2、交流
三、细读理解课文内容
(方法一)
1、按照课文的不同内容给文章分段。
第一段(1、2自然段)主要讲了“我”在九岁时发现了达尔文有关胚胎发育的规律。然而这一发现却给“我”带来了惩罚。
第二段(3—13自然段)“我”在睡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问过老师后仍没有找到答案,“我”便自己观察,思考发现了人类进化的规律。
第三段(14—19自然段)四年后,在生物课上当老师讲到人的起源时,“我”想到了自己的发现便笑出了声。老师认为“我”的笑不怀好意,便把“我”轰出了教室。
2、细读课文,体会课文的内容。
“我”是怎样发现胚胎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分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句子读一读,并谈自己的体会。
(a)“我”是在做梦中发现自己总在飞翔,并且发现其他同学也具有“飞行”的天赋,于是便产生了好奇,想解决这个奇妙的问题。
(b)我们一起找到老师,请他给我们解答。
(c)老师并没有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案,便激发了“我”的想象力,渴望弄明白人究竟是怎么来的。
(d)“我”想得是那样痴迷,以至于亲自抓来鱼,仔细观察,想从鱼身上发现人应具有的某些特征。
(e)“我”经过思考、推算,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答案。
3、从“我”的发现过程中,看出作者是个怎样的孩子?(他善于观察,喜欢问为什么,并有着执著的精神。)
(方法二)
顺着学生交流的结果,追问:作者是怎样发现胚胎的发育规律的?又是怎样找到答案的?
小组学习,将找到的内容读一读。
学生交流。
从作者的发现过程中,你觉得他是怎样的孩子?(根据回答板书)
4、课文最后说:“我明白了—世界上重大的发明与发现,有时还面临着受到驱逐和迫害的风险。”试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师简介有关史料
布鲁诺热情地宣传新天文学说,被教会视为异端,教会将他押到了罗马的宗教法庭,在监禁的七年中他受到了残酷的毒刑,最后被押至罗马百花广场的火刑柱下被活活烧死。布鲁诺为了他的发现,为坚持真理而献出了生命。
四、通过学习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
在日常的生活中要养成缌观察的习惯,遇到问题要敢于动脑思考,最为重要的是有坚持不懈的勤奋钻研的精神。
板书设计:
过程
童年的发现 —— 胚胎发育的规律!
费奥多罗夫 求知若渴
好问善思
大胆想象
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教案(锦集16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