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卄卄大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案,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希望您能喜欢!
- 目录
篇1: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20xx年部编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推荐一部动画片教案
课题口语交际课型语文园地?授课
时间1课时?
教学
目标1.能把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说清楚。
2.能注意说话的速度,让别人听清楚讲的内容。
3.能认真听,了解别人讲的主要内容。
教学
重点讲述的情节要吸引人,讲述的语气要适当,让别人听清楚。
教学
难点用自己的话把情节讲清楚,语速适当。
教学
素材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设计意图
导入
(?)分钟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动画片吗?哪部动画片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和大家交流一下吧。
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导入学习,激发学生兴趣,激起他们的探究欲望。
新课
教学
(??)分钟二、讲述训练(出示课件2)
1.教师指导:我们首先要选择自己印象最深的情节来讲,这样讲起来才有话可说。其次,讲述的语速要适中,语速不能太快,也不能太慢,要根据情节调整自己的语速,如,遇到紧张的情节,可以讲快些,把大家带入紧张的氛围;遇到轻松的情节,语速要舒缓。
讲述的时候,要使用普通话,尽量让别人听清楚。
2.教师引导学生交流,推荐自己喜欢的动画片(出示课件3)
示例:生1:我向大家推荐动画片《大头儿子小头爸爸》这部动画片中有许多生活中的小事,从这些小事中,我们可以学到更多知识。比如,在动画片中,小头儿子没有向爸爸妈妈交代自己的去向,结果把爸爸妈妈急坏了。所以,我们出门的时候,一定要向爸爸妈妈说清楚。
生2:我向大家推荐《熊出没》,熊大和熊二为了保护森林同光头强做斗争,尤其是光头强举手投降的动作,有意思极了。(出示课件4)
每位同学讲述以后,师要加以点评。(出示课件5)
点评示例:这位同学口齿伶俐,语言清晰,语速适中,讲得很好,我想大家肯定都听清楚了。
第二位同学讲述的内容重点突出,语言清晰,很好。
?教师指导有效地带动学生启发他们积极思考,积极交流,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及拓展延伸
(??)分钟四、本课小结
同学们,今天大家在讲述动画片时,把动画片的内容讲得非常清楚,大家都能听明白,更有的同学讲述的情节引人入胜,给人留下了良好的印象。
板书设计推荐一部动画片
名字人物情节感受
课堂作业新设计
1.向别人推荐动画片时,先要说出这部动画片的( ),然后在找中介绍里面的( )或( )。
2.向爸爸妈妈或同学讲述你喜欢的动画片的一个故事片段。
3.别人讲述时,我们应该怎么做?( )
A.专门挑他的毛病。
B.可以趁机休息一会儿,开开小差。
C.认真倾听,了解别人的想法。
答案:
1.名字人物 情节(故事片段)
2.略。
3.C
教学反思
1.本次口语交际各个环节设计巧妙、合理,尤其是导入环节,很好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使他们快速地进入情境中。
2.孩子们对动画片非常感兴趣,他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讲起来绘声绘色,引人入胜,可以说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口语交际课。
篇2: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第八单元教学计划
29、《数星星的`孩子》
第 一课时
范庄学校 主备人:杨荣芬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29、《数星星的孩子》
第二 课时
范庄学校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30、《爱迪生救妈妈》
第一课时
范庄学校 主备人: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30、《爱迪生救妈妈》
第二课时
范庄学校 主备人:杨荣芬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31、《恐龙的灭绝》
第一课时
范庄学校 主备人:杨荣芬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31、《恐龙的灭绝》
第二课时
范庄学校 主备人:杨荣芬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32、《阿德的梦》
第一课时
范庄学校 主备人:杨荣芬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 语文园地八-我的发现 》
第一课www.wenku1.com/news/55CE9DC646E84471.html时
范庄学校 主备人:杨荣芬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日积月累》
第二课时
范庄学校 主备人:杨荣芬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 口语交际 》
第三课时
范庄学校 主备人:杨荣芬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展示台 》
第二课时
范庄学校 主备人:杨荣芬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篇3: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生字。
2.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通过阅读诗句,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美丽风景和湖边的美妙音乐。
4.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二、教学重点:
1 学会课后田字格中的6个生字,会认双横线中的7个生字。
2 会用普通话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三、教学难点:
通过阅读诗句,想象课文所描绘的美丽风景和湖边的美妙音乐,训练学生的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四、教学准备:
CAI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一起到湖边去浏览了一番,大家还记得我们去湖边看到了什么?
生:我看到了湖水很绿、很亮、很圆。(2-3名学生发言)师相机板书:亮、绿
师:(出示课件)是啊,湖水亮得像面镜子,绿如翡翠,这里的景色美吗?(美)是啊,这里的风景最美,谁能来读读第一行?
指名2--3名学生读,然后齐读。师板书:景美
过渡:这里不仅有最美的风景还有好听的音乐,大家想不想听?那我们赶快出发吧!
(二)学习诗歌9--16行。
1、请看大屏幕,出示自学提示:
(1)请大家自由地读读诗歌9--16行,边读边想在湖边你听到哪些声音?请把它们作上记号。
(2)读后请把你听到的声音与同桌学一学,说一说。
2、学生自主学习,师巡视辅导。
3、班级交流:
①在湖边你听到什么声音?请把你听到的声音读出来。
②生答,(先说后读出相应的句子)师相机板书贴图
③过渡:这里的声音真多,这里有蟋蟀弹琴,小鸟唱歌,啄木鸟敲木鱼,青蛙打着不鼓,你最会学哪种声音呢?谁来学一学?
生1:我最会学青蛙的声音,呱呱呱,咯咯咯(出示课件)
生2:我学小鸟的声音:叽叽喳喳,布谷布谷、咕咕咕
(师出示相应的课件让学生欣赏)
师:你们听小鸟的声音真好听,就像是给我们唱歌一样,
生3:我学啄木鸟敲木鱼的声音:嘟嘟嘟
(出示啄木鸟捉虫的视频让学生欣赏)
生4:我学蟋蟀的声音。
师:蟋蟀弹琴,它真的是抱着琴在弹吗?哦,原来是它的两只翅膀摩擦发出的声音,就像琴声一样,十分悦耳!(出示蟋蟀打斗的视频)
4、过渡:湖边真热闹啊!这里蟋蟀弹琴,这里小鸟唱歌,这里啄木鸟敲着木鱼,这里青蛙打着小鼓,听听这段音乐,你觉得这声音好听吗?(课件出示声音)
生:声音很美妙!师板书:美妙
师:这里的声音真美,那谁来读读这一句:(多么好听的音乐)
指名读。
师:琴声、歌声、敲打声奏响了一首动听的交响乐,现在让咱们一起去奏响这首曲子吧!
课件出示9--16行,生齐读。
师:你们读得这么带劲,让我都忍不住想加入你们一起读这一部分,行吗?咱们看大屏幕合作着读读吧!我读有字体的地方,你们读空白的地方。
师生合作读。
师:现在咱们换一种方式:男女生合作读。
(三)学习诗歌17--20行。
1、看着这优美的风景,听着这美妙的音乐,你们想干些什么?我和你们有一样的想法,这里的景色吸引了我,吸引了你,也吸引来了一群小朋友,自己读读诗歌17--20行,看看小朋友们在干什么?
2、“一面……一面……”其实和我们平时说的哪个词最像?
3、你能用它说一句话吗?
4、齐读。(假日里,我们坐在湖边一面吃着野果一面听着这美妙的音乐,真是一种享受呀!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读这句吧!(课件显示17--20行)
(四)总结全文,配乐诵读。
1、在湖边走完了这圈,我和你们一样都深深地陶醉在这美丽的画卷、美妙的音乐声中了,我们想情不自禁地说这里的风景最美!让我们合着音乐再来美美的感受一番吧!(配乐)
2、生齐读。
(五)指导背诵全文。
1、这么美的诗歌,想把它背诵下来吗?请大家再读诗歌,试着背诵下来吧!会背后与同桌相互背一背。
2、学生试背。
3、指名背。
4、齐背。
(六)字词乐园。
1、大家的表现真不错!现在老师想考考大家,让得上节课我们学过的词语吗?请看大屏幕,请大家自由地小声地读一读。
2、指名读,齐读。
3、出示生字:纹、琴、追
指名读,指导识记生字。
4、学生写生字。
六、教学结束:
作业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一起到湖边观赏了湖的美景,欣赏了美妙的音乐,大自然是一幅美丽的画卷,请大家下课后做一做这作业,可以任选一题试做!
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篇4: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一、教材分析
本单元课文是以走近科技世界为主题编排的,生动的文字,精美的插图,可谓图文并茂,篇篇文章引人入胜;茫茫的夜空,璀璨的群星,那个数星星的孩子能否数的清?移居到月球,旅游在星空,这难道仅仅是阿德的梦。几面镜子聚拢微弱的烛光,昏暗的房间,顷刻变得明亮!不可一世的恐龙巨大而凶猛这庞然大物,缘何今日无影无踪?一个个奇特的大问号,吸引着孩子们,也等待着我们和学生一起去朗读课文,感悟语言,探索发现。
二、教学目标
1、认识本单元47个生字,会写43个字。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并分角色读课文。
3、学习张衡从小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好品质。
4、在朗读中感悟,并注音积累词句。
5、领会爱迪生的聪明可爱,有多动脑筋,多动手,善于发现的意识。
6、有对恐龙的灭绝等自然现象进行科学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7、有科学幻想意识。
三、重点,难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在朗读中感悟积累词句。
4、多动脑,动手,善于观察思考。
四、课时安排
数星星的孩子2课时
爱迪生救妈妈2课时
恐龙的灭绝2课时
阿德的梦1课时教案
篇5:二年级语文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字和一个多音字“燕”,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
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到朗读课文。
3、能讲述“鹬蚌相争”的故事。
4、了解这个成语故事的内容,懂得“互不相让,只能让别人得
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认识11个生字,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了解故事内容,并懂得成语背后的.含义。
教学准备:
1、生字词语卡片。
2、鹬蚌的图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090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通过课外阅读你一定又知道了许多成语故事,知道了哪些呢?能讲给大家听听吗?学生自主汇报积累的成语故事。
2、大家知道的可真不少!这节课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新的成语故
事《鹬蚌相争》,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认识“鹬、蚌”两个字。教师出示图片,介绍鹬
和蚌。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自由读文,画出不认识的字。
2、学生在小组内轮流读课文,并交流识字方法。
3、教师检查识字情况,抽读生字卡片,正音。
4、出示带有生字的词语开火车。
摆脱赵国燕国罢兵懒洋洋劝说夹住
鹬蚌相争毫不示弱鱼翁占便宜
5、找出带有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6、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7、指名朗读课文,评一评,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
三、学习会写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同桌说词,看谁说的多。
3、学生识记生字,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怎样写这些字
才好看呢?
4、说说你的发现。
5、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范写。
6、学生练写,教师个别指导。
7、书写评价。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第二课时091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出示带生字的句子读一读。
二、听故事,了解课文内容
1、听故事,故事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
2、自由读课文,看看通过读你又有什么收获。
3、提出你心中的疑问,全班交流。
三、朗读感悟
1、学习课文3、4、5自然段。
(1)自由朗读这一部分。
(2)出示插图:学生观察,用自己的话说图意。
(3)找一找,课文的哪一自然段写了这副图的情景呢?指名读一
读。
(4)找出第三自然段中的动词,画上“―”。
(5)出示小黑板:
河滩上有一只蚌,它舒服地了蚌壳……结果把鹬的
长嘴()了。
(6)哪一个词写出了蚌收拢蚌壳速度非常迅速呢?你能用
“连忙”说一句话吗?
(7)指导朗读。
(8)学生自由读4、5自然段,想想该用什么样的语气的读呢?
(9)同桌间互相朗读,读后全班汇报朗读,分男女比赛读课文。
(10)鹬蚌相争谁输谁赢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五自然段。
从这一段中你知道了什么?
从哪一个词可以看出鱼翁十分轻松的抓住它们俩呢?
(毫不费力)
分组讨论:鱼翁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鹬蚌它们听后又
会说些什么呢?
全班反馈。
(11)齐读课文3、4、5自然段。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个故事发生的起因、经过、结果。
3、分组说说故事。
4、指名说故事。
5、学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收获呢?
6、学生自由发言,教师讲解。
7、学习课文1、2、7、8自然段。
8、默读这一部分,从这里你知道了什么?指名反馈。
四、拓展
你现在明白了“鹬蚌相争,鱼翁得利”的意思了吧。学生自由回答。
从这个故事中你受到了什么启发呢?
齐读课文。
作业:
1、读课文。
2、把故事讲给家里人听。
板书设计:
30鱼翁和魔鬼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自主积累词语。
2、朗读课文。
3、能讲述故事,从而认识到鱼翁是个有勇气、有智慧的人。
教学重难点:
1、认识9个字和一个多音字,会写8个字。
2、在朗读中体会鱼翁是个有智慧、有勇气的人。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鱼翁和魔鬼的图片。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092
,语文A版二年级下册第八单元教案
一、激趣导入
1、出示鱼翁和魔鬼的图片,学生对比,认识到魔鬼的凶狠、可怕,鱼翁在魔鬼面前显得十分弱小。
2、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童话故事:鱼翁和魔鬼。他们之间会发生一件什么故事呢?我们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识字
1、自由读课文,画出不认识的字,想办法解决。
2、同桌互读课文,相互检查读书认字情况。
3、班级开火车认读生字,读准字音。
4、同桌互相认读词语。
5、反馈:同桌一起读词语,看谁是学习的好伙伴。
6、读一读带有生字的句子。
7、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学习生字
1、出示会写字,读一读。
2、选字组词或说话。
3、你用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字呢?学生自由说。
4、教师指导范写。
5、学生练写,教师巡视。
6、书写评价。
作业:
1、读课文。
2、写字。
第二课时093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听写词语。
二、流利的朗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内容。
2、自由朗读课文,提出不理解的词语。
篇6: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八单元教案
教学目标
1.辅导学生认识11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2.指导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盘古开天辟地并用身体孕育万物的神勇和伟大。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谈话:佳佳是和我们同龄的小朋友,他平时特别爱提问题,比如天上为什么会有星星?地上为什么会有河流?有一天,她问奶奶,我们生活的地球是从哪来的?奶奶就给她讲了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神话故事,佳佳都听得人迷了,你们想知道是什么故事吗?
2、出示课题:开天辟地。
二、初读课文,自主识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在课文中圈出本课生字,对照课后的生字表,把生字读准确)
2、小组合作学习,纠正读音。(读一读生字所在的词语或句子,并悄悄告诉同桌小伙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些生字。)
3、交流识字方法,认读生字。
教师范读,边听边画出“开天辟地”的句子。
4、指导学生从整体理解“开天辟地”的过程。
(1)故事中,天地最早什么样?(板书:大鸡蛋躺巨人)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出示挂图或播放,帮助学生理解。板书:开天辟地顶天立地)
5、读最后一自然段,发挥想像力,感悟神话的创作过程。
(1)奶奶最后告诉我们什么?一起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2)发挥你的想像力,说一说盘古还创造了宇宙中的哪些事物?
四、小结拓展
故事中,宇宙是因为盘古开天辟地而诞生的,你相信这种说法吗?你还想通过什么办法知道些什么呢?让我们都为揭开宇宙的奥秘而努力探索吧!
板书设计:
30开天辟地
第二课时
一、谈话引入
上节课我们读了《开天辟地》这个神话故事,了解了古代人民想像的盘古开天辟地、创造宇宙的过程,还认识了许多生字娃娃,这一节我们接着学习课文。
二、巩固识字
1、同桌小伙伴互相认读课后生字。
2、认读生字卡片,试着给生字组词。
三、朗读感悟
1、再读课文,说说盘古是一个怎样的人?你想对他说些什么?(引导学生理解盘古的勇敢、献身精神。)
2、从中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盘古勇敢、很伟大,愿意牺牲自己,造福人类?找出有关句子多读几次。
3、怎样读才能体现出盘古的勇敢和你对他的敬佩?自己先试一试,然后小组互读互评。(重点指导学生朗读二、三自然段,适当评价。)
四、讲述故事
1、看图或板书讲《开天辟地》这个故事。试着给同桌小伙伴讲一讲,哪一部分讲不好,还可以再看看书后再讲。
2、各小组推选出代表,开展“故事大王”比赛。
五、指导写字
1、观察生字的结构特点和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两个独体字,两个左右结构的字,四个上下结构的字。)
2、指导书写。
(1)指导“丈”:强调撇捺要舒展开,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止”,描红,练习。
(2)指导“抓”:强调左窄右宽的特点,引导学生观察“停”,描红,练习。
(3)指导“突”:强调上下呼应、结构匀称等注意事项;引导学生观察“盘”、“蛋”,描红,练习。
六、拓展延伸
1、你还听过或看过其他的神话故事吗?讲给同学们听。
2、把你搜集到宇宙诞生的其他资料讲给小伙伴听。
教学反思:
1、本课以孩子们常见的听长辈讲故事的方式导入,容易引起孩子们的兴趣。
2、重视自主学习,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阅读了解课文内容。
3、做到从课内向课外延伸,让学生从生活中主动学习,主动了解传统文化。
4、不足之处,应该让孩子了解神话是人们以前无法解释宇宙形成的'原理,自己想出的一些合理解释,并不事实上如此。
S版二年级上册案例设计《爱斯基摩人》
教学目标:
认识课文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及以下几个词语:传来、响起、信号、夏天、战利品。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爱斯基摩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教学重点:
认读13个生字,会写8个字;
在朗读中了解爱斯基摩人独特的生活方式。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1、出示与爱斯基摩人相关的图片,让学生看。
2、教师做相关介绍。
2、板书课题:爱斯基摩人
3、齐读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1、自由读课文,标一标课文的自然段。
2、小组学习
(1)学习任务:
①用喜欢的符号标出生字,读准字音。
②画出带有生字的句子逐句读一读,在把这段连起来读正确、读流利。 ③用好办法记住生字的字形,并给他们找朋友。
(2)合作方式:
①组长组织大家围绕上述学习任务学习、交流。
②明确分工,各尽其责,人人做好当小老师的准备。
(3)教师巡视,了解学情
三、学生汇报交流,教师点拨指导。
1、各组轮流上台,人人当小老师,指导其他小朋友学习课文的一段
(1)在汇报交流过程中,同组的组员之间、台上的小老师与台下的小朋友之间可以相互补充。
(2)教师点拨
①引导读准字音
②鼓励用自己喜欢的有效的方法识字。
③指导学生学会评价。
2、教师巡视指导。
四、朗读全文,巩固生字
1、同桌练读,各组练读。
2、巩固生字
(1)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读。
(2)给身子找朋友
五、指导写字
1、出示要书写的生字,学生练习拼读。
2、分析识记生字的字形。
3、教师范写,学生书空。
4、学生描红,再试写
5、对照范字评一评。
6、生练习书写。
六、布置作业
1、抄写生字词。
2、朗读课文。
第二课时
一、复习
1、听写生字。
2、朗读课文
二、学习课文,理解内容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学生接力赛朗读,每人读一句。
2、说说每句告诉我们什么。
3、爱斯基摩人生活在什么地方?那里环境怎样?
4、教师介绍“极昼”、“极夜”
5、比较读读两个句子有什么不同?
太阳挂在低平线上,整天放射着光芒。
太阳低低的挂在地平线上,整天放射着柔和的光芒。
(1)学生先读。
(2)找找这两句不同在有什么地方?
(3)学生自由说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说说看,从第二自然段中你读明白了什么?
3、指名回答。
4、他们住在什么地方?
5、讨论:爱斯基摩人的冰屋是怎样起到保暖防寒的?
6、出门的时候,他们又怎样抵挡严寒的?指导读好“总要”、“厚厚”等词语。
7、齐读第二自然段。
(三)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第三自然段,并想想:这段告诉我们什么?
2、结合图片认识爱斯基摩人的重要交通工具。
3、齐读本段。
三、总结全文。
1、有感情的读全文。
2、爱斯基摩人的生活有趣吗?说说你的想法。
3、互相交流从课外书或互连网查找有关爱斯基摩人的趣事。
四、布置作业
把爱斯基摩人的情况介绍给家人听。
板书设计:
爱斯基摩人
居住环境: 温度低,夏天(极昼),冬天(极夜)
1、住冰屋
2、穿厚厚的衣服、鞋子、戴厚厚的帽子
生活习惯 : 3、打猎捕鱼为主
4、狗拉雪橇是重要交通工具
教学反思:
整节课师生之间的互动得到了充分的表现,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充分的飞扬,自主意识更是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S版二年级上册案例设计《看望生病的伙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教材的情境图,结合日常生活实际,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同生病住院的小伙伴进行口语交流,培养学生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际的能力。
2.口语交际时要认真听别人讲话,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3.采用多种互动的形式,鼓励学生大胆与人交际,逐步实现多向互动,引导学生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渗透关心他人,讲文明讲礼貌的教育。
教学重难点:
创设生活化的口语交际情境,让学生互动交流,培养学生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步骤:
一、图画导入,创设口语交际的情境:
1.出示挂图(教材中的情境图――只有小熊在场景中):
请同学们认真看图,图上画了什么?你们看一看,小熊怎么啦?
(学生根据图意说出“小熊感冒了,发高烧,住进了医院。”之类的话)
2.在情境图中粘贴上小鹿:
小鹿知道好朋友小熊生病了,他会怎么样呢?
3.请同学们想一想:小鹿去看望小熊的时候,会说些什么呢?
二、在交际情境中,师生互动交际:
同学们说得不错!下面我们就来演一演,应该怎样看望病人。(板书:看望病人)
1.假如,老师是小鹿,谁来扮演小熊,请大家看看,老师这样看望病人,行不行?
2.师生共同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师生戴上头饰分角色表演,边演边说)
3.学生评议:(1)请大家说一说,老师这样看望病人,行不行?
(2)我们看望病人时应该怎么说呢?
(让学生明白:在看望病人时一般先要有礼貌地打招呼,再询问对方病情怎样,接着说说养病时应注意什么,最后可以送上礼品,说说安慰或祝福之类的话。)
三、小组练说,人人参与交际,在双向互动中锻炼口语交际能力:
1.同桌同学互练:
那么就请同学们俩人一组,一人扮演小鹿,一人扮演小熊,演一演,说一说。
待会儿,老师请表演得好的同学上台演一演,好吗?
2.全班学生俩人一组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3.哪些同学愿意上台表演给大家看看?(让几组同学戴上头饰上台分角色表演)
其他同学看看,他们表演得怎么样?(学生表演时,教师在学生旁边引导,学生有困难时,给予引导和帮助。)
4.学生评议:评议时注意引导学生先说别人的优点,再说不足,引导学生把话说得清楚、规范。
四、让学生根据交际情境,进一步练习口语交际,实现多向互动:
小兔、小猴也知道小熊住院了,也去看望它。它们会怎么说,怎么做呢?
1.下面,我们请几位同学来演一演。先请两位同学分别扮演小兔、小熊,待会儿再请两位同学扮演小猴、小熊,比一比,看谁演得最好?好吗?
2.学生分角色进行口语交际活动:(分别请两组学生表演)
(1)第一组:小兔和小熊交际。
(2)第二组:小猴和小熊交际。
3.学生评议:对四人进行评议,指出表演者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建议。
五、扩展延伸,在需要帮助时实现双向互动:
假如,小鹿、小兔、小猴二个好朋友,一起去看望小熊,应该怎么说?
1.现在,假如老师是小熊,谁愿意扮演我的好朋友――小鹿、小兔、小猴,来医院看望我呢?
2.师生间口语交际练习:(设计一个医院病房的场景,师生戴上头饰,学生拿上实物表演)
(教师一定要注意引导,顾及到上台来的每个孩子,给他们说话的机会。学生间相互帮助,使课堂成为多向互动的“场”。)
六、结束语: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看望病人,大家都是关心别人的好孩子!
谢谢小朋友!
S版二年级上册案例设计《能说会道――看望病人》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课本中的插图)教师导入:同学们,我们的好朋友小熊生病了,医生要他住院治疗,你们看,小鹿、小白兔和小猴正拿着礼物到医院去看望他呢!作为小熊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去看望小熊)
2、看望小熊时,你最想对他说什么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能说会道”――看望病人。
二、阅读内容,明确要求
1、阅读课文内容,看看图画。
2、提出本次口语交际训练的要求:说话时要注意礼貌用语,态度要亲切,自然大方,语气要真诚。
三、引导说话,提高能力
1、想一想你准备带什么礼物去看望小熊,想对小熊说什么,小熊又会怎样说?
2、在四人小组内说一说,互相评一评,看谁说得最好。
3、同桌分角色演说,(一人演小熊,一人演探望者)
4、推选代表分角色表演,看谁的动作、表情配合得最好。(为了调动学生的兴趣,课前最好能准备一些简单的头饰,教师及时鼓励有创意、有个性的表演。)
教学反思:
1.在设计上能够注意到利用孩子们善于模仿的天性,各个环节准备的比较好。
2.要求比较明确,便于操作。
3.如果把这个和写话结合起来,可能效果更好。
S版二年级上册案例设计《语文百花园八》
教学目标:
1.了解上中下结构的字和书写规律。
2.读句子,体会句子的好处。
3.朗读并背诵诗歌,让学生获得初步的感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今天,老师带大家到语文百花园八走一走,那里有一道道难关,只要你有开启智慧的钥匙,就能打开它们。你们愿意和老师一起去闯关吗?
二、“闯过写字关”第一题,我会写
1、出示“带、壳、常、茶”四个汉字,指导观察。
师:写好汉字,不但要多写,还要会用眼睛观察,会用心思考,请看这四个汉字,在结构上有哪些共同的特点?在书写时中间部分与上下两部分怎样搭配?
2、了解上中下结构的字的一般书写特点。(中间部分与上下部分相呼应,一般是托住上部分,覆盖下部分,使汉字看起来结构紧凑。)
3、教师示范写“带”,引导学生描红,书写。
4、依照例子,练习写“壳、常、茶”。
三、“闯想像关”――第二题,读一读,想一想
1、自由地、反复地朗读句子,看谁能有所发现。
2、指导理解句子。
(1)同学们,这些句子真有意思啊!一边读一边想,看看你们能发现什么?
(2)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情景,想像句子的意思。(如,想像成熟的石榴长裂了,露出一排排整齐饱满的颗粒,多像一个可爱的娃娃裂嘴笑着,多可爱,多愉快呀)。
3、引导学生体会句子的情感。
你感觉到作者喜欢那饱满的石榴、流动的小溪、飘舞的雪花和欢唱的小鸟吗?你喜欢它们吗?带上你的喜爱之情读一读吧。
四、“闯背诵积累关”――第三题,背一背
1、出示挂图,了解诗人。
这是我国唐代诗人写的一首诗。
2、朗读古诗,借助拼音把古诗读正确、读流利。
3、一边读一边想,想想古诗的意思。把你读懂的与伙伴交流一下。
4、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查查字典或向老师、同学请教。
5、诵读古诗,把古诗背下来。
五、“闯阅读关”――第四题,读一读
1、有个成语叫“南辕北辙”,意思是说,心里想往南走,车子却往北走,行动和目的刚好相反,这个成语是怎么来的呢,这里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故事,读了以后你就明白了。
2、自由读文申成语故事,不认识的字请教老师或小伙伴。
3、小组互读故事,互相纠正读音。
4、你明白了南辕北辙的意思吗?跟你的小伙伴说一说。
5、读了这则寓言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跟同桌说一说。
教学反思:
1、以闯关的竞赛形式,提高了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
2、在解决问题时能做到让孩子们先自己解决问题,再在此基础上合作探究,能贯彻新课标的自主学习的要求。
篇7: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试卷
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试卷
一、看拼音写汉字。(10分)
tánɡ jīnɡ jiē sǎ jǐnɡ
池 已() 迎() ()水 水()
pò tài chōnɡ zhēn tuō
()坏 ()度 ()足 ()贵 拜()
二、给括号里的字注音。(10分)
(墨) 汁 (痕)迹 (标)准 (骏)马 英(雄)
(陶醉) 发(泄) 解(释) 施(展)
三、多音字注音组词。(10分)
() () ()
空{ 干{ 兴{
() () ()
() ()
行{ 重{
() ()
四、把句子补充完整。(10分)
玉不琢,________ ; 人不学,________ 。
功到 ________,________
天下无难事,________ 。
________,需要十分积累。
五、照样子写词语。(10分)
AABB 条条线线、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
ABB 红彤彤、________ 、________ 。
六、用“观察,举世闻名”各造一个句子。(10分)
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举世闻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七、比一比,再组词。(10分)
克() 专() 踊() 脑() 跨()
刻() 钻() 涌() 恼() 挎()
八、把下面的词语连成句子,再加上标点。(10分)
1、为什么 跳动 会 壶盖 呢
2、我们 观察 从小 学会 思考 要 和
3、科学家 英国的 是 瓦特
九、填空。(10分)
1.《奔马图》的'作者是________,我们要学习他________的品质。
2.《不动笔墨不读书》一文,讲的是________读书的故事。我们也要学习他________的精神。
十、作文。我学……(10分)
篇8: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二年级上册语文第八单元
第八单元复习资料
1、看拼音写汉字。
w?i shēn bǎo w?i yùn d?n yǔ zh?u jī qì jì shù
jūn jiàn chōn shài shuǐ chí piāo fú zāi hài diàn qì
hǎi àn bō w?n d?n kǒu d
yuán xīn zhōu w?i shuǐ bēi
zhù yì bì xū n?n lì pi
mi? huǒ xiāo mi? k? fú
zǐ sūn zhí shù 括n chǎn ch
n?n y? n?n mín kē jì f
hēi y? yán qún hán kōn m
yǔ hán yuán y?u l? yuán
ào yǐn y?u xì kē xu?
w?n jiàn shì jiàn zhù fán
ān yán shì qín lì shǐ
lì k? huà shí nián dài
ū chǎn chǎn shēn ji? yú
ǎn zhī wēn nuǎn fú ch?n
ǔ jiàn yǔ zh?u fēi chuán
2、形近字组词
?织( )技( )价( )历( )直( ) 帜( )枝( )介( )厂( )植( ) 心( )飘( )住( )牢( )围( ) 必( )漂( )往( )件( )伟( ) 景( )按( )器(
影( )岸( )哭(
化( )刻( )员(
华( )克( )圆(
3、多音字组词
?
4、加偏旁组成字,再组词。
于( )( )亢( ) (
见( )( )中( )(
火( )( )同( )(
文( )( )景( )(
主( )( )牛( )(
力( )( )火( )(
古( )( )戈( )(
方( )( )支( )(
)航( )舰( )倒( )到( ) 云( )( 也( )( 到( )( 韦( )( 页( )( 七( )( )直( )( 只( )( )运( )远( )厂( )广( ) 由( ) 西( ) 员( ) 不( ) 票( ) 小( ) 斗( ) 西(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填空
( )羿射日 精卫( )海 嫦娥( )月 女娲( )天 人造( )星 航空( )舰 宇( )飞船 ( )载火箭 淹( )庄稼 ( )人注目 ( )学技术 百花( )开 瓜果( )香 十分( )壮 各 ( )各( ) 金光( )( ) 秀丽( )奇 四海为( ) ( )影( )踪 ( )流不息 迫不( )待 叫( )连天 自( )自( ) ( )毁房屋 一只只( )一座座( )一条条( )
一片片( )一把把( )一块块( )
一棵棵( )一朵朵( )一本本( )一双双( )
6、造句?活-(快活)-鱼儿在水里快活地游来游去。
??容-( )-
??读-( )-
??路-( )-
7、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女( ) 钅( )
口( ) 艹(
)??礻( ) 纟( )
8、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我会( )。太阳一晒,我就变成( )。升到天空,我又变成
( )( )极小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 )( )。有时候我穿着( )( )( ),有时候我穿着
( )( )( ), ( )( )和( )( )我又把
( )( )披在身上,人们管我叫“( )”。
2.平常我在池子里( )( ),在小溪里( )( ),在
( )( )里( )( ),在海洋里( )( )、( )( ),
( ) ( )( )。
3.我在空中( )( )着,碰到( )( ),就变成
( )( ) 落下来。人们就管我叫“( )”。有时候我变成
( )( )( )( )下来,人们就管我叫“( ) ( )”。到了冬天,我变成( )( )( )( )下来,人们又管我叫“( )”。
4、有时候我很( ),有时候我很( )。我做过许多好事,灌溉( ),发动( ),帮助人们( )。我也做过许多坏事,淹没庄稼,冲毁房屋,给人们带来( )。人们想出种种办法管住我,让我光做好事,不做坏事。
⑴这段文是围绕哪一句写的,用“ ”在文中画出来。
⑵文中的“好事”指的是: “坏事”指的是: ⑶写出文中的两对反义词。
( )DDD( ) ( )DDD( )
⑷最后一句话中的“光”可以换成( )。
5.银杏树又叫 树,又叫 。它是 年前的'树种。
6.大熊猫爱吃 ,它的祖先专以食 为生。
7.中华鲟是一种古 ,有一亿多年的 ,它生活在 里,样子 ,目前,中华鲟已成为稀有 了。
8.银杏树、大熊猫、中华鲟,科学家把它们叫做“ ”。我们要保护它们。
9.袁隆平爷爷的贡献最 ,他培育出了杂交水稻 ,大大提高了水稻 。有了先进的 ,农业的变化 !
篇9: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词语
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词语汇总
《数星星的孩子》
撒种、播撒、玉米、碧玉盘、玉器、仰头、景仰、仰望、傻乎乎、傻头傻脑、傻瓜、距离、间距、组长、组员、组织、一清二楚、楚楚动人、衡量、平衡、汉朝、汉族
《爱迪生救妈妈》
迪斯尼、爱迪生、启迪、检查、检验、检录处、性质、性别、记性、索性、阑尾、炎症、发炎、炎炎烈日、
一溜烟、排斥、斥责、屈服、委屈、能屈能伸、课堂、亮堂堂、堂堂正正、恍然大悟、领悟、顿悟
《恐龙的`灭绝》
恐龙、恐怕、争先恐后、人类、类别、类似、庞然大物、庞大、避开、躲避、耐心、耐烦、吃苦耐劳、
耐人寻味、枯萎、萎缩、死亡、灭亡、亡命天涯、哺乳、哺育、乳品、偷天换日、忙里偷闲、孵化、孵小鸡、
谜语、猜谜、未解之谜、或者、或许、记者、读者、老者、学者、书籍、籍贯
《阿德的梦》
道德、品德、德育、手段、段落、婆婆、屏幕、屏障、屏风、好喽、型号、新型、脸型、污染、油污、销售、
营销、预习、预报、预防、订单、订正、装订、系鞋带、系红领巾、呜呜叫
语文园地八
愉快、愉悦、榆树、描写、描红、轻描淡写、瞄准、地址、住址、脚趾、帐篷、蚊帐、记账、算账、斗篷
【多音字】
系 ì 系鞋带 系红领巾
xì 关系 联系
似 sì 类似 相似 红叶似火
shì 似的
斗 dǒu 北斗星 漏斗 星斗 斗篷
du 战斗 斗争 斗志
篇10: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教案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教学重、难点:
通过观察画面,展开合理想象,理解诗意,体会亲近大自然的愉快。
教学准备:
挂图、录音机、投影。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4个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初步感受大自然的美好。
二、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一、揭题设疑,激发兴趣。
小朋友,夏天到了,池塘里荷花开了,大大的荷叶碧绿碧绿的,多可爱呀!今天我们来学习《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板书课题,读题。)谁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范读课文。
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3、出示生字:戏、穿、伞、柄、眨、游、蝈
指名说一说,你在读书前已经认识了哪些字?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本课词语,学生自由读,四个人小组读。
5、把句子读给同桌听。
6、检查,分节指名读。提醒注意“凌、柄”是后鼻音,“穿、眨”是翘舌音,“伞”是平舌音。
7、指名读全文。
8、读了课文,你知道了什么?
教师板书: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
9、再读课文,要求:不指着读,不出声音,边读边想,不懂的地方做上记号。
10、学生提出不明白的地方。
三、指导生字。
1、带拼音读。
2、去拼音齐读。
3、找朋友游戏
游戏
4、说一说你用什么方法记住了这些字?
5、学生描红。
6、教师范写指导,学生练习写字。
四、作业设计:
1、朗读课文,以及田字格中的生字。
2、抄写生字,各组词一个。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通过对课文的朗读感悟,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向往,体会亲近自然的愉快。
二、教具准备:教学课件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出示词语,指名领读。要求:领读的.读准了就跟着读,读得不准就举起手帮助他纠正。
2、夏天到了,“我”真想变成什么呢?
二、指导精读,体会课文内涵
1、第一节。
(1)指名读,谁来了?出示挂图,夏天小姐姐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看图说话)她热情地问“我”什么?
过渡:“我”想变点儿什么呢?
(2)指导朗读第一节。
2、第二节。
(1)学生自读,“我”想变成什么呢?
(2)男生读前半句,“透明的雨滴”是什么样子的,“雨滴”落
在“一片绿叶”上是什么样子的。
(3)女生读后半句,“小鱼”在“清凌凌的小河”里游动是什么样子。
(4)边看图边想象:雨滴“睡”在绿叶上,小鱼“游”到小河里,它们心里会怎么想?“我们”看到这些景象,心里会怎么想?
(5)指导朗读第二节。
3、第三节。
(1)学生自读。
(2)小组讨论:为什么“我”又想变成“一只蝴蝶”“一只蝈蝈”?(可运用学习第二节的方法来充分展开想象)
(3)指导朗读第三节。
4.第四、五小节。
(1)指导读第四节。
启发学生根据自己的亲身体验,一边读一边回忆夏天天空的景象。出示夏夜的画面,突出“眨眼的星星”和“弯弯的新月”。
“我”为什么想到“变”成星星和月亮呢?联系第二、三小节反复诵读,引导学生体会“我”的感受:想把自己变成身边可爱的事物(雨滴、小鱼、蝴蝶、蝈蝈),面对宁静的夜空,产生遐想,心里充满了新奇、美好的向往。
过渡:当“我看见小小的荷塘”时,最终为什么“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呢”?
(2)自读第五节。
大屏幕放映出池塘里荷叶的画面。
说说画面上荷叶的样子以及自己的感受。(理解“一柄大伞”“静静地……举着”。)
为什么把“荷叶”比作“一柄大伞”?让学生结合自己的体验说说池塘里荷叶的可爱。
“我”“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就是因为荷叶样子的可爱吗?(让学生在诵读的基础上,分组讨论,在交流中深化认识,体会荷叶不仅美丽,还能给小鱼、雨点带来快乐。)
(3)有感情地朗读第四、五节。
三、配乐齐读课文。
四、作业设计。
1、夏天来了,你想变成什么呢?你也来做一个小诗人,学着课文写
3、一写,还可以配上图。找描写夏天的诗读一读。
五、板书设计:
22、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
雨滴小鱼蝴蝶蝈蝈星星新月
(大自然的向往)
篇11:二年级下册语文第八单元备课教案
[教学目标]
1.会写7个生字,会认8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激发学生观察大自然的兴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难点]
理清文章思路,能从下雨的场景中感受到大自然的活泼生趣。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图片导入,激发兴趣
1.(课件出示图片)看看下雨之后,大自然中的情景。
2.板书课题:下大雨。
3.下大雨后,作者看到了哪些情景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
二、初读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划分课文自然段。
2.边读边勾画出生字词,每个生字词多读几遍。
3.同桌之间相互指读。教师检查认读情况。
三、认读生字词。
1.教师出示重点生字词学生认读。
屋w顶dn烟yn积j水shu倒dào吊diào龟u甲ji哈h昂án着zhe脑no袋dài东dn倒do西x歪wi七q零lín八b落lu
2.指名读生字词。
3.分组读。
4.观察字形,交流识字方法。
四、指导书写
1.出示“会写生字”,请学生认读。
2.学生说说怎样写好生字,应注意哪些问题。
3.教师重点指导:屋、烟、龟。
屋:半包围结构,加一加“尸+至=屋”,注意中间一点不要掉。
烟:火+因=烟。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导入新课
1.指名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想一想:下大雨有哪些有趣的场景出现?
二、重点学习,深入感悟1.指名分段朗诵课文。
(1)“我”在哪里看到下大雨的场景?
(2)下大雨时,“我”是怎样做的?
2.教师指导学生读课文,找到答案。
(出示图片)下大雨时,屋顶上的雨是怎样的?
(重点理解“砸”,说明力气很大,雨点很大进而说明雨下得很大。)
3.下大雨还有哪些场景?
(荷花缸里的荷叶紫薇花上的大黑峰麻雀小乌龟)
4.交流讨论。
你喜欢下雨天吗?在下雨天你会看到什么?在下雨天你会做哪些事呢?小组交流讨论。
三、升华情感
1.发挥你的想象:“我”还会看到哪些场景?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大自然还有哪些有趣的现象?请你收集一下。
[教学板书]
下大雨屋顶小水滴
荷叶
紫薇花
大黑峰
麻雀
小乌龟听雨
看雨
篇12:三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案
单元教材简析
本单元有4篇课文。其中《掌声》《一次成功的实验》《给予树》为精读课文,《好汉查理》为略读课文。课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一个“爱”字贯穿全组课文,课文的字里行间处处洋溢着人间真情。本单元的各个环节的教学都体现了爱的专题,都是从儿童的经验世界出发,让学生能实实在在感受到这种感情。例如:导语告诉学生:爱就在我们身边,每个人都都能献出自己的爱;所选课文都是发生在儿童之间的爱的故事;口语交际也是通过夸奖身边的同学来表达爱。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体现整合的教学思想,围绕专题组织教学活动。各篇课文简介如下:
29《掌声课文写的是残疾女孩英子内心很自卑,一个偶然的机会让她不得不面对全班同学的目光。想不到的是,同学们给了她鼓励的掌声。掌声从此改变了英子的生活态度,她变成了一个活泼开朗的人,开始“微笑着面对生活”。课文通过英子的变化表现了同学之间的鼓励和关爱。
30《一次成功的实验》课文讲的是一位教育家在一所小学让三个小学生做“逃生”游戏。这个实验已经做过多次都没有成功,而这一次却获得成功。实验说明了合作才能成功,也赞扬有了危险先为别人着想的高尚品质。教育家的实验是对学生品行的考查,三个小学生尤其是小女孩,经受住了考验。课文的对话朴实、简洁,意味深长,最能表现人物品质。从小女孩对同伴和教育家说的话中,可以看出她临危不乱,处事果断,先人后己。
31《给予树课文写的是在圣诞节到来之前,小女儿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了一个素不相识的需要帮助的女孩。课文赞扬了金吉娅的爱心和她的善良品质。
32 《好汉查理》这篇略读课文写的是自称好汉的调皮孩子查理,在帮助一个残疾女孩的同时,也得到女孩的理解和尊重,在两个人的互相友好、互相帮助中,查理也改变了自身弱点的故事。
单元总体目标
一、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自主预习认识23个字,会写38个字,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减少错别字,培养学生的识字能力。会正确读写49个词语。学生能够主动积累ABB形式的词以及“不假思索、兴高采烈、沉默不语、如愿以偿、彬彬有礼、恋恋不舍、风餐露宿”等成语,养成良好的积累意识。学生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词典)等方式理解词语。
2.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本组课文。《掌声》一课要读出人物情绪的变化,《一次成功的经验》中人物的对话也应读出不同的语气。
3.指导学生读懂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理解重点语句的含义,知道人与人之间都需要关心、鼓励,懂得主动地关心、鼓励别人。学生能够通过人物外在的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内在的心情和精神品质。
4、逐步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和合作的能力。如搜集圣诞节卡片、阅读有关合作的小故事。夸夸身边的同学。让学生能够多从同学身上发现优点,真心实意地赞扬同学。
5、背诵《三字经》,了解成语,让学生感受传统文化,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和有趣,继承传统美德。
二、教学重点:
1、通过整理时间顺序、记叙文的三要素等方法,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主要内容。
2、通过结合生活实际、联系上下文、查字典(词典)理解词语和句子的含义,并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三、教学难点:
1、利用多种识字方法减少错别字,培养识字能力。
2、通过人物外在的语言、动作感受人物内在的心情和精神品质。
四、推荐书目:《爱的教育》《三字经》
单元教学建议
1.整体构思:
学习单元导语,了解这个单元有哪几篇课文,围绕什么主题,写了哪些内容。能初步概括每一篇课文的大意。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读书感受。这四篇课文均来自学生的生活。在教学中我们就可以充分利用生活中的资源。如每课教学设计的课前体验。布置学生观察身边残疾人的生活都有哪些不便,搜集反映残疾人自强不息的相关资料《张海迪的故事》;准备实验用的瓶子、小石块;了解圣诞节,准备卡片。
2.具体建议:
可以采用“课前体验──课中阅读──课后拓展”,以一篇带多篇,拓展阅读面。具体安排如下:
(1)渲染气氛,导入课题。教师可以从快乐的氛围导入新课,如游戏、歌曲等。
(2)初读课文,自主质疑。四篇课文均以记事为主,都可以采用以下模式。让同学们根据阅读提示,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快速阅读课文。要求读出问题来,在自己体会最深和感觉还有问题的地方做上记号。接着请学生根据课文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简单问题立刻互相解决,遇到稍难的问题可保留。让学生说一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帮助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
(3)细读课文,深入体会。
《掌声》一课,老师可以抓住两次“掌声”,让同学们思考:“同学们的第一次掌声和第二次掌声有什么不同?”《一次成功的试验》可以引导学生抓一些关键词语来深化学生理解。例如,“顺利”、“不假思索”两个词。《给予树》一课课文的最后一句话是难点。“这个圣诞节,她不但送给我们棒棒糖,还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以及一个陌生女孩如愿以偿的笑脸。”这句话的表达方式是把“实物”和“精神品质”联系在一起,显得新颖而别致。在体会句子含义时,教师可以提问:“妈妈为什么说金吉娅送给我们善良、仁爱、同情和体贴呢?”引导学生认识到妈妈通过这件事看到了女儿身上的可贵品质。《好汉查理》这篇课文,教师要鼓励学生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自读自悟,读懂课文。边读边思考,查理发生了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谈谈自己读后的感受,谈一些真实的看法,如怎样看待“坏”孩子等。这也是为本单元的口语交际做一个铺垫。
(4)感悟体验,注重朗读。《掌声》表现的情绪有起伏,教师要指导学生读出这些变化。关键是通过反复朗读,让学生进入情境中,领悟到人物的喜怒哀乐。比如,课文的前半部分语调要低沉缓慢一些,后半部分要活泼跳跃一点,这些都是由课文描写的氛围变化决定的。朗读指导要穿插在对课文的理解中,可以提示学生,你觉得这里应该用什么语气来读?为什么?例如,朗读“她和同学们一起游戏说笑,甚至在一次联欢会上,还让同学教她跳舞”这句话时,可以先联系英子的来信让学生讨论:英子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这是因为英子从同学们的掌声中感受到了爱,并从这种爱中获得了动力,鼓起了生活的勇气,她很珍惜同学们的掌声。因此,这里要读出欢快的语气。
(5)课后拓展形式多样,如:说说生活中你见到残疾人有哪些不方便;你是怎样帮助残疾人的;找一找通过合作、团结取得成功的小故事;谈谈自己读文之后的感受等等。
(6)整体回归,拓展延伸。结合语文园地进行,可选内容如下:
A、基础大会战:字词大比拼、成语擂台赛等等
B、说说已经会背哪些《三字经》。
C、本单元学习中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D、小练笔:自由练笔,与本单元学习有关即可。
3、教学中可采用的方法:
(1)设身处地地换位思考是理解人物的好方法。本组课文中人物都是随着情节的展开有变化,所以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理解人物的心理,可以创设情境,换位思考。
(2)注重同学之间的交流。从课后思考题的设置,我们就可以发现,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我们要引导孩子互相交流自己的所思所想。正所谓“你有一种思想,我有一种思想,互相交流后,我们都拥有两种思想。”为今后的学习中能更好地合作、探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3)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本组是上册书的最后一个单元,往往在最后的一个单元,总要让学生运用一些阅读的方法更独立地进行阅读思考。课后的要求也很简单,以交流和讨论为主。
(4)习作:自由习作。建议要写新鲜的,不要重复过去的内容。
4、教学中应该关注的几方面内容:
(1)朗读与默读并重。默读的训练始终是我们关注的重要能力之一。
默读的训练要有耐心,不可能一步到位。我默读了几遍课文,知道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或做了一个怎样的实验?大家应该关注这样的表述——默读了几遍。是说明学生的无声语言与思维要想同步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是要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练习的。在中年级,不应该特别强调默读的速度,倘若过于重视速度,会造成孩子走马观花、不求甚解的阅读习惯,反而得不偿失。
(2)概括文章主要内容的能力要——巧借文本个性
在教材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课文是很有特点的,即所谓的“文本个性”。只是教师如若缺乏对文本的钻研,那就会熟视无睹,会错失训练的时机。
方法一:摘句串联法:我们要依据教材自身的特点就引导学生发现构段规律,并借以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从而轻松地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生学会用“摘句串文”的方式,很轻松就能理清了文脉。
方法二:以问促思法:这种方法应该是老师们最经常使用的常态方法。对于写人、记事等文章都比较适用,根据学生的回答整理出文章的思路。
(3)理解词句的训练:
中年级最为重要的理解方法就是——联系(或联系上文,或联系下文或联系语境)但总归是要在学生的思维里建立联前想后的能力,准确把握词义的能力。三年级的阅读教学应该十分关注低中年级的衔接,应该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那么,如何能提高学生的理解力?如何理解词语?如何理解段落?如何整体把握?这些都是提高理解力所必须跨越的障碍。需要我们进行逐项的训练。
(4)段的训练:阅读教学中加强,习作练笔要跟进。
(5)习作:三年级的学生习作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口头语言与书面语言的转换问题。由于词汇、句式、表达感受、布局谋篇等的积淀所限,孩子的表达应该是在写好一个习作片段。学生要把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得以准确地表达,须经历观察形成表象,展开思维、产生联系,提取词汇,运用句型,形成内部语言等复杂的心理活动过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所以,在阅读教学中,中年级应该发掘和利用教材资源,将读与写紧密地结合起来,对于提高学生书面语言的运用意义非凡。
二年级语文第八单元教案(共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