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时间:2022-12-06 06:20:31 作者:白日梦蓝 教学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白日梦蓝”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4篇第五单元教学计划,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五单元(观察物体)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三个部分内容:从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轴对称、镜面对称。这些内容都是学习空间与图形知识的必要基础,对于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都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在编排上,教材是按照知识引入——概念教学——知识应用的顺序逐步展开的,体现了知识的形成过程。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能辨认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2、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3、学生通过观察、操作,初步认识镜面对称现象。

4、通过以上活动,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学会欣赏数学美。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能辩认不同位置的简单物体的形状;认识轴对称和镜面对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单元教学课时:

大约4课时。

篇2: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了探索新课程理念和课程体制两个层面完成同步变革的方法,使本组语文老师在新课程改革中不断顺应教学需要,提高自身素质和教学水平,高一语文备课组将同心协力,团结合作,共建高一语文学科,切实提高学生的文学和人文素养。

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的首要任务,为此,我们首先将加强自身的理论学习,深化体会新课程理念。其次,要努力规范备课、上课和反思环节,加强教学过程管理。再次,要不囿成规,大胆创新,走出合适本组实况的教育教学之路,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二、进度计划

周次

教研活动测试命题地点

1准备

2制定计划补考卷(罗娟)

3集体备课,讨论第二专题教学。“青春阅读成长”读书节宣传

板块一卷(陈伯安)教务处2

4板块二卷(陈智峰)

5集体备课,探讨第三专题教学

教务处2

6辩论会“怎样对待外来文化”板块三卷(周娈娟)

7,21学期结束工作

篇3:语文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四年级要完成由中年级向高年级的过渡。通过学习,要能达到课程标准规定的中年段的教学目标,为高年级的语文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这个基础除了扎实的语言文字的基础外,还包括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兴趣。

一、学生情况分析

根据我与前任班主任和科任老师的广泛交流,了解到本班学生思维相当活跃,个性张扬,学习兴趣比较浓,主动性较强。但是孩子们基础知识不牢固,学习习惯不够好,心浮气躁。据前任老师给我讲:本班孩子打上课铃以后迟迟不回教室,上课时忙着各说各的,不善于倾听别人的观点和意见,对最基础的知识点不放在眼里,协作精神差,集体观念不够强,缺乏最基本的'纪律观念……看来,教学的着眼点不应仅仅停留在语文教学上,更不能仅仅看孩子们的成绩,而应该从他们的做人和做事抓起,以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篇4:第五单元

第五单元

识字学词学句(二)1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查、牢”2个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词语和句子。

3.理解句子的主要内容。初步知道什么是部首字。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对部首字的识别能力。

德育目标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探索兴趣。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会14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

2.理解句子的意思。

教学准备

字词卡片、投影图片。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识字学词学句 (二) 第1课。板书课次:1

二、新课

同学们请打开识字学词学句 (二) 第1课。

(一)提示学习方法。

你们先看看图上画的是什么,再读出生字的音,然后读出生字下面的词语,最后读读下面的句子。看谁学得快,认得准,记得牢。

(二) 学生自己学习,老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辅导,发现学习好的应及时给予鼓励。

(三) 检查学习效果。

1.卡片认读生字。

臼 穴 骨 革 皿 页 犬 爪 足 查 牢

2.幻灯投影图画,认读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了解词义,重点解释以下几个词。

臼齿,口腔后方两侧的牙齿。

洞穴,地洞或山洞。

皮革,用兽皮制成的皮子,可以做鞋、箱、包等,图上画的是皮革制品。

器皿,盛东西的日常用具。

3.练习读句子。

指名读,分小组读,齐读。

(四)学习生字,分析记忆字形。

臼:“稻”字的右下边。

齿:“步”字的上边,下边是人、凵 。

穴:“空”字的上半部,把点改成捺。

骨:上面是竖、横折,里面是横折,中间是秃宝盖,下面是月字底。

革:“勤”宇的左边去掉横和提。

皿:“盒”字的下面。

页:“顶”字去掉“丁”。

(五)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臼:注意不要把撇和横折写连上。

齿:上边的“止”最后的一横要写得长些,盖住下面但又不能连上,下边的人要写在凵的里面。

穴:写下面的“八”字,要注意撇要撇出尖,捺要有捺脚。

骨:注意上边的竖、横折要写得稍大些,里边的横折要在竖的中间起笔。中间的秃宝盖写长些,注意这个字不要写得过长。

革:注意写字的笔顺:                    。

学生练习写字,老师行间巡视,重点辅导后进同学。

三、巩固复习

1.认读卡片,读准生字的音。

2.认读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指名读句子。

4.提问:读了本课的句子,你能说说我们今天学的是什么字吗?(我们学的是部首字。)

小结:同学们说得很对,我们今天学的字是部首字。在汉字中做部首的字叫部首字。

学了部首字就可以学习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了。

四、作业练习

1.回去读熟本课的生字新词和句子。

2.听写学过的部首字和词语。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要求认识的字:查、牢

2.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臼  穴  骨  革  皿  页 臼齿 洞穴 骨头 皮革 器皿 页码

3.指名读字词句。

二、新课

1.继续学习生字新词,提示学生引用学过的熟字学习生字的方法记忆字形。

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

2.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1) 卡片认读生字:码  犬  爪  足

(页码) (警犬) (鹰爪) (足球)

(2) 幻灯投影片认读新词

页码 警犬 鹰爪 足球

(3) 读句子。

指名读,开火车读,齐读。

3.分析记忆字形

码:石字旁加一个“马”字。

犬:“大”字加一点。犬就是狗。

爪:“爬”字去掉“巴”,把捺写得稍短些。

足:“口”字下面是               。

部:“培”字去掉提土旁,右边加上双耳。

形:左边是“开”字,右边是三撇。“字形”指字的形状。

义:“字义”指的是字的`含义。

4.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码:写时注意不要写得过宽,要写紧凑。

足:先写口字,下面的笔顺是:               。

部:左边写得窄些,右边是双耳,注意不要写成单耳。

形:左边的开字写得稍窄些,右边三撇的起笔点在一条线上。

义:注意笔顺:      。

学生写字,老师行间巡视。

三、巩固复习

1.幻灯投影图片,看图读词。

警犬  器皿  足球  骨头  臼齿  页码  洞穴  皮革  鹰爪

2.读句子。

指名读,开火车读,分组轮读,各读。

提问:读了句子,说一说句子的意思。(这一课我们学了不少部首字臼、穴、骨、革、皿、页、犬、爪、足)。这些部首字很重要,以后我们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很方便。

3.读拼音,在正确的读音旁边画“√”。(幻灯片出示)

四、作业练习

1.熟读本课的字词句。

2.听写本课生字新词。

识字学词学句(二) 2

知识目标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和由这些生字组成的词语。认识“歉、货、型、号、锻、炼”6个字。知道5个部首名称。

2.初步了解汉字的构字规律。

3.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能力目标

通过辨别部首字做部首时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德育目标

在学习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

1.学会本课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教学难点

认识形声字形旁表义的特点。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或幻灯投影片。

第一课时

一、复习检查

出示卡片认读:穴 页 爪 足 臼 革 犬 皿 骨

今天,我们学习与这些部首字有关的字,请同学们打开84页,看第2课。

二、导人新课

1.教给学生学习方法。

我们看横线前边的字是穴;横线后边的字是与穴有关的字,读读音节就知道生字的读音,括号里是出现的新词,然后再读出下面的句子。

请同学们用这种方法自己来学习。

2.学生自学,教师行间巡视,发现问题及时辅导。

3.检查学生学习效果。

(1) 卡片认读。

窝  帘  踩  踢  盆  盘 期  歉

鸟窝 窗帘 踩坏 踢球 盆景 盘子 星期 道歉

(2) 指名读句子。

4.学习生字,分析记忆字形。

窝:穴宝盖,下边是口、内。

帘:穴宝盖,下边是毛巾的巾字。

踩:足字旁,右边是“采”字。

踢:足字旁,右边是容易的“易”字。

盆:分字下面是皿字底。

盘:舟字下面是皿字底。

期:左边是共字,中间加两横,右边是“月”字。

5.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以下几个字。

窝:穴宝盖下面的口字要写扁些,下边的“内”也要写得稍扁些。这个字容易写得过长,注意看准田字格的位置,不要写出格。

踢:足字旁要写得稍窄,左右两部分要写紧凑,不要写得过宽。

盆和盘很容易写得过长,注意把“分”和“舟”写短些,这两个字就写好看了。

期:左右两部分都要写得稍窄些,月字的撇写得稍长些这个字就好看了。

学生写字,教师行间巡视,对后进生要重点辅导,进步大的同学要及时表扬。

三、巩固复习

1.今天我们学的字形与哪些部首字有关?

(我们今天学的窝和帘字与穴字有关。踩和踢字与足字有关。盆和盘字与皿字有关。)

2.你还能说出带有穴、足、皿的字吗?

答案:穴:(空) (穿)

足:(跑) (路)

皿:(盒) (盛)

3.练习读字词句。

指名读、分组读、齐读。

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与部首字穴、足、皿有关的汉字,掌握了部首字对记忆字形、了解字的含义是很有帮助的,对于我们用部首查字法查字典也就更方便了。

四、作业练习

1.继续完成没写完的字。

2.练习读本课的句子,要求达到正确熟练。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卡片认读生字新词。

2.我们学的字都与哪些部首字有关?(我们学习的字“窝和帘”与穴有关,在记忆字形时应该读穴宝盖。“踩和踢”与足有关,应该读足字旁。“盆和盘”与皿有关,应该读皿字底。)

小结:同学们对部首字记得很清楚,对于新学的字记得也很好,今天我们继续学习与部首有关的生字。

二、新课

请同学们翻开85页。大家还记得学习方法吗? 谁来讲一

篇5:第五单元

      单元提示

学习本单元课文,要继续练习诵读,培养文言语感。《荔枝图序》《核舟记》和《山市》是具有一定说明性的文章,条理都很清楚。《公输》主要由人物对话组成,表现人物之间针锋相对的斗争,诵读时要注意揣摩语气,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题破山寺后禅院》等五首诗词意蕴深刻、丰富,要结合它们各自的创作背景来理解,这样,就比较容易进入诗歌意境中,与作者产生共鸣。

篇6: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以及四年级上册对空间与图形内容的学习,对三角形已经有了直观的认识,能够从平面图形中分辨出三角形。本单元内容的设计是在上述内容基础上进行的,通过这一内容的教学进一步丰富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和理解。

本单元主要内容有:三角形的特性、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的分类、三角形内角和是180°及图形的拼组。

三角形是常见的一种图形,在平面图形中,三角形是最简单的多边形,也是最基本的多边形,一个多边形都可以分割成若干个三角形。三角形的稳定性在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把握好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从形的方面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而且可以在动手操作、探索实验和联系生活应用数学方面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以后学习图形的面积计算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三角形的特性,知道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以及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deg。

2、使学生认识锐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钝角三角形和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知道这些三角形的特点并能够辨认和区别它们。

3、联系生活实际并通过拼摆、设计等活动,使学生进一步感受三角形的特征及三角形与四边形的联系,感受数学的转化思想,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学会欣赏数学美。

4、使学生在探索图形的特征、图形的变换以及图形的设计活动中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提高观察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

1、理解三角形的特性。

2、掌握三角形的不同分类方法。

难点:

1、在三角形内画高。

2、运用三角形的内角和解决实际问题。

关键:

1、重视创设问题情景,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积极探索的活动过程中掌握知识。

2、教学内容的呈现不但要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而且给学生留有充分自主探索和交流的空间。

四、教学建议

1、准确把握本册关于“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目标。

本册对三角形认识的教学目标与第一学段“获得对简单平面图形的直观经验”有所不同,应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推理等手段,逐步认识三角形。因此,在进行本单元的教学,如落实“了解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内角和是180°”等内容的具体目标时,不仅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而且要积极引导学生对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判断分析、推理思考和抽象概括,让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提高能力。

2、重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探索中获取知识。

“数学学习的过程实际上是数学活动的过程”,学生对图形的认识是在活动中逐步建立起来的。回忆生活经验、观察实物、动手操作、推理想像等都是学习理解抽象的几何概念的重要手段,也是发展学生空间观念的途径。教学时,应从学生的生活实践出发,给予学生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通过观察、操作、有条理的思考和推理、交流等活动,经历从现实空间抽象出几何图形的、探索图形性质及其变化规律的过程,从而获得对图形的认识,发展空间观念。

3、促进教学中的数学交流。

交流可以帮助学生在他们的直觉的观念与抽象的数学语言、符号之间建立联系。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不同的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不尽相同。教师要重视为学生创设交流的情境,提供“数学对话”的机会,鼓励学生用耳、用口、用眼、用手去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接受他人的思想。

4、注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加强教学的直观性。

几何图形的直观性为各种教学手段的运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利用各种教具、学具和现代教学技术,可以使学生认识和探索图形的过程更具有趣味性和挑战性,也是进一步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

篇7:四年级下册数学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学内容:

四年级下册第82页例3

二、教学目标:

1、探究三角形三边的关系,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2、根据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观察、思考、抽象概括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积极参与探究活动,在活动中获得成功的体验,产生学习的兴趣。

三、教学重难点:

知道三角形任意两条边的和大于第三边,能用这种关系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四、教学准备:

不同长度的小棒。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1、观察课本82页例3情境图。问:

(1)这是小明同学上学的路线。请大家仔细观察,他可以怎样走?

(2)在这几条路线中哪条最近?为什么?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让我们先来做个实验。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实验1:用三根小棒摆一个三角形。

在每个小组的桌上都有5根小棒,请大家随意拿三根来摆三角形,看看有什么发现?

学生动手操作,发现随意拿三根小棒不一定都能摆成三角形。接着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摆不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寻找原因,深入思考。

2、实验2:进一步探究三根小棒在什么情况下摆不成三角形。

(1)每个小组用以下四组小棒来摆三角形,并作好记录。

1、4cm、5cm、6cm3、4cm、4cm、6cm

2、3cm、3cm、6cm4、3cm、2cm、6m

说一说不能摆成三角形的情况有几种?为什么?

(2)能摆成三角形的三根小棒又有什么规律?

(3)师生归纳总结: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同时板书课题:三角形任意两边的和大于第三边。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通过实验,我们知道了三角形三条边的一个规律,你能用它来解释小明家到学校哪条路最近的原因吗?

2、请学生独立完成86页练习十四的第4题:在能拼成三角形的各组小棒下面画“radic”。(单位:厘米)

问:我们是否要把三条线段中的每两条线段都相加后才能作出判断?有没有快捷的方法?(用较小的两条线段的和与第三条线段的关系来检验。)

3、你能用下图中的三条线段组成三角形吗?有什么办法?

4、有两根长度分别为2cm和5cm的木棒。

(1)用长度为3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2)用长度为1cm的木棒与它们能摆成三角形吗?为什么?

(3)要能摆成三角形,第三边能用的木棒的长度范围是多少?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在这节课里,你有什么收获?学会了什么知识?是怎样学习的?

篇8: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一、教材简析:

本组教材以“我国的世界遗产”为专题,选编了精读课文《长城》《颐和园》、略读课文《秦兵马俑》,3篇课文都配有精美的实景或实物图片,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是引领学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一扇扇窗口。

教材中的“资料袋”,语文园地中围绕文物保护展开的口语交际,以写导游词为内容的习作,“宽带网”建议学生继续搜集关于中国的“世界遗产”的资料……教材中安排的这些语文实践活动,都是围绕本组专题展开的,其主要目的是让学生在听、说、读、写、查(资料)等活动中,在提高语文能力的同时,尽可能多地了解我国的“世界遗产”,激发探究我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热爱祖国之情,培养自觉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意识与习惯。

教学本组时,要将感悟课文理解内容、认识事物增长见闻、品味语言领悟写法、陶冶情感受到熏陶等方面整合起来,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文,想象课文描写的情景,留心文章表达的方法。教师应调动学生已有的阅读积累和旅游经历,将围绕这一专题进行的资料搜集、整理、阅读、交流分享等活动贯穿教学的全过程,并延伸至整个学期以至今后的学习生活之中;提倡学生建立“中国的世界遗产之旅”专用资料袋,或将搜集到的资料放入本学期的“语文资料袋”中,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交流相关的图片画作、诗词楹联、故事传说等,不断感受我国的“世界遗产”的魅力。

二、教学目标: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正确读写“盘旋、城砖、城墙、屯兵、堡垒、打仗、呼应、肩膀、智慧、凝结、气魄雄伟、长廊、柱子、神清气爽、建筑、佛香阁、金碧辉煌、宫殿、葱郁、掩映、朱红、隐隐约约、堤岸、雕刻、狮子、姿态不一”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通过朗读表达出长城的雄伟气势。

3、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4、激起名族自豪感,产生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5、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6、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7、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1、认识23个生字,会写24个生字。

2、了解长城高大坚固、气势雄伟等特点,感受作者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及对古代劳动人民的赞叹之情。

3、感受颐和园美丽的景色和课文优美的语言,激发探究中国的“世界遗产”的兴趣。

4、想象兵马俑的神态与气势,激发民族自豪感。

5、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四、训练重点:学习按游览顺序抓住景物特点写的方法。

五、课时安排:

17 长城 2课时

18 颐和园 2课时

19 秦兵马俑 1课时

语文园地五 4课时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篇9:第五单元作文

爱是一盏明灯,照亮了人们前进的道路;爱是一艘船,把我们带到成功的彼岸;爱是一把火,温暖了我们的心;

记得有一天,在喧闹的大街上,池堵得水不通。我骑着自行车赶往在上学的路上,清晨的空气非常好,大地复苏,长出了嫩绿的叶子,开满了黄色的小花,每次路过时,我会看见一位清洁工。无私是一个无怨无悔的奉献,无私也是许多人善良的体现,而我们家邻居里头也有一位热心,无私的人,她就是李阿姨。

有一次,我和李阿姨之间发生了冲突,在放学的路上,我和妈妈看见了这位清洁工,这时我想起了那次的事,心里很生气,于是,我回过头很愤怒的对妈妈讲述了那天的事情。听着妈妈的回答口气,好像以前认识这位清洁工,于是,我继续打听了下去。原来,她有一个困难的家庭,她所有的家人,都在一场车祸里遇到了困难,而她是家中唯一的幸存者,她是聋哑人,在她无声的世界里只有微笑,听了妈妈叙述的一切,我在心里很不滋味,再也抬不起头。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恨过这位环卫工人,每一次从她身边经过时,只有对视微笑,她永远是都是我最熟悉的人。

篇10:语文版第五单元

语文版第五单元

五单元

17船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默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船的演变,体会人类的智慧和科技的发展。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以读为主,逐段阅读,扶放结合,引导自学、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从船的演变,感悟人类的智慧与社会的发展。

2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对未来的向往。

重难点、关键:

读懂课文内容,了解船的演变。

课时划分:

两课时

教学设计

17船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学习课文1、2自然段,认识船演变的最初阶段。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如果让你出去旅游,你会选择什么交通工具?为什么?

2学生发言。

3教师小结导入新课。

4板书课题、读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

1学生默读课文,圈出生字新词读读、记记。

2分段指名读课文。

3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4检查自学生字情况。

5指名强调识字重难点。

(1) 字音

棍 喷 稳 舰 扁

(2) 字形书写

喷 舰

6回到课文,同桌合作练习读课文。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学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3找一找:船的演变经历了哪几个变化?

船的演变:树干――筏子――独木舟――有了船桨――帆船――把桨装在船尾的大轮上――蒸气机带动轮桨――原子能发动机

四学习课文的确1、2自然段,了解船的发展变化。形式

1具体指导学习第一自然段。

(1)默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想想文中介绍了船的哪几种发展形式

?各有什么特点?

(3) 朗读这段。

2小结学法:默读课文――找出船的发展形式――弄清各自特点――认真读文体会。

3学法导读,放手自学第二自然段。

独木舟:又快又安全,可以放东西。

配船桨:走得更快。

帆船:借助风力跑得快。

五.总结课堂,初步感悟。

1学生齐读课文1、2自然段。

2说说:你从船的这些演变中,体会到了什么?

3设问,引导课后自学:接下来,船的发展又经历哪些变化呢?请大家课后继续读文,并查找有关船的其他资料。

4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7船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课文的内容,了解船的演变。

2体会人类的智慧和社会的发展。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各种船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文中生字卡片,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指名分段读课文。

3导言: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船的几种发展形式,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

二学法导读,自学课文3――5自然段。

1回忆上节课的学习方法。

(1)指名介绍学法。

(2)教师强调:默读课文――找出船的发展形式――弄清各自特点――认真读文体会。

2同桌合作,运用学法自学课文3――5自然段

3独立填写自学反馈表。

船的发展形式多样

特点

体会

4指名反馈:展示、介绍表格中填写的内容,评议。

(1) 船尾大轮上装桨:轮子转动就能走

(2) 蒸汽机带动轮桨:速度更快。

(3) 原子能发动机:大、先进(客轮、货轮、军舰

油轮、潜水艇……

5.总结感悟。

(1) 教师引读板书内容,加强感知船的演变过程是日益先进。

(2) 思考、交流:从船的演变中,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人类的智慧与探索; 历史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科学技术的创新。

(3) 学生有感情地齐读课文。

三拓展激励,结束课堂。

1拓展:说说你知道哪些船?向大家介绍介绍。

2激励:正是因为人类的聪明才智、不断探索,才使得船从一根树干演变成为今天豪华的客轮、庞大的货轮,威武的军舰,神奇的潜水艇。人类的智慧是无穷的,相信同学们也能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加上勤奋努力,为祖国创造更美好的明天。

3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8祖冲之

教学要求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祖冲之对科学的执著与探索精神。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以读为主,抓住重点字词理解,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1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

2激发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

重点、难点、关键: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祖冲之对月食的执著探索和研究。

课时划分

两课时

18祖冲之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

1读通课文,学习文中生字、新词。

2读好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3学习课文1~~3自然段,了解祖冲之对月食发生的时间的研究。

教具准备

生字词卡片、月食的.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开门见山,认识人物。

板书课题 介绍祖冲之。

二读通课文,学习文中生字词。

1学生自由轻声读文,并标出段落序号。

2从文中找出本课生字新词,读读认认。

3分段指名读课文。

4集体评议,纠错正音。

5认读生字词。

(1) 字音

资 证 州 置 剩 准

(2)字形

敲 剩

6 同桌互读课文。

三读好课文,了解文章大意。

1学生正确、流利地齐读课文。

2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祖冲之的一件什么事?

3指名反馈,评议、补充。

4学生根据提示,把课文分为两个部分。

(1) 祖冲之研究月食发生的时间。

(2) 祖冲之用事实向人们证明月食是自然现象。

5指名分段,评议。

(1) 第一部分;1――3自然段。

(2) 第二部分:4――6自然段。

6男女分段比赛读课文。

四学习课文第一部分,体会祖冲之对科学的执著探索。

1教师导言:祖冲之是著名的天文学家,在这一篇课文中主要讲他研究什么呢?(研究月食发生的时间)

他为什么想研究月食发生的时间?又是怎么研究的?结果呢?

2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的2――3自然段,边读边想。

3交流。

(1) 研究的原因:人们的愚昧――发生月食慌作一团,认为月食不吉利。

(2) 研究的过程:刻苦认真――翻阅、分析、研究、验证。

(3) 研究的结果:清楚月食发生的原因,准确推算月食发生的时间。

4指导朗读。

五.总结课堂,设置导读。

1谈谈:读了课文1――3段的内容,你对祖冲之又有哪些新的了解?

2学生发言。

3教师导读:祖冲之经过努力准确地推算出月食发生的时间后,又是如何让人们相信月食是一种自然现象呢,请大家课后继续读文、思考。

4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8祖冲之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继续学习课文,体会祖冲之对科学的热爱与执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与探索欲望。

教具准备

课前观察月亮的变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教师出示生字卡,学生开火车认读并扩词。

2说说:人们刚开始是怎么看待月食的?祖冲之又是如何去研究月食发生的时间的?

3学生齐读课文1――3自然段。

二学习课文第二部分,体会祖冲之对科学的热爱与执著。

1导读:祖冲之又是如何让人们相信月食是一种自然现象呢?

2学生自由读4――6自然段。

3交流。

(1) 人们的愚昧,不相信月食是自然现象。

(2) 祖冲之对月食的胸有成竹,对科学的坚信与执著。

4分角色读书4、5自然段。

5结合朗读,理解以下词语的意思。

“坦然、处置、皓月当空、灯火辉煌”――体会祖冲之的平静,及当时环境与月食现象的反差,感悟科学是不容置疑的。

6学生读6自然段。

7引导想象:众人为什么全呆了?你知道他们当时的心里回想些什么吗?

8学生自由发言,体会:愚昧的人们面对真实的科学难以接受又不得不接受的心里。

三.总结全文,拓展了解。

1学生有感情地齐读全文。

2谈谈:学习这篇课文的收获。

3拓展延伸,了解月亮的变化。

4结束课堂,布置作业。

19看门人的魔镜

教学要求

知识与技能:

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积累词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体会安东尼制作显微镜的认真、执著的精神。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独立识字。

2抓住重点词句,理解、朗读、感悟,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

情感、态度、价值观:

1感受安东尼的认真与执著,勇于实践探索的精神。

2体会“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重难点、关键:

1抓住重点词句,感

篇11:第五单元单元提示

<?XML:NAMESPACE PREFIX =O />

本单元所选的四篇古文,都是山水游记,唐宋明清各一篇。柳宗元、欧阳修的游记是唐宋时期山水游记的典范之作,偏重借景写怀,抒发身世之慨;袁宏道、袁枚的游记则体现了明清时代山水游记的特点,偏重于表现自然之美和个人情趣。本单元所选的五首诗词,诗多言壮志,词则写柔情,都是古代的名家名篇。

学习本单元的课文,要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注意积累文言词汇,了解文言的语言表达习惯;要联系各篇的写作背景和创作风格,体会它们的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

篇12:第五单元 复习

第五单元 复习

第五单元 复习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掌握本单元课文中实词的意义和常见虚词的主要用法。

2.理解句意,把握课文内容,领会文中表现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养诵读古诗文的能力。

4.学习写景叙事的方法。

5.识记有关常识、实词、虚词、美文及名句。

(二)能力训练点

学会锤炼语言,细心观察,培养审美情趣。

(三)德育渗透点

培养宽阔的胸怀,树立高尚的情操,培养美好的.情趣。

(四)美育渗透点

领略文中的自然之美,感受作者的胸怀旷达之美,欣赏古诗词的凝练美、意境美、音律美和含蓄美。

二、学法引导

1.撰写100字左右的单元内容概述。(课前)

2.自制文体、文学常识积累卡。

3.自制实词、虚词积累卡。

4.自制名句积累卡。

5.通过练习加以巩固。

6.进行能力迁移训练。

三、重点、难点、疑点及解决办法

重点:1.学习古人写景叙事和写人的方法。2.领会语言运用的特点。3.识记有关常识、实词、虚词、美文及名句。

解决办法:加强诵读,老师帮助归纳。

四、课时按排

1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进行知识抢答。

2.交流积累卡。

3.练习巩固。

4.能力迁移训练。

七、教学步骤

(一)概述单元内容

本单元是文言文单元,所选课文,有的描绘自然风光,有的叙述儿时趣事,有的刻画人物形象,还有唐代以来的优秀诗篇。内容丰富多彩,语言生动简洁。

学习本单元课文应在了解课文内容,理清作者的思路的基础上学习古人写景叙事的方法,品味文中生动简约的语言,积累常见实词、虚词的用法。在反复诵读中体会作者的感情。

(二)知识抢答

1.有关文学常识。

2.美文背诵。

3.名句默写。

(三)帮助归纳实词、虚词的用法

1.通假字。

2.一词多义。

3.古今异义。

4.词类活用。

(四)背诵默写

1.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良多趣味。

2.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____,_____,盖竹柏影也。

3.大漠孤烟直,_____。

4._____,随君直到夜郎西。

5._____,只缘身在最高层。

(五)重点语段

阅读《三峡》2、3、4节,回答下列问题。

(1)解释加点的字。

①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

④绝献多生怪柏( )

⑤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

(2)写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

①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②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答案:

(1)①上。 ②快。 ③白色 ④极高。 ⑤繁荣茂盛。(2)①对偶 ②借代、夸张

(六)能力迁移

阅读文字,完成下列1-4题

蓉少时,读书养晦堂之西偏一室,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辄起绕室以旋。室有

洼,径尺,浸淫日广。每履之,足若踬(被绊倒)焉。既久,而遂安之。

一日,父来室中,顾而笑曰:“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命童子取土平之。后蓉复履地,蹶然以惊,如土忽隆起者,俯视地,坦然则既平矣。已而复然。又久,而后安之。

噫!习之中人(习惯使人染上),甚矣哉!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清・刘蓉)

1.对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蓉中时 少:数量小 B.每履之履:踩,走。

C.顾而笑曰顾:看 D.浸淫日广浸淫:积渐而扩及。

2.下列各个句子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俯而读,仰而思――低头读书,抬头思考

B.足若踬焉――脚好像被绊了一下

C.坦然则既平矣――平平坦坦的已经填平了

D.又久,而后安之――又过了很久,才安全了

3.刘蓉习惯了走洼地,再走上填平后的地,他的感觉是( )

A.足若踬焉 B.如土忽隆起者

C.坦然则既平矣 D.既久,而遂安之

4.点明文章主旨的一句话是( )

A.俯而读,仰而思,思有弗得 B.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家国为

C.习之中人,甚矣哉 D.故君子之学,贵乎慎始

篇13:第五单元测试题参考

第五单元测试题参考

一、看拼音,写词语,语文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第五单元测试题。

二、下面完全正确的一组词语是( )。

A.冻僵 堵住 维裙 薄纱 明晃晃

B.裂缝 淤泥 凉爽 照顾 搏物馆

C.舒适 喷香 潮湿 腐烂 圣诞树

D.按装 商店 厉害 模样 湿淋淋

三、多音字组词。

四、根据句子意思,给画线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把序号写在括号里。

1.伏:①隐藏。②低下去。③屈服。④身体向前靠在物体上。⑤使屈服。

(l)我看了看伏在我身边不远的邱少云。( )

(2)爸爸每晚伏案写作,直到深夜。( )

(3)辽阔的大海波浪起伏,极为壮观。( )

(4)哪吒有降龙伏虎的本领。( )

(5)周瑜害诸葛亮不成,只得伏输。( )

2.道:①道路。②方向、方法、道理。③线条。④说。⑤用语言表示情意。⑥以为,认为。

(1)我在建国乡检查夏收工作,走了许多羊肠小道。( )

(2)曹操只道是黄盖投降来了。( )

(3)李天王大惊失色道:“快去启奏玉皇大帝,要多派些兵将方可取胜。”( )

(4)陈明每次发言,都讲得头头是道。( )

(5)当他接到录取通知书时,朋友们都来向他道喜。( )

3.花:①一种开花的植物。②模糊,看不清楚。③像花一样的东西。

(1)教室的窗台上摆着一盆月季花。( )

(2)手榴弹在敌群中开了花。( )

(3)奶奶眼睛花了,看报得戴老花镜。( )

五、用修改符号修改下列病句。

l.不到三个小时左右,教室就打扫干净了。

2.小勤成绩优秀,受到老师的夸耀。

3.我们班过去对卫生工作十分注意得不够。

4.同学们正在听,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语文六年级下学期 第五单元测试题》。

六、联系课文,理解下列句子的含义。选择一个恰当的解释。

1.卖火柴的小女孩从家里出来的时候还穿着一双拖鞋,但是有什么用呢?那是一双很大的拖鞋——那么大,一向是她妈妈穿的。这句话的意思是:

①说明小女孩穿的拖鞋很大。( )

②说明小女孩穿的是她妈妈的鞋。( )

③说明小女孩家里很穷。( )

2.桑娜听着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感到心惊肉跳。

①这句话是说桑娜胆子小,一听到波涛的轰鸣声和狂风的怒吼声,心里就非常害怕。( )

②这句话是说桑娜非常担心出海捕鱼的丈夫的安全,听到波涛的轰鸣和狂风的怒吼,唯恐丈夫在恶劣的气候条件下遭到意外。( )

③这句话是说桑娜听不得波涛的轰鸣声和狂风的怒吼声,听到了这种声音就会引起心惊肉跳的不良反应。( )

七、给下面一段话加标点符号。

1.有个渔民带着儿子走过海滩 那孩子赤着脚 他踏着了沙里一块硬东西 就把它挖出来

2.爸爸 你看 他快活地叫起来 这是什么

八、阅读下面的短文,完成后面的练习。

有趣的.树木

我国云南省的西双版纳自治州,人们称它是植物王国皇冠(gu1n gu4n)上的绿宝石。那儿到处是绿油油的热带植物,生长着许多有趣的树木。

有一种树,叫做黑心树,不仅名字古怪,而且样子也长得高大古怪,更怪的是树干的中心,居然是乌黑色的,多么有趣啊!傣(d3i)族兄弟给它取了一个很有趣的名字,叫它“挨(1i 2i)刀木”。原来黑心树还有一个古怪的本领,你把它的主干锯了,第二年就会从残桩上长出二三枝新主干,再锯再长,越长越多。当地居民在住宅附近种上十来棵这种树,一年到头的烧柴就不用愁了,所以,又叫它“烧柴树”。

密林中另一种有趣的树,叫做轻木。这种树生长十分迅速,一年就能成材。它高大挺拔,而重量却非常轻,0.5立方米的木材一个人就能背(b5i b8i)起来。轻木是世界上最轻的木材之一,用它制造的家具搬运起来可省力啦!

与轻木相反,这儿的铁力木是世界上最重的木材之一。铁力木四季常绿,高达30米。它的木色黑沉沉的,入水即沉,真有点像铁块。一块直径40厘米、高25厘米的铁力木砧板,力气小点的人还端不起来。铁力木不但重,而且木质致密、坚硬异常,是建筑和制作名贵家具的优良用材,还能用来制作高级乐(yu8 l8)器。

西双版纳生长着5000余种(zh^ng zh%ng)植物,有趣的树木还多着呢!

1.短文中的五个多音字,该读什么音,请画去一个错误的读音,保留一个正确的注音。

2.用波浪线“﹏﹏”画出本文中前后照应的句子。

3.用双竖线“‖”划分本文的意义段,全文是先( )再( ),后( )的构篇方式。

4.黑心树最主要的特点有哪些?

5.摘写出最能说明轻木轻、铁力木重的语句。轻木与铁力木除轻重大不相同以外,它们各自还有哪些特点?

答案:

一、蜷缩、橱窗、火焰、搁板、倒霉、抱怨、帐子、灵魂

二、C

三、扒开、扒手;剥皮、剥削;方便、便宜;便秘、秘密;操场、打场;躲藏、宝藏

四、1.(1)①(2)④(3)②(4)⑤(5)③ 2.(1)①(2)⑥(3)④(4)②(5)⑤ 3.(1)①(2)③(3)②

五、1.不到三个小时,教室就打扫干净了。或:三个小时左右,教室就打扫干净了。2.小勤成绩优秀,受到老师的夸奖。3.我们班过去对卫生工作注意得十分不够。4.同学们正在听老师讲课。

六、l.③ 2.②

七、l. 。,,。 2.“,!” ,“?”

八、1.应保留:冠(gu1n) 挨(1i)背(b5i) 乐(yu8) 种(zh%ng)2.那里到处是绿油油的热带植物,生长着许多有趣的树木。西双版纳生长着5000余种植物,有趣的树木还多着呢!3.首尾各独自成一段,中间三个自然段为一段。先(总叙)再(分叙)后(总

篇14: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教案设计

第五单元备课

教学内容:

本单元安排了2篇精读课文《草原》、《珍珠鸟》;2篇略读课文《零点降生的女孩》、《母爱》及练习五。

体现课标思想:

1、注重指导学生朗读,继续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

2、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

3、加强学生语言积累。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并能有感情的朗读、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学生能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诵读中积累语言。从而体会课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1、学会本单元的生字及新词。了解课文内容。

2、掌握安排材料的方法。

3、能有感情的朗读并背诵指定的课文或段落。

4、并用多种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培养学生语感。

教学难点:理清作者安排材料的思路。

教学时间:7课时

17、草原

教学目标:学生能够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10个新词;了解课文的内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祖国地域辽阔、景色美丽,感受民族团结友好,产生热爱祖国之情。

教学重点:1、了解草原的美丽景色,体会草原人们的热情好客。

2、用不同的方法积累语言、运用语言。

教学难点:了解草原的美丽景色,体会草原人们的热情好客。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学生能够学会本课9个生字及10个新词;

了解课文的内容。

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第五单元教学反思

第五单元模拟测试题

五年级第五单元作文

六年级第五单元作文

初二语文第五单元试卷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

初一下册第五单元作文

六年级上册第五单元作文

九年级卷第五单元试题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共14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第五单元教学计划,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