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ryosooooo”通过精心收集,向本站投稿了30篇生活中的数学二年级作文,下面是小编整理后的生活中的数学二年级作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 目录
- 第1篇:生活中的数学二年级作文第2篇:二年级生活中的数学作文200字第3篇:生活中数学作文第4篇:生活中数学作文第5篇:生活中数学作文第6篇:生活中数学作文第7篇:生活中数学作文第8篇:2021小学二年级有关生活中的数学作文第9篇:2021小学二年级有关生活中的数学作文第10篇:2021小学二年级有关生活中的数学作文第11篇:二年级数学生活日记第12篇:二年级数学生活日记第13篇:二年级数学生活日记第14篇:二年级数学生活日记第15篇:生活中的数学第16篇:生活中的数学第17篇:生活中的数学第18篇:生活中的数学第19篇:生活中的数学第20篇:生活中的数学第21篇:生活中的数学第22篇:生活中的数学第23篇:生活中的数学第24篇:生活中的数学第25篇:生活中的数学第26篇:生活中的数学第27篇:生活中的数学第28篇:生活中的数学第29篇:生活中的数学第30篇:生活中的数学
篇1:生活中的数学二年级作文
打折的学问
双11期间,许多超市都进行商品打折,我们小区边超市也不例外。
妈妈的洗头液快用完了,妈妈要去买四瓶。我们先到了佳美超市,洗头液上面标着原价90元,现价打八折。我对妈妈说:“妈妈,我们就在这儿买吧!”妈妈说:“先别急,俗话说货比三家,我们先去别的地方看一看。”我们又到了新区超市,我看中了洗头液原价也是90元,不过超市给的优惠是满80元减10元。我们到了最后一家超市,廉价超市,洗头液上标着买二送一。妈妈说:“那么就请儿子帮我算一下吧。”我心想:这太简单了。便拿起笔来算到:第一家超市是90乘80%乘4,算出来是288元。第二个超市是满80元减1O元。那么就是4乘90=360,360÷80≈4,4乘10=40,360-40=320。第三个超市是买三送一,那么妈妈要买四瓶的钱就只要付三瓶的钱,所以3乘90等于270元。270小于288小于320,所以在廉价超市买洗头液最便宜。
通过这件小事让我明白了生活处处有学问,只要我们处处留心,就能成为一个小小数学家。
生活中的折扣
有一天,我和妈妈去吾悦广场购物。我看中了一双运动鞋,价格200。我对妈妈说:“就买这一双吧。”妈妈对我说:“要货比三家,我们再去别的店逛一逛,看看有没有同款。”于是我们又去别的店看了看,发现只有一家卖的是同款,价格也一样。妈妈又说:“这时候就看看两家的优惠了。”为了方便,我就将两家店分别称为甲店和乙店。甲店满90免十块,乙店100积分免十块,之前我们在已建买了一些东西。共获得199积分。我想了想,对妈妈说:“甲店的优惠价是,200÷90等于二余20,2乘以十等于20元,200-20等于180元;乙店的优惠价是199÷100等于一余99,也就是200-十等于190元。190大于180,所以我们要在甲店购买。”妈妈听了后直夸我:“好样的!多亏你。”
我们知道了哪一家店更优惠一些。通过这一次事情让我明白数学在生活中也有广泛的应用。
买书
在生活中,各式各样的事情都能从一个普通的小事变成一个既生动又引人深思的数学题。
今天,我写完作业想看一本书,却发现家里的书都看完了,我从存钱罐里拿出90元钱去买书。
到了A书店,我看到上面的牌子写着打九折,我选中了一本书【格林童话】,我算了下书的原价是65元,65x90%=65x0.9=58.5元,60-58.5=1.5元,便宜了1.5元。90-58.5=31.5元,还剩31.5元,我觉得太贵了,于是就去了B书店。
B书店是每满40元减10元,于是我就找到了跟A书店一模一样的书【格林童话】,我心算了下,书原价是70元,70/40=1。。。。30元,70-10=60元,70-60=10元,便宜了10元,90-60=30元。
A书店卖58.5元一本,,B书店卖60元一本,这样比较下,还是A书店买比较划算,于是我就返回A书店,买了书就开开心心回家了。
回家的路上我就想,以后这个买东西,一定要先算算,看看哪家优惠再做出选择,你瞧,一个生活的小事也能变成一道数学题。数学无处不在,我们一起热爱数学,学好数学吧。
升与毫升 生活好助手
“升”与“毫升”,我想每个小朋友都知道吧,因为它们在我们的生活中可活泼着呢:超市的饮料架上可都是它们的世界,家里的水杯、热水瓶和锅碗瓢盆等生活用品里也隐藏着它们的身影,还有各种化妆品药品等上面也都随处可见。哇,它们可真是我们的生活好助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在老师的带领下一起深入了解了它们的魅力——制作一个一升的容器。在做好的容器上并找出1/4升,2/4升,3/4升。我听后,很感兴趣,通过学习知道了可以准备四个250ml的纸杯,一个上下一样粗的瓶子,一把直尺。回家后,我立刻开始我的实验。
我先把四个纸杯和上下一样粗可以装一升水的瓶子准备好,然后把四个纸杯装满水,往瓶子里倒,倒满4杯就是一升,并做好标记。然后量出一升的高度是20cm。接着,我在10厘米处做好标记。此处便是500毫升,也就是1/2升。5厘米处也做上标记,就是250ml,此处便是是1/4升,最后在15cm处标上了750ml,因为通过计算750ml是250ml的三倍,那就是5cm的三倍,便是15厘米,所以就是3/4升。通过这个实验,我知道了1/4升,2/4升,3/4升,1L分别有多少液体,还能通过参照容器估计我们平时喝的大大小小的饮料和家里的容器大概多少升或多少毫升。哇,太佩服我自己了,数学估计能力简直可以秒杀其他同学啦!
这真是一个有趣的实验呀,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增长了见识,学到了技能,数学可真是一门趣味型学科!
超市里的数学
快元旦了,爸爸和妈妈陪我一起去大润发超市买零食。每逢节假日超市都会搞一些促销活动,再抽抽奖,增加超市人气。
来到大润发超市,我止不住的就来到了零食区,我看见一瓶优乐多原价5元,打8折,一开始我蒙了,因为我只听过50元打八折等于40元,后来妈妈用了一个简便的算式:5x8=40,再去掉一个0就是4元,有330毫升。我又看到了溜溜梅原价3元,打九折,妈妈让我自己想现价,我灵机一动说:“答案是2.7元。”是30克。又去买了果冻原价4元,打个对折,我一听对折就知道是五折,妈妈又考了我,果冻现价多少元我一算便说:“2元。”妈妈夸我真聪明。后来我们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原价108元,现价是97元优惠了,11元,真心划算。因为满了80元,我们还能抽奖哩!我兴高采烈来到抽奖区,观察了一下大转盘。有六个等级的奖(包括谢谢参与)。一等奖只占了幸运大转盘的5%,二等奖是占了10%,三等奖占了15%,四等奖占了20%,五等奖占了30%,而谢谢参与也是20%,如果抽到,也算是不幸了。每个中奖的几率可都不一样呢。“于是我搓了搓手,哈了一口气,心里默念大奖大奖……当指针转动停下后我高兴地叫了起来,哇,三等奖耶,保温杯一个。”我们高兴地去兑了奖,拿着保温杯回家了。
数学真是个既神奇又生活化的学科,所以我们要努力学好数学,掌握好数学,更要学会在生活中灵活运用数学。
篇2:二年级生活中的数学作文200字
今天,妈妈带我去超市买菜。到了超市,妈妈让我挑我喜欢吃的菜。
我迅速的拿了两根玉米,一个茄子,3个西红柿,2根黄瓜。妈妈让我把所有的蔬菜分类装入塑料袋中拿去称重计价。玉米3元一根,两根6元,茄子2元3角,3个西红柿2元7角,两根黄瓜1元9角,妈妈说:“宝贝先算算共需要多少钱,15元够不够?”我在心里快速的计算着:“(2×3)+(2。3+2。7)+1。9”应该是12元9角,我很快给妈妈报了结果,十五元够了还剩2元1角,对吗?
妈妈看着我笑了,并对我说“生活中,学好数学真的很重要!”
篇3:生活中数学作文
周末,我和妈妈去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菜场里的人真多!我和妈妈买完菜又来到了水果摊位。妈妈问:“核桃怎么卖?”老板爽快地说:“一斤12元。”“那给我来一斤吧”。斤是什么?我心里突然好奇起来。老板麻利地拿起包装袋,装了一些核桃放在秤上称了称,妈妈付了钱,随手就把袋子递给我。“好重啊!”我大声说。妈妈微笑道,“这些核桃大概是一斤多,你感受一下一斤的重量。”“一斤?”我疑惑地问道。“是的,一斤等于500克,一斤等于十两。”妈妈随即又问道,“那么一两等于多少克呢?”我想了想,一斤=500克=10两,10两=500克,那一两就是500÷10=50(克)吧。“50克!”我信心满满地回答。“对了!”妈妈边走边说,“妈妈买核桃花了15元,一斤核桃12元,那妈妈大概买了几斤几两?”我心理默默地计算了一下,“一斤三两吧?”“差不多,你真棒!”妈妈高兴地说。
回来的路上,妈妈又给我讲了两个关于“斤两”的成语。古代旧制,一斤等于16两,半斤就是八两,因此成语半斤八两比喻彼此一样,不相上下。斤衍生的寓意还有斤斤计较,形容过分计较琐细的小事或无足轻重的利害得失。听完之后,我顿时感觉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不仅仅是数字的天堂,斤两本来是重量单位,但其中还隐含着人们在生活中的哲理,原来数学是这么有趣啊!
篇4:生活中数学作文
数学跟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相关,有的是在买东西的时候会用到计算,有的是我们家庭的电话号码、银行卡号码和身份证号码等等等等。总之,数学在生活中用处可多啦!
在电话中,数字被十分广泛地使用着。电话号码中还有许多的简单的号码,都可以帮你大忙:比如说110,在遇到杀人、抢劫、伤害,盗窃等都可以拨打此号来请求警察的帮助。还有120,在家里或路上,遇到突发的病情,就可以拨打此号寻求帮助,救护车就会火速赶到现场进行就诊和送去医院。再比如说119,在发生火灾等碰到无法处理的事时,就可以拨打此号,寻求消防队的救援。其实,生活中不仅仅只有电话与数字紧密相关。
在买菜的时候,大多数的时候都会出现有小数的情况。这时,有的卖家就会用四舍五入的方法。比如说你买的'菜要十九块五毛的话,卖家就会收你二十块。有的他就不用四舍五入的方法,你就得给他十九块五毛,不然你只能付给他比这钱数高的钱,让他找给你。找钱的时候,你还得自己也算一遍,不然他找错了钱,你还糊里糊涂的收下了。数字还会出现在一些重要的卡上出现许多数字。比如之前说到的银行卡,身份证等等。而且,它们的读法和其他的数字读法不同。是一个字一个字读。
总之,数字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篇5:生活中数学作文
一个阳光明媚的早晨,妈妈去了超市买吃的。不一会儿,妈妈就拎着沉重的食物回来了。我定睛一看!有一个红色的袋子里装了两瓶玻璃瓶饮料。
喝完饮料后,我闲来无事,想用刚开学不久时,梁老师教我们计算在圆柱里求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法(物体的体积=上升水的体积)来计算一下这个玻璃瓶的体积。于是,我先准备了一个圆形小盆子,直径大约是10厘米,高是8厘米。我往里面注入5厘米的水,再将玻璃瓶慢慢放进去。这时,水面上升了3厘米。于是,我计算上升水的体积:直径10除以2等于半径5,那么这个圆形小盆子底面积就是5乘5乘3.14乘3=235.5平方厘米。235.5乘3(高)=706.5立方厘米。我把想法告诉妈妈,妈妈想了想,说:“还有一种方法也可以测量玻璃瓶的体积!”妈妈将我之前用的圆形小盆子注满水,再将这个小盘子放进直径大概是20厘米的圆形大盆子中间。之后,妈妈将玻璃瓶小心翼翼的放进小盆子里,紧接着,小盆子里的水就溢出来了,大概有2厘米多一点。妈妈说:“你看,20除以2的平方乘以3.14再乘以2.2就等于它的体积690.8立方厘米啦,虽然和你的结果不同,但结果都在700上下。除了这个方法,还可以用一些不规则的物体来求它的体积。”
没想到求一个物体的体积,还有这么多方法。数学的力量真是不容小觑啊!
篇6:生活中数学作文
数学课上,我们都学过1×1=1,10×1=10,可是我就碰到过90×1=93,这是怎么回事呢?
今年暑假,我去参加雏鹰假日小队活动,就有了一次这样的经历:
7月15日早上8:30,我与金皓楠和程子昂一起来到活动地点——新街口宝庆银楼前广场。我们到时,看到很多小朋友挂着爱心活动绶带已开始活动了。“我们来晚了?”我有点急,仔细一看绶带上的字,噢,不是金陵晚报的,我心里有些安慰,同时心里又想“参加献爱心的活动的人可真多呀!”我们也是来献爱心的,是参加金陵晚报组织地“买一份报纸,献一份爱心”的活动。经过一些活动准备,活动开始了。记者告诉我们:“报纸不得少于1元一份”我们队员分头出发,都想第一个完成任务。我发挥自己能说会道的优势,不一会就卖掉了3份报纸。那些好心的叔叔、阿姨听说是献爱心的,立刻就买了我的报纸。很快我就卖完了10份报纸,第一个完成了任务。随后,我又帮其他队员卖了5份报纸。10:30不到,我们小队9名队员90份报纸不但顺利卖出,而且还超额完成了任务,我们共募得善款93元。
这就是我说的90×1=93的原因,因为南京的叔叔阿姨都有一颗善良美丽的爱心啊!是他们的善心帮助了贫困的孩子们,让祖国的花朵开放的更加鲜艳!
篇7:生活中数学作文
最近,我校开展了“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活动。经过反复思考,我发现这样一个数学问题:怎样才能算出一个不规则的茶壶能装水多少毫升? 茶壶的形状是不规则的,不好直接利用公式来计算它的容积,但我们可以将茶壶中装满水,再将水倒入一个规则的量杯中,这样,茶壶的容积不就可以利用公式计算出来了吗。
首先,我找来一个不规则的茶壶,将其倒满水;再将水滴水不漏地倒入一个规则的长8cm,宽5cm的长方体量杯中;然后,我再量出量杯中的水高,是16.5cm;最后,利用求长方体体积的公式便求出了这个不规则茶壶的容积了:8×5×16.5=660(立方厘米),合660毫升,也就是这个茶壶能装水660毫升。
这个问题,我还想出了另一个解决的方法:我们可以先称出1立方分米的水重多少千克,再称出装满水后的茶壶中水的重量,这样,同样可以算出不规则茶壶能装水多少毫升。 我先称出1立方分米的水重1千克,然后我又称出装满水的茶壶重0.895千克,空茶壶重0.238千克;用0.895-0.238=0.657(千克),就是装满水后的茶壶中水的重量。0.657÷1=0.657(立方分米),合657毫升,也就是这个茶壶能装水657毫升。
没想到这两种方法的误差这么小,我想这两种算法都是可行的吧。
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竟这么有意思。让我们在探索生活中的数学问题的过程中学会科学的研究方法,掌握更多有益的知识。
篇8:2021小学二年级有关生活中的数学作文
分枣子
早上,爸爸去菜场买菜,给我买了一些我最爱吃的大枣。我立即拿了一颗,刚要放到嘴里,爸爸突然说:“我得先出一道题考考你,答对了才可以吃。”我说:“好的,快出题吧。”
爸爸说:“这些大枣要是给我们家五口人分的话,每人分5颗还剩下3颗,如果每人分6颗的话少2颗,你能算出我买了多少颗大枣吗?”
我一听,脑子有点乱。爸爸提醒我说:“你不是学过乘法口诀吗?哦,我明白了,5个人每人分5颗,就是5×5﹦25,还剩下3颗,就是25﹢3﹦28。我说:“一共28颗”,说完就要吃。爸爸说:“不忙,还有一个问题没算呢?”
我又开始计算。5个人每人分6颗,就是5×6﹦30,还少2颗,那么就是30-2﹦28颗。爸爸笑着说:“答对了,我决定奖励你8颗。”
这时候,爸爸又说:“奖给你8颗后,剩下的我们四个人分,你算一算我们每人能分几颗?”这个问题有点难哦, 28颗奖给我8颗,还剩下28-8﹦20,20颗分给4个人,每人分多少呢?这时候我想起来老师教过的除法计算:20÷4=5颗,我们每人可以分到5颗。
爸爸高兴地说:“恭喜你,答对了,你真是太棒了。”
我听了心里美滋滋的,我感到吃在嘴里的大枣好甜啊!
篇9:2021小学二年级有关生活中的数学作文
生活中的乘除法
今天围棋集训结束后爸爸开车接我回家,在停车场爸爸指着汽车问:“一辆汽车有多少个轮子?”我立刻回答:“当然4个轮子。”“那3辆汽车有几个轮子啊?”我说:“3×4=12(个)轮子。”
回到家,我发现放鞋子的柜子里摆满了鞋。爸爸对我说:“有客人来了,你能猜猜有几个客人在家里吗?”我数了一下,一共有14只鞋子。每人两只鞋子, 14÷2=7(个),有7个客人。进了门我发现是青岛的公公、婆婆、包哥、戴逸凡、舅妈、芋头和舅舅来了。今天是中秋节,他们还带来了月饼。
大家开始吃月饼了。这时,爸爸又开始提问了:“我们有六盒月饼,每盒里面有四个。平均每人能分几个?”我动了动脑子说道:“4×6=24(个),24÷8=3(个)。每人能分到三个月饼呢。”爸爸又问:“假如我们有18个人,每人一个月饼,一盒有2个月饼,一共要几盒月饼?”我立即说:“18×1÷2=9(盒)。”爸爸夸我是个爱动脑经的孩子。
我很高兴。原来这学期我们学的乘除法在生活中还真有用处呢!
篇10:2021小学二年级有关生活中的数学作文
超市里的数学
快元旦了,爸爸和妈妈陪我一起去大润发超市买零食。每逢节假日超市都会搞一些促销活动,再抽抽奖,增加超市人气。
来到大润发超市,我止不住的就来到了零食区,我看见一瓶优乐多原价5元,打8折,一开始我蒙了,因为我只听过50元打八折等于40元,后来妈妈用了一个简便的算式:5x8=40,再去掉一个0就是4元,有330毫升。我又看到了溜溜梅原价3元,打九折,妈妈让我自己想现价,我灵机一动说:“答案是2.7元。”是30克。又去买了果冻原价4元,打个对折,我一听对折就知道是五折,妈妈又考了我,果冻现价多少元我一算便说:“2元。”妈妈夸我真聪明。后来我们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原价108元,现价是97元优惠了,11元,真心划算。因为满了80元,我们还能抽奖哩!我兴高采烈来到抽奖区,观察了一下大转盘。有六个等级的奖(包括谢谢参与)。一等奖只占了幸运大转盘的5%,二等奖是占了10%,三等奖占了15%,四等奖占了20%,五等奖占了30%,而谢谢参与也是20%,如果抽到,也算是不幸了。每个中奖的几率可都不一样呢。“于是我搓了搓手,哈了一口气,心里默念大奖大奖……当指针转动停下后我高兴地叫了起来,哇,三等奖耶,保温杯一个。”我们高兴地去兑了奖,拿着保温杯回家了。
篇11:二年级数学生活日记
今天,妈妈交给我一项特殊的任务:和爸爸去买菜,由我来算帐。
4元一斤的猪肝买二斤,黄瓜1元5角一斤买二斤,鸡蛋2元5角1斤买四斤。4×2=8元,1.5×2=3元,2.5×4=10元,8+3+10=21元。
今天的帐都是我算的,爸爸夸我是他的小帮手,我的心里别提多高兴了!
篇12:二年级数学生活日记
今天,我们一家去龙港的肯德基去吃全家套餐。
到了那里,一直挤着很多人,我们好不容易点好菜,就找到位子坐下。菜来了,是一桶大套餐。里面有12个鸡腿,我想:怎么平均分呢?这时,我想起除法12÷3=4。我们每人四个鸡腿,我后来又吃了老妈的1个鸡腿,阿姨的2个鸡腿,阿姨说:“这总不能白吃,我问你,你吃了几分之几?你再吃几份就全吃了?“我想了想,回答:“我吃了7/12,再吃5/12就全吃了。”幸好,我学了分数的知识,可以正确回答问题了。
篇13:二年级数学生活日记
今天晚上,我和贾若琛、陈子赫、赵相辰一起到龙湖公园卖报纸。
我们开始分组了,我和贾若琛一组,陈子赫、赵相辰一组。马上行动!我和贾若琛先沿着左边的路一边走一边大声喊:“电视报!下周电视报!”不到一分钟,我们组就卖了两份,而他们连一份也没卖出。
后来,我们就一个一个地问。如果是男的,我们就叫叔叔或者哥哥,如果是女的,就叫阿姨或者姐姐,就这样,经过努力,我们卖完了手中的报纸。而陈子赫他们组才卖了4份,我们就帮他们一起卖。
所有的报纸终于卖完了。大伙一起分享胜利果实。我们一共批发了23份邯郸广播电视报。每份批发价是8角,零售价是1元,卖1份报纸就可以赚2角钱,全部卖完我们一共赚了4元6角。赵相辰卖了2份,分得4角钱,陈子赫卖了5份,分得1元,我和贾若琛卖得最多,一共卖了16份,分得3元2角,我们一人1元6角。真高兴呀!
叔叔为了奖励我们,带我们去吃了刨冰。吃完刨冰后,我们依依不舍地告别了。不过,下个星期四我们还要一起去。
篇14:二年级数学生活日记
在这个暑假,我决定把《小猪唏哩呼噜》上下集全部看完了。
这一本书共有上下两册,其中上册有四大,每5个共20个小故事,一共有170页;下册有4个共12个小故事,一共有142页。
书中讲的'是一些非常有趣的故事,别看故事短,道理却很深刻。我特别喜欢看这本书,几乎天天都看,每天看几页,可好看了。不过由于故事太多,我看了一个多月才看完。
篇15:生活中的数学
这学期,我学了许多数学知识,有:分数乘法。分数除法。百分数。比和解决问题的策略。但让我印象最深的是百分数中的“折扣”。它的算法一点也不难,只要仔细一点,找到对应分录就不会错。学会了这个方法,还可以用在生活中。
有一次,我和妈妈去外面散步,看见了许多人围在超市门口,妈妈就拉着我跑了过去。原来是这个超市要重新装修,所有物品统统打折。于是,我和妈妈也进去买东西但是超市里的人太多把我和妈妈挤散了。我也没管多少便随便到处看看。突然,我想到我的文具还缺几样,便直奔文具区。文具区上面有一张大大的红纸上面写着“全场6折”。我走到了卖本子的地方,这些本子价格各不相同。我先看了数学本和英语本上面写着8毛。于是我在心里算:0.8乘0.6=0.48元。我算好了便爽快地拿了5本本子。接着我又看了尺子的套装,它的价格是7.5。我又在心里算:7.5乘0.6=4.5元。我拿着本子和尺去结账,在去收银台的路上看见了妈妈。妈妈抱着我:“买了什么?”我说开心的说:“本子和一套尺。”说着我们就走到了收银台结账去了。
通过这次的购物我知道了,数学是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它的作用是非常大的。我一定要好好学习数学。
篇16:生活中的数学
今天下午我和小伙伴玩扑克“算24”这个数学速算游戏。游戏的规则是双方每人出两张扑克牌(“大鬼”、“小鬼”不算),然后可用加、减、乘、除等方法计算,能先算出结果为24的得胜,牌就归胜利者所有,倘若双方均算不出的可各自收回自己的牌。
我和小彦开始比赛,第一轮我出的牌分别是7和10,他出的是4和10。牌刚出齐,我一看就不假思索算出来,马上脱口而出:“10除以10等于1,7减1等于6,4乘6等于24。”我算完了,只见对方还在冥思苦想的,一见我这么快算出来真有点目瞪口呆的。第二轮开始了,我出的牌是5和10,他打出的牌是8和6。牌一出,我就知道给怎么算了,生怕备他抢先于是赶紧说:“10除以5等于2,6除以2等于3,3乘以8等于24。”说完就把牌都收走了,他还没反应过来呢!更别说是算出来!等到第三轮开始时,对方见我这么厉害,估计都甘拜下风了,出牌时收还在抖呢!这次出的牌是9、8、2、9。“这还真有点难!”我说,“但还是难不倒我,嘻嘻。”我脑筋一转立马就说出了答案:“9除以9等于1,1加2等于3,3乘以8等于24。”我又赢了。直到最后一轮,牌一出,我依然抢在对手前头说出了算法,他全军覆没了。
今天我玩得好高兴啊!因为我取得了又一次的胜利了,这都得益于平时的勤学苦练啊!
篇17:生活中的数学
新学期我们就要学习圆柱体的体积了,经过预习后我知道了:圆柱体可以转化为长方体,我很好奇,于是我也想照着书上的样子亲自尝试一下。
我跑进厨房,用我的火眼金睛仔细搜索我想要的材料,发现了妈妈昨天买回来的一个土豆挺像圆柱体的,我立刻拿出小刀,兴致勃勃地做起实验来。我先将土豆切成标准一点的圆柱体形状,然后左手摁住圆形的面,右手用刀将它垂直切成了许多条,一正一反地拼起来,我认为肯定能拼成一个规规矩矩的长方体,但事与愿违,拼成的东西与长方体一点儿也不像,而是像一条参差不齐的大波浪。我皱起了眉头,看着拼成的东西,想知道问题出在哪儿。“大波浪”看着我,得意洋洋的,仿佛在对我说:“你真笨,连这都不会!”我不由得怒火中烧,暗暗发誓,一定要搞定它。我又看了一下书,恍然大悟:书上是平均分的,我是随意乱分的。于是我又拿出一个土豆做了起来,这次更加小心翼翼了。不一会儿一个完美的长方体就出现在面前,我高兴地叫起来:“哦耶!我成功了!”
通过仔细观察,我发现拼成的长方体的高等于圆柱体的高,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等于圆柱体的底面积。因为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方体的底面积乘高,所以圆柱的体积也可以用底面积乘高来计算。发现这个秘密后,我喜笑颜开,哼起了欢乐的小曲儿!原来只要我们仔细观察,数学就在我们身边。
篇18:生活中的数学
今天中午,我们吃的是馄饨。
吃着吃着,我突然想起刚刚学习的“合理安排时间”,也可以说是“沏茶问题”。我就问妈妈:“妈妈,一个人做馄饨的每一项工序都分别需要几分钟?一共用了几分钟?”妈妈回答道:“择菜洗菜3分钟,包馄饨10分钟,烧水5分钟,煮馄饨3分钟,一共需要21分钟。你问这个干什么?”,“嘻嘻”我笑了笑,之后又神秘的说:“我用它完成问题。”妈妈一怔,随后又问:“什么问题?”“合理安排时间!”“哦,那你说说怎样才能节省时间?多少时间可以完成煮馄饨?”妈妈问道。“我觉得要用18分钟”我接着说,“首先先包馄饨10分钟,然后烧水5分钟,烧水的同时可以择菜洗菜,最后煮馄饨3分钟,一共是10+5+3=18分钟。”妈妈伸出大拇指夸我很棒。
我很高兴,心里美滋滋的。我又要继续吃馄饨,可爸爸这时候说:“我还有一种方法,只需要16分钟。”我很迷茫,用期待的眼神看着爸爸,爸爸接着说“先择菜洗菜3分钟,然后包馄饨10分钟,同时把水烧开,最后煮馄饨3分钟,不就是16分钟了嘛。”我一想确实是对的,于是我就给老爸说:“厉害了,我的爸。唉,看来爸爸还是比我这个小屁孩厉害啊!”
这件事让我知道了,数学来源于生活。看来以后在生活中要多留意,多思考,才能学好数学啊!
篇19:生活中的数学
星期天,妈妈带我和表弟去超市购物,我们高兴极了,跟着妈妈很快到了超市。
超市里的商品可真多啊!琳琅满目,令人眼花缭乱。我们分别挑选了几样自己最喜欢吃的食品,等待结账。这时,妈妈问:“郭获嘉,有个问题我要考考你们,看谁是最善于思考的孩子。”我和弟弟马上来了精神,竖起耳朵认真听妈妈的问题。“你前面有5个人,后面有6个人,共多少人?”“12人!”还没待我开口,表弟已经抢先说出了答案,我气馁地低下了头。妈妈笑着说:“别着急嘛!等结完帐我再好好考你们!”
结完帐刚到家,我们就把巧克力打开,分给奶奶、爸爸、妈妈每人各一块后,便迫不及待地吃起来。妈妈说:“小馋虫们,问题来了!一盒巧克力,横着数有6块,竖着数有5块,这一盒共有多少块巧克力?”一年级的弟弟伸出手指头一个一个地数起来。我想:这不刚好可以用到我们最近才学习过的乘法吗?五六三十啊!“30!”我大声说出了答案,全家人都向我投来了赞许的目光。表弟佩服地说:“哥哥,你好厉害!怎么那么快就算出答案啦?我还在发愁手指头不够用呢?”听到他可爱的话语,全家人都哈哈大笑起来。妈妈接着说:“现在奶奶、爸爸、妈妈各吃了1块,你和弟弟各吃了2块,还剩多少块?”“30-3-2×2=23(块)!”我不假思索说出了答案。妈妈说:“对!这就是我们生活中的数学!数学看似只出现在课本里,其实它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你们一定要好好学习哦!”我和弟弟都连连点头。
这一天,我们既品尝到了食物的美味,又巩固了才学习过的知识。
篇20:生活中的数学
国庆节的第三天,阳光明媚,秋高气爽,我和爸爸妈妈兴高采烈的来到了外婆家,一进门,我就喊道:“外婆外婆,我来了。”外婆和蔼可亲地说:“你来啦,我正在洗被单,等会儿你帮我晒被单吧!”我连连点头。不一会儿,外婆说道:“杨轶群,外婆洗了5床被单,快好了,帮我拿几个夹子来,好吗?”“好啊!好啊!”我一边答应道一边飞快的向屋里跑去。
我找了一会儿,只发现6个夹子,“外婆,外婆,夹子不够啊!应该要用10个夹子,现在我只找到了6个夹子。”我说。“是没错,一共要10个夹子,你动动脑筋想一想,看有什么办法可以把这些被单晒起来。”外婆说。突然,我想到了以前做过的一道数学题:一根绳子剪成5段,需剪4次。于是,我灵机一动对外婆说:“我有办法了。”
我先拿起一个夹子夹住第一个床单的的左上角,然后再拿起一个夹子,将第一个床单的右上角和第二个床单的左上角夹住,再拿一个夹子将第二个床单的右上角和第三个床单的左上角夹住,依次类推,最后拿起剩下的一个夹子夹住第五个床单的右上角,这样用了6个夹子夹起了5床被单。
解这道题的关键在于你是否想到五床被单首尾可以连在一起。外婆满脸微笑地抚摸着我的头说:“你真聪明。”“我还知道围在一起晒,用到的夹子只要5个就行了,比排成直线用的还要少呢。”
篇21:生活中的数学
今天真是个好天气!我和妈妈准备去小区对面的嘉盛广场买东西。
来到嘉盛广场的信和超市,妈妈要买一瓶洗洁精,于是,我们就走到了洗洁精专区。这时,妈妈对我说:“我现在要买一瓶柑橘位的洗洁精,这里有不同重量。考考你,那种最实惠。我就买最实惠的那种。”我心想:这有什么难的,我看一眼就知道了。我一眼扫过去,排除了很多瓶,只剩下两瓶了。
我思索了一下,仔细的端详着,发现虽然两瓶洗洁精的大小都差不多,可是包装纸上写着的重量是不一样的:一个写着1.5千克;另一个写着1.3千克。而它们的价格都是12元,当然是1.4千克的那瓶便宜一点啦。我对妈妈说:“这瓶最便宜,就买这瓶吧。”这时,妈妈拿着另一瓶洗洁精笑嘻嘻地对我说:“这瓶1.5千克,12.9元,这瓶最便宜。”我仔细一看,原来那是超级特价装,哎呀!失算了。
篇22:生活中的数学
一天,我和妈妈去商场,进了一家鞋店买鞋,鞋旁边写着一张大纸,“打7折”。我心想,打7折不就是除以7吗?我把我的想法告诉了妈妈,妈妈说:“原价700元,除以7就变成100元了,这可能吗?应该是原价除以10再乘以7,就变成490元了。”
经过妈妈的解释,我知道了打折的算法,哦,原来生活中也有奇妙的数学。
篇23: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与数学息息相关。下头我就给你们讲一讲我发现的数学小秘密吧。
今日上体育课时,我看见操场上的旗杆上飘着一面国旗,旗杆下头有2个大花坛,旁边还有3棵大树。体育教师整理好队伍后,我们就开始报数啦,“1,2,3,4,5……”同学一个之后一个地报数,最终一个同学报到50,教师说学生全部到齐,于是我们就跟着教师开始学做《七彩阳光》体操,一节体育课很快就结束啦。放学回家后,妈妈在一旁算着今日卖菜的收入“15+3+2+……”。原先妈妈今日的收入真不错!
中午我找妈妈要了10元钱去买折纸,花了5元钱,文具店的阿姨找了我5元。哦,我明白了,原先买折纸是5元钱呀!
数学,经常在我们身边发生,生活中人们也离不开数学。数学为我们的生活供给了便利:购买东西时,比赛计分时,买菜结账时……
我爱数学,生活处处有数学,我必须要更加努力地学好数学!
篇24:生活中的数学
昨日晚上,我妈妈一齐去买桔子。桔子是1.8元一斤,妈妈买了4.5斤,本应当付钱8.1元。可是营业员粗心大意,不明白怎样算的,算成了9元钱。还好我利用了这个学期新教的知识,在脑子里算过一便后,立刻纠正了营业员的失误。
不仅仅营业员阿姨夸我聪明,这么小都会小数乘除法了,并且在回家的路上,妈妈还表扬我,给她省了0.9元,并且学过的知识能在生活中活用。
是啊!要是没学好这门数学,以后损失的不只是这0.9元,或许是几百,几千,甚至上亿呀!
星期天上午,我和爷爷到藕塘的药店里买了两盒药片——胃尔舒两盒药一共44元,一盒22元,爷爷付给她一张50元,营业员找给爷爷6元。找好钱后,我用小数加、减法核算了一下。爷爷还能够这样付:1.先给营业员40元,再付5元,找1元。2.如果爷爷有零钱,能够先付40元,再付4元。经过这次陪爷爷买药,我明白了数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星期日,我和妹妹一齐去超市买东西。我买了一包牛肉干、一瓶牛奶和一瓶汽水,一共花了10元。赵霖买了一盒饼干和一瓶汽水,一共9元钱。我们给了店主20元钱。店主找给了我们2元钱,我们正要回家时,赵霖说:“我还想买10粒泡泡糖。”我就把钱拿了出来,发现店主多给了我1元钱。我们回了过去把多找的1元钱还给了他,店主夸我们是个诚实的孩子,我们听了心里甜滋滋的。
篇25: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不只存在于书本上,不只存在于卷子上,不只存在于理论中,也存在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那天,我和爸爸去买电视。爸爸和售货员正交谈着,而我则在店内闲逛。突然,我看见一部标着29英寸的电视机,造型别致,色彩亮丽,我十分喜欢。我向售货员阿姨询问了一些有关电视的常识问题,得知标注为29英寸的电视机是指该机的屏幕对角线长度为29英寸也即74厘米。“那么这部电视的长和宽又是多少呢?”我又问道。阿姨告诉我分别是58厘米和46厘米。但我怎样觉得没那么大呢?
回到家,我还想着刚才那部电视机。我想证实一下商家是否诚信或者标签是否正确。怎样才能验证呢?74、58、46,这不正好是一个直角三角形吗?既然是直角三角形,它必须贴合勾股定理,也就是
长2+宽2=斜边2。
明白了这个就好办多了,可是,是不是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贴合勾股定理,会出现例外吗?我查阅了资料,得知:所有的直角三角形都贴合勾股定理,贴合勾股定理的就必须是直角三角形。
利用这个条件再加上电视机屏幕是一个规则的长方形,我就能够使用勾股定理来验证了。582=3364;462=2116;742=5476;而3364+2116》5476,不贴合勾股定理,那里面肯定哪出错了。我又去了卖场,经过详细了解,原先那天顾客太多了,阿姨一慌乱给我说错了长和宽的数据。阿姨还直夸我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呢。
我喜滋滋地回味着阿姨的赞赏,也明白了两个道理:一是生活中要对不明白的事物大胆质疑,并动手实践。二是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只要认真观察,细心体会,就能得到不少知识。
篇26:生活中的数学
曾看过一本书,书上记载着一位奥数家说过的一句话: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
大家别看课本上有数学,其实在我们生活上也都会用到或碰到。比如你到商场买一件东西这也在接触数学;比如你去某个公园或某一个风景区等你也能够用到数学……下头我就举几个例子吧!
记得有一次,奶奶带我去菜市场买水果,看见了橘子,就上前询问价钱,老板娘说每斤两元五角,奶奶买了4.5斤,这时我想,这不就是考我数学的时候了,我来算一算,2.5×4.5=11.25元,就在这时老板娘说是12.5元。我一愣,难道我算错了,我拿出手机打开计算器,又算了一遍还是等于11.25呀!那就是老板娘粗心了。
当我算完后,奶奶把钱掏了出来,我连忙制止奶奶,说:“奶奶,她算错了,应当是11.25元。”老板娘急了,说:“你一个小孩子懂什么!就是12.5元!”
“这位阿姨,你别小看我,我可不傻,我算了两遍2.5×4.5,第一次口算,第二次用计算器又算了一遍,都是等于11.25。计算器不会错的吧!”
阿姨听后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奶奶付完钱后,使劲地夸我,说:“然然真棒,我差点就被忽悠了。”“嘻嘻,都是妈妈教我的,妈妈说此刻有许多的奸商,让我买东西注意点。”我微笑着对奶奶说。然后我们高高兴兴的回家了。
记得还有一次,妈妈烙鸡蛋饼,锅里能放两张饼。我就想,这不也是一个数学问题吗?烙一张饼用3分钟,烙正、反面各用1分钟,锅里最多同时放两张饼,那么烙3张饼最多用几分钟呢?我想了想,得出结论是要用5分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同时把第三张饼翻过来,这样5分钟就全部搞定了。
怎样样,生活中的数学也有它的深奥的地方。所以你在做的每一件事大部分都在接触数学,学好课本里的数学在生活中就不用发愁了。学好数学是最好的一件事,大家必须要学好数学!
篇27:生活中的数学
很久以前,聪明的古人就会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很多问题。就拿曹冲称象来说吧,那时曹冲才七岁,就利用数学知识称出了大象的体重。现代虽然不再会用那么粗笨的办法了,可是人们在生活中和数学还是形影不离的。不信,我们这就去看看。
今日上午,我和爸爸一齐去卖废品。我们来到废品收购站,走进去一看,里面什么废品都有,最引人注目的还是那一堆高山般的啤酒瓶,我被这么一大堆啤酒瓶吸引住了。爸爸走过来对我说:“我来考你一道题,这道题的资料就和这堆啤酒瓶有关,你听好了,这个问题就是如果按一角一个收购的话,要收购这堆啤酒瓶需要多少钱?”我一下子懵了,这么多啤酒瓶可怎样算呀?可是我慢慢回过神来,大约过了半分钟后,我脱口而出:“是127.4元。”爸爸说:“你怎样算的这么快呀?连我都还没算完,你就算出结果来了,真是令我刮目相看啊!你肯定有什么简单的算法,要不然不会算的这么快。你快给我讲讲你是怎样算的吧!让我也学习学习。”我听了爸爸的这番话,显得有些飘飘然了。我给爸爸说道:“因为这堆啤酒瓶摆成了一个梯形,所以我就利用梯形公式(上底+下底)*项数2=总数,数出上底、下底、项数(就是啤酒瓶的层数),然后把这些数带入这个公式就能够算出啤酒瓶的总个数,最终算出需要的钱数。”爸爸听了我的计算方法,不住的点头,恍然大悟道:“原先是这样呀!”
午时,妈妈让我自我去超市购物,这下我可甭提多高兴了,撒腿儿跑了出去。一路狂奔杀进超市,赶紧跑到我的最爱——饮料货架前,我打算买可口可乐,可此刻摆在我面前的有两个大小不一样的瓶子,是买大瓶的可口可乐,还是小瓶的呢?这下可让我犯了难,到底该买哪一瓶呢?这时我想到了前不久刚学过的数学知识,噢!有了,这一大瓶可口可乐是1升5.5元,这一小瓶可口可乐是500毫升2.5元,1升=1000毫升,1000500=2瓶,那么这样的话买2瓶小瓶的可口可乐就相当于买一大瓶的可口可乐,2瓶小可口可乐需要花:2.5*2=5元,一大瓶要5.5元,5.5>5,我明白了,买2瓶小瓶的可口可乐比买一大瓶更合算,虽然都是1升饮料,可大瓶的可口可乐比小瓶的贵了0.5元钱!我拿了2小瓶可口可乐,付了钱,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暗自庆幸自我没买那大瓶的可口可乐!
经过这两件事,我了解到了数学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重要性,我此刻可是越来越喜欢数学了。
篇28:生活中的数学
数学与我们生活是有着密切的联系,没有数学就没有此刻这么丰富多彩的生活。
星期一的午时,我要帮爸爸下楼去商店买盐,爸爸给我5元钱,要买两包。我把买来的盐和剩下的钱给了爸爸。爸爸就问:“怎样找了2元钱呢?这个对不对啊?”我说:“对的啊,一包1.5元,两包3元,我给了阿姨5元,5减去3等于2,就是找我2元钱。”爸爸点点头说;“嗯,是对的”。
今日我和妈妈去小广场接水,刷卡后,显示屏的金额处和出水量处都会有数字不断的变动,直到金额数字跳到2的时候,金额处的显示回归为0,水也接满了。广场处还有4个桌子,每个桌子都有4个凳子,有很多的爷爷奶奶们在那里聊天娱乐。
数学无处不在,会丰富我们的生活,会提高我们的思维本事,数学会使我们欢乐,我要好好学习。
篇29:生活中的数学
周末,姑姑带着表弟来我们家玩,我可高兴了!
你明白吗?我今年7岁了,表弟比我小一岁,你明白我的表弟今年几岁了?悄悄告诉你,我表弟今年6岁了,列出的算式是:7-1=6(岁)。小朋友,你算对了吗?午饭后,我们在阳台上准备玩玩具。我打开玩具箱,数了数所有的玩具车,一共有10辆,各种球有6个。妈妈说:“你当哥哥的,分给弟弟一些,开动脑筋想一想,怎样分才能让你们俩同样多?”
一共有10辆车,5+5=10,每人分5个,两人同样多;一共有6个球,每人分3个球,两人同样多。每人5辆车和3个球,共有8样玩具还是同样多。于是,我们每人分了5个车,3个球,开心地玩了起来。
小朋友,生活中有许多数学问题,等着我们去发现呢!快找找,你的身边还有哪些数学问题?快快告诉你的好朋友吧!
篇30:生活中的数学
这天,我刚放学回家,肚子饿极了,我看爸爸做烙饼,我实在忍不住了,就问:“还要烙多少时间啊?我都饿死了!”爸爸没有回答,我急了:“什么时候烙好呀!”爸爸最终开口了:“这个问题你自我想,烙一张饼要2分钟,可锅内最多放两张饼,我总共要烙三张饼,你去算算吧。”这怎样又跟数学扯上关系了,唉,真是数学无处不在。我坐在椅子上慢慢的想。
我心想:烙这3张饼不就是烙2×3=6个吗,那么容易的题也考我,我跑进厨房,我说:“要用6分钟,2分钟烙一张饼,3张饼就要烙6分钟。”爸爸却说:“那你想想最快需要多少分钟。难道就不能两张并放一齐烙吗?”
我听了垂头丧气的坐回椅子上,我又之后想:那如果两张饼一齐烙的话,烙两张饼就要两分钟,还有一张饼需要再烙两分钟,和起来就是2+2=4分钟,这比原先省了两分钟。我又兴奋的奔进厨房,我激动的对爸爸说:“一共需要烙4分钟!”爸爸想了一会儿说:“恩,是少了,但还不是最快办法。”“还有最快的'办法,怎样可能?”我问。爸爸笑了,说:“你在想想吧。”
就在我想放弃的时候,眼前突然一亮,对了,能够先把第一、第二张饼同时放进锅内,1分钟后,取出第二张饼,放入第三张饼,把第一张饼翻面;再烙1分钟,这样第一张饼就好了,取出来。然后放第二张饼的反面……这样下来一共用了3分钟,我把结果告诉了爸爸,爸爸听了拍手称赞。
数学与生活密不可分,如果学深了,学透了,自然就会发现,其实数学很有用处。
★ 生活中数学作文
★ 生活中的数学--作息时间表 教案设计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 二年级数学作文
生活中的数学二年级作文(推荐30篇)




