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小小王”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2篇《应用题练习》教学反思,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应用题练习》教学反思,欢迎大家分享。
- 目录
篇1:《应用题练习》教学反思
《应用题练习》教学反思
一、现象
1、学生的学习习惯养成不好,从课堂到结尾,班级中始终有说话的声音;
2、有个别学生不动脑筋,坐在座位上专等其他学生完成作业后进行抄袭;
二、反思、
从以上现象可以看出,我在教学时忽视了学生的思想教育,行为习惯养成教育,学习行为是由内在的学习习惯,学习技巧和吸取教师教学知识的过程,学生在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要从我的教学能力,教学技能以及驾驭学生能力上着手。范梅南曾经说过:“机智的行动无法实现计划——它总是在具体的,出人意料的,无法预见的情境自然迸发出来的”,在这些情境中,行为觉得必须要为对方服务,主动的帮助他。然而,机智无法计划,但你还是可以为其做些准备的——你可以做些思想和心灵的准备。在教学中,“常常是那些不稳定的,连续的,变化不定的时刻需要某种无法计划的机智的行动。这些不稳的时刻并不是教学中的偶然事件,他们从本质上是教学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我在今后的教学中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纠正:
1、对我碰到的问题:
如个别学生在课堂上不能按要求积极参与,并且坐不住。说明我的教学价值观遭到了实践的否定。
2、我设想从以下几个方面解决这这问题,以便重新组织教育教学,使他们学习的积极性提高。
(1)多准备学生六年级(2)班
A、不能够主动参与学习,并且连字都写不好如:李江伟张金龙王家元张亮兵
燕俊俊李纷纷等。
B学习态度端正,而不善于动脑筋,成绩提不上去的同学有:张露露雷鹏刘婷娟等同学占一半。
C学习态度端正,学习中等的学生占四分之一。
D班级中学习最好的'占二十分之一,如马金端等。
E脑子很不聪明,但又不善于动脑筋,好动,作业不抄题,并且喜欢玩耍的学生占六分之一,如马天棚等
(2)利用课余时间找学生谈话,针对不同类型的学生,想办法制定出可行的措施。
(3)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寓品德教育与教学中。
3、在今后的反思中实施解决方案,让学生进行小组活动,并引入有结构的练习,使他们在不用我监督的情况下,提出和回答问题。
4、不断对我的设想及行动进行及时的评价。
5、找到一种适应六年级(2)班学生学习的一种方法,使学生在今后的发展中更具有独立性。
篇2:《应用题》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反思
1、教师创造性地处理教材是实施创新教育的关键。本环节中我将原例题中的问题省掉,不出现题目的问题;就这么一改,一个与学生实际水平相适应的开放性问题产生了,一个与“问题解决”教学要求相符的探索性问题便设计出来了,也就是这样小小的一改,给学生提供了一种良好的创新环境,教学过程便发生了质的变化。学生可以自由地、多角度地进行思考,有旧知的回顾与应用、有新知的.猜想与探索,教师一没有“牵牛”,二没有“放羊”,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了有效的保证。
2、关注学生独特的体验《数学课程标准》把数学活动水平的过程性目标定位在“经历、体验、探索”,可见在创新教育的大前提下,我们只有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中,经历之,感受之,考察之,不仅要用“脑”去学习,而且要调用各种感官去体验、感受。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在数学探究活动中,学生会有不同的感受和体验,对问题也会出现不同的理解和看法,如,同样是说明“这个乡造林任务完成得相当好”,不同的同学有不同的想法。这些都是学生积极投身和亲历探究实践之后所获得的,我们更应该珍视。
3、体现教师主导,学生整个过程我的言语不多,遇到问题能让学生解决的尽量让学生自己解决。我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学生所学知识不是我的生硬灌输,而是学生在自身知识结构的基础上,在我的“无形”帮助下自然悟到。“这样处理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不但很好地完成了例题的教学,而且将例题后要求改变问题的题目也自然地得以解决。
篇3:应用题教学反思
一年级数学教学中是很重要的内容之一是图文应用题,这类应用题是学习文字应用题的基础。在图文应用题教学中,引导学生理解画面意思在课堂教学中特别重要。下面谈谈我是如何进行图文应用题教学的:
1、教学要直观明了。
由于一年级的学生识字少,以形象思维为主,对直观、操作感兴趣,因此教学必须运用好直观手段,帮助学生去感知、理解画面意思。例如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出示小鹿图,让学生仔细观察,要求学生用三句话完整说出题意,通过观察、口述,使学生弄清图中的已知条件和要求的数量,再此基础上去进行列式计算。并总结出解题4个步骤:一看题目,二想方法,三列式计算,四检查。教会学生找单位名称和回答问题,因为课本每一道例题都没写单位和回答问题,这样对以后学习应用题是不利的,要很长时间来训练,到不如在开始学习时应用题时就要求学生有完整的解答。
2、应用题教学应重视算理、理解含义。
应用题启蒙教学应当重视算理,揭示算法的含义,避免教学加减法应用题时,让学生硬搬“求一共用加法”和“还剩用减法”这一模式。怎么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活呢,比如在刚刚进行图画应用题的教学时,我利用教具进行操作使学生明白把两个数合在一起是用加法计算和从一个数里去掉一部分求另一部分用减法。在教学中每道题我都要求学生说一说为什么用加法、为什么用减法计算,逐步强化算理,培养了学生的思维、分析能力
3、数学语言训练
图文应用题要有数学语言训练,如:人教版下册61页求一包数学书和一包语文书一共有多少本?就是把35和30合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又如72页例3:小雪比小磊多得几朵?就是求12比8多几?所以用减法计算。把问题转化为数学语言表达,学生理解题意较为好一些。
篇4:应用题教学反思
一、注重方法的教学。
在进行计算教学时,应用题以情境的形式出现,解决问题的同时,掌握计算方法。教学时在适当的时候,我渗透一些应用题分类的思想,归纳解法,分析思路。
二、注重应用题的基础知识的积累。
数学应用题历来都是教学的难题。数学解题能力不能很快提高,原因有多种。回顾以往的教学经验,发现这些学生连一些基本的数量关系都不明确,甚至数量关系之间张冠李戴在教学时,我注重让学生学会审题,学会分析数量关系在全班交流、小组交流、同桌互说,梳理数量关系。这样不但积累学生的解题的基础知识,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是有很大帮助的。
三、注重应用题教学方法的探索。
针对应用题的教学:注重学生自身的学习探索体验。因而应用题的教学,应该放开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得出自己的见解。哪怕结果是错误的。这也是学生自我学习的体验。也是有收获的。探索过程,也是经历错误的过程。是由错到正确的探索经历过程。所以我们要容忍学生的错误探索。更重要的是我们该如何引导学生去探索知识,而不是我们去传授知识。所以教学方法的探索是我们要去做的工作。我们要学会引导学生的方法。去探索引导学生的方法。如:激趣、引导、解惑、提示、复习引入、尝试探究、参与、操作、理解、诱发、情境、悬念、连锁、对照、甚至进行“猜”的思考等等都是引导学生探索的方法。
四、注重反复练习,巩固提高应用题的解题能力。
尊重科学,遵循科学规律,实事求是的做。科学的安排练习。关键把握好度。可以通过很多的形式进行。通过解题探索,激发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认识、巩固知识。
篇5:应用题教学反思
应用题教学改革是当前数学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应该怎样进行应用题教学?这是每一位教师所面临的`实际问题。在应用题的教学中,应该增强应用题教学内容的开放性,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开放应用题的教学内容,就是要改变传统应用题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呈现方式单一,条件答案唯一的状况,让学生感受到应用题生动、有趣、有用,激发学生解决问题的愿望。
本节课主要是教学连乘应用题,连乘应用题有两种解法。教材根据连乘应用题数量关系的特点,根据不同的已知条件找出要解答的问题,较好地理解连乘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学会解答方法。纵观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我认为本课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1、创造性的使用教材,创设情境
心理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越接近学生的生活背景,学生自觉接纳的程度就越高,越有兴趣。为此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处理教材,应用题的选材要从学生的生活及学习背景出发,要注意收集相关的数学信息材料,扩展或替换教材的例题和习题,让学生从中体会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它是真实的有用的,这是培养学生应用意识的条件之一本节课中,新授部分:同学门告诉你们一个好消息,学校为了丰富我们的课余生活,想为你们购买一些体育用品,你们高兴吗?我们看一看学校要为我们买什么呢?(足球)出示图(有三箱足球、每箱有6个、每个50元)问:从画面中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接着请学生根据这些信息思考: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积极性很高,有的提出用一步解答的问题,这就解决了连乘应用题两种解法的第一步。有的提出了用两步解答的问题;这样再根据第一步求出的数量与题目中的第三个条件,就不难求出题目的结果了。
这就为学生在学习连乘应用题时,采用综合思路,从寻找有联系的条件出发确定中间问题做了准备,而且有利于学生对不同解法的理解,由学生喜欢的信息编写相应的应用题,使学生深刻的领会数学与现实之间的联系:数学源于生活,最终应用于生活。
教材里两种解法都采用综合法思路引导学生分析推理。第一种解法是引导学生根据两个有关生活费的条件思考能求什么问题,再根据什么求出题目的结果,然后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第二种解法是先引导学生根据另外两个联系的条件思考能求什么问题,再根据什么求出题目的结果,然后依次用分步列式和综合算式解答。让学生用综合法思路来分析数量关系,有利于学生找出不同的中间问题,理解两种解法所表示的不同的数量关系,明确两种解题方法的区别,便于学生掌握分析和解答的方法。
2、学生自主的探究与合作交流相结合
本课,我不是引着学生逐字逐句分析并解答应用题的,取而代之的是学生自主的探究和合作交流,“你自己试一试,然后小组讨论,你教一教不会的同学。”学生的思维和方法得到了充分的展示。连乘应用题出现了几种不同的方法,而且学生普遍能讲出道理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积极的参与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努力的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观点。在课堂上以小组活动为主体,创造了一种和谐的、民主和学习氛围。每个问题的提出,先是由学生独立思考,再到两人商讨,然后小组交流,把时空有限的课堂变为人人参与、个个思考的无限空间。
3、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
教师不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传授者,而是一个成功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设计者。面对学生对数学不感兴趣,感到数学枯燥无味、抽象难学的现状。变“简单的求钢笔的价钱”为解决“学生身边的体育用品”中的实际问题,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为学生喜闻乐见,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扶--半扶半放--放,师生交流,生生交流。使全体学生都有所得。
4、突出学生主体地位,发展学生创新思维
应用题教学理当重视数量关系的分析与解题思路的梳理。本节课在分析应用题时,让学生从情景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学生思维的过程,教师在课堂上给学生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去议论、去争辩、去探索。例如:如何购买钢笔等。这样教学不仅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也使学生的创新思维得到的发展。
5、练习设计开放,展示数学的应用价值
教学本节课时打破了传统的“巩固练习”的常规,设计了具有开放性、灵活性、多变性的生活情景,学生可以根据题目所提供的材料,去选择、去优化,寻找解决问题的最佳策略。这样教学不仅给学生萌发求异思维创造了一个广阔的空间,而且也使学生切实地体验到数学的应用价值,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动力和信心。
篇6:应用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应用题练习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课本108页——109页的练习二十。
教学目标
巩固前一节课所学的加、减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
巩固前一节课所学的加、减法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教学过程:
一. 复习
口算:8+9 9+5 7+8 6+5 6+8 8+8 10-7 9-6 9+3
二. 指导练习
1. 出示课本108页第1题。
(1)观察画面,家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的内容。
这一道题告诉我们哪两个条件?要我们求什么?要求一共有多少只鸡,该怎样列式?8+4=12(只)
为什么这样列式?8加4怎样计算?应用题要记住写单位名称,最后要口答:一共有14只鸡。
(2)这一道题,除了刚才的'分法,还有没有不同的分法,用自己的话,口头编一道求一共有多少只鸡的应用题。编好后,让全班列式计算。
2. 出示课本108页的第3题。
观察画面,用自己的语言叙述画面的内容。这一道题告诉我们哪两个条件?要我们求什么?把两个已知条件和一个问题连起来,口头编一道应用题。请一个同学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要求这个问题,该
该怎样列式?列式:10-4=6(条)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应用题要记写单位名称,并且要口答。
3. 出示课本109页的第4题。根据画面内容,口头编一道应用题。请大家自己分析题目的已知条件和问题,想一想要求一共有多少,该怎样列式?列式:8+6=14(人)
8、6和14分别表示什么?
4. 比赛,看谁算得又快又对。(完成课本108页的第2题。)
全班独立完成,然后讲评,个别题目要提问:你是怎样算的?
5. 填未知加数。(完成课本109页的第5题)
让学生独立完成,重点要学生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三. 独立练习
1. 体育室原有6个篮球,又买来5个篮球,现在一共有多少个?
2. 同学们做了10个小娃娃,送给幼儿园小朋友6个,还剩多少个?
篇7:《一般应用题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一般应用题综合练习》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使学生熟练掌握一般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学会用分析法来分析应用题。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学校买回2、4千克食盐,已经吃了8天,每天吃0、15千克。
(1)问题:剩下的食盐有多少千克?
算式:。
(2)问题:剩下的'食盐每天吃0、3千克,还可以吃多少天?
算式:。
(3)问题:剩下的食盐10天吃完,平均每天吃食盐多少千克?
算式:。
2、把下面思路补充完整。
二、提高训练。
1、(1)某工厂六月份计划用煤54吨,前半月平均每天烧煤1、6吨,剩下的煤如果每天烧1、5吨,还可以烧多少天?
(2)某工厂六月份计划用煤54吨,前半月平均每天烧煤1、6,剩下的煤要烧20天,平均每天烧多少吨?
(3)某工厂六月份计划用煤54吨,前半月平均每天烧煤1、6吨,剩下的煤每天节约0、1吨,还可以烧几天?
2、根据问题列出算式。
王村修一条14、4千米的水渠,前6天平均每天修0、72千米。照这样计算,剩下的需要多少天才能完工?
解法一:
(1)前6天修了多少千米?
算式:
(2)剩下多少千米?
算式:
(3)剩下的需要多少天才能完工?
算式:
解法二:
(1)修这条水渠一共要多少天?
算式:
(2)剩下的需要修多少天才能完工?
算式:
3、小明看一本故事书,前4天每天看23页,后3天每天看27页,正好把这本书看完。这本书一共有多少页?
4、一堆煤计划每天烧3吨,可以烧72天。改进技术后,每天比原计划节约0、6吨,现在这堆煤可以烧多少天?
三、课后作业
练习十二,15、16、17
篇8:应用题练习课
应用题练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12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0一13题。教学目的:通过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工程问题”中数量关系的认识.提高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教具准备:教师在课前准备两块小黑板,一块写好口算练习题.另一块写好准备练习用的应用题(内容见如下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一、口算练习
教师出示小黑板上的口算练习题。让学生直接在练习本上写得数。然后集体订正。
3.25 + 0.75 = 1.74 - 084 = 5.4÷0.9 =
1.6×40 = 138 - 76 = 0.64÷0.8 =
3.5 ×3 = 10.2 + 4.5 = 4200÷600 =
3300 - 1700 = 1500×5 = 960 + 720 =
1200×0.5 = 2.3 + 1.35 = 8.8÷ 2.2 =
5000 - 900 = + = - =
+ = 1 - =
二、复习。工程问题
1.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另一块小黑板。让学生根据第一行给出的条件: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条水渠.甲队单独修.要用8天修完;乙队单独修,要用10天修完。
(1)甲队每天修这条水渠的几分之儿?
(2)乙队每天修这条水渠的几分之几?
(3)如果两队合修.每天修这条水渠的几分之几?
(4)如果甲队单独修了3天.修了这条水渠的几分之几?
(5)如果乙队单独修了2天。修厂这条水渠的几分之几:
(6)如果中队先单独修3天.这条水渠还剩下几分之几没有修?
对于后三题.还可以让学生说一说道理。例如回答第(4)题时。可以说:“因为甲队每天修这条水渠的会。所以3天就修了这条水渠的 。”
!.复习。工程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教师:。我们前两节课整理和复习丁以前学过的各种数量关系。工程问题中的基本数量关系也是工效、时间和工作总量的关系。谁能说一说它们之间的数量关系是什么?”
学生:“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工效×时间=工作总量。”
教师:那么在上面这道题里.哪些是工效?哪些是时间?哪些是工作总量?”
学生:“甲队每大修这条水渠的 。乙队每天修这条水渠的 ,两队合修每天修这条水渠的是,都是工效。题中说的8天、10天、多少天,都是时间。修的这条水渠就是工作总量。”
3.解答“工程问题”。
教师:。根据上题的已知条件。如果问‘甲、乙两队合修这条水渠,需要几天修完?’应该怎样计算?谁来分析―下?”
学生:“这是求工作时间的应用题 。需要先知道工作总量和工作效率:这里的'工作总量是这―条大渠,工效就是两队每天合修多少。这些具体的数量.题中都没有给出,我们可以把工作总量(这一条水渠)看作1,把两队每天合修这条水渠的几分之几
看作工效。用工作总量除以工效,就可以得到工作时间。”
教师:“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列式解答。”
学生做完后.指名说一说自已是怎样做的。接着.再提出问题:”请同学们再来看一看这道题应该怎样解答。”(教师板书下面的应用题:)
“一条水渠,甲队单独修,要用8天修完;乙队单独修,要用10天修完:如果甲队单独修了3天以后,再由两队合修。还需要几天才能修完?”
先让学生独立在练习本上解答,然后集体订正,指名说一说解题思路和分折过程(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可给予必要的引导和帮助)。
三、课堂练习
做练习二十三的第10题。学生独立解答,教师巡视,个别指导:最后集体订正,也可以请一、两名学生说一说解题思路和分析过程:
四、作业
练习二十三的第11―13题。
篇9:二年级应用题练习
1、客运站开走10辆豪华客车,又开走同样多的普通汽车,两次开走多少辆汽车?
列:
答:两次开走辆车。
2、客运站开走10辆汽车,还剩15辆,客运站原来有多少汽车?
列:
答:客运站原来有辆汽车。
3、小明有10个玻璃球,又买来20个,现在有多少个?
列:
答:现在有个。
4、班级少椅子,小组买了10张,下午买了9张,一天买了多少张椅?
列:
答:一天买了张椅子。
5、二年级有25名女同学,有15名男同学,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多少个?
列:
答:男同学比女同学少名。
6、小明上午做了10道数学题,下午算了7道,上午比下午多算多少道题?
列:
答:上午比下午多算题。
7、人工湖里有鸭子20只,有大鹅30只,一共有多少只?
列:
答:一共有只。
8、公园里有兰花40盆,菊花60盆,兰花再种多少盆就和菊花同样多?
列:
答:兰花再种盆和菊花同样多。
篇10:二年级应用题练习
1、小明家上月电表读数是827,本月读数是904,他家这个月用了多少度电?
列式:
答:他家这个月用了度电。
2、梨树有148棵,苹果树比梨树少58棵,桔子树比苹果树多29棵,桔子树有多少棵?
列式:
答:桔子树有棵。
3、车上原来有43人,下去了26人,又上来了18人,现在车上有多少人?
列式:
答:现在车上有人。
4、一本共有70页,小明每天看8页,要几天才能看完?
列式:
答:要天才能看完。
5、书包25元,文具盒16元,用50元买这两样东西还能找回多少钱?
列式:
答:还能找回元。
6、一年级有147名学生,二年级有152名,三年级的.人数比一、二年级的总和少25名,三年级有多少名学生?
列式:
答:三年级有人。
7、3盒蛋糕,每盒25块,每个小朋友发一块,还要再拿来5块才够,一共有多少个小朋友?
列式:
答:一共有个小朋友。
8、鸭子重3千克,猪的体重比鸭子的13倍还多8千克。猪的体重多少千克?
列式:
答:猪的体重是千克。
9、小明今年11岁,爸爸的年龄比他的3倍多5岁,爸爸今年多少岁?
列式:
答:爸爸今年岁。
10、合唱队有42个男生,女生比男生少8个,合唱队一共有多少人?
列式:
答:合唱队一共有人。
11、一盒智力玩具9元,幼儿园李老师要买35盒,她付了350元,应该找回多少元?
列式:
答:应找回元。
篇11:连除应用题练习
连除应用题练习
1、一座楼房有5层楼,每层有12户家庭,每个家庭每天丢弃2个塑料袋。这座楼所有家庭一天共丢弃多少个塑料袋?
(1)先算 ,算式是 ;
(2)再算 ,算式是 ; 综合算式是
2、一些学生为布置礼堂做纸花。每6位同学一小组,每位同学做12朵花,20个小组一共做了多少朵花?
(1)先算 ,算式是 ;
(2)再算 ,算式是 ; 综合算式是
3、一个单元有12户人家,每家每天订3瓶牛奶,每瓶牛奶2元,这个单元每天订奶的总价是多少?
(1)先算 ,算式是 ;
(2)再算 ,算式是 ; 综合算式是
4、参加体操训练的有5人,参加篮球训练的是体操人数的6倍,参加长跑训练的人数是参加篮球训练人数的7倍,参加长跑训练的有多少人?
(1)先算 ,算式是 ;
(2)再算 ,算式是 ; 综合算式是
5、朝阳社区组织老人去郊游,租了3辆客车和4辆小车。每辆客 车坐42人,每辆小车坐4人。租来的车一共可以坐多少人?
(1)先算 ,算式是 ;
(2)再算 ,算式是 ;
(3)再算,算式是 综合算式是。
6、学校的'32位老师带16个班的学生去春游,平均每班有45人,已知车上共有780个座位。请问每个人都有座位吗?
(1)先算 ,算式是 ;
(2)再算 ,算式是 ;
(3)再算 ,算式是 ; 答:。
7、小东在游泳池里游泳,4个来回游了400米。游泳池有多长?
(1)先算 ,算式是 ;
(2)再算 ,算式是 ; 综合算式是。
8、李老师6分钟打字726个,王老师4分钟打字544个,谁打得快一些?
(1)先算 ,算式是 ;
(2)再算 ,算式是 ;
(3)再算 ,算式是 ; 答:
9、三(1)班的4个组的同学去摘黄瓜,每个小组13人。平均每人摘65千克。一共摘了多少千克?
(1)先算 ,算式是 ;
(2)再算 ,算式是 ; 综合算式是
10、水果店卖出5箱苹果,一共360元。每千克苹果的价钱是3元,每箱苹果有多少千克?
(1)先算 ,算式是 ;
(2)再算 ,算式是 ; 综合算式是。
11、四年级92名男生,102名女生去划船,每条小船限乘9人,一共需要多少条船?
(1)先算 ,算式是 ;
(2)再算 ,算式是 ;
篇12:分数应用题练习
1. 商店有红气球和黄气球,共有48只,其中黄气球的只数是红气球的3/5 。红气球和黄
气球各多少只?
2. 某玩具厂去年生产玩具2.1万件,今年比去年多生产0.7万件,今年生产的件数是去
年的百分之几?(百分号前面保留一位小数)
3、白沙县计划造林20公顷,实际造林比计划多5公顷,实际造林比计划多百分之几?
4、乐华收录机现在每台售价120元,比原来降低40元。降低了百分之几?
5、一项工程,甲队独做4小时完成,乙队独做6小时完成。两队合做,需要几小时完成?
6、陈家村要挖一条长150米的水渠,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10,第二天挖了全长的'9/10米。两天共挖了多少米?
7、水果批发部要运进一批水果,第一次运进25%,第二次运进1.5吨,两次共运进这批水果的62%,这批水果有多少吨?
★ 练习5教学反思
《应用题练习》教学反思(精选12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