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晨烟夕雾”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语文第五单元第26课同步测试,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语文第五单元第26课同步测试,欢迎参阅。
- 目录
篇1:语文第五单元第26课同步测试
语文第五单元第26课同步测试
第一部分:
1、填空。
⑴孟子,战国时期著名的家,是继孔子之后学派的又一位大师,被推为“”,后世多把他与孔子并称“”。
⑵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说:“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孟子在《鱼我所欲也》中进一步阐述孔子的思想,表达儒家的生死义利之辨:。
⑶孟子在文中用取譬设喻的.手法来阐述道理,其中,“,”一句,则重点从舍利取义的角度,进一步证明了本文“舍生而取义”这个中心论点。
2、解释句子中的词语。
⑴故不为苟得也(为:)
⑵非独贤者有是心也(非独:)
⑶蹴尔而与之(蹴:)
⑷万钟于我何加焉(加:)
⑸向为身死而不受(向:)
3、译句。
⑴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
⑵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⑶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
4、读课文,回答:
⑴课文中哪几句话可以概括全篇的大意?
⑵作者为了阐明自己的观点,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5、孟子提出的“义”曾被奉为做人的最高道德准则,“舍生而取义”这固然是正确的,但取义就一定要舍生吗?请你结合历史上一些典型的事例,从正反两方面加以说明。
6、口语交际:
根据情境,补全对话。
甲:多便宜呀!刚到的新货,式样新颖独特,功能齐全,是每一个学生都想拥有的学习助手,快来买一个吧!
乙:(小顾客)文具盒好是好,就是贵了―点。
甲:便宜没好货,好货不便宜。
乙:它好在哪儿呢?
甲:
乙:光外表好有什么用呢?
甲:
乙:好吧,那我买一个。
读选文,回答问题:
鱼,我所欲也;熊掌,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鱼而取熊掌者也。生,亦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生亦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死亦我所恶,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如使人之所欲莫甚于生,则凡可以得生者何不用也?使人之所恶莫甚于死者,则凡可以辟患者何不为也?由是则生而有不用也,由是则可以辟患而有不为也。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
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向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是亦不可以己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A、故患有所不辟也 患:
B.非独贤者有是心也 是:
C.呼尔而与之 与:
8.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由是则生而不用也 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
B.蹴尔而与之 行道之人弗受
C.所恶有甚于死者 刻唐贤今人诗赋于其上
D.今为妻妾之奉为之 项燕为楚将,数有功
9.翻译下面的句子。
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为苟得也。
10.请说说画线句子中的“是心”具体指什么?
篇2:初二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同步测试
初二语文下学期第五单元同步测试
一、听记题(8分)
1.生活中像那个卖茶壶的一样的人实在不多。我们所见更多的是、的人。(2分)
2.世界著名话剧演员波尔赫德面对的“摔碎的茶壶”具体指:
(2分)
3.生活中,人们面对的“摔碎的茶壶”又指什么呢?
(2分)
4.听了这篇短文,有什么感悟吗?用一句话表达出来:
(2分)
二、基础知识(40分)
5.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5分)
⑴轩邈( ) ⑵箪瓢屡空( )
⑶泠泠作响 ⑷以衾( )拥覆()
⑸食马者( )⑹鸢飞戾天()()
⑺黔娄()⑻骈死()⑼袍敝衣()
6.你知道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吗?请解释出来。(7分)
⑴造饮辄尽( ) ⑵性嗜酒( )
⑶或置酒而招之( )⑷曾不吝情去留( )
⑸衔觞赋诗( ) ⑹若人之俦( )
⑺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 ⑻弗之怠( )
⑼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⑽援疑质理( )
⑾亦不详其姓字()⑿自将磨洗()
⒀亲旧知其如此()⒁期在必醉()
7.根据课文填空(25分)
⑴《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饱含诗人无限辛酸,流露出内心的愤懑不平的诗句是,;诗中运用典故的诗句是,;诗中有一联是千古名句,现在常用它来说明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两句是,。
⑵《赤壁》中既是名句,又是想像的诗句是,。
⑶《过零丁洋》中,概括写出诗人被捕前的全部经历的诗句是,
;写出国家和个人的境遇的诗句是,;概括写出两次抗元,遭受失败后的的心情的`诗句是,;表现诗人誓死报国,表现诗人崇高的爱国情怀与坚贞的民族气节的诗句是,。
⑷《山坡羊・潼关怀古》中,暗示潼关是兵家必争之地的句子是,,
;写曲人驻远望、感慨横生的诗句是,;曲中的主旨句是。
⑸《与朱元思书》中,总领全文的句子是。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概括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
8.写出下列作家、作品。(3分)
⑴陶渊明写过一篇别具一格的传记文章《 》,以“ ”自况。
⑵《水调歌头 明月几时有》的作者是宋代文学家 。“水调歌头”是 名。
⑶《与朱元思书》是一篇 ,作者是南朝梁文学家 。
篇3: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测试题
九年级下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测试题
一、积累运用(39分)
1.下面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 分)
A.抽噎(yē) 逶迤( wēi ) 惩罚(chng) 字帖(ti)
B.焦灼(zhu) 倔强(ju) 造诣(zhǐ) 猝然(c)
C.蓦地(m) 蓬勃(png) 蹊跷(qiāo) 玛瑙(nǎo)
D.祈祷(q) 蒙骗(mēng) 愠怒(wēn) 踉跄(ling)
2.下列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秋水像和风一样的明澈。点秋江,白鹭沙鸥,说的就是这份明澈。
B.扬州五亭桥的光辉成就,是源自合乎科学原理的精妙设计?还是巧妙绝伦的施工技术?
C.汽车拐进草坪,离车库还有三、四米,车库门就像认识主人似的自动掀启。
D.新字帖上都是美丽的圆体字:法兰西,阿尔萨斯, 法兰西,阿尔萨斯。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3分)
A.今夏电荒提前到来,预计电力缺口至少将达到3000万-4000万千瓦以上。
B.由于马航飞机的失联事件,使俄罗斯和乌克兰的政治危机都不被人关注了。
C.在节约型社会里,人们有效利用资源的意识进一步增强。
D.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作文时,一定要注意改正并找出作文中的错别字。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这部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感染力。
B.我们来到郊外,登上开满杂花的小山坡,俯瞰山下的沧海桑田,真是心旷神怡!
C.为使我们的家园更加美好,数百名志愿者走上街头,指手画脚劝导交通倡行文明。
D.在阳光明媚、春风和煦的'时节,泛舟在美不胜收的扬州古运河上,那真是惬意无比啊!
5.下列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枣核》作者是萧乾;《最后一课》作者是都德,英国小说家。虽然这两篇文章体裁不同,但我们阅读作品时仍倾听到作品中人物抒发出相同的爱国主义心声。
B.《七律 长征》是一篇威武雄壮、气势磅礴的革命史诗,它热情歌颂了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险、英勇顽强的革命英雄主义和乐观主义精神。
C.《甜甜的泥土》这篇叙事散文的抒情气氛是很浓的,语言朴实,但充满着溢于言表的深挚感情。
D.《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是初唐四杰王勃的一首律诗,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基调凄苦缠绵。
6.将①④句填在横线上,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时间也真是不可捉摸: ,诸如此类,都显示时间的印痕。
①例如撕去的日历,飘落的秋叶,老人的白发,美女眼角的鱼尾纹
②然而,时间却又无处不在,无往而不在
③随手掇拾几个生活细节
④无形无影,无声无息,无光无色
A.②③①④ B.③①④② C.①②④③ D.④②③①
7.根据拼音用正楷在田字格内写汉字。(4分)
苏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为我们打开了一片丰富多彩的新天地。长征之歌专题再现了红军长征的动人情景,ōu( )歌了红军战士的钢铁意志和伟大的民族精神;在爱国情怀专题里,我们似乎倾听到海外游子思念故土的心声,体会到被bō( )夺使用母语权利的亡国者的痛楚,也品味了著名科学家始终jun( )恋祖国的深情,领悟了志士仁人面对山河破碎而壮志难chu( )的忧愤。
8.默写(每空1 分。错字、漏字、添字不得分)(9 分)
(1)五岭逶迤腾细浪, 。
(2) ,大渡桥横铁索寒。
(3)白头搔更短, 。
(4)商女不知亡国恨, 。
(5) ,风烟望五津。
(6)《过零丁洋》中作者运用比喻的修辞写出了国家局势危急、个人命运无所依托的句子是 , 。
(7)耳朵里有不可捉摸的声响,极远的又是极近的,极洪大的又是极细切的, ,像野马在平原上奔驰, ,像波涛在澎湃。
9.结合长城专题的学习,完成下列任务。(7分)
【小题1】古老的长城作为军事防御设施,早已完成了它的历史使命。面临经济全球化、信息化、高科技的现代社会,你认为古老的万里长城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谈谈你的看法。(3分)
【小题2】在八达岭长城,记者看到,长城已经面目全非,破坏严重,假如请你在网上留言,呼吁人们理解长城的价值,爱护这一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并提出保护长城的措施。(4分)
我的留言:
保护措施: (写出两条)
10.口语交际。(3分)
班级召开十四岁,我们迈开青春第一步主题班会,请你以主持人的身份设计一段开场白。
二、阅读理解。
(一) 阅读诗歌,完成后面小题。(4分)
【小题1】甲、乙两诗的诗人虽生活在不同朝代,但在这两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有惊人的相似之处,请作简要分析。(2分)
【小题2】赏析诗句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2分)
(二)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后面小题。(14分)
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①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②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③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④;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注释]: ① 封识(zhǐ):封存的标记。 ②利:贪图。③俟工(sǐ):等待。④暂犹可勉;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4分)
齐人固善盗乎( ) 月余亦卒( )
遂以还之( ) 闻其侄有他事南来( )
【小题2】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小题3】下面加点的之字用法与不敢与家人言之中的之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B.亦荆吴形胜之最也 C.齐之习辞者也 D.计之曰:技止此耳!
【小题4】最后一句话中哪一个字最能突出畏斋的品质?为什么?(3分)
(三)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小题。(13分)
当容颜成为你的电子身份证
①在旅客穿梭的火车站台上,一位男士眨眼间就被特工锁定;一位女杀手刚现身,特工的手机便发出报警信号,并显现出她的姓名等信息。这是《碟中谍4》中的经典镜头,它们向观众生动地展示着人脸识别技术的魅力。实际上,该片在不经意间为人脸识别技术做了一个大广告。
②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过程其实并不神秘。首先对目标进行检测,即判断输入的图像中是否存在人脸。如果是,便检测出人脸器官的位置和形状等信息。然后进行人脸比对,根据面部特征定位的结果,再与数据库中的人脸进行对比,从而判断该人脸的身份信息。
③建立人脸图像数据库是人脸识别技术应用的基础工程,数据库信息的完备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效果。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曾承担人脸识别查询技术国家攻关课题,为此建有256万张人脸图像的人脸识别数据库,可以达到每秒256万张高速识别,也就是说,一张人脸图像在1秒钟内就可以和256万张人脸一一比对,轻松完成核查。
④实现《碟中谍4》中人脸识别技术的高端应用当然离不开现代移动互联科技,实际上正是两者之间天衣无缝的融合,才达到令人惊叹的神奇效果。影片中的特工实际上佩戴了具有无线摄像功能的隐形眼镜,它可以实时捕获信息并通过蓝牙等近距传输工具发送给手机,手机将捕获的图像或视频通过无线通信上传至云端的搜索引擎,进而利用后台强大的人脸识别系统瞬间完成审查甄别,对目标身份信息做出判断。这并不是什么科幻,现实生活中已经能够做到这一点。
⑤现有的人脸识别系统在用户比较配合、采集条件比较理想的情况下,可以取得令人满意的结果。但是,在用户不配合、人脸信息采集条件不理想的情况下,现有系统的识别率将陡然下降。光照、姿态、装饰等,对机器识别人脸结果的准确性都有或多或少的影响。目前世界最先进的人脸识别系统也有1%识别误读率。
⑥在推进人脸识别技术在中国的应用过程中,北京奥运会功不可没。奥运会主办方在对开闭幕式入场券进行实名制管理过程中,要求入场券持有者提交个人信息和身份照片,并利用人脸识别技术进行门票实名制身份验证。这实际上是奥运史上首次将人脸识别技术引入其安保工作,是人脸识别技术在华发展的里程碑。
⑦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被窃取事件层出不穷。近期发生的国内最大的程序员社区数据库遭骇客攻击、600余万用户信息泄露事件,再次提醒人们,防范骇客攻击、确保信息安全刻不容缓。在此背景下,知名互联网企业网易近日宣布将推出电子邮箱人脸识别系统,其邮箱用户可以选择在异地登录时要求人脸认证,或者短时间多次输错密码被锁定后进行人脸认证解锁。此举把人脸识别技术一步引入网络信息安全管理领域。
【小题1】本文开头为什么要介绍《碟中谍》中的经典镜头?(2分)
【小题2】人脸识别技术的应用过程分为两步:(4分)
【小题3】第③段中画线句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
【小题4】从本文可知,人脸识别技术可以应用于安保和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等领域。这一技术还可以应用于日常生活的哪些方面?请谈谈你的想法。(4分)
篇4:语文第五单元同步复习题
语文第五单元同步复习题精选
一、语言知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读音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间隔 间断 间隙 间或 B.模仿 模样 模块 模拟
C.和平暖和 附和 和面 D.折断 折磨 折腾 折射
2.找出对句子中的通假字的理解有错误的一项( )
A.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 转 通“啭”, 鸟叫声)
B.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 ( 见 通“现”, 看见)
C.四支僵劲不能动。 ( 支 通“肢”, 肢体)
D.同舍生皆被绮绣。 ( 被 通“披”, 穿)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与现代汉语意义差别较大的一项是( )
A.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 B.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C.造饮辄尽,期在必醉。 D.短褐穿结,箪瓢屡空,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公安机关决定在相关部门配合下,坚决打击贩卖人口这种光怪陆离的犯罪行为。
B.联欢晚会上,张华和李明合作的哑剧让我们都忍俊不禁地开怀大笑。
C.他填报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
D.没有踏实认真的实干精神,只会夸夸其谈是不会把工作干好的。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二、积累、整合与运用
6.诗文填 空。
①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诗人豁达的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或:喻含新事物不断涌现的理趣)的诗句是:
, 。
②杜牧的《赤壁》:诗中蕴含机遇造人的哲理,且隐含着诗人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的慨叹之情的诗句:
, 。
③赠别诗在中国古代诗词中占有相当的比率。不少诗句至今仍被人们广为传诵。王维在《送元二使安西》中通过“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来表达对友人的深挚感情;王勃更是乐观,他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用“ ,
”寄语远方朋友,表明只要心心相印,哪怕距离遥远,也会觉得近在咫尺。
④《过零丁洋》中最能体现文天祥崇高民族气节的两句话是:
, 。
⑤《苏幕遮?碧云天》中写范仲淹试图借饮酒来消释胸中块垒,但这一遣愁的努力也归于失败是: , 。
7.文学放飞:你游过西湖吗?苏轼的“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写尽了西湖的自然美景。青神的中岩寺、德云寺、中国竹艺城等地也有不少诗或对联,你是否能写出一首诗或一副对联呢?(也可写外地名胜和诗或对联)
地名:(名胜)
对联:
8.阅读下列寓言,写出其蕴含的道理。
乌龟看到老鹰在翱翔,十分羡慕,就缠着鹰教它练习飞翔的本领,鹰不同意,乌龟再次死缠硬磨。老鹰只好把它带到高空,结果乌龟被摔得粉碎。
9.我国古代对某个年龄段往往有一种特别的称谓,请根据示例,在下面横线上写出另外两个年龄的别称。
示例:三十岁:而立之年; 四十岁:不惑之年;
六十岁: ;七十岁: 。
10.综合性学习:鸟是人类的朋友。某班同学利用黑板报出了一期“爱鸟”专刊。以下是其中一个栏目的内容,读后按要求答题。
鸽子:不管天气多么恶劣,也不 管路途多么遥远,都不会失去心中的方向。它是为信念而飞的。
荆棘鸟:它不停地飞翔,不停地寻找,只是渴望站在荆棘树上让最尖最长的荆棘刺进胸口,唱出生命里唯一一次最美妙的歌。生命只为了那一声绝唱 ,却足以让人惊心动魄。
(1)请根据以上内容,为该栏目拟一个鲜明、恰当的主 题(三至五个字)。
我的拟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这一主题,仿照该栏目内容的写法,为自己喜爱的一种鸟(题中涉及的除外)写几句简短的话。
我的评价:
(3)听说学校附近的一些饭店最近推出了“油炸麻雀”、“红烧野鸡”等“特色菜”,你爸爸来学校看你时便想带你出去到这些饭店尝尝鲜,你该怎么婉拒你爸爸呢?
我的说辞:
三、古诗文阅读与鉴赏
11.这首词中表达出深沉哲理的句子是 。
12.对这首词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上阙写词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的喜爱。
B.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福。在词人眼里,月圆人团圆是一种自然常理。
C.“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 娟”,表明情意的相通不受时空阻隔,这是对一切经受离别之苦的人们的祝福。
D.全词以“明月”贯穿,咏月兼怀亲人,表达了词人旷达的胸怀和乐观的情致。
1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义?
(二)马说 韩愈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故虽有名马,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是马也,虽有千里之能,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呜呼!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14.解释文中加点的字。
祗 骈 策 道
15.翻译下列句子。
(1)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2)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
16.找出文中的四个通假字并作解释。
通 ,解作 通 ,解作
通 ,解作 通 ,解作
17.用原文句子回答问题。
①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
②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
③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
④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的谴责的语句是:
18.本文采用“托物寓意”的写法。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有喻指。
①“千里马”指 ;②“伯乐”指 ;
③“食马者”指 。
19.“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请做简要阐述。
(三)刘邦论得天下之道
帝置酒洛阳南宫,上曰:“列侯、诸将毋敢隐朕,皆言其情:我所以有天下者何?项氏之所以失天下者何?”高起、王陵对曰:“陛下使人攻城略地,因以与之,与天下同其利;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贤者疑之,此所以失天下也。”上曰:“公知其一,未知其二。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张良字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供给军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三者皆人杰,吾能用之,此吾所以取天下者也。项羽有一范增而不用,此所以为我所禽也。”群臣说服。
20.解释下列加点字。
①项羽不然,有功者害之。( ) ②群臣说服。( )
21.翻译句子。
①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
②镇国家,抚百姓,给饷馈,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
22.请分别用一个四字短语概括刘邦、项羽得、失天下的原因。
四、现代文阅读与理解
(一)阅读下文,完成下面各题。
后,我们能烧“冰”?
一种名为“可燃冰”的'新能源矿藏有望在10年之后解决我们的能源问题。昨日在沪举行的院士讲坛上,国家973深海项目首席科学家汪品先透露,在我国南海发现了储量巨大的“可燃冰”。目前国家已启动8.2亿元人民币的项目,造大型的勘探船,以便在南海深入寻找“可燃冰”资源。
据汪院士介绍,“可燃冰”是一种甲 烷气体的水合物,大量存在于海底大陆坡上段500米~1000米处。其在海底接近冰点和近50个大气压的淤泥中,形成了冰雪般的固态。它外面看似冰,一点火却可以烧起来,原因是冰内含有大量的甲烷。如果把甲烷从冰中释放出来,体积将是水的160多倍。
汪院士表示,1立方 米的“可燃冰”燃烧,相当于164立方米的天然气燃烧所产生的热值。据粗略估算,在地壳浅部,可燃冰储层中所含的有机碳总量,大约是全球石油、天然气和煤等化石燃料含碳量的两倍。也就是说,“可燃冰”如能作为一种新能源,便能很大程度解决能源问题。
据透露,我国已在南海海底发现了巨大的“可燃冰”带。但目前对于这座新能源的宝库,科学家还存在不少争议。许多科学家认为,在导致全球气候变暖方面,甲烷所起的作用比二氧化碳要大10倍~20倍。所以这种矿藏在遭到破坏后,会导致甲烷气的大量散失,从而使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含量急剧增加。
除此以外,由于“可燃冰”埋藏于海底的岩石中,和石油、天然气相比,它不易开采和运输,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
但这样一种新能源并不会因此就远离我们。汪院士预计,大约用十年时间,人类有望解决好“可燃冰”的开采和清洁燃烧的技术问题,届时大量的“可燃冰”便能用于应付能源危机。 (选自《东方早报》7月)
23.结合全文,请给“可燃冰”下一个恰当的定义。(不能超过30字)
24.从全文看,开采利用可燃冰有哪些利和弊?
25.文中 划线句子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句中 “大约”一词能否去掉,为什么?
26.文中说:“对可燃冰的开采,世界上至今还没有完美的开采方案。”请你结合文中知识,大胆想像,设计一种科学的开采方案。
(二)阅读下列文段,完成文后的题。
(1)森林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资源。同时,森林还具有维护地球生命、改善人类生存环境的生态价值。
(2)森林可以给人类源源不断地提供木材产品和林副产品。木材产品主要包括原木、锯材、纸浆材、人造板材等;林副产品主要包括森林植物的叶、花、果、茎、树皮、树脂、树胶、树液等,还包括经济林,以及森林动物与微生物提供的各种产品等。为人类提供这些产品无疑是森林的重要功能。
(5)森林能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目前地球上的500至3000万种生物中,有一半以上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6)森林能有效地缓解“温室效应”。由于近代人类大量使用石 化燃料,使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浓度不断升高,引起地球上的“温室效应”。每公顷森林每年可吸收20至40吨二氧化碳,同时放出15至30吨氧气。
(7)( )。据有关专家统计,一公顷森林平均每年能吸收700多千克的二氧化硫,可减轻工业酸雨的危害;城市中路旁的林带可以阻挡沙尘,滞尘率高达70%至90%。同时森林还有降低噪声的作用,噪声经过30米宽的林带可降低6至8分贝。
(8)森林能产生直接的经济效益,同时又有巨大的生态环境效应,这是任何其他东西都无法代替的。
27.文段说明的内容是什么?
28.文段是从哪两个方面说明森林的作用的?
29.文段使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
30.文段中横线上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31.(6)段中的“缓解”一词能否改为“消除”?为什么?
五、作文
32.以下两题,任选一题作文。
(1)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不同的人生有不同的美丽,不同的视角可以看出不同的美丽。宥人说小草也美丽,落叶也美丽,残月也美丽;也有人说平凡也美丽,朴素也美丽,简单也美丽;还有人说挫折也美丽,失败也美丽,苦难也美丽……
请以“ 也美丽”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在横线上填上一个词语,使标题完整;(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3)不少于600字;(4)不得抄袭。(5)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以《那一次,我读懂了他们》为题写一篇文章。
篇5: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同步测试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五单元同步测试
一、在___里填上适当的运算符号,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80÷16=(80___())÷(16÷4)
200÷40=(200×3)÷(40___())
180÷15=(180___())÷(15___())
二、竖式计算。
372÷45
828÷36
294÷29
576÷18
918÷27
800÷72
792÷33
652÷75
三、解决问题。
1、某校四年级学生有200人,做早操时每行站25人,一共站了几行?
2、某水果店有460千克苹果,每18千克装一箱,可以装多少箱,还剩多少千克?
3、刘叔叔带700元买化肥。买了16袋化肥,剩60元。每袋化肥的价钱是多少?
4、有136位同学参加划船,每只船限坐12人,至少要租几条船?
篇6: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同步测试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五单元同步测试
1.魏晋南北朝文化的特点是()
A辉煌灿烂B达到鼎盛C承上启下D无所成就
2.判断具有以下特征的古代书法家是()
(1)东晋人(2)吸取前人书法的精华,独创端秀新颖的特色(3)他的代表作品是《兰亭序》(4)后人尊称他为“书圣”
A.颜真卿B.欧阳询C.钟繇D.王羲之
3.南朝在数学、天文学方面都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是()
A.刘徽B.祖冲之C.郦道元D.贾思勰
4.祖冲之最杰出的贡献是()
A.最早提出了圆周率的正确计算方法
B.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圆周率精确到小数点后的第七位数字
C.编成《缀术》D.精密地观测行星运行情况
5.祖冲之能取得重大成就主要是因为()
A注重实践B出身书香门第C吸取前人成果D兴趣浓厚
6.我国现存的第一步农业科学著作是()
A《缀术》B《水经注》C《农桑辑要》D《齐民要术》
7.有一位北方朋友,他热衷于农作物、蔬菜和果树的'栽培技术的研究,他想详细了解我国古代北方农业省技术,他可以查阅的书籍是()
A《齐民要术》B《水经注》C《本朝纲目》D《天工开物》
8.有为我国农业生产提出“因地制宜”的思想的名著是()
A《水经注》B《天工开物》C《本草纲目》D《齐民要术》
9.很多同学都练过书法,那你知道书法逐渐成为一种艺术开始于()A秦朝时期B两汉末年C东汉末年D魏晋时期
10.王羲之的代表作《兰亭序》被誉为()
A.“天下第一行书”B.“天下第一隶书”
C.“天下第一楷书”D.“天下第一草书”
篇7:语文第五单元能力测试试卷
语文第五单元能力测试试卷精选
一、(4分)扫描书写卷。
二、(22分)语言操练营。
1.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词语注音。(2分)
俨然
案牍()
亵玩()
多髯()
舟楫()
壬戌()
幽咽()
老妪()
2.根据本单元所学,填写下面的词语。(2分)
()然开朗
()然自乐
无人问()
()冠博带
选贤()能
鳏()孤独
夜不()户
忍辱()生
3.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2分)
①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
②卧右膝,诎右臂支船()
4.揣摩下列语句的朗读语气。(2分)
①孔子云:何陋之有?()
②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③嘻,技亦灵怪矣哉!()
④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5.默写。(6分)
①
,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②《望岳》全诗。
③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
。
6.诗词赏析。(2分)
春
望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①这是一首五言
诗,作者通过写沦陷中长安城的'破败景象,抒发了诗人
的情怀。
②诗题中的“望”字统领以下几句诗
。
③如果将这首诗划为两层,应怎样划?为什么?
篇8:初二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同步测试
初二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同步测试
初二语文下学期第三单元同步测试B卷
1.下列加点字音、形都正确的一项是
A.和煦(xū)干涸(gǔ)沾沾自喜(zhān)
B.挑衅(xìn)啮齿(niè)媲美(pì)
C.笃信(dǔ)缄默(jin)混淆(xiǎo)
D.牟取(mǒu)哂笑(shēn)裸露(lǜ)
2.选出下列加点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
A.大家七嘴舌地商量着,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对的)
B.然而。在众目睽睽之下决不能就此作罢,遭人哂笑。(睁大眼睛注视)
C.那块微不足道的小石头根本就没引起他的丝毫注意。(足够)
D.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相形见绌。(不足)
3.下列句子主干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征服沙漠的远大理想在社会主义制度下将更快地成为现实。
主干:理想成为现实。
B.防护林必须是并行排列的许多林带。
主干:防护林是许多林带。
C.陕北榆林、内蒙古、甘肃地区的流动沙丘,表面干沙层的厚度一般不超过十厘米。
主干:流动沙丘厚度不超过十厘米。
D.我国陕西榆林地区的雨量还充沛。
主干:榆林地区的雨量充沛。
4.将下列选项依次填入文段的空缺处,正确的顺序是()
爱心是
,使饥寒交迫的人感到人间的温暖;爱心是,
使濒临绝境的人重新看到生活的希望;爱心是
,使孤苦无依的人获得心灵的慰藉;爱心是,使心灵枯萎的人感到情感的滋润。
A.一首飘荡在夜空里的歌谣
B.沙漠中的一泓清泉
C.一场洒落在久旱的土地上的甘霖
D.一片冬日的阳光
5.据报道,某动物园的有些动物,因长期吞食游客扔给的包装食品及杂物,腹中长了结石。这严重影响了动物的健康,管理人员不得不给它们施行手术。针对这一现象,请你为动物园管理处拟一条标语,奉劝游客爱护动物。语言要简明、得体,20字以内。
二、现代文阅读
㈠阅读下面课内语段完成6~12题。
敬畏自然(节选)
人类的智慧与大自然的智慧相比实在是①。无论是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还是美丽可人的鲜花绿草;无论是②
的星空,还是不值一提的灰尘,都是大自然③的艺术品,展示出大自然深邃、高超的`智慧。大自然用“死”的物质创造了这样④的生命,而人类却不能制造出一个哪怕是最简单的生物。就目前所知,人本身就是自然智慧的最高体现,是她最杰出的作品之一。人体共有一万亿多个细胞,这么多的细胞不仅能够互相协调,而且每个细胞都有着与众不同的特殊分工,每个细胞都有其特定的工作,绝对不会混淆,从而使整个人体处于高度有序的状态。在近百年的时间中,人体细胞尽管更替许多次,但这种秩序并不会改变。最⑤的恐怕要数我们的大脑了,它使人有喜怒哀乐,能够思维,能够理解、想像。大自然也很“懂得”美学原则,在创造各种物质以至人体的时候运用了各种美的规律,比如对称性、协调性等等,使人体、花朵等表现出难以形容的美。要造出这样的一个人来,让一万亿个细胞协调工作,是人类的智慧所不能胜任的。
6.请你联系上下文,把“不可思议、高深莫测、丰富多彩、相形见绌、精巧绝伦”五个词语分别填在文中空白处。
①②③
④⑤
7.请概括出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8.人类与大自然是一种怎样的关系?
9.为什么说“令人厌恶的苍蝇蚊子”也是大自然的“艺术品”?
10.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人是大自然“最杰出的作品之一”?
11.请你从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说说你对“敬畏自然”中的“畏”的理解。
12.请你就“敬畏自然”这一主题拟几句宣传标语,向人们发出呼吁。
篇9: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练习题
三年级语文上册第五单元检测练习
一、字词演练厅。(共20分)
1. 读拼音,写词语。(5分)
2. 照样子,写词语。(12分)
例:湿漉漉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例:热泪滚滚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例:飘飘悠悠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3. 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3分)
(1)要是能做个( )能遮太阳,( )能挡雨的东西,该多好啊!
(2)水滴说:“我( )是给你洗澡( )是替你搔痒,我是想把你滴穿。”
(3)( )他的表演活灵活现,( )人们都叫他“活武松”。
二、句子训练营。(共17分)
1. 按要求写句子。(9分)
(1)太阳像个大火轮。(仿写比喻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我还从来没有听说过水能把石头滴穿。(换种说法意思不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武松是一个英雄,我决不能让他在舞台上倒下!(改为反问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修改病句。(8分)
(1)六一联欢会上,同学们玩得兴致勃勃、开开心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到节假日,宽敞的南京路上人流如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铜锣湾是香港三大闹市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老师对我们很严格的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知识链接站。(9分)
1. 默写古诗。
枫桥夜泊
______代 张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把下列歇后语的后半部分补充完整。
(1)孙悟空七十二变——________________
(2)早开的红梅——________________
(3)小葱拌豆腐——________________
(4)打破沙锅——________________
四、阅读升级库。(共29分)
(一)
一只巨大的雄狮咆哮着冲进了斗兽场。安德洛斯绝望地闭上了眼睛。但出人意料的是,狮子见到安德洛斯竟温顺地蹲了下来。安德洛斯觉得狮子在用舌头舔自己,睁开眼睛一看,啊,原来就是山洞里的那只狮子!他激动地搂住狮子,止不住的热泪滚滚而下。
观众席上爆发出震天动地的欢呼声,人们纷纷要求释放安德洛斯。皇帝也终于被这种场面感动了,他下令释放了安德洛斯和狮子。
1. 根据选文内容理解下列词语。(4分)
咆哮:____________ 出人意料:____________
2. 在斗兽场,狮子和安德洛斯有哪些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些变化?(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皇帝为什么下令释放了安德洛斯和狮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他激动地搂住狮子,止不住的热泪滚滚而下。”此刻他在想些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人与动物是朋友,你是否也被安德洛斯和狮子之间的友谊感动了呢?你决定怎样以实际行动去保护动物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猴子和渔夫
一只猴子坐在一棵大树上,看见几个渔夫正在河边撒网捕鱼。猴子细心地留意着渔夫的动作。不一会儿,渔夫回家吃午饭了,猴子便急忙从树上下来,学着渔夫的样子撒起网来。谁知道猴子却把自己罩在了里面,而且越缠越紧,几乎把它憋死。猴子恼怒地抱怨道:“我根本对捕鱼一窃不通,我为什么要去管这种闲事呢?”
1.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3分)
急忙——( ) 恼怒一一( ) 细心——( )
2. 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2分)
(1)心中不满,数说别人不对;埋怨。 ( )
(2)比喻一点也不懂。 ( )
3. 用自己的`话说说,猴子为什么要留意渔夫的动作?(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根本对捕鱼一窃不通,我为什么要去管这种闲事呢?”此刻猴子明白了什么?(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你有没有过像文中的猴子一样做傻事的经历呢?这是为什么呢?(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习作百花园。(25分)
看图,编一个童话故事。
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语文习题
一、我会拼写。(10分)
kong ju sheng yu zhi wu
( ) ( ) ( )
lian he chou hen hui hua
( ) ( ) ( )
ie shu yuan liang
( ) ( )
二、我会组词。(10分)
斑( ) 归( ) 予( )
班( ) 师( ) 矛( )
探( ) 铅( ) 剩( )
深( ) 沿( ) 乘( )
除( ) 秒( ) 陈( )
余( ) 妙( ) 阵( )
谅( )
惊( )
三、我会选字组词。(8分)
净 静 冷 清 干平
刻 克 服 苦 制 时
副 幅 两 画 一 手套 正 条
慢 漫 步 山遍野 散 傲
四、我会写相反的词。(8分)
战争--- 恐惧---- 认真—
收获--- 洁净---- 仇恨----
悲伤--- 灿烂----
五、把下列兔子写具体。(8分)
例:同学们动起笔来。
同学们立刻围上前去,争先恐后地动起笔来。
1、抚摸着我的头。
2、我是小学生。
六、把下列句子中用词不当的地方改正过来。(6分)
1、李小新热爱帮助同学。
2、我们大家要保护教室的卫生。
3、只要我们做得对,就要坚守下去。
七、读下面一段话,回答问题。(8分)
老师的目光也有严厉的时候。前几天,我参加科技活动,做了一架小飞机,上语文课时不由自主地拿出来玩。这时,老师的眉毛往上一挑,一道严厉的目光射向我,我赶紧把小飞机收起来,继续听讲。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严厉:
赶紧:
2、这段话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横线在原文上标出来。
八、写一段话,写出对同学的评价。(12分)
要求:
1、明确表示自己赞成什么,不赞成什么。
2、定同学的优点。
3、表达自己的意见要有根有据。
九、习作。(30分)
题目:写一个讲普通话的公约或讲卫生的公约。
要求:把怎样做到公约的条款内容写具体,语句通顺。
篇10: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同步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汉字。(6分)
nà pèi jī liáo diāo jiān
( )闷 ( )服 ( )肤 ( )阔 ( )刻 ( )固
二、给下列字加上偏旁写出新字,再组词。(16分)
高____( )____( ) 扁____( )____( )
方____( )____( ) 居____( )____( )
三、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6分)
佩服( ) 敬重( ) 缓缓( )
搜集( ) 大概( ) 请教( )
四、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6分)
穿着( ) ( )的江河 ( )的赵州桥
佩服( ) ( )的图案 ( )的画
五、按要求写词语。(18分)
1.填上意思相反的字,把词语补充完整。(6分)
( )( )闻名 舍( )求( ) ( )口( )声
( )( )相间 积( )成( ) ( )邻( )合
2.趣填数字成语。(6分)
( )长( )短 ( )心( )意 ( )头( )臂
( )湖( )海 ( )光( )色 ( )锤( )炼
3.趣填动物成语。(6分)
亡( )补牢 人仰( )翻 ( )牙交错
水清无( ) 对( )弹琴 ( )鬼( )神
六、选词填空。(5分)
喧闹 热闹
1.这幅画长528厘米,高24.8厘米,画的是北宋都城汴梁( )的场衙。
牢固 坚固 美丽 美观
2.赵州桥不但( ),而且( )。
创造 创办 漂亮 美丽
3.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用他的整个身体( )了( )的宇宙。
七、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3分)
(一)
汉朝时候,有个叫匡衡的人,非常(喜欢 喜爱)读书。但是因为家境贫寒,买不起蜡烛,夜间无法照明读书。
匡衡的邻居家里日子过得挺好,每天晚上都点起蜡烛,屋里照得(通亮 明亮)。他想到邻居家里去读书,可是遭到了(拒绝 反对)。后来,匡衡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他偷偷地在墙壁上凿了一个小洞,邻居家里的亮光就透了过来,他把书本对着亮光,读起书来也挺方便。
匡衡读的书愈来愈多,可是他没有钱去买书,怎么办呢?有一天,他发现县里有一个财主,家里堆放着许多书,他就去财主家帮忙干活,不要工钱。财主感到很奇怪,就问他:
“小伙子,你为啥白白给我家干活呀?”
匡衡也不隐瞒,就说:“我给你干活,不想得到工钱,只想借你家里的书看看。不知你答应不?”
听说只借书看而不要钱,财主非常高兴,就把家里的书全都借给他。后来,匡衡成了一个很有学问的人。
1.用一个成语来概括这个故事:________________ (1分)
2.把括号内不恰当的词语用“”画去。(2分)
3.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3分)
贫寒( ) 勤奋( ) 隐瞒( )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3分)
喜欢( ) 勤奋( ) 照得( )
5.用“愈来愈多”造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这篇短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
重庆长江大桥不仅以它的雄伟壮观而闻名,而且桥头堡上有“春、夏、秋、冬”四座巨大的雕塑,给大桥增添了风采,因而成为重庆的一个风景点。前不久,爸爸妈妈带我到重庆长江大桥去游览。
快到大桥时,远远望去,七个巨大的桥墩稳稳地托住桥身,长江大桥就像一条巨龙横卧在宽阔的江面上。我和妈妈下了车。走到北桥头,一眼就看见叶剑英元帅题写的“重庆长江大桥”几个镏金大字。大桥全长一千一百四十米,宽二十四米,四辆卡车可以并排行驶。南京长江大桥桥头堡是三面红旗,而重庆长江大桥桥头则是 “春、夏、秋、冬”四个巨大的雕塑,它们吸引着中外游人。雕塑的基座有四米高,是黑铝合金铸成的。我们还看到许多中外游人在塑像下合影留念呢!
1.用“||”把第2自然段分为三层。(2分)
2.给短文拟定一个恰当的题目:________________ (1分)
3.用“ ”画出一个比喻句,这一句话用________比喻________。(2分)
4.用“不仅……而且……”造句。(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用“____”画出文中的数量词,它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重庆长江大桥的建筑有什么突出的特点?(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第2自然段主要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分)
八、作文。(20分)
通过看书、搜集资料,讲一讲你所读到的寓言故事,再写一写,要求用自己的话把故事情节写生动、具体,语句通顺。题目自拟。
★ 第五单元教学计划
语文第五单元第26课同步测试(共10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