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风儿”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5篇练习8的教学设计,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练习8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 目录
篇1:《练习8》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与岳飞墓有关的内容进行学习字词句的练习。
2、读背8个成语和古诗《梅花》
3、写好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的钢笔字。
4、说写请假条,便于在生活中使用。
1、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钩”。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学用字词句。
1、第一部分。
(1)图像显示岳飞墓和对联。
(2)学生查字典。
(3)指名讲述查后的答案。
2、第二部分。
(1)预先让学生在下面查历史资料,了解相关历史。
(2)让学生谈谈查到的资料和通过何种方式取得的。
(3)指名读对联,说说自己的理解感受。
一、写好钢笔字
1、认识要写的字
2、这3个字是什么结构?(“困”全包围,“周、间”半包围)
3、如何才能写好?观察讨论。注意间架和布局
2、指名讲。里面部分不要写得太大或太小,左右与上下空间基本相等。
看看“小小建议”,包围的外框不要写得太满。
5、自行练写。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6、展示好的作品,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1、成语
(1)学生自由读,可以借助查字典。
(2)指名读。
(3)小组合作,自学了解成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相互补充理解。
九牛一毛:从九牛身上拔出一根毛,比喻极为渺小轻微。
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孜孜以求:勤奋努力的样子。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已有的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5)练习读背。自由练,同桌相互背。
(6)指名背,集体背。
2、《梅花》
(1)学生自读,读准音。
(2)指名读,集体正音。
(3)结合插图,边听边思考诗意。
(4)小组合作学习。
(5)请学生讲讲自己的理解。
生动描写了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里独自开放的情景,赞扬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坚强品质。
(6)练习:学生边想象古诗的情境,边自由读,同桌互背。最后指名背。
3、反馈检查
(1)小组检查。读正确流利,有一定的语调。读出古诗的韵味,注意停顿节奏。给予评判。
(2)全班交流背诵。给予表扬。
(3)集体背。
二、学写毛笔字
1、学习“钩”的写法。指导:“横钩”与“竖钩”
2、教师书写横钩,指导运笔方法。左低右高宜稍长,至“钩”处向左下钩出。学生练习。相应展示
3、书写竖钩,指导运笔。在竖中线居高处起笔,运笔方法同“竖”,下行至“钩”处微向左下挫笔,再提锋向上缩笔,得势后快速向左上钩出,出钩宜短。学生练习。相应展示
第三课时
说说写写:请假条
一、审题
1、出示题目:请假条
2、导入:什么时候需要写假条?你们写过吗,会写吗?
3、指导
(1)有位同学突然患病,上午要去就医,向老师电话请假没打通,这时该怎么办?自读书上的内容
(2)指名说。通常你们都让家长来写假条,今天我们来学着自己写
(3)观察讨论格式。小组先自行讨论
(4)全体交流。
在第一行的中间写“请假条”。正文第一行顶格写自己对收假条人的称呼;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请假的原因及要请多长时间;在假条的右下角要署上请假人的姓名,在下面的下行写清写假条的时间。
二、练习
(1)创设情境,让学生来说写练习
(2)先同桌间说,再集体评讨。
(3)学生写,教师作适时指导。
(4)选出代表作展示,请学生互评,修改补充,进一步熟悉格式写法
篇2:《练习8》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巩固查字典的方法,知道“中”字有两个读音,能看懂漫画明白道理,并能说说写写自己的感想。
2、采用自学自悟、小组合作、集体交流等方法学习。
3、能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养成勤查字典的好习惯;激发保护动物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运用已经掌握的查字典的方法解决阅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用几句话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
难点:引导学生看懂漫画悟出道理。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设计思路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要使学生的生活中不单单只有学习,还要使学习富有成就,就要给学生自由的时间。”课程标准也认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所以,组织教学时教师应该留下充裕的时间给学生,鼓励他们认真地去想、去做、去说、去写。让他们自主学习,凭自己的知识积累、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去探究问题,并有所发现。在教学中实施合作学习,让生生之间、师生之间的互动交往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教学过程设计理念
一、游戏导入,激发兴趣
1、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有趣的听声音游戏、(一人学动物的叫声,其他学生猜猜是什么动物的叫声。)
2、(学生说到青蛙的叫声,师适时引入。)小朋友对青蛙的叫声这么熟悉,那对青蛙又了解多少呢?
3、学生自由讨论交流。
二、阅读短文,渗透学法
1、青蛙的确是非常好的益虫。如果用一个词来形容青蛙,老师想用上这个词――“庄稼的保护神”。(师板书。)让我们一起来看一下关于青蛙的资料,相信你一定会对它们有更深的了解。(课件上同时出现《庄稼的保护神》。要求:自己读读,如果有生字,先把圈出来,再查查字典。
2、大堂交流。(随着学生的交流在课件中注上音。)
3、学生在小组内互读,在学生之间相互听好,要求读准字音、不添字、不漏字、不读破句。
4、小组推荐一名同学大声地读给大家听,全班同学和老师一起评议、正音。
①、讨论“粘住小虫,卷入口中,常常是百发百中”中两个“中”字的读音一样吗?
②、通过讨论了解“卷入口中(zhōng),意思是在什么里面。百发百中(zhòng),意思是逮住了目标。”
③、学生再查资料,说说比以前知道了些什么。
三、组内交流,练习说话
1、正因为小青蛙如此可爱,又是庄稼的保护神,所以很多作家都把它们写进诗里,编入歌中。让我们一起来听听这首关于小青蛙的歌。(播放歌曲(池塘边的小青蛙》。)
2、小青蛙为什么会害怕见人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
3、多媒体出示人类滥杀青蛙的图片以及引起的严重后果,师做旁白。
4、赵小伟为了发动大家保护青蛙,还画了一幅有趣的漫画。(出示练习8的漫画,并简单介绍什么叫漫画。)
5、看了这幅画,你明白了什么道理?有什么感想?(小组讨论,集体交流画面内容,说说自己明白了什么道理。
四、以说导写,练习写话
小朋友说得都非常棒,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让更多的人有保护青蛙的意识,那多好啊!
要求:写的时候注意格式,不会写的可用拼音代替,但一定要写正确。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
五、课外延伸,自选作业
1、除了青蛙以外,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人类的好朋友?我们应该怎样对待它们呢?
2、今天的课外作业,教师想请你们从下面的.作业中任选一个。
①、收集更多关于“人类的朋友”的资料,并为生字注上音。
②、漫画创作,宣传环保。 好奇是学生的天性,以游戏导入新课的教学,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青蛙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小动物形象,尤其是农村的孩子。本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尽情诉说,在和谐自然的氛围锻炼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
找找生字,查查字典,读读资料,这是一种学习方法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有了这样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匪浅。
评价不是不是教师的专利,学生的互评可以让学生相互交流和学习,取长补短,学会欣赏与建议。评价的时候,也是学生彼此间进行灵动的交际的时候。
这一次说是在学生对青蛙有了更多的认识之后,相信这种认识会让学生对青蛙的保护意思更加强烈。
漫画不像一般的文字,它需要我们仔仔细细观察、领悟和揣摩,然后才能得到一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在这里就切切实实需要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启发。通过大家的讨论和交流,就能感悟到画中的含义,明白漫画想告诉我们的道理。
想怎么写就怎么写,给予学生表达的自由,学生才会大胆表露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才会有真实的情感。对于格式的规范是让学生养成好的写作习惯。写的要求只需文通句顺、言之有理。
教师应从作业的主体――学生出发,设计具有多样性的、富有创造性和趣味性的作业,让他们自由选择,让学生通过创造性的作业活动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篇3:练习8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训练学生的说话写话的能力,《练习8》教学设计。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成语和两副春联。
4.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重难点
口语交际的训练。
课时划分两课时
篇4:练习8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观察、说话写话的能力。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大题
(一)指导看图说话。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足球是怎样飞入球门的?穿蓝色球衣的1号守门员是怎样扑球的?其他的球员和小观众看到后,表现是怎样的?
3.学生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纠正,补充。
4.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指导。
5.小组之间再交流,教案《练习8》教学设计》。
(二)指导写话。
1.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
2.教师巡视指导。如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来查查字典。
3.反馈,交流。
(三)培养说话能力
1.审题,读题。
2.该怎样向别人讲述呢?可联系观看的足球比赛来想想。
3.教师提醒:讲述时要简明扼要,并且要用”我“。
4.四人一组说说,讨论讨论。
5.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二、教学第二大题
1.审题,读题。
2.读读这三个生字。这三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3.学生观察字,说说怎样美观地写出来。
4.教师提醒:这三个生字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大或太小
空间要基本相等。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6.反馈。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观察书上的插图,并用一段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成语和春联。
2.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大题
(一)教学第1小题。
1.审题,读题。
2.借助拼音读读成语。
3.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4.看看图,想想成语的意思
教师视情况做补充。
5.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2小题。
1.审题,读题。
指名说,学生相互纠正,补充。
2.你们知道什么是春联吗?教师简介有关春联的知识。
3.借助拼音读读春联。
4.读懂了春联的意思吗?指名说。
5.指导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四大题
1.审题,读题。
2.小组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补充成语。
火银数数通明观者(
二、收集一些对联,然后抄写下来。
篇5:练习8 教案教学设计
练习8
教学要求:
1、认真写好铅笔字。
2、熟记4条成语。
3、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4、激发学生保护动物的感情。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过程设计:
第一课时
一、课时目标:
1、认真写好铅笔字。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二、教具准备:字典 生字卡片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教学第二题
1、审题
2、指导。
(1)出示生字卡,依次认读生字。
(2)教师范写,讲述写字技巧。
(“丽”字的长横要盖住下面部分;“言”字的第一笔要写得平而长,下面的部分要写得窄一些。“互”的最后一横略长一些,把这个字托住。)
3、练习。
学生按照要求认真地练习描红和临写,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随时纠不正确的书写姿势。
4、反馈。
展示学生写得好的字,进行评讲,存在的问题。
二、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指导。
(1)四人小组读资料《庄稼的保护神》,遇到生字,查字典,在书上注上拼音。
(2)四人小组选派一名学生朗读,
(3)在学生读资料时,检查“粘住小虫,卷入口中,常常是百发百中”这一句中两个“中”读音是否准确。(第一个“中”读第一声,表示里面的意思;第二个“中”读第四声,表示逮住了目标。)
(4)巩固练习。
小明中一回家就听说爸爸中奖了。
在“警察和小偷”的游戏中,谁中枪了?
(5)练习朗读短文。
自由练习读,指名读,集体读。
(6)指导看漫画,说一说这漫画画了什么?
(7)指导看漫画,你有什么想法?它主要想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呢?(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应该保护动物。)
(8)你还知道哪些动物也是人类的朋友?
(9)把你刚才说的,再用几句话写下来,看谁写的语句最通顺,最连贯。
四、作业设计:
1、背诵4条成语。
2、完成写话。
第二课时
一、课时目标
1、熟记4条成语。
2、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和写话能力。
二、教具准备:
水彩笔 白纸
三、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教学第三题
1、熟记4条成语
2、看图,理解4条成语的意思。
披星戴月:披着星光,头戴月亮。
烘云托月:绘画时通过渲染云朵来衬托出月亮。比喻写作时通过侧面描写来突出重点和主题。
3、练习。
学生自由练习读,要读正确。
齐读、背诵。
4、你还知道哪些带有“月”字的成语?
(日积月累 花好月圆 花前月下 日新月异------)
二、教学第四题
1、审题
指名读题,弄清题目的要求。
2、指导:
(1)请你说说你知道哪些交通工具的名称?
(2)未来的工具会是什么样的呢?引导学生说出自己想象中的交通工具的特点和作用。
(3)请同学们拿出水彩笔画一画,并给自己所画的交通工具起一个形象的好听的名字。
(4)写几句介绍一下自己理想中的交通工具。(就写在画的旁边)
学生动笔写,教师巡视,个别指导。
(5)请学生拿出自己的画上台介绍一下理想中的交通工具的颜色、构造、优点等。
(6)评选“最佳创意奖”。
我的教学反思:
[练习8 教案教学设计]
篇6:练习8钢笔字教学设计
练习8钢笔字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结合与岳飞墓有关的内容进行学习字词句的练习。
读背8个成语和古诗《梅花》
写好全包围、半包围结构的钢笔字。
说写请假条,便于在生活中使用。
1、学写毛笔字基本笔画“钩”。
教学时间:三课时。
第 一 课 时
一、学用字词句。
第一部分。
(1)图像显示岳飞墓和对联。(2)学生查字典。(3)指名讲述查后的答案。
第二部分。
(1)预先让学生在下面查历史资料,了解相关历史。(2)让学生谈谈查到的资料和通过何种方式取得的。(3)指名读对联,说说自己的理解感受。
一、写好钢笔字
认识要写的字 2、这3个字是什么结构?(“困”全包围,“周、间”半包围)
如何才能写好?观察讨论。注意间架和布局
2、指名讲。里面部分不要写得太大或太小,左右与上下空间基本相等。
看看“小小建议”,包围的外框不要写得太满。
自行练写。教师提示握笔和坐姿。巡视指导。 6、展示好的作品,及时进行矫正性训练。
第二课时
一、读读背背
成语
(1)学生自由读,可以借助查字典。 (2)指名读。
(3)小组合作,自学了解成语的含义。 (4)全班交流,相互补充理解。
九牛一毛:从九牛身上拔出一根毛,比喻极为渺小轻微。
沧海一粟:大海中的.一粒谷子。比喻非常渺小。孜孜以求:勤奋努力的样子。
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不满足已有的成就,继续努力,以取得更好的成绩。
(5)练习读背。自由练,同桌相互背。 (6)指名背,集体背。
《梅花》
(1)学生自读,读准音。 (2)指名读,集体正音。
(3)结合插图,边听边思考诗意。 (4)小组合作学习。
(5)请学生讲讲自己的理解。
生动描写了梅花在冰天雪地的季节里独自开放的情景,赞扬了梅花不畏严寒的坚强品质。
(6)练习:学生边想象古诗的情境,边自由读,同桌互背。最后指名背。
反馈检查
(1)小组检查。读正确流利,有一定的语调。读出古诗的韵味,注意停顿节奏。给予评判。
(2)全班交流背诵。给予表扬。 (3)集体背。
二、学写毛笔字
1、学习“钩”的写法。指导:“横钩”与“竖钩”
2、教师书写横钩,指导运笔方法。左低右高宜稍长,至“钩”处向左下钩出。学生练习。相应展示
3、书写竖钩,指导运笔。在竖中线居高处起笔,运笔方法同“竖”,下行至“钩”处微向左下挫笔,再提锋向上缩笔,得势后快速向左上钩出,出钩宜短。学生练习。相应展示
第三课时
说说写写:请假条
一、审题
1、出示题目:请假条 2、导入:什么时候需要写假条?你们写过吗,会写吗? 3、指导
(1)有位同学突然患病,上午要去就医,向老师电话请假没打通,这时该怎么办?自读书上的内容
(2)指名说。通常你们都让家长来写假条,今天我们来学着自己写
(3)观察讨论格式。小组先自行讨论 (4)全体交流。
在第一行的中间写“请假条”。正文第一行顶格写自己对收假条人的称呼;第二行空两格开始写请假的原因及要请多长时间;在假条的右下角要署上请假人的姓名,在下面的下行写清写假条的时间。
二、练习
(1)创设情境,让学生来说写练习
(2)先同桌间说,再集体评讨。
(3)学生写,教师作适时指导。
(4)选出代表作展示,请学生互评,修改补充,进一步熟悉格式写法
篇7:语文《练习8》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训练学生的说话写话的能力。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背诵成语和两副春联。
4.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重难点
口语交际的训练。
课时划分
两课时
篇8:语文《练习8》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的观察、说话写话的能力。
2.能正确、美观地书写全包围结构的字。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大题
(一)指导看图说话。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
2.足球是怎样飞入球门的?穿蓝色球衣的1号守门员是怎样扑球的.?其他的球员和小观众看到后,表现是怎样的?
3.学生自己说,同座位互相说,互相纠正,补充。
4.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指导。
5.小组之间再交流。
(二)指导写话。
1.把刚才说的话写下来。
2.教师巡视指导。如遇到不会写的字,可以用音序查字法来查。
3.反馈,交流。
(三)培养说话能力
1.审题,读题。
2.该怎样向别人讲述呢?可联系观看的足球比赛来想想。
3.教师提醒:讲述时要简明扼要,并且要用“我”。
4.四人一组说说,讨论讨论。
5.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二、教学第二大题
1.审题,读题。
2.读读这三个生字。这三个生字有什么共同点?
3.学生观察字,说说怎样美观地写出来。
4.教师提醒:这三个生字里面部分不能写得太大或太小
空间要基本相等。
5.教师范写,学生描红,仿影,临写。
6.反馈。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观察书上的插图,并用一段话写下来。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积累成语和春联。
2.口语交际:我打算这样过寒假。
教具准备
教学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三大题
(一)教学第1小题。
1.审题,读题。
2.借助拼音读读成语。
3.指名读,师生共同正音。
4.看看图,想想成语的意思
教师视情况做补充。
5.指导有感情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2小题。/article/
1.审题,读题。
指名说,学生相互纠正,补充。
2.你们知道什么是春联吗?教师简介有关春联的知识。
3.借助拼音读读春联。
4.读懂了春联的意思吗?指名说。
5.指导朗读、背诵。
二、教学第四大题
1.审题,读题。
2.小组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3.指名说,师生共同纠正、补充
篇9:练习8的教学设计
练习8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能准确运用量词。
2、能按指定的要求把词语归类。
3、领会修饰语和中心词的搭配规律,知道中心词加上修饰语后可使句子的意思更具体;会用“如果……那……”、“不管……都……”仿写句子。
4、能给句子加上正确的标点符号。
5、初步学会按指定的要求,有感情地朗读一段话;能概括一段话的.主要意思。
二、教学时间2课时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教学第1题
本题要求填写的均为量词,意在训练学生准确使用这类词。
练习时,一要强调用得恰当,二要鼓励学生打开思路。
2、教学第2题
先让学生读题,明确练习的要求;
按要求先口头对词语进行归类,师生共同订正;
书面独立作业
3、教学第3题
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分别找出题目所列的2个句子。
按课文内容,再括号里填上修饰词语。
让学生说说,加与不加修饰词语在意思的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4、教学第4题
读读例句。
用加点词语说个句子。
讨论订正并选一个写下来。
第二课时
一、教学第5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
说说这样加的理由。
二、教学第6题
这段话是石头与泉水的对话,可采用分角色朗读的方法进行训练。
朗读时应根据提示语和标点符号读出句子的语气。
括号里应填“水滴石穿”。
三、教学第7题
先让学生读这段文章,按拼音读准生字的字音。
弄懂这段话的含义,以及句与句之间的关系。
在上述基础上,找出概括全段的句子。
篇10:练习8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字词句
2、学写铅笔字。
3、读背成语和谚语。
4、口语交际:听故事、讲故事、演故事。
课时安排: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
2、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
3、它们都找不到家了,我们快来帮助它们。
4、这些是什么地方?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家?
5、指名上来连图。
6、评议、计论、交流。
7、读懂刚才有关小动物的词语。
8、填空。
9、指名说,讨论。
二、教学第二题。
1、出示:树、做、渐
2、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笔顺规则是什么?
3、示范写“树”,生描红、仿写。
4、自己描红、仿写另外两个字。
三、教学第三题。
1、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你觉得司马光是怎样的孩子?
3、读准字音。
4、交流。
5、指导背诵。
6、你知道一些什么?
7、指导朗读。
8、指导背诵 。
教学后记:学生知道了更多的小动物住处。
四、练习
1、自己练说四幅图的意思。
2、同座位互说、练说。
3、教师巡视指导。
五、表演
1、能表演这个故事吗?
2、指名上来演,评议。
3、评选最佳导演,最佳演员。
教学后记:学生能够自己去表演小苹果树请医生,并将这个故事写得很好。
[练习8 教案教学设计]
篇11:《练习8》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练习8》小学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改正常见的错别字。
2、学会区别形近字,并组词;能从一组句子中找出一对近义词;能按要求给词语分类。
3、能照样子把句子写完整;初步学会修改句子中用得不适当的词语。
4、初步学会按指定的要求默读短文,做练习。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要点
教学第1--5题。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揭示课题,明确本节课学习目标。
二、练习第1题:改正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
1、读读词语,口头进行尝试修改。
2、说说错在哪里,它们之间的区别。如何修改。书面填写。
3、说一说平时哪些字容易写错,该怎么办。
小结:形近字要细辨,音近字辨字义。
三、练习第2题:比一比,再组成词语。
1、轻声读读,细细辨认。
2、学生独立完成。鼓励一字多组。
3、说说自己经常遇到的容易混错的字。
四、练习第3题:找近义词。
1、指名学生读句子,读通后再理解意思。
2、找近义词:立即--立刻飞快--火速
五、练习第4题:把词语分类。
1、读题目,明确要求。
2、理解。农具:进行农业生产所使用的工具。
农活:农业生产中的工作。
农作物:农业生产中栽种的各种植物,也叫庄稼。
3、读词语,将列举的12个词语按要求逐项分类写下来。
4、说说其他的农具、农活和农作物名称。
六、练习第5题:把句子写完整。
1、读懂题目和例句。
2、学生口头说一说。(寻求不同的答案)
3、学生书面填写。然后读读自己写的句子。
第2课时:
一、练习第6题:划出句子中不合适的词语。
1、学生边读句子,边划出句子中用得不合适的词语。
2、说说如何修改。
第1句“要求”和“严肃”搭配不合适,改为“要求严格”。
第2句“爱护”改为“保护”。因为“爱护”一般用于人或组织所发出的动作行为。青蛙是动物,不可能做出这种动作行为。
第3句把“纷纷扬扬”改为“啪啪啪地”。因为“纷纷扬扬”是指雪花、叶等较轻的'东西飘洒的景象。“豆大的雨点”落下来肯定会发出较大的声音。
3、读读修改后的句子。
二、练习第7题:短文训练。
1、读读题目,明确要求。
2、初读短文,说说短文讲一件什么事。
3、指导解题方法:读短文后题目(1),明确要求。
(1)默读短文,按事情发展顺序,说说捕鱼的经过。
(2)依据短文,按事情发展顺序排列词语。
(3)集体交流,自我订正。
(4)读短文后题目(2),明确要求。
a、在短文中找出有“果然”的句子读读。
b、联系上下文说说“果然”的意思。(事情的结果和预料完全相符。)
c、想想在生活中什么时候可用上“果然”一词。
d、、用“果然”口头造句。师生评议。
e、独立造句。
篇12:练习8(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写出同偏旁的字。
2. 读一读,把短语读通顺、读流畅。
3. 熟记成语。
4. 读背几副春联。
5. 写字练习。
6. 仔细观察,按一定顺序说一段完整的话,并且写下来。
教学重难点:写话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挂图、小黑板。
主要板书安排:练习8。
作业设计:
课外:读读背背。
课内:写出同偏旁的字、写字、读背、写话。
教学时间:三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教学第一题
1. 审题。
2. 指导。
(1) 指名说出偏旁的名称。
(2) 分别说说有这些偏旁的字跟什么有关系。
(3) 学生自由说说带有指定偏旁的字。
3.练习。
(1) 写出带有下面偏旁的字。
(2) 各自轻声读。
4.反馈。
检查学生读写的情况。
二. 教学第二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句子,让学生认读。
(2) 老师引导理解句子。
(3) 教师小结。
(4) 学生齐读句子。
3. 练习。
学生反复读句子。
4. 反馈。
指名读句子。
三. 教学第三题
1. 审题。
2. 指导。
(1)认读要写的字:因 圆 围
(2)说说这些字的结构以及书写注意点。
(3) 老师板书范写。
(4) 学生上黑板练习。
3. 练习。
全班练写,老师巡视指导。
4. 反馈。
检查学生写的汉字。
第二课时
一. 教学第四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学生自由读成语。
(2) 教师范读。
(3) 学生再自由读。
(4) 理解成语的意思。
3. 练习。
(1) 学生自由练背。
(2) 同座位练习背诵成语。
4. 反馈。
(1) 集体背诵。
(2) 指名背诵。
二.教学第五题
1. 审题。
2. 指导。
(1) 出示春联,让学生认读。
(2) 老师结合插图讲解有关春联的知识。
(3) 学生自由读春联,
(4) 老师讲解春联的意思。
(5)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
3. 练习。
(1) 学生练读。
(2) 指名读。
(3) 练习背诵。
4. 反馈。
(1) 检查朗读。
(2) 指名背诵。
第三课时
教学第六题
一. 审题。
二. 指导。
1. 指导观察:
(1) 启发谈话:图上画的是什么时间?
(2)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
(3) 图上画了哪些人,他们在干什么?
(4) 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放学后
操场上 小足球运动员 踢足球
小观众 观看
3. 指导说话:
(1) 老师启发学生按时间、地点、谁、干什么的顺序把图意说清楚。
(2) 老师启发:穿红色运动衣的队员小明是怎样一脚把球踢进门的?
(3) 这时候,对方的守门员小文是怎样扑这个球的?结果怎样?
(4) 场外的观众又是怎样看的?
.三.练习
1. 自由练说。
2. 同桌互说。
3. 指名练说。
4. 把说的话写成一段通顺的话。
4. 老师指导,评议。
[练习8(苏教版上册) 教案教学设计]
篇13:苏教二册 《练习8》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学习字词句。
2、学写铅笔字,复习各种笔画规则和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的练习。
3、背诵成语、谚语,积累语言。
4、口语交际训练:听故事再表演。
教学重点、难点:
1、字词句的训练。
2、口语交际训练。
课时划分:三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字词句训练,既激发学生主动练习的乐趣,又开拓学生思维,增长对动物的认识。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审题。
2、(出示图)图上画了哪些小动物?
3、它们都找不到家了,我们快来帮助它们。它们分别住在哪儿?
4、(出示动物居住地方的图)
这些是什么地方?分别是哪些动物的家?
5、指名上来连图。
6、评议、讨论、交流。
7、读懂刚才有关小动物的词语。
8、填空。打开课本填一填。
9、指名说,讨论,还有什么动物住哪里?
第一课时作业设计
一、填空。
___________ 住在里。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学写铅笔字,写好左中右结构的字的笔顺。
2、积累成语。
3、会背诵谚语。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成语卡片
教学过程:
一、教学第二题
1、出示:树、做、渐。
2、它们都是什么结构的字?笔顺规则是什么?
3、师范写“树”,生描红、仿写。
4、自己描红、仿写另外两个字。
二、教学第三题
1、(出示挂图)图上画了谁在干什么?
2、你觉得司马光是怎样的孩子?
3、(出示成语卡片)读准字音。
4、相互讨论成语的意思。
5、交流。
6、指导背诵。
7、古人没有天气预报,他们靠什么来预测天气呢?
自己读读书。
8、你知道一些什么?
9、指导朗读。
10、指导背诵。
第二课时作业设计
一、补充成语。
( )言善( ) ( )( )不乱 ( )容( )迫
第三课时
教学目的:
口语交际:看图听故事再表演。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录音机
教学过程:
一、审题
二、指导
1、出示四幅彩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
2、教师配乐讲述这个故事,要求学生边看图边仔细听老师的讲述,想象情境,记住故事情节。
3、教师指导学生说说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4、教师再讲述故事一遍,然后要求学生根据每幅图说几句话。
5、请学生大致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三、练习
1、自己练说四幅图的意思。
2、同座位互说、练说。
3、教师巡视指导。
四、表演
1、能表演这个故事吗?
2、自由组合,一个当导演一个当旁白,其余五估演故事中的人物,分工合作,师巡视指导。
篇14:《练习8》教学练习题设计
《练习8》教学练习题设计
教学目标 :
1、会熟练地拼读音节,写出相应的词语;会正确使用数量词,能给部分词语写出意思相反的词。
2、会修改动词和宾语搭配不当的句子;会正确地给一段话加上标点符号。
3、懂得写好信封的重要性,培养认真、细致的学习和生活态度。
教学过程
一、揭题:练习8
二、逐题练习:
1、第1题:
(1)自由拼读音节,要求拼读正确。(注意震)
检查交流。
(2)写词语,校对。(注意巷)
(3)自由选择一个词语说一句话或一个短语,理解词语意思。
2、第2题:数量词与后面的名词有相对固定的搭配关系,是约定俗成的。答案:
一支神笔一幅图画一道金光
一柄利斧一艘帆船一首古诗
一封来信一场比赛一阵狂风
读一读。
3、——第3题:
(1)相对的反义词:
对——错坚持——改正
虚心——骄傲进步——落后
节约——浪费光荣——可耻
(2)我们的家乡从前很贫穷,(现在很富裕)。
祝新提出的建议,多数人表示赞成,(少数人表示反对)。
遇到紧急的事情,不要慌张,(要冷静)。
(3)多种形式读。
4、第4题:
(1)读读例句,说说搭配不当的原因。(生长着树可以,生长着花就不对了。句子中有两种不同的植物:树和花,就应该用各自相适应的词语去搭配。花要用盛开着去搭配。)
(2)说说哪两个词语搭配不当,应该怎样搭配。
A、电视是看的。
B、——
C、馒头不能喝。
D、轻松的步子不能怀着。
5、第5题:
读读短文,想想句子的`上下联系,试着加标点符号。
交流答案,说出理由。(投影片)注意顿号、引号的用法。
答案:。、、。,,,。,,,:,,!
补充练习:
老爷爷给他一支笔说马良你现在有一支笔了记住你自己的话去给穷人画画马良真高兴啊他立刻拿起笔来在墙上画了一只公鸡奇怪公鸡活了它从墙上飞下来跳到窗口喔喔地叫起来原来老爷爷给他的是一支神笔
6、(1)自由读。同桌分角色读。说说信为什么寄不走?(邮票装进信封里;寄信人的地址写在收信人的位置上了。)说说正确的信封写法。
(2)(投影片)说说相声的知识。
同桌或自愿组织表演,选几对同学表演。
篇15:8、蒲公英 练习设计
一、词语搭配 ( )的绒球 ( )的阳光 ( )的沙漠 ( )的湖泊 ( )的泥土 ( )的大地 ( )的蒲公英 ( )的降落伞 二、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文讲了蒲公英的种子成熟了,它们要 ,太阳公公嘱咐它们不要 ,不要 ,要
。其中有两颗种子不听太阳公公的话,一颗飞到了 ,另一颗飞到了 。第二年的春天,落在沙漠里的蒲公英种子 ,落在湖泊里的种子 ,只有落在泥土里的种子 ,他们在 的阳光下 ,把大地 。
三、补充句子 1、 亲切地对 说:“ 。” 2、 ,让我感到特别亲切。
四、积累词语。 黑黝黝 金光灿灿 五、造句。 可爱……
★ 8教学反思
练习8的教学设计(推荐15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