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急救日:急救知识的英文作文

时间:2023-01-15 03:59:55 作者:心情好的日子 作文大全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导语】“心情好的日子”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23篇世界急救日:急救知识的英文作文,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世界急救日:急救知识的英文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世界急救日:急救知识的英文作文

My name is li hua, and the most impressive thing of my life came to my life yesterday. When I walked near by a lake with my friend, he was falling into the lake, and I was so worried. I didt know how to swim, but I had to save my friends live. I was shouting and asking someone to help.

After that, the most impressive thing happened which was a young solder that jump into the lake without thinking, swimmed to the palace where my friend were, and got him out of the lake. After the young solder checked if there was nothing wrong with my friend, he went away. In conclusion, this young solder is the one who i respect a lot!

篇2:世界急救日:急救知识的英文作文

“Green card” nickname (because of the color) of the United States Permanent Resident Card,an identification document issued by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affording non-citizens of that country some of the rights its citizens enjoy,sometimes with the prospect of naturalization.

A United States Permanent Resident Card,also known as a green card,is an identification card attesting to the permanent resident status of an alien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Green card also refers to an immigration process of becoming a permanent resident.The green card serves as proof that its holder,a Lawful Permanent Resident (LPR),has been officially granted immigration benefits,which include permission to reside and take employment in the USA.The holder must maintain permanent resident status,and can be removed from the US if certain conditions of this status are not met.

Green cards were formerly issued by the Immigration and Naturalization Service (INS).That agency has been absorbed into and replaced by the Bureau of 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 (BCIS),part of the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DHS).Shortly after re-organization BCIS was renamed to U.S.Citizenship and Immigration Services.

篇3:世界急救日:急救知识的英文作文

It is important for you to learn some knowledge about first aid in your daily life. If a person has an accident, he needs medical care before a doctor can be found. When you give first aid, you must pay attention to three things. First, when a person stops breathing, open his/her mouth and see if there is food at the bulk of his/her mouth. Second, if a person cannot breathe, do you best to start his/her breathing at once, using a mouth to mouth way. Third, if a person is hurt badly, try at once to stop the bleeding. Then take him/her to a doctor. If a person loses one third of his/her blood, he/she may die.

Many accidents may happen at home. All parents should know first aid in order to deal with common injuries which may happen to their children. When a person is bitten by an animai, wash the wound with cold running water before he/she is taken to see a doctor. When a person is burnt, wash and cool the area of the skin under the cold tap for a while. Then put a piece of dry clean cloth over the burn. If the person is badly burnt, take him/her to the doctor. If a person cuts his/her finger, clean it and put a piece of paper round the cut. Every bodyrshould know some first aid in order to save othe peoples lives.

篇4:世界急救日:急救知识的英文作文

This is my first time to participate in the practice activity of Haidu little reporter. When my mother told me that the activity content was to learn first aid knowledge, I began to look forward to it.

When I came to the auditorium, I saw the theme of the activity at a glance: everyone learns first aid and first aid is for everyone. After a while, the activity began, “lets invite Dr. Zhang from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Jinjiang hospital!” as soon as the voice fell, a male doctor wearing white divination walked on the stage and explained in detail “what should you do if someone suddenly faints in front of you?”

Dr. Zhang told us that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should first observe the environment and confirm the surrounding safety before rescue. I pricked up my little ears and listened attentively for fear of missing any link. Dr. Zhangs explanation was not only professional but also interesting. I firmly remember every step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he said.

After listening to the explanation, its natural to experience it. All the students are eager to try and hold their hands high. I especially want to try, but its a pity that only two students are lucky to complete the practice.

Todays activity is very meaningful. I not only learned the first aid knowledge that can “save lives”, but also gained a lot of laughter. In this happy atmosphere of “learning by playing, learning by playing”, I absorbed more knowledge. I think if I meet someone who suddenly faints in the future, I will “save” them with the first aid knowledge I learned today.

篇5:世界急救日:急救知识的英文作文

On the afternoon of October 28, the weather was particularly sunny. The day I had been looking forward to for two weeks finally came. Today, we are going to the emergency rescue training base of the Municipal Red Cross Society to learn first aid knowledge and skills.

We took a bus to our destination. First of all, the volunteers of the Municipal Red Cross Society explained to us the origin, functions and components of the Red Cross movement.

From his introduction, I know that may 8 is the World Red Cross Day every year. The bright red red cross represents the spirit of humanity, fraternity and dedication. Then, we started the practical operation. The first one was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Volunteers introduced the operation process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and simulated first aid.

Secondly, volunteers also teach us four skills of trauma rescue: hemostasis, dressing, fixation and handling. When learning hemostatic bandage, volunteers showed us triangular towel head bandage, stirring rod bandage, etc. Finally, we carry out practical operation.

Under the careful guidance of volunteers, we studied very hard, and everyone mastered these first-aid skills.

Time passed quickly, and the afternoons study soon came to an end, and the students were still not satisfied. Before I took part in this activity, I didnt know what the Red Cross did, and I never wanted to know it. Through this afternoons study, I deeply felt that the Red Cross Society is really great. I want to inherit its spirit and be a loving person. Thank you very much for allowing me to participate in such a meaningful activity!

篇6:世界急救日

9月12日主题是“救护与弱势群体”

9月14日主题是“拯救生命,一视同仁”

9月09日主题是“急救:健康安全,一视同仁”

9月1日主题是“救护生命”

9月12日主题是“急救为人道”

9月11日主题是“急救为人人”

9月15日主题是“生命高于一切”

9月14日主题是“急救与道路安全”

9月13日主题是“急救与日常及灾难中的危险”

日常必学的急救方法:

1、人工呼吸

人工呼吸通常采取口对口的方法,用你呼出的气体吹入伤病者的肺部,以保证维持其生命的最低氧气供应。实施人工呼吸时,一只手按压在伤病者前额,使其头向后仰,另一只手的食指和中指置于其下颌处,上提下颌,保持其气道畅通。接着,急救者用压住前额的那只手捏紧患者双侧鼻孔。然后,用口唇包紧伤病者的口唇,在保持气道畅通的操作下,平稳地向内吹气,但要注意,千万不要漏气,如果吹气有效,其胸部会膨起,并随着气体的呼出而下降。吹气后,急救者口唇离开,并松开捏鼻子的手指,使气体呼出,同时侧转头呼吸新鲜空气,再进行第二次吹气。每次吹气的时间为成人不少于1秒,儿童1秒到1秒半,每分钟的频率是8―12次。

2、胸外心脏按压

当人的心脏停止跳动时,人体的血液循环也就终止了,而胸外心脏按压就是要以外力推动血液循环。按压的位置要在胸骨上方和两乳之间,双手掌根重叠放在这个区域,手指伸直或交叉互扣。按压时,上身前倾,双臂伸直,双肩正对病人胸骨上方,垂直向下用力按4―5厘米,然后放松,但双手不要离开胸部,每分钟100次,节奏要均匀。

需要特别提醒的是,人工呼吸要与胸外按压交替进行,按压30次,吹气2次为一个循环,这个过程也被称为“心肺复苏”。

3、外伤止血

当人体失血量超过全身血量的40%时,生命就会受到威胁。外伤止血最常用的方法是加压包扎止血法,头部、四肢及身体各处的伤口都可使用。具体方法是,让患者坐下或躺下,抬高受伤部位,把消过毒的纱布盖在伤口上,然后用手直接按在上面,压5―10分钟,之后,用绷带或三角巾缠绕住伤口,以帮助伤口止血。如果伤处有肿胀、麻木的感觉,说明包扎不当。当身体出血时,如果血色鲜红,则说明是动脉出血,在进行处理的同时,可以用手按住出血口的上方,能有效止血,但此方法每次按压不要超过10分钟,否则会影响整个肢体的血液供应。

从文中讲述可知,2世界急救日的宣传主题其实是还未公布的,而历年的相关主题,本文已经为大家做了陈述,在日常生活中,对于外伤止血、人工呼吸和胸外心脏按压这三种急救措施,都是人们必须学习和掌握的急救常识。

铜山区教育局召开红十字会“世界急救日”文艺汇演调度会

7月下旬两所学校接到参加徐州市红十字会“世界急救日”文艺汇演的通知后,组成了以学校一把手为主要负责人,音乐教师和学校医务工作者为核心的创作团队,对这次演出活动进行了策划和剧本创编,本次会议就演出剧本做进一步研讨,区教育局红十字会周红老师对于救护知识如何更好渗透于情景剧的表演中提出了好的建议,教研室刘洁老师则对于表演的细节提出了具体要求。

篇7:世界急救日来历

1859年,亨利・杜南目睹了索尔费里诺战役。震惊于战争的可怕后果,受伤战士的痛苦以及几乎完全没有急救和基本护理的现实。他彻底放弃了原先旅行的目的并数天来完全投入到帮助救治和护理伤者的工作中。

他的工作促成了以“为在战场的受伤战士提供援助”为宗旨的红十字的建立。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急救援助团体。

1870年,普鲁士军队外科医生弗里德里克・范・埃斯马尔克建立了一套正规化军事急救系统,并第一次将其称为“急救”。该系统包括训练士兵在普法战争中使用先前学过的包扎和夹板技术照料受伤战友,并使用他发明的埃斯马尔克绷带。这种绷带是普鲁士战斗员的标准绷带,并附有图片说明常规使用方法。

1872年,英格兰圣约翰救护机构改变其对临终关怀的重视,转而开始建立一个实用医疗救助系统。这次改革以为英国第一个急救服务的建立提供资金开始,并随之于1875年创造了自己的轮式运输工具,并于1877年建立了圣约翰急救协会(现在圣约翰救护机构的前身),用以“训练人们照料伤病者”。

同样在英国,主治外科医生皮特・谢泼德看到了埃斯马尔克新式急救教学方法的优点,为英国军队发明了一种同样的急救系统,并成为第一个使用“伤者急救方法”的英国人,通过一系列课程传播急救知识。1878年,谢泼德和弗朗西斯上校利用圣约翰新的慈善关注点,建立了教授公民急救技巧的理念。通过诸如圣约翰的一些组织,急救训练逐渐在英国扩散开来。

红十字会提醒广大市民:意外伤害无时无刻都存在,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能,遇到意外伤害时,您的生命和健康才能得到尽可能的保护。

掌握急救常识的重要性

A、意外灾害岂容忽视

地震、山洪、水灾等自然灾害总是以它惯有之势汹涌而至。从各类新闻报道中我们不难发现,重大灾难发生时,在全球受灾的各个国家里,凡是对灾害没有防备的国家,其灾情之巨总是令人瞩目;而那些对灾害预防工作重视的国家,受到的影响面往往较小。,印度洋海啸地震发生时,毫无防备的印尼受到重创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

即使是有强烈灾害意识,天灾带来的灾害可能还是无法完全避免,但重要的是,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害,怎样才能尽量挽救生命、减少损失?在专业救援队伍到来之前,面对痛苦不堪的伤害,人们有能力进行自救或救人吗?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日常生活中意外或暴力行为,而受伤需要治疗的人数约为上述人数的100倍~500倍,其中约有200万名受害者因各种原因留下了永久性的残疾。

B、传统救护凸显不足

传统救护方式处理紧急危重病人时,一般是对伤口临时做止血和包扎等简单处理,在这之后再将病人送到医院,由医师给予诊断、处理。在救护现场,面对呼吸心跳骤停、双目紧闭、奄奄一息的亲人,没有急救技能的人常常一筹莫展。在遇到意外伤害时,自救或救人过程中最宝贵的就是事发最初的4分钟时间,俗称“黄金4分钟”,待救护车来到现场时,许多鲜活的生命已经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机,从而造成终生遗憾。

现代救护理念是立足于“第一时间”(4分钟以内)的紧急抢救,紧急抢救就是要突出一个“早”字。具备了急救技能的“现场第一目击人”,通过对受害者实施初步急救措施,完全有可能减轻受害者的伤残和痛苦,甚至挽救生命。如果再辅以现代化专业急救救援系统的继续救治,大量的受害者就完全可以抢得生还机会。

C、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几次大的灾害在在全世界各国引发了不少思考,这使得 “尽可能预防意外灾害,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利后果”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从“向全民普及卫生救护知识和技能”这个角度来保护国民的生命和健康,更是受到了我国的高度重视。

我国的卫生救护培训工作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开始。1987年,我国八部委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的通知》,从这时起,国家开始要求各地广泛开展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1992年,卫生部与中国红十字会又联合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开展卫生救护工作的意见》,重申了国家对于卫生救护工作的重视。8月,中国红十字会与教育部、公安部、民政部等14个部委局联合发出了国家关于紧急救护工作的指导性通知-----《中国红十字会关于广泛深入开展救护工作的意见》。在相关精神的指导下,全国各地已经相继开展了群众性卫生救护训练工作。

据不完全统计,全国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红十字会坚持初级卫生救护工作与安全生产相结合、与职业培训相结合、与精神文明建设相结合、与发展会员相结合的方式,累积已经培训红十字救护员一千万人次,这些经过培训的准专业人员,在遇到紧急突发事件时,完全具备自救与救人的能力。

揭秘生活中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

生活中难免遇上家人或他人的意外伤害事件。遭遇了意外伤害后,在向专业救援机构发出紧急求救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有所准备,积极地应对。

问题一

生活中最常见的意外伤害应该算是交通事故了吧,碰到交通事故,人们往往手足无措,这时,没有受伤的人应该做些什么?

答:在拨打120、119后,迅速检查伤员的伤势,可以通过大声呼叫,检查伤员是否清醒,来判断有无颅脑外伤。触摸颈动脉,检查有无心跳;将脸贴近伤员的鼻孔前,感觉有无呼吸。如果伤员的意识、心跳和呼吸均已经丧失,应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如发现伤员有大出血情况立即止血包扎。如伤员有骨折情况,要因陋就简,给予固定。

问题二

以前,有一城市发生了一起因硫化氢中毒导致三名工人死亡的事件,由于工人下井没有采取预防措施导致相继遇难,这件事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强烈反响。那么,硫化氢中毒该怎样预防?

答:首先,抢救者必须戴上供氧式面具和腰系安全带,保证抢救者自身的安全;其次将中毒者迅速移到空气新鲜处,松开中毒者衣扣、腰带,清理口腔、保持呼吸道畅通,必要时可以进行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和心跳都已经停止,迅速在4分钟内实施紧急心肺复苏。

问题三

居民碰到地震该怎么办?

答:尽可能关闭液化气和电源开关。位于一楼或平房的人员向外跑,在高层楼的人员立刻躲在墙角,不要躲在窗前、床下等处。地震过后,为了防止余震,应观察一会,确定安全后再往外跑。被埋压后,不要大声呼喊,注意保存体力和节约氧气,等待救援人员的救助。可以每隔一会儿用砖块敲击铁管线,以通知救援人员。在周围情况不明朗时,不要用打火机照明,防止煤气泄漏燃烧。

问题四

众所周知 ,脑溢血最容易在中老年人身上出现,一旦发生脑溢血,其他人该怎么办呢?

答:这个时候切勿随意搬运或颠簸病人,应减少声音的刺激。要有专人看管脑溢血病人,防止病人因躁动而坠床。让病人保持平卧,使头偏向一侧。将病人领口解开,用冰袋或冷水毛巾敷在病人前额,以利止血和降低颅内压。

问题五

患者在家中如果突然发生口眼歪斜、昏迷不醒,可能患了什么病?应该怎样对待?

答:如果患者在家中出现了上述情形,很可能患了脑卒中,它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急症,这时首先应该注意尽量不要搬动患者,如需要搬动,应保持患者头高脚低位,以减少头部血管的压力;同时尽快拨打急救电话。可以立即碾碎、灌服一些安宫牛黄丸,等待医院救助。

209月12日主题是“救护与弱势群体”

209月14日主题是“拯救生命,一视同仁”

209月09日主题是“急救:健康安全,一视同仁”

209月1日主题是“救护生命”

209月12日主题是“急救为人道”

9月11日主题是“急救为人人”

209月10日主题是“红十字‘救’在身边”

篇8:世界急救日主题

9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急救日”,宣传主题是“儿童学急救、急救为儿童”。9日,山东省暨济南市红十字会在济南市堤口路小学举行主题宣传活动。

9日上午10点,堤口路小学校园内警报骤然响起,值班老师高喊“地震了,快躲!”正在专心上课的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迅速用双手或书包护住头部,蹲在课桌底下紧急避险。

约30秒钟后,警报声再次响起各班学生在老师们的带领下,紧张而有序地撤离教室,学校安排的各楼层负责老师,到楼梯口协助各班班主任组织学生进行疏散,防止学生拥挤、摔倒、踩踏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学生全部安全撤离到操场后,班主任进行整队和清点人数,并向现场总指挥汇报。记者看到,这次井然有序的逃生疏散演习仅用时2分40秒。

疏散演练结束后,来自堤口路小学80名“小白鸽”救护队队员们,迅速来到操场中间,根据模拟伤员的实际情况,迅速判断受伤部位,在现场演示了心肺复苏、头部包扎、腹部包扎、上、下肢骨折固定、徒手搬运伤员等急救技能。

据了解,现场有山东红十字会市、天桥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和堤口路小学全体师生,共计900余人参加了此次活动。此外,为进一步弘扬“人道 博爱 奉献”的红十字精神,普及应急救护知识与技能,提高少年儿童安全意识和自救互救能力,“红十字青少年应急救护训练基地”正式在堤口路小学落成。

据介绍,近年来,济南市红十字会已经累计开展应急救护普及培训34.2869万人次,培训救护员1.475万人次。

在9月10日第17个世界急救日到来之际,为提高孩子们的自救互救意识,掌握救护知识技能,9月8日,邢台市桥西区金牛街道开展了以“儿童学急救,急救为儿童”为主题的形式多样的急救知识宣传活动。

金牛街道邀请邢台市第五医院烧伤科专家为邢台市二十九中学100余名学生进行急救知识和技能宣传培训。在培训现场,专家通过讲解、演示和操作,传授应对烧伤“五字要诀”冲、脱、泡、盖、送,使学生们对急救救治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篇9:世界急救日宣传单

2016世界急救日宣传单

为纪念第17个世界急救日,9月6日,昭苏县红十字会来到阿克达拉镇中心学校,围绕今年“儿童学急救,急救为儿童”急救日主题,为中学生们举办了一场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讲座,以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救互救意识,普及救护知识技能,启动了昭苏县“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周活动。

结合中学生活泼好动较易受伤的特点,县红十字会的应急救护讲师杨平老师先通过PPT形式向学生讲解了心肺复苏术以及在火灾、水灾,特别是交通事故等意外突发事件中综合急救措施的方法,还通过操作模拟人演示了心肺复苏术及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止血、包扎、固定、搬运等正确的创伤救护方法。讲师讲解后,学生们踊跃上台对模拟人进行了应急救护实际操作,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传授应急知识的同时,还指导小学生正确呼救、拨打120等方法,还向学生们传授了红十字运动基本知识。培训讲师用幽默风趣的语言,寓教于乐,提高了学生学习救护知识的兴趣,培养了互助友爱的意识,增长了自救互救技能。讲座结束后,开展了地震火灾应急疏散演练,使师生们提高了应对灾难和危险时的逃生避险能力。

此次活动向280余名学生传授了红十字应急救护知识,增强了师生安全意识,掌握应急避险、自救互救知识和技能,进一步推进昭苏县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工作持续、深入的开展。

关于转发省、市、县红十字会

开展20“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 知

各中小学、幼儿园、实验学校、民办学校、县直教育单位:

近日,省、市、县红十字会下发了《关于开展2016年“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对开展第17个“世界急救日”提出了要求。现将省、市、县红十字会通知转发给你们,请结合校园安全教育工作,按照通知要求,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各校、各单位在9月10日“世界急救日”期间,要围绕 “儿童学急救、急救为儿童”的活动主题,开展应急救护培训进校园、进课堂,不断提高应急救护知识的普及率。请各校、各单位于9月13日前将“世界急救日”活动情况总结加盖公章后,报县教育红十字会办公室或教育局一楼大厅红会周转信箱,电子邮箱:xsjyhh58@163.com。

特此通知。

附件:1、《江苏省红十字会《关于开展2016年“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

2、盐城市红十字会转发省红十字会《关于开展2016 年“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3、响水县红十字会转发省、市红十字会《关于开展2016 年“世界急救日”主题宣传活动的通知》的通知。

响水县教育红十字会

2016年9月5日

篇10:世界急救日常识

世界急救日 黄金4分钟内请记住这些数字

9月12日,是第16个“世界急救日”,10日,长春市红十字会开始了一场以应急救护、无偿献血等急救知识传授的普及活动。

长春市红十字会秘书长李锋华告诉记者,很多突发事件发生的时,当生命危急时刻只有第一时间来到医院的急诊科,患者和家属的心才能放下。但是,急救却不仅仅是医生的事。如果患者和家属能配合得科学、及时,医生对患者的抢救质量会比一般情况有很大提升。然而,现实生活中,他们却在多次急救知识培训中发现,能掌握一定急救常识的患者和家属却为数不多。据统计,30%的6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至少摔倒1次,随着年龄的增长,摔倒的概率会逐渐增加,80岁以上的老年人摔倒的年发生率高达50%,其中5%~10%的摔倒可导致骨折,摔倒引起的骨折会给老年人的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为了让市民更好地参与到急诊前的“生命通道”,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也专门走进社区给大家送去急救知识。这其中心肺复舒就是特别实用的知识,李锋华介绍说,当人突然发生心跳、呼吸停止时,如果不能在4分钟至8分钟内建立基础生命维持,保证人体重要脏器的基本血氧供应,就会导致脑死亡,变成植物人,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但如果能在心跳停止4分钟内采用心肺复苏术,并在8分钟内进行进一步的生命支持,病人的生存率将提高到43%。特别是在“黄金4分钟” 内及时采用心肺复苏术,将更有效地帮助患者脱离生命危险。为此,做心肺复苏术大家要牢记几个数字。即胸外按压至少100次/分,按压深度至少5厘米,人工呼吸频率8次/分至10次/分。

[世界急救日常识]

篇11:世界急救日标语

世界急救日标语

世界急救日标语 1

1、安全救护以人为本,科学发展构建和谐!

2、加强120急救网络建设,促进急救医疗服务均等化。

3、增强防灾避险意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

4、覆盖全市,统一调配,病人至上。

5、内抓管理,外树形象,快速反应,救死扶伤。

6、学习急救技能,大家一起来,生命更精彩。

7、建设“快捷有效安全”的120急救网络。

8、救死扶伤,争分夺秒。

9、对生命的承诺,对爱的奉献。

10、精心救治,文明行医,服务热情,勇于奉献。

11、红十字应急救护,为您提供健康守护。

12、红十字精神:人道博爱奉献!

13、急救为人道。

14、世界急救日主题:“急救与家庭意外伤害!

15、我们的.世界,大家的行动。

16、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速度,提供最有效的救治。

17、呼救就是命令,时间就是生命。

18、有求必应,有呼必救。

19、和天使比爱心,与死神拼速度。

篇12:学急救知识作文

这是我第一次参加海都小记者的实践活动,当妈妈告诉我活动内容是学习急救知识时,我就开始期待了。

来到大礼堂,一眼就看到活动主题:人人学急救,急救为人人。没一会儿活动就开始了,“有请晋江市医院急救科张医生!”话音刚落,一位身穿白色大卦的男医生大步流星地走上台,为我们详细讲解“如果有人在你面前突然昏倒,你该怎么办?”

张医生告诉我们,心肺复苏先首先要观察环境,确认周围安全后就可以实施救援了。我竖起小耳朵专心地听,生怕错过哪个环节,张医生的讲解不但专业而且风趣,他讲的每个心肺复苏的步骤我都牢牢记在心里。

听完讲解自然是要体验一把了,同学们个个跃跃欲试,把手举得老高,我也特别想试试,但很遗憾只有两名同学幸运地完成实操。

今天的活动非常有意义,不但学到了能“救命”的急救知识,还收获了许多欢笑,在这种“玩中学,学中玩”的快乐氛围中,我吸收了更多知识。我想,今后我若遇到了突然昏倒的人,我会用我今天所学到的急救知识“拯救”他们。

篇13:学急救知识作文

在这个晴朗的日子里,我参加了今日建德小记者团组织的活动。来到府东社区二楼大厅,小朋友们都在位子上安静的坐着。今天,老师给我们上课的`内容是“急救知识”。

在我们的生活中,有时会碰到一些遭遇车祸或心脏病人发病等紧急的意外之事,而急救车不能及时赶到,那么在这等待的时间内可不可以做一些事情呢?带着疑问,我们听着老师的讲解:心脏抢救的黄金时间是4分钟,超过4分钟伤病者的存活率会大大降低。首先,看伤病人是否有无意识,若是无意识要高声呼喊并拨打120,保护伤病者的头部,头部向上平躺再进行心肺复术30下、人工呼吸二次,判断是否有脉膊,反复心肺复术及人工呼吸,直到急救车的到来……我们听得津津有味,同时,也增加了急救方面的知识。

老师说,若是遇到真实的情况,又该怎么办呢?为了增加我们的真实感,于是,老师带领我们来到一个模拟现场,在模拟室内有很多假人,旁边还有各种仪器设备,老师先示范了一次心肺复术及人工呼吸。接下来,我们排好队,一个一个的亲自尝试下,我们个个兴致勃勃,非常认真地做好每一步,几个回合下来,我们很快掌握了急救步骤。心想,这样一来,若是遇上紧急抢救的事,就不会担心啦。

这次活动结束了,我们个个收获了急救知识,我相信,如果人人都学会急救知识,社会的伤亡率会大大降低。

篇14:学急救知识作文

10月28日下午,天气格外晴朗,我期待了两个星期的日子终于到了。今天,我们要去市红十字会应急救护培训基地学习急救知识和技能。

我们乘坐大巴来到目的地。首先,市红十字会的志愿者向我们讲解了红十字运动的起源、工作职能及组成部分。从他的介绍中,我知道了每年5月8日为世界红十字日,那鲜红的红十字代表着人道、博爱、奉献的精神。随后,我们开始了实践操作,第一项是心肺复苏术。志愿者向我们介绍了心肺复苏术的操作流程,还进行了模拟急救。其次,志愿者还教授我们创伤救护的四项技能:止血、包扎、固定、搬运。在学习止血包扎时,志愿者给我们演示了三角巾头部包扎法、搅棒包扎法等。最后,我们进行了实践操作。在志愿者的细心指导下,我们学得很用心,每个人都掌握了这些急救技能。

时间过得很快,一下午的学习很快就到了尾声,同学们个个意犹未尽。没有参加这次活动前,我根本就不知道红十字会是干什么的,也从来没有想过要去了解它。通过这一下午的学习,我深有感触:红十字会真了不起,我要传承它的精神,做个有爱的人。真心谢谢小记者总团能让我参加这么有意义的活动!

篇15:学急救知识作文

我常常想,生命的价值是多少?一百、一千、一万、一亿……那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呢?

今天我来到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听取有关急救知识的讲座。陶妈为我们讲了许多关于急救的事和一些安全防范措施……我们先参观模拟病房,里面有一个不断咳嗽的“病人”。听陶妈说,这是给新来的护士、医生练习的,只有考试通过了才能给真正的病人去看病。一个个高端机器人就是为了给医护人员不断加强医疗技术而配置的。接着我们又看了许多“受伤”的机器人。最感兴趣的'是那个多变机器人,可以模拟各种不同的症状,比如高血压,感冒,风湿关节炎等等。怎么样,很神奇吧!接下来,陶妈给我们示范如何进行心肺复苏。首先要找准连接人体两直线的中心,再十指紧扣,手臂垂直向下压30下后就要向“人体”吹两口气,再继续前面动作。吹气时要捏紧病人鼻子,嘴要包住病人的嘴。按压速度以1分钟90下为宜,按压力度以10千克的力为宜,重则压断肋骨,轻则无效。这速度与力度好难把握,我想只有多练巧练方能成功。从陶妈口中我们还知道:因溺水而进行心肺复苏的顺序是“叫——叫——叫——吹——压”,别的情况要进行心肺复苏顺序。

“叫——叫——叫——压——吹”。在模拟游戏中我大声地呼救:“有人落水啦!救命呀!”两个“大人”赶来了,一个打120,还有一个进行心肺复苏。累了也不能停止,替换人员接着做,不能间断,直到救护车来。

陶妈还给我们列举了许多实例和注意事项,每举一个我的心就出现一丝隐痛。电器不要用湿手碰,不玩电、水、火,吹风机不乱放,烟花爆竹不乱玩……是呀!生命只有一次,我们每个人都要珍惜自己的生命!

篇16:世界急救日的由来

世界急救日的由来

1859年,亨利·杜南目睹了索尔费里诺战役。震惊于战争的可怕后果,受伤战士的痛苦以及几乎完全没有急救和基本护理的现实。他彻底放弃了原先旅行的目的并数天来完全投入到帮助救治和护理伤者的工作中。

他的工作促成了以“为在战场的受伤战士提供援助”为宗旨的红十字的建立。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急救援助团体。

1870年,普鲁士军队外科医生弗里德里克·范·埃斯马尔克建立了一套正规化军事急救系统,并第一次将其称为“急救”。该系统包括训练士兵在普法战争中使用先前学过的包扎和夹板技术照料受伤战友,并使用他发明的埃斯马尔克绷带。这种绷带是普鲁士战斗员的标准绷带,并附有图片说明常规使用方法。

1872年,英格兰圣约翰救护机构改变其对临终关怀的重视,转而开始建立一个实用医疗救助系统。这次改革以为英国第一个急救服务的建立提供资金开始,并随之于1875年创造了自己的轮式运输工具,并于1877年建立了圣约翰急救协会(现在圣约翰救护机构的前身),用以“训练人们照料伤病者”。

同样在英国,主治外科医生皮特·谢泼德看到了埃斯马尔克新式急救教学方法的优点,为英国军队发明了一种同样的急救系统,并成为第一个使用“伤者急救方法”的英国人,通过一系列课程传播急救知识。1878年,谢泼德和弗朗西斯上校利用圣约翰新的慈善关注点,建立了教授公民急救技巧的理念。通过诸如圣约翰的一些组织,急救训练逐渐在英国扩散开来。

篇17:2016世界急救日活动总结

“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我们按照上级领导的要求,紧扣“生命高于一切”这一主题,以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出发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接到有关通知后,我们社区马上召开会议对20xx年“世界急救日”活动的有关精神进行解读,并根据社区实际进行了相应的部署。

二是通过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在小区营造“世界急救日”宣传氛围,让居民深入了解“世界急救日”的意义,不断扩大应急救护知识的知晓率,努力营造“我要学救护”的良好社区氛围。

三是开展急救知识讲座、抢救包扎示范等活动。下午社区卫生站的医生开展了急救知识讲座,社区50余名居民参加了讲座。社区医生着重为居民讲解了各类灾害来临时的急救技巧及注意事项,极大提高了社区居民的自救互救、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我们社区通过系列20xx年“世界急救日”活动的扎实开展,让广大居民意识到意外伤害无时无刻都存在,只有做到“防患于未然”,掌握了急救知识和技能,遇到意外伤害时,个人的生命和健康才能得到最大的保护。

篇18:2016世界急救日活动总结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世界急救日”。其目的是提高公民的自救、互救意识,普及救护知识和技能。为响应上级红十字会关于开展“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的号召,宣传“世界急救日”主题——“急救为人道”,推动学校青少年红十字会卫生救护工作,细河区八一路小学于近日积极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活动。

一、为营造“世界急救日”的氛围,我们在校园里利用宣传板宣传“世界急救日”的标语。

二 利用国旗下的讲话,动员教职工、学生参与救护培训、开展自救互救,宣传了“世界急救日”主题的意义,普及了师生救护的基本知识。

三、接下来,学校还充分利用校园网络,观看了相应的应急救护知识视频。如“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意外伤害的现场救护” 、外伤止血、包扎、骨折固定、搬运等救护知识等视频。生动的视频,让会员们直观地学习到了急救方法。还要求孩子们把当天学到的应急救护知识与家长一起学习、分享。

四、全校班主任还召开“人人学自救真情关爱生命”为主题的班会,向学生宣讲急救知识,宣传 “世界急救日”主题“急救为人人”的意义,并要求学生向身边的人宣传、普及卫生救护的基本知识与技能。

五、班级设立了“红十字”角,配有小药箱。

急救最基本的目的,就是挽救生命,减轻伤残。应急救护知识宣传和学习,对于同学们来说是非常有用的。以“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为契机,八一路小学以后还将深入宣传这方面的知识,让全体少年儿童快乐、健康地成长。

更多相关优秀文章推荐:

1.2016世界急救日活动总结

2.开展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总结

篇19:2016世界急救日活动总结

组织制定的“世界急救日”,今年的主题是“急救为人人”。为纪念第11个世界急救日的到来,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救互救意识,普及救护知识技能,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宣传和推动红十字救护工作。我校按照上级红十字组织要求,根据香坊区教育局体卫艺科的统一部署安排,9月6日9月13日期间,组织开展了“急救为人人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

学校通过主题升旗仪式的召开以及宣传标语的悬挂,向大家介绍了“世界急救日”的来历,并开展了自救逃生演练和意外伤止血、包扎自救互救演练。活动中,学校首先组织同学们观看了相应应急救护知识视频,通过生动的视频,同学们直观地学习到了一些急救方法:如“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意外伤害的现场救护”等。并通过现场包扎训练和外伤防止血训练,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印象。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把当天学到的应急救护知识回家与家长一起学习、分享。

通过此次“急救为人人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了解到了“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真正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以“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为契机积极推广宣传应急救护知识,使祖国未来的一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20:9.10世界急救日主题

9月8日,在第17个“世界急救日”到来之际,黔西县红十字会邀请县中心医院救护培训师走进黔西思源实验学校,开展以“儿童学急救,急救为儿童”的主题培训活动。

此次应急救护培训的内容包括心肺复苏、外伤止血与包扎、骨折的简易固定和伤病员搬运、常见急症救护等内容。培训过程中,救护培训师采取课件演示、人体模型演练、师生上台操作练习和模拟演练等方式进行。培训师结合生活实例,向师生深入浅出地讲解了相关救护知识,精彩演讲让师生们听得津津有味,娴熟的操作使师生们目不转晴,为能真正掌握应急救护的基本技能,师生们争先恐后地上台进行实际操作练习,现场气氛十分活跃。

培训活动的开展,使师生们受益匪浅。该校校长许圣龙说:“今天的培训让我校师生们初步掌握了相关应急救护的基本知识,提高了师生们遇到突发事件和受到意外伤害时院前自救、互救的能力,期望今后县红十字会多来我校开展此类活动”。

9.10世界急救日主题

209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急救日(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今年急救日的主题是“儿童学急救,急救为儿童”(First Aid for and by children)。为了让更多儿童初步掌握自救互救知识,提高自救互救技能,9日下午,由中国红十字会总会主办,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人民日报社健康时报承办的世界急救日主题系列活动在北京灯市口小学礼士校区举办。目前中国红十字会已在全国256所学校开展“小手拉大手,安全一起走”急救普及活动,50多万儿童及家长受益。

北京首家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落户北京灯市口小学

我国儿童的意外伤害死亡率是美国的2.5倍

意外伤害是指突然发生的事件对人体所造成的损伤,主要包括车祸、跌落、烧烫伤、中毒、溺水、异物、切割伤、动物叮咬等。有媒体报道,我国每年有约20万0岁14岁儿童因意外伤害死亡,占儿童死亡总数的26.1%。

儿童伤害是全球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但超过98%的儿童伤害死亡发生在发展中国家。来自“全球儿童安全组织”的研究报告显示:我国儿童的意外伤害死亡率是美国的2.5倍、韩国的1.5倍。造成这种“生命差距”的关键是儿童发生意外后,能否得到及时有效的生命支持,尤其是应急救护措施。

在我国,儿童发生意外时,绝大多数正处于孩子身边的人不知如何应对,失去了08分钟的“黄金”抢救时机。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赈济救护部救护处处长郭建阳提醒:急救措施得当,很多意外伤害死亡都可以避免;孩子身边的人如果掌握心肺复苏等急救技能,一大批溺水、心脏骤停儿童完全可以救回。

小学生们学习应急救护方法

很多中国孩子连伤口都不会处理

“没参加急救培训之前,我不知道伤口怎么处理。有一次我摔倒了,膝盖流血,我不知道该怎么办,就在那儿哭。”在中国红十字会生命安全健康教育进校园活动的现场,一位二年级学生这么说。这位小学生其实代表了大多数的中国儿童。曾有调查显示:中国未成年人的急救知识匮乏,仅有不到5%的未成年人接受过安全自护方面的教育。长沙市的一项抽查发现,九成孩子连伤口都不会处理。

“急救从娃娃抓起,是全世界生命安全教育的共识。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也提出,儿童教育应从自护教育开始”,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副主任赵建忠说。在美国,急救课程从幼儿园就开始设置,并且美国法律规定:国民在18岁之前,必须全部掌握基本的急救知识。在日本,中学生的急救知识普及率高达92%。,日本神户发生7.6级地震时,32万人无家可归,却只死伤5000多人,这与日本人从小注重培养急救能力不无关系。

“小手拉大手”或是中国急救培训突破口

北京灯市口小学现设有北京首家红十字生命健康安全体验教室,也是中国红十字会总会“生命健康安全教育进校园”系列活动的重要阵地。9月9日下午,第17个世界急救日前夕,中国红十字会总会在此举行“生命健康安全教育进校园”特别活动,为小学生们进行急救培训,并让学生体验生命健康安全教室。一位完成体验的同学说:“我学会了心肺复苏,也会使用灭火器了。以前我们学的是交通安全知识,现在我想多学点这种知识,因为我想把它教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我希望他们也能安全。”

为孩子进行急救培训的中国红十字会总会训练中心应急培训部原部长曹乃文说,孩子的想法契合了中国红十字会儿童生命健康安全教育“小手拉大手,安全一起走”的理念,他们希望通过一个孩子影响一个家庭,把急救意识、生命安全常识快速而广泛地传递给更多人。

“小手拉大手,安全一起走”急救普及活动更是创新地把“学校+社区”联系起来,从学校辐射至学校周边的社区,让孩子带动大人,大人帮助孩子,一起学习生命健康安全知识,包括:编辑出版应急救护系列读本,在部分省市会开展健康安全辅导员培训,建设安全教育体验教室,开展救护员培训、亲子培训与应急演练,支持学校开展救护志愿活动等。

截至目前,已有300多个“学校+社区”,约22.5万人次因此受益。

篇21:世界急救日是哪一天?

据统计,全世界每年约有350万人死于事故、日常生活中意外或暴力行为,而受伤需要治疗的人数约为上述人数的100倍~500倍,其中约有200万名受害者因各种原因留下了永久性的残疾。

传统救护凸显不足

传统救护方式处理紧急危重病人时,一般是对伤口临时做止血和包扎等简单处理,在这之后再将病人送到医院,由医师给予诊断、处理。在救护现场,面对呼吸心跳骤停、双目紧闭、奄奄一息的亲人,没有急救技能的人常常一筹莫展。在遇到意外伤害时,自救或救人过程中最宝贵的就是事发最初的4分钟时间,俗称 “黄金4分钟”,待救护车来到现场时,许多鲜活的生命已经错过了救治的最佳时机,从而造成终生遗憾。

现代救护理念是立足于“第一时间”(4分钟以内)的紧急抢救,紧急抢救就是要突出一个“早”字。具备了急救技能的“现场第一目击人”,通过对受害者实施初步急救措施,完全有可能减轻受害者的伤残和痛苦,甚至挽救生命。如果再辅以现代化专业急救救援系统的继续救治,大量的受害者就完全可以抢得生还机会。

世界各国高度重视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几次大的灾害在在全世界各国引发了不少思考,这使得 “尽可能预防意外灾害,最大程度地减少不利后果”的理念越来越得到世界各国的支持。从“向全民普及卫生救护知识和技能”这个角度来保护国民的生命和健康,更是受到了我国的高度重视。

生活中意外伤害的急救方法

生活中难免遇上家人或他人的意外伤害事件。遭遇了意外伤害后,在向专业救援机构发出紧急求救的同时,我们更应该有所准备,积极地应对。

世界急救日历年节日主题

9月12日主题是“救护与弱势群体”。

9月14日主题是“拯救生命,一视同仁”。

9月09日主题是“急救:健康安全,一视同仁”。

9月1日主题是“救护生命” 。

9月12日主题是“急救为人道”。

9月11日主题是“急救为人人”。

9月15日主题是“生命高于一切。

发展历史

现在所知的急救技巧在历史上早已存在,尤其是在战争领域,外伤治疗和照料伤者尤为重要。公元前5的古希腊陶器显示,那时战伤包扎术就已出现。在好撒玛利亚人的故事(《圣经》中关于乐善好施者的故事)中,也提到了缠绕和包扎伤口。

其他的例子也在历史中出现,大多数与战场有关,如11世纪医院骑士团为朝圣者和骑士提供照料。

18世纪末,溺亡引起人们的重视。1767年,挽救生命组织在阿姆斯特丹成立,抢救那些在水中发生意外的人。1773年,医师威廉・霍伊斯发明人工呼吸法,用于抢救那些看起来已经溺亡的人。这促成了1774年挽救溺水者协会的成立以及后来皇家人道协会的创办。该协会对推进急救事业做出很大贡献。[1]

通常认为,拿破仑的外科医生让・多米尼克・拉雷爵士发明了急救队,急救队通常包括医疗助理,以在战场提供急救为首要任务。

1859年,亨利・杜南目睹了索尔费里诺战役。震惊于战争的可怕后果,受伤战士的痛苦以及几乎完全没有急救和基本护理的现实。他彻底放弃了原先旅行的目的并数天来完全投入到帮助救治和护理伤者的工作中。他的工作促成了以“为在战场的受伤战士提供援助”为宗旨的红十字的建立。国际红十字与红新月运动仍然是世界范围内最大的急救援助团体。

1870年,普鲁士军队外科医生弗里德里克・范・埃斯马尔克建立了一套正规化军事急救系统,并第一次将其称为“急救”(erste hilfe)。该系统包括训练士兵在普法战争中使用先前学过的包扎和夹板技术照料受伤战友,并使用他发明的埃斯马尔克绷带。这种绷带是普鲁士战斗员的标准绷带,并附有图片说明常规使用方法。

1872年,英格兰圣约翰救护机构改变其对临终关怀的重视,转而开始建立一个实用医疗救助系统。这次改革以为英国第一个急救服务的建立提供资金开始,并随之于1875年创造了自己的轮式运输工具(圣约翰急救车)并于1877年建立了圣约翰急救协会(现在圣约翰救护机构的前身),用以“训练人们照料伤病者”。

同样在英国,主治外科医生皮特・谢泼德看到了埃斯马尔克新式急救教学方法的优点,为英国军队发明了一种同样的急救系统,并成为第一个使用“伤者急救方法”的英国人,通过一系列课程传播急救知识。1878年,谢泼德和弗朗西斯上校利用圣约翰新的慈善关注点,建立了教授公民急救技巧的理念。通过诸如圣约翰的一些组织,急救训练逐渐在英国扩散开来。

篇22:世界急救日活动总结

国际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联合会将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定为“世界急救日”。9月11日是世界红十字组织制定的“世界急救日”,今年的主题是“急救为人人”。为纪念第12个世界急救日的到来,提高广大师生的自救互救意识,普及救护知识技能,让更多的人掌握急救技能技巧,宣传和推动红十字救护工作。

我校按照上级红十字组织要求,根据香坊区教育局体卫艺科的统一部署安排,9月6日——9月13日期间,组织开展了“急救为人人——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 学校通过主题升旗仪式的召开以及宣传标语的悬挂,向大家介绍了“世界急救日”的来历,并开展了自救逃生演练和意外伤止血、包扎自救互救演练。

活动中,学校首先组织同学们观看了相应应急救护知识视频,通过生动的视频,同学们直观地学习到了一些急救方法:如“心跳呼吸骤停的急救”、“意外伤害的现场救护”等。并通过现场包扎训练和外伤防止血训练,让同学们进一步加深了印象。同学们纷纷表示将把当天学到的应急救护知识回家与家长一起学习、分享。 各班结合学校培训,举行了“红十字应急救护,为您提高健康守护”的主题班会。

班会采取教师讲解,现场演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的灵活方式,增强了培训的互动性和趣味性,使参加培训的同学们对正确的外伤救护技术有了初步了解,对现场急救互救活动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培养和提高了学生的自救互救意识和学习救护知识的兴趣. 通过此次“急救为人人——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的开展,同学们了解到了“挽救生命,减轻伤残”的真正意义。在今后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以“世界急救日”宣传活动为契机积极推广宣传应急救护知识,使祖国未来的一代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篇23:世界急救日的主题

9月2日,第四师七十四团医院组织医院医护人员开展了主题为“儿童学急救,急救为儿童”的第16个“世界急救日”应急救护宣传活动。

七十四团医院医生现场向职工群众演示了心肺复苏急救术并指导群众操作,该医院护士则向群众发放各种急救知识宣传单并讲解发生火灾、溺水、触电、煤气中毒、烫伤时的现场急救知识。

此次活动普及了应急救护知识和技能,有效地扩大了群众对应急救护知识的知晓率,提高了群众的自救互救意识。

为了纪念第17个“世界急救日”,8月30日,县红十字会在东关小学举办了“儿童学急救、急救为儿童”应急救护知识培训班,提高了广大师生救护知识普及率,特别是让青少年儿童掌握基础性应急救护常识和技能,增强应急救护的能力。

每年9月的第二个星期六是“世界急救日”,今年9月10日是第17个“世界急救日”,今年的主题是“儿童学急救、急救为儿童”。培训班当天,邀请县医院2名急救科专家对东关小学300多名师生进行了心肺复苏、常见急症救护的基本方法、步骤和争取抢救生命“黄金时间”详细培训。培训采取课件演示、人体模型演练等形式,让学生自己上台模拟演练,指导师生学习急救的动作要领和防范要求,对突发事故后如何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包扎、安全运转进行培训。培训现场气氛活跃,热烈。使广大师生真正做到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全面增强整体素质,提高自身在突发事件救援过程中的应急处置能力。

在9月10日世界急救日来临之际,第五师八十六团积极开展急救日系列活动,紧扣儿童学急救、急救为儿童这一主题,以保护人的生命与健康为出发点,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活动。

一是八十六团各部门高度重视,加强领导。团相关部门相互配合、协调,对今年世界急救日活动的有关精神进行解读,并根据社区实际进行了相应的部署。

二是通过黑板报、发放宣传资料、团有线闭路电视,在全团营造世界急救日宣传氛围,让居民深入了解世界急救日的意义,不断扩大应急救护知识的知晓率,努力营造我要学救护的良好社区氛围。

三是开展急救知识讲座、抢救包扎示范等活动。八十六团医院的医生为光明社区群众开展了急救知识讲座。医院医生着重为居民讲解了各类灾害来临时的急救技巧及注意事项,极大提高了社区居民的自救互救、应急避险意识和自救互救技能。

四是学校开展了以开以“关爱生命、安全发展”为主题的安全征文、黑板报比赛、安全知识竞赛、隐患排查、应急疏散演练、防溺水安全演练等系列活动。全校上下同谱“急救”曲,共唱“自救互救”歌。

八十六团通过“世界急救日”主题活动的有效开展,让广大居民意识到意外伤害无时无刻都存在,只有做到防,进一步提高世界急救日群众参与急救学习的积极性,加大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推广力度。

世界急救日是哪一天?

急救知识培训主持词

急救知识培训策划书

急救知识培训学习总结

幼儿园安全急救知识培训总结

急救日的宣传活动方案

卫生急救心得体会范文

120护士急救工作总结

急救培训口号

宝宝鼻出血 妈妈如何急救?

世界急救日:急救知识的英文作文(推荐23篇)

欢迎下载DOC格式的世界急救日:急救知识的英文作文,但愿能给您带来参考作用!
推荐度: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推荐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