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6《中国红》教学设计(共2课时)

时间:2024-06-23 03:39:33 作者:ldgoback 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ldgoback”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0篇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6《中国红》教学设计(共2课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6《中国红》教学设计(共2课时),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6《中国红》教学设计(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2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7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5个生字只识不写。认识1个偏旁。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体会中国人对“中国红”的喜爱,了解“中国红”的象征意义。

4.展开想象,能仿造诗中的表达说说“中国红”。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并会写。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课题。

1.围绕“红”字说词语。

(板书“红”)字,做一做词语与句子的文字游戏,好吧?

在做游戏之前,问大家一个小问题:你见过哪些红的事物?

2.破题。

同学们,我们今天要学的小诗中,也写了八种红的事物。我们先来读题,叫什么?

生:中国红。

师:对,这些都是中国红!

二、初读课文。

1.听读,思考。

课文中的“红”写的都是不同的事物,听老师读课文,边读边想,你看到了哪些红色的事物?

2.自己读,寻找“红”。

好了,自己再来读一读,读完后,找出红色的事物,并用铅笔做记号。

三、找找词语,积累

1.请一个同学读一读,都找到了哪些红色的事物呢?

师:(出示:太阳、花儿、衣服、国旗、城楼、春联、笑脸)这些藏在课文里的词语都找到了。你们来试着读一读。

2.打乱次序再次认读。

屏幕上的这些词语站队友点乱,老师给它们重新排队,你还能认识吗?

3.你发现了没有,第一行的词语里有什么秘密吗?

第一行:太阳、花儿、衣服、国旗。

鼓励学生按照自己的思维联想记忆词语。

第二行:城楼、灯笼、春联、笑脸。

四、运用词语,说句子

1.用句式,读短句。

出示:太阳是红的。

第一行的另外3个词语你能放到句子里读一读吗?

师:可以把4个词语都放进去吗?

生:太阳是红的,花儿是红的,衣服是红的,国旗是红的。

师:了不起!不过加上“也”字的话,就更好啦!

(练习)

2.扩词语,读长句。

(1)这里的每个词语在课文中都有它的好朋友,请你到课文里用“--”画出来。

示范:什么样的太阳呢?

太阳--升起的太阳--东方升起的太阳

花儿--开放的花儿--春天开放的花儿

衣服--身上的衣服--妈妈身上的衣服

(2)我想听一个小朋友读,要边读边摆出动作才像呢!

(生读)

师:读的时候她摆出花儿开放的手型,真像!

3.完整读,来记忆

4.填词语,学句式。

师:同学们,你们看,左边一列不见了,你会找到也像这样的词语来打扮它们吗?

(        )的太阳是红的,

(        )的花儿是红的,

(        )的衣服是红的,

(        )的国旗也是红的。

五、品味读,尝试背诵

1.看图配音:学习完第一小节,看着图,来配音读读。

2.按照自己的记忆方式来背诵。

六、写字。

第2课时

一、复习引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一小节,还写了两个生字。

1. 全班听写“妈、身”两个字。

2. 指名学生背诵第一节。

二、读长句,品味“红”

1. 你们刚才背诵的是小诗的第一部分,红色越来越清楚了,句子也变得越来越大了。

在第二部分中也有四处红色的事物,它们分别是哪些呢?(城楼、灯笼、春联、笑脸)

2. 看图,重点理解“春联”,认识“联”。

3. 用我们上节课学习的方法,你们也来记住这一部分吧!

城楼--城楼是红的--天安门的城楼是红的,

灯笼--灯笼是红的--挂起来的灯笼是红的--高高挂起来的灯笼是红的,

春联--春联是红的--门上的春联是红的--家家门上的春联是红的,

笑脸--笑脸也是红的--一张张笑脸是红的--我们的一张张笑脸也是红的。

三、发散思维,寻找“红”

1.你还能想象到的红色事物有哪些呢?

小组内互相交流自己的想法。

其实啊,“中国红”无时不在,无处不在。想想在婚礼上,在过春节的时候,或者在其他什么地方,你还记得哪些中国红?

用上“……是红的……是红的……是红的……也是红的……”这样的句式。

3.中国红,这是一种多么喜庆、多么让人振奋的色彩,让我一起再来读读课文《中国红》。

附板书:

东方升起的 太阳 是红的,

春天开放的 花儿 是红的,

16中国红

妈妈身上的 衣服 是红的,

迎风飘扬的 国旗 也是红的。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6《中国红》教学设计(共2课时)]

篇2: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7《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共2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17个生字,会写田字格里的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9个生字只识不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了解团团圆圆在台湾的生活,明白团团名字的含义。

教学重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力,更好的理解课文内容,认识生字,并会写。

教学准备:

教学软件、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

1.师:小朋友,你们见过大熊猫吗?在哪里见到的呢?

2.师:老师今天带小朋友认识的这对熊猫啊,它们住在美丽的宝岛台湾,它们还有个好听的名字叫“团团和圆圆”,板书课题。

3.齐读课题。

4.小朋友们,想了解我们“团团和圆圆”的生活吗?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

2.再读课文,把生字词和小节号画出来。

3.检查自学效果。(出示生字词)

(1)自己读读生字词,想想:在字音上你有什么要提醒同学的?

(2)正音。

(3)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把生字词带入课文再读一读,把课文读正确、流利。

4.指名读词,开火车读,齐读。

三、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1.听课文朗读,边听边想:“团团和圆圆住在哪里?它们分别是男生还是女生?宝岛台湾的小朋友们喜欢它们吗?

2.小朋友们你找到答案了吗?跟你小组里的小朋友一起交流一下吧!

3.你能像刚才播音器里的阿姨一样,把这篇课文读给大家听吗?

(1)自读,指读,赛读。

(2)全班读课文。

四、教学生字

1.出示生字卡片,巩固生字读音。

2.看课后笔顺表,自学生字的笔顺并描红。

3.反馈检查“宝、男、友”的笔顺。

(1)指导写字。

(2)范写四个字,生描红、临写。

(3)生写剩余的生字。

第2课时

一、复习

1.抽读生字卡片。

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

二、细读第一自然段

1指名第一自然段。

2.师指导认读“宝岛台湾”和“木栅动物园”这两个短语,再连词成句,并强调逗号停顿的作用。

3.师:读完第一自然段,你知道了什么?

(1)有两只大熊猫分别叫“团团”和“圆圆”。

(2)它们住在宝岛台湾的木栅动物园。

4.师:第一自然段只有一句话,大家能试着背一背吗?

三、细读第二自然段

1.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2.师:读完第二自然段,你又知道了什么?

(1)“团团”是男生。

(2)“圆圆”是女生。

3.师:它们两个的性格怎么样呢?请小朋友再次阅读第二自然段,并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4.师:你喜欢团团还是圆圆呢?为什么?用文中的话有感情地说一说。

5.试背第二自然段。

四、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3自然段。

2.这一自然段告诉了我们一个什么好消息?

生:团团圆圆生宝宝了,熊猫家又有了新成员。

师:请小朋友们再读第三自然段,一定要读出开心、快乐的感情!

3.试背第三自然段。

五、细读第四自然段

1.自由读第四自然段。

2.团团圆圆在台湾受欢迎吗?你从哪里可以看来?

(1)合影留念。

师相机采访学生:听说你排了很长时间的队伍才看到熊猫,你排了多久啊?你为什愿意排这么长的队伍呢?

(2)制作纪念邮票。

师结合图片简单介绍一下邮票,问:邮票上会写些什么?画些什么呢?

3. 师:小朋友们,你们知道团团和圆圆这两个名字有何寓意吗?

4.指导有感情朗读课文。

5.指导有感情背诵课文。

六、 总结

1.学完这篇课文,你想去看看团团和圆圆吗?

2.你有什么话想对台湾同胞说呢?

3.齐声有感情朗读课文。

附板书:

17.团团和圆圆

团团  男生

宝岛台湾                 可受欢迎

圆圆  女生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7《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共2课时)]

篇3: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22《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只有通过辛勤的劳动,才能换来幸福的生活。

教学重难点:

1.能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美观书写。

2.指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说话。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教学挂图、PPT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板书课题,导入新课

1.板书:蚂蚁(ma yi)各自拼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蚂”和“蚁”都是第三声。当两个第三声在一起时,第一个字要读得像阳平。教者示范。领读。

再板书:蝈蝈(guo guo)各自拼读后指名读,教者指出重叠式的名词,后一个音节读轻声。教者示范。领读。

最后用彩色粉笔写“和”,问:从“和”字我们可以知道什么?

2.齐读课题。

3.这篇文章写的什么事?这件事又告诉我们什么呢?我们学习了课文就知道了。

二、初读指导

1.借助拼音自读课文。小小组交流:读了第一遍后,懂得了什么?

2.指名读课文,要求读通,处理好长句子“蚂蚁/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了”的停顿。

3.全文一共三个自然段,说说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第一自然段写夏天蚂蚁忙着搬粮食;第二自然段写蝈蝈在大树下乘凉,,笑蚂蚁是傻;第三自然段写冬天到了,蚂蚁和蝈蝈不同的结果。

4.学生提出本课生字词:

粮食  满头  大汗  自由自在 过冬 呼呼

洞里  又冷又饿  躲  乘凉  刮风

躺  装  饿

(1)自主拼读,读准字音,互相检查。

(2)小小组交流;机警读懂了哪些词语的意思。

(3)教者检查“自由自在”的意思。

讲:“自在”也是“自由”的意思。“自由自在”讲的是很自由,一点儿不受拘束。

(4)用生字口头组词:

汗( ) 冬(     )  由(      )   冷(      )

(5)互相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

5.读读、记记、写写生字词。

同桌互报词语听写,订正。

6.自由读课文,质疑。

三、作业

1.组词。

冬(   )乎(  )玩(  )元(   )

东(   )呼(  )完(  )原(   )

2.看课文插图,结合朗读课文,说说两幅插图的意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1.出示生字词卡片,指名认读,结合正音。

二、精读训练

1.讨论:书上几幅插图的内容,从事情发生的时间看,哪个在前,哪个在后?为什么?

(1)自由看通版图,自由练说。

指名当众说图意。

(2)仔细观察另外两幅插图,说说画的是什么季节的事,什么内容?

过度:课文是怎么说的呢?

2.学习第一自然段:

(1)看图:这是什么季节?(夏天)你怎么知道这是夏天?

板书:夏天

(2)太阳怎么样?(太阳火辣辣的)

(3)夏天,天气这么热,太阳火辣辣的,小蚂蚁在干什么?(劳动)

这么热的天,小蚂蚁在忙什么呢?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写的。

(4)男同学读第一自然段。

(5)提问:

①这些小蚂蚁在忙什么呀?(搬粮食)

板书:搬粮食

②你读了这一自然段之后,你觉得小蚂蚁怎么样?(爱劳动,不怕吃苦)

③你从课文中哪些词看出来的?(背、拉、满头大汗)理解:满头大汗

3.指导朗读:

(1)夏天,太阳火辣辣的,天气真热。这群勤劳的小蚂蚁还这么爱劳动,在搬粮食,个个干得满头大汗。小朋友,你们喜不喜欢这些小蚂蚁吗?那么,小朋友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来读这一自然段?(喜爱的语气)

(2)下面,先听听老师是怎么读的,注意老师在读的时候突出了哪些词,来表达对小蚂蚁的喜爱。

(3)学生练读。

(4)齐读。

过渡:火辣辣的太阳下,小蚂蚁在搬粮食,我们再来看看这时候蝈蝈们又在干什么呢?

4.学习第二自然段:

(1)女同学读第二自然段。

(2)提问:

①几只蝈蝈看到蚂蚁在火辣辣的太阳下面搬粮食,都笑蚂蚁是傻瓜。

②蝈蝈为什么笑蚂蚁是傻瓜?(因为,它们觉得,蚂蚁大热天里还在干活,不知道享受,真是太笨了。)

过渡:蝈蝈笑蚂蚁是傻瓜,不知道享受,那蝈蝈是怎么享受的,我们来看看图。

(3)看图

①描述图。(“他们躲到大树下乘凉,有的唱歌,有的睡觉,个个自由自在。”)板书:树下乘凉

②什么叫做“自由自在”?

(4)指导朗读:

①小蚂蚁在努力干活,可是,蝈蝈却嘲笑他们,自己还躲到大树下乘凉,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们读的时候就要读出蝈蝈这种自以为是的语气。老师提醒大家要注意突出“有的……有的……”、“满头大汗”这几个词。

②学生练读。

③指名读。

过渡:转眼,夏天过去了,寒冷的冬天来到了。小蚂蚁是不是真的是傻瓜呢?

板书:冬天

5.学习第三自然段:

(1)看图:

①蚂蚁在做什么?(吃东西,烤火)

②蝈蝈又怎么样了呢?(冷得发抖,很饿,还有的哭了)我们来看看书上是怎么说的。

(2)轻声读第三自然段。

(3)提问:

①谁来告诉老师,这时候,蚂蚁怎么样?(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

板书:洞中过冬

②那么,小蚂蚁为什么可以舒舒服服地躺在装满粮食的洞里过冬呢?(因为,蚂蚁夏天准备了粮食)

③那蝈蝈呢?(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

板书:又冷又饿

④蝈蝈为什么“又冷又饿,再也神气不起来了”?(夏天它们没有准备粮食)

⑤假如你是蝈蝈,你这时候会怎么想?

蝈蝈很后悔夏天没有准备粮食,那我们读这一自然段的时候应该怎么读呢?

(4)指导朗读:

①小朋友自己来试一试。

②齐读。(指导突出词句)

三、总结:

蚂蚁和蝈蝈的故事说完了,小朋友你们喜欢谁?为什么呢?

四、教学生字

冷、歌、汗

1.指读生字。

2.组词。

3.你怎么记这个字形?

4.书空。

5.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6.范写。

7.描红。

8.《习字册》。

附板书:

22.蚂蚁     和         蝈蝈

夏天        搬粮食     乘凉

冬天       装满粮食    又冷又饿

勤--生活幸福    懒--生活悲惨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22《蚂蚁和蝈蝈》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篇4: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练习8》教学设计(共三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象形字特点,感受这些字的意义和造型特点。

2.通过口诀和图画的形式掌握撇折的写法,照样子练习写字。

3.朗读背诵成语和诗歌。

4.仔细观察图画,展开想象,练习对话。

教学重难点:

1.学和用象形字。

2.口语交际训练。

教学准备:

教学挂图  PPT

教学时间: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审题:学和用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题目。

2.帮助学生弄清本题要求。

二、指导第一小题

1.指导观察。

(1)出示图片。

思考:你能看出这是几个什么字吗?

2.指名说一说。(日、鸟、山、水、人、舟、木、鱼、石)

3.请你将这几个字写在相应的田字格里。

4.反馈,请几个小朋友上黑板板演。

三、指导第二小题

1.读一读题目要求。

2.四人小组合作讨论。

(1)你们准备怎么设计这幅图?利用文字画将设计草图摆放一下。

(2)哪些景物需要改动?

3.你们是怎么设计的呢?

4.小结:小朋友们真能干!设计得非常好!

5.学生拿出纸、笔练习画风景画,老师巡视。

6.分小组传看评议,展示画得好的。

四、指导第三小题

1.读一读题目要求。

2.指导学生说话。

(1)指导学生说好第一句话。(我画了一幅美丽的画,你们看)

(2)分四人小组讨论。

(3)推选出一个代表来交流。

(4)引导评议说得怎么样,启发学生想开去。(太阳从天山背后升起,小鱼在小河里游来游去,树木绿油油的……)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二题:写字有方

1.审题。

指名读题,老师讲解题目要求

2.指导。

(1)认读:给 松 动 孩

(2)指名按笔顺书空,说 字的笔顺有何共同之处。(撇折)

(3)复习描红、仿影要求:一笔描成,笔笔到位。

(4)老师范写。

3.练习。

(1)集体书空练习。

(2)学生在书上描红、仿影。

二、教学第三题:读读背背

1.成语。

(1)审题。

自己读,指名读题。

(2)指导。

A、看图。

a、 图上画了些什么?

b、 小蚂蚁为什么夏天就开始搬粮食了?

c、 晴天的时候为什么要修房子呢?

小结:是呀,一个人如果没有长远的打算,就会有即将到来的忧愁,事先有了准备就可以避免灾难,有几个词儿说的就是这些意思。

B、指导读。

2.名言。

(1)学生借助拼音自己练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试读,指导读准字音。

(3)老师范读。

(4)指名读,集体练读。

(5)指导感情朗读。

(6)练习背诵。

A.自由练习。

B.指名背诵,集体背诵。

第三课时

一、课前准备

1.教学挂图。

2.创设情景用的道具。

二、审题:口语交际

1.齐读课题。

2.借助拼音读要求。

三、指导

1.指导学生看图,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1)小红来到小刚家 怎么做的?如果没有门铃怎么办? 敲门要注意什么?

(2)小刚打开门以后,他们应该说些什么?

(3)小刚拿出什么招待小红,他会怎么说,小红又应该怎么说,怎么做呢?

(4)小红玩了一会儿,就要走了,他们之间怎么说、怎么做?

2.练习。

(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2)学生、老师共同评议,对双方的动作和说话的语气认真加以指导,特别要引导学生用好礼貌用语。

(3)再请一组学生表演,再评议。

(4)同桌分角色表演,交换角色表演。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练习8》教学设计(共三课时)]

篇5: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2(春天来了)教学设计(共三个课时)

练习2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朗读、学用描写春天的句子,感受春天的美好;。

2、找找同偏旁的字,说说偏旁的意义作用,了解形声字构字的巧妙,感受汉字的结构美,提高识字兴趣与能力。

3、能用谁在哪里干什么练习说话和写话,把句子说完整,培养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体会春天的美,在情境中学习字词句;

了解汉字偏旁所蕴含是意思,品尝学习汉字的乐趣。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激趣揭题

1、师:周末有些小朋友出去踏春了,游览的春天的美景,同学们都非常的开心。能说说你都看到了些什么吗?

2、(出示挂图)师:图中的小朋友可聪明了,他们不仅游览了春天的美景,还在游玩中学了许多知识。想知道他们都学了些什?做了些什么吗?

二、读描写春天的句子

1、出示例话:春风吹绿了小草,吹开了杏花。蝴蝶在花丛中飞,鱼儿在小河里游,青蛙在池塘边跳,小朋友在草地上跑来跑去。

2、自由练读短文,反复读读,数数有几句话。

要求:碰到不认识的字多拼读几遍,把难读的句子多练读几遍,一直到读通为止。

3、练习感情朗读

4、师生共同朗读。

三、 归类识字

1、仔细观察,找出共同点。

2、学生找出同偏旁的字:

花草  蝴蝶蛙  跳跑

3、学生分别讲述。

四、 仿照样子说句子

出示

1、读例句,仿照文中的句子说话。

鱼儿在小河里游。

燕子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蜜蜂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布谷鸟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交流

五、 总结

师生共唱《春天在哪里》。

练习2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积累描写春天景色的成语。

2.熟记谚语。

3.教会学生做一张贺卡,能写一句祝贺的话,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教学重难点

读读背背。

教学准备

生字卡片、画有田字格的黑板

一、教学读读背背

A.(第一小题)

1.读题,审题。

2.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来了,有没有发现身边的事物有什么变化?

3.(出示图片)看,这些花多漂亮啊!谁来夸夸它?

你们看,那盛开的花儿像小朋友的脸呀!你们看,花坛里除了花,还有什么?让学生读一读。

4.是啊,春天来了,天气渐渐暖和了,各种花儿都开放了。

(出示)春暖花开   读一读。

5.花园里万紫千红,蜜蜂嗡嗡叫,香气扑鼻,多美呀!这叫(出示:春色满园)师领读。

6.阳光下,小朋友在自由地学习、玩耍,个个都觉得--出示:“春光明媚”

读一读。

6.春暖花开、春色满园、春光明媚,到处是春天的脚步,到处是春的气息,这真是--出示:“春意盎然”,师领读,生跟读。你还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诗句?

7.齐声朗读成语,背诵成语。

8.你还知道哪些赞美春天的诗句?

9.交流。

10.齐声朗读成语,背诵成语。

(1)自由背诵。同桌互背。

(2)指名赛背。

(3)齐背。

B.(第二小题)

1.审题。指名学生观察。

2.指导。

(1)图上是谁在做什么呢?本题的两个谚语讲的是什么?自己读一读。

(2)谚语就是通过简单的话告诉人们一个深刻的道理,本题的两个谚语讲的是什么呢?自己先读一读。

(3)生自由读,指名读,并请人说说谚语的意思。然后练习背诵。

3.练习。

(1)学生借助拼音自读谚语。

(2)指名读。

(3)师范读,读出停顿。

(4)结合图,说说谚语的意思。

A做任何事开头最重要。

B时间很宝贵,抓紧时间好好读书。

(5)练习背诵。

4鼓励学生回去收集、背诵谚语,将在班会课上开展一次比赛。

(设计意图:通过联系已有的知识,结合生活的实际,了解成语意思,并学会积累成语。)

二、教学想想做做。

1.审题。

2.审题后,问:谁会做贺卡呢?你能教教其他小朋友吗?

3.老师指导学生做,折纸,画画。

4.做完了贺卡,我们还要写上一句祝贺的话,带给妈妈一份惊喜。说说你准备了些什么呢?

5.写的时候,要注意格式。

开头写“亲爱的妈妈”,并且打上冒号。

第二行开头空两格,写下祝贺的话。

最后在右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和日期,师边讲边在黑板上板书:

亲爱的妈妈:您好!

×××××××××××××××××××××××××××××××××××××××××××× ×××××××××××××××。

您的儿子:×××

3月×日

9.生写,师巡视指导,答疑。

(设计意图:通过本次练习,教会学生做一张贺卡,能写一句祝贺的话,培养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语文。)

三、教学写字有方。

1.审题,然后指名说要求。

2.指导观察,发现特点。

3.教师范写

4.学生描红、临写

5.反馈

四、作业

读背成语

五、 板书       练习2

读读背背

想想做做

练习2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口语交际--春天来啦:指导学生学会看图说话,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重难点

口语交际:会看图说一段通顺、完整的话,能用几句话按一定的观察顺序叙述,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正确使用礼貌用语,培养学生的文明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整体观察,初步了解图意。

1.揭题:春天来了

2.出示春景图:

请小朋友从上往下找,再向远处看,看看哪些景物能说明春天来了?

(燕子 柳树 花儿 小草 竹笋 小河)

(设计意图:利用多媒体视听觉的效果,进一步拉进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使学生进入美丽春天的情景之中,便于学生在自身体验中学习。)

二、仔细观察,具体训练说话。

1.分别观察:春天是很美的,让我们再仔细观察,把景物说得具体些,把春天说得更美。

(1)春天来了,燕子怎么样?柳树、小草、竹笋有什么变化?

(2)春天来了,小朋友有什么变化?

燕子怎样?

柳树有什么变化?

什么花开了?(看谁说得最美)

小草和竹笋又有什么变化?

刚才:上→下,现在:近→远

(指小河)谁喜欢到小河里去?

2.连起来说一说。

开头:春天来了,我和小朋友换上春装,到大自然中去找春天,燕子……

结尾:春天的景色真美!/我爱春天!/春天是一幅多彩的画!……

3.小结:春天来了,我和小朋友脱下了棉袄,摘下了手套,换上春装,到大自然中寻找春天。

4.学唱《春天在哪里》。 “甜嘴巴”娃娃,奖给小红花。

(设计意图:创设情境让学生仔细观察图片,找一找春天,从而引导学生说说春天的美景,再次基础上指导学生口语交际--春天来啦。)

三、联系实际,启发想到画外。

1.动动脑筋,看看还能给它添上什么景物?

2.春天的景物好多好多,好美好美,一幅图哪能画得下呢?

等到了阳春三月,老师再带小朋友到野外去找春天,好吗?

3.配音朗诵,总结全课内容。

下面老师把心中的春天说给大家听,请小朋友们闭上眼睛,想象出一幅春天的美景图--

瞧!燕子飞回来叫,好象在说:“春天来了,春天来了!”柳树抽出了长长的枝条,春风轻轻地吹来,枝条摇摆起来,好象在跳舞。五颜六色的花也开了。粉红的桃花开了,雪白的梨花开了,它们散发出阵阵清香。蝴蝶飞来了,蜜蜂也飞来了。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绿嫩绿的,一阵春雨过后,春笋破土而出,小河里的冰融化了,慢慢地向前流去。小鸭子赶紧跑向河边,想跳进水里洗个澡。春天的景色可真美。啊!我爱春天!

(设计意图:有了上一环节的铺垫,学生观察图画,展开想象,融入了图画的角色中,当众介绍春天的美景,意思明确,语言规范,并做到目中有“人”。语言表达连贯又完整,成功地解决了训练的重点。)

四、板书:

练习2

春天来啦

观察顺序:上→下,近→远

蓝天  春笋

白云  麦苗

桃树  燕子

柳树  孩子

小草

春天真美!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练习2(春天来了)教学设计(共三个课时)]

篇6: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共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端、棕”等13个生字。

2、会写“午、节”等7个字。

3、认识偏旁:立字旁“立”,米字旁“米”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长句子。

(三)情感目标: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弘扬传统文化,培养民族意识和爱国热情,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理解重点词语和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读好长句子。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同学们,你们知道我国农历的五月初五是谁什么节日吗?(端午节),在端午节那一天,我们要吃粽子的,今天呀我们要学习一篇课文就是关于端午棕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端午粽》,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

端午节又名端阳节、重午节,据传是中国古代伟大诗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投汩罗江殉国的日子。两千多年来,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就成为了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史料记载,公元前278年农历五月初五,楚国大夫、爱国诗人屈原听到秦军攻破楚国都城的消息后,悲愤交加,心如刀割,毅然写下绝笔作《怀沙》,抱石投入汨罗江,以身殉国。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沿水招魂,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蚕食他的身体。这一习俗绵延至今,已有两千多年。

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蒿草,艾叶,喝雄黄酒的习俗。“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被列为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让我们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duān zònɡ  jiè  zǒnɡ mǐ jiān fēn  dòu ròu dài zhī jù  wǔ  yè zhēn

端 棕    节  总   米  间 分   豆 肉 带 知 据  午  叶  真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挂:音节:三拼音节,偏旁:提手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

分:多音字

fèn  本分

fēn  十分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chánɡ 太长

zhǎnɡ 长大

bāo 剥皮

bō 剥开

jiān 中间

jiàn 间接

反义词

真--假  分--合  来--去 纪念--忘记

近义词

纪念--怀念  美滋滋--喜滋滋  掀开--打开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立字旁“立”,

米字旁“米”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我会读)

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自读三遍--开火车读

五、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加一笔

米--( 来 )

变一笔

午--(牛 )

写偏旁

粽--(   ) 端--(   )

总--(   ) 带--(   )

加偏旁

十--(   ) 刀--(   )

具--(   )

反义词

假--(  真  ) 合--(分)

纪念--(忘记)来--(去)

六、升华学习

游戏:摘果子游戏

老师叫学生闭上眼,老师去太空种苹果,老师把生字卡片挂在一棵树上。种完后全请学生睁开眼,学生认识哪一个,就把哪一个摘下来。

七、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4、初读了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短文插图。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4个自然段)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4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一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

(3)一到端午节,外婆会干什么?(外婆总会煮好一锅粽子等我们回去)

(4)“总”说明每年都会煮粽子,“盼”说明每逢佳节外婆盼望一家人团聚。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自然段,男生听着,听她们读得对不对。

(1) 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 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

(3)粽子是用什么包的?(青青的箬竹叶包的)

(4)里面裹什么?(白白地糯米)

(5)中间有什么?(中间有一颗红红的枣)

(6)青青的,白白的和红红的写出了粽子的样子和对粽子的喜爱

(7)外婆掀开锅盖飘出什么呀?(一股清香)

(8)粽子怎么吃?(剥开粽叶)

((9)粽子什么味道?(又黏又香)

(10)掀,剥,咬分别写出了煮粽子,剥粽子和吃粽子的动作,又黏又香写出了粽子的味道?(请他们品尝水果的香甜)

(11)第二段写了包粽子的材料和煮好的粽子的味道。

5、请男生一起读第三自然段,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三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3个句号。)

(3)外婆的粽子好吃吗?(十分好吃)

(4)花样多吗?(花样也多)

(5)都有什么品种?(红枣粽,红豆粽和鲜肉粽)

(6)你十分好吃,花样也多说明外婆包粽子经验丰富,也体现了外婆对端午节的重视。

(7)在外婆家美滋滋的吃完后,外婆还会做什么?(装一小篮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8)美滋滋说明外婆包的粽子好吃,也表达了我对粽子的喜爱之情。

(9)第三小节写了外婆包的粽子不但好吃,还会教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6、同学们一起读第四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四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

(3)长大之后牛知道了什么?(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

(4)第四段写了长大后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

(5)介绍屈原

屈原(公元前340年-公元前278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  。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 。他是“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背后人称为“诗魂”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 。

公元前278年,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屈原悲愤交加,怀石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 。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 。他创作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

8、老师总体提问。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呀?

学生自由说,然后老师总结:这篇课文写了每年端午节时外婆都会包粽子,盼着我们回去,外婆的粽子好吃,花样多,我长大后知道了端午节吃粽子的原因。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了解,我们知道了中国传统文化,产生热爱生活,热爱祖国的情感。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小学一年级语文下册课文10端午粽教学设计           端午节外婆包粽子-- 盼我们回去        端午节吃粽子

端午节      包粽子的材料--粽子清香,又黏又香     清香好吃

粽子好吃,花样多--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纪念屈原

长大后--知道端午节的来历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

五、灵活朗读

接力朗读:四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读。

六、考考你,课内阅读

外婆包的粽子十分好吃,花样也多。除了红枣粽,还有红豆粽和鲜肉棕。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分给邻居吃 。

1、文中写了粽子那些特点呢?请在正确的选项后面画“√”

(1)好吃(  ) (2)花样多(  )(3)非常大( )(4)非常尖( )

2、从哪个词语可以看出外婆包的粽子好吃,请写一写。

(美滋滋)

七、课文升华

1、说一说:你知道关于端午节或吃粽子的故事吗?

2、端午节的由来

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源于纪念屈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独具风貌,影响深远(因而,端午节也称诗人节)。公元前278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但是始终不忍舍弃自己的祖国,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爱国主义乐章。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渔夫们划起船只,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真身。有位渔夫拿出为屈原准备的饭团、鸡蛋等食物,“扑通、扑通”地丢进江里,说是让鱼龙虾蟹吃饱了,就不会去咬屈大夫的身体了。人们见后纷纷仿效。一位老医师则拿来一坛雄黄酒倒进江里,说是要药晕蛟龙水兽,以免伤害屈大夫。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人们想出用楝树叶包饭,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

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3、交流作品:可先与家人交流,然后将学生的创意画在学习园地中展览。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背下来,背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

(一)指导书写汉字午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午”共4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节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节”共5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指导书写汉字叶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叶”共5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四)指导书写汉字米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米”共6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五)指导书写汉字真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真”共10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六)指导书写汉字分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分”共4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七)指导书写汉字豆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豆”共7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看看谁最棒

老师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讲评,比一比谁最棒。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正确书写7个汉字。

2、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带拼音书写汉字,组词。

[一年级语文下册《端午粽》教学设计(共三课时)]

篇7:《为梦想,相会在北京》教学设计第1课时(共2课时)(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课题:第五单元第20课  《为梦想,相会在北京(节选)》第1课时(共2课时)

年级学科:七年级下语文

主备人:仇彦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积累词语,掌握文章内容;了解通讯的形式,侧记的特点;概括作者所描述的各个场景的内容。

2.过程与方法:学习通过具体的场景来展现奥运盛况的写法,了解到中华民族的振兴,灿烂辉煌。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品质,传递奥林匹克运动精神。

教学资源:课本、教学参考书、课件。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字词积累,把握内容。

难点:场景描写与议论抒情有机结合的写法。

教学过程:

集体备课                                               个性备课

一、课文导入

播放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片断,让学生简要发表观后感。适时导入本课内容。

二、预习检查

一读(自读),梳理字词。

⒈  掌握下列字的读音和字形。

日晷【guǐ】    卷轴【zhóu】   承载【zài】

信笺【jiān】   苍穹【qióng】   硕【shuò】大

沧【cāng】桑    焕【huàn】发   荡漾【yàng】

光彩熠熠【yì】   心有灵犀【xī】

⒉  掌握下列词语的词义。

冉冉:缓慢地。

苍穹:苍天;广阔的天空。

信笺:信纸。

熠熠:闪烁的样子,形容闪光发亮。

融会贯通:把各方面的知识或道理融合贯穿起来,从而得到系统透彻的理解。

弥足珍贵:形容十分珍贵、非常珍贵 。

心有灵犀:比喻恋爱着的双方心心相印。现多比喻双方对彼此的心思都能心领神会。

行云流水:指天上的流云,江河中的流水。形容读或背诵诗文、书画等自然流畅。

兼容并蓄:把不同内容、不同性质的东西收下来,保存起来。

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三、内容把握

二读(自读),思考内容。

提问:通读全文,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明确:开幕式表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将和为贵、刚柔相济、天人合一等理念展示得非常巧妙,含蓄地表达了和平、发展、建设和谐世界的“中国之声”,展现了中华民族的光荣与梦想,极大地激发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

三读(精读、逐场景读),逐层把握内容。

场景一:描写了童声独唱、国旗入场的画面。

9-11段:表达了歌唱祖国、祝福祖国的激情。

场景二:描写了简声清脆、字盘展开、“和”字凸显、长城蜿蜒的画面。

13-17段:阐述了中华民族“和谐世界”的理念。

场景三:描写了丝路跋涉、大海远航的画面。

19-20段:赞美了古老的中国人远播文明、传递友谊、交流科技的精神。

场景四:描写了刚柔相济的太极拳表演画面。

22-24段:阐述了阴阳结合的哲学理念,表达了中华传统文化对刚健与宽容抱有的坚定信念。

场景五:描写了蓝色星球上的人们在奔跑、欢腾、嬉戏的画面。

26-29段:表达了对“地球村”理念和奥运盛会的礼赞。

场景六:描绘了开幕式上点燃主火炬的画面。

33段:火炬的升腾是中国人热情欢迎世界宾朋的象征,是北京敞开胸怀面对世界的象征,是中国人自信、开放、包容精神的象征。

作业设计:课本知识技能第1题,问题解决第3题。

仇彦军

[《为梦想,相会在北京》教学设计第1课时(共2课时)(苏教版七年级下册)]

篇8: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21《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读出不同的语气,读好疑问句和感叹句。

2.认识17个生字,会写其中的8个生字。

3.知道花生在地下结果这一生长特点,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感受自然的丰富奇妙。

教学重难点:

识字写字,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结果的特点。

体会小动物的表情、语气、有感情朗读课文。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刚才在森林里老师遇到一个小伙伴,它想请我们 班的小朋友和它做一件有意义的事。小朋友你们愿意吗?

2.你们知道这位小朋友是谁啊?它想请我们去做什么?

3.今天我们就来接着学习--《小松鼠找花生果》,和小松鼠一起继续去寻找花生果,比一比谁的收获最大。

4.在出发之前,老师考考你们还记得这些词语宝宝吗?

①出示词语:旁边 绿油油黄灿灿

蚯蚓 结了果 留着

每天 直到   金色

睁大眼睛 自言自语  钻出来

②指名分行读

二、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媒体出示:树林画面)

2.出示第一自然段谁来读第一自然段,其它小朋友找找哪些词语让你觉得很美?(相机红字出示“绿油油”、“黄灿灿”“真好看”)

①谁来说说什么是绿油油、黄灿灿?(教师指导:绿油油是说绿得发亮,像是冒出了油似的;黄灿灿是指黄得耀眼夺目。)

②那谁来说说还有什么是绿油油的,黄灿灿的,完成填空。

出示:绿油油的黄灿灿的()

3.像“绿油油、黄灿灿”这类词还有很多,那你能用这样的形式再说几个关于颜色的词吗?(蓝湛湛、绿茵茵、黄澄澄。。。)

4.颜色 么美,这么好看的花生!那你能通过朗读读出花生的美呢?

三、细读第二自然段。

过渡:树林旁边长着许多花生,绿油油的叶子,黄 的小花,真好看。我们的小松鼠却不明白这是什么,瞧,它是怎么说的呢?谁回答了它?

四、作业

分角色读读小松鼠鱼蚯蚓的对话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细读第三自然段。

1.出示:第三自然段“从那以后,……看花生结果了没有。”(指名读)

2.小松鼠为了能吃到花生果你觉得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很着急)你从哪个词语中最能看出他很心急呢?(板书:每天看)相机红字出示“从那以后”“每天都。。。。。可是,直到。。。。。。也没看见。。。。。。”)

3.你们每天都会做什么呢?你能用“每天”说句话吗?

4.小松鼠每天都去,多辛苦啊!谁能把这句句子读好了?指导朗读“从那以后,小松鼠每天都到花生地里去,看花生结果了没有。”

5.小松鼠多么想得到花生果呀!可是--师引读,出示句子。“可是,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

6.小朋友想想此时他心里会感到怎么样?(奇怪、不理解、失望)

7.是呀,小松鼠多么失望啊!你能把这句读好么?“可是,直到金色的小花都落光了,也没看见一个花生果。”

8.连起来读读这一自然段,可以试着背诵一下

出示填空:从那以后,小松鼠________________,看__________。可是,_______________,也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细读第四自然段

1.小松鼠又失望又奇怪,所以产生了疑问(板书?图案)看它在自言自语地说什么呢?--(生读):“奇怪,花生果被谁摘走啦?”

2.谁来学着小松鼠的样子说说这句话。(指名表演)

3.谁再来试着读一读,把小松鼠奇怪的样子读出来?

4.让我们分小组比赛读一读

四、学习第五自然段。

1.出示第五自然段

2.自由读课文第五小节,找小松鼠有没找到花生果?(板 :找到)

①是谁帮助他的啊?看蚯蚓是怎么样对小松鼠说的?(红字出示:钻出来笑着)你在读的时候也要笑着读(板书:笑脸图案)指名读

②让我们一起来告诉小松鼠花生在哪里(板书:全在泥土里)

3.老师请小朋友同桌间演一演蚯蚓和小松鼠,注意表 动作。指名表演,评价

五、指导书写

最后我们还要学两个新的生字。

出示:“语”“言”

1.请你们先自己观察,想想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

2.你有什么需提其他小朋友注意的地方吗?(比如:结构、位置、笔顺等)

3.再帮它找找朋友。

4.师范写,生描红。

5.生临写,师来回巡视。

六、作业:

1.课后自找伙伴,分角色朗读、表演课文。

2.通过看书、上网等各种方法找一找还有哪些食物是长在土里的。

板书设计:

21.小松鼠找花生果

看-想-说-问

花生果

(全在泥土里)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21《小松鼠找花生果》教学设计]

篇9: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动物王国开大会》教学设计(共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识“物、虎”等13个生字。

2、会写“要、连”等6个字。

3、认识偏旁:牛字旁“牛”,会写通知。

(二)能力目标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分角色朗读课文

(三)情感目标:逐步养成把语言表达清楚的好习惯,

二、教学重点:认字和写字,练习朗读。

三、教学难点:理解课文,会写通知。

四:教学方法:讲授法 演示法 练习法 读书指导法 游戏法 问答法

五、教学媒体:教学挂图,生字卡片,课件

六、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谈话

谈话:同学们,你们认识什么动物呢?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就是关于动物王国开大会的。

二、课件出示或者图片出示本课的插图

老师板书课题《动物王国开大会》,请大家把课题读两遍。同学们看图片,让我们去读课文感受一下吧。

三、学习生字

(一)初读课文

1、你自己读读看。请学生自己小声的读一遍,注意自己读自己的呦,不要齐读。

2、一边读一边圈出本课的生字。

(二)学习生字

1、哪一位同学可以试着看拼音读一下本课的生字。

wù  hǔ xiónɡ tōnɡ zhù yì biàn bǎi shé ɡuǐ liǎn zhǔn dì yào lián

物  虎  熊   通  注  意   遍  百   舌  鬼  脸   准   第   要   连

hái diǎn

还   点

2、分析生字:一个一个生字分析:看生字看生字拼音是几拼音节,什么偏旁部首,什么结构,怎样组词。是否多音字,反义词等。例如

学习生字新:音节:两拼音节,偏旁:斤字旁,结构:左右结构,请同学组词,最少说三个词,可以一起说,也可以找学生说。

3、就这样一个一个学完本课生字。

多音字

hái  还来

huán 送还

tōnɡ  通知

tònɡ一通

反义词

借--还  开--关

近义词

连忙--急忙  准时--按时  参加--参与,因为--由于

这节课我们要记住

牛字旁“牛”,

(三)我书中的组词

请学生圈出本课中的生字组词

如果本课有现成的组词,就直接圈出来,如果本课的生字没有现成的组词,可以写一个,以备以后忘了组词可以随时翻看。

四、朗读生字

(一)带拼音朗读生字

1、学生齐读:说出音节,偏旁部首,结构,每一个字组三个词语。

2、学生领读。(一课一领读)

(二)去掉拼音朗读生字(我会读)

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自读三遍--开火车读

五、考一考你

汉字魔术

加一笔

古--(  舌) 白--(白)

写偏旁

物--(   ) 虎--(   )

注----(   )     第 --(   )

加偏旁

西--( 要 )( 洒 )(晒)  车--(  )

不--( 还  )(坏) 占--( 点  )(站)(沾)

反义词

借--(  还  ) 开--( 关    )

六、升华学习

游戏:找朋友游戏

老师把拼音卡片和生字卡片贴在黑板上,学生拿音节卡片和生字卡片。然后拼读

七、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老师总结:我们学习了本课的生字。

4、初读了课文

八、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朗读课文,分析课文

2、请同学们自己在课下把本课生字读给爸爸妈妈听。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找一找游戏:我在那里?

规则1、老师叫学生闭上眼。2、老师把本课生字图片贴在黑板上。3、老师说汉字,叫学生睁开眼去找。

二、朗读课文,初悟课文

(一)老师示范朗读课文,看图片或者课件出示短文插图。

(二)学生自己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找出课文有几个自然段。

三、分析课文,深悟课文

1、让学生说一说课文有几个自然段?(18个自然段)

2、你是怎样确定的?(这篇课文有18个段落开头空两格处)

3、同学们齐读第一自然段

(1) 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3句话)

(2) 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句号。一个感叹好)

(3)动物王国要干什么?(开大会)

(4)老虎让谁通知大家?(狗熊)

(5)狗熊怎么通知的?

第一次通知

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狗熊

事情:动物王国要开大会

参加人:全体动物

通知人:狗熊

4、请女生一起读第二到第七自然段。男生听着,听他们读的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二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

(3)狐狸说什么了?(你说一百遍,大会也开不起来)

(4)狗熊问什么了?(为什么)

(5)狐狸说什么了?(因为你没告诉大家,大会在哪一天开)

(6)狗熊说什么了?(对,去问老虎)

(7)老虎说什么了?(大会在明天开)

(8)狗熊怎么通知的?

第二次通知

动物王国要在明天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狗熊

时间:明天

事情:动物王国要开大会

参加人:全体动物

通知人:狗熊

5、请男生一起读第八到十三自然段,女生听着,听他们读得对不对。

(1)请同学说一说第八自然段有几句话?(1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

(3)大灰狼说什么了?(你说一百遍,大会也开不起来)

(4)狗熊问什么了?(为什么)

(5)大灰狼说什么了?(因为你没告诉大家,大会在明天什么时候开,是上午下午,几点钟开)

(6)狗熊说什么了?(有道理,去问老虎)

(7)老虎说什么了?(大会在明天上午八点开)

(8)狗熊怎么通知的?

第三次通知

动物王国要在明天上午八点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狗熊

时间:明天上午八点

事情:动物王国要开大会

参加人:全体动物

通知人:狗熊

6、请同学一起读第十四到十七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十四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1个句号,一个问号)

(3)梅花鹿说什么了?(大会在哪开呀?你得说清楚)

(4)狗熊说什么了?(我怎么没问清楚呢,有去问老虎)

(7)老虎说什么了?(大会在森林广场开)

(8)狗熊怎么通知的?

第四次通知

明天上午八点,动物王国要在森林广场开大会,请大家准时参加 。

狗熊

时间:明天上午八点

地点:森林广场

事情:动物王国要开大会

参加人:全体动物

通知人:狗熊

7、请同学一起读第五十八自然段。

(1)请同学说一说第十八自然段有几句话?(2句话)

(2)你是怎么确定的?(这个自然段有2个句号)

(3)这一次大家都听懂了吗?(听懂了)

(4)动物们准时参加大会了吗?(准时参加了大会)

9、老师总体提问。

读完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感受呀?

学生自由说,然后老师总结:这是一篇童话故事,写了动物王国姚开大会,要狗熊通知大家,狗熊在狐狸,大灰狼,梅花鹿的帮助下,终于成功的通知了大家,教育我们做事情要认真,在通知他人时,要说清楚事情的具体时间和地点 。

第一次通知--   狐狸说没告诉哪天开大会,

动物王国  第二次通知大灰狼说没告诉明天什么时间开大会 狗熊粗心大意

开大会    第三次通知--梅花鹿说没告诉在哪开大会      在朋友帮助

第四次通知--大家都懂了,准时参加了大会    下把通知说完整

第一次通知

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狗熊

事情:动物王国要开大会

参加人:全体动物

通知人:狗熊

第二次通知

动物王国要在明天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狗熊

时间:明天

事情:动物王国要开大会

参加人:全体动物

通知人:狗熊

第三次通知

动物王国要在明天上午八点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狗熊

时间:明天上午八点

事情:动物王国要开大会

参加人:全体动物

通知人:狗熊

第四次通知

明天上午八点,动物王国要在森林广场开大会,请大家准时参加 。

狗熊

时间:明天上午八点

地点:森林广场

事情:动物王国要开大会

参加人:全体动物

通知人:狗熊

四、朗读课文,感悟课文

学生齐读--男生读--女生读--分行读

五、灵活朗读

分角色朗读:七个人一小组,进行接力朗读。

六、考考你:分析通知

(一)通知的格式包括什么?写通知包括哪些要素?

通知的格式:包括标题,称呼,正文,落款

1、标题:写在第一行正中间,

2、称呼:写被通知者的名字或单位,在第二行顶格写。(有时是可以略去称呼,直接写正文)

3、正文:包括:1、时间、2、地点3、参加人,4、事情

4、落款:包括两部分5、通知人6、通知时间,分两行写在正文右下角

简单记,写通知包括7大要素

5、通知标题2、时间、3、地点4、参加人,45、事情6、通知人7、通知时间

例:通知

本周五早上八点,请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各班同学,在教学楼门前集合。

少先队大大队部

4月20日

时间: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

参加人:_______________

事情:_________________

通知人:_______________

通知时间:____________

(二)读一读,写一写

通知

明天上午九点,请参加少先队大队部会议的各班班长,准时到大队部活动室参加关于开展“节约每一滴水”的倡议活动。

少先队大队部

204月20日

时间:____________

地点:____________

参加人:_______________

通知单位:_______________

事情:_________________

通知时间:____________

七、课文升华

(一)说一说:通知的格式包括什么?写通知包括哪些要素?

(二)写一写:1.1班在明天上午八点,进行书法比赛,请你替1.1班班委会写一个通知。不会写的用拼音代替。

八、小结

1、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

2、学生说。

3、学习了朗读和分析课文。

九、下节课我们做什么?

1、下节课我们将进行写字教学。

2、同学们回家可以把课文背下来,背给爸爸妈妈听。

第三课时

一、复习导入

玩捉人游戏:老师把生字卡片帖在黑板上,然后老师叫一个学生说一个生字,这个学生叫一个学生去找,找对了,这个学生给他鼓鼓掌,找不对,这个学生告诉他怎么念。

二、指导写字

(一)指导书写汉字要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要”共9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二)指导书写汉字连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连”共7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指导书写汉字百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百”共6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四)指导书写汉字还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还”共7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书写练习笔顺: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五)指导书写汉字舌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舌”共6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六)指导书写汉字点

1、笔顺

(1)首先,学生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用手书写笔画。“点”共9笔。

(2)老师边写边示范。

(3)学生在田字格本上书写笔顺。

2、带拼音书写汉字

(1)描红

(2)老师在生字格里书写带拼音的汉字:拼音写在四线格里,要对准下边的田字格,汉字写在田字格里。

(3)学生在生字本上书写,老师巡视指导。

3、组词

(1)让学生说一说怎样组词。

(2)老师写三个组词在黑板上。老师也可以只写一个组词,写三个是为了不束缚学生的思维。

(3)学生自己选择一个组词写在书上。

(4)老师在田字格里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5)学生在田字格里练习书写组词。

三、看看谁最棒

老师让学生去黑板上书写,讲评,比一比谁最棒。

四、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以下内容

1、正确书写7个汉字。

2、正确书写汉字笔顺,带拼音书写汉字,组词。

[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7课《动物王国开大会》教学设计(共三课时)]

篇10:《识字1春天春风春雨》教学设计(2017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教学设想

《识字 1》是《国标本 (苏)语文》一年级下册的教学内容,它以词串识字的形式出

现,围绕“春天”这个主题勾画出了一幅春光旖旎、鸟语花香的春景图。全文共 12 个

词语,分为四组,每一横行又从“气象” 、“草木”、“动物”、“花朵”不同的方面揭示了春天的特征。所以教学时我们不能为了识字而识字,要通过朗读、想像去体会、感悟,要让学生由词语想到具体的事物,由词串想到特写的画面,由整篇课文想到春天特有的场景,要让学生在脑海中留下一组关于“春天”词语的记忆板块,为今后的阅读和写作做必要的储备。所以,识字和记忆词串应该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词串识字都有押韵合辙的特点,读起来朗朗上口,由此, “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成为本课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帮助学生理解、感悟语言,从单个词儿的认读,到每行词串的连读,最后词串成文的诵读,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语间的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掌握诵读的技巧,为今后诵读诗歌奠定了基础。

另外,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把生活带进了课堂,使学生已有的感性认识与生

活经验和抽象的词儿融合在一起,一边诵读,一边产生与词语相对应的图像,既有利于学生理解词义,又训练了语言。学生们虽然对独立的词儿理解增多了,但像没组装的机器零件,只有把它们组合起来,才能发挥真正作用,所以,在教学中,我充分挖掘词与词之间的间歇、空白,引导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通过想像进行补充和扩展。在学生们的相互讨论中,原本貌似独立,实际具有相似关系的词语整合成一个“春天”的模块,在进行反复诵读、积极记忆后,一幅鲜活的“春天”画面就以模块形式建构、存储于学生脑海中,为学生日后激活、选择、匹配、重组相似模块提供了资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而本课集中

学写带“木”的字串,意在让小学生感悟一点汉字文化,培养学习汉字的浓厚兴趣,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汉字文化的热情,为今后学习汉字打下坚实的基础。

教学过程

-、课件导入,激趣学文

送走了冬爷爷, 我们迎未了美丽的春姑娘 (课件出示春意融融、鸟语花香的春景图 )。

你看,春姑娘真像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她把大自然打扮得多美呀 !看,一群小朋友到田野找春天来啦 !

二、联系画面,整体感知

1.结合课件画面,播放歌曲《找春天》 。

2.学生交流,从哪些地方找到了春天 ?

随机出示:课文四组词串。

3.借助拼音,学生自由练读。

4.指名练读,正音。 (逐个词儿读,词串连起来读。 )

[借助画画帮助学生建构完整的词串模块, 使抽象的词儿和形象的事物整合在一起。 ]

三、逐行认读,深入感悟

1.让学生思考。

(1)春天的风吹在身上是怎样的感觉 ?

(2)你知道春天的雨是怎样的吗 ?点击“春雨”处,让学生们体会春雨细细的,像牛

毛一样。

(3)出示“春天春风春雨”

谁来读好这一行词 ?

你是怎么想的 ?你好像看见了什么 ?(春天到了,我好像感觉到了春风暖暖地吹在身

上,舒服极了,又好像看到细细的春雨正在绵绵地下着,万物都在迅速地生长。 )

[让学生一边读,一边去想与这个词语相对应的事物图像,可以把表面上孤立的图

像整合为一体, 在他们的头脑中建构、存储起日后解决问题时能迅速激活、选择、匹配、

重组的模块。 ]

指名读,师点拨,注意停顿和整个词串的诵读节奏。

2.师:春天的柳树、小草、嫩芽是;怎样的呢 ?小朋友昨天已经跟他们交上了朋友,

有的小朋友用手轻轻地摸了他们,有的小朋友在草地上打了个滚,有的小朋友还和他们

说说话呢 !

(1)谁愿意向大家介绍一下你的朋友呢 ?在学生介绍时伺机逐个点击“柳树、小苹、

嫩芽”,多媒体展现春天柳叶吐翠,小草茵茵,嫩芽破上而出的镜头。

(2)小朋友这么喜欢自己的朋友 ?那你能读好它们的名字吗 ?

(3)击出“柳树小草嫩芽”一行词语。

指名读,师评:听了你的朗读,我仿佛看到了柳条垂在河面上,风儿一吹,河水漾

起了层层波纹 ,, 你们呢 ?

3.(1)点击“布谷鸟”,展现布谷鸟在田间边飞边鸣的镜头, 同时讲述布谷鸟的传说。

再逐个点击燕子飞行、蜜蜂采蜜的画面。

师画外音:燕子、布谷给我们带来了春的喜讯,连小蜜蜂也嗡嗡地赶来,在花丛中

忙着采蜜呢 !一派热闹的景象。

(2)谁来招呼这些可爱的小家伙。

(3)春天还会有哪些动物呢 ?

[学生凭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动物这一模块进行补充和扩展。从而加深对春天

的感性认识。 ]

4.(1)小蜜蜂为什么这么高兴 ?(点击蜜蜂在花丛中飞行采蜜的特写近镜头 )

(2)让我们做个深呼吸,扇动翅膀,跟着蜜蜂,一起到花的海洋里去邀游吧 !

[《识字1春天春风春雨》教学设计(2017新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7《团团和圆圆》教学设计(共2课时)

第一课时:认识乘法(1)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中国红》教案

第四课时:复习加减、乘法的实际问题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一年级下册)

统计与概率2 教案教学设计(苏教国标版六年级下册)

《夹竹桃》第2课时教学设计

《古诗词》第2课时教学设计

《九色鹿》第2课时教学设计

《穷人》第2课时教学设计

人教版一年级的下册语文教学设计

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6《中国红》教学设计(共2课时)(共10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苏教版一年级下册语文16《中国红》教学设计(共2课时),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