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路遥贝壳”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17篇上海中考作文题目解析,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上海中考作文题目解析,欢迎参阅。
- 目录
篇1:2015上海中考作文题目解析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解析一
年年岁岁考相似,岁岁年年题不同。在众人翘首中,今年的中考语文作文题目揭晓了——《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一个乍看起来没什么难度的题目,但我相信考场中一定有很多考生提笔又放下:腹有千言,却无从说起。原因是什么呢?解析一下:
这个题目的中心词,无疑是“尝试”;“不止一次”和“努力”分别限定了“尝试”的频次和状态;“我”则明确了主体和作文的人称。所谓“尝试”,就是面对不确定的情境,用试探的方式去追求一个既定的目标或结果。小到学步的幼儿迈开第一步时的战战兢兢,大到科学家们的无数惊天试验,莫不包含“尝试”。
篇2:2015上海中考作文题目解析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解析二
“尝试”分多种:有不经意间偶尔为之的,也有刻意努力为之的,不一而足;“尝试”的结果却无非两种:成功或失败。一举成功,当然是所有“尝试”的人都期望的,但世间事不如意者十之八九,从这个意义上讲,“尝试”通常意味着受挫或失败。那么想要成功或者达成心愿的人,便不免需要“不止一次”地“尝试”,而且要“努力”“尝试”。
从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知道,这道题目的意思,便是:为了达到某个目的或达成某个心愿,“我”锲而不舍、想方设法地进行两次以上的“尝试”。那么可以选择的立意,便不难得出:坚忍不拔、执着于信念、勇于从头再来等。以此为写作目的,可以从学习、生活、爱好、自然界等不同范畴选材。
结构上,需要注意在起落、表里、今昔等维度上使事件的进程富于变化和起伏,免于平铺直叙。
篇3:2015上海中考作文题目解析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解析四
的“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命题者则是想在尽力而为、主动积极等视角上,启发考生回顾往事,体会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克服不利的做法与思考,扬长避短,从而能够在做事、为人、读书、学习等方面做得更好。
至于文体,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叙事散文,或是夹叙夹议的文章,只要是符合题意的,考生尽可能地各显神通,各展其能。写作思路:
1.关注自我,写出特色
即以“自我”为中心,向读者呈现出自己所尝试成功或失利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启悟等。在动笔之前,应尽可能地回顾与整合自己的有关典型的、新鲜的事例,努力做到言他人之所未言,述他人之所未述,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鹤立鸡群,胜人一筹。
比如:写“我”因喜欢吃蛋糕,又在姑姑家看到姑姑给“我”亲手做的蛋糕比买来的更有滋有味,因而,“我”就萌生了跟姑姑学做蛋糕的想法,但在努力尝试 二、三次之后,还是没有成功,但“我”并不气馁,再专心致志地看姑姑如何操作,自己又用心琢磨,在第六次的时候,终于如愿以偿,感到非常的激动和自豪。
2.关注自我,写出实感
即通过“自我”的记叙,展现通过几次的尝试,不管成功还是失利,都从中得到教益,有所思考,有所长进,写出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来。
比如:写自己参与的钢琴考级的有关曲折的经历,在多次努力尝试中,不仅获得了音乐方面的启发,同时,对自己做其他方面的事情都有了帮助和好处,由此,抒发自己的肺腑之言,以及独立的想法等。
3.关注自我,写出思考
也就是说,因为努力尝试,自己一定有许多体验和感想,对此,要做理性的分析和思考,让读者从中有所分享、感染和共鸣。
比如:写自己试图与古人对话,起先,在语言、思想等方面彼此的不适应,到几次努力尝试后,相互成为知己和挚友,无话不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篇4:2015上海中考作文题目解析
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解析三
没有人规定一举成功之后就不能精益求精了,所以这个题目并非只能写失败后的一次次重新爬起,在达成目标后对自己提出更高的要求进而再一次投入努力的“尝试”中未尝不是一种选择。
在考场,紧张的氛围可能使得考生们宁愿选择比较保守但稳妥的前一种情况,这个无可厚非;但如果平时练笔较多,有功底又有胆魄的考生,“尝试”一下后者或许会更受阅卷老师青睐。物以稀为贵,文以奇致胜嘛!
篇5:上海中考作文题目
上海中考作文题目
作文审题,先找题眼(关键词),再看人称,然后确定中心,并围绕中心选择新鲜的材料行文。下面以不久前本市各区县举行的今年“一模”语文作文题为例,说说如何审题选材。
《心中的温暖》:相当于――“我”心中感受到的温暖,那么,“心中的温暖”是怎么感受到的呢?总是通过他人关心、帮助、鼓励、开导“我”的具体事例表达中心的――父母开导“我”品德再提高;老师鼓励“我”才艺再进步;同学帮助“我”学习再向上;社会教育“我”责任更重大。
《的目光》:“眼睛是心灵的窗户,目光是心灵的外露”。什么样的、谁的“目光”?“我”面对着谁的、什么样的“目光”产生了什么样的感受?面对:慈祥、鼓励、严肃、悲伤、忧愁的“目光”,或者面对“众人、异性、狗狗”的“目光”――从而“回忆”起他(她、它)对“我”的呵护、鼓励、批评、赞扬、祈求、责问等方面的事情。
《越想越明白》与《终于明白》两题相似:题前加“我”――“我”因何而“想”?是怎么“想明白”、“终于明白”的?――一道几何难题,冥思苦想,加一条辅助线,豁然开朗,迎刃而解;一个作文题《走过风雨》,难!“风雨”恐怕不是自然界的狂风暴雨,可能是学习上的“困难”、“挫折”――“明白”?!“走过”是“克服了困难”、“经受住挫折”之后的坚定与沉稳――“阳光总在风雨后”、“不经历风雨,怎么见彩虹?”呀!
《可喜的一小步》:“我”的“小进步”――品德提高了一点,学习进步了一点,生活自理能力增多了一点,才艺水平上升了一点,待人接物懂得了一点。
《忍不住》:题前加“我”――“我”忍不住赞扬、后悔、好奇、愤怒;“我”忍不住潸然泪下、大声疾呼、拍案而起、欣喜若狂……
《良师伴我行》:“行”者行动、实践也;“伴”者陪同、陪伴也。“伴”不是“训”、“促”、“逼”、“斥”,也不是“狼爸”、“虎妈”、“魔父”。“良师”指优良的、循循善诱的师长,也可指书籍、格言、松树、雄鹰、海燕。
《书香满校园》:“书香”――文学、艺术、科技、体育、哲学、宗教等传达正能量,宣扬真善美。“满”是充满、到处都是。“校园”是空间限制。
《爱在细微处》:通过一件小事表达老师、家长、同学对“我”的关心、帮助、鼓励、呵护、提醒、促进――冬夜,妈妈为“我”送上一杯热茶;夏日,爸爸为“我”买了一把折扇;课后老师给“我”一张生日贺卡,假日,同学给“我”发了一条高温短信。
《我的选择》(要求讲述你的精彩故事):竞选班长,参加大赛,校运会夺冠,艺术节第一。如果你选择“平凡”,并且不相信“要么赶快死,要么精彩活”的传言,你同样“精彩”――因为大多数学生总是“平凡”的,又因为“平凡”往往又是跟“澹泊、宁静”在一起的,一名学生能做到“非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不是也“精彩”的吗?
《我的读书故事》:此题可联系《书香满校园》来审――读书的.种类多一些,以文学艺术为主兼顾其它,《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老人与海》、《海底两万里》、《奔向大海》等等,文中要有几本书的书名、内容提要,主人公姓名及其品格特点,不宜写议论文,去写什么读书的意义、好处、方法、重要性。
《幸福,在那一刻绽放》:考试成绩优良,竞赛得奖,当志愿者、打义工,重阳节到敬老院去尊老敬老――对学生而言都是“幸福”,“绽放”是明显、快速地表现出来。
《我看到了一种别样的风采》与《别样的精彩》相类似:要写“另外的,不一样”的“美好的出色的风格、神采”。这道作文题比较难写,平时要多看报纸与电视新闻,多关心“社会上的真善美”才可能写好。(一般的家庭、校园、社区里难以有“别样的风采”。)例如:英国62岁老人马歇尔希近日与妻儿到澳大利亚昆士兰州阳光海岸度假时,突然听到有人大喊“有鲨鱼”,他看到一条2米长的鲨鱼游近浅水区的一群儿童,马歇尔希毫不犹豫地冲到水中,用手抓住鲨鱼尾巴,并在随后赶到的海岸救生员的直升机帮助下,借着潮汐把鲨鱼引回深海。(新华社1月23日电)
又如:江西宜春12岁的励志女孩谭红清读初一,她从4岁开始,放学后牵着盲人爸爸去街头拉二胡卖艺,而自己就在路边写作业。一家三口每人每月依靠120元低保过生活,仍需卖艺维生。(新华社15日电)再如:80后女孩王萌萌甘当志愿者,到贫困山区支教。“油条哥”宁可少赚钱,也不用地沟油。
《我并不完美》:先略写“我完美”的一面――为同学热情服务当中队、小队干部,学习成绩班级前10,才艺兴趣广泛,唱歌、跳舞、弹琴、游泳、打球都在行……接着,运用“对比”手法,详写一项“并不完美”――开头可用“然而”转折――然而,我“生活自于是能力较差”,不会烧饭、做菜,不会洗衣、拖地、甚至不会自己洗澡(不好意思),或不会开煤气热牛奶。“然而”,我品德不尽完美,对左邻右舍的老人不够尊敬,没做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然而”,我只肯当小组长最好当“老百姓”,信仰“无官一身轻,学好语数英”,信仰“考试分数高是硬道理――分分分,学生的命根。”
《又是新的开始》:新年,新学期,新课程,新目标,新起点,新朋友都可以写――当然,要通过具体事例表达这一个“新”。
《嘿!再往前一步》:先在“再”字前面加一个“你”或“我”。写老师、家长、同学、陌生人鼓励“我”稳步前进――品德、学习、才艺、生活能力“小进步”。
《我怎么没想到》:爱因斯坦“想到”相对论,牛顿“想到”万有引力,祖冲之“想到”3.1415926圆周率,哥白尼“想到”日心说――“我”怎么没想到?难题迎刃而解(要有耐心),活动别出心裁(要会创新),差生成绩进步(要有恒心),网购迅捷便利(要懂科技),跳箱也能横跨(要有勇气)。
《那一刻,很安静》:为什么短时间内“很安静”?可能有突发事件,意外事故,或者班主任对某件事的意见与学生截然相反,或者,一向刚强的老师突然气哭了,或者外校众多老师突然来班级听课……
《有一种幸福叫给予》(此题自编):父母“给予”我呵护,老师“给予”我知识,同学“给予”我友情,社会“给予”我关心,大自然“给予”我清山绿水蓝天白云,而我“给予”他人什么呢?“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给予”是“幸福”。噢!有了――“我”当过“小交通协管员”,手执小旗,协管交通,有模有样,叔叔阿姨都听话:“红灯停,绿灯行,黄灯等一等”,我好幸福!“我”当过慈善基金募捐者,背着黄布袋,拿着红爱心,捐10元贴一个小爱心,捐百元贴一个大爱心。一天下来,腿站酸了,嗓喊哑了,人都累了,但一数善款――888元,爽!上交时,数我第一,幸福!重阳节,“我”和几个好友去敬老院为老奶奶梳头,陪老爷爷聊天,我们唱老歌,哼京戏、演小品、送香糕――老人们齐声夸我们“乖孙女”、“好孙子”――好“幸福”喔!
篇6:上海中考作文题目
上海中考作文题目1:享受的乐趣
趣是什么呢?越是你开心时的粲然一笑,是你忧伤时的双泪潸潸,也是你思念时的一封书信;趣是你指尖弹奏出的美妙乐曲,是你歌喉里飞出的动听歌声……趣好比是山的颜色,花的光影,即使是会说话的人也不能用一句话来描绘他,只有那些内心体会的人才能够知道。
要求:
1、请你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或感受,以“享受的乐趣”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不少于600字。
上海中考作文题目2: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
题目: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上海中考作文题目3:心里美滋滋的
题目:心里美滋滋的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上海中考作文题目4:和——在一起
题目:和——在一起
要求:
(1)先把题目补完整。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不得抄袭。
上海中考作文题目5:悄悄地提醒
题目:悄悄地提醒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篇7:上海中考作文题目
题目:这里也有乐趣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上海中考作文题目大全3:我也是生活的主角
也许你只是一滴雨露,但你怎能忘却自己滋润的一棵干枯小草快慰的欢笑?也许你只是一抹阳光,但你怎能忘却你拨开阴霾天空时人们眼中希冀的眼神?生活是一首乐曲,如果没有你我敲击的或高昂或低沉的音符,又如何能奏出甜美的旋律?
要求:
1、请以“我也是生活的主角”为话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2、可以编述故事,抒发感情,发表议论。
3、文体不限,立意自定,题目自拟。
篇8:上海中考英语作文题目及
作文题目:
I want to invent_______(“我想发明__________”)
Use the following points as a reference: (以下内容仅供参考)
1. It can be used to….
2. It is helpful/ necessary to…
参考范文:
I want to invent a spaceship
Travelling in universe has always been a dream of us human being. So I want to invent a spaceship which can take us far away from our mother planet into the endless space.It can be used to save people as well. We may face very severe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foreseeable future. So people may get away with these life-saving spaceships and live in a whole new planet. This kind of spaceship will mark a new era in human history.
参考译文:
在宇宙旅行一直是美国人的梦想。所以我想发明一个宇宙飞船带我们远离我们的母亲地球到无穷无尽的空间。它可以用来救人。我们可能会面临很严重的`环境问题在可预见的未来。所以人们会因为这些救生飞船和生活在一个全新的星球。这种飞船将在人类历史上标志着一个新时代。
篇9:1980-2018上海中考作文题目
年份——作文题目——要求
2018真的不容易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7就这样,埋下一颗种子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6没想到,真的没想到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5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4这里也有乐趣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3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2心里美滋滋的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1悄悄地提醒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10黑板上的记忆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09在学海中游泳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08我眼中的色彩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3)不得抄袭。
2007记住这一天
要求:生活中总有值得我们铭记的日子,正是“这一天”让我们的生命更加丰富。“这一天”,可能是从清晨到日暮那么不同寻常;也可能是某一个时刻让“这一天”变得不同凡响。
“记住这一天”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006我们的名字叫____
要求:
(1)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005充满活力的岁月在成长的愉悦中,在探求的欣喜中,我们每一个人都积极进取,充满活力;在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中,我们朝气蓬勃,充满活力。和谐温馨的家庭,洋溢欢乐,充满活力;日新月异变化着的社区、家乡、祖国……蒸蒸日上,充满活力。
请以“充满活力的岁月”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004我们是初升的太阳/我的视线
题目一:我的视线
题目二:我们是初升的太阳;
要求:
我们是风华正茂的中学生。
校园里,我们生机勃勃;校园外,我们热情奔放……
以“我们是初升的太阳”为题作文。
2003我想唱首歌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文中不能出现与考生本人有关的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
2002为自己竖起大拇指
提示:“竖起大拇指”常用来表示鼓励,夸奖,赞美,自豪:也可以用来表示有决心,有信心,有志气。
要求:
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文中不能出现校名和姓名,若不可避免,用代号表示,如A中学、B老师、小C
2001有家真好是难舍的亲情,是温馨的集体,是亲爱的祖国。在这里,父母用慈爱的伞为儿女撑起了一方晴空,儿女用孝顺的心给父母捧上一缕慰藉。在这里洋溢着浓浓的师生之情、伙伴之谊……请你以“有家真好”为题,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
2000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写作
要求:
《好吃的苹果平凡的脸》中有这么一段说:“许多日子以来,我嘴里衔着一枚青橄榄,酸酸的、涩涩的,而此时却嚼出了丝丝甘甜。”
其实,每个人在成长的道路上,又何尝没有“衔过青橄榄”呢?在你克服各种各样困难的过程中,或者在你完成挑战性任务的过程中,或者在你消除误解赢得信任的过程中,或者在你努力改变自己处境的过程中……你不也有过艰辛、有过苦涩吗?不也尝到丝丝甘甜吗?
请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以《我也衔过一枚青橄榄》为题,写一篇有真情实感、有内容、有中心的文章。字数在500字左右。
1999生活中的发现
1998我的欢乐
1997良师
1996变了
1995母爱
1994课后
1993我终于____
1992忘不了他(她)
1991题目自拟但必须包含“我”、“第一”这两个词,如:我的第一位老师、我第一次看彩电、得第一名的是我、我家第一次旅游等等。
1990在____影响下
1989我
1988我和XX
1987从来没有这样____
1986这堂课真____
1985同桌上海考生
1984给我带来了欢乐
1983家乡的变化
1980看图作文:谁家的衣服掉了
篇10:上海2015中考作文题目解读
[真题]
题目: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
要求:(1)写一篇600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60分)
[解读]
上海卷的命题形式延续了近几年的命题格局,即采用全命题的命题形式,并呈现出“稳中求变”、“稳中发展”的思想和导向,在难度上比稍微有所增加,体现了渐进式的特点,考生只要用心读题,就会发现命题者并没有刻意在审题上设置障碍。
与之前的作文题相比,我们不难发现今年的文题在写作上的关键点。比如,2012 年的“心里美滋滋的”,旨在引导考生品味和体验快乐、美好的人与事,包括亲情、友情等方面,引导学生将心旷神怡、赏心悦目的过往表达出来,与他人一起分 享;的“今天,我想说说心里话”,意在启发考生将蓄积在心中的真心话、实在话讲述给老师、同学、家长[微博],甚至是萍水相逢的人听,提醒考生将感恩的 情怀、冤枉别人的事情,以及自己遭遇的委屈等一一道来,从中有所感悟和启迪;20的“这里也有乐趣”,重在点拨考生用心去发现和梳理目睹与经历的一 些给自己、他人带来趣味、美好的事物与地方、景致。
而20的“不止一次,我努力尝试”,命题者则是想在尽力而为、主动积极等视角上,启发考生回顾往事,体会成功的喜悦与快乐,克服不利的做法与思考,扬长避短,从而能够在做事、为人、读书、学习等方面做得更好。
至于文体,可以是记叙文,也可以是叙事散文,或是夹叙夹议的文章,只要是符合题意的,考生尽可能地各显神通,各展其能。写作思路:
1、关注自我,写出特色
即以“自我”为中心,向读者呈现出自己所尝试成功或失利的背景、过程、结果和启悟等。在动笔之前,应尽可能地回顾与整合自己的有关典型的、新鲜的事例,努力做到言他人之所未言,述他人之所未述,只有这样,写出的文章才会鹤立鸡群,胜人一筹。
比如:写“我”因喜欢吃蛋糕,又在姑姑家看到姑姑给“我”亲手做的蛋糕比买来的更有滋有味,因而,“我”就萌生了跟姑姑学做蛋糕的想法,但在努力尝试 二、三次之后,还是没有成功,但“我”并不气馁,再专心致志地看姑姑如何操作,自己又用心琢磨,在第六次的时候,终于如愿以偿,感到非常的激动和自豪。
2、关注自我,写出实感
即通过“自我”的记叙,展现通过几次的尝试,不管成功还是失利,都从中得到教益,有所思考,有所长进,写出发自内心的真情实感来。
比如:写自己参与的钢琴考级的有关曲折的经历,在多次努力尝试中,不仅获得了音乐方面的启发,同时,对自己做其他方面的事情都有了帮助和好处,由此,抒发自己的肺腑之言,以及独立的想法等。
3、关注自我,写出思考
也就是说,因为努力尝试,自己一定有许多体验和感想,对此,要做理性的分析和思考,让读者从中有所分享、感染和共鸣。
比如:写自己试图与古人对话,起先,在语言、思想等方面彼此的不适应,到几次努力尝试后,相互成为知己和挚友,无话不谈,畅所欲言,各抒己见。
篇11:陕西省中考作文题目解析
陕西省中考作文题目解析
【作文题目】
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
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
看他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
妈妈笑着对他说
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
你赤手空拳来到人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
请以 “为我心中的那片海”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要求:①文体不限;②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得透露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
【命题解读】
通过材料,我们不难提取到以下关键词: 成长、坚持、回望、生活、苟且、诗、远方的田野、那片海。观察这几个关键词,我们也能看出来这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题目。
许多同学应该可以联想到我们七年级上册学习过的《在山的那边》这首诗。在学习这首诗歌的时候也提到了 海的概念 ,诗歌中所说的“海”是“是用信念凝成的海”,“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也就是说,此诗中“海”指的是理想,指的是成功。类比材料里的“那片海”,少年的成长、坚持以及母亲的话语都是为了凸显出对“那片海”的追求和向往。题目中的“海”同样可以 象征着梦想、理想。
从引题到题目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引导学生用语言去表达自己对梦想或信念的追求,并且一个“ 为 ”字更需要学生写出 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 。
【材料分析】
材料前四句:少年一天天长大,有一天要离开家,看他背影的成长,看他坚持与回望。我们能感受到,这是一个关于“成长”的故事,这个故事中,少年有坚持,有回望。坚持的可能是追寻;回望的可能是对家,对安稳,对当下的生活的眷恋。
材料中间两段:妈妈笑着对他说: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的田野。妈妈的鼓励充满了哲理和希冀,她以一个成年的人角度,告诉即将远去的孩子,生活不只是当下,不只是眼前,也不只是苟且,生活还可以是一种诗意的行走,还可以在远方,还可以是灵魂的深处对生命存在的思考。
材料最后两句:你赤手空拳来到人间,为找到那片海不顾一切。每个人都是赤条条的来到这个世界,可是我们又不甘于不留下点什么,因此,为了在诗意的尽头和远方田野的身后找到那片属于自己精神性灵得以栖息的那片海域,我们必须不顾一切去找寻。
【写作指导】
一、注意要求,明确文体。
虽然“要求”中说“不限文体”,但从文题的.材料以及历年中考潜在规律来看,考生写法以记叙文和散文为主。
根据既定的题目,联系材料中关键词的象征意义。不难得出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我们的理想、信念可以是一个十分宏伟远大的目标,也可以是不断前进、不断深化的梦想,因此可选题材范围很广。
写作过程中可以使用散文的形式,表述出追求“诗与远方”的情感,或写出为了“理想之海”果断抛弃“眼前苟且”所做出的抉择;也可以用记叙文的形式,从学生自身成长故事着手,写出对于某一事物自己付出的不懈努力;创作能力更高的同学还可以从更深层次的“追求精神性灵”方面展开写作……
二、深入剖析,做好审题。
审题,是作文必不可少的环节。首先,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发现,这是一个极富象征意义的题目。
通过上面的讲解,我们知道了少年的成长、坚持以及母亲的话语都是为了凸显出对“那片海”的追求和向往。题目中的“海”同样可以象征着梦想、理想。少年成长过程中对梦想不懈追寻,在这过程中历经了生活的艰辛,也有家人的陪伴与鼓励,更有自己不顾一切去追寻的决心。
从引题到题目都充满了诗情画意,引导学生用语言去表达自己对梦想或信念的追求,并且一个“为”字更需要学生写出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
当我们在写作中也要避免以下几个误区 :
误区一:将题目写成了“我心中的那片海”:如果文中没有提到为了实现理想做出的努力的话,就可能形成偏题。
误区二:写作中对“那片海”理解过于狭隘。如果同学联系到“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仅仅将全文的基调定义为:厌倦了重复无趣而又平凡的生活,内心对新鲜事物、对放松生活的渴望,崇尚不顾一切,带着心灵去旅行这类文章时,就显得立意不高,可能会被阅卷老师评为偏题。
误区三:如果文章中抛开了对“那片海”的追寻,反而重点偏向了谈坚持、生活、诗意或者“远方”的意义,都会被视为偏题或跑题。
三、注意细节,精炼语言。
文章语言既要生动也要精炼。就散文而言,一定要注意语言的优美,所有的素材一定要围绕自己想要表达的中心去写作。如果以记叙文为主,最好是在写作中将记叙、抒情结合起来,写出考生的真情实感,紧扣主题,使文章富有层次感。
【教师点评】
现代社会有些年轻人理想缺失,思想迷茫,亟须正能量的引导。本次中考题目正如一场及时雨,浇灌了年轻人干涸的心灵。既考察了学生对世界的认识,又引导了他们对美好理想的追求。
——西安高新一中初中校区高级教师燕嘉惠
今年的中考作文题为今后初中语文写作教学指明了方向,那就是让孩子们写生活、写真情,少一些无病呻吟,少一些心浮气躁,“切忌将作文写成假大空、凭空抒发感情,一定要将自己对实现梦想的努力和坚持写进去,要有实的东西在里面,体现‘中国梦’的同时要有‘个人梦’,要有实现自身价值的体会。”
——大华中学语文教师马建华
篇12:广州中考作文题目及解析
20广州中考作文题目及解析
【作文题目】
作文题目如下:
龙应台《独立宣言》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人相处才是适合的?其实,我们生活学习、待人处事等,都需要寻找适合的方式。请结合你身边的事例,以“适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点评解析
——广州智康语文老师王衍婷、朱丽敏
看到阅读考了龙应台,相信很多考生都会松了一口气,龙应台、毕淑敏、林清玄……这些“阅读篇目常驻作者”都是学生们平时练习的重点。一般这种情况下,作文也会倾向于结合本卷的文学类阅读去进行,这次,并没有例外。
从《独立宣言》到《适合》,在看到这个题目的第一反应,语文老师们第一反应就是“哇,老生常谈,容易写,但是要拿高分,难!”
什么叫“适合”?
再漂亮的鞋子不合尺寸也会磨脚,再昂贵的食物不合胃口也没食欲,再耀眼的人生不合理想,灵魂也会痛苦万分
譬如,雄鹰适合搏击天空;猛虎适合傲啸山林;巨轮适合乘风破浪……
譬如,幼苗只有扎根在适合的土壤才能长成苍天大树;人只有找到适合自己的位置才能突破自我……
那么,《适合》这个题目,我们究竟怎么写呢?下面,由广州爱智康语文老师为大家解析:
拿到作文题,我们从三大类主题入手思考。
一、真情类:写亲自情、师生情、社会真情。
在与亲人朋友的相处时,我们需要找到适合的沟通方式。然而,受阅读《独立宣言》的影响,很多学生都会从这个角度去写。从细节描写之处见真情,则是这类作文脱颖而出的关键。
选材示例:可从亲子关系或师生关系中选择一个带有冲突的事件来写:
如:①在选择高中文理科时,父母认为孩子适合理科,但孩子认为自己更适合文科,父母和孩子之间要找到一个适合的方式去沟通与相处;
②祖辈父辈与伴侣相处的方式往往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故事,都是为了日常生活的鸡毛蒜皮而磕磕绊绊,但这种在其他人看来平淡无奇的相处方式其实就是最适合他们的,平淡之处有属于他们的真情。
③社会生活中,人与人之间适合的相处方式:摔倒了敢扶,赠送了馒头知谢,善款捐了知去向;邻里间的相互招呼,路人间的热心指路,困难时的帮把手。点滴之间,纯粹自然的真情即为“适合”
二、成长类:围绕“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来思考。比如:我们做事、学习都要适合自己的节奏,找准自己的方向去努力;别人拥有的美好的`事物、生活,不一定适合我们。
选材示例:
①我对老师讲的学习方法有异议,与老师起了争执--我认为自己的方法最适合自己,老师认为他的方法适合每个学生。我坚持自己的看法,并实践该方法,优异的成绩应证了我的方法是适合我的,老师的方法也适合大部分学生。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方式。
②我慢慢长大,长辈开始把我当成大人看,我变成了“适合”做许多事情的人选。例如,我适合弹钢琴、适合当飞机师、适合当一个“优秀的榜样”……然而,在我的内心深处,我也有自己的梦想,有着真正热爱的事物。这,难道不才是最“适合”自己的吗?一昧追求适合,会丧失自我。比如,一昧迁就他人的看法,在每个人面前都表现很“适合”,那就会丧失自我的个性
③追星的正确适合方式:同学喜欢追韩星、小鲜肉,迷恋他们的帅气,我也名追明星、球星,他们的坚持与毅力是我在学习和生活中前行的动力。
④小时候人人都想做英雄,但是最终每个人都会找到适合自己的生活。在成长过程中,我们会面临诸多选择,但是最后发现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三、社会类:思考角度从个人上升到社会现象、文化潮流,如外来文化与当地文化的融合是否适合、传统文化与当代潮流是否适合等。此类立意在考场中有较高优势,可以写成记叙文、议论文等,但切忌空洞、泛泛而谈。
选材示例:
①当“我”回到故乡,听着老一辈温柔却陌生的乡音,逐渐逝去的方言让我们失去了什么?方言不再适合人与人的沟通交流,不再适合城市的高速发展,但它是我们远离家乡怀念故土时,最“适合”的方式……
②云南、桂林、西藏等原先各具特色的景色,现在日趋变成千篇 一律、商业化的景区,但其实原生态的美丽才是最适合的美丽。
③比如老一辈、口味传统的妈妈一直很抗拒西方食品,但是一次外出就餐的时候却意外发现一家西餐厅的食物既新鲜又能被自己接受,原来是因为这家西餐厅结合中国人的口味对西式餐点进行了调整。让人不禁想到那么多来到中国以后“水土不服”而狼狈撤退的洋品牌,不正是因为没有找到“适合”的方式才失败收场?所以“适合”很重要!
篇13:广州市中考作文题目解析
广州市中考作文题目解析
【作文题目】
龙应台《独立宣言》这篇文章提出了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用什么样的方式与人相处才是适合的?其实,我们生活学习、待人处事等,都需要寻找适合的方式。请结合你身边的事例,以“适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解析】
今年广州市中考的题目依然是命题作文,相较于材料作文和话题作文,命题作文所提供的思维角度和发挥空间相对窄一点,但是好处也是非常明显的,尤其对于考生们来说,命题作文主题明确,方便立意,可以有效避免跑题现象,为考生们的中考大关降低风险。
命题作文意料之中,而万万没想到的是出卷老师的“故伎重施”,与一样,依然是对试卷阅读题的拓展,小伙伴们有木有看到一丝丝的套路呢?今年阅读题选取了龙应台女士的《独立宣言》,是龙应台女士对儿子安德烈一封感情深挚的信,信中通过其与安德烈的相处过程中因中西方文化差异和观念差异所致的看待、处理问题的方式不同,不仅表达了母亲对儿子深沉的.爱和期盼,也引发了读者们对差异的思考,这个社会是一个愈加开放包容的社会,我们在与人相处过程中应该怎样去尊重差异、磨合人际关系呢?
“于无字句处品大道理”,中考作文以此命题,说明中考作文一以贯之地贴近生活、关注人文,这一点从近几年的中考作文命题中可见一斑。只要抓住了这一命题主旨,并结合文章材料,这篇以“适合”为题目的作文就并不难写。写作要求也强调“结合身边的事例和生活体验”,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的事情进行思考,通过生活影响来思考如何在生活中取得最佳“平衡点”,感悟人生哲理。
标题前有一段话“用什么样的方式相处才是适合的?其实,我们生活学习,待人处事等,都需要寻找合适的方式。”这句话可以视作为一句引导语,如果学生从这句话入手,选取生活学习,待人处事的角度,那么便能够做到立意准确。
题目“适合”,近义词为适宜、合适、符合、适当等。从考生的实际学习与生活出发,可以结合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学校的学习经验、与人交往的心得体会以及对家庭(社会)生活的哲思,以小见大,细微之处见精神,通过日常小事学习与人相处的真谛,这一点和15年的命题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处,通过坐地铁反观地域文化差别,通过广州人文风貌反观广州风格,小伙伴们有没有看出深深的套路呢?
篇14:北京中考大作文题目解析
2015北京中考大作文题目解析
今日上午11点,北京中考语文科目考试结束。
据了解,50分的作文题目包括大小作文各一篇。大小作文均为“二选一”。小作文可介绍阅读名著的经验,也可写参观博物馆的收获。大作文可以以“对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也可以选择续写科幻小说《超级智能住宅》。
链接:2015北京中考语文作文题目
(一)根据情境,按照要求写作。(1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写作。
题目一:班上准备召开名著阅读经验交流会,分享同学们阅读名著的经验。请以你读过的一部名著为例,写一段话,简要介绍你阅读名著的'经验。
题目二:学校校刊准备开辟“走进博物馆”栏目,分享同学们参观博物馆(或纪念馆)的收获。校刊主编向同学们征稿。请你写一篇稿件,简要写出参观某座博物馆(或纪念馆)后,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是怎样获得的。
要求:(1)内容真实具体,语言准确得体。
(2)字数在150-200之间。
(3)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二)根据题目,按照要求写作。(40分)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一:对话是现实生活中人与人之间沟通的一种方式。对话可以增进彼此的了解,可以倾诉各自的心声,可以碰撞出智慧的火花……请你以“对话”为题目,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录精彩的对话过程,可以描述对话产生的美好结果,可以阐述你对对话的认识……
题目二:《超级智能住宅》这篇科幻小说的结尾充满悬念。男主人与房子之间的矛盾冲突会怎样收场,超级智能住宅里又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呢?请你发挥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请将作文题目抄写在答题卡上。
(2)不限文体(诗歌除外)。
(3)字数在600-800之间。
(4)不要出现所在学校的校名或师生姓名。
篇15:天津市中考作文题目解析
天津市中考作文题目解析
【作文题目】
首先,我们将题目先睹为快,然后,慢慢分析,慢慢吐槽……
人的一生中,总有一些记忆值得珍藏,总有一些道理值得感悟,总有一些梦想值得追求……以“值得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作文
【解析】
作为老师,今年的.中考是很让人期待的一年,因为改革。也因为改革,今年的学生和家长格外焦虑。改革后究竟怎么考,怎么考。。。
今年的九套高考真题作文就让太多人大呼意外,各种吐槽蜂拥而至,人们不禁产生疑虑,高考作文这样让人难以下笔,那么中考呢?是不是也会给考生们一个大大的“惊喜”?
(突然回忆起去年北京的中考作文题,超级智能住宅的那篇续写。。。。。。)
篇16:南宁市中考作文题目及解析
20南宁市中考作文题目及解析
【作文题目】
想象力是一种重要的智能,借助联想和想象,可以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由此及彼、睹物思人、触景生情、言物喻理。下面的这些词语,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
数字3、河流、梯子、夏天、逗号,请从中选择一个,自由地发挥联想和想象,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文体不限,字数在600字以上;2.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点评】
6月24日,考生们走出考场感慨,今年南宁市中考作文的出题方式以前都没有见过。“从五个联想词中选一个来写,要我们发挥想象,我觉得不容易写。”考生小岳对记者如此说道。不过,也有的考生觉得作文挺好写,拿到题目一看就想到自己印象深刻的事。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大部分考生选择的词语是“数字3”,因为即将结束的三年初中生活发生了太多令人难忘的事。那么,究竟这样的作文题目该如何审题立意?怎样才能拿到高分呢?记者请教了两位资深的语文老师。
想象力很重要
要挖掘出关键词背后的内涵
在两位老师看来,这次的作文形式很新颖。虽然题目中提到的词语都是孩子身边常见的意象,但考生们都能够有东西可写、有感情可抒发,这类想象作文又考核了学生平时学习的能力,只有通过发现所给意象背后的象征的深意,才能更好地立意成文。
“这次的作文题确实新颖,也比较罕见,跟孩子们平时写的命题及半命题作文不同。”南宁市十四中语文高级教师樊蓉介绍说,这次的作文考验了学生的联想及想象能力,让她想到了的作文,从“十年后与最好的自己相遇”和“致十年后的自己”两道题中任选一题来写。“不过相比那一年,今年的作文有了更强的开放性和选择性。”
南宁市新民中学语文教师王双凤老师也认为今年的出题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学生如果合理想象好的话,有文可写、有话可说的,“像数字3、夏天、逗号、河流,学生比较好掌握,但是梯子这个关键词,学生比较难发挥想象,学生一旦能够挖掘出其背后的内涵,比如联想到父母或者老师甘为人梯,让孩子不断进步,也是能够脱颖而出的。”
审题立意很关键
容易拉开作文成绩的差距
本次作文的高低,审题立意很关键。既有具体可感的形象,又有抽象的象征意喻,有的考生会理解出表象的寓意,有的考生就会理解出深层次的象征意义,这样出来的.文章立意就会有深有浅,也容易拉开差距。樊蓉分析说,出题者的目的是希望学生能够挖掘出所给词语背后的含义,能够多角度地去观察生活、思考生活。樊蓉认为,如果要很好地审题立意,就需要学生“对词语要很好地理解,对其深层意蕴的挖掘,还要会联系自己生活的深度思考,以及自己良好的语言文字功底”。
也正是因为学生在审题立意上面会有差距,所以就会直接影响到文章立意的高低,以及最后作文分数的差距。樊蓉觉得,这次的作文题能够拉开学生的成绩差距,有比较好的区分度。
“审题是关键,选材很重要,比如大家选择比较多的‘数字3’,这个可以是实指,比如初中实实在在三年;也可以指代其他的,看学生平时的观察能力,有没有对生活留心。”王双凤觉得,学生要会抓住关键字,发挥想象,挖掘其中的内涵,是可以把作文写好的。
而从今年的作文上,两位老师都看出了趋势,她们觉得,作文出题越来越灵活,考的是学生们现场写作的能力,避免了学生套作。同时,也对学生的语言文字功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对生活的思考以及想象能力等方面都做出了要求。
篇17:天津中考作文题目解析及
今年的半命题作文“晒出我的____”,也像是一个筐,什么都往里装。在审题上和近些年的难度仿佛,都相对容易。
作文最大的意义不在于落笔得分,而是引发我们不断的思考和讨论。
★ 上海中考作文题目
★ 中考作文题目大全
★ 中考作文题目及
★ 中考作文题目
★ 上海中考作文题
★ 上海中考作文
★ 初中中考作文题目
上海中考作文题目解析(推荐17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